短訊聯繫有各種便利,「不必馬上回復」也是重要的一條【好奇心日報】
對話有個決定性特點:說話的人會預期收到回應。不然就不是對話而是獨白了。面對面或者是通過電話交流時,回應是即時的,在一個人講完話之後,另一個人回復的平均時間大約是 200 毫秒,五分之一秒。
現如今,數字信息模擬真實會話,信息交換的速度在越來越接近面對面對話,使用各種「即時」通訊軟體,雖然還做不到五分之一秒就能收到回復,但它意味著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做到很快發送或回復一條消息。不過與此同時,它也意味著,你如果不想回復,這些信息也可以被擱在那就當沒看見。
《大西洋月刊》的記者 Julie Beck 最近就在她的文章「無視信息和郵件是怎麼變成常態的」里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之所以喜歡即時通訊軟體,不是因為它們即時,而是因為我們可以自由迴避信息。
人們本不需要什麼高級的科技來無視別人,美國大學的語言學家 Naomi Baron 說,以前我們也有各種不理會別人的方式,比如來了信不回,對電話留言置之不理,有人敲門假裝沒聽見,而現在的媒介工具讓「不同步」變得更容易實現了,儘管它們宣稱自己是「同步」工具。
人們推遲回復的理由有千萬,比如我太忙啦,我剛剛沒看到,我在思考該怎麼措辭最完美……但其實,當代人哪有那麼多忙到連手機也沒空看的時候,根據 Pew 數據中心的一項調查,95% 的手機用戶差不多走哪都帶著自己的手機,76% 的人幾乎從來不關手機,另一項刊登在科學期刊 PLOS ONE 上的研究說,年輕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機的次數能達到 85 次,只要他們願意,秒回什麼的不要太容易。
可「秒回」並不是我們發消息的常態,對話中一兩分鐘的延遲、「不好意思剛剛在忙」、「昨天睡得早沒看見」,或者是看到消息在心裡做出回應就放一邊的「意念回復」,才是更常見的情形。
於是焦慮產生了——「技術上你明明可以秒回我的,但你卻沒有這樣做,你是不是心裡有別銀了?」
Image by ?? foxadhd
研究科技和自我主動性的 MIT 教授 Sherry Turkle 說,即時通訊營造了一種我們想聯繫誰都能來立刻得到回應的氛圍,但如果對方沒及時回應,你就會為此焦慮不安。這是獲得便捷通訊所要付出的代價。
現在,不回應或者停頓都開始被賦予微妙的含義,變成一種傳達信息的手段。秒回被解讀為重視,長時間的失聯(ghost)表示對方不想和你繼續發展……但不同的人對於多長時間回復是合適的有不同的標準,這就很容易造成誤解。
有一些社交軟體的功能想要幫忙明確大家的意思,比如已讀回執、對方正在輸入中,但這些又會造成新的焦慮,因為它們可能成為對方真的是在無視你的鐵證。
人人都能體會這種被懸置的焦慮,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自己就不會去無視別人。有時候你也難以避免用「不響」的方式去表示你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或者是「你很煩,我懶得和你講話」。Turkle 說,故意隔很久才回復有時也是人們在一段感情關係中確立主導地位的套路,以顯示「我很忙,而且我說的話很重要」。
延遲回復如此常見,它還不止發生在你不想搭理對方的時候。《大西洋月刊》的記者 Julie Beck 說,有時候她甚至會拖延回復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和一些其實很願意回復的信息,就只是想著,嗯我待會回,結果就徹底忘記了。
Image by ?? hoppip
Turkle 教授對此的解釋是,許多人會等待,直到有完美的東西可說時才說,似乎寫一些完美的東西可以讓關係變得更好(並不會)。此外,人們在線上聊天時很可能是多線程的,比如同時和五個人在聊天(或者就是在看一篇朋友圈文章、在沉迷短視頻無法暫停),於是大腦會自動分類、決定優先順序,還會選擇性地忽略和遺忘。
關於人們為啥會選擇忽略信息,美國大學的 Baron 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賦權感,人們總是很享受一種「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盡在掌控感——只要想,就可以持續溝通,不喜歡就可以關掉。
但這種控制是雙向的,我們也常常會有被自己的手機控制了的感覺,即時通訊軟體讓人覺得被強制 stand by,好像有義務要隨時和別人保持聯繫。
這種感覺在處理信息和郵件時相對還好一點,打電話的時候尤其明顯。美國年輕人現在覺得接電話有被侵擾的感覺,他們也不希望讓別人有這種負擔,所以也越來越不情願主動打電話。
在好奇心研究所關於「電話恐懼症」的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了同樣的趨勢,38.8% 的受訪者在對於陌生來電的第一反應是「不情願地接起來」,35.4% 在掛掉朋友打來的寒暄電話時的狀態是「終於完事兒了」,即使在需要趕快取得聯繫的時候,比如和朋友約見面到了地方彼此沒找到對方,人們也相對更願意先發條微信或簡訊(45.5%),而不是直接打電話(19.2%)。
通過簡訊或者微信交流,給人們以「我能自己掌控節奏」的感受,方便了那些想要迴避信息的人,但也會讓被迴避的人感到很沮喪。
當這一切都變成交流時的常態,就創造了一種新的社交禮儀:我們小心翼翼不去佔用別人大塊時間,能接受對方只在碎片時間有一搭沒一搭地回復,同時也不希望自己被別人強迫,把整塊的注意力留給他們。
題圖來自:Giphy ??tunadunn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教育是把火炬點燃,不是把容器灌滿?
※看過丈量世界的覺得這本書怎樣?
※好奇心日報:IMAX在中國趕上最好的時代
※S爸:七招教你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025 精神系統的結構——「耐受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