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幾個重大理論問題的思考
06-29
多思:幾個重大理論問題的思考發布時間:2014-02-17 作者:多思
一、當今世界處在生產力發展的什麼階段? 一部分私人佔有儘可能多的物質財富,另一部分人靠勞動維持生命的再生產,是人類社會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主要狀態;為爭奪物質財富而產生的矛盾鬥爭,是推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立論的基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早已深刻地指出:「卑劣的貪慾是文明時代從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動力;財富,財富,第三還是財富——不是社會的財富,而是這個微不足道的單個的個人財富,這就是文明時代唯一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目的。」(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4頁)。圍繞這一目的,人世間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悲歡離合、驚心動魄的活劇,推動著社會從低級文明向「高度文明」的方向不斷發展。正是馬克思從中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並把它作為一項宏偉的工程,通過《資本論》等光輝巨著,極其深刻而又細緻地揭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本質趨勢和必然規律。 我們知道,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表現為一定時間、空間和相關條件制約下的矛盾運動的過程。馬克思把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按生產方式的不同在時間上劃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原始狀態、古代奴隸制、中世紀農奴制和近代僱傭勞動制條件下的生產方式。他重點剖析了當時社會存在的最先進的生產方式——資本運動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種矛盾及其規律。在這一生產方式中,市場是舞台,商品是形式(貨幣是商品的轉化形式),企業是載體,資本是本質。資本通過僱傭勞動,靠勞動者創造出剩餘價值達到資本增值的目的。人與人之間在這種生產方式中組成各種關係,產生出各種矛盾,由此推動人們不斷提高能力,努力發明創造,促進生產力發展。這整個過程是一個世界性的創造出儘可能多的物質財富的過程。猶如剛出生的嬰兒不會一下子變成青年一樣,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然進化的過程。人們只能承認和認識這個過程,不可能一下子改變這個過程,超越這個過程。但如果科學地把握了它的規律性,則可以縮短髮展的時間,減輕成長的痛苦。所以,馬克思認為,資本僱傭勞動的關係以及商品生產、貨幣流通和資本增值運動的整個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是任何意志和法律都不能根本改變的客觀規律。 馬克思所處的十九世紀早已過去了。二十世紀在證明了他的科學論斷之後也已匆匆忙忙的走了。今天,整個世界在知識化、信息化、全球一體化以及太空梭升空、機器人跨入火星、人類基因解秘等歡呼聲中,又開始了新的100年的進程。然而,資本占統治地位的生產力發展階段結束了嗎?資本僱傭勞動的社會經濟關係在哪個國家哪個領域裡被更加先進的關係取代了嗎?沒有。資本仍在支配各種資源,各種資源在更快地向資本轉化。僱傭勞動制本身不僅依然存在,而且正在向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延伸。為了追求和佔有地球上更多的物質財富,世界各國各集團都非常熱衷於利用整個國家的力量來強力推進,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手法手段改變了,多樣化了,全球化了,根本目的沒有改變。整個人類社會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拋棄市場經濟,拋棄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的程度。相反,在中國這樣長期落後的國家裡,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才剛剛起步。至於資本僱傭勞動,尤其是僱傭剛從耕種小塊土地上走出來並敢於踏進大城市的數億「農民工」,則正在經歷既興奮又苦難的旅程。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居然發生在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的社會主義中國,那麼對「資本主義國家」或其他落後國家來說,這種生產方式的存在就更加理所當然了。 實踐證明: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儘管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但還在繼續發展,仍有相當頑強的生命力。這種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發展階段遠沒有結束的跡象,世界各國(包括中國)都必須深刻地認清這一現實,適應這個過程。今天,中國的生產力和中國的生產關係無論怎麼特殊,又有哪些特色,都無非是現階段整個世界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的組成部分,都只能在資本生產力發展階段之內建立各種社會的和經濟的關係,從事相關的活動。任何超越這一發展階段的思想理論,政策法規,哪怕已經創立的「先進」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仍遲早會被社會實踐所糾正。原蘇聯及東歐一些國家政治經濟體制的演變,新中國歷史上人民公社「大鍋飯」和計劃經濟體制下「一大二公」的生產關係退出歷史舞台,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現階段中國是否仍屬階級社會? 明確了我們仍處在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力發展階段後,照理中國是否仍屬階級社會已不再成為問題了。並且,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性質也公然聲稱是工人階級的政黨,說明中國依然存在階級,至少存在一個工人階級。所以,中國仍處在階級社會的發展的過程之中,應是順理成章的。可惜,現有的「社會科學」學說幾乎全都拋棄了階級社會的觀點,拋棄了資產階級的提法,要講也只講「階層社會」了。那麼,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於「階級對立和階級鬥爭構成了直到今日的全部成文歷史的內容」(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同上第4頁)的結論,對社會主義新中國來說是否已經過時,已經完全不適用了呢?難道共產黨一執政,社會主義制度一建立,幾千年的階級社會便從此中斷,構建無階級「和諧社會」的歷史從此就開始了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資本支配各種資源,包括僱傭勞動力的情況下,資本剝削勞動、壓迫勞動的現象是司空見慣的常態。數億農民進城打工,除了維持勞動力再生產的「勞動所得」,幾乎一無所有,許多人甚至幾年得不到老闆「按勞分配」的工資收入,此類事例舉不勝舉。因此,憑藉手中掌握的資本佔有更多財富的一族人,與僅靠出賣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維持生計的一批人,形成兩大不同的利益群體,出現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尖銳或緩和的矛盾,顯然是無可否認的客觀存在。至於把這兩大利益集團稱作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還是稱為企業家階層和打工族,或者乾脆統稱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表面上看沒有什麼區別,無非使用的詞語不同罷了。可是,為什麼非要弄些新字眼來替代階級的標準語呢?難道避開了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的字眼,它們就真的不存在了,從而就不必考察,不必應對了嗎?難道一提階級便只有你死我活的對抗,不可能在階級存在的基礎上「構建和諧社會」嗎?那些口口聲聲號稱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階級先鋒戰士」,為什麼不敢直面「階級」兩個字呢?為什麼一聽到「資產階級」就頭皮發麻呢?如此心態還怎麼來「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早就告訴我們:階級是社會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只要階級存在的社會經濟基礎沒有從根本上消失,那麼無論用多少文字多少法律來宣布「階級已經熄滅了」,階級在事實上仍必然存在。在資本占統治地位的今天,無數創造發明的奇蹟和社會繁榮的背後都有資本巧妙運作的功勞。同時,無數冷酷凄慘的社會現象也與資本的貪婪和橫行霸道密切相關。翻開眼下許多政治經濟理論,儘管可以看到資本在新的條件下運作的時空、方式、方法和增值的途徑都有了相當的發展,手法更加「公正」、「公平」,穿戴的外套也更加美麗動人,可是只要細細查找,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出資本壓迫勞動的痕迹,這類理論本身也或多或少打上了資本意志的烙印。 毫無疑問,資本僱傭勞動,不僅是現階段中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生產關係、財產關係的主要方式,也是階級關係的真實體現。這一事實是如此明顯如此重大,任何企圖靠轉換字眼等辦法來掩蓋,來迴避,顯然是不明智的,愚蠢的。我們希望真心愿意站在馬克思主義和絕大多數勞動者立場上的人們都能大膽地站出來,公開表明自己在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問題上的觀點。反對者也應公開闡明自己反對的理由。假如連這麼一點點都做不到,甚至不許做,那就只能證明我們的「社會科學」有多麼可悲了。 三、現階段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按照改革開放以來的表述,「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即,整個社會的生產與需求的矛盾。許多黨的領導人多次強調並根本否定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根本否定走社會主義道路與走資本主義道路是主要矛盾。 然而我認為,這一出自斯大林的觀點是錯誤的。生產與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矛盾,是任何社會在任何時代都面臨的、必須妥善解決的矛盾。生產永遠落後於需求。即使過了一萬年,一百萬年,人民的物質需要也許會滿足,但他們對文化的需要也會滿足嗎?都滿足了,人類還怎麼發展? 其實,生產與消費,供應與需求,無論是物質還是文化,無論是先進還是落後,無論是滿足人民還是滿足權貴們,無論是日益增長還是停滯不前,它們之間的矛盾將永遠存在,是永遠解決不了,永遠解決不完的。相對落後的生產與永不會滿足的需求是一切社會最基本的永恆的矛盾。因此,把社會的這種基本矛盾視作現階段中國的主要矛盾,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顯然都站不住腳,是根本不懂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反映,也是根本不懂普遍性與特殊性、基本矛盾與主要矛盾的辯證關係的反映。 在我看來,社會的主要矛盾應是指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客觀存在的能夠支配其他各種矛盾的矛盾。由於社會在時間上分階段,空間上分區域(如國家),經濟作為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現階段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最主要的經濟關係是資本僱傭勞動的關係,因此,資本與勞動的矛盾才是現階段中國社會中的主要矛盾。從人與人、階級與階級的關係上說,也就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對此,毛澤東早已有了非常明確的提法,並且強調指出,在社會主義現階段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處理方式和方法,已經與過去有了完全不同的特點。至於其他各種矛盾,本質上都是圍繞這對矛盾而產生、展開、變化、轉化、發展的。資本與勞動的矛盾,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左右著其他矛盾,內在地規定著其他矛盾,對現階段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起著全局性、支配性、決定性的作用。 資本與勞動的矛盾作為中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推動資本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槓桿」、「強大動力」。這種矛盾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實行特色社會主義也好,實行特色資主義也罷,全都無法改變,無法迴避。揭示出來,使人們能更加科學地認識它,適應它,運用它,掌控它,不斷地解決它,正是社會科學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承認資本與勞動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並非要在中國重演「無法無天」的「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處理階級矛盾決不是只有階級對抗、暴力革命、殘酷打擊、無情批判等極端的方式,互相合作、互相滲透、互惠互利、相對緩和、相互制約、和平共處、協調發展等等,也是解決這種矛盾的方法和鬥爭的形式。資本與勞動的矛盾,就其具體的內容和展開的形式而言,既豐富又多彩。比如;實物資本與金融資本,人力資本與權力資本,壟斷資本與分散資本,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國內資本和國外資本,知識資本與技術資本等等,是資本的多樣性及資本與資本之間的矛盾問題。所有這些資本又都與一定的勞動發生關係,存在矛盾。 又如:不同企業的勞動,同一企業中的勞動,工業勞動與農業勞動,政府機關人員的勞動與工人農民的勞動,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勞動多少與獲得多少,有價勞動與無償勞動等等,是勞動的多樣性及勞動與勞動之間的矛盾問題。這些勞動在資本占支配地位的條件下,又都會與各種資本發生一定的關係,產生各種不同的矛盾。 可見,誰若把資本與勞動的矛盾僅僅當作人與人之間殘酷無情的階級鬥爭,顯然是非常片面的,有害的。 今日中國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這種社會主義還建築在以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為主的階級社會的基礎上。因此,如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科學地合理地解決好資本與勞動的各種矛盾,加快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構建階級基礎上相對和諧的社會,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經歷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才可能成功。 四、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會永存嗎? 正確地提出和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馬克思主義和其他政治經濟理論研究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與勞動矛盾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和當今世界的實踐,進一步研究現代資本與勞動的矛盾,特別是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資本與勞動的矛盾,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偉大任務。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旦被社會普遍接受,能夠成為指導廣大勞動人民投身社會實踐活動的有力武器,可以轉化成巨大的物質力量,極大地加速資本生產力的發展進程,並儘可能減輕被僱傭的勞動者們的苦難程度,從而為「生產勞動從一種重負,變成一種快樂」(恩格斯《反杜林論》,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10頁),促使商品、貨幣、資本、階級、戰爭、國家的最終消亡,以及消亡後出現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創造必要的條件。毫無疑問,一萬年後人類社會如果依然停留在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上,那麼歷史的發展就不免太緩慢、太可笑了吧? 放眼看中國,改革開放使「計劃經濟」逐步轉向市場經濟的軌道。轉軌中,這幾年在黨政與市場、城市與鄉村、貧窮與巨富等「資源配置」上出現了相當尖銳和深刻的矛盾。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繼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與生態保護的發展道路、戰略規劃、制度建設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構想和任務。這一切可以說都是當今中國資本生產方式的發展以及資本與勞動矛盾的產物。黨和政府的主張遵循了現代資本經濟的價值規律,加速了資本生產方式的生長,在努力減輕社會分娩的陣痛,促進城鄉、勞資、社會與自然等各個方面協調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的執政黨、民主黨派及政府的智慧和能力。從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長過程觀察,這種選擇有合理性,是有益的,發展的。不過,目前尚處在「初級階段」,離「中級階段」還很遙遠。至於階級的徹底消亡,那就需要更長久更長久的時間了吧? 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生產力發展階段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整整一個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終有一天會完結,不可能永恆不變地存在下去。正如我們現在觀看奴隸制時代覺得非常可怕一樣,在五千年、一萬年後的人類眼裡,資本僱傭勞動制度的原始落後和殘忍,本質上一點不亞於奴隸制,完全是另一種形式的「兵馬俑」。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雖然資本生產方式還有相當頑強的生命力和漫長的發展餘地,雖然幾千年的階級社會要轉化為無階級社會,還有待整個世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但無論如何,一個遠遠高於現代資本文明的社會必定會在地球上孵化出來。對此,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們充滿憧憬。同時堅信,這也是解開現階段中國社會各大矛盾,正確把握其發展規律的最關鍵的一把鑰匙。 注 這是我2005年12月30日發表過的文章。因看到十八大通過的新黨章中仍然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當成現階段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這個提法在我看來是完全錯誤的,所以再次修改後呈送各位馬克思主義者尤其是專家們一閱,敬請批評指正。 |
推薦閱讀:
※在大理洱海開家客棧!請問前期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中國女人喜歡嫁外國男人的十大理由
※平遙為什麼不是大理!?!?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大理的小院子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