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奧氏「東南飛」 中國怎應對?

2012年11月19日 20:33中國十八大剛剛落下帷幕,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深入中南半島地區進行「旋風式」訪問。諸如「美國強勢重返亞太」、「狠挖中國牆角」的解讀因而屢屢見諸報端並遭到熱炒。然而在筆者看來,此種解讀不過將為研判亞太格局的發展帶來噪音。

從美國選定泰國、緬甸和柬埔寨這三個訪問對象來看,不難體會到奧巴馬此次東南亞之行的幾大目標:一是在東南亞推廣「美式民主」;二是兜售經濟、軍事產品;三是與亞太各國建成新型的合作關係。而這些目標達成的難易程度,自然成為考量奧巴馬亞太之行成績的關鍵指標。

不幸的是,奧巴馬此行的上述三大目標幾乎都屬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美式民主」恐水土不服

眼下的緬甸正好處於一個民主轉型的時期,奧巴馬此刻訪問緬甸實際上是希望在亞洲(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建立民主典範,誘使其他國家效仿緬甸接納美式價值觀。不過尷尬的是,所謂的「美式民主」在東南亞等國可能水土不服。畢竟,某地區的政治進程最終應當由當地的政治現實決定和推動,不能夠符合本國公民實際需求的價值觀註定難以存活。美國此前也曾在中東地區推廣「美式民主」,但阿富汗、伊拉克至今混亂動蕩的事實證明這種價值營銷徒勞無功。

在泰國,奧巴馬停留了18個小時;在緬甸的停留時間將更短,僅僅為6個小時,隨後將飛赴柬埔寨參加東亞系列峰會。這種「閃電式」的訪問決定了奧巴馬此行更多的只是象徵意義而已,完全是出於自身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考量而非真心扮演亞洲的救世主角色。

2.TPP與防務合作難並行不悖

與小布希時代側重安全合作不同,奧巴馬更加註重全面發展美國-東盟關係。此次東南亞之行,奧巴馬重在兜售經濟、軍事兩大產品。經濟方面主要指的是TPP(泛太平洋夥伴關係)相關談判。目前,美國主導的TPP已包括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等4個東盟國家,引入泰國的雙邊磋商也早已展開。據悉,泰國總理英拉在去年的東盟峰會期間與奧巴馬進行了30分鐘的雙邊會談,期間表達了加入TPP的意向。而軍事方面側重於美國與東盟的防務合作建設,這也是美國對於東南亞國家所謂的承諾。

但奧巴馬可能並未注意到,自己正扮演著一個蹩腳「推銷員」的尷尬角色。東盟成立的宗旨在於促進經濟發展,東亞系列峰會也是東亞經濟合作和融合的論壇,而美國卻勾結菲律賓等國家夾帶私貨,名義上大談美東防務合作,實則危及東亞一體化進程。故TPP與防務合作難以並行不悖,言外之意,即美國難以達成既定的營銷目標。

3.新型合作關係少不了中國

美國外交政策專家普遍認為,在美國深陷債務泥潭、面臨中印等國崛起以及恐怖主義威脅的大背景下,奧巴馬面臨的首要挑戰是營造有利於美國的國際環境,其將進一步深化「重返亞太」戰略。這就決定了美國建設與亞太國家新型合作關係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但美國倘若試圖借奧巴馬東南亞之行建設與亞太國家的新型合作關係,首先必需認清一個事實:美國與亞太國家的新型合作關係少不了中國的直接或間接參與。

奧氏此行訪問的泰國、緬甸和柬埔寨三個國家,長期以來與中國的政治、經濟關係都十分良好,東盟與中國的經貿往來更是異常密切,這是基於地緣戰略因素考慮的自然選擇結果。美國的介入,並不能夠立即改變這三個國家或者是東盟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風向,更不可能令中國影響瞬間歸零。更何況其中還牽涉到中美關係,基於中美關係的常量和長期承諾考慮,美國也很難逼迫東南亞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

美國展現重返亞太的姿態不假,但或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強勢。對於奧巴馬此次東南亞之行,美媒倒是給出了一個中肯的評價:奧巴馬選擇在一個中立的地盤上和中國平等較量,而不是尋求直接對抗。這與筆者的觀點不謀而合,奧巴馬此行的幾大營銷目標均難實現,有何資格談挖中國牆角?相反,當美式價值的真正嘴臉暴露在東南亞各國面前的時候,或許一場反對霸權與強權主義國家的全球性鬥爭也將被推向高潮。

基於上述認知,中國不妨以正確的心態來看待奧巴馬的東南亞之行:一方面,歡迎美國與中國一道致力於應對亞太各類挑戰,推動該區域的和平發展;另一方面,中國需樹立新型國際觀,堅持發展與東盟的合作關係,提升自身在亞太區域的影響力,努力營造「中美共治」的有利環境。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的官妓與營妓
中國畫豈能被取代(下)第一篇 2
余新忠:衛生何為——中國近世的衛生史研究
中國茶文化(三)
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女星圖集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