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交期,不是採購員一個人在戰鬥!

轉載自:HuB SCM 翰博供應鏈

前言:有獎互動幸運粉絲

前期翰博君發起的「有獎互動」活動得到了眾多粉絲的參與,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翰博供應鏈從互動的信息中,認真選取了TOP3網友(@深圳七哥、@Rose-lee、@狂奔的蝸牛),將獲得由【翰博供應鏈】提供的劉寶紅老師專著《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讓我們一起祝賀他們!請獲獎者把地址私信與翰博供應鏈,擇日寄出。

「實踐出真知」,用這句話總結互動網友們的觀點,恰如其分。都是干過活的人,不僅有切膚之痛,更有對工作的思考。本文是《交期構成與改善》系列原創文章第三篇,文中將提煉粉絲的精闢觀點,以供更多的網友理解和實踐,並改善我們的工作。

正文:

三流的採購追料,二流的採購砍價。劉寶紅老師統一把拘泥於現狀的採購行為,歸納為「小採購」。

交期是大多數採購員最頭疼的問題。銷售急單、供應商跳票、來料不良,不厭其煩地折騰著採購員,處處忙於救火。救火隊員,似乎是採購員的群體形象。一起來看看製造型企業採購交期的構成,基本就在如下圖紅圈的部分。(圖一)

6月16日的文章講到,三流的採購員,把PO拋給供應商後,就坐等交料。事實上,採購員應往前跨出一步,從源頭上掌控供應商認真落實你的採購訂單。

究竟該怎樣掌控?結合網友們的精闢觀點,翰博君剖析如下:

首先,在供應商的開發與選擇上,盡量選擇與本公司「門當戶對」的供應商,這是雙方長遠合作的基礎。所謂「門當戶對」,就是業務規模、品質水平、成本接受度、雙方對對方的期望值等等。如同結婚,就好比大家常說的「高富帥」匹配「白富美」。很多採購員以甲方姿態,扯虎皮做大旗,吹噓自己有多大量,結果沒出三個月,供應商發現你的小業務原形,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

其次,物料認可工作,應在量產前完成。這個認可,包含了供應商的可量產性、在自己工廠的可量產性。除了及時制止工程師自負、意淫的設計外,要用「可量產性」指標來保證物料正常供應。物料認可工作,考驗設計標準化、工程師了解生產工藝、以及技術管理的能力。物料資源庫、標準化、模塊化設計、轉量產評審等工作是否落地,工程師對工藝路線、工具、動作分析的認知深不深,直接影響著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工程師不要盲目地認為自己只是設計和研究,生產執行是工廠的事。研發的目標應是「管生還要管養」,保證物料在供應商工廠的可量產性的同時,還要保證產品在自己工廠的可量產性。

其三,採購員需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物料的原材料構成、供需狀況、市場行情、生產工藝構成(瓶頸工藝)、良率、標準工時、生產效率等等。採購員應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通過實地考察、與供應商交流、搜索資料等方式,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

第四,品質管理要體系。物料不齊套,往往表現為來料不良。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質量體系不健全,質量是「檢出來」的,品質部門只做判官,只說「NO」,是品質管理現狀。採購員在公司內,除了面對財務的黑臉,還得面對IQC的黑臉。在歷次的培訓中,翰博老師給採購員們支招,就是把品質「請」出去,把好料交回來。對外,品質功能需前置到供應商的原材料、生產製程、出貨物流,監督、協助供應商控制製程,保障來料合格率,保證按期交貨。有些公司把IQC設在採購部門,效率高對內,設計驗證、測試、試量產轉移、物料認可需要質量體系控制,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部分公司的IQC職能由採購部門管轄,不考慮制衡因素的話,對供應商的品質延伸管理和處理異常效率會高出許多,這是一種務實的嘗試。

其它方面,各位朋友可以參考如下圖中所示內容。

交期改善,實際是個系統工程,與企業的採購地位、與研發設計、與供應商的能力和配合、與行業供求形勢、與公司內部職能配合、與採購員自身的能力、素質、溝通技巧等等因素一一相關。交期一役,不是採購員一個人在戰鬥,是公司體系的優化和改善。

推薦閱讀:

番外篇--採購實踐的奇葩觀點
一個合格的採購員

TAG:採購 | 戰鬥 | 改善 | 採購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