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捐畫新加坡113幅(9P)
在契約上一一落下簽名,中國當代畫壇泰斗吳冠中將自己的113幅畫作,正式捐獻給新加坡。薄薄幾頁契約代表新加坡至今所收到的分量最重的藝術捐獻,新加坡美術館將通過這批畫作開啟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窗口。全家見證莊嚴一刻
高齡89歲的吳冠中昨天神態輕鬆,當國家文物局與美術館的幾名負責人走進吳家布置簡單的居所時,看到吳老和吳夫人,他們的兩個兒子、一個兒媳,以及小孫女都聚集在一起,共同見證莊嚴的一刻。吳冠中這次捐獻的作品,包括63幅水墨畫、48幅油畫、兩幅書法。作品的創作年份從1957年跨度到21世紀初,全面表現了吳冠中的藝術成就以及各個時期的風格。新加坡美術館館長郭建超受訪時說,這應該是新加坡的公共博物館收到過的價值最高的一份捐獻,也是吳冠中個人做出的數量最大的藝術捐獻。如果按照近期國際拍賣行對吳冠中作品的拍賣價推算,這批畫作市值高達6600萬新元(約合人民幣3億元)。吳冠中一直相信藝術不該留做私藏,應該獻給國家與人民。他今年4月將66件精品捐給上海美術館,他當時形容說,那次捐贈是他歷次捐贈中最重要的一次,捐出的數量最多,也是最精華的部分。
捐給新加坡的包括這幅吳冠中在2003年的畫作《荷塘春秋》。據了解,這次將作品捐獻給新加坡,是吳冠中主動提出的。新加坡美術館未來將開闢一個以吳冠中名字命名的展廳。在新的國家藝術館建成以後,該展廳將轉移到國家藝術館去。昨天的捐獻在平靜親切的氣氛中進行。由於吳冠中要求低調,新加坡方面只去幾個主要代表:國家藝術館執行委員會主席許少全、美術館主席藤木(Jane lttogi,財政部長尚達曼的夫人)、郭建超。吳冠中與夫人住在平凡的居民小區里,住房約若新加坡四房式政府組屋大小。家中沒有掛著他的畫作。客廳里唯一一副有吳冠中畫作印記的作品是牆上的掛毯,那是根據畫作原作《熊貓》所織出來的。《熊貓》原作,就在捐給新加坡的113幅作品之列。在簡單簽約儀式後,郭建超忍不住握著吳冠中雙手,動情地重複了幾次:「我們一定盡我們的責任,好好收藏、研究這些作品。」對新加坡只有信任當本報問起吳冠中對「女兒」的「新婆家」有什麼期望時,他笑了起來:「沒有願望,只有信任。」他將作品比為女兒,捐畫是給女兒找婆家:「我有好幾個女兒,都嫁到不同地方,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上海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等都有。」這名一生力求創新,挑戰流俗,有「畫壇鬥士」之稱的畫家沒有直接介紹他選中新加坡為女兒婆家的原因。不過,他在聊天時說:「新加坡是我尊敬的一個國家,在道德品質各個方面,它都是介於中西方之間,與中方相當接近,到西方也很接近。兩邊的優點,都集合在你們身上。」
吳冠中捐贈新加坡美術館作品之一:《江南人家》(1996年作)。不過,吳冠中卻並非僅有褒獎之辭。他接著說:「不客氣地講,很早的時候我對新加坡的印象,交通、工業都比較發達、社會道德、秩序都很好,但是文藝新加坡不夠重視。」他強調,德育不能代替美育。吳冠中長子吳可語定居新加坡20年,目前已是公民;孫女在新加坡長大,正在小學念書。將捐獻稱為「一份給未來的禮物」,尚達曼夫人當場對吳冠中說,這次捐獻不僅顯示了新加坡與中國共有的歷史與傳統,也代表了一個藝術家對未來藝術家的啟示,吳冠中的精神將通過他所捐出來的作品,繼續啟發後代的藝術家。許少全則說,吳冠中的作品通過美術館進入公共領域,不僅將帶動起有關吳冠中的美術與哲學思想的研究,也會啟發外界研究吳冠中同時代的中國以及其他地方的藝術創作。目前,新加坡美術館正與上海美術館計劃,明年合辦一場吳冠中作品展。吳冠中希望「好姑娘」嫁到好人家中國著名畫家吳冠中和新加坡有一段非常深遠的友情。他在1988年2月間首次應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及南洋美專之邀,來新舉行個展,當時他69歲。當年來訪期間,他曾參觀新加坡飛禽公園,被一群關在籠里的鸚鵡所吸引,於是在鳥籠前當場寫生創作了《鸚鵡天堂》,作品長3.1米、高1.45米, 是兼有寫實寫意之美的一幅大畫。17年後的2005年,這幅即興之作就以人民幣3025萬元(約630萬新元)成功拍賣,一舉創下他的個人畫價,當時也是中國在世畫家作品的最高價紀錄。據經手人透露,《鸚鵡天堂》買主是本地私立美術館「好藏之」的主人郭瑞騰,他應該是當今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全面的一位收藏家。收藏作品有百餘幅。吳冠中精神:要藝術不要命高齡的吳冠中目前依然健筆,不斷有新作發表。去年9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9冊大型精印的《吳冠中全集》;另一套7本的《吳冠中文叢》由團結出版社出版。吳冠中曾說:「我的畫是將西畫的優點表現在中國畫之中。我畫的點和線,每一筆都包括了體面的結構關係。畫中的點和線,不管是大點小點、長線短線,在運用上是嚴格的,都不是隨便亂擺上去的,有時一點不能多也不能少,點子多了對畫面無補,我都想辦法將他遮掉。對線的長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隨便畫上去的,要恰到好處。」吳冠中志在將中西藝術結合在一起,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他的精神可用他的一本書的書名來概括,就是:「要藝術不要命」。
中國畫家吳冠中1988年首次來新舉行個展期間到飛禽公園參觀時,被一群關在籠里的鸚鵡所吸引而當場寫生創作了《鸚鵡天堂》。這幅畫後來被本地私人美術館「好藏之」以630萬元買下。(檔案照片)1919年,吳冠中生於江蘇宜興縣學工科,因機緣參觀林風眠的杭州藝專,立即被藝術所深深吸引,並下定決心從藝。1938年升入本科學習油畫,授課教師為常書鴻、關良。在困難條件下繼續進行人體寫生,同時堅持學習中國畫。酷愛梵高、高更的作品,在畫中喜用大紅大綠強烈色彩,給自己取了「吳荼茶」的筆名,後改為「荼」一字,專作畫面簽名。1947年,吳冠中抵達法國,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在蘇弗爾皮教授工作室研修油畫,畢業後回國到中央美院任教。1970年,被下放到河北石家莊李村勞動。1972年,被允許每星期日作畫;因鄉下沒有畫具,就用硬紙小黑板當畫板,用農民拾糞的柳條筐做畫箱,人們戲稱他為「糞筐畫家」。滿意的作品捨不得賣有消息說,吳冠中很少賣畫。原因是:「不滿意的作品不願意賣;滿意的作品又捨不得賣」。1988年年初吳冠中受邀來新加坡開個展。當時他向記者舊事重提:「畫廊展出的都不是我滿意的。我滿意的約有兩百幅,捨不得賣。當然,這些作品都是我的好姑娘,總不能一輩子守著我,有一天總要讓她們嫁到好人家;好人家就是博物院和美術館。」吳冠中和新加坡再次聯在一起是在今年5月,通過「好藏之」,把他親自參與和整理的《吳冠中全集》分別捐獻給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報業控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等機構。多元藝術家陳瑞獻談捐贈:我國國際收藏最大豐收中國著名畫家吳冠中把113幅約值6600萬的畫作捐給新加坡美術館,是本地藝壇的大事,重點不在作品的價值,而在捐獻的標誌性意義。
1993年,吳冠中(右)來新加坡為陳瑞獻藝術館開幕,還為藝術館題名。(檔案照片)本地多元藝家陳瑞獻受訪時說:「今天,就連髫齡小童也知道收藏吳冠中絕對錯不了。這是我國在國際收藏方面最大的豐收,是在一大堆泥沙之中的一塊美玉。新加坡和吳先生特別有緣,在成了他的大量心的受惠者的同時,我們應該明白,這樣金光閃閃的大藝術家,是用錢買不到的,就連巴黎也留不住他,他永遠屬於中國那一片他更熱愛的土地。」陳瑞獻和吳冠中相識已久,早在1988年,兩人經由香港權威藝術雜誌《美術家》主編黃蒙田介紹認識,後來陳瑞獻和美林銀行總裁Mario Brupbacher游中國時,為了替吳冠中辦展,順道到北京拜訪他。20年前,吳冠中的名氣還沒有現在響亮,陳瑞獻是第一位把吳冠中的作品帶入新加坡博物館畫廊展出的策展人。當時,吳冠中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雖頻繁有作品展出,但新加坡的畫展卻是他在海外的第一個個展,原定由《聯合早報》主辦,後來變卦。黃蒙田和早報前總編輯莫理光於是囑託陳瑞獻代辦。陳瑞獻回憶說:「吳冠中是《美術家》極力支持的藝術家。其次,我在《美術家》看到吳先生的作品,如水墨畫《長城》等作,感到至為震撼。出於對他的敬仰,我答應為他辦展。當時我的策略是:如果必須是個租展,那Mario是我內定的贊助人。後來展覽得到博物館的支持並出面主辦,當年文化部的負責官員林秀香、博物館美術主任施靜流都出了大力,加以媒體的支持,展出十分轟動。」除了替吳冠中辦展,陳瑞獻在1990年又為吳冠中編文集《要藝術不要命》,由台北遠流出版社出版;1992年又編了《藝途春秋》,由新加坡八方文化企業出版。已發表百多萬字散文作品多數人都知道吳冠中是畫家,很少人知曉他已發表了一百多萬字的散文作品。曾有人問及他「雙管齊下」的感覺如何,吳冠中的回答是,藝術就像大廈一樣,裡面有門有窗,入了門路路相通,當然可以串串門兒。他還說,作為一個畫家,寫作只不過是他的一種愛好,不是為了發表,而是把一些想法或慾望記錄下來。他還幽默地說,有一次他和已故作家汪曾祺聊天,汪說自己平生兩大憾事,一是外文沒學好,二是應該當畫家。吳冠中則認為自己不該當畫家而該當作家,只是他們都太老了,如果年輕,就交換一下,因為他認為文學之意境遠勝於繪畫之美感。陳瑞獻本身不只「雙管」,而是「多管齊下」的藝術家,論及吳冠中的文章,他喜愛非常。他說:「吳先生像中外史上的大畫家如郭熙、蘇東坡、鄭板橋、金農、石濤、康丁斯基、克利、達利、夏高、艾雪那樣,除了藝術作品出眾,文章也是一流,應該廣為流布。讀者能從他的文章了解他的藝術觀、創作觀,也可以在他的風格散文里感受到他燃燒的熱力。」與任何藝術家交往,陳瑞獻都非常看重那份高來高往的情誼。他說:「如果你是三流,你只有相輕;如果你是一流,只會相惜。用一雙小眼睛看,里爾克根本不必去敬仰羅丹,龐德也不必去欣賞葉慈,阿波里奈爾更不必去為畢加索和布拉克的立體派,以及後來的未來派盡綿力,但他們相惜。而通過相惜的情誼,藝術家可以培育眼光和胸襟。我為本國藝術家歹羊做很多事,為馬來西亞藝術家拉笛夫做很多事,為羅馬尼亞藝術家索列斯庫做很多事,我為吳冠中做事,他也厚待我,送我作品,為文鼓勵我,為我的藝術館題名,更於1993年為藝術館開幕。」談到個人對吳冠中的藝術成就作何評價時,陳瑞獻說:「我個人認為他是當代中國最偉大的藝術家。」——據《聯合早報網》韓詠紅 胡文雁 吳啟基 文(2008-09-03)傑瑞:吳冠中(1919年8月29日至2010年6月25日)江蘇宜興閘口人。曾在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美國舊金山、伯明翰、堪薩斯、聖約翰、底特律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印尼國家展覽館、台灣歷史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等處舉辦個人作品展數十次。海內外出版畫集、文論集、散文集近百種。1991年獲法國文化部最高文藝勛位,1993年獲巴黎市金勳章,2002年入選法蘭西學士院藝術院通訊院士,2003年獲中國文化部終身成就獎。傑瑞:吳冠中是20世紀後期中國畫壇無法忽略也無可代替的人物。像他那樣保持和張揚自己個性的人,在他同代藝術家中十分罕見。如果我們對他和同一時代的畫家從思想、藝術觀念和行事方式等方面比較,就會發現他們之間有多麼顯著的差異,就會驚奇在同一個時代怎麼可能出現如此不同的美術家,也就會懂得吳冠中遭遇到反覆討伐是多麼自然。傑瑞:吳冠中終生致力於中西方藝術結合之路,致力於油畫民族化與國畫現代化的不斷探索和創新,畫風獨特,成就卓著,在海內外享有盛譽。他以自己的傑出藝術實踐,為中華文明傳承、為中西文化交流、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傑瑞:在這裡,我忍不住要向吳先生致敬和致謝,同時也真誠祝願吳先生的生命之樹、藝術之樹和思想之樹常青。
吳冠中名言1、人生只能有一次選擇,我支持向自己認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歸,錯到底,作為前車之鑒。2、畫家走到藝術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畫匠,可以發表作品,為了名利,忙於生存,已經不做學問了,像大家那樣下苦工夫的人越來越少。3、整個社會都浮躁,刊物、報紙、書籍,打開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畫廊濟濟,展覽密集,與其說這是文化繁榮,不如說是為爭飯碗而標新立異,嘩眾唬人,與有感而發的藝術創作之樸素心靈不可同日而語。4、藝術發自心靈與靈感,心靈與靈感無處買賣,藝術家本無職業。5、懷才就像懷孕。只要懷孕了不怕生不出孩子來,就怕懷不了孕。所以我天天在外面跑,就是希望懷孕。6、筆墨等於零:脫離了畫面,單獨的線條、顏色都是零。筆墨不是程式化的東西。傑瑞:有關吳冠中詳細介紹,點擊查看:吳冠中:我敬仰的美學宗師(1V).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