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專家怒斥「治糖不治病」。事關糖友生命,速轉發!

陳學忠:原中央保健局局長王敏清先生的中醫保健醫師,北京太醫院院長

為什麼「三高」瘋狂大爆發?因為飲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醫學確認是終身病,究竟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治不好!

陳學忠教授認為,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存在誤區。

一是注射胰島素,

二是服用降糖葯,

圍繞著「降糖指標」為主要目的,

根本沒有針對「病」來治療,、

所以每天都在注射胰島素和服用降糖葯,

稍有遺忘血糖馬上升高,而且病情不斷加重,

心腦血管病、視神經損害、腎病甚至失明、爛足等合併症不斷發生。

因為這兩種方法都沒有治「病」,而都是在治「糖」。

糖尿病的『病』是胰臟疾病導致血糖不能正常分解和利用糖的病症,

要想真正治好糖尿病必須治好人體的胰臟,這才是治病的根本。 」

中醫治療糖尿病,行不行?

陳學忠教授介紹,中醫幾千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將糖尿病隸屬於「消渴病」範疇,分為上消、中消、下消進行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消渴病總的來說就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

通俗點講就是得糖尿病的人本來就是陰虛體質的人,

這類人平時多有點潮熱、盜汗、口渴、易餓等等。

他進一步解釋,

上消屬肺,患者會很渴,但排尿還算正常;中消屬胃,會出現消谷善飢,意思是很容易肚子餓;下消屬腎,飲水一斗,小便一斗。

那麼,糖尿病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陳學忠認為,這往往與許多因素有關。

當吃了不當的食物,比如辛辣的,就容易傷陰;生活起居不當,經常熬夜,易暴易怒,就耗傷肝腎真陰。還有就是外感,沒有得到科學正確的治療,耗傷人體陰液。所有可能傷陰的原因都可能導致糖尿病。

患糖尿病,吃出來的!

糖尿病與飲食高度相關。

美國大兵在越戰時期,都只吃高脂肪食物,

所以一半以上有血糖指數偏高。

一旦發生狀況,就送醫院急診,打點滴,

一是生理鹽水,補充水分,

另外就是葡萄糖,血糖指數偏高的人,葡萄糖一打進去就休克。

可見飲食對糖尿病影響非常重要!

其實關於飲食與糖尿病的關係,

古代醫書中很早就有記載,「膏粱厚味」易致消渴病。

說白了,就是吃得太好了,導致胰臟胰液分泌增加,使胰島素分泌失調,最後就出現糖尿病。

所以飲食必須控制嚴格。

糖分高的芒果、龍眼、荔枝、香蕉等不能吃。

澱粉類的食物,因為會轉化為糖類,

如果無法消化、吸收的就會沉澱、囤積,

久而久之,引發胰島素分泌失調。

下消症更接近現代糖尿病

陳學忠 認為,糖尿病隸屬於 「消渴病」,「下消症」更接近糖尿病。

那麼中醫如何治療 「下消症」?

他認為,一般下消屬腎,所以患者排尿次數多、尿量也多。

下消癥狀容易出現在年紀大的人身上,有些老年人冬天一晚上要起來七八次,再加上糖尿病引發的高血壓,最易導致腦中風。

陳學忠教認為,

下消屬腎,腎氣丸能夠改善老年型糖尿病,吃了以後尿的次數減少。

我們在治療糖尿病時,採用腎氣丸、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知柏地黃等中藥辨證施治,效果也非常理想。

此外,糖尿病引發的便秘、陰虛火旺與皮膚搔癢怎麼改善?

地黃、元參、麥冬,叫增液湯,增加腸管的液體,幫助腸子蠕動,就會改善,只要血糖指數調整,皮膚搔癢就會緩解,可以加連翹清熱解毒效果更好。

誤區:治糖不治病!

陳學忠說,糖尿病治療「只治糖不治病」,導致久治不愈。

他表示,漢武帝和清代慈禧太后也都罹患糖尿病,全靠中醫調治效果很好。

近代也有很多名人晚年被糖尿病困擾,採取中西醫共同調治護理,但因為只治 「糖」不治「病」,而導致病患視網膜病變,有的失明,有的因心臟傳導功能障礙而下肢行動不便,依賴輪椅行動,外形臃腫。

其實,西醫界權威人士也一致公認:「當西醫未找到最好的治療方法之前,只有用控制血糖的方法。 」

「現在很多人以為血糖高就是糖尿病,控制血糖指標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大錯特錯了,這根本沒有治『病』呀,而是在治『糖』,」

陳學忠教授就此強調,

「糖尿病絕不是終身病,沒有治好是治療方法不對。

不管你有病找中醫,還是找西醫,只要這個醫生治療時針對的是『病』,而不是在治『糖』,那你就治對了,否則肯定治不好。 」

陳學忠教授還提醒糖友,千萬不要相信某一種葯能根治糖尿病,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任何人生病不會按它的說明書一字不遺漏地長,所有患者都有個體差異,除非此葯僅是一個降糖的癥狀葯,它不治『病』,只治『糖』。 」

中藥治病也能降糖嗎?

「我看到很多患者甚至完全不會分泌胰島素,問題非常嚴重,現代醫學就只能用注射胰島素之類的方法來處理,傳統醫學可不一樣。

中醫看診不會只單純處理癥狀的問題,一定會主治胰臟兼顧血糖問題。

比如,幼年型糖尿病一般都用六味地黃加味處理即可,而老年型糖尿病在臨床上我用腎氣丸加減應用的機會比較多,因為腎為人體元陰所在,效果很好。」陳學忠教授告訴記者。

另外,陳學忠教授堅持認為中藥降糖的作用也很明顯。

他舉例說,有一位老婦人血糖高到昏迷,送醫院打針,血糖也沒有降下,「而我用白虎加參湯、生脈飲等處方加石斛、天花、玄參、山藥治療,很快就將其血糖降下來。

所以,實踐證明中醫中藥葯在治療糖尿病的效果是肯定的。」但陳學忠教授表示,其實中醫治病組方配伍嚴謹,在於整體調理治病,而不是著重於降糖。

西醫治併發症療效不明顯

中醫在長期的消渴病及其慢性併發症的防治實踐中,積累了極為豐富經驗。

陳學忠教授認為,西醫治療主要是降糖、營養神經和改善微循環等綜合治療,但往往療效不盡如人意。

而陳學忠教授認為,消渴病神經病變在其相對漫長的病變過程中,病理演變的規律具體表現為:

始則陰虛熱盛,繼則氣陰兩虛,終則陰陽兩虛。

氣虛可以導致消渴,陰虛也可以導致消渴,而氣虛和陰虛往往相互轉化,共同加重,最終導致氣陰兩虛。

氣虛推動無力,血液運行不暢,緩慢澀滯,而成瘀血。陰虛火旺,煎熬津液,津虧液少則血液不暢也可成瘀。瘀血形成之後又可阻滯氣機,以致加重糖尿病病情而出現多種神經併發症的癥狀和體征。

中西醫結合療效最佳?

陳學忠教授認為,中醫藥對消渴病早期防治,即對早期糖尿病病變的研究治療經驗豐富,在治療消渴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遣方用藥,具有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的優點。

在具體的治療上,除應針對臨床表現外,更應從脾胰兩臟器論治,採用益氣養陰、健脾胰、補肝腎、活血化瘀等法。

如採用益氣養陰活血中藥,能有效恢復胰腺細胞的生理功能,從而有效控制利用血糖,改善代謝,調節免疫以及直接保護人體神經。

陳學忠教授說,他經過臨床實踐和臨床病人觀察顯示,中藥組方可有效調節和幫助患者胰臟恢復原始功能,正常利用血糖營養,改善高血糖所致神經細胞水腫、變性及壞死,修復自主神經髓鞘的完整性和改善內分泌功能,充分顯示出中藥在治療該病方面的優勢。

另外,採用針灸配合也可治療神經病變,選內關、神門、三陰交等穴位,運用以心率變化為基礎的神經功能試驗指標,經針刺治療後患者的靜心率、呼吸差等反映神經功能的參數均有明顯改善。

陳學忠教授表示,近年來,對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中醫治療、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治療方法豐富多彩,思路新穎,多有創新。

但由於本病的發病機制十分複雜,陳學忠建議,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才可能獲得最佳的臨床療效。

這些簡易藥方可以降血糖

陳學忠教授說,很多食物可以降血糖,也有很多簡易的藥方能降血糖。

他表示,所有葫蘆科植物,像西瓜、冬瓜、絲瓜、葫蘆等都有類似作用,尤其是苦瓜。苦瓜在結小苦瓜的特候,農民就把它套在一個飲料瓶裡面,這樣第一不受污染,第二不會被蜜蜂或粉蝶螫,然後就讓苦瓜一直長,長到充滿瓶以後再採收。苦瓜無論泡酒、做湯、涼拌、紅燒,肯定都可以降血糖。

另外,不加糖的豆漿也降血糖。

甘露飲也有降血糖的作用,還有生脈飲。其中有人蔘、麥冬、五味子,當然也可以用元參,元參入腎,能夠補腎水,具有消除口渴的作用,有時候不用元參改用沙參也行。麥冬入肺,可以養肺滋陰。五味子本身是酸的,酸的東西可生津止渴。

[糖窩窩解讀]:

中西醫對2型糖尿病的爭議由來已久,針鋒相對,造成很多糖友也是一頭霧水。

不過有一條是相通的:糖尿病飲食治療十分重要!

無論您是選擇西醫治療,中醫治療,還是中西醫結合,都要重視飲食管控:

糾偏以前錯誤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盡量少攝入動物性食物,遠離精加工食品如飲料、餅乾及包裝零食等,以清淡的植物性膳食為主,多攝入膳食纖維,注重減肥,適當運動,良好睡眠,以及保有輕鬆平淡的心情。

糖尿病不同於以往的疾病,不是細菌、病毒等」外敵「引起的,糖友們要戰勝的恰恰是自己!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請加關注、轉發朋友圈,別的糖友們一定會非常感激您!

破除糖尿病迷思誤區,傳播行之有效的奇方妙法。


推薦閱讀:

民間治病絕招大全之湯 劑2
中醫養生 防病治病要遠離發物
誰說中藥只能治病?藝術起來美得讓人窒息
果皮竟是治病良藥,我們都扔錯了這麼多年!

TAG:生命 | 專家 | 治病 | 權威 | 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