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雄才:何為暗箱政治下的「輿論監督怪圈」?
在中國總是有這麼一個怪圈,做事的難免招致各種各樣的批評,因此也承受輿論壓力,有時甚至舉步維艱,造成沒有人願意做事的局面;然而,不如沒有批評,很容易滑入暗箱操作、以權謀私的歧途。往上聚焦,說的是權力運作與監督問題。放眼全社會,則涉及到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慣性和中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心理結構。時至今日,做事和批評之間始終沒有一個良性的循環。做事的人和批評的人似乎永遠是立場相對的兩種人。從我們特殊的權力和文化結構的溯源,大概能看出端倪來。
中國的歷代統治者大都忌諱老百姓開口批評。民可以使之,不可使知之。那個時候做官的是替皇帝牧民,可見老百姓的地位大致等同與牧民的牲口一般。民不可以始慮,可以享成。從官的角度來看,老百姓是不可以謀事的,只要事成之後,給一點好處,他們自己就不會叫嚷了。但另外一方面,統治者又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水可載舟,也可覆舟。雖然可以恐怖的威脅讓他們道路以目,但老百姓還是會偷著說,還會編成歌謠傳頌,並要跟他們同歸於盡。因此,為了江穩固,聰明一些的帝王知道給民一點好處。甚至讓他們去主動監督揭發官員。
如唐朝里武則天時,為了鼓勵百姓告密,不僅可以免費住驛站,還有車馬直送長安,運氣好還可以撈個一官半職,那時著名的酷吏來君臣、周興之徒便是這樣起來的。明太祖朱元璋同樣鼓勵百姓監督官吏,甚至可以扭送到京城。這是政治鬥爭的需要,利用老百姓達到他的政治目的,不只讓老百姓真正開口批評政府。統治者希望老百姓是溫順的,不能有思想和辨別能力。自然不希望他們來批評。
因此,能夠發出批評聲音的都是那些側身官場的人。在制度的構架上專門設計了監察、監督官員的御史台,讓官員們不敢輕易欺瞞皇帝。另一方面,偌大的疆土,帝王一個人不可能看的過來。就像漢宣帝所說,與我共治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乎。因此怎麼辨別良或劣的二千石,就要靠官員們相互的批評,相互揭發,帝王才能了解情況。兵法云: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但是真要是把權力給了將軍,帝王晚上只怕睡不踏實。因此王煎率領六十萬大軍出了咸陽,便不斷地向秦始王田地財產,表明自己沒有二心,不過志在財貨。這個特殊時期,批評對解除帝王的猜忌是有幫助的。我們大致的可以看出,這種設計是出於帝王的統治心術和馭下之道,如李世明所說的兼聽則明,偏聽則信,假如臣子們聲音一致,沒有批評的聲音,那帝王則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對於臣子們,帝王很容易分而治之。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總結了三招: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並運用的爐火純青,出神入化。
因此,圍繞在帝王身邊,做事派和批評派通常是兩種對立的政治勢力,有的時候關係這民生國計,有的時候無關這些,純粹是權力鬥爭。
批評皇帝,本身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有個說法叫做批龍鱗,臣子們把它看作進諫。從著名的比干剖心開始,歷史上因為進諫被皇帝殺掉的臣子比比皆是。比較開明的當屬唐太宗了,鼓勵言官們向自己進諫,但有時候被魏徵說的難堪了,回宮也會憤憤地說要殺掉這個田舍翁。因為允許臣子批評自己,言路廣開,便有了後面垂拱後世的貞觀之治。後來遼金清入住中原,把對自己的批評視作反抗,殘酷鎮壓。到清乾隆時,文字獄仍舊是恐嚇天下文人的手段。
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在朝堂上議事都會往倫理道德上扯,再加上各派權力的紛爭,把事情搞的異常複雜。對於儒家的定位漢宣帝說的很明白,劉家治國的政策,一直是霸道與王道並重,並不依靠簡單的道德教化。正是所謂的儒家為表,法家為里。基於倫理道德的這些批評,一方面固然能讓當權的人做事不敢太過於囂張。如東漢陳藩李膺為首的清流,嚴厲批評當官的宦官集團,一度讓他們有所收斂。另一方面,這種基於道德高地的批評往往很容易混淆視聽。因為做事需要全局眼光,需要務實,需要手段謀略,按照儒家的教條倫理去做不可能成事。比如各朝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和親、盟約,比如中唐劉晏楊炎的財稅改革、范仲淹的慶曆新政、與王安石的變法等等,都遇到強大的輿論阻力,抬出倫理大旗來,讓做事的人很難跨過去。如果皇帝本身不是性格強悍的人,變革很難推行下去。到明清時,物議甚至左右了做事的方向,國家做什麼事情批評都是甚囂塵上,最後弄得做事的人裹足不前,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而身在漩渦中的帝王無能為力。言官們可以聞風奏事,有了無限開火權力,這通常成為他們挾持其他官員的利器。所以地方大員每年的碳敬冰敬不敢少不了他們的。官場傾軋,很多人都會買通言官寫文章彈劾對方。這些言官很容易左右輿論,成為意見領袖,為士林所宗。比如晚清的張佩綸,便是這樣著名的清流領袖,文章寫得好,批評地方大員淋漓痛快,也是真到把他放出去做了一方大員,尚未臨陣,便望風而走。可見,站在道德的高地,批評別人不能死節是很容易的,真輪到自己了,嘴巴就沒有這麼硬了。
因為權力總是在幕後運作,不在局中的人總是很難了解真相,你不知道做事人的夾帶了多少私貨,你也不知道批評的人裹挾了多少私慾。很多人只是根據倫理道德的表皮來起鬨,歷史上鬧哄哄的君子與小人之爭,善與惡之爭多是如此。很多憑著一腔熱血的年輕士子們腦袋丟了還不明白到底為了什麼。
對於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對於無關他們眼前利益的問題,他們懶於關注,也不會叫喚,倒樂得當作熱鬧來看看。長期以來的權勢壓迫,使他們形成了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處世哲學。另一方面,老百姓大都不具備批評的能力和說話的途徑。他們只能寄希望清官來代表他們說話。
時至今日,百姓們也不過是權力爭鬥的各個抬出來的一個幌子而已。因而權力不希望公開運轉程序,更不希望讓百姓參與其中指指點點,而各種批評者又夾帶了各種各樣的私慾和目的,在道德高地下似是而非的批評讓我們難辨真假。迷霧重重難以看到真相。
誰在真正地為國計民生而做事,誰在真正的為國計民生而批評,我們很難知曉。(責編 海逾舟)
推薦閱讀:
※我國輿論的民族特性
※關哲:西方的輿論干涉與香港的話語覺醒
※辜勝阻:化解網路輿論危機要消除恐網症
※蘇聯解體的輿論因素
※你署的名,死的不是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