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牛 - 新華佗在線
渦陽標誌性建築——西關老子騎牛大型雕塑
我收藏有一幅《老子出關圖》。圖前我常常凝思:我那遠古時的老鄉,老子騎著那牛,他到底哪兒去了呢?牛年到來,很快就到農曆二月十五老子的生日了,我又突然想到老子當年就是騎他的那頭青牛西出函谷關而不知所終的。孔子形容老子:「至於龍,乘雲氣,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見老子,其猶龍乎!」那麼,老子所騎的那牛,又是怎樣的一頭牛呢?傳說老子的青牛原先是太上老君煉丹房中的一個童子,後因偷吃仙丹,被貶下凡變成一頭青牛,成了老子的坐騎。但這也僅僅是傳說而已。老子慈眉善目,耳垂肉珠,口角月懸,廣額睜蝶,乃口厚唇,鼻有雙柱,耳開三門,令人望之油然生起肅穆恭敬之心;那青牛昂首朝天,雄壯威武,牛角彎如新月,牛眼睜突,自有一股凜然不可侵犯的懾人氣魄。如果老子乃傳說中的仙人,那應該還在寰宇某個深山裡隱居吧!2525年前的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內亂,各諸侯國熱衷於權力爭奪,老子56歲那年辭官不做,遂騎上青牛徑直往西,走上了尋找心靈凈土的歸隱之路。老子路經函谷關,史料記載,把守的關令尹喜善觀天象,這日夜晚,但見一團紫氣橫空,認定必有聖人來到。於是就派人四下打探,得知是著名的老子要棄官西遊講學,路過函谷關,就趕緊派人嚴密把守,把弔橋高高地豎起防止過關。尹喜早知老子學問淵博,德高望重,一心想把他留在這裡著書立說,教化子孫。這天,老子倒騎青牛來到函谷關,青牛見關門緊閉,弔橋高懸,很是了解主人的心意,於是兩眼怒瞪,長長的尾巴擰了起來,四蹄頓時生出紫色祥雲,馱著那老子騰空飛起。再看下面雲朵浮動處,從東向西不斷地延伸著,一瞬間,函谷關的上空就搭起了一座紫色的天橋,老子便騎著青牛飄然而過了。關令尹喜聽說老子騎牛從頭上飛過關門,十分驚奇,就騎上白馬,快速追去。追出12里路,正見老子騎牛緩緩西行。尹喜忙下馬拜見老子,並誠懇說明來意。在尹喜一再懇求下,老子見他也是可度之才,便答應了他的要求,在函谷關太初宮寫下了《道德經》後,即辭別尹喜,繼續西行,留下了中國彪炳千秋的巨著——《道德經》。老子著書的地方——函谷關太初宮
洪武通寶錢背記載的老子騎牛(此錢版本較多,有說是牧童騎牛)函谷關,坐落在河南省靈寶縣城北15公里的坡頭鄉王垛村,是我國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其間地勢險要,兩山對峙,中間有條狹長的小路,因路在山谷之中,且深而又險,就像是藏在一木匣子里一樣,故而世稱函谷關。據《靈寶縣誌》記載,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一人守關,可以當百,由是函谷之名,遂雄天下」。函谷關口,至今還留有「不許田文輕策馬,願逢老子再騎牛」名句。尹喜晚年來到老子故里定居,忠誠守護恩師。安徽渦陽至今有尹喜墓,墓地東側2公里是老子誕生地天靜宮。該宮殿曾輝煌幾度,卻屢經兵燹毀壞,加上洪水肆虐,殿宇日趨頹廢,於是有「燒丹灶冷余荒草,問禮堂前剩石牛」之嘆。重建的巍巍天靜宮老君殿里,尹喜一直在高5米多的老子塑像左側陪伴著老師。2008年年底,在渦陽天靜宮東側東嶽廟一側的配殿里又發現了古代壁畫《老子出關圖》,整幅壁畫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以雲層為界,上半部分為天界,下半部分為凡間。畫中老子身著青衣,面容慈祥,白須白眉,飄然若仙,側身端坐在健碩的青牛之上。經過文化工作者潘子豐和任曉鋒的考證,這幅壁畫當為清代中晚期繪成作品。
渦陽天靜宮(中太清宮)東嶽廟古代壁畫《老子出關圖》(局部)
天靜宮東嶽廟古代壁畫(全圖中,右中上也像一頭大青牛)
天靜宮元代古建築:東嶽廟,也稱天齊廟——「世傳老子在妊,有星突流於園,既而降誕」,即在此
壁畫里老子母親站在房前,目送著老子騎牛西去老子騎的是青牛。據說劉綉打仗時騎黃牛,不為別的就是牛比馬的力氣大;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王冕也是,「或騎黃牛,持《漢書》誦讀,人以狂生視之」。而《牧童短笛》畫、《牧童遙指杏花村》等畫的多是水牛。當然也有黃牛,有詩為證:「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歷代《老子出關圖》上,老子騎的青牛多是水牛,猶如江浙皖—帶鄉村稻田裡耕作的水牛。國內有人曾經組織中學生討論過這個話題。有說是老子專門騎水牛,因為他要西渡流沙,茫茫戈壁上,他得靠水牛尋找水源;有的說是老子為了坐著舒服,水牛脊背寬闊,像卧鋪,可躺下休息,還可盤腿吹笛;甚至有人想像老子是為了喝牛奶,這頭牛就像一個車載牛奶公司,還可以隨時補鈣,防止老年骨質疏鬆症——顯然這是笑話,因為老子所騎是一頭公牛,有牛角在那裡擺著呢。專家則認為,2500多年前,函谷關所在的洛陽,那時森林湖沼密布,很多地方是水鄉,水牛隨處可見,主要是因為方便!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鬚髮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態安詳,乘青牛而隱逸的老者。想著他穿戴著寬袍大袖的服飾,頭髮長長地披灑著,那種飄逸達觀的仙骨道風不就是《西遊記》里的太上老君形象嗎?《老子·第五十章》里寫道:「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音讀si)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這顯然就是一位刀槍不入的神仙大師的寫照。《封神演義》中老子開天劈地,剖破鴻濛,而人們都知道中國神話中開天劈地的則是盤古。所以老子就是盤古所化,盤古開天劈地後化為道教三清。老子乘青牛的說法不見於《史記》,而見於《列仙傳》和《太平御覽》。所以,乘青牛之說,有人認為是秦漢神仙家的附會。牛、馬都是當時用於牽車的牲畜,神仙家為什麼要說老子乘牛而不是乘馬出關呢?據文獻記載,春秋時期牛車十分盛行,士大夫都坐牛車,只有戰車用馬。另外,牛是一種性情溫和、柔順服從的動物,且有忍辱負重、堅韌不撥的特點。《易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乾、坤兩卦所體現的精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漢代人以馬來比喻乾卦,以牛來比喻坤卦,他們以馬和牛的品格來表達乾健、坤順的特點。馬代表的乾卦所生髮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合乎孜孜不倦地入世進取的儒家特點;牛代表的坤卦所生髮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則合乎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其用心可謂良苦。
福建永安銀飾行業供奉老子為祖師,此為抗日時期「老子倒騎牛」銀飾配件老子為何乘青牛,而不乘黃牛、黑牛、白牛或其它什麼顏色的牛?這或許與古代神仙家或占卜家的五星佔有關。在太陽系中,繞日公轉的較大的行星,除地球外,尚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古人將五星分別看作是五行的精靈或五帝之子。五帝即青帝、白帝、赤帝、黑帝、黃帝。《唐開元占經》載有「天有五帝,五星為之使。」《史記》載:「五星者,天之五佐。」《唐開元占經》:「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於列舍,以司無道之國。」「列舍」指二十八星宿。五星還被用來分別象徵五方、五帝、五事等神靈和事物。其中,木星(亦稱歲星)是東方青帝的使者。按五行分類,「青」,主春,木德,代表了東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來自東方,後世人稱「東方聖人」,用青色正可取其象徵東方之意。 這樣一來,青牛象徵著一位來自東方文明地區的文化使者,帶著其崇尚陰柔之德的智慧,融入尚未開化的西方。閱讀老子有關圖書,我們認為老子所騎之青牛乃古書中所稱的兕、兕牛、青兕,而不應為水牛。《山海經》言兕:獸,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西遊記》云:「獨角參差,雙眸幌亮。頂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長時攪鼻,口闊板牙黃。毛皮青似靛,筋攣硬如鋼。比犀難照水,象牯不耕荒。全無喘月犁雲用,倒有欺天振地強。兩隻焦筋藍靛手,雄威直挺點鋼槍。細看這等凶模樣,不枉名稱兕大王!」 《左傳》記載:「犀兕尚多。」之後就再無據可考了。 兕牛本就是道家修真界的一種猛獸,性情剛烈,力大無比,可以生裂獅虎,生活在人跡罕至之處。《漢語大詞典》青兕牛條曰:古代犀牛類獸名。一角,皮毛青色,重千斤。在老子騎牛的畫像中有些也確實畫的是兕牛,可以為證。作為道家學派的鼻祖,後人讓老子騎兕牛逍遙西去,較之水牛,無論是從理、從情都是最可能的。
老子騎兕牛的《老子出關圖》
古書刻畫傳說中的「兕」我們來設想一下這樣一幅畫面:一白髮童顏的老人,倒騎在一青牛的背上,晃晃悠悠地朝前走、走下去。牛走得快慢,他不管;牛會不會走到別處去,他也不管;他讓老牛順其自然,隨心所欲…… 老子當時的心境,也就是在成就一種超然的心境吧。有人曾經這樣解釋老子倒騎牛出關:一、接受一切;二、不主動尋求;三、接受一切會發生的事,不管美或丑,不管善或惡,倒騎著牛,意味不去選擇,一切信任牛;四、牛要到哪兒,老子便到那兒;五、生命會發生的,老子都接受,不去選擇,也不去批評。道法自然,如此這般,倘若由童子牽著牛走,豈不相背了老子的思想?誤也。或許有一天,我們也能像老子一樣倒騎著青牛,在生命之旅中,不去控制和操縱這個世界,能夠接納和欣賞每一個真實的存在,那將是人類自然回歸的造化了。
台灣友人收藏的根雕「老子騎牛」圖
故宮博物院館藏《老子騎牛圖》,宋人晁補之作品
推薦閱讀:
※小川說老子 | 25 道法自然
※蓋叫天——「老子功夫在腿上,你老照我臉幹嗎?」
※老子也是軟實力
※淺談老子的學習觀不容曲解
※王中江:道與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實義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