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課 第二章 自我

這是我們專欄更新的第五周,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新的篇章,「自我」。這第一周的主題是「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  剛剛結束的第一章,主題是「命運」,我們看到了,外在命運和內在自戀,有著密切的聯繫。  接下來的這第二章,我們來談談「自我」。  我先做一個調查,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是怎麼判斷一個人的呢?  判斷別人時,你最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你最失敗的經驗又是什麼?  請舉例說明。  這周,我們將介紹一些心理學家,關於「自我」的定義和基本理論。  「自我」是什麼?這是每一個心理學從業人士、心理學愛好者,甚至是每個人都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  關於識人方面,我要自吹自擂一下,我這方面很厲害,有時候想,如果有哪個企業或大機構,請我去做識人的工作就好了,我會是一個好伯樂。  關於這一點,我經歷了一個自戀、懷疑、再確信的階段。  最初,我覺得自己這方面太厲害,因此自戀得不得了。後來,發現自己有失手的時候,於是有了懷疑。現在,因為到全國各地開心理工作室,加上也有其他的公司,需要不斷地招人,所以不斷去面試,我面試的功力,讓我再一次確信了自己這個識人的本領。  以前,我是靠本能判斷人,後來形成了一個簡單的模型。本周,我就介紹這個模型,也就是「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  最後,再分享一段魯米的詩:  a 注意每粒微塵的移動。  注意每個剛抵達的旅人。  注意他們每人想點的不同的菜。  注意星怎樣沉,日怎樣升,所有河流怎樣共奔大海。  世界如此奇妙,人性如此奇妙,我們無妨帶著滿滿的好奇,一起來觀察、來探討。  自我02 | 自我的疆界和力量  武志紅  8月1日  自我02 | 自我的疆界和力量  10:41 5.00MB  轉述師:寶木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今天是第二講「自我的疆界和力量」。  自我的力量很好理解,就是指一個人的人格中,蘊含著的力量。  自我的疆界,則是講的一個人的自我,可以伸展開的空間。自我疆界小的人,他的自我只能籠罩一個很小的地方,而自我疆界大的人,他的自我,能伸展得更寬廣。  如果從關係的角度去考量這一對維度,那麼,可以這樣說:  自我的力量,指的是一個人的人格中,「我」本來就具備的力量;而自我的疆界,講的是一個人對「你」的感知和態度,這個「你」指的就是外界。  自我的疆界  如果一個人將外界感知為敵意的,那麼他就會傾向於縮小自己的疆界。  用自我疆界的概念,可以去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死活不願意去旅遊。我相信有些朋友會遇到這個麻煩——現在是暑假假期,你可能興緻勃勃地計划去一個美好的地方度假,然而,你就是拉不動你的伴侶,或你的父母。  他們在生活中大多都是好人,有點封閉、被動、消極,對旅遊缺乏興趣,如果你硬把他們拉到了旅遊勝地,你也會發現,他們不去看風景,不去品嘗美食,不去嘗試有趣的事情,而是更喜歡在旅館裡呆著,或者一直看手機,對你的計劃缺乏熱情,還時不時說些掃興的話。  這其實是因為,他們自我的疆界不夠。他們覺得,只有在自己家的地盤上,才能伸展自己的自我。他們中有的人甚至在家裡,都不能伸展自己,而是讓自己和手機、書籍、報紙、網路、股票捆在一起,他們的自我只能延伸到這兒。  至於家以外的廣闊世界,他們有敵意的感知。他們覺得外部世界是不夠友好的,他們不能在外部世界很好地做自己,這會導致,他們在不習慣的外部世界裡生活都得使勁,這會讓他們很累。  雖然他們並沒有積極地去做什麼,但因為一直在使勁,這份使勁就連他們自己也不能很好地覺知到,於是在陌生的世界裡,他們總是很累。這樣的表現會讓積極主動的你感到非常不理解,你發現,你在奔跑,你在籌劃,你比這個被動消極的家人做了更多的事,為什麼你都不累,而這個沒怎麼做事的人,卻總是喊累呢?  因為,你的自我疆界更為寬廣,你到了一個新地盤,你有要佔領的慾望,至少你覺得,在這個新世界裡,你是能基本控制局面的,所以你不緊張,而是興奮。和新鮮事物或人建立起新的關係,都讓你感覺,你的自我變得更飽滿。  這是很重要的差異。  關於自我疆界,我知道一個經典的故事。一位老爺子,他的作息時間非常精確,你簡直可以根據他的作息,來對你的表。譬如他早上六點鐘一定會起床,晚上十點鐘一定會睡覺,每天必須要去家附近的老年人活動中心殺象棋,哪怕是兒子結婚、女兒出嫁的日子,他也不想改變,只有被老伴罵一頓才能脫離自己固有的軌道,去做一些基本調整。  他應該是一位自閉症患者,他是四五歲的時候才開口說話的。不過老爺子的象棋功力非常高,曾進入過內蒙古前十名。本來他也進入了全國級別的大賽,但後來這個比賽取消,他就沒有機會更好地證明自己了。我象棋功力還湊合,但曾經和老爺子殺了三十多盤,我才贏了一盤,那時他剛好八十歲。  在他八十二三歲的時候,他的小女兒為了表達孝心,把他和老伴從小城市接到了大城市,因為小女兒的生活條件要好得多。  沒想到,剛搬到小女兒家沒幾天,老爺子就中風了,然後身體半癱,必須躺在床上,同時也像得了老年痴呆症一樣,不記事也不認人了。也就是說,他的身體和心理都癱瘓了。  幾個月後,老爺子的老伴,那位非常有活力的老奶奶,因為住不慣女兒家,決心回家。  然後奇蹟就發生了,他們倆回家後不到一星期,老爺子的身體癱瘓和老年痴呆竟然好了,他又可以恢復像鐘錶一樣的生活了。在那之後,我還和老爺子殺過象棋,那時候他應該是八十四五了,我仍然不是他對手,不過贏他的概率,大了不少。  我形成自我疆界這個概念,和這件不可思議的事關係很大。  我的理解是,老爺子的自我和他疆界內的時空,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他的房子、周圍的那些地方、包括老年人活動中心,這些空間,和他的作息時間,都成為了他自我的一部分,就像是蝸牛的殼一樣。一旦剝離了這些時空,就像是剝離掉了蝸牛的殼,這隻蝸牛就癱瘓了。  可以說,老爺子的自我疆界,就只有這麼大,一旦離開這個蝸牛殼,去了他的自我疆界以外的地方,他的自我,就不能正常運作了。  自閉症患者都有這樣的問題,他們的自我,是緊密地和他們時空中的一切綁在一起的,他們不能去自我疆界外的地方,而他們自我疆界內的時空,也不能發生變化,否則他們的自我,就會停止正常運作。  這些極端的故事,可以說明,自我疆界的概念,就是這麼回事。  我們接著來講一些普通的故事。  一些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能量好像只能涵蓋到他的講桌,雖然他的聲音,你能聽得見,他說的話,你也能聽清楚,但你會聽得非常吃力,你很容易走神。  用自我疆界的概念來詮釋,就是,他們在講課的時候,自我疆界就只涵蓋了他們的講桌,不能伸展到整個課堂。  相反,有些老師只要一開口講話,好像整個教室都能被感染,這代表了他的自我疆界很開闊,所以能延伸到更廣闊的空間。  我的一些來訪者也有這個問題,和他們深入談話會發現,他們都覺得,這個空間不夠友好,大家時刻準備嘲笑他們。當然,這常常不是真的,而只是他們潛意識中的敵意。  自我的力量  自我疆界的概念比較有趣,也值得多解釋一下。至於自我力量,就是一個很直觀的概念了,都不需要更多的解釋。  但自我力量這個維度,是一個根本性指標,特別是你要識人用人的話,你需要好好考量它。  我發現,一個人的自我力量,好像是一個很難改變的東西。如果一個人有洶湧澎湃的力量,那麼這股力量會一直存在。問題僅僅在於,這股力量能不能被馴服,然後被駕馭。如果一個人的自我力量是比較弱的,那麼你也很難指望,他會迸發出「洪荒之力」。  我喜歡讀各種文字,有些作者的寫作風格,會發生變化,但他們文字中的自我力量很難改變。涓涓細流的人,永遠是涓涓細流,這股細流也許是直直的、一往直前的,也許是千迴百轉的,但卻成為不了大江大河。  相反,有些作者的文字,就如大江大河甚至如海洋一般的浩瀚,最初這股力道他們難以很好地掌握,以至於表達的時候會出問題,但你可以期待,隨著對這股力道的掌握越來越純熟,他們的表達會變得很不同。  用人的時候,應該把自我力量作為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如果一個人的自我力量偏弱,那麼你給他太重的任務,他可能承受不住這份重量。  相反,如果一個人有很強的自我力量,而你又願意給對方試錯的空間,那麼可以期待,這個人經過各種淬鍊之後,會勝任這份工作。  像傅園慧,她身上的那股像「泥石流」一樣的東西,就是她的自我力量。現在她已經是明星人物,而且你也可以預估,因為這股力量,她會有不凡的人生。  比起自我力量,自我疆界,是一個容易改變的因素。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自我疆界太過於狹窄,你想拓展它,那麼,可以好好去覺知自己對外部世界的敵意感知,也可以不斷嘗試換各種新環境,去和這些新環境中的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當你能建立起真實的良好關係時,你頭腦和潛意識中的想像的敵意關係,就被改變了。  當你有了自我的疆界和自我的力量這樣的概念時,你會如何評估自己和他人呢?如果分數是1~5分,你會給自己打多少分?  今日得到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關鍵內容:  第一,自我的疆界,說的是一個人的自我能伸展的空間。自我的疆界,和掌控感有很大關係。如果你感覺到,到了外部世界後,你失去了掌控感,那你就會縮小疆界。自我疆界的根本,是一個人對外部世界的敵意感知,自我疆界太小的時候,就意味著,你覺得外部世界是不友好的。  第二,自我力量的大小,似乎是一個難以改變的因素。不過這可能只是我個人的一個感知,未必對。  第三,在關係中,自我的力量是「我」的事,而自我的疆界,則取決於對「你」、也就是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如果我們想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寬廣的自我疆界,那就可以從和孩子建立起良好親密的關係做起,因為,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你」,是孩子面對的最初的外部世界。  自我03 | 自我的組織力  武志紅  8月2日  自我03 | 自我的組織力  13:06 6.13MB  轉述師:寶木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今天是第三講,來說說第五個維度「自我的組織力」。  自我組織力,指的是自我重組的能力。在自我的五個維度中,堪稱是最重要的一個維度。  詳細來說,自我組織力就是,當一個人的自我在高壓下感覺要散架的時候,或者被擊潰而瓦解的時候,能不能重新地組織起來。  自我組織力最高的表現是,哪怕自我還沒有被重創,但一旦認識到,自己固有的人格結構不大對,就能主動地重構自我。  自我組織力的表現  在得到上,有一個流行辭彙——叫「認知迭代」。自我也是一樣的,一個人的自我能不能「迭代」,能不能「升維」,取決於自我組織力的強弱。  自我組織力,是我自己提出的一個詞,後來看到有一個含義相近的詞,叫「自我療愈力」。意思也是,自我療愈力高的人,能夠從重大的打擊中更好地痊癒。  孔子說,人分成三種: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  背景知識  這句話的大意是:生來就知曉「道」的人,是人上人;經過學習和實踐之後,才知曉「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才急於學習和實踐的人,是再次一等的人。  什麼意思呢?我從自我組織力這個維度來解釋一下:  自我組織力最高的人,也許會是孔子說的第一種境界,他們天然地在追求自我的升維,讓自己可以非常好地適應環境,不斷地嘗試認識自己,改變自己。  然而,多數人,哪怕是那些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大師,都是第三種境界——「困而學之」。譬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他本來的人際關係能力非常差,但他卻提出了「關係療法」,也就是把諮詢關係放到第一位、技術第二位的療法,而他對諮詢關係的重要性的認識,也是前無古人。至於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他自己受困於戀母情結,結果他的理論,主要也是聚焦在這上面。可以說,他們發現自己的自我被困於某一點之後,他們會不斷地去突破、去認識,所以成為了這一方面的大師。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C.R羅傑斯  對於多數人而言,自我組織力最有價值的表現,正是當我們處於高壓環境的時候,我們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自我組織力差的人,在高壓下,會擔心自我瓦解,於是儘力地去維護自戀,這時候他就只能聽得進去滿足自戀的信息,而排斥傷害自戀的信息。因此,他就看不到事情真相,所以會失去判斷力,並做出錯誤選擇。  例如著名的花剌子模國王信使的故事,我最初從作家王小波的文章里讀到,還以為是一個寓言故事,後來才知道,這是真的。  背景知識  花剌子模,舊譯「火尋」,是一個位於今日中亞西部地區的古代國家,位於阿姆河下游、鹹海南岸,今日烏茲別克及土庫曼兩國的土地上。  這個故事,講的是花剌子模國國王摩訶末蘇丹,本是雄才大略之人,他的軍隊屠殺了成吉思汗的商隊,因此與蒙古發生了戰爭。第一場仗,作為常勝國王,蘇丹自己參戰,那一仗打得日月無光,但他的軍隊慘敗。蒙古軍隊的可怕,嚇到了蘇丹。  在那之後,他一直躲在遙遠的都城,再也不敢和蒙古軍隊對壘,不僅如此,他還將報來壞消息的信使送去喂老虎,而報來好消息的信使則得以升官發財。結果花剌子模國被蒙古徹底毀滅,九成的國民被屠殺。  順便說一下,我最喜歡的詩人魯米,就是花剌子模國的,魯米本來是在現在的阿富汗,後來為了躲避蒙古大軍,一路逃到了土耳其。  這位蘇丹處理信使的方式太荒誕了,特別是喂老虎這一招,讓他成為「鴕鳥心態」逃避現實的超級代表。但歷史上,像他這樣的統治者並不少,例如希特勒,和他也是一類人。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希特勒的精神受到嚴重打擊,之後的決策能力變得差勁了很多,以至於有人懷疑,希特勒是不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前就死了。  話說回到摩訶末蘇丹這裡,其實他這樣做,就是因為他的自我基本被瓦解之後,他的自我組織力不夠強大,所以只能接受維護他自戀的好消息,而不能接受破壞他自戀的壞消息。  相反的經典例子,就是曹操。他多次遭受毀滅性打擊,但他卻總能重新振作起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曹操的這個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  曹操畫像  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在烏林小路上奔逃,剛逃到一個安全地方,他突然間放聲大笑,他的謀士武將問,主公,我們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你怎麼還笑得出來?  他回答說,我笑諸葛孔明和周瑜智謀不夠,如果是我,我會在這個地方埋下一支兵馬。曹操話音剛落,一陣梆子響,趙雲趙子龍沖了出來。  之後曹操還有兩次大笑,一次引出張飛,一次引出關羽。  最後,回到荊州,曹操徹底安全了,他卻突然放聲大哭,說,如果郭嘉郭奉孝在,絕對不會讓我有這麼大的失敗。郭嘉是曹操麾下的一名重要謀士。  這一次大哭,也許是史實;而三次大笑,絕對不是史實,但《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用這樣的筆墨,精彩地刻畫出了曹操可怕的自我組織力。  如果說曹操是高自我組織力,那麼另一位三國人物袁紹就是經典的低自我組織力。無論在《三國演義》小說中,還是在《三國志》的史實里,都顯示了這個對比:自從官渡之戰後,強大的袁紹好像沒做對一件事;而弱小的曹操卻總能在危急中把握住關鍵機會,最後反敗為勝。  袁紹畫像  為什麼會這樣?一個關鍵性差異就是,袁紹只能接受阿諛奉承,而曹操卻能納諫如流。  用自我組織力的概念詮釋,就是同在高壓下,自我組織力低的袁紹,就和花剌子模國的摩訶末蘇丹一樣,只能接受維護自戀的好消息;而自我組織力高的曹操,卻能在極為不利的情形下,還能聽得進去破壞自戀的真實壞消息,結果曹操就一直活在真相中,能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  簡單來講就是,在高壓下,你是維護自戀,還是看到並尊重事實本身。  在官渡之戰前,和「白馬將軍」公孫瓚對壘的時候,袁紹不乏精彩表現,像是一位梟雄。這是因為,在壓力不夠大的時候,袁紹的自我還有足夠騰挪的空間,而不至於一味地去維護自戀。  這些故事,都是梟雄們在生死關頭時的表現,那是頂級的壓力狀態,但它們很有說服力。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你就得注意,你跟隨的領導,有沒有高自我組織力,在危機狀態下,他的心理能量,是維護自戀去了,還是一直能清醒地活在真實中。  至於普通人,我們一樣有各種壓力狀態,但作為中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考試焦慮了,特別是高考時候的考試焦慮。  我再吹一下自己。我是從小學升初中就發現,我總是能在大考試中有超常的發揮。小學五年級本來的成績是全班第七名,前六名都是復讀生,但一到了小升初就成了第一。高考則是,最後一次模擬考試和高考都是全班第一,但這卻是我高中三年僅有的兩次進入全班前十名。  情況好像是,在重大壓力的狀態下,我的身心會進入一種良好應激狀態,會睡得更好、吃得更香,而且做起決斷來,也是迅速果斷,和我平時很不一樣,平時我是猶猶豫豫的。  相反,考試焦慮重的人,就會在這個時候,吃飯、睡覺都出現問題,這是因為壓力已經大到,自我結構有點岌岌可危,於是和「自我」緊密相關的身體、心理狀態,都出了問題。  如何利用自我組織力  前面講了很多故事,說明了自我組織力,會導致一個人在高壓狀態下截然不同的表現。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使用這個概念呢?  首先,要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那些很容易有壓力的環境,不適合自我組織力差的人。  特別是,你想跟著一個領導做一番大事業,那得問問自己,他是像曹操,還是像袁紹?像另一位三國人物郭嘉,本來是袁紹的謀士,但主動投靠了曹操,就是因為看到,袁紹喜歡阿諛奉承的人,而曹操卻不同。  再者,如果你就是跟了一個「花剌子模國王」,沒得選,那麼,你就不要傻乎乎地,非要去進諫壞消息。這時候,就要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資深精神分析師們都知道,必須根據來訪者的不同自我發展水平,做不同的治療方案。  對於自我脆弱的來訪者,就以支持為主,給予認可和鼓勵,不做或少做分析與解釋,其實就是,多對來訪者傳遞信息說,「你很好」。  對於自我尚可的來訪者,就可以給出適當的分析與解釋了,可以對來訪者說,你的「自我」的運行機制,可能有這種問題、那種問題啊,我們一起來看看。  對於自我完整的來訪者,才可以做標準的精神分析。標準精神分析,頻率是一周數次,並且諮詢師經常會長時間的沉默,給出解釋的時候也常常是血淋淋的,提供一些「匱乏性的環境」,逼出來訪者在高壓下的一些心理機制,才能做更細緻的覺知。  精神分析治療的這三種境界,是基於人性的規律而發展出來的。我們也是一樣,不要和人性較勁,看到自我組織力差的人,要多鼓勵、少批評;對於自我組織力高的人,則可以多去衝擊他們,和他們建立起結實深度的關係,也可以給他們各種重任。  到這裡,「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我已經講完了。我發展出這五個維度的理論,主要是用來觀察人的。  我們先來學習,如何判斷一個人,並且學會根據這個人的真實自我水平,考慮如何用人。僅僅這些,就已經是很大的學問了吧。  自我的五個維度,我相信還是有些用處的。明天我分享的,是我更為個性化的判斷人的方法,並且,在讀了大家留言中寫下的判讀人的方法後,我也總結出了一些好玩的規律。我們明天繼續。  今日得到  好,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你學到的關鍵知識:  第一,自我組織力就是,當一個人的自我在高壓下感覺要散架的時候,或者被擊潰而瓦解的時候,能不能重新地組織起來。  第二,在高壓下,低自我組織力的人,不可避免地會陷入「花剌子模國王信使」的局面,也就是只接受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而不想看不利信息,以此來維護自戀,強調「我還好」、「我還行」。相反,高自我組織力的人,會在危機中,仍然做到尊重事實本身,於是能洞見到一些機會,將危機變成機遇。  第三,不要和人性較勁,對於自我組織力差的人,多鼓勵,少批評,適當的時候要懂得自保,避免被「花剌子模國王」拿去「喂老虎」。  武志紅  最後,今天還有一件事,要請你幫個忙。我們專欄從7月4號凌晨上線,到明天就要滿一個月了。我個人有個心愿,希望在滿月之際,訂閱人數能突破八萬。這是一個小小的儀式感。  我們這個欄目有一句話,叫「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找到一個個小的人生節點,給自己樹立一些目標,就是擁有自己說了算的人生的方法之一。  問答 | 我如何識人  武志紅  8月3日  問答 | 我如何識人  10:28 4.90MB  轉述師:寶木  在開始之前,先聲明一下,今天這篇文章的個性化色彩比較重,喜歡就借鑒一下,不喜歡可以有意見,也歡迎發表意見。  先講一個故事。  很多年前,一家國際性的心理機構到廣州來做培訓,來了兩個大腕,一位是這家公司的女老總,一位是這家公司的心理總監。這位心理總監,在業內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跟他們同行的,還有我一位心理諮詢師朋友。  這個培訓,我去了半天,然後在我這位朋友坐飛機離開廣州之前,我給她打了一個道別的電話,不經意間,我說到,別看你們的心理總監是專業牛人,但比起你們老總來,他看人的本領差遠了。  我這位朋友被驚到,後來她下飛機以後,又給我打回了電話,問我說,他們都是經過很多事才發現了我講的這個事實,我又是怎麼在半天之內就看出來的?  我那個時候也不是特別懂,這是怎麼發生的。於是回答說,就憑直覺,並且這份直覺常常就發生在剛見面的一瞬間,一般不會超過五分鐘,就像閃電一般。  這種閃電般的直覺,有的時候簡直都可以讓我洞見到一個人的人生。我高中的好哥們結婚,請我去。我在他的婚禮上,看到他和妻子站在一起,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他妻子,當時我立即崩潰,也差點淚奔,這種情緒反應和身體反應是先發生的,然後我心裡才冒出一個判斷:這個婚姻太不合適了,我這哥們有難了。  果真,後來他的婚姻成為了他的噩夢,嚴重摧毀了他的人生。  信任閃電般的直覺,是我從小到大一直都在使用的方法,但後來隨著對心理學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判斷人的方法,也複雜了起來,加上了系統學習心理學之後的理性視角,也加上了另一個絕招——用身體來聆聽。  這裡要特別說說,我是如何面試的。  我們的心樂土心理諮詢中心,現在已發展到七個城市,而作為創始人,我面試過幾百位心理諮詢師,和上百位工作室助理,以及幾十位公眾號編輯等各種崗位。  那麼,怎麼去使用聆聽身體的招數呢?秘訣就是,專註地聽別人講話,並且留一部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體上,對自己說,歡迎對方的所有信息穿過自己身體。  如果時間寬裕,在面試開始之前,我會先做一下感受身體的練習。這是為了讓頭腦和身體建立鏈接,可以讓身體更開放更敏感,譬如感受一下雙腳放在地上的感覺,臀部坐在椅子上的感覺,感受一下雙手,同時自然而然地呼吸……  接著,在開始面試前,我會讓自己的腦袋放空。  這兩點都能做到的話,我一看到面試對象,就既能有身體感覺,也會有一個直覺性的判斷,再加上對面試對象的其他理性信息的整合,我的判斷就可以儘可能完善且合理。  例如,有的面試對象一進到房間,我會有要失去重心的感覺,好像坐著都不是特別舒服。這通常是因為,面試對象處在嚴重的失控中。這個時候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是,他們的失控是暫時的,還是人格層面的,也就是我們講的,他們的自我穩定性會不會有問題。  這份失控,有些時候,僅僅是因為他們在面試的時候太緊張了。  有些時候,則是因為他們遇到了某些事情。例如一位諮詢師,在面試的時候講個案什麼的表現都相當好,卻一直讓我有失去重心的感覺。於是我問她,你現在的生活,有嚴重失控的感覺嗎?  她有些驚訝,對我說,面試之前,她剛剛接了一位有自殺行為的來訪者的諮詢,這給她帶來了很大的焦慮。  不過我仍然能判斷,她的這份失控,不僅僅是因為這個事件引起的,這更像是一種人格因素,反映出她的自我穩定性比較低,自我組織力也不太高。  當然,這些身體信息,和我的直覺,我都當做是假設來對待的。如果發現面試對象提供的信息非常好,可能會駁倒我的假設,那我很樂意改變自己。  但也必須說,這類事件,十例中能有一例駁倒我的假設就不錯了。身體信息,和直覺判斷,對我來講,還是非常靠譜的。  接著再來說說,我看到的我們的訂閱用戶是怎麼看人的。  在這周預告里,我給大家布置的作業是,你怎麼判斷一個人?你這方面最成功的經驗是什麼?你最失敗的經驗又是什麼?  將大家的留言基本看了一遍之後,我發現,大家的判斷方法有這麼幾種:  憑個人好惡。你喜歡一個人的某些方面,就把這個人整體上誇大;你不喜歡一個人的某些方面,就把這個人整體上貶低。  來自經驗的總結和觀察關鍵的細節。通過各種人生經驗,做出總結,並且一般是針對一些自己關注的細節,譬如手或者衣著是不是乾淨等。  憑理論依據。譬如學過九型人格的朋友,就開始使用這個理論來判斷人。  憑直覺。  背景知識  九型人格,又名性格型態學、九種性格。它包括活躍程度;規律性;感興趣的範圍;反應的強度;心理的素質;分心程度;專註力範圍/持久性。  這些方法中,依據個人好惡去判斷一個人,這是最容易犯錯的,這個不用多解釋。  第二個方法和第三個方法,從道理上來講,按說會更準確一些,但從留言看,其實是第四個方法,也就是那些使用直覺判斷人的朋友,反映說準確度更高。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通過第一章內容的四周學習,我想我們可以看到,影響我們判斷的,有這樣幾個因素:  自戀,如果你是在用個人好惡去判斷人,這是自戀;對自己的方法過於執著,也是自戀;  自我1,這是加爾韋的概念,也就是憑藉頭腦和意識層面的自我去判斷人,表現為經驗總結和捕捉關鍵細節;  自我2,也就是身體和潛意識層面的自我,這就是直覺的來源。  我喜歡你,我不喜歡你,這是原始的、一目了然的自戀。根據這樣的個人好惡去判斷人,常常會造成一個結果,就是「你和『我』親近,所以你和我一樣好;你和『我』疏遠,所以你不好」。這個判斷自然是不靠譜的。  有些朋友說的「使用直覺」,其實是使用了自戀性情緒。突然間喜歡這個人,突然間又不喜歡這個人,因為這個情緒,對這個人做了判斷,這也不靠譜。  相對好的判斷方法,是經驗總結,再加上理論學習。這種頭腦層面的學習,容易掌握,再加上如果理論比較正確的話,也就更靠譜一些了。但頭腦層面的判斷,似乎不如直覺管用,這就很有意思了。  在我們專欄的第三周內容《打贏你的內在比賽》里,我們講到:加爾韋發現,運動員能達到巔峰表現的關鍵,是學會「在自我2的領域內打球」,而要放下「自我1」,也許在判斷人的時候,也是一樣的。  一鍵回顧:加爾韋-打贏你的內在比賽  關於使用直覺判斷,這個方法太簡單了。我後來把它發展得複雜了一些,現在來講講我的完整辦法:  1.確保一個前提  假如我要去判斷一個人,我會要求自己放下所有的預判,徹底交給第一時間「冒出來」的直覺。  注意,必須是「冒出來」的直覺,而不是頭腦思考出來的。  2.進行一個想像  具體的做法是,看著對方的臉,想像對方這張臉,完全貼在我的臉上,那個時候我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情感和身體感受,以及想法。  有的時候我會這樣做:脫離眼前的情景,我去想想這個人。看看我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他的表情是怎樣的。這常常會和他實際呈現的表情不同。然後再讓這個想像中的表情,漸漸移動過來,貼在我的臉上,再看看我會產生什麼樣的直覺和判斷。  這個過程,必須靠第一份感覺和第一個判斷。也就是說,我要的是,頭腦思考前的那個直覺。  純粹的感覺,是「我」和其他的存在建立關係那一剎那的產物,所以我們就是要尋找建立關係那一剎那的感覺。  3.問自己一個問題  既然我們要的是,第一個直覺,那就必須保證這一點。所以為了保險,就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在這份感覺產生之前,我還有其他感覺產生嗎?  如果沒有,那就是第一份感覺,就是直覺了。如果還有其他的感覺產生,那這就不是第一直覺。  譬如,你發現,在這份感覺產生前,你還有另一份感覺——啊,我好喜歡他。那你在判斷人的時候,就會是個人好惡在先了。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  一切存在,都在發出它的呼喚。  如果我們想聽到它的呼喚,就要放下自己頭腦的判斷。  不過,我也必須要說,頭腦學習非常重要。但就像加爾韋在《身心合一的奇蹟力量》那本書中講的那樣:  意識層面的學習是一種基礎準備,它非常必要,而且最好是越系統、越科學越好,但在比賽的時候,可以試著放下意識和頭腦的工作,交給身體和潛意識去運作。  以後,我還會談一些這方面的故事,如果覺得看這篇文章不夠過癮,推薦大家可以買一下我的書《身體知道答案》,裡面有更多的介紹。這本書是我所有書中最具有療愈性的。  問答 | 完善自我的關鍵  武志紅  8月4日  問答 | 完善自我的關鍵  13:39 6.39MB  轉述師:寶木  今天是周五,本周的問答時間,主題是「完善自我的關鍵——要找到適合你的回應」。  很多朋友,希望我多寫寫除了問答之外的其他內容,在這裡要感謝你們,這是在鼓勵我可以在專欄里發表一些更自我的見解;  有些朋友,希望我能好好地回答問題,這樣對大家的留言可以有更好的回應。確實,這樣的話,是可以滋養一些喜歡提問的朋友。  在這周,我就折中一下,昨天分享了非常個性化的識人方法,今天主要來回答一下大家的問題。  找到適合你的回應  我在留言里,觀察到兩種現象。  第一,我說自己有表現欲,忍不住就會多寫,而你們說這樣很好。  第二,有朋友提了問題,就非常希望我能夠回答問題。  這兩種現象中,在說明同一個道理:「我」發出了聲音,就希望要到一個好的回應。這裡的我,就是指我們心中的那個「自我」。  如果說,自戀是人類最本質的需求,那麼這個需求衍生出來的,也是非常直接和本質的需求,就是當「我」發出了聲音,這聲音可能是表達、慾望、需求,也可能是快樂的分享,「我」都希望,能聽到「你」的回應。  「你」在,所以「我」存在。很多哲學家都表達過這樣的意思,意思是,「你」給出了「你」的回應時,「我」才能確認,「我」是存在的。  所以,想完善自我的朋友,可以看到這個最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需要在豐富的關係中,藉助各種好的回應,來完善自己。  關於這個問題,到了專欄的第三章內容,講「關係」的時候,會更細緻地來解釋這一點。  今天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好的回應呢?  在這周第三篇文章《自我的組織力》中,用戶「磊磊」的回復很精彩:  自我組織力的表現還可以用這樣的一段話來解釋。  弟子問:「師父您有時候打人、罵人;有時候對人又彬彬有禮,這裡面有什麼玄機嗎?」  師父說:「對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罵,以真面目對他;對待中等人最多隱喻他,要講分寸,他受不起打罵;對待下等人要面帶微笑,雙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裝不下太多指責和訓斥,他只配用世俗的禮節!」  這段話非常有道理,但比較可惜的是,還是分了「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自我結實程度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回應,這是人性使然,並不是所謂的「上等」、「中等」和「下等」所決定的。  比如,小嬰兒都是脆弱的,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積極的回應。也就是,不管小嬰兒發出什麼信號,養育者都要給予他們及時的回應,並傳遞出這個信號——寶寶你太好、太可愛了,你怎麼樣都可愛。  在良好養育下,通常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可以形成一個小小的自我。這時候的孩子就能承受一些打擊了,父母不必全給予他們積極的回應。  等孩子的自我變得更強大的時候,就可以對他「直指人心」了。  這幾乎是一個必然的心理發展歷程,所以精神分析治療乃至其他心理流派的治療,才有了三個層次:  對自我脆弱的人,基本都給予支持;  對自我尚可的人,支持和分析一起使用;  對自我完整的人,就可以製造「匱乏性環境」,逼他更好地認識自己。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形,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家人、朋友,比如:  如果你的自我非常脆弱,很多朋友說,自己的自我穩定性只有1-2分,那麼你就可以多去結交溫和、善良,喜歡鼓勵別人的人。  如果你的自我越來越強,就可以交一些諍友了。  但現實常常相反,自我越是脆弱的朋友,越容易去交那種總是無情攻擊自己的人。聽了這個,你也可以反思一下,換個結交朋友的思路。  一周問答  講了這些基本道理之後,現在我來回答一些問題。  stone  自我穩定度以及自我靈活度,也是動態可調的,能否介紹一些調節方法呢?  武志紅  在自我的四個維度中,我認為,除了自我力量,其他四個維度都比較容易提升。  關於自我靈活度的提升,我的經驗是,關鍵在於感性。因為靈活度差的人,常常會用理性的頭腦把自己包裹起來,所以不斷地去學習變得更感性,是一個辦法;  關於自我穩定性的提升,可以藉助於外部方法。比如交往穩定性高的朋友,去找環境穩定的工作,還可以讓自己的日常作息保持穩定,等等。這樣就是給自己製造一個穩定的外部容器,然後,這個穩定的外部容器,會慢慢內化,讓自己的自我變得更穩定。  特別重要的是,形成成熟的時空觀,也就是,你要知道,任何真正重要的事情,都是需要通過時間的累積和空間的轉換,用積極投入,來換取積極回應的。  這是基本的哲學觀。既然我們都渴望,「我」只要發出聲音,世界就能積極回應。那麼你可以相信一個道理:你如果能持續地發出聲音,鍥而不捨,那麼世界也會積極地回應你。  只是,別著急,因為我們都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你想提升,那麼請做好時間上的準備,一兩年是必須的。  加油小林  在平時,如何判斷我或者其他人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能通過一些方法或者一些行為得出標準性檔次分嗎?  武志紅  對這個判斷,目前,我沒有制定量表,所以這是一個經驗性總結,每個人可以試著去找到自己的方法。  我在面試中使用的方法是,如果判斷一個人缺乏穩定性,那我會問一些問題,比如問諮詢師,能不能談一個讓你覺得非常有挑戰的個案,你是怎麼理解和應對的?  有時候,一個更簡單的問題,就可以測試應聘者的自我結實程度。這個問題是:請你談談你的缺點,並詳細講一下具體的細節。大致的缺點,誰都可以說,而一旦讓對方描述具體的細節,一個人的情緒情感和身體感受就會被喚起,然後我就可以看到,他的真實情形。  靈活度也一樣,你可以直接問:設想一個不斷變換的環境,你會如何去應對呢?  當然,上面說到的同樣的問題,你也可以用來問自己。問題的本身不是那麼考驗智慧,關鍵是要問細節。這就是心理諮詢里的具體化技術,一講魔鬼般的細節,一個人就會真實地呈現自己。  Peggy  人自我的穩定性會因為所處情境不同而不同嗎?比如我感覺在學習認知方面穩力強,但在感情方面則不行。  武志紅  這是很好的問題,當然會這樣的。不同的情境,人的自我穩定性和靈活度都會有不同表現。  譬如我在考試中、工作中,常常能做到穩如泰山一般,但在情感中和關係中就不行。  不過,你仍然能感知到,一個人的自我穩定性程度是有基本差異的。比如,我雖然在關係中,處理問題的能力比較差,但我的基本自我,還是可以讓我在這種環境中保持一個基本水準,哪怕這個水準有點低,但它相對穩定。在特別情形下,我的這個水準還會提升,這都有賴於我的自我穩定性和自我組織性。  相反,有些朋友情商看起來很高,但一遇到挑戰性環境,行為表現就會立即打一個大的折扣,這就是自我穩定性和組織力差導致的。  C.H.W  我認為我的穩定度是4分,靈活度則是1分。我是個理性的人,面對他人情緒的衝擊我總能扛得住,甚至有點置身事外;可是面對自己的情緒卻好像一點自控力都沒有,總是被小情緒干擾。靈活度方面,我認為是我最需要加強的部分,我的腦子總帶著工作中的事務和情緒回家,我也為此擔心將來我能否成為一個好爸爸,放下工作專心照顧家庭。不知武老師對這方面有沒有什麼建議呢?  武志紅  這位朋友的問題可以看出,你的自我穩定性,是通過讓自己變得遲鈍而實現的。但當你自己有情緒產生,又沒辦法迴避的時候,你的自我穩定性就會變得脆弱。  你的擔心也有道理,因為通常,工作對我們情緒反應的影響相對較弱,因為工作中要的是解決問題。但你再能掙錢、解決問題的能力再牛,回到家庭中,還是要表達情緒和處理情緒的。  所以,首先要看到自己的這個特點,然後逐漸學習,讓自己對情緒更敏感一些。  通常,我們最容易迴避的情緒,是憤怒和無助。譬如你帶回家的情緒,也許大多是工作中讓你感覺到憤怒,或無助的地方。假設這一點成立,那麼,如果你能學會在工作中合理地表達憤怒和無助,你的狀態會好很多。  輕舞飛揚  武老師,學了很多,知道很多,卻依然沒有做事情的力量,這種很難改變的自我力量來自哪裡?如何去提升自我力量?  武志紅  我想,這位朋友說的力量,可能和我說的「自我力量」不一樣。  每個人的自我力量有強弱,而且我的判斷是很難改變,但你說的「沒有做事情的力量」,那是另一回事。  通常,沒有做事情的力量,是為了避免自戀被打擊。因為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做事失敗以後,會導致自我攻擊——「你太差了」,然後為了避免自戀被打擊,之後就很少去做事情了。  相反,如果合理選擇,從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入手,並且持續努力,不斷地體驗到「我能行」的感覺,你會越來越有信心。  阿萌  是不是外向的人自我疆界比較大,內向的人自我疆界比較小?  武志紅  直觀上,的確是這樣。  這個問題提醒了我,在衡量自我的時候,我們還得加上一個東西——我們內心的疆界。外向的人容易向外走,於是外在的疆界會比較大;而內向的人容易向內走,於是內在的疆界會大一些。  Wu  1,我就是個不愛去旅行的人,我覺得邁出旅行的第一個腳步特別沉重,首先是因為我沒安全感。其次,我覺得旅遊是件很重大的事,要做好一切規劃和攻略,否則就會感覺浪費了! 2,我很宅,覺得在家全身心都放鬆了,所以我抓緊每一秒待在家的時光。有時下班在外邊待久了就特別想回家,真的就有想家的感覺。這跟我小時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時候很貪玩,周末幾乎是浪在外頭的!我怎麼了?是自我疆界太窄了嗎?  武志紅  這位朋友談到了一個細節——「我覺得旅遊是件很重大的事,要做好一切規劃和攻略,否則就會感覺浪費了!」這看上去,你是在追求完美的掌控。  不過,你也許可以試試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看看這樣的旅行,會激發出你什麼樣的不愉快的體驗,然後去理解這些體驗,並學習去化解。  看上去,你小時候特別愛在家以外的地方玩耍,而現在喜歡呆在家裡;小時候在外面更放鬆,而現在在外面會感到緊張。  我想,不知道會不會有這種可能:小時候,你在外面的掌控感更強,而家裡是你父母或其他人在掌控,你不能自己說了算,也就是說,你在家裡感受到的敵意,勝過在外面。  現在長大了,這個家是你自己的,你能自己說了算。所以在家裡,你基本感受不到敵意,你無比放鬆,這個空間里充斥著你說了算、你能掌控的感覺,你太享受了,於是你不想離開。  所以,這個問題的本質上,還是關於敵意感知的問題。  自我04 | 本我、超我和自我  武志紅  昨天  自我04 | 本我、超我和自我  12:20 5.77MB  轉述師:寶木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今天是第一講,介紹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  接下來,我們會連續兩周,介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這周了解完他的人格結構理論之後,下周將專門介紹他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也就是人格發展的五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潛伏期和生殖期。  今天,我們先講講他的人格結構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組成,也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英文分別為id、ego、superego。  本我、超我與自我  我們先來看看「本我」。  本我也就是本能,由各種慾望組成,像性慾和攻擊欲,還有後來弗洛伊德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它是一個人人格的基礎和核心,是燃料,也是能源。  本我遵循的原則,是享樂原則。  如果一個人的人格中只有本我,那這個人就會不顧一切地尋求各種慾望的滿足,就像狂暴的野獸。  不過這是一個說法而已,實際上野獸也並不是只有獸性,人類認為野獸只有人類以為的獸性,這是對動物的一種嚴重貶低。  說完了「本我」,再來看看「超我」。超我,相當於是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著道德。  超我遵循的原則,是道德原則。  道德,也就是人類集體認同的一個規範,這個集體可以是家庭、社會、國家、民族和文化共同體等不同層面。當然,也有超出所有個人和集體的普世道德,或抽象道德。這個我們今天就先不談。  如果一個人只有超我,那這個人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不是為了自己。  可以說,本我是野性,超我是德性。它們兩者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衝突。這就需要一個協調者,而這個協調者就是自我。  心理學的辭彙,有的時候很難統一。所以在這裡必須交代一下,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中談到的自我,有些不同於我平時在專欄里談到的自我。  要說明的是,在弗洛伊德這裡,自我這個詞是一個小範疇的定義;但我平時談的自我,是一個大範疇的定義,所以在這篇文章里,我把我一貫在專欄里講的自我,改成了人格。  剛剛說到,本我和超我之間,需要一個協調者,就是自我。  作為協調者,自我奉行的,是現實原則,也就是環境允許一個人做什麼,這個人就做什麼。如果環境特彆強調道德,那一個人的自我,就會將呈現出來的人格面具,朝超我的方向調節一下。  相反,如果環境是鼓勵個性解放和自由的,那自我就會將呈現出來的人格,朝本我的方向調節一下。  譬如弗洛伊德所在的時代,是嚴重傾向於性壓抑的,於是人們呈現出來的樣子,更多的是「超我」;但是二戰後的性解放時代,人們呈現出來的樣子,更多的是「本我」。  有一本書叫《象與騎象人》,就把人看作兩部分:桀驁不馴的大象和理智的騎象人。騎象人可以馴服大象,但大象才具有洶湧澎湃的力量。  作者的這個比喻,其實是將人的自我分成了兩部分:  理性的頭腦,也就是騎象人;  非理性的本能,也就是那頭象,是「自我」的代名詞。  這是關於人格結構的二元論。將大象比喻成「本我」,那麼,弗洛伊德說的超我、自我,和騎象人,又有什麼聯繫呢?  要說明白這一點,我們可以講講另一個有名的寓言。故事是這樣的:  爺孫倆帶著一條驢上路了,爺爺讓孫子騎驢,他走路。有路人說,哎呀,小孩子怎麼不懂得尊老呢!讓老人走路,你騎驢,真不懂事!  他倆一聽有道理,於是變成孫子走路,爺爺騎驢,然後又人說,哎呀,老傢伙怎麼不懂得愛幼呢?  他倆一聽也有道理,於是倆人都不騎驢了,都走路。結果又有人說,你看這兩個傻子,有驢不騎。  於是倆人都騎到驢身上。可是又有人說,哎呀,這倆人怎麼這麼忍心,欺負驢。  然後,他倆懵圈了,乾脆把驢放倒捆起來,他倆抬著驢走。  ……  在這個寓言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旁觀者的存在,旁觀者的議論,直接進入了爺孫倆的大腦,影響了他們的想法和決定。  把這個道理放到騎象人和象的關係中,我們就需要問,騎象人如果代表著理智,那麼一些具體的想法,從哪裡來呢?  你可以問自己,你頭腦中的那些想法,真的就是「你」的嗎?  未必,甚至並不是。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在他著名的斯坦福大學演講中說,  要遵從你的感覺,而不是按照教條生活,因為教條,都是別人思考過的東西。  也就是說,你是騎象人,而你的腦海中的那些關於如何對待象的想法,其實是其他人灌輸給你的教條。  我們常常只注意到了象與騎象人,也就是本我和自我的關係。比如,身體的慾望衝動在涌動,但頭腦要卻管束它,並且我們還會以為頭腦中的想法,都是自己的。但其實,這些想法大多來自權威提供的信條。  例如晚清名臣曾國藩,每天都要寫日記,「三省吾身」,但反省的很多事情是這樣的:  看了一位女性,有了色慾,這太不道德了,該被譴責。  這其實就是在用超我壓制自己的自我。  這是同時期的中國人,容易有的特點。因為儒家文化就是一個大超我,假如曾國藩是歐美人,他就可能不以為意。  在金庸的小說《鹿鼎記》里,拿這種文化差異開涮。講到主角韋小寶到了俄羅斯,對一位俄羅斯男子說,我喜歡你姐姐。他本意是想占對方便宜,沒想到這位俄羅斯男子聽了這話卻眉開眼笑、很開心,因為在他們文化中,這證明了他姐姐魅力非凡。  文化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大超我、大權威,而每個人最先有具體的超我,來自一個具體的權威,就是自己的養育者。  在弗洛伊德的本意里,超我是父親形象的內化。  進一步說,也就是,超我是父親的意志內化到了孩子的頭腦中,而本我,是孩子自身的欲求,也部分的進入到了孩子的頭腦中,這兩股力量會衝突打架,於是頭腦儘可能地去平衡兩者,這個頭腦或意識層面的平衡工作,就造就了自我。  所以本我和超我,形象一點來說,就像是一個人「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親」的關係。  有的精神分析師並不太認同弗洛伊德的這個說法,在他們看來,超我也可以由母親造成,這樣一來,本我和超我的關係,就變成了「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母」的關係。  我的《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就基本引用了「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說法,這算是對本我和超我說法的一種形象化處理。  這裡,不得不再次重複前幾周提到的、網球教練提摩西·加爾韋的自我理論:  自我1是頭腦和意識層面的,它的語言是文字;  自我2是身體和潛意識層面的,它的語言是圖像。  當我們使用本我和超我這樣的辭彙時,就是在用文字說話,但是當我們使用「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母」這樣的形容時,就是在用圖像說話。  當我們知道自我,也就是頭腦層面的「我」,其實是來自你自己的意志和父母等權威的意志這兩種可能時,你就可以對這個「自己的想法」有一些懷疑了,你就可以去覺知自己:你腦袋裡面的那些想法,到底是誰的?  這也是一種覺知的開始。  補充一句,我作為一名中國的諮詢師,感覺到我們文化的超我中,母親意象佔了很大的部分,所以對超我等同於「內在父親」這樣的說法,也是不太認同的。  點擊閱讀:電子書《為何家會傷人》  看起來,弗洛伊德講的是一個挺平衡的東西,有本我,有超我,還有來協調本我和超我衝突的自我。  但實際上,弗洛伊德的理論,某些程度上起了性解放的功能。可以說,弗洛伊德對整個人類的貢獻,或者說影響,就是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本我了。  這一點,倒不算冤枉弗洛伊德,譬如依照他的解夢法,人們夢中出現的一切直直的東西,如大樓、高山、樹榦、鋼筆等等,他都傾向於理解為男人的生殖器,而一切容器,他都傾向於理解為女人的生殖器。  今日得到  好了,總結一下咱們今天的關鍵知識:  第一,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超我和自我這三部分組成。  第二,本我就是本能,奉行享樂原則。如果一個人的人格中只有本我,那這個人就會不顧一切地尋求各種慾望的滿足。  第三,超我也就是道德,奉行道德原則。弗洛伊德認為,超我是父親形象和社會文化規範的內化,這一點也可以延伸為,超我是撫養者形象和社會文化規範的內化。  第四,本我和超我有直接衝突,自我在它們之間做協調,奉行現實原則。也就是環境允許一個人做什麼,這個人就做什麼。這裡說的自我,類似於網球教練提摩西·加爾韋提出的「自我1」,也就是意識和頭腦層面的自我。  第五,我們還可以看到,本我,和自我期待有關係,而超我,則體現了權威的期待。從這個角度看,又和我們第一周的內容,聯繫起來。  一鍵回顧:自我實現的預言  今日思考  今天講了那麼多,你也可以問問自己,你的本我、超我和自我,這三者的關係怎麼樣?  如果把本我看作是野性,把超我看作是德性,那麼,野性和德性,在你呈現出來的自我形象中,各佔多少呢?  如果你想理解自己的本我和超我的關係,一個常見的線索,是去回想你小時候,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和父母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還記得第三周課程的時候,我們布置的那個作業嗎:  回憶一下你生命中三件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三個細節。  現在我想問問你,在你童年時代的那些細節中,你與「超我的化身」,也就是你和你童年時代的養育者,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自我05 | 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  武志紅  23小時前  自我05 | 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  10:56 5.12MB  轉述師:寶木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昨天我們講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今天是這個主題的第二講,來談談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自我理論。  心理學家羅傑斯  先來介紹一下羅傑斯。他和另一位心理學家馬斯洛並稱為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兩位宗師。人本主義心理學之所以能成為心理治療的三大流派之一,他們兩個人的貢獻最大,不過馬斯洛是一名研究者,他不做心理諮詢,但羅傑斯一直都在做心理諮詢。  羅傑斯特別重視諮詢關係,也就是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係,他強調諮詢師對來訪者要能共情、無條件積極關注和真誠,還提出了「來訪者中心療法」。  背景知識  「來訪者中心療法」,相信人在正常情況下有無限的成長潛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理解自己,不需要通過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就能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能通過自我引導來實現成長。  心理諮詢和治療的流派有很多,除了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和認知行為這三個大流派,還有其他很多流派,但所有的流派,都認同了羅傑斯關於諮詢關係的原則,也有多項調查顯示,他是對心理治療影響最大的心理學家。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特別喜歡羅傑斯。我總是倡導「成為你自己」, 英文是 be yourself,這個說法就來自於羅傑斯。  羅傑斯還有一本專著《 Becoming A Human Being 》,有人翻譯成《個人形成論》。這是一個大部頭的書,如果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感興趣,你可以買來看看。  不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書,一般不像精神分析的書那麼有意思。原因可能是,人本主義相信人性本善,人本主義最重要的一個論點,是反對精神分析的人性惡,這就導致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書,對人性的陰暗面探討不夠。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無論是成為你自己,還是自我實現,其中都有一個關於自我的看法:人最寶貴的,就是你自己。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自己活出來,而不是被文化規範所教化。  那麼,「你自己」是什麼呢?  昨天我們看到,弗洛伊德講的本我,是一個人的自身、是本能,而超我,是權威與文化的規範,但本我和超我是有衝突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能做到「成為你自己」了,因為本我中的獸性,像極端的性慾、攻擊欲等等,太可怕了。  所以,要倡導「成為你自己」這個想法的時候,你本身應該抱著這樣一個假設:你「自己」就是非常好的東西。  這也是人本主義的假定,人本主義相信人性本善。自我實現者,或成為自己的人,都是道德最高的人,而不是最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羅傑斯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詮釋,他說「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  這個詮釋看著簡單,其實特別有深意。弗洛伊德的本我、超我、自我理論深入人心,但是你想想,在你的人格中,有哪一塊是本我,哪一塊是超我,哪一塊是自我呢?根本沒有。這個人格結構說,是弗洛伊德的理論構建,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是怎麼一回事,但不能說我們的心靈就可以分為這三個部分。  我們再來看看羅傑斯對自我的定義,就像是描繪真相。他說,「我」,不是別的,就是一個人在過往時空里一切體驗的總和。  這裡的一切體驗,包含著三個部分:「我」,「你」,和我們之間的動力。這個「你」,指的是萬事萬物,總之是「我」之外的一切存在。  舉個例子  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說「我很開心」,這好像是說他自己很開心,但其實不是這樣,這裡肯定是在說「我在和你的關係中很開心」。  羅傑斯這個對「自我」的定義,特彆強調了「體驗」這兩個字,在他看來,定義一個人是誰,要看他的體驗而不是思想。  現實中,我們在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一般對思想特別重視,但會忽略體驗。因為思想是有跡可循的,但體驗好像不容易捕捉,看起來還是一種可怕的存在,像深淵一樣;人們重視思想,還因為思想可以用文字來表達,可以有邏輯結構,這讓思想有了一種美感,還可以讓人對思想產生控制感。  思想雖然重要,但羅傑斯認為思想是體驗的鏡像。什麼意思呢?就像我們必須通過照鏡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臉一樣。這個鏡子中的形象就是鏡像,但是鏡象不是我們自身。所以你要知道,一個人的思想再重要,也不能忽視他的體驗。  如果我們將思維與邏輯看成一個人的本質,而忽略了體驗,這就是忽視了「自己」。  現象場  既然羅傑斯說「我」是過去一切體驗的總和,那怎麼能認識一個人的「我」呢?  羅傑斯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現象場。現象場就是一個人的體驗和時空等環境因素的結合。  舉個例子  在你滿一周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特別重要的事——媽媽給你斷奶了,這自然會引起你強烈的體驗。圍繞這個體驗就會有一個特定的現象場,這個現象場有三個特點:  1.它發生在你和媽媽之間,可能還有其他人參與了,比如奶奶強烈建議媽媽給你斷奶;  2.它有特定的時間點,斷奶這件事是你一歲大的時候發生的;  3.這件事有特定的空間,這是在你家裡發生的;  當然,這其中的現象場還有一些別的情況,我們在這裡不再展開說。  回過頭來,我和你說了羅傑斯關於自我的定義,還說了現象場的概念。你可能會問,說這些有什麼用呢?  我要告訴你的是,你必須深入了解一個人的關鍵體驗,還有這些體驗發生時的現象場,你才能真正知道這個人是誰。  如果你只是去理解這個人的本我、超我和自我,或者理解我說的「自我的五個維度」,那你並不能真正了解這個人,或者說,你根本碰觸不到這個人。  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他發展了一個很有趣的相親測試。  這個測試設計了幾十個問答題,要求相親者在相親中完成,最後,再讓每一對男女四目相對,專註地看著彼此4分鐘。最後的結果是,任何兩個人都可能愛上彼此。  需要說明的背景是,相親活動中的這幾十個問答題,全是對一個人生活歷史的調查,而且調查的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關鍵事件,比如你什麼時候上的小學,你在小學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等等。  其實這個活動體現的就是羅傑斯的理念,體驗是認識一個人的根本。而關於其中的現象場,是我一再提到的具體化。必須把一個體驗發生時的現象場勾勒出來,一個人的記憶才會被提取,而深度體驗才會被喚起。  這樣一來,我的體驗就會被你看到,就相當於,我向你敞開了我自己,而你把我作為關係的中心,聽到我的體驗,我就感覺,你給了我共情、無條件積極關注和真誠等等,我認為這就是愛!  相反,也是一樣的。  可以用這個理解來解釋一下相愛的過程。真正相愛的兩個人,常常是幾個月、幾年,甚至一輩子去了解彼此的體驗和現象場,他們又同時擁有彼此的現象場,和共同的現象場,這就是愛產生的過程。  心理學家對短時間相親的設計,就是把這個可能漫長的歷程給濃縮了。  長程精神分析治療,也是這樣一個過程,只是精神分析師不向來訪者敞開自己的現象場。  這個事情也讓我有了一個特別根本的聯想:  任何兩個人如果全面了解了彼此的體驗,都會愛上對方,那麼,有沒有這種可能?如果「我」能懂得任何一個人的全部體驗,就會發現,「我」和「你」,是一回事。  所謂「我」愛上「你」,其實是通過「你」來看見「我」的一個過程。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  一如魯米的詩:  我為什麼要尋找他呢?  我不就是  他嗎?  他的本質透過我而顯現。  我尋找的,只是我自己!  這是我最喜歡的魯米的詩句之一。  也許最後這些探討,一些朋友會覺得晦澀了一些,但你至少可以試試,如果你想了解誰,可以好好地去了解他的現象場,碰觸他的深刻體驗。  今日得到  最後來總結一下,你今天學到的關鍵知識:  第一,心理諮詢與治療的三大流派分別是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和認知行為,羅傑斯和馬斯洛是人本主義流派的兩位大師級人物,羅傑斯提倡「成為你自己」,而馬斯洛提倡自我實現。  第二,羅傑斯認為,自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體驗與思維,是實體與鏡像。思維因為可以形成文字,可以有邏輯,所以被人類重視,但要了解一個人,你必須碰觸到他的體驗。  第三,現象場是羅傑斯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也就是一個人的重大體驗與它發生時的時空的綜合。  第四,美國一個心理學家發現,任何兩個人,如果深入了解了彼此的現象場,再四目相對四分鐘,都可以愛上彼此。如果你想了解誰,可以好好地去了解他的現象場,碰觸他的深刻體驗。  英雄之旅  84523成員 2827人今日打卡  自我06 | 讓你的本能噴涌而出  武志紅  18小時前  自我06 | 讓你的本能噴涌而出  10:45 5.03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今天是第三講,我們介紹一下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的理論。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自我理論,理解起來也非常簡單。  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  溫尼科特一生中一共觀察了6萬對母親和孩子,他和弗洛伊德不同,沒有構建出一個理論體系,而是提出了很多經典術語。這些術語雖然沒能構成輝煌的理論大廈,但卻影響非凡,讓他成為精神分析學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譬如此前我們提到的「 抱持」 ,就是他提出的術語,是指溫尼科特認為,好的父母會提供抱持性環境,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認可,當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提供支持。  簡單來說,這樣的抱持性環境,就是孩子最初獲得的一個外部容器,孩子把這個抱持性容器內化到心中後,就形成了高自我穩定性。  除此之外,如果父母還做到允許孩子的活力在這個容器內肆意流動,那麼孩子的自我靈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組織力都會得到極大滋養。  溫尼科特最知名的術語,應該是「 足夠好的媽媽 」 ,英文是Good enough mother ,意思是,媽媽不能是差勁的匱乏性的媽媽,也不必是完美媽媽,剛剛好就可以了。國內精神分析學家曾奇峰把它翻譯為「 60分媽媽 」 ,這個翻譯方法更容易幫助你理解。  有人說,精神分析學說,其實是育兒學。那麼,究竟該如何育兒呢?  長得特別像暖男的溫尼科特,有一個狂野的表達,他說:  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  從這句話中我們能夠看到,作為弗洛伊德的徒子徒孫,溫尼科特在如何看待孩子的本我上,有截然不同的態度。  弗洛伊德認為,超我和本我必然是衝突的,而溫尼科特卻認為,作為孩子最初超我的源頭,父母應該支持孩子的本我,讓孩子獲得這種感覺——我的本能可以洶湧澎湃地湧出。如果能實現這一點,孩子的自我力量,也可以得到極大的鼓勵。  弗洛伊德將本我視為獸性,必須經由超我馴服,先是由父親在家庭中樹立規則,而後由社會文化這個大超我去馴服本我。  但在溫尼科特看來,本我的原始野性是非常寶貴的,如果原生家庭能提供抱持性的環境,讓一個人獲得這種感覺——「我」的本能可以噴涌而出,那麼這個人既可以最終成為有道德的人,同時也不會失去他的原始野性。  從這個觀點出發,溫尼科特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我們只能夠神經正常,那真的太可憐了。  溫尼科特本人,也一直在干著一些有點出格的事。他75歲時去世,而在去世前,他還曾爬上自己家一棵樹的最高端,砍下了一段樹梢。  他妻子驚呼:「天殺的,你在那麼高的地方幹什麼?」  他說:「這個嘛,我早就想把這樹梢砍掉。它擋住了我們窗戶的視野。」  溫尼科特有一句祈禱文:喔!主啊!願我到死時仍活出生命。  可見,他真的做到了。  野性生命力  相比起弗洛伊德的本我與超我相衝突的理論,我更喜歡溫尼科特的,認為父母、老師和其他權威,尤其是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活出野性,因為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超我永遠不會是生命。  我想多數人都應該有過很直觀的感受吧,那些身上散發著野性的男人和女人,會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或許是,野性生命力,正是生命力本身。所以,才有那句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我還沒結婚沒孩子,但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孩子,我會把觀察過6萬對母子關係的溫尼科特的這句話,視為養育孩子的根本原則,願孩子先在家裡獲得那份感覺——他的本能可以排山倒海般湧出,這是被歡迎的。  不僅如此,我自己也是發誓要把溫尼科特所說的這種野性生命力給活出來。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經典的好男人形象,就是走在我們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那種形象,臉上掛著善意而局促的微笑,身體也有一些佝僂。  這兩年來,我的身體和心理是有生以來最好的時候,而之所以如此,就是感覺原始野性的生命力在復甦。關於這一點,以後有機會我會再來跟你分享。  關於自我,溫尼科特有一個很直觀的形容,他說,每個人的自我像是一個能量球,每個能量球都想伸展自己。  溫尼科特鼓勵每個人都去伸展自己的能量。在我的理解里,一個能量球可以有這麼幾個維度:  狀態:它是伸展的,還是萎縮的;  色澤:它是多彩的,還是灰白的;  內在:是流動的飽滿的,還是僵硬的乾癟的;  ……  如果你的自我,是這樣一個能量球的話,你可以從這幾個角度想像一下,你的這個能量球是怎樣的。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做一下下面這個練習:  感知你的能量球  第一步,找出五個形容詞,來描繪你自己的個性;  第二步,找出這五個形容詞的反義詞;  放鬆,中正地坐著或站著,閉上眼睛,想像在你身前,出現了一個能量球,感覺一下它的大小,它的色澤……  如果你有瑜伽或靜心等訓練,你的姿勢可以是這樣:中正地站著,雙腳岔開和肩同寬,搓手約10秒鐘,然後閉上眼睛,張開雙手,手心相對,去感知兩隻手間,真的會有一個能量球一樣,如兩隻手距離近了,你能感知到兩隻手間,有一股張力在。  在想像中,將那五個形容詞,逐一放到這個能量球中,看看這個能量球會變大,還是會變小。  如果只是放形容詞進去,可能還不夠,那你可以將符合這個形容詞的自己的形象,比如說,某一情景中你就是某種樣子的,就可以想像著放進這個能量球中,看看會如何。  我第一次做這個練習,是在美國催眠治療師斯蒂芬·吉利根的課上,他帶領大家做這個練習,不過當時的內容是,將你的夢想放進去。  這個練習涉及的兩個人,都是大師級人物,除了我們今天介紹的溫尼科特,另一位就是斯蒂芬·吉利根,他是美國催眠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最得意的弟子,堪稱是全世界當前首屈一指的催眠大師。  在艾瑞克森催眠流派出現之前,催眠經常被視為表演,但在他之後,就逐漸開始被學院派正式視為一個重要的治療流派。  也許是我們對提摩西·加爾韋說的意識層面的自我1太習慣了,所以當進入到潛意識層面的自我2的領域時,會有一些不習慣,甚至是惶恐,擔心本我的野性力量,會將自己佔領。你真的可以試試這個練習,去感受一下自己的能量。  調查:你的野性時刻  最後,我想做一個小調查:你最野性的時候,是怎樣的?  雖然在本周的預告中,我問過大家,你最本我的時候是怎樣的,但從大家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對本我這個詞有各種各樣的理解,那麼,我們可以把這個調查使用的辭彙變得更明確一些,如果就是問問你的野性時刻,你會想起一些什麼樣的體驗呢?  你可以使用昨天講的現象場的概念,不是大概地回憶一下,而是認真地回憶你的野性時刻,發生在什麼樣的時間、空間,有什麼樣的環境與人物等,由此讓你的體驗變得更為生動。  現象場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它可以變成特別好的應用,明天我會專門講講如何使用現象場的概念,它的奇妙,會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今日得到  最後來總結一下,你今天學到的關鍵知識:  第一,抱持性環境:當你做好時,認可你;當你受挫時,支持你。父母對孩子,老師對學生,諮詢師對來訪者,領導對下屬,都可以去提供抱持性環境。  第二,足夠好的媽媽(Good enough mother):對立面是「匱乏的壞媽媽」和「完美媽媽」,它的準確翻譯應為「剛剛好的媽媽」,或「60分媽媽」。  第三,「抱持性環境」和「足夠好的媽媽」,都是英國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提出的,他建議該這樣養育孩子: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  第四,溫尼科特將人的自我視為一個能量球,能量球可以是伸展的,也可以是萎縮的,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灰白的。你可以問問自己,你是一個什麼樣的能量球。  自我07 | 進入別人的現象場  武志紅  8月10日  自我07 | 進入別人的現象場  09:36 4.49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前兩天我們專欄內容中都提到了「現象場」這個概念,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談一談這個概念。  | 現象場  先來複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現象場這個概念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的。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1.羅傑斯認為「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  2.他認為,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就需要進入他的現象場,體驗到他的體驗。  現象場就是一個人的體驗和時空等環境因素的結合。  假設一個人一生中有十個重大體驗,這些體驗都發生在一個具體的時空中,也就是說每個體驗都可以標記在一個特定的時空中,當然每個特定的時空,都有很多細緻的環境因素。這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寫作文,老師建議我們要考慮到很多內容,比如時間、地點、人物、環境等各種因素。  每個重大體驗,就是一個「現象」,而時空,就是現象發生時的「場」,它們結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現象場。  如果我們進入了這個人的現象場,了解這個人的十個重大體驗,就深刻地碰觸到了他。  你可別小瞧現象場,如果你掌握了現象場這個概念,就會發現,它有非常大的實用價值。  | 進入他人的現象場  我先給你講一個故事。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兒子兩歲多時,變得非常貪吃,好像怎麼吃都吃不飽,就像是要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吞到自己小小的肚子里一般。去醫院檢查,沒發現什麼問題。實際上,小傢伙都沒有因此長胖,只是我這位朋友非常焦慮,她問我,該怎麼辦。  我給她提的建議是,你可以好好觀察孩子狂吃東西時的樣子,然後試著變成他那個樣子,看看你會體驗到什麼。  我認為我的提議非常簡單清晰,但我這位朋友一開始沒有聽明白我的建議到底是什麼,所以她沒有去做,後來呢,她又很焦慮,又給我打了電話,於是我就把這個建議更加細化,給了她一個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議:  1.找到孩子的關鍵細節。讓你印象最深的、孩子吃東西的樣子是什麼樣的?  2.標定這個細節所在的現象場。也就是說,這個關鍵細節具體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  3.進入孩子的這個現象場,成為他的樣子,體驗他的體驗。  我這位朋友說,關鍵細節就發生在家裡的飯桌上,孩子埋頭狂吃,樣子急不可耐,吃飽後的那一會兒,他滿足得不得了,但接著有一點落寞,不久後,又說還想吃。  我建議她進入孩子的現象場,就是在每天吃飯的那個時間點,試著坐在孩子的位置上,想像進入孩子小小的身體,用孩子吃飯的狀態吃飯,看看會體驗到什麼樣的感覺。  說得這麼具體後,我這位朋友去照做了,她感受到了非常複雜的體驗,後來逐漸明白,孩子的這種情況可能和這一年多來他們搬家次數太多有關。從孩子七八個月大開始,因為工作變動和買賣房子,他們搬了五六次家,她很累,但沒想到這對孩子也造成了巨大影響。  其實這不難理解,孩子需要相對穩定且高質量的養育環境,只有這樣到三歲時他們才會發展出基本的安全感,在安全感沒有發展出來前,頻繁的搬家,對孩子的心理確實會造成一定的衝擊。  接下來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我這位朋友「進入孩子的現象場」,體驗到孩子的體驗後,小傢伙的貪食症竟然就消失了。這應該是因為幼小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理解自己的感受,也就是體驗到他的體驗。當父母進入了孩子的現象場,對孩子的問題就有了最貼近的理解,也就能真的解決了問題。  我對這個朋友提的建議,其實可以成為一個普遍性的練習,我們可以給它起一個完整的名稱,就叫進入他人的現象場,成為他人。  | 成為「某某人」  進入他人的現象場,可能聽上去有點兒晦澀,我們也可以直接稱它為「成為某某」。  譬如,如果你想了解你的父親,那這個練習就叫「成為你的父親」;如果你想了解你的母親,那就叫「成為你的母親」;如果你想了解你的妻子,就叫「成為你的妻子」,等等。  現象場的概念,我是從羅傑斯那裡知道,而真正體驗到這個概念的威力,是幾年前,在一位叫奧南朵老師的課上發生的。  當時,這位老師引導我們做一個練習—— 成為你的母親。我後來把這個練習發展得更為完整,具體操作如下:  1.找一個寬敞的地方,站著,安靜下來,閉上眼睛,感受你的身體,如感受你雙腳踩在地上的感覺,感受你的雙手,感受你的脊柱,感受你自然而然的呼吸,放鬆;  2.想像母親出現在你左邊一步遠的距離。尊重第一時間出現的畫面,不要做任何頭腦上的努力,比如修改想像。那麼,在這個畫面中,媽媽具體是什麼樣子,她的年齡,她的衣著,她的姿勢,她的表情……看著媽媽的樣子,看得越真切越好;  3.仍然閉著眼睛,左跨一步,進入媽媽的身體,並做出媽媽的姿勢,就好像你成為了她。從現在起,你就是她;  4.睜開眼睛,以媽媽走路的姿勢走路,以媽媽說話的方式說話;  5.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自動想起,媽媽留給你的一些關鍵印象,那麼,試著去體驗媽媽在這些關鍵時刻的體驗;  6.進行十分鐘後,停下來,站好,保持身體的自然直立;  7.右跨一步,離開媽媽的身體,進入你自己的身體,重新成為你自己;  8.閉上眼睛,感受你自己的身體,自然而然的呼吸,大概一兩分鐘後,睜開眼睛。練習結束。  我本來認為,我對媽媽已經非常了解了,但做這個練習時,我迅速地體驗到了一些極為深刻的、我從來沒有想過的東西。  然後再做「成為你的父親」的練習,也是一樣的。那些體驗極為重大,我也因此對我父母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然後我決定,要回一次家,和他們好好談談,去化解他們的這份體驗。果然,我回家後,和父母一談,已經七十多歲的他們哭得泣不成聲。  我曾經經常引領大家做這樣的兩個練習,特別是「成為你的母親」的練習中,很多人都會情感失控,有人甚至會嚎啕大哭。而且其中有很多人,本來在和父母關係中受到很大傷害,沒法化解,但因為體驗到父母的多個重大體驗後,他們對父母有了深深的諒解。  也有人,本能地非常拒絕做這個練習,他們有他們的道理,這種時候我們也別勉強自己。  體驗如深淵,我們之所以容易活在頭腦中,是因為這樣安全好掌控。每個人的體驗深處,都有自己不願碰觸的東西。所以,做這些練習時,別硬做,如果你非常抗拒,或者懼怕,那就不要做。  不過,你可以試試簡單的版本,就像我給我那位朋友提的建議,只是去體驗孩子的一個重大體驗。  | 模仿他人  我還知道,在一些課程上,老師會引導兩個學員之間做一個練習—— 模仿對方。一個人是怎樣的,另一個人精準地模仿他。  這個練習會持續十五分鐘,然後,約三分之一的人會做到這一點:就好像某個通道被打開一樣,模仿者會徹底體驗到被模仿者的體驗。  一次,和一位僧人談到這個練習,他說,他們在寺廟裡有類似修習,而結果也是,體驗到別人的體驗。  在兩天前專欄中《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這篇文章里,我寫到,既然說,一個人的體驗總和就是這個人的自我,那麼,當「我」全然體驗到「你」的體驗時,我豈不是就成為了「你」,那麼,所謂的「我」是誰呢?  原來,是沒有一個抽象的、超出一切具體現象場的「我」。當深切明白這一點後,可以破除我們常說的「自戀」。  不過,我倒沒想著帶大家去破自戀,從昨天的文章你應該可以看出,我自己都覺得還沒活夠活好呢,還想活出野性的生命力呢,總之是還想完善自我,讓自己有更飽滿更健康的自戀。這個專欄,也是這個目的。  最後我想說,各種練習,的確需要你去嘗試才能真正明白,只有體驗到才能真知道是怎麼回事。  所以,你不妨試試簡單的版的「成為他人」,就從對方的一個體驗入手,進入他在這個體驗中的現象場,看看會怎麼樣。  預告: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武志紅  昨天  預告: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03:22 1.58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從這周開始,我們專欄進入第七周,也是關於「自我」這個主題的第三周,這一周的主題是 「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 。  上周,我們介紹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這個理論中的本我、超我、自我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同樣的,他的人格發展理論也廣為人知。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因為性快感中心的變動,而分為五個階段,分別被翻譯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也被傳為俄狄浦斯期)、潛伏期、生殖期。因此,也被稱為性心理發展階段論,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  上周的內容里,我們探討本我、獸性和野性時,有很多朋友留言問,什麼是本我、獸性和野性,能不能做一個準確的定義和解釋。  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有趣,這和另一個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還有很多朋友留言說,他們最本我、最野性的時候,都是和性聯繫在一起的,同時,他們中的很多人說,請匿名。  借這個問題,我可以做一個精神分析的簡單演練。精神分析時,通常不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試著去分析,為什麼別人會提這樣的問題。  所以我不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試著來分析一下,前一種留言的朋友,有較重的性壓抑,而後一種留言的朋友,性壓抑相對輕一些。  精神分析師會說,我的分析解釋都是假設,你可以不接受或反駁,但這種非常直接的分析,還是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好吧,大家別打我,反正你們也打不著。  接下來我會用一周的時間,拿出我滿滿的誠意,通過講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來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本我、獸性和野性。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什麼是性。  我們可以再做一個精神分析的演練。精神分析的核心技術不是分析,而是自由聯想。所謂自由聯想,就是從某個地方啟動你的聯想,你第一時間想到什麼,又想到什麼,又想到什麼……  留一個小作業,從「性」這個字,你會第一時間想到什麼,然後從這個聯想又想到什麼,然後又會想到什麼。先不用做太多,接連做三次聯想就可以了。  這是一個「危險」的作業,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作業。  再分享一段魯米的詩:  不要問愛能成就什麼!  色彩繽紛的世界就是答案。  河水同時在千萬條河川里流動。  真理活躍在夏姆斯的臉上。  說明一下,詩句中的夏姆斯是魯米的同性戀人,靈魂伴侶。  這段詩,是魯米的詩歌中我最喜歡的段落之一。  自我08 | 口欲期:吃貨的源起  武志紅  23小時前  自我08 | 口欲期:吃貨的源起  12:15 5.73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今天是第一講,我先來為你介紹一下這個理論,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口欲期。  |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五個階段  眾所周知,弗洛伊德的理論被稱為泛性論。雖然其中有些觀點很具顛覆性,到現在也沒有被徹底接受,不過,他提出的口欲期概念,已經是共識。你如果去歐洲旅遊的話,會發現,嬰兒車裡的寶寶們很多都叼著一個奶嘴,而中國有意識的父母,也不再限制嬰兒吸吮手指等,也會給孩子一個奶嘴使用。我個人認為,這就是弗洛伊德的口欲期概念被廣泛接受的最佳證明。  弗洛伊德認為,人天然就有性本能,而且性本能是生物性能量,會隨著年齡不同,有不同的快感中心,因為這些快感中心的變遷,一個人的人格可以分為五個發展階段:  口欲期(oral stage),時間是0-1歲,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部位;  肛欲期(anal stage),1-3歲,快感中心集中在肛門部位;  性器期(phallic stage),3-6歲,也被稱作俄狄浦斯期,這種翻譯來自於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的故事。  潛伏期(latent stage),6-12歲,進入潛伏期,而更重視和同性交往;  生殖期(genital stage),12-20歲,也即青春期,一個人的心理和生理都趨向成熟,最終做好了生殖的準備。  弗洛伊德的這個人格發展理論,是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世界的主流文明,對性都有各種忌諱,所以這個理論,容易讓人覺得不舒服,但它們有自己的解釋力。  這個理論的重點,是在前三個階段,弗洛伊德認為,一個成年人的人格發展程度和各種複雜心理,可以在6歲前找到各種對應。  這是專業術語,而在精神分析的圈子裡,使用的「黑話」是「俄期」和「前俄期」。所謂「前俄期」,是前兩個階段的總稱;而「俄期」,就是我們說的第三階段的俄狄浦斯期。  第三個階段翻譯法,還有比如「性蕾期」,意思是性意識像花蕾一樣剛萌發,之所以又被稱為俄期,是因為弗洛伊德認為在這個階段,幼兒會形成俄狄浦斯情結。  弗洛伊德自己的學說重點,也放在了這一階段,而後來的精神分析的理論發展,則集中在了前俄期。不過後來的很多精神分析師也認為,弗洛伊德所代表的經典精神分析已經過時了。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弗洛伊德對於心理學的巨大貢獻。所以,我們在介紹弗洛伊德的時候,希望你加入自己的思考來吸收大師的理論與觀點。  弗洛伊德文筆優美,曾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但他又是一個特別愛發明術語的人,估計你聽到這裡可能聽得有些暈了。  介紹一個學心理學的懶省事的方法:別非得要求自己一定聽懂,能聽懂多少就聽懂多少,對於自己特別有感覺的部分,就務必要深入學習,涉及到的方法,也試著去使用。因為我個人覺得,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與治療,首先是建立在體驗上的。  | 口欲期  關於口欲期的心理,可以總結為三句話:  嬰兒要用嘴吃東西,這是嬰兒的頭號需求。如果嬰兒期,一個人常被餓著,那這個人長大後就容易成為一個嚴重的吃貨。  嬰兒需要用嘴感知世界,他們對任何東西感興趣,都會往嘴裡塞,這未必是要吞進去,而是要用嘴感知。  這一階段的意象,就是嬰兒的嘴與媽媽的乳房,這一對意象所構成的畫面,有著無限的含義。  弗洛伊德之後的客體關係心理學,也是精神分析理論的第二階段,特別重視嬰兒與媽媽乳房的關係,認為這是嬰兒和外部世界的原初關係,這會成為嬰兒與整個世界關係的一種基石,一種隱喻。  所謂客體關係心理學集中研究三歲前的母子關係對一個人的影響,其中的「客體」指的是早期的重要他人,特別是撫養者,與孩子建立的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內心深處,成為一個人的人格結構。現在的心理學界,客體關係心理學是精神分析的主流,我們會在第三章「關係」中,詳細介紹它。  那我們回到嬰兒與媽媽乳房的關係,從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我覺得可以這樣來理解,嬰兒的一切人性,都會展現在這一關係之中。所以,需要有意識地,讓小嬰兒和媽媽的乳房建立一個良好關係,這樣嬰兒就會感知,世界一開始就是歡迎他的,一開始就是友好的。  | 固著和退行  圍繞著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的五個階段,有兩種經典的心理學現象:固著和退行。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說,一個人的心理按照階段的順序發展,有正常的向前發展,也有對應的障礙。常見有兩種就是固著和退行,而這兩種現象在口欲期最容易有體現。  固著(fixation),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某個階段得到的滿足太少或太多,都會導致這個人的性心理固著在這一階段。也就是說這個人發展停滯在這個階段,這個人會持續地尋求這個階段的滿足方式。  退行(regression),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高級階段受到了挫敗,就會退行到低級階段,去尋求低級階段的滿足。  那我先來給你說說固著。  我個人認為,一個人如果特別愛吃,那就可能是固著在了口欲期。  精神分析是一種很容易傷害到人自戀的學問,剛才這個說法,就可能會傷害到很多吃貨的自戀,噢,天啊,這麼說,我竟然是固著在了性心理發展的第一階段,武志紅你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如果你這麼想,我建議你可以換個角度,懷著好奇和興趣再來聽聽看,我的理解是否有點兒道理。  我覺得在動物身上,固著的這個道理也有體現。我沒養過孩子,但養過四窩加菲貓。第一窩加菲,是一對兄妹,妹妹我起名字叫小蝴蝶,因它頭上的花紋,就像蝴蝶的翅膀似的。  在出生的第一天晚上,小蝴蝶不知道為什麼,找不到貓媽媽的乳頭,結果它不斷地叫,但我凌晨時才發現這個問題,後來拿棉簽沾了貓奶粉讓它嘗嘗,再把貓奶粉塗到貓媽媽乳頭上,幫助它找到媽媽的乳頭,結果它找到後,立即像吸血鬼一樣狂吃。  接下來我便發現,小蝴蝶一輩子都是個嚴重的吃貨,比如給它喂貓罐頭,它會一頭扎到裡面,把自己弄得髒得不行,以至於要常給她洗澡。這種情況直到幾歲大後,才有好轉。  相反,它的貓哥哥,我起名叫熊貓,就完全沒這個問題,因為它一開始就得到了口欲的滿足。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口欲和食慾不同。很多人肯定早發現了這一點,很多時候你要吃東西,不是胃要吃,不是身體需要營養,而是你嘴饞。我認為,前者是食慾,後者就是口欲了。  我們再來說說退行。  拿我寫文章來給你舉例子吧,我寫文章的時候,一旦受挫,就忍不住去找我心愛的餅乾吃。我覺得這就是退行的一種,寫文章是高級階段,而在高級階段受挫後,就要退行到口欲期的滿足中,去尋找安慰。  這種退行在動物身上也有,例如貓有「踏奶」的動作,就是將它的兩隻前爪搭在主人身上,以一種穩定的節奏按來按去,嘴裡則發出滿意的「呼嚕」聲。  這是口欲的退行,貓小時候吃奶的時候,就需要用這種動作去擠貓媽媽的奶水。  不過,人和貓並非是只有受挫時才會這麼做,有時候退行,可能只是在留戀回味早期階段的美好感覺。  口欲固著和口欲退行的行為,是非常常見的。從我分析的角度來看,吸煙和接吻也算是口欲固著的一種。我不吸煙,所以寫作缺靈感時,就去吃餅乾找安穩,而很多作者是吸煙,吸煙有點兒像吸吮,而且煙完全是自己能控制的,這種控制感和口欲滿足,應該會幫助作者找到靈感。有的人還會有吸吮手指的習慣,比如我看NBA比賽就發現,勒布朗·詹姆斯就有在賽場上吸吮手指的行為。  我分析自己,覺得自己也有類似的行為。比如在諮詢中,我有一個習慣性動作,是用手托住下巴,有時候也會下意識地咬一下自己的手指,這時候仔細去觀察自己,我發現都是諮詢遇到困難的時候。  這裡我要說一說我對精神分析的偏愛,有的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會對精神分析嗤之以鼻,而我自己在深入學習精神分析後,感覺有點兒「上癮」,因為精神分析就像是提供了一個顯微鏡一樣,讓你觀察到自己和別人的心理微妙之處。  今天我們先講到這裡,明天我們來講肛欲期心理,這裡面也有奧妙無窮的心理,而且和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賣個關子,也算留個作業,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肛欲期,即圍繞著大便的心理,會和什麼極為重要的事聯繫在一起呢?  今日得到  弗洛伊德認為,人天生有性本能,而快感中心的不同,導致了一個人的人格發展,也即性心理發展,有五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器。  口欲期的階段,是一歲前,這期間嬰兒的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吃東西和用嘴感知事物,都會給嬰兒帶來快感。  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中,有兩個心理現象——固著和退行。當在某一階段得到過度滿足或嚴重匱乏,都會導致一個人的心理固著在這一階段。退行是指當一個人在高級階段發展受挫後,會退行到低級階段,為的是尋求低級階段曾經獲得的滿足。  作為最早期的心理發展階段,口欲的固著和退行,是最容易發生。  自我09 | 肛欲期:金錢態度之源  武志紅  昨天  自我09 | 肛欲期:金錢態度之源  10:57 5.12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今天是第二講,我們來談談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中的第二個階段:肛欲期。  昨天,我給大家留了一個小思考,今天這個標題就講出了謎底——肛欲期的心理,是我們對金錢態度的源頭。  | 肛欲期  我先來給你講一個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  2014年,我去了北極,是和一位師兄一起去的,去北極的多是有錢人,我們是被旅遊公司邀請去給這些有錢人講課。  一天上午,登陸一個小島後,我和師兄一起散步,他說,志紅啊,你不是解夢很厲害嗎,你給我解一個夢吧。什麼夢呢?原來,他常夢見自己站在大便里,噁心得不得了。  聽了他的夢,我說,師兄,你也學過精神分析,你難道忘了:糞便,就是金錢?聽我一說,他恍然大悟說,噢,是啊,我怎麼忘了。  在預告中,我引導大家簡單做了自由聯想的練習。自由聯想中,你自由想到的內容很重要,你卡殼的地方一樣很重要。如果你突然間聯想不下去了,精神分析師會問你:有什麼東西是你不願意想到的?有什麼體驗是你不想碰觸的?  比如對我的師兄來說,他非常專業,但這個重要的夢,他自己一直沒有認真去解,而真的想要去解夢時,也沒有想到自己所學的東西,因為他不想碰觸自己內心的關於大便的體驗,所以這個自由聯想就沒有很好的進行。  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作為旁觀者,就可以幫他輕鬆地看到這一點。這是心理諮詢師們很常見的事,我也常這樣,自己分析自己時,吭哧吭哧半天分析不清楚,而旁人卻可以看得很明白。  那天下午,我們在北極的一個小島登陸後,我這位師兄又對我說,志紅,我中午又做了一個關於金錢的夢,給你說說?他夢見自己不僅站在裡面,而且雙手都沾滿了,這讓他感覺到非常噁心,然後一下子就醒了。  雖然他知道精神分析的基本道理,但這時候的自我分析,還是不能很好地做下去,他要再借用我一下。於是我問他:在你噁心的感覺產生之前,還有別的感覺嗎?他想了想說,手上的噁心的東西其實是乾的,它們軟軟的,還很溫暖,我感覺很好,很喜歡。  說完,他忍不住笑起來,我也對跟他開玩笑說:恭喜啊,師兄,你手上有乾貨了。  我這位師兄的夢境,可能讓你有點兒反胃,但是沒辦法,咱們還得繼續講。  你可能會說,夢境和現實怎麼能是一回事兒呢?但我認為,夢境是會反應真實的心理,如果你願意相信我的分析,我就再來給你說說為什麼我們對金錢的態度,是源自對大便的態度呢?這就要談談肛欲期的奇妙心理了。  一歲前的口欲期,嬰兒其實是在剝削,在吸收,他不能自己創造東西,奶水固然是好的,可這是媽媽的乳房所產生的,他是無力無能的。這時候嬰兒的大便,並不是成形的。弗洛伊德說,一歲到三歲的肛欲期,快感中心從口腔部位轉移到了肛門位置。那這時幼兒就會發現,他有自己的創造物,而且能自己控制它。我認為,一個自己能控制的創造物,並且還是自己的第一個創造物,這對幼兒來說是很重大的事情。  | 對創造物的態度  從弗洛伊德的分析和我個人的理解出發,可以這麼說,既然這是自己的第一份創造物,那麼這就是對自己所有創造物態度的源起,也就是說,幼兒時對自己的大便是什麼態度,長大後對自己的其他創造物也是什麼態度。當然了,這是我分析總結的理論,如果你認為不可取,也可以只是作為對不同的聲音意見來聽一聽。  關於我的這個理論,我覺得有一件事可以說明,有些成年人上完廁所後,會先看一眼再衝掉。拿我自己來舉例,我是一位作家,我對自己的創造物,原來是相當不尊重,相當隨便。我2005年在廣州日報寫心理專欄,寫了一兩個月就出名了,就開始有人請我講課,問怎麼付費,我那時的回答是,你們看著給吧,你們的慣例是怎樣的就怎樣給我。  於是,一直到2008年,我的講課費都是半天1000-3000。2008年,因為找了一個和我態度完全相反的前女友,講課費才迅速飆升。我2007年出書,第一本書就是暢銷的《為何家會傷人》,當時和出版社簽約時,我完全接受了出版社的原初條件。後來也是借前女友的態度,才大幅度提升了我的版稅,還加上了其他一系列對我有利的條件。  你應該聽出來了,對於創造物上,我和我這位前女友大有不同。在對待大便的態度上,我們態度也完全不同。我們養貓,作為「鏟屎官」,我會及時清理,但清理時有嚴重的嫌棄心,而前女友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去研究,有時她覺得非常好玩。  大人將大便視為骯髒之物,覺得臭,認為不衛生,但小孩子是沒有這種分別心的,他們會天然地愛上自己的第一創造物。比如之前我在講課時講到肛欲期,很多媽媽就反饋案例,說她們的孩子不僅不覺得自己的大便臟,反而覺得很有趣、甚至很可愛。  一位媽媽說,她的孩子對她說:媽媽,媽媽,你看我的大便,多可愛啊!它們好不好看?一位孩子則說:媽媽,這個肯定很好吃,你想吃一口不,我想吃。一位學員則看到,她的小侄子真的在吃自己大便。還有一位諮詢師說,她女兒會邀請父母一起吃她的鼻屎。這些大多發生在1-3歲的孩子身上,是我在之前的諮詢、授課中聽到的真實案例。  當然,大便的確是臭的,的確是不衛生,孩子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大便,但在訓練孩子如何控制大小便上,不要太嚴厲,否則就會給孩子這種感覺:他的創造物是骯髒的、讓人嫌棄的。並且,孩子在學習控制自己大小便時,也是在練習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父母不要太去破壞這個歷程。  這有兩種不同態度:讓孩子自律自製,還是由父母等養育者他律他制。關於這一點,我就不展開了,如果大家對具體方法特別感興趣,可以買一些這方面的書籍。  今天的文章,概括的話就是,你之所以一直掙不到大錢,可能是因為你對大便的態度有問題,因為它可能影響了你對自己其它創造物的態度。  我相信,對很多朋友來講,今天的文章是毀三觀的,同時也展示了精神分析的魅力。不過我也要再次重申,首先,內容理論基礎來自弗洛伊德,這位精神分析大師對心理學的貢獻無可估量,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也有很多心理大師對他的理論進行發展或者反駁,所以,你一定要在吸收時也加入自己的思考;其次,有很多內容是我自己多年諮詢經驗總結而成,如果你信任我,可以拿來應用,反之,也沒關係。  最後,如果有重口味的內容,引起你聽覺上的不適,我向你說聲抱歉。不過明天,我要給你講弗洛伊德更毀三觀的性器期,也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願我們在「三觀盡毀」的同時,獲得更好的覺知力,並由此可以釋放自己的野性生命力。  今日得到  肛欲期,是性心理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快感中心從口欲期的口腔部位,轉移到肛門部位。  大便,是每個人的第一個創造物,我們如何對待這個創造物,會嚴重影響甚至決定,我們以後如何對待自己的其他各種創造物。  除了創造物,大便也是人的第一個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的東西,學會控制會帶給孩子巨大的掌控感。  幼兒如何對待自己的大便,自然是父母等撫養者決定的。這時候,我建議不要太嚴格地訓練孩子,要讓孩子形成自律自製。  對話技術小貼士  向前找感覺,向後找態度  「在你的這個感覺產生之前,還有別的感覺產生嗎?」  這是心理諮詢的一個談話技術,為的是找出被我們隱藏的感覺,特別是找出刺激產生時的第一感覺。這是向前找出更多的感覺  「對你這個感覺,你有什麼感覺產生?」  這雖然說是感覺,但這更像是在找我們對一個感覺的態度。  推薦閱讀:  問答 | 我如何識人  問答: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自我08 | 口欲期:吃貨的源起  英雄之旅  87423成員 3062人今日打卡  自我10 | 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武志紅  2小時前  自我10 | 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10:54 5.10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今天是第三講,主要講講性心理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性器期,也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期。  | 凱撒大帝的夢  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古羅馬的凱撒大帝,夢見和自己的母親有性愛,驚醒後就問他的占夢師這是怎麼回事,占夢師說,做這種夢的男人,會征服世界。  我們現在當然不知道這位占夢師為什麼這麼說,可能就是為了取悅皇帝。我通過這個故事,是想告訴你,在弗洛伊德看來,這是個無效的解釋。弗洛伊德的看法更為極端,他認為男人們都會有這樣的夢。  類似於這樣的解夢,我在諮詢中有過一些案例,生活中和朋友聊天,有時也會被問到這樣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的夢。  例如一位做導演的朋友,他說總夢見一位面目不清的女人,很想知道這個夢是怎麼回事。  我問他,這個女人面目是不清楚的,但她總有其他細節是清晰的吧,那就從這些細節開始,你完善這個女人的形象,看看她是誰。  他進行了幾秒鐘後,突然身體打個寒戰,進行不下去了。後來,他對我說,他也是做了和凱撒大帝一樣的夢。  雖然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結已經廣為人知,但我知道,講述這些故事和接下來的理論時,還是有朋友會感到非常不舒服,非常抵觸。如果讓你有這樣的感覺,我建議你可以當做是在聽別人的故事就好。  歷史上有很多聽過凱撒大帝故事的人都有機會成為弗洛伊德,但事實上,人類社會等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被弗洛伊德這位猶太人提出這個觀點。如果早幾百年提出這樣驚世駭俗的觀點,他可能會遭遇一百種死法。從這一點上來講,弗洛伊德也算是一位征服世界的人,不過他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他危險的思想。  精神分析的治療方式,絕對也是一種危險的方法。  為你推薦一部電影《危險方法》,講的是弗洛伊德和榮格,以及著名的來訪者薩賓娜的故事。  電影《危險方法》海報  | 俄狄浦斯期  我們來講講弗洛伊德的危險思想的核心。  弗洛伊德認為,孩子在3-6歲時,會進入性器期,他們的快感中心從口腔、肛門,轉移到了生殖器部位上。  在心理上,孩子這時可能會對同性父母產生競爭和嫉妒心。比如我有一位朋友說,她5歲的女兒,看到父母的結婚照,非常生氣,甚至還在他們和幾家朋友出去旅遊時,當眾宣稱:長大了我要嫁給爸爸!大家當然覺得這是童言無忌,哈哈一笑就過去了。在弗洛伊德看來,這個小女孩是在表達,她要奪走媽媽的男人,她是很認真的。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局面,前面我們一直講,鼓勵本我和野性,但現在可以看到,如果本我和野性,是這樣的東西,那就太可怕了。畢竟,孩子偏愛父母中的一個,攻擊性指向另一個,這是違反人倫的極致,也是對人類社會的終極挑戰。  精神分析學派和一些人類學家認為,道德規範就是圍繞著亂倫禁忌而來,也就是說不能和父母發生關係,也不能殺死自己父母,這是任何一個成型的社會都設立的禁忌。  這不僅是禁忌,更是一種真理。畢竟,「我」是父母所生,如果「我」竟然仇恨同性父母,這在背叛父母的同時,也背叛自己。  | 流動而不成為  該如何處理這個複雜的難題呢?  我個人的建議是:流動而不成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讓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動,不去壓制它,但也不會讓它獲得成功。  再詳細地說,就是孩子可以親近異性父母,讓孩子自然表達,當他對同性父母表達競爭和嫉妒時,也不必大驚小怪甚至大加斥責。但是,也不給孩子這種感覺:你贏了!  比如說,媽媽不給兒子這種感覺:我愛你勝過愛你爸爸。爸爸則不給女兒這種感覺:我愛你勝過愛你媽媽。在具體行為上,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孩子進入三歲前,必須把他們從父母的床上趕走。  特別是男孩,如果年齡挺大了,還和媽媽在一張床上,這就是「流動並且成為」了。他們內心中,會覺得打敗了自己父母,他們的俄狄浦斯情結可能就此得到了滿足,但是我認為,這可能會讓他們在成年後付出代價,導致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  父母需要讓孩子清楚家庭的序位和現實。就是,我和你爸爸(媽媽)才是伴侶,我們是大人,大人才能一起去化解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我們還能保護你,而你就做你的小寶貝好了!掌握這個原則就好,有時候小小嚴厲一下,關係也不大。  在弗洛伊德看來,俄狄浦斯期的這個孩子和父母的三角關係,是最終建立超我的關鍵。對男孩來講,他想佔有媽媽,而打敗爸爸。但正常情形下,他知道,爸爸比他強大太多,是他打敗不了的。同時,他也因為想和父親競爭母親,而感覺到罪惡。  接下來,弗洛伊德認為,男孩就會啟動 「 認同 」 的心理機制,去解決這個複雜的難題。也就是說他決定成為和父親一樣的男人,那樣他長大後,就可以娶像母親一樣的女人。這樣一來,父親的形象,就內化到了孩子的心中,成為孩子的超我,也就是道德。  在弗洛伊德看來,社會文化規範也會成為超我的一部分。這可以理解,畢竟是男權社會,所謂的社會文化規範,也是由一個文化中的「超級父親」們所制定的。  這樣一來,在弗洛伊德的設想中,本我和野性,真成了要被約束的力量,要把父親和社會文化規範的超我所馴服,甚至像是壓服。但如果真是壓服的話,就會導致很多心理疾病。  後來的精神分析學家發展研究,比如溫尼科特就認為,三歲前的心理基礎,才是孩子順利渡過俄狄浦斯期的關鍵。因為如果三歲前養育得好的話,孩子內心中的恨會比較少,這樣在對異性父母表達競爭、嫉妒和恨時,也就比較輕,於是就比較好化解了。  溫尼科特提出了「足夠好的媽媽」的概念,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在三歲前得到了「足夠好的媽媽」的養育,那麼就可以免於各種心理疾病。  | 發展孩子的競爭性  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的五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主題,如果發展得好,就會發展出一些好的心理來。口欲期,孩子發展的是信任;肛欲期,是自主;性器期,是競爭與合作。  口欲期,孩子需要「吃飽」,覺得可以從外部世界吸收到足夠的好東西;肛欲期,孩子需要控制,通過自主控制大小便,鍛煉自我力量。這兩個基礎打好後,孩子才有心理能量去競爭,並學會合作。  我們都知道,競爭性是一個人能否良好發展的關鍵,而俄狄浦斯期,孩子就是在家裡發展他的競爭性。這份競爭性,既需要得到鼓勵,又需要得以控制,這樣孩子的本我中的野性生命力,才可以變得人性化,但又不是失去它。  我廣州工作室的黃玉玲老師,有兩個女兒,正好都處於俄狄浦斯期,兩個小傢伙經常說:媽媽,我比你強!  她有時會配合孩子的這種自戀,說,哎呦,你們可不得了了,你們真是比媽媽厲害多了!有時則和她們嬉戲打鬧,把強烈的競爭,變成一場遊戲,遊戲到最後,女兒們有時會抱著她說:媽媽,我太愛你了,你和我一樣強!有時,女兒們則說,媽媽,還是你厲害,我長大後能和你一樣就好了。說這樣的話時,這是女兒在對媽媽表達認同。  於是,有時她們覺得自己強,有時她們是平等的,有時則清醒地認識到,她們是孩子,媽媽是強大的大人。  這是競爭性完整的表達,如果孩子在6歲前得到的是這種基本感覺,我認為的確就可以免於一些心理疾病。  俄狄浦斯情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我這幾千字幾分鐘只能講一點皮毛,以後如果有機會,可以講述得更深入透徹一些。  明天的文章,我們來講講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的五個階段後兩個階段,也講一些關於性能量的隱喻。  今日得到  3-6歲期間,孩子會進入性心理發展的第三階段的性器期,也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期。  弗洛伊德認為,孩子在性器期,心理上會對同性父母產生攻擊欲。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想佔有父母中異性的一方,而對同性一方產生嫉妒和競爭。  這一階段的心理非常複雜,弗洛伊德認為的解決方式是認同,孩子明白他們不能攻擊同性父母,於是轉而認同他們,因此形成這種心理:我可以成為同性父母的樣子,長大了去找和異性父母像的異性。  俄狄浦斯期是在鍛煉競爭性,父母不要總是贏自己的孩子,可以適當地輸給他們,把競爭變成好玩的遊戲,讓孩子的競爭性得以良好發展。  附錄:俄狄浦斯的故事  俄狄浦斯是古希臘三大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  他是忒拜王的兒子,但忒拜王相信了一個預言———他的兒子有一天會殺死父親而與母親結婚,於是命人殺死自己兒子,並且先將兒子兩個腳釘在一起。  然而,這個執行命令的人不忍下手,只是將他丟棄在山上。後來,一個牧羊人發現並將他送給鄰國柯林斯國的國王做兒子。因為他雙腳的問題,於是鄰國國王夫婦給他起名叫俄狄浦斯,意思即腫脹的腳。  俄狄浦斯長大後,聽到神諭說,他會弒父娶母,這讓他驚恐,於是離開柯林斯國而四處流浪。  一次流浪時,在一個三岔路口,一個趕車的老人和他發生衝突,並用鞭子打了他,俄狄浦斯憤怒地將他和同行的僕從殺死,這位老人,就是忒拜國王。  在流浪中,俄狄浦斯做了很多英雄事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解開了獅身人面獸斯芬克斯的謎語。當時斯芬克斯肆虐忒拜國,而守寡的忒拜國王后伊俄卡斯忒宣誓說,誰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謎,她就嫁給誰,自然的,這個人也將成為忒拜國的新國王。  謎面是「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傍晚用三隻腳走路」,答案是「人」,因為人童年爬行用「四條腿」,成年走路用兩條腿,晚年要拄拐杖是「三條腿」。  人,本來就是最大的謎語。  俄狄浦斯因此成為忒拜國新國王,並且和王后,其實就是他媽媽,生了四個兒女。俄狄浦斯也是一個好國王,在他的治理下,忒拜國一篇繁榮。  但後來,忒拜國瘟疫流行,去問神諭,俄狄浦斯才知道,他多年前在三岔路口殺掉的那個老人是他父親,而與自己同床共枕的是母親。聞知這一事實後,伊俄卡斯忒女王自殺,俄狄浦斯則戳瞎雙眼,流浪去了。  《俄狄浦斯王》被譽為古希臘三大悲劇之一,弗洛伊德認為,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打動人心,是因為喚起了很多男人心中的戀母情結,他也因此將戀母情結稱為「俄狄浦斯情結」。  習慣上,人們將俄狄浦斯情結稱為戀母情結,但它完整的表達是戀母弒父情結,這是因為,戀母已經夠讓人不能接受了,弒父就更不用說了。  相應地,弗洛伊德又將女性的戀父情結稱為「伊萊克拉特情結」。不過,「伊萊克拉特情結」這個名詞沒有流行開來,現在一般用「俄狄浦斯情結」通指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  說明一下,弗洛伊德說,男人他很了解,內心深處最深的結,就是戀母弒父情結,而女人太複雜了,他沒搞清楚,但大致可以說,女人是戀父仇母情結。  戀父戀母情結,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首先是想像層面的東西,但它也的確表現在方方面面,同性競爭,異性相妒,就是典型表現。  並且,如果我們看人類歷史,特別是帝王家庭,男人的戀母弒父情結,就表現得非常直觀。所以說,戀母情結既罕見,又常見,而又複雜。  弗洛伊德是通過自我分析,先發現了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結,然後再做了一個推論——男人身上都有這個。他40歲的時候,父親去世。然後他陷入嚴重的抑鬱中。對此,如果我們不深入探討,就容易有很直觀的解釋:這肯定是太愛父親了所以太悲傷,悲傷化為了抑鬱。  而弗洛伊德是通過一年的自我分析發現,在他小時候,他很多次想把父親殺死,這種想法太可怕了,所以等他長大後,他就把這個想法徹底忘記,其實是壓抑到潛意識中去了。等父親去世後,雖然是八十高壽的正常死亡,但弗洛伊德潛意識深處,認為是自己殺死了父親,因此感到內疚,內疚化為了抑鬱。  等解開了自己這個「人」的斯芬克斯之謎後,弗洛伊德也治好了自己的抑鬱。之後,弗洛伊德推論,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為男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戀母弒父的故事。  自我11 | 潛伏期和生殖期  武志紅  8月17日  自我11 | 潛伏期和生殖期  09:54 4.64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今天是第四講,我們來講講性心理發展的後兩個階段——潛伏期和生殖期。  昨天,我們講了危險的俄狄浦斯期,來幫你簡單回顧一下,這一階段,因為想和同性父母競爭,以贏得異性父母,會導致人有很深的罪惡感。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經典的三角關係,是複雜人際關係的源頭,它可以讓孩子形成這種基本感知:你不能獨佔一個人,愛都是要分享的。  如果這一階段發展得好的,一個人會形成這種感知:我可以表達我的競爭欲,我也可以接受別人的競爭欲,我們可以互相PK。我可以充分展現我的力量,我也可以接受自己的失敗,我還可以認同對方的強大。  這讓我聯想到我看NBA的比賽時,就是這種感覺。他們每個球員都可以自戀爆棚,坦然說自己是最好的球員,在賽場盡情表現自己,但失敗後也能做到祝福對方。相反,如果看CBA的比賽,這種感覺就差很多。  特別是一個很小的動作,投進球後球員如何慶祝。我觀察到,NBA賽場上有各種各樣的慶祝動作,但如果看CBA比賽,我就發現,球員在進球後,普遍會縮一下身體,就好像是表達了自己的強大後,要立即表達自己的無害。即便有慶祝動作,這份慶祝,也不像NBA球員那樣酣暢淋漓無所顧忌。我個人覺得,一個是,競爭欲被祝福了;另一個是,競爭欲被壓抑了。這是我個人的觀察和看法,如果有CBA的球迷,可不要怪罪我。  俄狄浦斯期是一個說不完的複雜話題,以後我們還會有涉及。  | 潛伏期  接下來,我們談談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理論的第四個階段,潛伏期,是6-12歲期間。  我不太了解現在的孩子在這一階段怎麼樣,我自己作為1974年生人,印象中最深的就是「三八線」。如果男孩女孩一張桌子,就要在桌上劃一條涇渭分明的「三八線」,你逾越了這條線,我就毫不客氣地把你趕回去。  這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潛伏期的經典心理。這個階段,一個人對異性的強烈慾望像突然間沒了一樣,反而表現得對同性更有興趣,整天是男孩和男孩一起玩,女孩和女孩一起玩,誰如果整天去粘異性,就容易被嘲笑。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如果沒法形成這一點的話,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以後都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我在做心理諮詢時聽過一些個案,比如女孩在小學時被嚴重孤立,達到了校園欺凌的級別,和她們談了之後發現,她們像是在潛伏期沒注意到「不要靠近異性」的規則,還是和男孩公開地玩耍在一起,結果就被其他女孩聯合孤立。在男孩身上,這也是一樣的,如果男孩這時太過於接近女孩,就會被其他男孩笑話。  這不僅是心理上的演變,也和性能量有關。潛伏期的性能量,也像是隱藏了起來。  從弗洛伊德的理論來看,我認為這一階段,可以視為一個準備期,先學會如何和同性合作,能更好的度過接下來性能量大爆炸的時期。這個時期,就是12-20歲的生殖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青春期。  | 生殖期  和3-6歲的性器期非常不同的是,青春期的慾望,沒法隱藏了。幾歲的孩子,因為沒有明顯的第二性徵,他們的各種表現還可以被大人當做笑話來對待。  但是,青春期時,青少年的第二性徵會顯露無遺,身體開始發育,男孩長出喉結、鬍子等,女孩的第二性徵更為明顯,還會迎來經期,這些都在提醒他們,他們的性別是什麼。  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在體型上,青少年也逐漸接近成年人,這意味著,他們終於有了可以平等抗衡同性父母的生理條件。  原生家庭,其實是孩子人性的練習場。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待原生家庭的一個價值。6歲前,孩子主要是生活在家庭里,他要吸收營養,他要自主控制排泄,他還要學習競爭與合作。  所以這時候的父母最好是提供一個抱持性環境,讓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相對肆意地發展自己的能力,就像我們之前談到過的溫尼科特說的那個標準——世界準備好接受我的本能排山倒海地湧出。  當然,孩子也必須學會尊重界限的存在,其實就是學會尊重別人。也就是說,既可以釋放自己,做自己,又能懂得尊重別人,這樣的話,孩子就在原生家庭的練習場中獲得了最初的寶貴經驗,然後,就可以進入社會大熔爐了。  6歲後,孩子要進入學校了,這時學校和社會還是會把他們視為孩子,而給予優待和保護,但再也不可能像在原生家庭那樣,可以得到很好的抱持性環境了。  12歲後,孩子的身體和能量,都在急劇向成年人發展,他們所呈現出來的能量無窮,如果處理不好,就會進入所謂的「殘酷青春」。  如何能比較好地度過青春期?我認為當然是首先在一個在抱持性環境下長大,這樣成長起來的青少年能展現自己的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別人,簡單來說就是,能競爭,也能合作。  如果說,原生家庭是一個人人性最初的練習場,那麼生殖期,也算是一個練習場,但已經是最接近社會的練習場了。  離開這個練習場後,一個人就要進入真實的社會,在其中淬鍊自己,去尋找自己的伴侶,去成為這個社會有基本競爭力的人。  | 小結  到這裡,我們就講完了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的五個階段,也是通常說的人格發展理論,現在總結一下這個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性本能和攻擊本能,是人性的兩大驅力。因快感中心的變遷有五個發展階段:  口欲期,1歲前,快感中心在口腔部位,這一階段需要發展出基本信任,也就是一個人由衷地相信,外部世界是願意滿足他,讓他吸收養分的。  肛欲期,1歲到3歲,快感中心在肛門部位,這一階段需要發展出基本自主感,孩子發現他可以基本按照自己意願,去控制大便,這是孩子的第一個創造物,也將影響他對自己以後各種創造物的態度,我認為這其實也是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  性器期,3歲到6歲,這一階段孩子發展的是競爭性與合作精神,也是超我形成的關鍵時期。  潛伏期,6歲到12歲,開始變得對同性更感興趣,這一階段特別要學習的是和同性夥伴的合作關係。  生殖期,12歲到20歲,也即青春期,性能量和攻擊能量都爆炸般呈現,青少年開始真實地學習,如何合理地展現自己的能量。  也許有朋友會覺得,今天講得不夠過癮,這一是因為沒有展開,二是因為弗洛伊德的關注點,也的確是在前三個階段。我們對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也就是性心理發展階段論的介紹,就進行到這裡。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我特別向你推薦韓國精神分析師李武石寫的《尋找弗洛伊德》,當然是中譯本,這是我讀過的,我認為非常專業的、最好的關於弗洛伊德理論的入門書。  今日得到  潛伏期,是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理論的第四個階段,時間是6-12歲期間,一個人對異性的強烈慾望像突然間沒了一樣,反而表現得對同性更有興趣。  潛伏期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為未來在社會上立足做好準備。  生殖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青春期,是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理論的第五個階段,時間是12-20歲期間,青少年在體型上逐漸接近成年人,能量無窮,需要被妥善對待。  在抱持性環境下長大的青少年能更好地度過青春期,能展現自己的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別人,簡單來說就是,能競爭也能合作。  預告:成為你自己  武志紅  昨天  預告:成為你自己  02:46 1.29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這是我們節目的第八周,也是關於「自我」主題的最後一周,這一周的主題是「成為你自己」。  「 成為你自己 」 ,是我使用的最多的一句話了,就像是我的心理學的一個標籤一樣,我們欄目的Slogan—— 「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 ,也是一樣在表達這個意思。  我最初是從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那裡聽到的這句話,無數人用無數種方式講過這句話中的精神。  這一刻,我想起的,是我從朋友那裡聽來的一段話:  人生由幾百、幾千乃至幾萬個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等你老了,回顧一生的時候,你發現最虧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這一生,就白活了。  我們來做一個調查,很簡單,然而也許很「致命」:  你能不能想起五件事,你特別想做的,但卻一直沒有去做的,就按照自由聯想的順序,把這五件事寫出來。  這五件事,也許是很小的事,比如你一直想吃一種美食卻一直沒做;也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比如你想去一趟南極。  希望你可以在留言中來聊一聊。如果不是寫留言,是寫給你自己的,那這個清單就可以長一些了,例如寫十件,那又會是怎樣的十件事呢?  我們這一章的主題還是「自我」。你也看到,我一直倡導的,是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那句話——世界準備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  這份洪荒之力的感覺,最初是抱持性的父母,一直鼓勵孩子,表達本我的結果。我相信,很多朋友在原生家庭中沒得到這個抱持性環境,但現在,你可以做你自己的「父母」,試試帶著點偏執勁,去追逐一些你特別想追逐的事物,以此來滋養你的本我。  我再分享一段魯米的詩給你:  有一顆光的種子,種在你裡面。  你必須用自己去澆灌它,否則它就會死亡。  也許你已經發現了,最近我們的「英雄之旅」學習小組裡,有一個駐場諮詢師的活動。如果你有什麼困惑想要諮詢,歡迎你點擊文末圖標,進入學習小組發帖。我們的駐場諮詢師都是專業出身,很有經驗,希望能夠幫到你,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  自我12 |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武志紅  38分鐘前  自我12 |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10:11 4.77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成為你自己」,今天是第一講 「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 。  我先來給你講一個故事。  我在大學本科的時候,和一個認識了挺久的女孩聊天,聊著聊著,她非常驚訝地問我:武志紅,你難道不是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你自己的?  問我時,她那種眼神,就好像看到了一個外星人一樣。  我很自然地反駁她說:我知道我是誰啊?我為什麼要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我自己?  反駁完之後,我也是第一次意識到,地球上原來是有另一種人的,他們是通過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是誰。於是,我也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她。  我們總說覺知自我。可是你看,我在這方面並非天才,絕對沒達到孔子說的那種境界——生而知之。我這時候才意識到,原來是有兩種人,一種人是通過別人的評價認識自己是誰,另一種人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誰。  我知道我們的用戶中有很多特別年輕的朋友,要知道,能很早就開始覺知自我的歷程,這是多麼好的事。  後來,我不斷思考這類現象,就此弄了個術語:外部評價體系和內部評價體系。  使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乎,甚至會內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這樣的人他們在做事情時,首先考慮的,也是別人怎麼看、怎麼認為。他們做事情的動力,常是為了博取別人的認可、金錢等,這可以稱為「外部動機」。  使用內部評價體系的人,對別人的評價不大在乎,他們做事情的動力,是來自於自己內心,這可以稱為「內部動機」。  所以,使用內部評價體系的人,他們在做事情時,特別尊重自己的感覺;使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他們在做事情,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覺,而更多使用頭腦層面的思考。  這又回到了提摩西·加爾韋對自我的定義上,也就是說,使用內部評價體系的人,他們做事情時,常是在自我2的領域內,也就是在潛意識和身體層面;使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做事情時,常是在自我1的領域內,也就是在意識和頭腦層面。  不得不感慨一下,這就是寫作和思考的好處,我真沒想到,自己竟然這麼多次地使用加爾韋的這個定義。這種寫作時的出乎意料,也可以證明,我這樣寫作時,是在自我2的領域。如果是在自我1的領域內寫作,那麼一切都是頭腦和意識事先規劃好的。這也是寫作的一個秘訣,如果你想在寫作上有不凡表現,必須離開自我1的規劃,而聽從自我2的指引。  例如列夫·托爾斯泰,他在寫《安娜·卡列尼娜》時,本來想寫一個受人唾棄的放蕩女人,沒想到越寫越愛她,可雖然這麼愛,還是把安娜寫死了,列夫·托爾斯泰為此慟哭,他妻子說,你真奇怪,安娜在小說里的命運,不是你說了算嗎,你不把她寫死不就得了,托爾斯泰說,不行,故事不受我控制。  你看,好的故事,好的東西,都是不受自我1控制的。自戀雖然是推動力,但真正的好東西,都會突破「我」的自戀。  使用內部評價體系的人,他按照自己的感覺把事情做好時,他會有由內而發的享受感,這是他們做事情的巨大動力。  對我而言,我之所以寫了大幾百萬字,首先是因為,寫作讓我很享受。當能酣暢淋漓地把一個東西表達出來的時候,那種感覺真是不要太好。不過,這也導致,我在寫作時,不能接受被別人左右。  我在廣州日報寫心理專欄時,領導們找我談過不知道多少次話,說我寫的太深奧,能不能更通俗一些,因為這才符合廣州日報讀者的需求。這就是一種經典的外部評價體系的思路。讀者需求多重要啊,你當然要重視要考慮。  但關於這一點,我又有兩個故事講給你聽。  第一個故事是,可口可樂曾經有過一項調查,問用戶,你們希望可口可樂改變口味嗎?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人希望改變。然而等口味改了後,可口可樂的銷量大減。  第二個故事是,像喬布斯這樣的人會說,消費者並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你可以創造出一些真正的好東西,然後消費者就需要它了。  這裡面有很深刻的道理,我就講講我的看法。如果你去調查,你調查的必然是意識層面的東西,而意識層面的東西,並不是那麼有說服力。  相反,那些奉行內部評價體系的人,因為進入了自己的潛意識深處,便由此創造出一些東西,這些發自他們潛意識的東西一樣可以觸動別人的潛意識。  我這麼說,並不是在反對調查這種方法,如果調查的數據和設計思路對的話,當然有很大的說服力。  不過,使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他們的表達,常常並非真的尊重數據。我在廣州日報的心理專欄,第一篇就火了,以後的數據一直顯示,我的專欄是最受歡迎的專欄。所以我可以直接反駁領導說,您看,數據一再顯示,我的專欄就是這麼受歡迎啊,還總列在第一名。這種時候領導會說,是的,但如果你改變一下風格的話,你的專欄會更受歡迎。  可是,我的專欄已經是第一名了,我為什麼要改呢?而且,如果我改了,真的會更受歡迎嗎?  這樣的爭論,看似是觀點之爭,但其實常常是自戀之爭,雖然是你主持的專欄,但我作為領導,還是希望你按照我認為正確的方式來寫。  如果我使用的是外部評價體系,領導們的態度,就會對我構成巨大的壓力,我可能就會放棄我的風格。  但是,我在乎的是內部評價體系,如果換了寫作風格,我就不能享受寫作的樂趣了,所以我是堅決不換。因為我這麼堅決,也因為數據一直很好,當然還因為領導們給了我基本的抱持性環境,所以我就一直按照自己的風格寫下去了。我最初的名聲和影響力,就是這麼來的。  外部評價體系,是一個危險的概念。我讀大學本科時,有一本教材中講了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後,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點。  15美分還可以吧,孩子仍然高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最初,驅動著孩子們玩耍的是他們的內部動機——開心。但老人通過給他們發錢,成功地把他們的內部動機變成了外部動機——金錢,而金錢又控制在老人手中,所以就等於老人控制了孩子們的行為,最終,他實現了把他們趕走的目的。  這個寓言故事,可以有很多的引申關係。  比如,故事中的孩子和老人,是不是可以換成屬下和領導的關係,是不是可以換成學生和老師的關係,更可以換成孩子和家長的關係。  你可以想想看,你是不是遺忘了自己的內部動機,而迷失在各種各樣的外部動機中,無形中被別人掌控了?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一句:莫忘初心!  最後,我想給大家留一個思考題:內部評價體系和外部評價體系,分別是怎樣形成的?你可以使用我們專欄里的知識解讀,也歡迎你用其他的知識解讀,或者是你自己的個性化思考。  今日得到  驅使著人們做事的,有兩種動機: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以內部動機為主的人,使用的是內部評價體系;以外部動機為主的人,使用的是外部評價體系。  使用內部評價體系的人,更在乎的是內在感覺;使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更在乎的是評價、認可、數據和金錢等。  使用外部評價體系時,誰控制著評價標準,誰就控制著你。  自我13 |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武志紅  8月22日  自我13 |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10:31 4.93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成為你自己」,今天是第二講「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是義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出的概念。蒙特梭利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她的教育哲學與兒童教育方法舉世聞名,義大利「兒童之家」就是由她創辦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特梭利學校遍及全球110個國家,其中就包括中國。  延伸閱讀:  瑪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出生於義大利安科納地區,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著名醫生、幼兒教育家、哲學家與慈善家,以其革命性的教育哲學與兒童教育方法聞名於世,義大利「兒童之家」的創辦者。她在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蒙特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引力的心靈》等,被譯成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特梭利協會或蒙特梭利培訓機構,以她名字命名的蒙特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包括中國。  蒙特梭利教育法,可以提煉為「愛」和「自由」兩個詞。愛不必多解釋,而自由就是,尊重孩子的自發選擇。蒙特梭利教育法現在在國內很流行,你可能聽說過,你家附近或你所在的城市就有蒙特梭利幼兒園。  「精神胚胎」這個概念可以概括成三句話:  每個孩子一出生,就已經有一個精神胚胎,就像是一粒種子。成長,就是這個精神胚胎髮育的過程。  植物種子的發育,需要陽光、空氣、水和土壤等養料,而精神胚胎的發育,需要的養料是「感覺」。  精神胚胎在發育過程中,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它會驅動孩子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所以孩子的自發選擇,有深刻含義。  精神胚胎的概念不難理解,我們來說說第二句話中 「 感覺 」 這個詞。  什麼是感覺?無非是三類:  第一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本體感覺。  所謂本體感覺就是一些運動器官,比如肌腱關節等,在運動或者靜止狀態下給你的感覺。簡單地說,當我們閉上眼睛依然可以精準地摸到鼻子、摸到耳朵甚至可以手拿杯子喝水,這就是本體感覺的作用。  第二類:第六感,是指超出五官感知的能力,心理學中常常把第六感和直覺並列在一起。  第三類:第七感,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對相互連接的世界的感知力,比如銀行家看到數字思考怎麼樣優化金融交易,創業者看到一個現象,就想到商業解決方案等,這些對連接的想像力、判斷力和控制力,都是第七感;另一種解釋是說,第七感就是對時間的靈敏感覺,人的意識擁有基於過去的記憶,來模擬未來、分析未來的功能。  以上就是不同類型的感覺,如果給感覺下定義的話,我個人更喜歡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定義:感覺,就是「我」與其他事物建立關係那一剎那的產物。  例如,視覺就是你的眼睛與其他事物建立關係時的產物。感覺,必然意味著你活在關係中,而思想卻未必,思想常是孤獨的。  延伸閱讀:  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哲人,被譽為「慈悲和智慧化身的人類導師」,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他反對構建任何組織去宣揚真理,反對崇拜,認為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台灣作家胡因夢等人翻譯了克里希那穆提的幾十部著作,非常值得推薦。  這個定義看上去很簡單,蒙特梭利的說法也簡單,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他活在豐富的感覺中,換句我們常說的話,就是孩子需要豐富的刺激。  然而,大道至簡。這個簡單的定義和說法,也有致命般的力量。如果你的感覺被破壞了呢?  現在是夏天,但我在廣州,總能見到一些小孩子穿著長袖甚至厚衣服,如果問家長,為什麼給孩子穿這麼多,他們會說,因為孩子體質差,得多穿點。可是,這些孩子都是汗流浹背,看上去非常難受。  也許你沒見過這一現象,但另一種現象,你或許會經歷過。冬天來了,你準備出門,媽媽說,天冷,多穿點。  你說:我不冷。  媽媽會說:我都冷,你怎麼會不冷?  我相信,太多人有過後一種經歷,這是一種著名的冷,「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  當大人這樣做時,孩子自身的感覺就被破壞了。孩子的感覺,是孩子和其他事物直接建立關係的產物,而當大人將自己的判斷強加給孩子時,就相當於切斷了孩子與其他事物的直接關係。  我有多名來訪者說過這樣的話:武老師,你不知道那有多可怕,你做任何一件事,身邊都會有一個人,給你做一下糾正。我沒有體驗過,因為我的父母都不是這樣的,但我可以想像。這種糾正,都是在破壞孩子和事物的直接關係,是將自己的判斷,擋在了孩子和事物之間。  此前,我在《我如何識人》一文中,吹過自己的識人本領。關鍵是,我非常相信自己的感覺。既然,感覺就是我和一個人建立關係時那一剎那的產物,那我相信我的感覺,不就得了。我之所以這麼相信我的感覺,原因很簡單:我這份感覺沒有被破壞過,我的父母不會把他們識人的看法,強加在我的身上。  國內最有名的蒙特梭利專家,叫孫瑞雪,居住在廣州,我多次去她的幼兒園和她談話,從她這兒聽了很多關於孩子的經典故事。例如,一個孩子,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來幼兒園後什麼也不幹,就是聽巴赫的一張唱片,直到把這張唱片聽爛。孩子的這個行為,老師們不知道是為什麼,但他們所做的,就是尊重。  因為這樣的教學法,他們幼兒園的孩子會顯得很不一樣。一次,有一位老師到他們幼兒園來教瘋狂英語,用很誇張的聲調和姿勢調動氣氛,結果孩子們不為所動,都冷靜地看著他,最後這位老師說,他被看得有些發毛,其他幼兒園的孩子不是這樣的,會和他一起瘋狂。這些孩子則對老師們說,他們覺得,這老師像猴子一樣。  蒙特梭利教育法破壞了撫養者們的自戀。大人容易認為,我懂得多,而你懂什麼,所以我要指導你、管教你、約束你,總之,讓你聽我的。  這樣一來,會有各種好處,但必然伴隨著一個壞處:孩子和事物的直接關係被破壞了,孩子的感覺被破壞了,孩子的精神胚胎因此難以充分發育。  我們一直在講自戀,而父母在和孩子的關係中,需要警惕自己的自戀。只要你去太多地管孩子,那麼無論你的方法多高明,都意味著,你切斷了孩子和事物的直接聯繫。但是,孩子的確是需要保護、需要監護、需要適當管教的,該怎麼把握這個平衡?我通常的建議是,把管教限制到最少的程度。  精神胚胎說有一個重要的假設:每個生命的精神胚胎充分發育的話,都會成為他自己,這都會很美。  相反,管教理念意味著,我不相信你的精神胚胎,我認為如果不去引導你指引你,讓你自由發展,那你就會成為一個壞人。  我講課時,也常常講自由,這時,就總有家長問:給孩子自由,孩子會不會去殺人放火為所欲為?這就回到了我們這兩周一直在講的內容上了。上周,我們介紹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也就是性心理發展階段論。假如說,性是一個人最自發的推動力,那麼,光「性」這個字眼,就足以讓人們充滿警惕了。實際上,我們是非常懼怕生命力的,生命力,是如同深淵一般的存在。  再講一個故事,這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虛構,這是作家高銘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書中講的故事「蘋果的味道」。  一個男人,失蹤了好多天,親友們怎麼都聯繫不上他,最後把他的家門給撬開,結果發現,他光著身子在家裡安靜待著呢。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閉關。  他閉關的方式是,斷掉一切聯繫方式,把自己鎖在家裡幾天。這幾天中,他不吃任何東西,除此以外,他想幹嘛幹嘛,聽從自己第一時間的念頭,這個念頭是什麼,他就毫不猶豫地做什麼。  在閉關開始前,他會在冰箱里放一個新鮮的蘋果,等閉關結束時,這個蘋果就是他的獎品一般。  經過這樣幾天閉關,他的感官會全部打開一般,然後等閉關結束,打開冰箱吃這個蘋果時,那感覺實在是太奇妙了。  用牙齒割開果皮的時候,那股原本淡淡的清新味道衝破一個臨界點開始逐步在嘴裡擴散開,味道逐漸變得濃郁。隨著慢慢地嚼碎,果汁放肆地在舌尖上濺開,絕對野蠻又狂暴地掠過乾枯的味蕾……果肉中的每一個細小顆粒都在爭先恐後地開裂,釋放出更多更多的蘋果的味道。果皮果肉被切成很小的碎片在牙齒間游移,把味道就跟衝擊一樣傳向嘴裡中每一個角落……蘋果的清香伴隨著果汁滑向喉嚨深處……天吶……剛剛被沖刷過的味蕾幾乎是虔誠地向大腦傳遞這種信息……  從這段描繪中,我們可以看到,感覺,的確是一個人和另一個存在建立關係的產物。  如果說,你常常會有這樣的或接近這樣的感覺,那麼,你的生命會被滋養成什麼樣呢?最後,我們可以反思一下:你的感覺,被嚴重破壞了嗎?你所最有感覺的領域,是不是的確沒被破壞過?  今日得到  義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認為,每個人一出生就有一個精神胚胎,精神胚胎髮育的養料是感覺。並且,精神胚胎會自動指引一個人去做事情,所以孩子們的自發行為,都有深意。  如果父母強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否定孩子的感覺,就是破壞了孩子的感覺,也破壞了孩子和事物直接建立關係的能力。  推薦閱讀:  自我12 |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問答:我如何識人  問答: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英雄之旅  92210成員 1247人今日打卡  自我14 | 真自我和假自我  武志紅  8月23日  自我14 | 真自我和假自我  10:18 4.83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成為你自己」,今天是第三講,我們講講 「 真自我 」 和 「 假自我 」 。  今天,我們來介紹精神分析的一對概念:真自我和假自我。很多精神分析學家講過真自我和假自我,意思基本一致:  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圍繞著自己的感覺而構建;  假自我的人,自我圍繞著別人的感覺而構建。  比如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一直關注母子關係,他認為,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構建是從生命最初就開始的,也是最關鍵的時期。  如果媽媽願意圍繞著孩子的感覺而轉,以此養育孩子,那會很辛苦,但會哺育孩子的真自我。如果媽媽希望孩子圍繞著自己的感覺,那就催生孩子的假自我。這裡面一再提到的「媽媽」,其實說的是養育者,也經常被稱為「母職」,就是執行母親職能的那個人。  如果在口欲期的餵養、肛欲期的大小便、俄狄浦斯期的競爭欲的處理上,父母都是強求孩子按照他們的意志來,這就是在構建孩子的假自我;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節奏,願意按照孩子的節奏來,這就是在哺育孩子的真自我。  有真自我的人,他會尊重自己的感覺,不會太為難自己; 有假自我的人,則會自動去尋找別人的感覺,並圍著別人的感覺轉,為別人而活,他們對別人的感覺敏感,卻對自己的感覺很不敏感。  所以說,太懂事的孩子,極可能是假自我;而能折騰的熊孩子,則可能是真自我。  講了一段理論了,接下來我來講一個故事,我給這個故事起名叫做 《高二男生的完美七天》。  這是我的一個諮詢案例,我的一位來訪者,是一個男生,看上去唯唯諾諾,有些駝背,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他很擔心如果腰直起來會給別人構成壓迫似的。和任何人相處,他都會第一時間去捕捉對方的感覺。他只能和一個人相處,如果同時有兩個其他人,他就完蛋了,因為他不能同時去捕捉兩個人的感覺,那會累死他。  我和他諮詢時,有時會覺得,他是不是有讀心術,可以潛入別人內心獲得情報,因為他常常能說出我下一句要說的話。  他的這個能力,最初就是在和媽媽的關係中練出來的。他忽略自己的感覺,但對媽媽的感覺卻極為敏感,特別是媽媽一有不高興,他就會想辦法去撫平。  他就這樣活了17年。在17歲高二的時候,他有了完全不同的體驗:在七天的時間裡,他徹底體驗了一次,完全以自己的感覺為中心而活,是什麼滋味。  那七天,是勞動周。  勞動周的第一天,班主任先在教室里宣布:勞動周開始了,你們去學校操場集合,給你們分派任務。  班主任的宣言,讓他腦子裡的一根弦突然鬆了,他感慨說:終於可以不學習了。這句感慨的意思是:學習就是終極任務,父母、老師和同學,都盯著你的學習。我們周一講了外部評價體系,這就是外部評價體系的頭號標準。但現在這個標準突然失效了,這一周可以徹底不理學習。  出了教室,走在路上,他腦海里又跳出一句話:你們喜歡我也好,不喜歡我也好,那是你們的事。這句話是對朋友們說的,他在朋友面前太戰戰兢兢、太討好,而這句話一下子讓他感覺,腦子裡另一根弦也鬆了。  走著走著,又跳出了第三句話:你愛我也好,不愛我也好,那是你的事。這句話是對女朋友說的,他女友在同一個城市,但不是同一所學校,離得很遠。  到了操場後,集合,分派任務,給他分派的任務,是和兩個男生一起去管自行車車棚。然後,解散。  解散後,他在和兩個同學去車棚的路上,腦子裡突然間跳出了一句話:我就是我!這句話跳出來後,他整個人突然間變了,一股氣從身體里湧起,他的腰直了起來,背也不駝了,本來一個唯唯諾諾、臉上總帶著討好神情的男孩,一下子成了像黑社會老大一樣的風格。然後,自動的,另外兩位男生成了他的「小跟班」。  他說,這七天中,他完全不用頭腦思考,一切都是聽從自己的感覺,而總能做出一些非同尋常的舉動來。  最深刻的一件事是,鄰班一個男生在自行車車棚丟了一塊手錶,該男生是學校里「大哥」級的那種人,沒人敢惹。照我這位來訪者以往的性格,他會屁顛屁顛地主動把手錶送過去,心裡還會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似的。  但這次,他想起了這個「大哥」欺負過他,他的第一感覺是要報復,所以把手錶放到了一個車棚的抽屜里,不是藏起來,只是隨意放在那兒。  如果是以往,他肯定會被「大哥」修理。但這次很有意思,先是有消息傳到了對方耳朵里,來問他要時,他說,我沒撿到。  「大哥」悻悻地走了,隨即找人說合,說對不起,過去小弟有得罪請見諒,然後還請他和幾個相熟的吃了一頓賠禮飯。在飯桌上,他話也不多,等快結束時,他把手錶拿出來,放在桌子上,仍是沒多說話。  另一件事是,管自行車棚的三個男生用撲克牌小賭,賭注是一盤草莓,他如有神助,一次都沒輸,很快把草莓幾乎都贏過來了。但隨即,他說不打了,接著把草莓分成三份,分給另外兩個男生,他們也乖乖接受。  在這期間,他女朋友過來找過他。本來他們的關係是女友地位高,他的地位低,但這次女友看見他,目瞪口呆,立即有了一副超崇拜的神情,愛得不得了。  就這樣過了七天,到了第八天的上午,開始上課了。他的時空感發生了變化,他看老師寫字,每個字都有一尺大,閃閃發光,而且不像是寫在黑板上,而是直接寫到他心裡。他腦子不用主動思考,但一切都明白。這種感覺持續了一個上午,他覺得,如果這樣下去,他門門課都能考滿分。  然後到了中午,女友過來找他,而他第一感覺是不想去。但想想女友跑這麼遠過來,不去見的話於心不忍,於是去見了。立即地,他的完美感覺,就從100分跌到了70分。而在見到女友的一瞬間,他內心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然後跌到了零分以下。  從此以後,他開始找心理諮詢師。他說,本來我一直是活在地獄裡,但不自知,覺得這很正常。可體驗過天堂的感覺後,就發現地獄是如此煎熬。  他和我的諮詢,持續了兩年多時間。最後,他也沒有回到100分的感覺,而是回到了60分,可以做一個正常人了。  他的故事,和昨天我們說的「蘋果的味道」這個故事有相似之處,都像是達到了一種感官完全打開的狀態似的。不同的是,他是在人群中做了完全信任自己感覺的「黑老大」,而「蘋果的味道」中的男主角,是在孤獨中完全聽從自己頭腦里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  好萊塢電影中也常有這樣的表達,不過是藉助了科學的名義。一個人用了某種藥物,或接受了某種射線的輻射後,變得感官完全打開了,進入了一種超感知狀態。這樣的故事,我現實中見過多次,我自己也有一定的體驗,這讓我想:如果一個人,徹底信任自己的感覺而活,他會進入到一種什麼樣的生命狀態?  我想,無數思想家表達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羅傑斯的 「 成為你自己 」 ,溫尼科特的 「 讓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 」 ,蒙特梭利的精神胚胎論等等,我個人認為其實都有同一個意思,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本身,就是根本性的力量,我們的所謂成長,就是把這個自我活出來而已。  當然,這個過程極為不易,只是靠「完美七天」和「蘋果的味道」這樣的嘗試,還遠遠不夠。  我們徹底聽從自己感覺時,會體驗到生命的不可思議。但生命最大的一個矛盾是,我們必須要在關係中把這個不可思議活出來。  接下來,我們將在第三章「關係」中,一起來探討關係的奧秘。  今日得到  真自我,是一個人的自我圍繞著自己的感覺而構建;假自我,是圍繞著別人的感覺而構建。  溫尼科特認為,真假自我,是從嬰兒期就開始構建的。當撫養者願意以嬰兒為中心養育時,嬰兒就會開始形成真自我;當撫養者要嬰兒遵從撫養者的意志時,嬰兒就會構建出假自我。  問答:尊重你的感覺,聆聽你的心  武志紅  8月24日  問答:尊重你的感覺,聆聽你的心  11:57 5.60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你好!今天是我們的問答時間,我先來回答一下大家的問題。明天我們會就第二章一共四周的內容來做一個復盤。  本周的內容很好理解,幾乎沒有從大家留言中看到說「聽不懂」,不像是前兩周講自我理論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時,不少朋友說有些晦澀。  內容雖然很好理解,但本周講的故事,很多用戶表示印象很深刻,「蘋果的味道」和「完美七天」這兩個故事,講了如果一個人在幾天內徹底遵從自己的感覺,會抵達什麼樣的境界。  現實中,我們都感覺到了「做自己」實在不易。本周的預告中,我留了一個作業:說一下你特別想做但一直沒做的五件事。  大家的回復非常踴躍,很快就有了上千條,我請我的助手,美麗而專業的Anny做了一下統計:  旅行類佔21.2%,其中想去西藏的,佔15%;  工作類佔16.4%,最多的是「辭職,重新開始一份新的工作」,占這一類的49%,「創業、開店、有自己的工作室」佔22%;  體驗類也佔16.4%,多次被提及的有蹦極、跳傘、爬上頂峰、爬雪山、看星空、日出、極光、潛水等;除此之外還有:坐一次飛機、去河裡摸魚、跑十公里、泡在圖書館、用一年去流浪等;  提升自我佔15.2%,如找一個諮詢師、學心理學、斷舍離等;  保持良好習慣佔13.2%,如堅持健身、有規律作息、形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學英語、學習得到訂閱專欄等;  學技能的佔9.2%,如游泳、學車、畫畫、唱歌、武術、拳擊等,其中想學樂器類的占這一類總數的40%;  關於房子的,佔8%;  關於戀愛的,佔5.6%;  ……  和我有關的,佔了2.4%,譬如想預約我的諮詢,請我吃頓飯,去我們工作室參觀等。  本周問答  用戶王正亨:  老師我就是一個外部評價體系的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要怎樣才能改變成一個內部評價體系的人呢?  武志紅  這一類問題是第一篇文章《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中最常見的提問,佔了總數的一半還多。我們第二篇文章《哺育你的精神胚胎》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回到你的感覺上,讓你的感覺滋養你的精神胚胎。  巴菲特曾說,他最受益的教誨,是父親一再對他說:尊重你的感覺,你的感覺越是別具一格,別人越喜歡對你說三道四,這時候你需要的,就是繼續尊重你的感覺。因為有這樣的教誨,巴菲特才能做到「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我講的心理學也很複雜,如果說只給出一個建議的話,那就是尊重你的感覺。  這是超一流人才都會講的東西,比如喬布斯就曾說:聆聽你的心,而不是你頭腦中的信條。使用提摩西·加爾韋的術語,就是遵從自我2,而不是自我1。  用戶xue:  1. 我們做事時是不是同時使用兩種評價體系,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傾向,如同人性格的內向和外向? 2. 是不是我們可以做有些事是內在動機驅動,而做另外一些事是外在動機驅動? 3. 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可以相互轉化? 4. 是否有些人有強烈都內在動機,同時他/她也在乎外部評價?總覺得完全不在乎外部評價是不可能的?關於武志紅老師寫專欄的例子,如果專欄不是最受歡迎的或者不受歡迎,那還要堅持自己風格嗎,領導的建議是不是就會形成外部壓力?期待老師解惑。  武志紅  關於這些問題我認為,外部評價體系當然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外部評價體系的話,就意味著一個人會失去現實檢驗能力,而沒有現實檢驗能力,是精神病的一個診斷標準。  只是,外部評價體系和內部評價體系誰更重要,誰是核心。就像超我和本我一樣,如果超我是核心,而本我受超我指揮,事情就變了。超我沒有動力,動力只能來自於本我。  使用內部評價體系的人,他做事情時,主要感覺到的是動力,而使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他做事情時,主要感覺到的是壓力。  我專欄成功的例子,我想是因為在工作上我沒為難過自己,從大學時做勤工儉學到工作後,我選擇的都是符合我的內部評價體系的,結果我在自己的任何一個職位上,成績都非常出色。  匿名用戶:  四歲半的孩子最近迷奧特曼迷得不行,暑假看電視的時間太多了,想著怎麼通過轉化為外部機制的辦法讓他不再沉迷iPad呢?  武志紅  你可以使用獎勵懲罰的方式,因為作為大人和家長,你有太多的資源可以使用。但是,你也很容易失敗,因為哪怕去控制一個孩子,都不容易。如果真成功了,你也要做好準備,你可能會收穫一個以外部評價體系為主的孩子。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創造一些比奧特曼更好玩的東西。實際上,世界上最好玩的,就是人與生命之間,就是人與自然之間。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一句名言:對於嬰兒來講,世界上最好玩的,就是媽媽的那張臉。當然,這句話說的是媽媽的神情,如果孩子和媽媽間能有充分互動,這是比任何事情都更有吸引力。  用戶馬秀梅:  兩個使用不同評價體系的人,應該如何相處?  武志紅  對於內部評價體系為主的人,你必須學習去尊重他的感覺,對於外部評價體系為主的人,你可以控制他,通過使用言語評價或物質評價等。  用戶tonyliu213:  內部評價體系和外部評價體系有可能相互轉換嗎?比如一件事情,我原本是抗拒的,在環境的影響下,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並最終成為了自己的認知,這樣看來,外部評價體系就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內部評價體系。再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會收到權威期待的影響,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觀念,有可能真的不是自己的觀念,只是外部或者是權威期待對我們的影響,那麼這樣看來,內外部評價體系還有區分嗎?或者說,內外部評價體系其實本質上是一體和相互轉化的?  武志紅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在我做諮詢做到非常細膩的時候,我會發現,這是有巨大差異的。來訪者對於是以來訪者為中心,還是以諮詢師為中心,可以說是極度敏感。  來訪者有時會主動選擇向諮詢師認同,就像孩子一樣,主動選擇向父母認同,但一旦主動選擇,就是內部評價體系。  當然,權威或團體,比如說企業,是有一些基本規則,要求員工必須去遵守的。我們也知道,歐美企業更人性化,更重視員工的感覺,而東方企業更威權化,就是會忽略員工的內部評價體系,而要求服從。  用戶冬瓜:  不知道為什麼,從小到大我總感覺有雙眼睛在盯著我,所以我要一直做大家認為是正確的事情,說大家喜歡聽的話,不然哪怕別人不在意,但這雙眼睛就會告訴所有人,所以我一直都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是老師說的外部評價體系。至於原因我真的不知道,我只是覺得做任何事,說任何話都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否則每個人以自我為中心,為所欲為,豈不大亂?我覺得活著不能太自私,所以我除了為自己而活,我也為別人而活,至少我一直都是這樣認為,所以我從來沒有享受過野性自由發揮的快感。不知道有多少我這樣心理的人?也希望武老師能解答一下原因。  武志紅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建議你可以試試完成我們的作業:列出十件自己想做而沒做的事,最好是小事,然後給自己一個期限,比如一個月或三個月內,把它們完成,看看會如何。  用戶時間之樹:  尊重孩子的感覺,就是任他的精神胚胎自由成長,既然是自由,就可能向各個方向成長,那麼如何判斷和確定孩子精神胚胎的成長方向是積極或健康的?或者說只要是成長,只要是他做自己,就是好的嗎?  武志紅  我想與你分享羅傑斯的一句話:「要相信一個人想要被主流社會價值認可的天然傾向。」如果不被過多干涉、限制,孩子會選擇向主流社會所認可的價值方向發展。我們第二周的問答中,一篇文章的題目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用戶鵬飛:  既然人們對生命力非常懼怕,如同深淵一般,我們如何對待?是用抱持的環境讓它流動,有意識控制還是如何?  武志紅  認識它,實現它,當它實現時,就會人性化。  我是這樣看的,被覺知的、被看到的生命力,就是被祝福了,就會化成熱情的、好的生命力,而沒被覺知的、沒被看到的生命力,則會變成憤怒、恨乃至像惡魔一樣的東西,我稱為「黑色生命力」。黑色生命力一旦被看見,被允許,就會被祝福。這就是我的專欄,和我所有的工作中想做的事情。  用戶Hillbilly:  尊重自己的行為,感覺會讓自己覺得幸福。但是讀的書越多,了解的科學方法越多,如果被驗證的科學方法與自己要做的事情是衝突的,該如何選擇?例如,健身是有益身體健康,動作要做到位才有效果,但是動作會讓自己很抵觸。  武志紅  我認為,如果你一直抵觸,那這件事最好放棄。  科學方法,或好的方法,之所以能被你接受,必然是,這些好的方法雖然經過痛苦,但還是帶來了非常好的感覺和體驗,如果沒有後者,你再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如果在沒有好的體驗下,你還是拚命堅持,那就是拿頭腦嚴重地逼迫身體,這會出問題。例如,有人不顧身體感覺而拚命健身,結果造成肌肉溶解。  用戶飛龍在天:  每個孩子的精神胚胎是否不同?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武志紅  當然不同,就像有的種子是蘋果,你不能讓蘋果的種子長成核桃樹。這可以理解為基因吧,孩子先天帶著的。  用戶郭穎:  蒙特梭利法最多可以適用到多大年齡的孩子?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數非常叛逆,這個時候也要依照蒙特梭利法,完全尊重他的感覺嗎?如果蒙特梭利法適用於從小到大的孩子,那是否一定程度上有點過於自由放任了?  武志紅  我認為這不僅是育兒觀,也是哲學觀,適用每個人。  我們本周的主題「成為你自己」,其實和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個東西。不同的是,對於小孩子來講,有時是孩子選擇,父母負責,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就變成,你選擇你負責,孩子一旦充分意識到,他要為自己的選擇負終極責任,他們自己會走向成熟。  實際上,自由不僅僅是一個釋放,自由也是重擔,所以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寫過《逃避自由》一書。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是可以自主選擇也為之負責的人。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做選擇,孩子也就學不會負責。  推薦閱讀:  自我14 | 真自我和假自我  自我13 |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自我12 |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復盤:關於「自我」主題的回顧  武志紅  8月25日  復盤:關於「自我」主題的回顧  10:59 5.14MB  轉述師:寶木  武志紅  你好!今天周五,是我們課程第二章「自我」的最後一篇文章,我來做一下這一章一共四周內容的復盤。  先回答一個小問題。周三的文章《真自我和假自我》中,講了「高二男生的完美七天」的故事,有不少朋友留言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到了這個過程,關鍵是有四句話從他心裡升起:  終於可以不學習了!  你們喜歡我也好,不喜歡我也好,那是你們的事。  你愛我也好,不愛我也好,那是你的事。  我就是我!  前三句話,讓他放下了三個重要的外部評價,放下後,他就找到了自我。  還有一個關鍵是,他後來說,在這七天中,對父母沒有絲毫記憶,像把他們徹底屏蔽了似的。但他不住校,是要在家吃飯睡覺的,所以這是選擇性不注意,而這也讓他放下了父母的外部評價。  延伸閱讀:  選擇性注意:指視覺系統每時每刻都會收到大量信息,注意過程需要選擇重要的信息來進行優化加工,注意其中一個信息,抑制其他信息。通俗來說,就是在外界很多刺激中,只是注意到某些刺激,或者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  留言中還有很多人問,做自己會不會太自私,會不會讓一個人為所欲為,這個男生的故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在這七天中,他能量爆棚,但並沒傷害任何人。同時,還有很多朋友問,怎樣才能找到感覺,做回真自我,成為自己。  這樣問的朋友,可以試試完整地完成本周預告中的作業:列出十件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並規定一個完成它們的期限,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它們。  這個作業,是我從一位同行那裡學來的,我在我的文章《跟著感覺走,成為你自己》中詳細講述了他對一位女士Anne的治療故事。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在我的微信公眾號「武志紅」更新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Anne給自己列的十件事情都不是大事,都是可以立即去做的,例如吃一頓海鮮、泡吧、請假、和上司吵一架、去香山看紅葉等。這十個未完成的願望完成後,本來想自殺的她,感覺自己不僅活過來了,甚至整個人都變了,她決心痛痛快快地做自己。  願我們都能體會到成為自己的感覺。  「自我」主題復盤  1. 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  談到自我,就必然涉及兩個方面:如何覺知自己,如何認識他人。我在第一周介紹了我是如何識人的。  在三篇文稿中,我介紹了我自己理解的「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自我的穩定性、自我的靈活度、自我的疆界、自我的力量和自我的組織力。  自我穩定性,講的是在關係中,一個人如何能保證「我」不崩塌;  自我靈活度,講的是關係中,如何能敏感地覺知到「你」,並調整「我」。  自我力量,是「我」的事;而自我疆界則取決於對「你」的感知。  自我組織力,講的是抗壓力,特別是,自我崩潰後,一個人能否,和以多快的速度重新組織起一個新的自我。  這五個維度中,穩定性、靈活度、疆界和組織力都可以變化,而自我力量似乎是一個難以改變的東西。不過,這也純屬我個人判斷。  在這周的問答中,我特別講了「我如何識人」。因為雖然有理論在,但這才是我識人時的直接方法,其實就是憑感覺。  ↓ 一鍵回顧:  自我01 - 自我的穩定性與靈活度  自我02 - 自我的疆界和力量  自我03 - 自我的組織力  問答 | 我如何識人  問答 | 完善自我的關鍵  2. 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  第二周,我們介紹了三位心理大家的自我理論。  先介紹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即本我、超我和自我。  接著介紹了羅傑斯的自我理論,他認為,「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還特別介紹了他的現象場概念。現象場,是指一個人的體驗發生時所在的時空。  我們還介紹了溫尼科特的自我理論,他說,每個人就像是一個能量球。那麼,你的能量球是伸展的,還是萎縮的?我特別喜歡他的那句話: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也就是養育者,以滋養出孩子的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  羅傑斯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溫尼科特則是精神分析學家。  溫尼科特是弗洛伊德的徒孫,但在如何對待本我和超我的態度上,他和祖師爺完全不同。弗洛伊德認為,本我如獸性,該被超我馴服;而溫尼科特則說這樣人就太可憐了,一個人不該失去他的野性力量,相反,當本我被鼓勵後,一個人會自然地發展得符合道德。  這一點,溫尼科特和羅傑斯是一樣的。羅傑斯更是強調,一個人必須成為他自己,而成為自己的人,也是人性發展程度最高的。  羅傑斯和溫尼科特的話,讓人聽著舒服。但我們需要更多地去了解,為什麼弗洛伊德那麼害怕人的獸性,這就要進入第三周的內容。  ↓ 一鍵回顧:  自我04 - 本我、超我和自我  自我05 - 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  自我06 - 讓你的本能噴涌而出  自我07 - 進入別人的現象場  問答: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3.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也是「性心理發展的五個階段」,即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也就是俄狄浦斯期、潛伏期和青春期。  溫尼科特說,一個人就像是一個能量球,但能量是什麼呢?  弗洛伊德說,是性能量。  這不是一個比喻,而是非常直接的說法。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快感中心會不斷變化,這導致了性心理發展,也就是人格發展,一共有五個階段。  有發展,也有固著和退行。如果在某一階段得到過分滿足或太匱乏,都會導致固著,就是說,會一直尋找這一階段的滿足。如果在高級階段受到挫敗,人會退化到低級階段,尋找低級階段曾獲得的滿足。  人最容易尋找的滿足,就是口欲期的滿足。著名的「奶頭樂理論」,也是同樣的含義。  延伸閱讀:  「奶頭樂理論」,是美國著名外交家和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提出的一個新奇的戰略名詞,Tittytainment,由奶嘴(Titty)與娛樂(Entertainment)兩個英文單片語合而成。意思是說,通過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娛樂,和充滿了感官刺激的產品堆滿人們的生活,最終達到目的,什麼目的呢?佔用人們大量時間,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思考的能力。  性心理發展階段論很毀三觀,這一周內容最毀三觀的,應該是肛欲期了。肛欲期的大便有很多含義,但我們集中講了一個含義,大便是孩子的第一份創造物,孩子對待它的態度,會影響他以後如何對待自己的創造物,由此可以說,這是一個人金錢觀的源起。  性器期,即俄狄浦斯期,也很毀三觀。因為講的是,孩子的攻擊能量會指向同性父母。好在弗洛伊德說的俄狄浦斯情結已經被大家熟知,否則這絕對是最毀三觀的部分,遠勝過大便就是金錢的說法。  我們專欄內容沒有太過於赤裸裸,因為這是挑戰社會文化規範。這其實就在說,不能太本我,因為超我不允許。這樣,我們就有點理解,為什麼弗洛伊德強調,要用超我馴服本我了。  ↓ 一鍵回顧:  自我08 - 口欲期:吃貨的源起  自我09 - 肛欲期:金錢態度之源  自我10 - 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自我11 - 潛伏期和生殖期  問答:給覺知留下空間  4. 成為你自己  第二周和第三周,是最晦澀的兩周內容,在留言中很多用戶說聽不懂,而到了最後一周「成為你自己」時,我就沒見到一個人說聽不懂了。  這周的概念都很容易理解,包括外部評價體系和內部評價體系、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精神胚胎論、真自我和假自我等。  這周讓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兩個故事吧:《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的「蘋果的味道」,還有我的一位來訪者的故事——「高二男生的完美七天」,這樣的故事顯示了,如果一個人完全跟隨自己的感覺,他的感官充分打開時,會進入出神入化的迷人境地。  這周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感覺」。蒙特梭利說,精神胚胎的養料就是感覺,而感覺,是「我」和其他事物建立關係時的產物。但如果「我」和其他事物間,插入了「你」的評價,這時感覺就被破壞了。  懂得這一點後,再回到第一周的《我如何識人》這篇個性化的文章中,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我和其他使用直覺判斷人的朋友,識人反而那麼准。  ↓ 一鍵回顧:  自我12 -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自我13 -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自我14 - 真自我和假自我  問答:尊重你的感覺,聆聽你的心  在「命運」這一章中,四周內容的邏輯很嚴密。後一周的內容,都是解構了上一周的說法,而整合到一起,又非常好地說明了,外在命運和內在想像是如何相互呼應的。  但「自我」這一章的四周內容,就沒有這麼嚴密的邏輯了,我是在通過介紹各方面的關於自我的理論,來強調「成為你自己」的原則。  但這一周內容也有一條主線:如果說本我是「我」,而超我是「你」,我們會看到,最初「我」的本能噴涌而出,都是需要權威的「你」的允許和滋養。  而最初的權威,勢必就是父母等撫養者。所以實際上,我們都是在關係中,才能「成為自己」。  這就引出了「關係」,我們下一章的主題。  這一章很值得期待,對於精神分析不是非常了解的用戶來說,你會發現,人際關係的奧妙,遠遠超出我們的認識和想像。
推薦閱讀:

那個拿了12個offer的人,自我介紹是這麼寫的
現代詩歌要在傳統與創新中自我發展
神聖之路 自我檢視和靜坐
懂得享受獨處的人,日子不會過得太差
新媒體運營人員的7項自我修鍊

TAG:心理 | 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