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體的七大營養素

人體的七大營養素

我們的人體就象一個高樓大廈,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例如一座大樓由水泥、沙子、鋼筋、磚塊等組成,那為什麼有的樓很結實有的樓卻成為豆腐渣工程,就因為原料相同但原料的質量卻不一樣。就想我們人體都由骨頭、肉、血、皮膚等組成但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我們的人體基本上由七大營養素組成,就是水、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纖維素等七種。人體所有的病變都由這七種營養素的不同比例造成的,如果我們把握好他們的比例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下面我們就談談這七種營養素在人體的作用及在人體的比例。一、 水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對水的需要僅次於氧氣。人如果不攝入某一種維生素或礦物質,也許還能繼績活幾周或帶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沒有水,卻只能活幾天。由此可見,水對人的生存是多麼重要。水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質。儘管它常常不被認為是營養素之列,但鑒於它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功能,且作為飲食中的基本成分,必須從飲食中獲得,故也常被當作一種營養素看待。 一、水的分布及來源 水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成年男子含水量約為體重的60%,女子為50-55%。體內含水量與年齡和性別有關,年齡越小,含水量越多。由此看來,《紅樓夢》中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並不確切。 體內水的來源包括飲水、食物中的水、內生水三大部分。通常每人每日飲水約1200毫升,食物中含水約1000毫升,內生水約300毫升。內生水主要來源於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謝產生的水,每克蛋白質產生的代謝水為0.41毫升,脂肪為1.7毫升,碳水化合物為0.6毫升。 體內水的排出以腎臟為主,約佔60%,其次是經肺、皮膚和糞便。人體每天水的來源和排出量維持在2500毫升左右。 二、生理功能 水的生理功能主要是:1、人體構造的主要成分。水是保持每個細胞外形及構成每一種液體所必需的物質。2、營養物質的載體。攝入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都必須通過水運送到機體各部分進行代謝,發揮作用。3、代謝產物溶劑。體內代謝產生的各種物質,通過水運送到相關部位進一步代謝轉化,或通過大小便、汗液及呼吸等途徑排出體外。4、直接參与物質代謝,促進各種生理活動和生化反應。5、調節體溫。水的比熱容大,因此可通過蒸發或出汗調節體溫。6、潤滑組織。水可滋潤皮膚、潤滑關節等。 三、缺乏與過多 水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都可引起體內失水。重度缺水可使細胞外液電解質濃度增加,形成高滲——細胞內水分外流,引起脫水。一般情況下,失水占體重2%時,可感到口渴,尿少;失水達體重10%以上時,可出現煩躁,眼球內陷,皮膚失去彈性,全身無力,體溫、脈搏增加,血壓下降;失水超過體重20%時,會引起死亡。另一方面,如果水攝入量超過腎臟排出的能力,可引起體內水過多,甚至引起水中毒。這種情況多見於疾病,如腎臟疾病、肝臟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用甘油作為保水劑時,偶有發生。正常人極少見水中毒。水中毒時,臨床表現為漸進性精神遲鈍、恍惚、昏迷、驚厥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四、水的需要量 水的需要量主要受代謝情況、年齡、體力活動、溫度、膳食等因素的影響,故水的需要量變化很大。 我國尚未提出水需要量標準,美國RDA(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1989年)可作為參考。RDA提出:成人每日消耗4.18千焦耳(1千卡)能量,水需要量為1毫升,考慮到發生水中毒的危險性極小,可將水需要量增至1.5毫升/千卡,以便包括活動、出汗及溶質負荷等變化。嬰兒和兒童體表面積較大,身體中水的百分比和代謝率較高,腎臟調節因生長需要而攝入的高蛋白的溶質負荷的能力有限,易發生嚴重失水,因此以1.5毫升/1千卡為宜。孕婦因懷孕時細胞外液間隙增加,加上胎兒的需要和羊水,水需要量將增多,但據測算每日需要額外增加的量僅為30毫升。哺乳期婦女乳汁中87%是水,產後6個月內平均乳汁的分泌量約750毫升/天,故需額外增加水1000毫升/天。二、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類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參加蛋白質合成的氨基酸共有二十多種,其中有9種(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組氨酸、蛋氨酸和纈氨酸)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中供給,否則人體就不能維持正常代謝的進行,稱為必需氨基酸。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生命現象是通過蛋白質來體現的。蛋白質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重量的18%由蛋白質構成。蛋白質經常處於自我更新的狀態,人體沒有儲存蛋白質的特殊場所,肌肉是蛋白質的臨時調節倉庫。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肌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是由20多種氨基酸組成,以氨基酸組成的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使人體中蛋白質多達10萬種以上。它們的結構、功能千差萬別,形成了生命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1.構成和修補人體組織:   人體的每個組織:肌肉、內臟、皮膚、毛髮、大腦、血液、骨骼其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質。人體的代謝、更新也需要蛋白質。人體受到外傷後,組織修補也要大量的蛋白質。 2.維持肌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各類物質在體內的輸送。 3.維持機體內的體液平衡:滲透壓的平衡和酸鹼平衡。 4.免疫球蛋白可維持肌體正常的免疫功能。 5.構成人體必需的催化和調節功能的各種酶和激素的主要原料。 6.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味覺、視覺和記憶。 7.提供熱能二、蛋白質和健康

 蛋白質缺乏:  成年人:肌肉消瘦、肌體免疫力下降、貧血,嚴重者將產生水腫。   未成年人:生長發育停滯、貧血、智力發育差,視覺差。

  蛋白質過量:  蛋白質在體內不能貯存,多了肌體無法吸收,過量攝入蛋白質,將會因代謝障礙產生蛋白質中毒甚至於死亡。二、 蛋白質的日推薦量和食物中的來源日  推  薦  量 食物來源組 別 年齡(歲) 蛋白質(克) 魚、蛋類、豆製品、堅果(如花生、向日葵籽、杏仁)、肉類(如牛肉、豬肉、雞肉、羊肉)、小麥、乳製品等.嬰 兒 0--1 13--35 兒 童 1--10 35--70 青少年 11--18 70--90

三、 礦物質朋友,當你看到這裡時千萬不要因為礦物質就是石頭,更不要認為礦物質是煤礦,礦物質是人體的一種組成部分,而切必不可少。就像一個大樓的鋼筋一樣,少了它大樓很容易就會塌掉。人體就會很容易到下,而且有些礦物質比空氣都重要,一秒鐘都少不了。

在營養學中,礦物質一詞是指食物或機體組織燃燒後殘留在灰分中的化學元素。其中有些元素是身體保持適當生理功能所必需。因而,必須經常不斷地從膳食中得到供給。另一些元素並沒有被認為是身體所需要的,但它們卻可能從各種渠道進入機體。必需礦物質常被稱為「無機」營養素,以便與「有機」或含碳營養素諸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相區別。下面我們就好好認識人體的幾種礦物質。

鈣(Ca)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其量僅次於氧、碳、氫、氮。成人體內含鈣總量約1200克,約佔體重的1.5-2%。

1、功能:體內的鈣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常以遊離或結合狀態存在於軟組織或體液中,稱為混溶鈣池,並與骨骼鈣保持動態平衡,即骨骼中的鈣不斷從破骨細胞中釋放出來進入混溶鈣池,混溶鈣池中的鈣又不斷沉積於成骨細胞中,從而血漿中鈣的濃度保持恆定。牙齒與骨骼的化學成分類似,但牙釉質比骨組織更硬,水分含量更少,僅約5%。牙齒中的鈣與骨骼中的不一樣,不能被置換,因此牙齒不能自己修復。此外,在凝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毛細血管及細胞膜的滲透性、神經傳遞、酶的激活和激素分泌等方面都離不開鈣。 哪些食物中富含鈣呢?牛奶、奶粉、乳酷和豆類及豆製品(豆腐、豆腐乾、百葉等)中鈣含量最為豐富,尤其乳類鈣、磷比例合適,人體容易吸收。此外,蝦皮、骨頭、牡蠣、淡菜、髮菜、海藻類(海帶、裙帶菜、紫菜等)、田螺、泥鰍、魚鬆、蛋黃粉、黑木耳、金針菜、香菇、花椰菜、薺菜、油菜、香菜、雪裡蕻、莧菜及榛子、甜杏仁、核桃、蓮子、葡萄乾、橄欖、紅棗、山楂、西瓜子等鈣的含量也較多。烹飪富含鈣的食物,適當放點醋,有助鈣質溶解,利於人體的吸收與利用。另外常吃點含檸檬酸的水果(如檸檬、柑桔、梅子等)也有助於鈣的吸收碘(I)

碘是最先被確認為人類和動物所必需的營養素。碘的唯一功能是用於合成甲狀腺分泌的含碘激素——甲狀腺素。

體內當缺乏足夠的碘時,為了產生更多的甲狀腺素,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的功能增強,這就造成腺體的增大,出現甲狀腺腫——頸部增大。缺碘母親生的嬰兒可能患侏儒症,即呆小症,其特徵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腫、智 力遲鈍和生長發育遲緩。成人缺碘可能出現水腫。此外,碘和維生素A同時缺乏時所引起的甲狀腺病變比單純的碘缺乏更嚴重。

碘最豐富的來源是海產品。曰本吃食海藻和其它海產品很普遍,是世界上甲狀腺腫發病率最低的國家。

硒(Se)

過去認為硒是一種有毒的元素,實際上在硒發現以前,就觀察到這種元素的毒性作用。大約在13世紀末,著名的旅行家馬可 · 波羅注意到種植在中國西部山區的某些牧草使食草動物的蹄子脫落。直到20世紀50-60年代才肯定硒是動物體必需的微量元素。1980年5月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生物醫學討論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的學者報導了硒可以防治克山病(一種心臟疾病)。

近來的研究表明,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成部分,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具有抗氧化作用。硒與維生素E具有協同作用。可保護組織免受某些有毒物質如砷、鎘和汞的毒性作用。

成人體內含硒約14-21mg,多分布於指甲、頭髮、腎和肝中,肌肉和血液中含量很少。沒有很明顯的缺硒癥狀,因為此礦物質與維生素E密切相關,因此很難區分出單純的缺硒癥狀。缺硒時只能根據內科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才可採用含硒豐富的補充品。

我國因為缺硒的情況較多,因此中國營養學會給出了對的硒曰推薦量:嬰兒15ug;幼兒20ug;孕婦和乳母均為50ug。美國NRC對硒的供給量僅提供了估計為安全和適宜的每曰攝入量。鎂(Mg)

與鈣、磷一樣,鎂也是構成牙齒的成分之一。此外,鎂是細胞代謝的必需元素,能緩解神經衝動和肌肉收縮,與鈣的興奮作用相拮抗。

膳食中的鎂有30-50%可被吸收。與鈣一樣,蛋白質、乳糖、維生素D等可促進鎂的吸收,而草酸、植酸和飽和脂肪酸會干擾鎂的吸收。鎂過多會擾亂鈣、磷的吸收,而膳食中過多的鈣或磷也會造成鎂的缺乏。相關飲食建議每天吃1份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如羽衣甘藍、捲心菜、根莖類蔬菜、低脂的乳製品如酸奶、植物種子或堅果,以及大量的新鮮水果、蔬菜、天然食品如小扁豆、蠶豆和粗糧。每天補充多種礦物質,至少要包括:150毫克鈣、75毫克鎂、10毫克鐵。10毫克鋅、2 5毫克錳、50微克鉻以及25微克硒。

四、 維生素維生素真可謂生命的元素,就像一座大樓的窗口與門戶,沒有他們把關,亂七八糟的東西都進來了,如果人體缺少維生素的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因為病毒來了沒什麼可以抵抗的了。維生素共有十三種,這裡就介紹常見的幾種。維他命的種類與特性  維他命根據它的溶解性,可分為溶解在油中的脂深性維他命和溶解在水中的水溶性維他命兩大類。其中維他命A、D、E、K因其具備有可溶解在脂肪及油脂中的特性,所以屬於脂溶性維他命;而水深性維他命則包括有維他命B1、B2、菸礆酸、泛酸、B6、葉酸、生物素、B12(以上皆屬於維他命B群)及維他命C。脂溶性維他命比水溶性維他命更能長久的儲存在體內,且多存於人體的肝臟和脂肪組織中。至於水溶性維他命,隨著排泄且在烹調或水洗時溶解於水中,所以養分極易流失。    哪些維他命最容易缺乏  一般說來,水溶性的維他命最易缺乏,因為它不易貯存且容易流失,像維他命B群和維他命C容易受到高壓、高溫、酸、鹼、光線和煙酒等因素的破壞,同時容易隨著汗液、排尿等途徑而嚴重流失。而在維他命B群中,比較容易缺乏的依次為維他命B1與B2,其次是菸鹼酸、B6、B12。而維他命C由於體內的需求及消耗量大,再加上極易流失,所以如未額外補充,則容易缺乏。    各種維他命對人體的功能  維他命A:主要的功能是治療夜盲症、乾眼症、可幫助眼睛對黑暗的適應力、維他命A也能促進細胞分化、保護皮膚及黏膜功能,對防止眼睛乾燥及結膜炎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據醫學研究報告,維他命A之前驅物β胡蘿蔔素可減低心臟病及肺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之罹患率。許多實驗也證實:長期使用維他命A可以保護免疫系統,對結核病、發炎性疾病、消化管疾病引起的吸收不良症候群、肝硬化、營養不良具有良好的防衛功能,對預防疾病、維護正常發育作用甚大。    維他命B群:可促進發育、幫助消化,對碳水化合物特別有效;改進心理狀態,使心情變好,使神經系統、肌肉及心臟保持正常功能,減輕暈車暈船的現象,減輕牙科手術後的疼痛。    維他命B2:促進發育,加強組織的再生能力;增強皮膚,指甲及頭髮的健康;消除口部、嘴唇及舌頭的潰爛現象;增加幻想的能力,消除眼睛疲勞;配合其他物質,可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新陳代謝作用。    菸鹼酸:菸鹼酸可以強健消化系統,減輕胃腸翻攪現象,保持皮膚的健康及美容,預防及減輕嚴重的偏頭痛癥狀,加速血液循環及減輕高血壓所引發的病症,治療某些腹瀉的病症,增強體力、治療口瘡、消除口臭,減少膽固醇。    泛酸:加速傷口的痊癒,建立人體的抗體以防止細菌感染,治療手術後顫抖,防止疲勞,減輕抗生素造成的毒性反應。    維他命B6:對人體同化蛋白質及脂肪食物很重要,有助於人體轉化胰化氨基酸,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氨基酸,又稱為菸鹼酸;防止神經系統及皮膚的不不正常現象,減輕嘔吐的現象,減輕夜間的肌肉痙攣及腿部肌肉抽筋,防止手部的麻木,防止四肢的神經炎,可做為天然的利尿劑。    葉酸(維他命M):增加乳汁,可以消滅腸內的寄生蟲,破壞食物中的毒素;保持皮膚的健康及美容,一種止痛劑,合用泛酸及PABA可以減緩頭髮變白的現象;身體虛弱時,可以促進食慾;防止發生口瘡;治療貧血。    生物素(維他命H):防止頭髮變白及治療禿頭的現象;減輕肌肉的疼痛,治療濕疹及皮膚炎。    維他命B12:製造及換新體內的紅血球,可以防止貧血;對於兒童的發育及成長是為必要的物質,增進人體的精力,保持健康的神經系統;保持體內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正常功能;消除過敏性癥狀。  維他命C:維生素C,因具有抗壞血病的作用又叫抗壞血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由於嚴重缺乏維生素C而引起的壞血病,在古代曾 引起恐慌。人類不斷征服壞血病的不朽鬥爭是營養學上的重要篇章:約在公元前450年,希臘的「醫學之父」 Hippocrates 描述了壞血病的綜合癥狀,即士兵牙齦損 壞、掉牙、腿疼早在公元前1550年,埃及的醫學莎紙卷宗中就有壞血病的記載。1248-1254年,法國年代編史者 Jean Sire de Joinville 陪同法蘭西路易九世去塞普勒斯和埃 及。1903年他完成了《聖路易的歷史》,書中記述了這次十字軍東征時,一種對「嘴和腿有侵害的」疾病(壞血病)。1747年,英國海軍軍醫 J. Lind 在12位患壞血病的水手中實驗了六種藥物,他發現桔柑和檸檬有療 效。該研究成果於1753年發表。但英國海軍直到50年後才規定航海中應定量供給檸檬或酸橙。從1768-1771和1772-1775各三年的兩次歷史性的航海中,英國 J. Cook 船長在以後的航行中避免 了災難性的壞血病。他在船上備有濃縮的深色菜汁和一桶桶泡菜。談到泡菜,他說「我認為泡菜不僅是一種衛生的副食,而且富含抗壞血病素,還保持不變質」。另外,他在訪問的每個港口派水手上岸,收集各種鮮果和青菜,經全體水手精製後食用。結果,全體水手沒有一個死於壞血病。促進膠原形成的功能。膠原是一種蛋白質,填充的細胞之間,使細胞排列更為緊密,所以膠原是細胞與細胞的重要物質。膠原分布在結締組織、骨組織,及牙齦組織間,缺乏維他命C時則產生壞血病,正常人的血管壁細胞,由於有膠原填塞所以能排列整齊,並確保其嚴密性,當缺乏維他命C時,導致嚴密性受到損害,只要外界稍加壓力,血液即自行滲出,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壞血病。維他命C兼具有氧化還原的能力。天然食物中的維他命C,同時含有氧化型與還原型,能參與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體內許多生化反應都需要維他命C的幫助才得以完成。維他命C具有參與脂肪代謝的作用,在負責脂肪代謝組織中,是由一種稱為卡尼汀之攜帶物質的合成。由於這種物質為脂肪酸氧化產能之重要的運送者,因此當維他命C缺乏時,就會使人感到精神不濟,同時血液中亦會積存多量的中性脂肪。另外,由於缺乏維他命C時,膽固醇不易分解成膽酸,而使血清膽固醇量提高,容易導致血管粥狀硬化及血栓症。維他命C與神經系統中之酪胺酸代謝有關,維他命C缺乏時,酪胺酸代謝會不完全,產生對神經有毒害的代謝產物,會影響人的智力。維他命C與應付緊張狀有關,人在緊張的狀況時,腎上腺皮質素的分泌量會增加,由於維他命C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有關,所以維他命C被認為具有抗緊張壓力的功用。可預防癌症發生,維他命C具有清除身體氧化所產生的自由基的功能,自由基的產生被認為與癌症或老化的發生有關。亞硝酸是一種致癌物質,體內若有足量維他命C存在時,可防止亞硝酸胺的產生,此外,維他命C可避免白血球受自體氧化的傷害,因此可強化免疫系統。維他命C可幫助鐵在腸道有吸收,防止貧血。更可幫助酒精的代謝,降低酒精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維他命E:因其可促進大白鼠的生育能力,故也叫生育酚,是所有具有α-生育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總稱。維生素E有三種度量方法:國際單位(IU)、毫克(mg)和當量(RE)。換算關係為: 1IU d-α-生育酚=1.49mgα-生育酚=1.49α-生育酚當量1、 功能 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保護維生素A、維生素C及不飽和脂肪酸免受氧化。維生素E與硒具有協同作用。儘管維生素E可促進大白鼠的生殖能力,但人的生殖功能是否受維生素E的影響目前尚沒有充分的證據。2、 2、安全性 維生素E相對是無毒的,食入過量的維E可在糞便中排泄。成人攝入超過日推薦量的100倍也認為是安全的。3、日推薦量 維生素E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因此人體極少缺乏維生素E。不過由於孕婦中的維生素E穿過胎盤運送到胎兒的量很少,因此新生兒組織中維生素E的貯存量很低。

主要參與細胞膜的抗氧化作用。細胞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這些自由基若不清除,會傷害細胞,例如,攻擊細胞膜或細胞內各成分膜內的脂質、細胞膜及各成分膜結構於是發生改變,細胞功能也受到傷害。維他命E主要分布在這些膜上,被認為可以捕捉油脂發生變化時所產生的有害物質,進而保護細胞膜上的脂質,避免它受到氧化而破壞了細胞的結構。可防止溶血性貧血,正常的紅血球放在含有2%過氧化氫的生理食鹽水中,不易破裂,但缺額維他命E的紅血球,則容易破裂,在人體內亦有同樣的情形,特別是對胎兒所產生的影響。當母體缺乏維他命C時,新生兒或早產兒也會有缺乏維他命E的情形,血球容易破裂而造成貧血,稱為深血性貧血,此即為引起黃疽的元兇,嬰兒體內紅血球數因而下降、血色素降低。此時若給予適量的維他命E,紅血球數及血色素均會升高。所以,足量的補充維他命E可以抗氧化,保護肺部功能、預防癌症、心臟病、白內障、保護皮膚,在女性而言,維他命E對不孕症、更年期障礙均有助益。 五、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就像一座大樓的水泥的質量,是給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素。碳水化合物也叫糖類。19世紀,化學家測定碳水化合物的組成,發現碳水化合物中含有一定比率的碳、氫、氧元素,並且符合Cn(H2O)n的結構,因此認為是碳和水化合而成,故取名為碳水化合物。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一名稱已名不符實了,因為有些符合這個結構式的化合物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有些碳水化合物卻不符合這一結構式。1、功能 有效的碳水化合物可直接供能,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易獲得的機體供能物質,在體內大多用於熱能消耗。2、供給量 對碳水化合物沒有特定的飲食要求。它不但和脂類一起是機體基本供能物質,而且當體內的糖類和脂肪不足時,還可通過糖原異生作用,將蛋白質轉變為糖原,以維持機體的需要。因而不能說機體對碳水化合物有特定的需要,但是,若機體缺糖,動用大量脂肪時,可因脂肪氧化不全而產生過多的酮體,對身體不利;而用蛋白質提供能量則很不經濟。至於碳水化合物攝食過多,也可妨礙機體對蛋白質和脂肪的需要。對成人來說,一般認為有效碳水化合物的供給以占機體中總能量的60—70%為宜。乳糖 是唯一沒有在植物中發現的糖,因首次在牛乳中發現,故稱為乳糖。乳糖是哺乳動物乳汁的主要成分,如人乳中約含7%,牛乳中約含5%。乳糖是嬰兒主要食用的糖類物質。乳糖對嬰兒的重要意義,在於它能夠保持腸道中最合適的腸菌叢數,並能促進鈣的吸收。<--webbot bot="PurpleText" PREVIEW="找出乳糖與異構乳糖相同的作用。10/14" --> 隨著年齡的增大,腸道中將乳糖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乳糖酶活性急劇下降,甚至在某些個體中幾乎降到0,因而成年人食用大量的乳糖,不易消化,食物中乳糖含量高於15%時可導致滲透性腹瀉。異構乳糖 由乳糖異構而成,並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它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促進腸道有益菌——雙岐桿菌的增殖,抑制腐敗菌的生長;2)促進腸中雙岐桿菌自行合成維生素B1、B2、B6、B12,煙酸,泛酸以及維生素E、K等,尤以維生素B1的合成更顯著。六、 脂肪脂肪就像一座大樓里的儲存室,隨時給機體提供能力。不能沒有,也不宜過多脂肪儲存於皮下、腹部器官周圍、肌肉間、內臟、腸系膜、關節周圍等。1、功能 脂肪是濃縮的熱量來源。脂肪中碳、氫比例大,因此釋放的熱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多,分別是等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2.25倍左右,每1克脂肪可釋放約9kcal熱量。此外,脂肪可保護機體,是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脂溶性維生素只有溶解於脂肪才能被吸收)。2、供給量 脂肪的供給可受民族、地區、飲食習慣,以及季節、氣候條件等所影響,變動範圍很大。而且人體能適應較寬的攝取飲量範圍。在世界各地,脂肪的攝取量顯著不同: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脂肪的攝取量是能量攝入量的10-20%;而在發達國家,脂肪的攝取量佔全部能量的35-45% 。脂肪的供給量尚無統一的規定,其主要原因是:1)脂肪在體內的供能作用可以由碳水化合物代替;2)為供給必需脂肪酸、提供和保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等所需的脂肪數量並不太多。脂肪的供給量尚無統一的規定,其主要原因是:1)脂肪在體內的供能作用可以由碳水化合物代替;2)為供給必需脂肪酸、提供和保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等所需的脂肪數量並不太多。正因為如此,我國每日膳食中營養素的供給量建議中末明確規定脂肪的供給量,但應注意保持在總膳食能量中佔有適當的比例。水化合物的2.25倍,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非常快的階段,需要的熱量遠比成年人多,若沒有供給嬰幼兒足量的脂肪來產熱,則為達到所需的熱量,食物的總體積必將增大,超過他們的胃容量。不論用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代替脂肪,都將增加腸胃負擔,甚至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嬰兒越小,所需的脂肪越多:初生-6個月的嬰兒所攝入的脂肪產生的熱量要佔總熱量的45%,7-12個月為30-40%,幼兒為25-30%。和蛋白質一樣,脂肪所含的脂肪酸中,也包括機體不能合成而必須從外界食物中獲取的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也叫糖類。19世紀,化學家測定碳水化合物的組成,發現碳水化合物中含有一定比率的碳、氫、氧元素,並且符合Cn(H2O)n的結構,因此認為是碳和水化合而成,故取名為碳水化合物。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一名稱已名不符實了,因為有些符合這個結構式的化合物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有些碳水化合物卻不符合這一結構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可分為兩類:①人體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②人體不能消化的無效碳水化合物,如纖維素。1、 功能 有效的碳水化合物可直接供能,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易獲得的機體供能物質,在體內大多用於熱能消耗。在體內可轉化成糖原和脂肪。還可節約蛋白質,當食物提供足夠數量的有效碳水化合物時,人體首先使用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這樣就可節省蛋白質用於組織構成。2、 2、供給量 對碳水化合物沒有特定的飲食要求。它不但和脂類一起是機體基本供能物質,而且當體內的糖類和脂肪不足時,還可通過糖原異生作用,將蛋白質轉變為糖原,以維持機體的需要。因而不能說機體對碳水化合物有特定的需要,但是,若機體缺糖,動用大量脂肪時,可因脂肪氧化不全而產生過多的酮體,對身體不利;而用蛋白質提供能量則很不經濟。至於碳水化合物攝食過多,也可妨礙機體對蛋白質和脂肪的需要。對成人來說,一般認為有效碳水化合物的供給以占機體中總能量的60—70%為宜。乳糖 是唯一沒有在植物中發現的糖,因首次在牛乳中發現,故稱為乳糖。乳糖是哺乳動物乳汁的主要成分,如人乳中約含7%,牛乳中約含5%。乳糖是嬰兒主要食用的糖類物質。乳糖對嬰兒的重要意義,在於它能夠保持腸道中最合適的腸菌叢數,並能促進鈣的吸收。<--webbot bot="PurpleText" PREVIEW="找出乳糖與異構乳糖相同的作用。10/14" --> 隨著年齡的增大,腸道中將乳糖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乳糖酶活性急劇下降,甚至在某些個體中幾乎降到0,因而成年人食用大量的乳糖,不易消化,食物中乳糖含量高於15%時可導致滲透性腹瀉。異構乳糖 由乳糖異構而成,並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它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促進腸道有益菌——雙岐桿菌的增殖,抑制腐敗菌的生長;2)促進腸中雙岐桿菌自行合成維生素B1、B2、B6、B12,煙酸,泛酸以及維生素E、K等,尤以維生素B1的合成更顯著。六.纖維素纖維素就像大樓里的衛生員,沒有它的話住戶扔的垃圾不能清楚出去。在人體里它雖然算不上營養素,但沒有它的話。。。繼續向下看就知道了。食物中的纖維素好似透明的固體碳水化合物,它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部分。它有兩種形態:可溶解和不可溶解。可溶解纖維素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並且減少心臟疾病的危險。不可溶解纖維素向腸胃提供大量提高消化功能的必須物質。它幫助消化,促進健康,通過加速消化,排出廢物來防止便秘,消除腸壁上的大量有害物質。不幸地是,許多人吃的纖維素不多,這樣就引起嚴重的心血管健康疾病。最近,美國心臟協會和食品藥品管理委員會確認,冠狀心臟病是美國導致死亡的主要病因,冠狀心臟病導致死亡的人數大大超過其它疾病死亡的人數。它引起心絞痛。堵塞心臟血管的血液凝塊是心臟病,但是堵塞大腦血管的血凝塊是腦栓塞。美國心臟協會把腦栓塞作為最致命的疾病排在第三位,它引起癱瘓和大腦毀壞。吃纖維素多的食物能夠顯著降低心臟病,腦栓塞和結腸癌。2001年9月,內科檔案發布了一個19年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多吃豆類食品可能是防止冠狀心臟病的重要途徑。豆類食物含有蛋白質和可以溶解的纖維素。2002年1月,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上也發表了研究報告,報告中同樣建議我們多吃含有豐富纖維素的食品,如整個穀物,水果和蔬菜,這樣可以極大降低心臟病的危險。另外,美國癌症研究學院的研究結果指出,含有大量纖維素和蛋白質的大豆食品,例如粗纖維大豆蛋白和豆豉,他們可以防止和幫助治療結腸癌。每人每天所攝取的纖維素僅僅相當於每天身體所需要的一半。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說法,纖維素幫助降低膽固醇,而且對我們消化系統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美國心臟協會和國家癌症研究會都建議我們每天吃25克到30 克的纖維素。

推薦閱讀:

人體四個部位百萬蟎蟲天天作伴
頭正面 人體面部穴點陣圖解
人體九重天
經絡是人體的醫魂
人體美學的黃金分割點詳解

TAG:人體 | 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