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宴|走近科學之八一八《羋月傳》中莒姬的來歷和娘家

《羋月傳》中華妃娘娘扮演的莒姬身為莒國公主,其娘家的來頭著實不小,往遠一點看甚至牽涉到上古三代華夏與東夷的恩恩怨怨,黃帝與蚩尤,后羿與商湯,周公與姜太公,齊桓公與莒子,這其中的糾葛情仇,聽大司馬為你追源溯流,條分縷析。

莒國是春秋時代的東夷大國,在東夷諸國中地位僅次於宋國,與齊、魯兩國關係密切,故而我們先來八一八東夷部族與齊、魯兩國。

秦國雖然也是東夷後裔,但因為已經西遷,不在本地了,大家一般也沒有這個認知,這篇文章為了行文方便,裡面的東夷概念就姑且不包含秦國了。

東夷的英雄時代

在中華大地進入文明時代以前,山東大地上有一個與陝西、河南的華夏部族相抗衡的東夷部族,反映到考古學遺迹上,就是今日山東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史前文化,與華夏部族的史前文化風格迥異。東夷崇拜鳥類,其文化發達程度不在華夏之下,甚至還一度領先。

大汶口文化鳥形鬶,顯示東夷鳥類崇拜

據文獻記載,上古聖王之中,蚩尤、太昊、少昊、帝嚳(帝俊)、虞舜、皋陶、伯益均出於東夷,東夷的勢力相當強大。故而在華夏與東夷的決戰涿鹿之戰中,黃帝陣斬蚩尤,誅殺太昊、少昊之後,還要任命清(人名)為新的少昊,讓少昊清統攝東夷,與東夷搞好關係。

之後,中原就進入了一種華夏與東夷帝位輪值的體制,即三皇五帝傳說中的五帝。五帝的說法很多,如按比較通行的說法,則是黃帝傳顓頊(華夏),顓頊傳帝嚳(東夷),帝嚳傳堯(華夏),堯傳舜(東夷),舜傳禹(華夏)。

本來大禹之後該傳給東夷的皋陶,但皋陶比大禹死得早,於是順延給東夷的伯益,不料伯益根基、勢力不如皋陶,被大禹之子啟奪取了帝位,中原遂進入家天下的模式,開啟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傳說中的夏朝。

東夷對這種不合法的僭主行徑怎麼可能服氣,於是東夷有窮部落的酋長、神箭手后羿(又稱夷羿),趁夏啟之子太康失德,篡奪帝位,但后羿也不是治國的料,太康侄孫少康又成功復國,這就是傳說中的「少康中興」。

讓你體驗一下後代的衣服先

不過,東夷有的是英雄好漢,怎麼會因為這一個小挫折就放棄抗爭,到夏朝國君桀的時候,東夷的商湯在伊尹的輔佐下,終於消滅夏朝,開創了東夷的王朝——商朝。

當然,上面說的這些,都是根據文獻資料整理出來的故事,由於缺乏當時的文字佐證,屬於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的東西,包括夏朝是否存在,學術界都眾說紛紜,所以大家當傳說看看就好。不過,這些傳說卻可以反映一個事實,那就是,東夷的實力相當強大。

山東五大國爭霸的格局

商朝末年,與西戎融合的華夏部族周族興起。商紂王好大喜功,派主力遠征東夷的其他部落,周武王與姜太公趁機率軍消滅商朝,建立三代中的最後一個王朝——周朝。

神的傳說~神的傳說~

周滅商,用的是突襲的方法,屬於以弱勝強,實際上商朝的殘餘勢力比周朝還強大,加上其他東夷國家就更加不得了,周武王只好讓紂王之子武庚管理商朝遺民。不久,周武王英年早逝,其子周成王年幼,主少國疑,武庚趁機叛亂,東夷諸國群起響應,其中淮水流域的徐國、山東的薄姑國與奄國都是東夷大國,一時聲勢極大,周朝有傾覆之虞。

所幸此時周王朝出了一個不世出的英雄——周武王之弟周公。周公與姜太公通力合作,艱苦奮戰,撲滅了這次東夷大叛亂,殺死武庚,讓紂王的叔叔微子管理商朝遺民,建立宋國,同時消滅了薄姑國與奄國,將薄姑國故地封給姜太公,是為齊國;將奄國故地封給自己的長子伯禽,是為魯國,作為周朝控制東夷的兩大據點。

之後周公又大行封建,將周王室或及其親信部族分封到中原各地,讓他們以周王朝為後盾,自行開拓國土,華夏族遂迅猛發展,壓過東夷,成為日後華夏文明的主流。但在東夷的原生地山東一帶,東夷仍有強大的勢力,姜太公前往封國時,就曾經受東夷萊國的逼迫,大約就在這前後,親周的東夷首領茲輿期也被封為莒國國君。

《歐陸風雲3》春秋戰國MOD

從此,齊國、魯國、莒國,加上東夷古國萊國,以及從商朝時就存在的紀國,就成為山東地區的五大國,實力基本相當。春秋時代早期,山東地區就是這五大國爭雄的格局。

禮崩樂壞與尊王攘夷

西周末年,周幽王在烽火戲諸侯等各種花樣作死之後,被犬戎擊殺,西周滅亡,中國進入東周的春秋時代。

西周滅亡後,周朝分裂為周平王和周攜王兩個中央,雖然周平王勾結晉國,擊殺周攜王,成為獨家周王,但周王室威望已經大降。其子周桓王當政時,跟自己的卿士鄭莊公交戰,竟然戰敗受傷,更是威風掃地,顏面全無。

維繫周王朝與諸侯國秩序的,是一套從上而下的、按等級管束下一級臣民的禮樂制度。現在諸侯國不用忠於周王,禮樂制度沒人當真了,諸侯國的宗室和貴族也就有樣學樣,不必忠於國君了,於是周王室及鄭、衛、晉、魯、齊等華夏大國紛紛發生內亂,實力大減,東夷(莒)、西戎(犬戎)、南蠻(楚)、北狄(赤狄、白狄)向華夏諸國大舉進攻,不少華夏國家被四夷消滅,華夏文明一時有覆滅之虞。

木有披髮,拿髠發湊數,主要看左衽

這就是至聖先師孔子痛心疾首的「禮崩樂壞」之世,孔子對此時的局勢相當悲觀,認為「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華夏文明說不定就被四夷征服了。正是齊國名相管仲,在此時提出「尊王攘夷」的方針,將華夏諸國團結在周王室及其代言人齊國的名義下,聯手抵抗四夷,才使華夏文明衰而復振。

九世之讎與齊紈魯縞

前面說了,春秋早期,山東是五大國爭雄的格局,為什麼最終是齊國壓服四國,成為東方的一流大國,與管仲有很大的關係。

齊國起初實力與其他四國相差不大,但也有一個先發優勢,就是作為周王室在山東地區的代言人,對不服的諸侯有征伐的借口,即所謂「五侯九伯,女實征之」。隨著周王室威望一再下降,鄭莊公在中原稱霸,齊僖公的心思也活動起來,在東方不斷會盟,想要搞出點名堂來。

西周時,紀國國君曾經向周夷王說齊哀公的壞話,周夷王就把齊哀公扔到鼎里煮了(很悲劇),齊國以報仇為名,想要滅掉紀國,不過因為鄭國、魯國的掣肘,一直未能如願。到齊僖公之子齊襄公時,鄭國大亂,齊襄公又先後暗殺了魯國和鄭國的國君,正好這時紀國分裂,齊國終於稱心如意的消滅了紀國,這在史書上叫做「復九世之讎」,是被大家群起點贊,名利雙收的。

烹殺

但齊襄公雖然霸氣,卻過於荒淫無道,不久就被部將做掉了。魯國、莒國都想插手齊國政治,於是魯國幫公子糾,莒國幫公子小白爭位,最後公子小白勝出,是為齊桓公。這裡也可以看出魯國、莒國當時都很強,對齊國能發揮很大的影響。

不過,當齊桓公不計前嫌,任命公子糾的師傅管仲為相之後,魯國、莒國,包括萊國就要悲劇了。據《管子》記載,當時齊帛、魯綈是齊、魯兩國的衣料特產,亦即後世所稱的齊紈魯縞,管仲讓齊桓公和大臣都穿魯國的衣料,帶動齊國民間也跟風,魯國衣料的價格大漲,魯國人都去做衣服,沒人種田了,齊桓公又下令不準穿魯國衣料,這下魯國衣料賣不出去,本國又沒什麼存糧,糧價暴漲,這個時候齊國來賣廉價糧,魯國人就大批大批的投奔齊國了。

管鮑之交,好基友一輩子

齊國對莒、萊兩國也這麼來了一手,不同點只在於莒、萊的特產是乾柴,齊桓公通過派兵煉銅來提高柴價而已,玩法是一樣的,莒、萊之民也大規模的投奔齊國。後來齊國還拿這一招對付南方巨鱷楚國,效果也相當的不賴。

管仲用超出當時人認識的經濟戰,輕輕鬆鬆玩得魯、莒、萊三國民窮財盡,大幅削弱,山東地區從此奠定了齊國獨霸的格局。接下來,歷史進入齊國時間,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齊國的勢力不再是這三國可以撼動的了。

拚命華夏化的千乘之國

齊桓公晚年,因為沒有聽管仲的遺訓,任用奸臣易牙、豎刁、衛公子開方等奸佞,被這些貨搞了宮廷政變,一代霸主活活餓死,被人發現的時候身上爬滿了蛆蟲。齊桓公的五個兒子爭位,齊國進入四十多年的混亂期,無所作為,莒國趁此機會大力擴張,消滅了向國。

齊桓公九合諸侯的時候,莒國也很想參加,不過齊桓公正而不譎,很講原則,華夏諸國的盟會怎麼能讓東夷參加(除了華夏化極深的東夷宋國之外),眼下正在尊王攘夷,不攘你就不錯了,所以把莒國拒之門外。

齊桓公死後,宋襄公想要接過霸權,會盟時竟然也不帶莒國玩,這就有點欺負人了。雖然宋國是商朝後裔,屬於高逼格東夷,但好歹也還是東夷嘛,現在居然數典忘祖,自認華夏,讓莒國這樣的東夷窮兄弟們情何以堪。

等到晉文公稱霸,莒國就轉運了。晉文公譎而不正,幫忙那都是要好處的,晉國又從建國就處於戎狄之中,沾染戎風很盛,所以對華夷之防看得沒那麼重,於是莒國終於如願以償,混進了華夏大家庭。

城濮之戰中的晉文公

莒國抱上晉國的大腿以後,在山東一帶就橫著走起來,連齊國的面子都不怎麼給。不過等到齊頃公即位前後,齊國的亂局差不多收拾完畢,開始向東夷進軍,連續攻打萊國、莒國。不久晉國諸卿內訌,在邲之戰中敗給楚國,一時無暇東顧,齊國趁機把莒國打哭,自我感覺變得極度良好,把周邊鄰國得罪了個遍。

最惡劣的是,晉國執政郤克(瘸子)、魯國季孫行父(禿子)、衛國孫良夫(獨眼龍)出使齊國時,齊頃公派了三個有同樣生理缺陷的人給他們領路,在朝堂上公然群嘲。郤克怒發如狂,率軍攻齊雪恥,在鞍之戰中大破齊軍。

齊晉鞍之戰

莒國雖然積极參加華夏諸國的會盟,重新抱上了晉國的大腿,但齊國復興的勢頭方興未艾,齊頃公之子齊靈公派重兵攻萊,連戰連勝,最終消滅了東夷大國萊國,齊國拓地一倍。

這時莒國出了不世出的雄主莒犁比公,為了與魯國爭奪其附庸鄫國,在跟魯國開片,莒犁比公善於用兵,基本壓著魯國打,甚至在晉國偏袒魯國,命令鄫國歸屬魯國的時候,莒犁比公都充耳不聞,趁魯國防備放鬆,一舉消滅了鄫國。雖然最終迫於晉國的壓力交出鄫國故地,但其實力可見一斑。

就當時國際局勢來看,晉楚爭霸已經接近尾聲,在北方,齊國挑戰晉國;在南方,新興的吳國挑戰楚國。所以齊靈公不服,晉國只好召集魯、莒等十二諸侯又來修理齊國,這次魯國、莒國準備各出戰車千乘攻齊,也就是說莒國已經成為千乘之國。按春秋時一輛戰車75人的標配來計算,莒國竟能出動七萬五千人的大軍,加上國內留守的,軍隊總數當在十萬以上!經過春秋時代兩百多年的發展,莒國實力已經與宋國不相上下,成為東夷的另一個驕傲。

齊國與聯軍大戰於平陰,慘敗而歸,連臨淄都一度落入聯軍之手,齊靈公顛沛流離,一命嗚呼。莒國威風之餘,卻也把齊國得罪得到家之至,雖然莒犁比公又擊退了齊莊公的進攻,還將其擊傷,又斬殺齊大夫杞梁,但地緣形勢的惡化已經給莒國埋下了衰亡的種子。

依舊是東夷

莒犁比公帶領一個二流國家戰無不勝,給莒國大大的長了臉,也算讓大家驚艷了一把。故而南宋名儒陳傅良曾言:

莒雖小國,東夷之雄者也。其為患不減於荊(楚)、吳。

但莒犁比公好大喜功,透支民力,性情又暴虐,招致國人不滿,被其子所殺。莒國從此陷入長時間的內亂,政爭失敗的一方經常帶著城邑投降齊、魯,莒國國力日漸削弱。

而齊國卻在齊景公和賢相晏嬰的帶領下蒸蒸日上,圖謀挑戰晉國的霸權。齊國不敢貿然進攻霸主秩序下的華夏國家,而是通過進攻東夷僅存的幾個邊緣化國家徐國、莒國、郯國(宋國咱們視為華夏好了)來試探晉國的底線。

莒國就在這個過程中成為齊國的附庸,雖然莒國戰鬥力仍在,為了擺脫附庸地位,還一度擊敗國齊軍,但終究沒逃脫齊國的手心,此後再沒有什麼表現。

拿莒犁比公這個名字,與華夏化程度很深的宋國國君(如宋襄公、宋桓公)相比,可以發現莒國雖然努力加入華夏,其東夷特色還是比較明顯。正是因為這樣,其政治體制的穩定性遠不及華夏各國,內亂時也不會有華夏國家幫忙,所以一旦內亂就飛速的衰落下去了。

接下來幾十年,國際舞台的大戲是吳越爭霸。越王勾踐雖然卧薪嘗膽,消滅吳國,但逼死大功臣文種,使天下人才寒心,加上越國很晚才完成文明化,文化落後,體制低效,無法控制江淮以北的原吳國地盤。

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的外孫楚惠王趁機填補了淮泗一帶的權力真空,任用公輸般(傳說中的魯班)製造攻城器械,消滅這一帶原來的陳、蔡、杞等國,並一度打算消滅宋國,因墨子的阻止而作罷,不過勢力已經伸入山東。

楚惠王之子楚簡王即位之初,也許是為了立威,攻滅了莒國。但莒國離楚國本土太遠,其故地最終為齊國兼并,莒也被齊國建設為五都中的南都。後來燕國大將樂毅率五國聯軍破齊,取齊七十餘城,齊國在破滅邊緣,就是憑藉南都莒和東都即墨的堅固,抵擋住了燕軍,等到轉機,一舉復國。

小結

回到《羋月傳》劇集中,莒姬與楚威王年齡相仿,距離楚簡王滅莒已接近一百年,按照其莒國公主的身份,即使是莒國末代國君的遺腹女,年齡上至少也得比楚威王大一代。

另外,莒國是東夷少昊之後,是己姓而非姬姓,應當稱為莒己,就如姜姓齊國的公主叫文姜、宣姜、哀姜,子姓宋國的公主叫聲子、南子等。其實己姓的公主還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商朝時的蘇國是東夷國家,也是己姓,他們進獻給紂王一個公主,稱為妲己。

面熟吧

再者,作為崇拜鳥類的東夷族裔,莒姬的服飾上可以多增加一些鳥羽、鳥類花紋、鳥類形狀的飾品等等。

不過看電視劇,自然是娛樂為主,這些細節都不必細究,輕鬆愉快就好。下一期,我們再來八一八《羋月傳》的其他人物。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推薦閱讀:

甄嬛傳羋月傳都是扯淡,來扒歷史上真實的后妃宮斗
《羋月傳》收官成為2015收視冠軍 網路評分不斷下滑
《羋月傳》中羋月是一個怎樣的人?
《羋月傳》真實歷史大揭秘
?《羋月傳》的雙語字幕,我英語不好,孫儷娘娘你別調戲我好么!

TAG:科學 | 文史 | 來歷 | 走近科學 | 羋月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