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別人的背後,是壓抑的自我和失控的憤怒
你發現了嗎?
幾乎每個人都在討好別人,
可是,我們什麼時候能好好愛自己?
每一個人都在討好別人
幾乎每個人都在「討好」別人:孩子討好父母、男人討好女人、妻子討好丈夫、員工討好領導。
想要討好別人的渴望,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它讓你無法關注自己、無法在意自己的感受:你會忽略自己、努力避免別人的不愉快、觀察別人的神情、反饋——最終,卻將自己放在了深度的痛苦之中。
「討好」,讓人處在緊張中,隨時準備著修改自己的狀態,忽略了自己的體驗,只剩下焦慮和恐懼。
想要討好別人的心背後是一種因害怕失去而產生的恐懼,你渴望去獲得別人的認同、表揚、關心和愛。
當別人對你表現出不悅、不認可,你的內在就會出現驚恐和不安。它讓你肌肉收縮,脈搏和呼吸加快,並且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很窄的地方。
在這時,對你來說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就是讓別人感到愉快。在你努力想要去取悅 但是無法取悅的人那裡,這種驚恐會變得更加強烈。
它越強烈,你就越痛苦,那種想要去討好的需要就越大。
討好別人的背後是自己價值感的模糊:
不認可自己、不愛自己、不尊重自己,
所以需要通過討好別人、
為別人做事,
來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認可、
愛和尊重。
就像憤怒一樣,憤怒就是對環境和他人的反抗,是對去操縱和控制能力的追求。憤怒的目的是通過劇烈的情緒去抵抗或反對,改變別人的行為,通過這樣做讓自己感覺更好。
討好則是同一種動力的另一極。討好就是力圖去改變自己以使別人感覺更好。
憤怒和討好都是由極端痛苦的情緒產生的。憤怒和討好都是去掩蓋,它們是我們內在真實需求上面的一個蓋子。
想要討好別人的人,和憤怒的人都是在追求外在的力量。
憤怒的人是公然地追求外在力量,而企圖討好的人則是暗地裡追求它。兩者操縱的方式不同。本質都是忽略自己的需求,仍由內在的創傷控制自己、操縱自己。
憤怒的人與討好的人,
都有一顆缺乏關心與愛,
卻沒被滿足的心。
憤怒的人與討好的人,
都是通過尋求外力來達到讓自己滿足的狀態。
憤怒的人與討好的人,
不管如何做,都不會真正的得到滿足。
討好別人的背後是壓抑的是和無法控制的憤怒。
可能一個父親是憤怒的支配者,而女兒是討好的服從者;可能一個母親常常憤怒,而兒子總是專註於如何避免母親的憤怒。
討好與憤怒的挑戰就是去發展出能力和勇氣,以面對他們真實的痛苦。
當想去討好別人或者想發火的衝動能夠暫緩時,比如當一個人在衝動面前保持安靜時,下面的痛苦就會浮現在意識中。最後,去討好別人的痛苦會超過產生討好和憤怒行為的痛苦,然後發現根源的探索就開始了。
如果不去改變和療愈,那麼這個人在死的時候還會攜帶著相同的行為模式。
然後他們的子女會繼續複製著同樣的創傷,直到發現這個問題、並且療愈它。
用另一句話說,
治癒去討好的需要或者無法控制的憤怒,
是一項神聖的任務。
它是你生來要做的事情的一部分。
只有終止這個創傷的模式,
你才會有真正的生命。
當一個人開始療愈他想要去討好別人或者變得憤怒的渴望,他就踏上了成長的旅途。當他痊癒時,他就成就了一個擁有真實力量的人格,一個跟他的靈魂協調一致的人格。
一個擁有真實力量的人會自然地創造出和諧、合作、分享和對生命的敬重。而當你想討好某人時你無法創造這些。
你需要明白:去成為你認為別人想要你成為的樣子,雖然它暫時地緩解了緊張氣氛,但是它讓你內在充滿痛苦——那不是真正的你,只是一個木偶。也沒有真正的快樂和自尊。
一個討好的人會非常在意別人感受,小心翼翼的觀察,然後去適應對方與他人相處。努力完成別人需求,努力使對方滿意與快樂。但是自己卻不快樂、不滿足。
如果伴侶、父母、同事或者孩子感到不愉快,他就變得驚恐起來。他必須小心避免自己的說話或言行被拒絕,他時刻對別人的不悅保持警戒。
一個需要去討好的人總是處於緊張狀態,焦慮是他的常態。
回憶你努力去討好別人的一個場景,清晰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你當時的感覺是怎樣的?掃描你的身體系統,注意你在身體的什麼部位感覺到緊繃。
你的喉嚨舒服嗎?
你的肩膀緊繃嗎?
你的頭痛嗎?
你的呼吸能順利的到達胸口嗎?
你緊張的時候胃會難受嗎?
如果你在某個場景中成功地取悅了某人,你有什麼感覺?
如果你當時沒有成功,你又有什麼感覺?
下一次你感覺到想要去討好別人的衝動時,停下來先去感覺你的身體。注意你在身體的哪些部位感覺到緊繃和壓力,以及你有哪些相關的思想和念頭。
一個習慣性討好的人,
他的身體是緊繃的,
他的意識是緊張、焦慮的。
他就像一隻在拉磨的動物,
不停地跑,
然而位置根本沒有改變。
他跑得越快,磨就轉得越快。他總在擔心自己呈現給別人的樣子,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評判自己。
他學習讓自己不擁有任何意見。他不敢說出自己的意見,因為他害怕得不到認可,害怕被拒絕。
一個討好的人,需要先聽別人的意見以免自己的意見觸犯他人。他人的意見對他來說比自己的更重要。討好對他來說很自然,因為他的策略關注在別人身上,這樣自己才能夠被他們接受。
一個討好的人將自己的個人價值放在別人的手中,並依賴於他們的評斷。他忽略了他自己,不會照顧自己,所以他等待別人來照顧他、為他負責。
他並不覺得自己值得去要求他所需要的,也不覺得自己會得到真正的愛,與最好的事物。
當他得不到別人的回應時,他就變得怨恨,覺得自己完全投入的對別人的關心沒有得到回報。但是當回報到來時,他又無法接受。
他無法允許別人照顧他、真正的愛他,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值得。
他的感覺會阻止他相信別人會去照顧他,他懷疑那些好像在照顧他的人有什麼隱藏的動機。他無法從別人那裡接受愛和關懷,因為那與他的自我形象不符。
他認為別人的不同意是拒絕,別人的疑問是對他的無能的指責,他變得憤怒和怨恨。他的憤怒和怨恨是很深的,因為它不僅是源於這一次被拒絕、被指責的經歷,也源於那之前的很多經歷。
他過度敏感,會經常將別人的言語和行為理解為拒絕和指責。憤恨在他試圖討好的時候被埋藏在心裡,但是當他的努力失敗時,憤恨就開始冒出來。當一個人無法通過憤怒來掌控所發生的事件時,他懷疑他自己並且感覺沒有安全感。
憤怒和討好是矛盾的,一個討好的人在感覺足夠安全的時候,就成了那個憤怒的人。而一個憤怒的人,當他很驚恐時,就成了一個討好的人。
你可以成為你自己,一個自信、快樂、開朗,堅定的活在自己的內在的人——你無須討好任何人,你只需要去愛自己。
今日互動,歡迎吐槽
你有不得不討好別人,自我壓抑嗎?
回憶你努力去討好別人的一個場景,清晰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況。
你當時的感覺是怎樣的?有失控的憤怒嗎?
推薦閱讀:
※憤怒釀成終身悔恨
※當孩子遇到不順時,需要教他們學會表達的憤怒與悲傷
※用「愛」代替你的「憤怒」
※用憤怒喚醒人們對文學的敬意
※警惕中產階層的「出走」和草根階層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