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媽媽的人生智慧:該帶娃還是工作?

產後,你全職帶娃還是上班?

在我還是准媽媽時,有朋友給了我這樣的忠告:千萬別當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的「苦」有目共睹?

沒工作,只帶娃,被老公輕視;

沒經驗,還花錢,被婆婆嫌棄;

全身心放娃身上,陪吃、陪睡、陪玩,還被孩子氣;

昔日朋友已月薪N萬,而自己沒了青春,沒了夢想,還沒有立錐之地!

所以,她無數個夜晚做著上班的夢——「我要上班,我要上班」。

沒多久,另一位朋友給了我另外的忠告:千萬別給老人帶孩子!

老人帶娃「不靠譜」有目共睹?

氣溫稍降,一口氣能給娃穿十多件衣服,憋得飆汗;

娃兒感冒發燒不看醫生,自己當起赤腳醫生亂喂葯;

娃兒哭鬧就用電視「哄」,娃兒不吃飯就用糖果「騙」;

孩子禮貌謙讓,卻被老人訓「軟弱」……

只聽一種說法還好,當聽到了兩種想法反而更亂了。

直至有一天,我偶然間得到了答案。

某一天,我打開電視1頻道,畫面播放的是一部職場電視劇,女主角是一位外企總經理,正在會議上給所有人開會訓話,侃侃而談、氣場逼人,讓我驚嘆「好有氣質、好能幹!」

接著我隨手切換到8頻道,裡面播放的是一部親子劇。一位媽媽陪兒子在公園捉蚯蚓總是失手,「哈哈哈,媽媽,你好笨……」快樂的笑聲吸引了一位陌生的男寶寶,那位男寶寶看樣子剛學會走路,搖搖晃晃地跑過來,滿眼期待地喊陌生人為「媽媽,媽媽……」。他的奶奶趕上來,尷尬地說:「不好意思,孩子不懂事,他是想媽媽了」……看得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了,「好慘,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這時,一個念頭在我的腦袋中一閃而過:「我可以給自己裝個人生『切換鍵』呀!」

上班時是「上班頻道」,專註上班,努力工作;下班後切換到「家庭頻道」,把時間給家人。工作時專心工作,陪伴時專心陪伴。

每一個人的人生,何嘗不是由一個個「切換鍵」組成的呢?

站在講台上的女老師,她可能既是一位兼職翻譯,她還可能是一位妻子,也會是某個孩子的媽媽,她白天有時需要給學生們上課,不用上課時就給人當翻譯,晚上陪伴孩子和丈夫;

一臉熱情招呼顧客的男銷售員,他可能既是一位丈夫,也可能是一位孝順的兒子,他還是某個孩子的爸爸,工作日的白天他需要在商鋪上班,晚上陪伴妻子孩子,周末可能要帶上妻子孩子看年邁的父母;

受員工尊敬的辛勤企業家,他可能既是一名義工,他還可能是某老年撞球隊的隊長,也會是某個孩子的爺爺,他白天工作,傍晚打撞球,晚上陪孫子,周末可能愛心滿滿地當義工……

「切換鍵」的背後,有個詞叫「平衡」

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民鮮久矣!」其實,人生不是「左」就是「右」,而是一個天平。「平衡」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平衡育兒,「愛」和「榜樣」共存才是真理

被愛的孩子,心智才健全。

從小跟媽媽親密接觸的孩子會更聰明健康,美國Parenting曾經給過一個數字,每天接受20分鐘愛撫的嬰兒,在發育評估中得分更高。相反,一些孤兒院里的嬰兒,總是呆在床上,由綁在半空的瓶子集中餵食,最後不少都出現了認知發展的損害。

寶寶們從媽媽的子宮分娩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媽媽的體味和聲音是寶寶唯一熟悉的東西,所以嬰兒出生後媽媽的陪伴能非常完美地延續寶寶的安全感,幫助寶寶在家庭中重建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保證。父母尤其是媽媽在孩子每天的成長中不可或缺。我們不難見到那些幼年親子分離的孩子,頻頻出現焦慮和孤獨癥狀,我們也不難見到常年缺愛的孩子與爸媽情感的隔閡。所以,媽媽給孩子從小的愛和陪伴不能少。

有努力的媽媽,便有努力的孩子。

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Laura Schulz有一項特別的玩具實驗。實驗中,家長需要在孩子面前示範開啟某件複雜玩具的過程。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經歷過努力和多次嘗試,那麼他們的孩子也會在玩耍中表現出相似的氣質,像家長那樣努力和堅持;倘若家長輕而易舉地不需努力就打開玩具,孩子在困難面前反而容易放棄和暴躁。工作不會總是順利,生活也不會總是如意,但孩子能看到努力工作和積極生活的媽媽,孩子們也會學到。

所以,孩子的成長,是要在「獨立」與「依附」之間平衡發展;媽媽養育孩子,也要在「愛」和「榜樣」之間取得平衡。董卿說,她必須在自己和孩子的世界裡拿捏一種平衡的分寸,既不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也不能「我的世界只有他」。

▲平衡的夫妻關係,家庭更幸福

美國兩性家庭問題專家Emily Borrow曾經警告那些全職媽媽:「當男人分擔比妻子更多的經濟壓力時,健康狀況會開始下降……當夫妻都有自己的工作,女人分擔了家庭的經濟壓力,男人也能拿出更多的時間參與到家務和育兒中,這樣的家庭幸福度才是最高的。」

我們常常能見到,一些家庭的職場爸爸喜歡對他們沒有工作的妻子發脾氣:

有些男人覺得妻子懶惰,每天只懂得打扮和八卦;

有些男人覺得妻子「不工作還對男人有諸多要求」;

甚至有些男人覺得妻子總愛惹事生非,拿一些小問題說事……

其實這是男人們工作得很辛苦,卻又找不到責怪妻子的合適理由而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女人有了工作,男人的壓力會減少一些,女人們因為有了工作,便不會總是「揪著小事不放」。夫妻倆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有屬於自己的事業夢想,一起養育孩子,一起忙家務,一起為家庭的幸福努力,真正成為一個團隊。

▲平衡,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幼兒說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刺蝟法則」。說的是兩隻小刺蝟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為了相互取暖緊抱一起而相互把對方刺傷,當它們相互遠離時卻又感覺很寒冷。經歷過不短暫的努力,它們才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相互接觸到,又不會刺傷對方。人也是如此,當一位全職媽媽白天黑夜都跟孩子在一起,白天陪吃陪玩,晚上陪洗陪睡,難免會在厭倦中倍感壓抑,漸漸地朝孩子生氣怒吼也成為常態,甚至無數次質疑自己不是好媽媽;當哪天,孩子被老人帶回鄉下住幾周,本想終於能喘一口氣,卻在孩子離開的第一天便開始想娃,似乎對孩子的愛又回來了。「刺蝟法則」是一種健康的親子相處的方法——能接觸到對方,卻又不會傷害到對方,情感反而會更親密。

職場媽媽白天上班,晚上、周末陪娃,不也是「刺蝟法則」嗎?熬過了一個晚上的哄娃、陪玩、陪睡,第二天早上「吼喊」起床,催洗漱、催早餐……哪位媽媽沒經歷滿肚子「火」?當媽媽把孩子送到學校,開始上班,情緒平復後,會慢慢地想起孩子的各種可愛和暖心,下班後還愛心滿滿地給娃買玩具買零食……難怪有人說,全職媽媽養大的孩子壓力大,缺位媽媽養大的孩子會冷漠,「刺蝟媽媽」?剛剛好!

所以,人生需要「呼」也需要「吸」;孩子需要媽媽的愛,也需要看到媽媽的努力;帶娃跟上班,可以是媽媽們每天必看的兩個電視頻道!懂得「切換」和「平衡」,才是最大的智慧。

當然,這個人生「切換鍵」,對爸爸們同樣適合!

關鍵字:產後媽媽、親子關係、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幼兒心理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爸爸媽媽給你壓歲錢,那麼借方一定是Cash,貸方貸什麼呢?
怎樣做一個好媽媽
新手媽媽不為人知,不能傾訴的痛
媽媽的紅薯「新做法」,比烤紅薯還好吃,每次都要吃撐才罷休!
世上只有媽媽好-小鴛鴦和媽媽

TAG:工作 | 人生 | 媽媽 | 智慧 | 產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