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民心思變!台灣對大陸最有「偏見」的群體都開始轉變態度了——

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月14日報道稱,十年前台灣《遠見》雜誌曾經調查過,詢問民眾「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的友善程度如何」這個問題,十年後《遠見》就同一問題展開調查,發現與十年前比較,變化最大的是18歲至29歲的年輕人。

十年前,遠見研究調查顯示,這個族群認為大陸對台不友善的比例高達50.8%,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但十年後的今天下降至39.8%,成為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友善佔比也從35.5%增加至40.8%,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族群。這顯示年輕世代對大陸看法已大不同。

▲來源:台灣《遠見》雜誌

《遠見》的這份調查還顯示,有61.6%的年輕人願意來到大陸發展。媒體分析稱,這得力於大陸祭出的31項惠台政策。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此前對大陸最有「偏見」的群體改變了對大陸的印象?

台灣年輕人看不到未來

台灣問題時評人趙靜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認為,這是一種民意變化:一方面台灣民眾是對台當局兩岸政策的不滿,也對他們無力提升經濟的不滿;另一方面大陸「說話算數」,「兩岸一家親」的概念和立場不是虛的,是實實在在地落實在了政策措施上。

台灣民眾認識到大陸真實面貌的人也越來越多,原來民進黨編織的謊話也越來越起不到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年輕人群體,對於未來發展的渴望,讓他們更能夠準確、迫切地認清現實。

▲自從2015年9月大陸全面實行電子台胞證後,台灣居民來往大陸更加便利。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對此也表示,一系列台灣民調說明「31條」是有針對性的,不僅「切中要害」,還產生了較大反響。超過六成的年輕人,願意來大陸發展就證明了這一點。

兩岸心靈契合是趨勢

趙靜認為,台灣當前是一種民心思變的狀態,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台灣要發展離不開大陸,而且政客們的吵吵鬧鬧的意識形態的東西,民眾也越來越沒興趣了。所以,大陸還是繼續按自己的節奏把兩岸一家親切實做到實處,總能得到台灣同胞正面的回應。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兩岸一家親」。

台灣年輕人一代,毫無疑問代表了台灣政治,文化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未來,他們將在今後兩岸關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由於此前兩岸在文化溝通交流上的各種障礙,使得這一代人難免對大陸存在一些偏見。如今,隨著台灣當局的執政不力,再加上大陸一直秉持的開放、積極的態度,使得台灣年輕人群體看到並感受到了大陸方面的誠意。他們漸漸地開始摒棄偏見,願意嘗試更多地去了解大陸。

這對於真正實現兩岸心靈契合,促進兩岸和平統一,是一個很不錯的開端。畢竟年輕就是未來,年輕就是希望。

▲資料圖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左)走訪中國人民大學台灣學生宿舍,並與在校台生互動。

但針對近日來民調普遍呈現樂觀態勢,朱松嶺也持謹慎態度,他說:民意如流水,民調變無常,還需要觀察政策實施效果後再做新評判。台灣民調機構掌握在台灣當局手中,其方向、導向均受到台灣當局的影響,所以既不能不信,又不能全信。一方面,台灣民調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真實信息;另一方面,我們依然需要警惕台灣當局在民意方面的一些操作。

熱文推薦

·英媒:中國將研發新版殲-20隱身戰機 準備啟動六代機項目

·特朗普撤換國務卿表決心:伊朗核協議懸了 美軍火商笑了

· 當全世界都被蒂勒森和霍金刷屏時,這個國家正在中國南海暗度陳倉

· 鐵打的特朗普流水的「兵」?新任國務卿對華啥路數

·炒作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西方媒體為何「嚇壞了」?

推薦閱讀:

台灣走向民主之路
台灣高雄市長陳菊與天津市長黃興國會談
台專家建議蔡英文改穿裙裝 稱將「施政如有神助」,裙裝真的會影響蔡英文施政效果嗎?
台灣經濟大敗局:1990年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劉庭安/我所見的世界 | 換日線 Crossin...
損壞石狛犬,真的有意義嗎?

TAG:台灣 | 偏見 | 群體 | 態度 | 大陸 | 轉變 | 開始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