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突厥於隋唐關係

 一、東突厥的轄區與屬部

  突厥汗國分裂以後,東突厥大體上以金山(今阿爾泰山脈)為界,與西突厥劃分汗國原來的疆域。但是,隨著兩國勢力的消長,所轄範圍也時有伸縮。在東突厥汗國內,突厥分布在南部,鐵勒諸部則在北方。據《隋書·鐵勒傳》記載:獨洛河(今蒙古國上拉河)北有僕骨、同羅、韋統(即回紇)、拔也古、覆羅等鐵勒的大部落,其首領都有「俟斤」稱號;另外還有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等鐵勒「諸姓」部落。契骨位於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在汗國的西北部。東突厥的勢力範圍大體上「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至東突厥汗國後期,所轄地區和屬部的範圍仍和原先相差不多。頡利可汗在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繼位以後,即任命次弟為延陀設,主管延陀(薛延陀)部,步利設主管霫部(在突厥的東南方),統特勤主管胡部(來自中亞的西域胡人),斛特勤主管斛薛部(在今蒙古國色楞格河東),突利可汗主管契丹、靺鞨、奚等部(都在突厥的東面)。其中,薛延陀和斛薛是鐵勒的部落,在突厥族分布地區的北面。突利可汗是頡利可汗之侄,駐守汗國東部,「管奚、霫等數十部」。直到東突厥汗國末年,許多鐵勒部落起來反抗,東方的奚、霫等族紛紛歸屬唐朝,東突厥的屬部日益減少,轄區也就不斷縮小了。

  二、東突厥與隋唐關係

  突厥汗國分裂以後,東突厥沙缽略可汗內經本民族五可汗分立的嚴重削弱,外受被隋軍擊破以後的巨大軍事壓力,「又多災疫,死者極眾」,迫於形勢,於是他讓妻子原北周千金公主字文氏給隋文帝上書,請求改姓楊,認她為女兒。隋朝趁此機會派遣徐平和出使東突厥,改封千金公主為隋朝大義公主。公元584年(隋開皇四年)秋九月十日,沙缽略可汗致書隋文帝說:「皇帝,婦父,乃是翁比。此為女夫,乃是兒例。」他自認是隋文帝的女婿,同隋皇室攀上了親戚。隋朝又派右僕射虞慶則前往,說服沙缽略向隋稱臣。

  公元585年(開皇五年)秋七月。沙缽略可汗被西突厥達頭可汗所困,又東畏契丹,因此向隋告急,請求將所轄部落遷至漠南,寄居白道川(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西北,陰山南谷口北)。隋文帝接受了這一請求,派晉王楊廣出兵救援沙缽略,並供給衣食,賜予車服、鼓吹。沙缽略依靠隋朝的支援,擊敗西突厥的阿波可汗。隋軍又從阿拔國救出沙缽略的妻子兒女。沙缽略非常感激,與隋立約,以磧為界,並上表給隋文帝說:願「永為藩附」,此後「歲時貢獻不絕」。

  587年(開皇七年)春二月,沙缽略可汗病死。隋文帝為他停朝三日,並派太常弔祭,贈奠儀5000段。

  沙缽略因為兒子雍虞閭懦弱,遺命立弟葉護處羅侯,是為葉護可汗,隋朝冊封他為莫何可汗。處羅侯即五可汗分立時東面的突利可汗。他以隋朝所賜旗鼓西征阿波可汗,敵軍以為他有隋兵相助,紛紛降附,因而得以生擒阿波。葉護可汗向隋朝請示如何處理阿波。隋文帝採納長孫晟和左僕射高熲的建議,保全阿波的性命。588年(開皇八年)冬十二月,葉護可汗西征時中流箭身亡。

  東突厥國人擁立雍虞閭為主,稱都藍可汗。起初,都藍每年都遣使向隋朝貢獻。後來,都藍可汗上表隋文帝請求通婚。車騎將軍長孫晟認為都藍可汗「反覆無信」,如果得娶公主,他憑藉隋朝的威望,可以號令、徵發其他各部。等到他強大以後起來反叛隋朝時,就難以制服他了。而駐守突厥北方的處羅侯之子突利可汗染干,父子兩代同隋朝友好,他也請求通婚。不如允婚染干,他「兵少力弱,易可撫馴」,招他率部南遷,對付都藍可汗,可以作為隋朝的一支邊防力量。這是長孫晟一貫的「離強而合弱」策略。隋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於597年(開皇十七年),以宗室女為安義公主,嫁給突利可汗,並且賞賜優厚。長孫晟又勸突利可汗率部南遷,居度斤舊鎮。都藍因此大怒,不再朝貢,並多次侵擾隋朝邊境。

  599年(開皇十九年)春,隋朝派遣六名總管分道出塞討伐都藍可汗。都藍與西突厥達頭可汗聯盟,合兵掩襲突利可汗,雙方大戰於長城下。突利戰敗,兄弟子侄被殺,部落潰散。突利可汗等五人騎馬南逃,由長孫晟陪同,朝見隋文帝。於是隋左僕射高熲、右僕射楊素分東西兩路出擊突厥。楊素不用過去對付突厥騎兵衝鋒的陣法——以兵車載鹿角(用削尖的帶枝樹木製成的防禦工事)為外圍的防禦性方陣,改立騎兵陣。達頭可汗聽說後非常高興,認為車陣本來是隋軍擅長的戰法,在騎兵方面卻是突厥優於隋朝,現在楊素棄其所長,用其所短,正是天賜突厥取勝良機。他馬上率領10多萬騎兵前來迎戰。隋軍卻不等達頭的軍隊布好陣,立即派出精銳的騎兵進行突擊,繼之以大軍掩殺。西突厥軍措手不及,達頭可汗身受重傷敗逃。

599年農曆十月甲午日,隋朝封突厥突利可汗染干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這一封號的含義是「意智健」。當時已有1萬多名突厥人歸附啟民可汗。隋文帝命長孫晟率領5萬人,在朔州(治今山西省朔縣)築大利城給啟民等居住。因安義公主已死,隋皇室又將宗女義成公主嫁給啟民可汗為妻。歸降啟民的突厥人越來越多。但是,都藍可汗不斷侵擾啟民,使他不得安寧。為此,隋朝讓啟民可汗率部南渡黃河,在夏州(治今陝西省靖邊縣東北白城子)和勝州(治今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之間放牧畜群。並在河套地區黃河南面400里處,自東至西挖掘一道長塹(壕溝),兩頭與黃河連接,以河與塹作為防禦工事,保護啟民的部落。

  599年農曆十二月乙未日,都藍可汗被部下殺死。達頭可汗自立為步迦可汗,力圖兼并東突厥汗國。東突厥形勢混亂。隋朝命啟民可汗派部下分幾路招撫東突厥各部,來歸降的人很多。

  600年(開皇二十年)四月,達頭可汗侵犯隋邊境。隋朝派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和楊素西出靈武(治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陶樂縣南)道,漢王楊諒和史萬歲東出馬邑(治今山西省朔縣)道。西路軍用長孫晟之計,在河水上游投毒,突厥軍以為天降「惡水」,受驚撤退。東路軍史萬歲至大斤山(今內蒙古自治區黃河東北大青山),遇達頭可汗軍。達頭聽說來將是當年(583年)在高越原(今年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東部和甘肅省民勤縣西部一帶)馳斬突厥勇士的「敦煌戍卒」(被流放的上大將軍)史萬歲,懼敵而退,被史萬歲追擊數百里,損失慘重。達頭又派其侄進攻啟民可汗,隋朝派兵幫助啟民防守,突厥軍撤退。啟民可汗染幹上表感謝隋文帝說:突厥諸姓部落,「或南入長城,或住白道,人民羊馬,遍滿山谷。染干譬如枯木重起枝葉,枯骨重生皮肉,千萬世長與大隋典羊馬也」。隋朝為啟民添築金河(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境)、定襄(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郊)二城,601年(隋仁壽元年)農曆五月,突厥9萬人降隋。

  602年(仁壽二年)春,突厥阿勿思力俟斤等南渡黃河,掠奪啟民可汗部下男女6幹人,牲畜20多萬頭。隋雲州道行軍元帥楊素率諸軍追擊,大破阿勿思力俟斤軍,奪回全部被俘人口及被掠畜群,交還啟民可汗。當時有許多突厥人投降。長孫晟又建議啟民可汗派遣若干使者,分道前往北方招撫鐵勒諸部等。

  603年(仁壽三年),鐵勒的思結、伏利具、渾、斛薩、阿拔、仆骨等10多部,背叛達頭可汗,歸附啟民可汗。奚、霫等5部也內遷。東突厥大亂,達頭部眾潰散。達頭可汗西奔吐谷渾,從此在歷史上消失。啟民可汗把達頭的部眾收歸自己統率。長孫晟送啟民可汗北遷磧口(今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西)使他更便於管理整個東突厥汗國。

  啟民可汗每年向隋朝貢。

  607年(大業三年)春正月元旦,啟民至隋都朝覲煬帝。煬帝為了誇耀隋朝的富裕和歡樂景象,事先召集原先周、齊、梁、陳4國的樂家子弟,排練了許多音樂、歌舞、雜技和魔術等節目。為了給眾多的演員縫製服裝,甚至用完了東西兩京的彩色綢緞。啟民可汗見到隋朝豐富多採的文化以後,請求解開發辮,穿戴漢族的冠帶衣服。隋煬帝沒有同意他的要求,而是賜給他大量絲織品。

  是年四月,隋煬帝北巡。六月,啟民可汗和義成公主等,至榆林郡(治今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東北黃河南岸十二連城)行宮朝覲。啟民上表說:「先帝(隋文帝)憐臣且死,養而生之,以臣為大可汗,還撫突厥之民」。感激之餘,他又提出:「願率部落變改衣服,一如華夏」。煬帝仍不同意。七月,隋朝贈給啟民「路車乘馬,鼓吹幡旗」。他可以「贊拜不名,位在諸侯王上」。隋朝重臣,曾當朝執政將近20年的高熲認為煬帝對啟民的禮遇過厚。光祿大夫賀若粥私下議論:煬帝為接見啟民而建造的可坐數千人的大帳,以及宴席、樂舞等過於奢侈。隋煬帝知道以後,即以此作為他們「謗仙朝政」的罪狀,加上其它誹謗罪,下詔處死。當時,啟民可汗依靠隋朝的保護和支持,得以生存下來,並進而統治東突厥汗國,他對隋朝是非常感恩戴德的。另一方面,隋煬帝也很信任和厚待啟民可汗。但是煬帝為了誇耀自己而大肆揮霍民脂民膏,甚至以「誹謗罪」誅殺功臣來壓制不同意見,則充分暴露了他的反動統治面貌和腐朽生活方式,並逐步走向亡國之路。

  607年八月,隋煬帝從榆林出發,經雲中,溯金河(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境)而上,親臨啟民可汗的牙帳,皇后進義成公主帳。煬帝賜給啟民和公主每人一個金瓮,以及許多衣服被褥錦彩等。

     609年(大業五年)十一月,啟民可汗病死。隋煬帝為此「廢朝三日」,以示哀悼。立其子咄吉世(又作咄吉),為始畢可汗。

  幾年以後,始畢可汗的力量逐漸強大。隋朝右光祿大夫裴矩建議削弱他的勢力,辦法是將宗室女嫁給始畢之弟叱吉設,並封他為南面可汗。但是,叱吉不敢接受。始畢可汗知道這件事以後,對隋朝很不滿。裴矩又認為突厥人本來很單純,容易離間他們,只是由於突厥汗國中有許多狡猾的西域胡人給他們出謀劃策,所以不好對付。特別是其中的史蜀胡悉最為詭計多端,備受始畢可汗信任,必須除掉此人。經隋煬帝同意後,裴矩派人將史蜀胡悉誘騙到馬邑「互市」,加以殺害。始畢可汗得知事實真相以後,不再向隋遣使朝貢。

615年(大業十一年)八月,隋煬帝巡狩北塞。始畢可汗率領數十萬騎兵南下,準備襲擊煬帝。義成公主事先派人暗中通知隋朝。煬帝避入雁門郡城(今山西省代縣)。齊王楊暕率後軍守崞縣(治今山西省原平縣北崞陽鎮)。突厥大軍攻克雁門郡41座城池中的39座,僅雁門、崞兩城未被攻破。隋軍拆民房的材料增修防禦工事。雁門城中15萬軍民只剩下20天的口糧。突厥人的箭射到了隋煬帝御駕之前,昏庸的煬帝嚇得眼睛都哭腫了。

     在危急的情況下,隋朝採取了幾項應急措施:其一,當時隋軍將士苦於一再遠征高麗,軍心不安,於是隋煬帝下詔書明確表示停止遼東之役,以安軍心;其二,許諾給立功者以重賞,並慰勞守城將士,因此全軍日夜抗戰。雖然死傷了許多人,但是終於保住了城池,爭取到了等待救援部隊前來的時間;其三,把皇帝的詔書縛在木塊上,投入汾水,流出包圍圈,「募兵赴援」。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士兵,擴大軍隊,並命各地駐軍立即前來救駕,當時才16歲的李世民(後來的唐太宗)也應募參軍。他向屯衛將軍雲定興建議: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必須白天「旌旗數十里不絕,夜則鉦鼓相應」,以疑兵迷惑敵人,使他們誤認為隋朝有大批軍隊前來救援。九月份,隋東都和許多郡的救兵紛紛匯聚忻口(今山西省忻縣北忻口鎮)。隋大軍雲集,這是迫使始畢可汗撤軍的主要原因。其四,秘密遣使向義成公主求救。公主派人告訴始畢可汗說「北邊有急」。始畢既見隋朝大批援軍已經前來,又聞自己後方出了問題,於是解圍北撤。這時隋煬帝才得以南歸東都洛陽。

     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以後,一些地方割據勢力乘機崛起。當時,隋朝因內亂、分裂而嚴重削弱,而突厥則因內部統一而轉向強大。東起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都降附於它。突厥控弦之士多達百餘萬。中原的許多漢人也因避亂而遷入突厥分布地區。因此,北方的割據者們,為爭取外援而紛紛同突厥聯繫,甚至俯首稱臣。如617年(隋義寧元年),突厥始畢可汗立割據雁門的劉武周為定楊可汗(一作天子)。始畢贈割據朔方的梁師都狼頭纛,封為大度毗伽可汗,後又稱之為解事天子。梁師都引突厥居河南之地,攻破鹽川郡(治今陝西省定邊縣)。占榆林的郭子和北附突厥,始畢可汗封之為平楊天子,固辭不受,改為屋利設。其餘如薛舉、竇建德、李軌、高開道、王世充等人也先後稱臣於突厥。

  李淵起兵時,從劉文靜之議,卑辭厚禮,親自寫信與突厥始畢可汗聯繫。突厥先遣柱國康鞘利等送馬千匹與李淵互市。李淵買了半數,又代其部下賒了另一半。後來突厥又派兵500人驅馬2千匹來助。解決了李軍缺乏戰馬的困難,並助張其聲勢。當時在樓煩(治今山西省靜樂縣)的西突厥特勤阿史那大柰(史大奈),本是隋朝金紫光祿大夫,也主動率部投奔李淵,成為唐朝開國功臣,後來任右武衛大將軍。

  619年(唐武德二年),始畢可汗率部渡過黃河,至夏州(治今陝西省靖邊縣東北白城子),和梁師都會合。他另以五百騎支援劉武周進入句注山(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準備進攻太原。這時,始畢因病死亡,突厥撤軍。唐高祖在長樂門為始畢可汗發哀,命群臣至突厥使臣的館舍弔唁,並遣使者送段物三萬作為給喪家的禮物。

     始畢可汗之子什缽苾年幼,未能嗣位。其弟俟利弗設立,是為處羅可汗。處羅復以隋義成公主為妻。

  620年(武德三年)二月,處羅可汗從竇建德處迎接隋煬帝妻蕭皇后及齊王之子楊政道至突厥牙帳所在地,立政道為隋王。然後又將隋末入突厥的漢人撥歸楊政道,使行隋朝正朔,設置百官,居於定襄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有眾1萬人。這年冬,處羅可汗將取并州(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使楊政道移居該處。占卜不吉,群臣勸阻,處羅說:「我先人失國,賴隋以存,今忘之,不祥。卜不吉,神詎無知乎?我自決之。」適逢天「雨血」三日,國中群犬夜吠,尋之不見,處羅可汗疑神疑鬼而得病。義成公主給他服「五石」(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進行藥物治療。沒有幾天,處羅即發毒瘡而死。突厥遣使至唐告喪,唐高祖為之罷朝一日。

     義成公主因其子奧射設丑弱,不立;使處羅可汗弟咄苾嗣位,是為頡利可汗。頡利是啟民可汗第三子。他又以義成公主為妻。

  三、東突厥的衰亡。唐設燕然、雲中兩都護府

  頡利可汗承襲父兄餘蔭,兵馬強盛。在原隋義成公主與其堂弟楊善經以及王世充使者王文素等人慫恿之下,頡利慾奉楊政道以伐唐,恢復隋朝,為此經常入寇中原。唐高祖李淵因內地尚未安寧,故贈予突厥大量財物,先穩住北邊,以便騰出手來經略天下,但未能滿足頡利貪得無厭的慾望。

  自621年(武德四年)起,頡利可汗連年用兵,侵擾今山西、河北、陝西、甘肅等省之地,與唐朝互有勝負,時戰時和。624年(武德七年)唐高祖恢復十二軍建置,一面加強防禦,一面擴軍備戰。

  626年(武德九年)七月,頡利可汗親自率領10餘萬騎進寇武功(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北武功鎮),唐京師長安戒嚴。左武候大將軍尉遲敬德,與突厥戰於涇陽(今陝西省涇陽縣),擊敗突厥軍。八月癸亥日,唐高祖傳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二十天後(癸未日)頡利可汗進至渭水便橋北,距長安僅20餘公里。唐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等六人,騎馬馳至渭水上,與頡利隔河而談,責他背約入侵。突厥將領大驚。接著唐朝諸軍會集,旌甲蔽野。頡利見唐軍容甚盛,請和。乙酉日,唐太宗斬白馬,與頡利可汗盟於便橋之上,突厥撤軍退走。

 事後,唐太宗答左僕射蕭瑀問時說:所以不與突厥交戰,是因為自己剛繼帝位,國家未安,百姓未富。送財物給頡利,將促使他更加驕惰,從而逐漸走向敗亡。此即所謂「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者也。

  原先突厥民風淳厚,政令質略。及至頡利可汗重用漢人趙德言,此人作威作福,變更舊俗,政令煩苛,國人開始不滿。頡利又信任中亞來的胡人,而疏遠本族人。胡人貪婪,反覆無常。頡利連年用兵入寇唐朝邊境,屬民不堪其苦。又屢遭大雪,牲畜多死,人民凍餒。頡利因收入減少,加重盤剝屬部。這種種原因引起內外離心,許多屬部背叛,突厥的兵力也嚴重削弱。

  627年(貞觀元年),薛延陀、回紇、拔野古等部叛離突厥。頡利派東面的突利可汗(始畢可汗子什缽苾)往討,敗績逃回。頡利可汗將突利囚禁了十多天,並鞭打他。突利因而怨恨頡利可汗。

     628年夏,突利可汗因頡利屢向該部徵兵,突利不給,於是向唐太宗上表請求入朝。頡利發兵攻突利。突利早先曾與李世民結為盟兄弟,至此向唐求救。唐朝派將軍周范至太原經略之。稍後突厥東面的屬部契丹也歸附唐朝。

  這一年,突厥北邊的許多屬部都歸薛延陀,共同推舉其俟斤夷男為可汗。唐太宗派游擊將軍喬師望至薛延陀部,冊拜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並賜給旗鼓。夷男遣使入貢於唐,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仆骨、霫等部皆隸屬薛延陀。於是薛延陀稱雄漠北,而突厥則更趨衰落。頡利可汗開始向唐朝稱臣,請尚公主。

  唐朝因頡利可汗既向唐請和,卻又支持梁師都反唐,發兵征討頡利。由兵部尚書李靖出定襄道,李世勣出通漠道,柴紹出金河道,李道宗出大同道,衛孝節出恆安道,薛萬徹出暢武道,凡六總管,共10餘萬人,統歸李靖節度。這年十二月,突厥突利可汗、郁射設、蔭奈特勤等率所部投唐。

  630年(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驍騎三千,夜襲定襄,破突厥軍。頡利可汗大驚,遷牙帳於磧口。李靖派遣間諜離間頡利的心腹。頡利親信康蘇密以隋蕭皇后和煬帝孫楊政道降唐。李世勣出雲中,大破突厥軍於白道(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西北)。頡利逃往鐵山。二月,李靖與李世勣會師白道,選精騎1萬追襲。唐軍離突厥牙帳7里,頡利才發覺,乘千里馬先逃,其眾潰散。唐朝拓地自陰山北至大漠。

  頡利可汗逃至沙缽羅設蘇尼失處,唐大同道行軍總管李道宗逼蘇尼失擒送頡利。頡利率數騎夜遁,匿於荒谷,蘇尼失將他抓回。唐軍至沙缽羅營地俘獲頡利。蘇尼失降唐,東突厥汗國亡。頡利至長安,唐太宗釋放了他,還其全部家屬,給以豐厚供養。後來授予右衛大將軍職銜,賜給美好的住宅和田地。

  634年(貞觀八年)頡利死,封贈歸義王,葬於灞水(今陝西省渭河支流灞河)之東。

  頡利被俘時,降唐的突厥群眾多達10餘萬人。唐太宗採用中書令溫彥博的建議:「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將這部分突厥人安置在東起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西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之間。在原先突利可汗統治地區設置順州、祐州、化州、長州四個都督府。分頡利可汗所屬為六個州,左部設定襄都督府,右部置雲中都督府。這年五月,任命突利為順州都督。順州,僑治營州(治所龍城縣,在今遼寧朝陽市)五柳戍。投唐的突厥酋長,都被授予將軍或中郎將之職,五品以上官員多達百餘人,幾乎占朝中同級官員總數的一半。突厥人遷居京城長安的將近1萬戶。

  646年(貞觀二十年),漠北薛延陀多彌可汗無道,被回紇等部攻殺。回紇等十一個鐵勒部落「百餘萬戶」內屬。十二月,其首領皆至長安朝覲。第二年正月,以回紇部為瀚海都督府,仆骨部為金微都督府,多濫葛部為燕然都督府,拔野古部為幽陵都督府,同羅部為龜林都督府,思結部為盧山都督府;渾為皋蘭州,斛薛為高闕州,奚結為雞鹿州,阿跌為雞田州,契苾為榆溪州,思結別部為蹛林州,白霫為寘顏州。各以其酋長為都督或刺史。鐵勒眾酋長奏稱「臣等即為唐民,往來天至尊(指唐朝皇帝)所……請於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一道,謂之參天可汗道,置68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唐太宗同意了這一要求。四月,唐置燕然都護府,統轄上述瀚海等6個都督府、皋蘭等7州。任命原揚州都督府司馬李素立為燕然都護。李素立以恩信安撫鐵勒人。當各部贈送牛馬給他時,他只接受一杯酒,其餘全部退還。燕然都護府的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後旗西南。

  650年(永徽元年),唐平金山(今阿爾泰山)東北的突厥車鼻可汗阿史那斛勃。至此,原先東突厥之地全部納入唐朝版圖。唐置瀚海都護府,領金微、新黎等7都督府及仙萼、賀蘭等8州。仍以各部酋長為都督或刺史。

     663年(龍朔三年)二月,移燕然都護至回紇分布地區,改名瀚海都護(治所在今蒙古國哈拉和林附近),統轄漠北各部督府、州。遷原先的瀚海都護於雲中古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改稱雲中都護,統轄漠南突厥各都督府、州。雲中原是隋義成公主居住的地方,頡利失敗以後,李靖遷突厥殘部數百帳於此,以阿史德為其首領。後來當地人口逐漸增加,阿史德朝覲唐高宗,要求按突厥的習俗,立唐朝的一位親王為他們的可汗。高宗認為,「今之可汗,古之單于也」。於是在664年(麟德元年)正月甲子日,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大都護府,以皇第八子殷王李旭輪(即後來的唐睿宗皇帝李旦)遙領單于大都護之職。

  669年(總章二年)八月,改瀚海都護府為安北大都護府。

  699年(聖歷二年),李旦又被任命為兼檢校安北大都護。

  單于大都護府和安北大都護府下屬的各都督府、州為「羈縻府州」,這是唐朝設置的地方行政單位,其轄區包括在唐帝國的版圖之內。

  選自:民族簡史

東突厥疆域圖.jpg左慈2005-8-26 14:11:45 一、西突厥的轄區與屬部

  據《舊唐書·突厥傳》記載,西突厥的疆域「東至突厥國(東突厥),西至雷翥海(今裏海,一說今鹹海),南至疏勒(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北至瀚海」。這是泛指其鼎盛時期的版圖。西突厥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突厥十姓部落。這本是當初從蒙古高原隨室點密西征的十大首領所率10萬部眾。十部首領各持西突厥可汗所賜的一箭,因此十部又稱「十箭」。十箭分左、右兩廂。左廂為五咄陸部,各部首領的官號為啜,其一為處木昆律啜,二為胡祿居(屋)闕啜,三為攝舍提暾啜,四為突騎施賀邏施啜,五為鼠尼施處半啜,這五個咄陸部落分布在碎葉(今中亞托克瑪克附近)以東地區;右廂為五弩失畢部,各部首領的官號為俟斤,其一為阿悉結闕俟斤(該部最為強大),二為哥舒闕俟斤,三為拔塞干暾沙缽俟斤,四為阿悉結泥孰俟斤,五為哥舒處半俟斤,這五個弩失畢部落分布在碎葉河以西地區。至7世紀中葉,十勝部落已發展至「勝兵」(具備作戰能力者)數十萬人。

  除突厥本部外,游牧的葛邏祿、處月、處密等部族和若干鐵勒部落,定居的龜茲等城郭之國,位於今中亞境內錫爾河、阿姆河一帶的許多小國,以及吐火羅等地,也都歸附西突厥。位於今阿富汗喀布爾北的迦畢試國,喀布爾南的漕矩吒國(謝,王治今加茲尼),曾是西突厥南方的屬國。

  二、西突厥與隋唐關係

  587年(隋開皇七年),突厥阿波可汗大邏便被葉護可汗處羅侯生擒。西突厥立達頭可汗一後裔為泥利可汗繼其位。泥利妻向氏為「中國」人,生子達曼。泥利死後,達曼繼位為泥撅處羅可汗。向氏再嫁泥利可汗弟婆實特勤。

  600年(隋朝開皇末年),婆實和向氏至隋京朝覲,因突厥內亂,留在京師鴻臚寺居住。達頭可汗敗亡以後,處羅可汗成為西突厥最高統治者。處羅治國無道,臣民多叛。605年(隋大業元年),他發兵襲擊鐵勒諸部,搜括他們的財物,又猜疑薛延陀部生變,殺其酋長數百人。因此鐵勒各部都起來反對處羅,多次打敗他。隋朝黃門侍郎裴矩聞處羅可汗國亂,並思念其母向氏,建議朝廷招撫他。608年(大業四年),隋煬帝派遣司朝謁者崔君肅至西突厥慰諭。處羅受詔,遣使貢汗血馬。

  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西巡,召處羅可汗會於大斗拔谷(今甘肅省民樂縣東南扁都口),處羅託故不至。煬帝大怒,用裴矩計,誘使西突厥西面的射匱可汗(達頭可汗孫)發兵襲擊處羅可汗。處羅大敗,逃至高昌境內。煬帝遣向氏前往說服其子入朝。這年十二月,處羅至隋京朝覲。第二年正月,煬帝分處羅可汗內附部眾為三部分:其弟闕度設率領老弱萬餘人,至會寧(治所在今甘肅省永登東南)居住;特勤阿史那大奈領餘眾居樓煩(治所在今山西省靜樂縣);封處羅為曷薩那可汗,領五百騎常從皇帝巡幸。處羅曾從征高麗。

  614年(大業十年)正月,隋皇室嫁信義公主與處羅結為夫婦,並賜錦彩袍千件、彩色絲綢萬匹。後隨煬帝至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宇文化及殺隋煬帝後,處羅從化及至河北。

  618年(唐武德元年)十二月處羅歸長安,唐高祖降榻歡迎,與他同坐,封之為歸義郡王。後被東突厥始畢可汗派人殺死。

  泥撅處羅可汗歸隋以後,西突厥立其叔射匱可汗為主。射匱可汗開拓疆域,東至金山(今阿爾泰山),西至海(今鹹海),玉門關以西諸國都附屬於他。其王庭設於龜茲北三彌山(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北依契克巴什河一帶之山)。射匱可汗與東突厥可汗為敵。他約死於619年(唐武德二年)或稍前。其弟統葉護可汗繼位。

  統葉護可汗智勇雙全,擅長指揮作戰,率控弦之士數十萬人,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稱霸西域。遷王庭於石國北千泉(今中亞塔什干北庫馬雷克至滅爾基一帶)。他授予西域諸國之王「頡利發」稱號,給每國派吐屯一人進行監督,徵收貢賦。

  619年秋七月,統葉護可汗向唐朝遣使入貢。第二年又貢條支巨卵。唐高祖與統葉護密切聯繫,準備聯合進攻東突厥。顏利可汗聞訊非常害怕,趕緊與統葉護和好。

  625年夏,統葉護可汗遣使向唐皇室請婚。唐高祖聽從裴矩「遠交而近攻」的建議,派侄高平王李道立至西突厥表示允婚。

  627年(貞觀元年)統葉護派真珠統俟斤向唐太宗獻萬釘寶鈿金帶和馬五千匹,以迎娶公主。但因東突厥頡利可汗連年入寇唐朝邊境,唐與西突厥往來的道路梗阻,頡利又威脅統葉護不讓與唐和親,這樁婚姻未能結成。

  西突厥強盛以後,統葉護很自負,作威作福,欺凌百姓,引起部眾怨恨,葛邏祿部大都叛離了他。

628年(貞觀二年)他被伯父殺死。他的伯父自立為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莫賀咄原先僅為一小可汗,他自稱大可汗後國人不服。弩失畢部共同推舉泥孰莫賀設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統葉護可汗子咥力特勤,是為乙毗缽羅肆葉護可汗。肆葉護和莫賀咄互相攻擊,戰鬥不止。他們各向唐皇室求婚。唐太宗答道:「汝國擾亂,君臣未定,戰爭不息,何得言婚」,並命他們各守轄境,停止彼此征伐。由於西突厥內亂,原先役屬的西域諸國和鐵勒各部紛紛叛離。

  由於肆葉護是前可汗之子,所以西突厥部眾大都擁護他。西面的都陸可汗以及莫賀咄部的酋長多數歸附肆葉護。

     630年(貞觀四年),莫賀咄兵敗,逃往金山,被泥孰殺死。諸部共推肆葉護為西突厥大可汗。肆葉護北征鐵勒,被薛延陀打敗。他為人多疑狠毒,殺功臣乙利小可汗,並誅滅其宗族,引起部下人人自危。他又陰謀殺害泥孰,泥孰逃往焉耆。

  632年(貞觀六年)秋,肆葉護遭設卑達干與弩失畢部攻擊,逃往康居,不久死亡。西突厥迎立泥孰,是為咄陸可汗。

  泥孰在武德(618—626)年間,曾至長安。當時李世民為了同各民族人士友好,曾與泥孰結為盟兄弟。泥孰被推舉為西突厥可汗後,即派遣使臣至唐朝表示內附。第二年(貞觀七年),唐朝的代表鴻臚少卿劉善因抵達西突厥,冊封泥孰為奚利邲咄陸可汗。634年(貞觀八年),泥孰病死。其弟同娥設繼位,是為沙缽羅咥利失可汗。

  635年(貞觀九年),咥利失可汗獻馬五百匹於唐,上表請婚。唐朝厚加撫慰,但未同意他締結婚姻的要求。咥利失喪失民心,西突厥曾發生內亂。

  638年(貞觀十二年),欲谷設被立為乙毗咄陸可汗,與咥利失大戰,未分勝負。於是,以伊列河(今伊犁河)為界,雙方分地而治。

  639年(貞觀十三年),咥利失之臣俟利發吐屯勾結欲谷設作亂,咥利失逃往拔汗那(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在那裡死亡。弩失畢部立其弟之子薄布恃勤為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

     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建牙於睢合水北,稱南庭。其轄境東以伊列河為界。龜茲、都善、且末、吐火羅、焉耆、石國、史國、何國、穆國、康國等皆受其節度。他屢次向唐遣使朝貢。641年(貞觀十五年)秋七月,唐太宗命左領軍將軍張大師往授璽書,冊立他為可汗,並賜給鼓纛。

  當時乙毗咄陸可汗欲谷設建牙鏃曷山西,稱北庭,其轄境西以伊列河為界。厥越失、拔悉彌、駁馬、結骨、觸木昆等部附屬於他。乙毗咄陸可汗與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互相攻戰。乙毗咄陸也遣使朝唐。唐太宗勸諭他們停兵休戰,彼此和睦相處。乙毗咄陸可汗兵力漸強,西域諸國紛紛歸附。不久,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被乙毗咄陸殺死。

  乙毗咄陸可汗兼并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部眾,西破吐火羅。他自恃強大,扣留唐朝使者,進攻伊州(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

  642年(貞觀十六年)九月,唐安西都護郭孝恪連續擊敗乙毗咄陸軍。西突厥屬部處密降唐。乙毗咄陸攻破米國(位於今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南),奪取了大量人口與財富,不分給部下。部將泥熟啜擅取俘虜與鹵獲物,被乙毗咄陸處死,因此引起部眾怨恨。泥熟啜的部屬在胡祿屋領導下襲擊乙毗咄陸可汗。乙毗咄陸部眾離散,他退守白水胡城(今哈薩克共和國錫臘姆)。五弩失畢及乙毗咄陸所部屋利啜等派代表至長安,請唐朝廢黜乙毗咄陸,另立西突厥可汗。唐太宗遣使冊立前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之子為乙毗射匱可汗。乙毗射匱將原被乙毗咄陸扣留的唐朝使者全部禮送回長安。乙毗咄陸派人招引他原來的部落。部落中的人都說:即使我們一千個人都戰死,只剩下一個人,也決不會跟從你。乙毗咄陸看到自己眾叛親離,大勢已去,於是逃往吐火羅。

  646年(貞觀二十年)六月,乙毗射匱可汗遣使朝貢,請婚。

  649年(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逝世以後,唐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叛變,乙毗射匱所部被賀魯并吞。 三、西突厥的衰亡。唐設安西、北庭兩都護府

  西突厥汗國由於內部分裂,不斷內訌,而逐漸走向衰亡。西突厥末主阿史那賀魯為室點密可汗五世孫,曳步利設射匱特勤劫越之子。起先,乙毗咄陸可汗任命他為葉護,駐紮在多邏斯川(今額爾齊斯河),統轄處密、處月、姑蘇(或作哥舒)、歌羅祿、弩失畢等部。當乙毗咄陸可汗逃往吐火羅後,乙毗射匱可汗派兵驅逐賀魯,其部落大多離散。

  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四月,賀魯率領余部數千帳(戶)內屬於唐。唐太宗安排他們住在庭州(治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北破城子)莫賀城(今吉木薩爾西北三台),授予他左驍衛將軍之職。賀魯聽說唐軍將討伐龜茲,於是率隨從數十人至長安朝覲,要求擔任大軍的嚮導。唐太宗任命他為昆丘道行軍總管,在嘉壽殿設宴款待,給予很多賞賜,並且將自己穿的衣服送給他。唐朝大將阿史那社爾平龜茲以後,648年冬十二月,唐朝晉封阿史那賀魯為泥伏沙缽羅葉護,賜給他唐朝的鼓纛,派他去招撫尚未服從的其它西突厥部落。第二年春二月,唐朝在安西部護府下設置瑤池都督府,任命阿史那賀魯為都督。這年夏六月唐高宗繼位後,賀魯又被晉陞為左驍衛大將軍。

阿史那賀魯招集離散的西突厥部落後勢力逐漸強大。他聽說唐太宗已經逝世,即陰謀奪取西州(治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東南高昌古城)和庭州。唐高宗聞訊,派遣通事舍人喬寶明撫慰賀魯。651年(永徽二年)春,擔任唐朝右驍衛中郎將的賀魯之子咥運竟勸說其父率部反唐西走,擊破乙毗射匱可汗,兼并其部眾。賀魯設牙帳干雙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溫泉縣境內)及千泉,自稱沙缽羅可汗。咄陸五啜、弩失畢五俟斤、處月、處密及西域諸國都歸附於他。賀魯以咥運為莫賀咄葉護。

  是年秋七月,賀魯入寇庭州,攻陷金嶺城及蒲類縣,殺掠數千人。唐高宗任命左武衛大將軍梁建方、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弓月道行軍總管,發諸府兵三萬人和回紇騎兵五萬,西征。652年(永徽三年)春正月,梁建方等大破賀魯所部處月而還。653年(永徽四年),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死,其子頡苾達度設稱真珠葉護。他與賀魯發生矛盾,聯合五弩失畢,擊敗賀魯。655年(永徽六年)夏五月,唐朝任命右屯衛大將軍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這一年,頡苾達度設曾幾次請求唐朝發兵征討賀魯。唐朝派豐州都督元禮臣前去冊封頡苾達度設為可汗,至碎葉城被賀魯派兵阻攔,未能抵達。

  656年(顯慶元年)冬,程知節軍至鷹娑川,前軍總管蘇定方擊敗西突厥騎兵四萬人。唐軍至怛篤城後班師。

  657年(唐顯慶二年)春。唐朝派出兩路人馬向西突厥進發。一路由左屯衛將軍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領燕然都護任雅相、副都護蕭嗣業、左驍衛大將軍瀚海都督回紇首領婆閏等,為主力部隊。另一路由早先歸附唐太宗那步真為流沙道安撫大使,招集其舊部。

  是年冬十二月,蘇定方軍抵達金山(今阿爾泰山)西,擊敗五咄陸之一處木昆部,該部俟斤歸降。在這以前,五弩失畢之一泥孰部不服從賀魯的統治,被賀魯攻破,其首領的家屬被俘。這時,唐軍從賀魯的一部分敗兵中找到泥孰部首領的妻子。右領軍郎將薛仁貴建議:應該將這些家屬歸還泥孰部,並且贈予財物加以撫慰,使他們明白「賀魯為賊而大唐為之父母」。這樣的話,他們必將不遺餘力地反對賀魯。唐軍按此實行。泥孰部接到獲救的家屬後非常感激,要求跟隨唐軍一起進攻賀魯。

     蘇定方率軍至曳咥河(今喀喇額爾齊斯河)西,賀魯舉西突厥十萬騎兵來拒。蘇定方以唐及回紇萬餘騎兵迎敵。賀魯見唐軍少,進兵包圍,定方命步兵據守南面的高地,持長矛向外;自己領騎兵列陣於北坡。賀魯的騎兵三次衝擊唐步兵,未能動搖唐軍陣腳。蘇定方趁勢縱騎兵反攻,賀魯大敗。第二天唐軍繼續追擊,五弩失畢全部投唐。五咄陸得知賀魯兵敗,奔南道歸附唐安撫大使阿史那步真。

     蘇定方命令蕭嗣業和回紇婆閏追擊賀魯。當時天下大雪,眾將要求雪停以後進兵。蘇定方認為正可趁天雪之機,攻敵不備。於是唐軍冒雪晝夜兼程前進。至金牙山,縱兵破賀魯牙帳,俘敵數萬人。賀魯渡伊麗水西逃。蘇定方追至碎葉水,盡奪賀魯部眾。賀魯及子咥運逃至石國(今塔什干)蘇咄城,城主伊涅達幹將他們逮捕,送往石國。石國王將賀昏父子交給唐將蕭嗣業和阿史那元爽。至此,西突厥國亡。

  蘇定方安排西突厥各部落分別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開通道路,設立驛站,掩埋死者骸骨,慰問民間疾苦,劃分牧場,恢復畜牧業生產。並將賀魯所掠奪的人口,以及牲畜等財物發還各部。從此,西突厥十姓部落在久經內鬨和戰亂以後,開始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賀魯被擒以後對蕭嗣業說:過去太宗皇帝待我很好,我卻背叛了他,我願在太宗昭陵受死,以謝罪於先帝。唐高宗聽說以後,產生了憐憫之心,特赦賀魯,免其一死。後來賀魯病死,唐朝將他葬在頡利可汗墓旁。

  657年(唐顯慶二年)唐平賀魯以後,在五咄陸部設置昆陵都護府,以阿史那彌射為興昔亡可汗,兼驃騎大將軍,昆陵都護。在五咄陸的處木昆部落置匐延都督府,胡祿屋闕部落置鹽泊都督府,攝舍提墩部落置雙河都督府,鼠尼施處半部落置鷹娑都督府,突騎施索葛莫賀部落置嗢鹿州都督府,突騎施阿利施部落置潔山都督府。658年(顯慶三年),又在葛邏祿三部置三府:謀落部落置陰山州都督府,踏實部落置玄池州都督府,熾俟部落置大漠州都督府。後來又從大漠州中劃分出一部分另置金附州都督府。

  在五弩失畢部置濛池都護府,以阿史那步真為繼往絕可汗,兼驃騎大將軍,濛池都護。當時濛池和昆陵兩都護府都隸屬於安西都護府。

  702年(長安二年),增設北庭大都護府,統轄昆陵、濛池兩個都護府。據《新唐書》記載,除上述昆陵都護府下屬十個都督府外,北庭大都護府還管轄輪台州等十三個都督府。北庭大都護府的治所在庭州金滿縣,其遺址為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

  唐朝在西域,除北庭大都護府外,在北庭的南面還設有安西大都護府(又稱都護府)。640年(貞觀十四年),唐朝平高昌的漢族麴氏政權後,置安西都護府,治所設在西州(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故城)。

  658年(顯慶三年),移治龜茲(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南至於闐(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都隸屬安西。

  661年(龍朔元年)西域吐火羅款塞來附。唐朝任命「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凡州八十八,縣百一十,軍、府百二十六」。這十六個新設立的都督府,也隸屬安西大部護府。這些地方早先屬於西突厥的勢力範圍,此時轉歸唐朝。

  選自:民族簡史

西突厥疆域圖.jpg左慈2005-8-26 14:16:45 一、突厥復興

  自公元630年(貞觀四年)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亡國以後,在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時期內,唐朝統治下的東突厥各部基本上穩定。但由於朝廷常徵調他們東征西討,漸漸引起突厥群眾不滿,特別是一些民族上層人物滋生了復國思想。

  679年(調露元年)冬十月,單于大都護府下屬突厥酋長阿史德溫傅、奉職率所轄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長響應他們,部眾共達數十萬人。第二年(永隆元年)春三月,唐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大破突厥軍於黑山(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北),擒酋長奉職。泥熟匐可汗為其部下所殺。突厥叛軍餘眾退守狼山(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後旗西北)。

  溫傅部又從夏州(治所在今陝西省靖邊縣東北白城子)迎頡利可汗族侄伏念,北渡黃河,立為可汗。

  681年(開耀元年),伏念與溫傅連兵進攻原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慶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慶陽縣)。這年秋季,伏念在唐軍兵臨帳前的形勢逼迫下,逮捕溫傅,向裴行儉投降。裴行儉答應保伏念不死,但回京後裴炎妒忌裴行儉功大,唆使唐高宗殺死伏念。裴行儉慨嘆朝廷殺死降者,以後不會再有人投降,從此稱病,閉門不出。唐高宗對降者不予寬容,反加殺害,為突厥上層人物的再次叛唐,埋下禍根。

     682年(永淳元年),頡利可汗族人阿史那骨咄陸又叛。他的祖父本是唐朝單于都護府雲中都督舍利元英屬部的酋長,世襲吐屯之職。伏念死後,他率17人出走,逐漸聚眾至700人,並佔領黑沙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北)。他通過招集伏念亡散殘部的辦法,使部眾增至5000人,並抄掠九姓鐵勒大批羊馬,從而勢力逐漸強盛,自立為頡跌利施可汗。他任命其弟默啜為殺(即設,官名),咄悉匐為葉護。從此開始了後突厥時期。

  其時,單于都護府檢校降戶部落(官名)阿史德元珍因犯法被長史王本立囚禁。當骨咄祿入侵時,元珍請求由他去勸諭突厥諸部撤退,以贖自己的罪過。當他到達敵營後即向對方投降。骨咄祿任命他為阿波達干,統率全部兵馬。於是骨咄祿、元珍寇并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及單于都護府(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西北)北境,殺嵐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嵐縣北嵐城)刺史王德茂。後被唐將薛仁貴擊潰。

     683年(弘道元年)春二月,後突厥先後寇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縣)、媯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西南);三月,圍單于都護府,殺司馬張行師;夏五月寇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靈丘縣),殺刺史李思儉;684年(光宅元年)秋七月寇朔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朔縣)。由於後突厥頻繁入侵,這年九月唐朝任命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防禦突厥侵擾。但同年冬十二月,程務挺因代被囚待斬的內史裴炎申辯,違反武則天的旨意,竟蒙冤被殺。後突厥統治者得此消息後,因大敵已亡,特設宴歡慶,但又為程務挺立祠,每次出兵前都前往祭禱。   685年(垂拱元年)春夏間,後突厥寇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縣);第二年春二月寇昌平(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南),被唐左鷹揚大將軍黑齒常之擊退;同年八月又攻朔州,黑齒常之等在黃花堆(今山西省山陰縣黃花梁)大破其軍;冬十月,右監門衛中郎將爨寶璧貪功冒進,孤軍深入磧北追擊後突厥,全軍覆沒。武則天大怒,稱骨咄祿為「不卒祿」。

  骨咄祿自立為可汗後,東征西討,頻繁出擊。據突厥文《闕特勤碑》記載,他先後進攻過唐朝北部、九姓鐵勒、三十姓韃靼、契丹、奚等,共出征47次,其中親自參加戰鬥20次,奠定了後突厥汗國的基業。693年(長壽二年)冬十一月,骨咄祿病卒。其子年幼。其弟默啜自立為可汗。

  二、後突厥的發展

  默啜成為後突厥可汗之初,曾於693年(長壽二年)臘月進攻靈州,殺掠當地官吏和人民。在這以後,他為了鞏固其篡奪的汗位,改變策略,討好中原王朝以取得支持。

  695年(天冊萬歲元年)冬十月,默啜遣使請降。這時早已稱為周朝皇帝的武則天非常高興,冊授他為左衛大將軍、歸國公。第二年夏五月,營州(治所在今遼寧省朝陽市)契丹松漠都督李盡忠等反叛。是年九月,默啜請求當武則天的兒子,並為他的女兒向皇室求婚,又要求歸還河西的突厥降戶,聲稱他願意率領部眾「為國討契丹」。武則天晉封他為遷善可汗。冬十月,契丹李盡忠死,孫萬榮繼領其眾。默啜乘機突襲松漠都督府(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南),俘虜了李、孫二人的家屬,契丹部眾潰敗。武則天進一步冊立默啜為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

     697年(萬歲通天二年)春三月,默啜向唐朝求豐、勝、靈、夏、朔、代六州突厥降戶及單于都護府之地,以及谷種、繒帛、農器、鐵等物。武則天聽了廷臣不同意見的爭論以後,最後還是將六州降戶數千帳(戶)送交默啜,並給他谷種4萬斛、雜彩5萬段、農具3千件、鐵4萬斤。後突厥得到這一大批人力和物資以後,國力大為增強。

  是年夏,契丹孫萬榮將老弱婦女以及器仗資財留在新築的城中,自己領精兵進攻幽州。默啜得知此消息後,發兵奪取契丹新城,俘虜了全部人口,掠奪了所有物資。當時孫萬榮正與唐軍對峙,契丹兵將聞家屬被突厥搶走,軍心大亂。唐將楊玄基與奚族的軍隊趁機前後夾擊,孫萬榮兵敗被家奴殺死。其殘餘部眾和奚、霫兩族降於後突厥。

698年(聖曆元年)夏六月,武則天命內侄孫淮陽王武延秀前往後突厥,準備娶默啜女為妃。八月,武延秀到達後突厥南廷(都城)黑沙城。默啜卻說:「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兒邪!此豈天子之子乎!」他不但不允婚,反而將武延秀拘留,並揚言要用武力幫助李氏恢復唐朝。接著,他發兵襲擊靜難軍(治所在今陝西省彬縣)、平狄軍(治所在今山西省朔縣東北馬邑)、清夷軍(治所在今河北省懷來縣),又進攻媯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檀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密雲縣),陷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縣)、趙州(治所在今河北省趙縣)。武則天起先任命其內侄武重規等領兵45萬反擊默啜,但毫無成效。這時武則天看到人民仍心向李唐皇室,不得已立其子廬陵王李顯為皇太子。又任命李顯為河北道元帥,討伐突厥。在這以前唐朝招募兵士一個多月沒有招滿1千人,當人們得知太子李顯擔任元帥後,不久就招滿了5萬人。但實際上領兵出征的是副元帥狄仁傑。默啜得知唐朝大軍將出發,即將從趙州、定州掠奪的男女八九萬人全部殺死,從五回道(在今河北省易縣西)撤退,一路上掠奪、殘殺百姓,搶劫財富、牲畜,不計其數。武則天手下的一些大將,雖擁有重兵卻不敢逼近默啜。只有狄仁傑領兵10萬追擊,但未能追上。

  默啜回到漠北後擁兵40萬,佔地萬里,西北諸民族都歸附於他。因此,他很輕視中原王朝。

  699年(聖歷二年),默啜任命其弟咄悉匐為左廂察,骨咄祿之子默矩為右廂察,各領兵2萬多人;又任命自己的兒子匐俱為小可汗,地位在左、右兩察之上,統轄處木昆等十姓部落,領兵4萬多人,稱拓西可汗。

  默啜恃強一再侵擾中原北邊。

  700年(久視元年)冬十二月,掠奪隴右諸監馬1萬多匹。702年(長安二年)春,奪走鹽州(治所在今陝西省定邊縣)、夏州(治所在今陝西省靖邊縣東北白城子)羊馬10萬,三月破石嶺關(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關城),圍并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秋七月侵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縣),九月攻忻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忻縣),一路殺掠。

  在這以後,默啜採取時和時戰的策略,唐與突厥雙方關係時好時壞。

  703年(長安三年)夏六月,默啜派其臣莫賀達干向武則天提出,嫁其女給皇太子之子為妻。接著又派大臣移力貪汗入朝,獻馬千匹及方物,以謝許婚之意。武則天在宿羽亭設盛宴款待來使,並賜予重賞。704年(長安四年)秋八月,由於雙方已建立「和親」關係,默啜放還被扣留了6年的淮陽王武延秀。唐中宗李顯即位第二年,即706年(神龍二年)冬十二月,默啜又進攻靈州鳴沙縣(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西南豐安縣故城)。唐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戰敗,死6000多人。後突厥繼進原州(治所在今寧夏固原縣)、會州(治所在今甘肅省靖遠縣)等地,奪走隴右牧馬萬餘匹。唐中宗取消與後突厥聯姻的計劃,懸賞「能斬獲默啜者封國王,授諸衛大將軍」。默啜殺唐行人(使者)假鴻臚臧思言。

  三、後突厥的衰亡

  707年(景龍元年)冬十月,唐朝任命左屯衛大將軍張仁願(亶)為朔方道大總管,擊敗來犯的後突厥軍。過去,朔方軍與突厥以黃河為界。張仁願趁默啜西征突騎施之機,乘虛而入,奪取漠南,在黃河北築三座受降城。中受降城在令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東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三城首尾相應,截斷了後突厥南侵之路。又在牛頭朝那山(今內蒙古固陽縣東)北設置烽候1800所。從此,後突厥不能越山南下放牧,朔方不再遭其寇掠。唐朝因此減少鎮兵數萬人。

  711年(景雲二年)春正月,默啜遣使請和,唐睿宗李旦同意。三月,唐以宋王成器之女為金山公主,許嫁默啜。冬十月,唐御史中丞和逢堯出使後突厥,勸說默啜穿戴唐朝服飾。於是默啜「襆頭,衣紫衫,南向再拜,稱臣」;並派遣其子楊我支持勤及該國宰相等隨和逢堯朝覲唐睿宗。唐帝授予楊我支右驍衛員外大將軍官銜。712年(先天元年)夏六月,唐左羽林大將軍孫佺等在襲擊奚與契丹時,被奚族大首領李大酺俘虜。李將他們送交默啜。默啜殺之。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廢除與默啜的婚約。

  默啜既無法南侵,改向西域擴張。714年(開元二年)春二月,他派遣其子同俄特勤和妹夫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等進攻北庭都護府,被都護郭虔瓘打敗。同俄被擒殺。後突厥曾表示願意付出軍中全部衣資器仗贖取同俄,及知其已被殺,三軍痛哭而撤退。閏二月,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因失去同俄特勤,不敢回去,與其妻投唐,被封為燕山郡王,授左衛員外大將軍。

     默啜勢力日衰,欲依靠唐朝的威望,以號令北方其它各民族。

  714年夏四月,他又向唐皇室遣使求婚,並自稱「乾和永清太駙馬」。

  默啜年老以後,更加昏庸暴虐,屬部紛紛離散。

  714年秋九月,葛邏祿等部首領至涼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降唐。十月,原西突厥十姓部落胡祿屋等部至北庭都護府歸降。降唐的十姓部落前後共1萬多帳(戶)。

715年(開元三年)春二月,默啜之婿「高麗莫離支高文簡,與跌都督思太,吐谷渾大酋慕容道奴,郁射施大酋鶻屈頡斤、苾悉頡力,高麗大酋高拱毅」等率領1萬餘帳,脫離後突厥,至唐朝邊境歸附,被安置在黃河南面原先降唐突厥居住過的地區。高文簡被封為遼西郡王,其餘首領封郡公。

  同年秋,默啜進攻九姓鐵勒。九姓首領思結都督磨散等降唐。

  716年(開元四年)夏六月,默啜北征九姓鐵勒拔曳固(拔野古)部,在獨樂水(今蒙古國土拉河)大破該部。默啜恃勝輕歸,毫無防備,途遇拔曳固潰散的戰士頡質略突然從柳林中躍出,將他殺死。當時唐朝大武軍子將郝靈荃出使在突厥,頡質略便和他一起將默啜的首級送至唐都城。九姓鐵勒中的拔曳固、回紇、同羅、霫、仆固五部一起歸附唐朝,被安置在大武軍(治所在今山西省朔縣東北馬邑)北。

  默啜的兒子小可汗繼位,但被前可汗骨咄祿之子闕特勤殺死。默啜的諸子和親信全部被殺。闕特勤擁立其兄左賢王默棘連為後突厥君主,是為毗伽可汗。毗伽任命闕特勤為左賢王,掌管全部兵馬。

  毗伽可汗初立時,許多屬部已經離散,留下的也不穩定,形勢很困難。他任用其岳父暾欲谷為謀主。暾欲谷是後突厥舊臣,雖已七十多歲,但老謀深算,本民族人很信服他。他對毗伽可汗起了很好的輔佐作用。河曲的突厥降戶跌思泰、阿悉爛等聽到毗伽可汗即位的消息,紛紛返回後突厥。毗伽既得思泰等來歸,力量壯大,準備南侵唐朝。暾欲谷認為:「唐主英武,民和年豐,未有間隙,不可動也。我眾新集,力尚疲羸,且當息養數年,始可觀變而舉。」毗伽又想築城,並立佛寺道觀。暾欲谷告訴他:突厥人口只及唐朝人口的百分之一,所以能與唐為敵,正在於游牧生活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又從事射獵,人人習武,力量強的時候進兵抄掠,弱則竄伏山林,唐朝的軍隊雖然多,也奈何我們不得。如果築城居住,一旦失利,必遭圍殲。釋、道兩教勸導人們仁慈柔弱,不是用武爭勝之道,不可推崇。 暾欲谷準確地分析客觀形勢,根據本民族的特點制定自己的戰略戰術,深得毗伽可汗讚許。

  720年(開元八年),唐朔方大總管王晙奏請從西面調動拔悉密部,東面調動奚、契丹兩族兵,於秋季同至稽落水掩襲毗伽可汗牙帳。毗伽聞訊大懼。暾欲谷認為不必害怕:拔悉密在西域北庭(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與突厥東面的奚、契丹相隔非常遙遠,雙方無法配合。由於唐朝將領之間的內部不和,王晙自己也不敢出兵。等拔悉密孤軍深入時,可以很容易地打敗他們。後來事情的發展不出暾欲谷所料,拔悉密軍被他追至北庭擊潰。冬十一月,暾欲谷回軍經赤亭(今新疆鄯善縣東北七克騰),掠奪涼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的羊群和馬群,並擊敗唐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的軍隊。毗伽可汗因此聲威大振。

     第二年(721年)春二月,毗伽可汗遣使求和,「請父事天子」。又連年遣使向唐貢獻方物,求婚。

  725年(開元十三年)夏四月,毗伽派大臣阿史德頡利發向唐朝進貢。頡利發扈從唐玄宗東巡封禪泰山。冬十二月,頡利發辭歸,唐玄宗厚加賞賜,但終究沒有允許與後突厥聯姻。

  在這以後,毗伽可汗每年都派大臣至唐朝覲。

  727年(開元十五年)秋,吐蕃寫信給毗伽,約他一起侵擾唐邊境,毗伽不但予以拒絕,並且將吐蕃的來信送交唐朝。唐玄宗很讚許毗伽的誠意,在紫宸殿設宴款待送信來的後突厥大臣梅錄啜。又允許在朔方軍西受降城設立互市,每年以縑帛數十萬匹與後突厥交換軍馬,以壯大騎兵隊伍,並改良馬種。從此中原的馬匹更加強壯。

  731年(開元十九年)春三月,後突厥左賢王闕特勤死。唐朝派金吾將軍張去逸等送唐玄宗璽詔前往弔奠。並為他立祠廟,刻石為像。唐朝派去6名繪畫高手,在廟的四壁精心繪製闕特勤臨陣作戰的壁畫。這在突厥國中是從未有過的繪畫藝術作品。最有歷史價值的是,732年(開元二十年)立的《故闕特勤之碑》,其漢文碑銘由唐玄宗「御制御書」。碑上還刻有古突厥文字的銘文。這大理石碑分為大小2塊,至今仍矗立在蒙古鄂爾渾河流域和碩柴達木地方,是研究突厥史的重要材料。

  734年(開元二十二年),後突厥大臣梅錄啜下毒謀殺毗伽可汗。毗伽在毒藥發作但尚未身死時,發兵殺死梅錄啜及其族黨。毗伽死後,唐玄宗派宗正卿李佺前往弔奠,並為立廟和碑,命史官起居舍人李融撰寫碑文。此大理石碑立於735年,也刻有漢文與古突厥文兩種銘文,和《故闕特勤之碑》樹立在同一地方。

  毗伽可汗死後,國人立其子為伊然可汗。伊然可汗曾由唐朝冊封。但不久他就病死。其弟繼立為苾伽骨咄祿可汗,唐朝派遣右金吾衛將軍李質冊封他為登利可汗。登利年幼,其母婆匐參予政事,國人不服。登利的堂叔分掌兵馬,在東者稱左殺,在西者稱右殺。

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登利忌左右兩殺權勢過大,與母親合謀,誘右殺至可汗牙帳,將他殺死,奪其軍隊。左殺判闕特勤害怕被殺,先發制人,攻殺登利可汗,立毗伽可汗之子為可汗。新可汗很快被骨咄葉護殺死,另立其弟為可汗。接著骨咄葉護又殺掉這可汗,自立為可汗。後突厥內亂頻繁。唐玄宗命左羽林將軍孫老奴招撫回紇、葛邏祿、拔悉密等九姓鐵勒部落。

  742年(天寶元年)秋八月,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聯合攻殺骨咄葉護,推舉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和葛邏祿的首領分別擔任左、右葉護。後突厥另立判闕特勤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並以其子葛臘哆為西殺。唐玄宗遣使勸說烏蘇米施可汗內附,他不聽勸告。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列重兵於磧口,進行威脅。烏蘇米施害怕,口頭上表示願降,但實際上進行拖延,並不前來。王忠嗣動員拔悉密、回紇、葛邏祿進攻後突厥。烏蘇米施逃走。王忠嗣出兵,取突厥右廂。後突厥西葉護阿布思、西殺葛臘哆、默啜之孫勃德支、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等率領部眾千餘帳,先後降唐。九月,唐玄宗登花萼樓歡宴來歸的後突厥諸首領,並分發給他們很多賞賜。

  744年(天室三載)秋八月,拔悉密攻殺烏蘇米施可汗。後突厥殘部立其弟鶻隴匐白眉特勤繼位,是為白眉可汗。後突厥大亂。唐玄宗命朔方節度使王忠嗣乘其亂出擊,破後突厥左廂阿波達乾等11部。回紇和葛邏祿一起攻殺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回紇首領骨力裴羅南下佔領突厥故地,745年(天寶四載)正月,骨力裴羅擊殺後突厥白眉可汗,送其首級至唐京。後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眾歸唐。唐玄宗封她為賓國夫人,每年供給她「粉直」20萬。

  至此,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後突厥,在唐朝和九姓鐵勒回紇等部的聯合攻擊下,國亡。從此以後,突厥在中國北方退出歷史舞台,繼之而起的是回紇。

  選自:民族簡史

突厥疆域圖(唐開元29年公元741年).jpg左慈2005-8-26 14:22:08 南詔國的統一    隋唐時期,在今雲南地區錯雜散居著許多部落,名號繁多,難以勝計。就種族來說,主要有白蠻與烏蠻。    唐初,烏蠻大體仍過著畜牧生活,還不會紡織,男女都用牛羊皮製衣,其社會發展較白蠻落後。從7世紀初葉到中葉,烏蠻征服了當地的白蠻,建立起六個詔。烏蠻稱王為詔,六詔就是六個王國。六詔是:(1)蒙舍詔,在今巍山縣境,因地居最南,故又稱南詔;(2)蒙嶲詔,在今巍山縣北部,為蒙舍詔北鄰;(3)越析詔,在今賓川、風儀二縣;(4)詔,在今鄧川縣;(5)浪穹詔,在今洱源縣;(6)施浪詔,在詔東北。7世紀70年代以後,吐蕃勢力進入洱海湖區北部。南詔距離吐蕃最遠,受威脅較小,故仍依附於唐朝。唐朝為了抵禦吐蓄,大力支持南詔進行統一戰爭。

到南詔王皮邏閣時,漸次消滅其他各詔,建立了統一的南詔國,都太和城(大理市南)。738年(開元二十六年),唐玄宗冊封皮邏閣為雲南王。此後,南詔擴大了疆域。在其最盛時,大致上佔有今雲南及四川、貴州的一部分,成為西南少數民族所建立的一個強大的地方政權。    南詔建立後,與唐朝和吐蕃進行了長期的鬥爭。794年,南詔出兵反抗吐蕃,擺脫了吐蕃的抑制和壓迫。但9世紀30年代以後,南詔和唐的矛盾又激化,不斷發生戰爭。830年底,南詔攻陷成都,大掠子女、百工數十萬人及珍貨而去,給唐朝造成巨大損失。    社會發展    南詔建立後,與唐朝和吐蕃進行了長期的鬥爭。794年,南詔出兵反抗吐蕃,擺脫了吐蕃的抑制和壓迫。但9世紀30年代以後,南詔和唐的矛盾又激化,不斷發生戰爭。830年底,南詔攻陷成都,大掠子女、百工數十萬人及珍貨而去,給唐朝造成巨大損失。     在唐朝的強大影響下,統一後的南詔,社會迅速發展。南詔參照唐制,建立了相當完備的政權組織。南詔也實行了均田制度。    南詔境內的生產關係比較複雜。封建制已經產生,但奴隸制還廣泛存在,某些落後地區還停留在氏族制階段。總的來說,南詔仍是一個奴隸制國家。     當時南詔耕田用二牛三人,一人在前牽牛,一人按犁轅,一人操犁。其耕作水平顯然比漢族落後。南詔的紡織技術原來比較低,但自從成都的織工進入雲南後,南詔的紡織技術就趕上了唐朝的水平。南詔的冶煉技術也相當進步,它所產的浪劍、郁刀、鐸鞘等武器鋒利無比,素負盛名。南詔的建築大多模仿唐制。現存南詔時期的大理崇聖寺塔,巍峨壯觀,就是由漢族工匠恭韜、微義設計建成的。    在南詔後期,大臣專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902年,漢族大臣鄭回的七世孫鄭買嗣推翻蒙氏南詔,自立為王,改國「大長和」。

南詔疆域圖.jpg左慈2005-8-26 14:28:11 鼎盛階段    西藏高原原來的居民稱孟族。戰國以後,有些羌族部落,如發羌、迷唐等部,逐漸遷移到今西藏地區。他們和當地人民相融合,繁衍發展,形成了吐蕃族。    建立吐蕃王朝的是活動在雅隆河谷的氂牛部,統一氂牛部各部落的叫棄聶棄贊普。「贊普」是雄強丈夫的意思,以後成了吐蕃君長的尊稱。從棄聶棄開始,吐蕃確立了酋長世襲制度,第八世贊普布袋鞏甲以後,吐蕃社會獲得了較快的發展,逐漸由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

629年,年僅十三歲的松贊干布繼贊普位,他削平了叛亂,統一了西藏。松贊干布還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他遷都到邏些(拉薩),從此邏些成為西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他參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度,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軍事制度。為了適應經濟和政治的需要,松贊干布時開始採用曆法,規定統一的度量衡,依據于田、天竺等文字創造了吐蕃文(以後發展成今天的藏文),又制定了殘酷的法律。    松贊干布以後,吐蕃與唐朝進行了激烈的角逐。663年,吐蕃滅吐谷渾,又侵入西域,不僅完全控制了西域,而且奪走了河西和隴右地區。763年(廣德元年),吐蕃一度攻陷唐都長安。在8世紀下半葉,吐蕃的國力達到了鼎盛階段。    友好往來    吐蕃和唐朝雖然進行了長期的軍事鬥爭,但友好往來一直是雙方關係的主流。    641年(貞觀十五年),唐太宗答應吐蕃的請求,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了大量物品,有錦帛珠寶、生活用品、醫療器械、生產工具、蔬菜種子,還有經史、詩文、工藝、醫藥、曆法等書籍。唐高宗時,吐蕃又從內地引進了蠶種,唐朝並派釀酒、制碾碓、造紙墨的工匠到吐蕃傳授技藝。    710年(景龍四年),唐金城公主又攜帶著錦繒各數萬匹、多種工匠以及一個龜茲樂隊進入吐蕃,嫁給棄隸縮贊贊普。吐蕃還通過互市,向唐朝購買茶葉、絲綢等物品。    隨著唐蕃關係的日益密切,許多漢族人進入西藏,一些吐蕃貴族子弟也進入長安的國子學學習漢文化。雙方派遣的使臣不絕於途,進行修好、朝貢、慶弔、會盟等活動。漢文化的輸入對吐蕃社會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吐蕃文化對漢族也有一定的影響。當時,吐蕃的馬和形制優美奇異的金銀器等物品不斷地傳到內地,甚至吐蕃的赭面風俗也被漢族婦女所模仿。密切的經濟文化關係加深了雙方之間的情誼。729年(開元十七年),棄隸縮贊贊普向唐玄宗上表說:「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舊唐書·吐蕃傳》)說明在唐代漢蕃人民的關係已經不可分離了。    國力削弱    頻繁的戰爭削弱了吐蕃的國力,進入9世紀以後,吐蕃開始由盛轉衰,不能再向外擴張。821年(長慶元年),吐蕃可黎可足贊普派專使到唐朝請求會盟,締結友好盟約。隆重的會盟儀式先後在唐都長安和邏些舉行,盟文強調要永遠和好相處。823年,在拉薩建立的唐蕃會盟碑,至今還屹立在大昭寺前,成了漢藏兩族人民友誼團結的珍貴物證。     8世紀末葉以後,吐蕃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日趨激化。王室內部互相爭奪,使吐蕃陷於分裂。吐蕃將領之間又發生混戰,給人民帶來了更大的災難。848年(大中二年),沙州(甘肅敦煌)人張議潮發動起義,唐人群起響應,很快佔領了沙州。接著,張議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以上地區在今甘肅、新疆、青海境內)等十州。851年(大中五年),張議潮遣其兄張議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圖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歸義軍,以張議潮為節度使,河隴地區又重新為唐朝所控制。

吐蕃疆域圖.jpg左慈2005-8-26 14:32:08 回紇即今之維吾爾族祖先。隋末,葯羅葛時健俟斤被回紇部眾推為君長,時健死後,其子善薩繼立。647年,唐朝以回紇部為瀚海都督府,委任回紇酋長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但吐迷度在部落聯盟內部卻稱可汗,署官吏,建立起汗國來。後突厥汗國時,攻佔了鐵勒族的住地,回紇等部經唐朝允許,遷徙甘、涼間居住,受唐朝保護。後突厥政權衰落後,回紇首領骨力裴羅聯合其他部落起兵反抗,擺脫了後突厥的控制,並在744年稱可汗。唐玄宗冊封他為懷仁可汗。745年,懷仁可汗滅後突厥汗國,盡有突厥故地,成了漠北的強國。

 回紇的國家制度,兼采突厥和唐制。可汗的子弟稱特勒,別部領兵者稱設,大臣有葉護、俟利發、達干、吐屯等,這是突厥制度。它還設置內宰相三人,外宰相六人,又置都督、將軍、司馬等,這是唐制;回紇可汗在九姓鐵勒等部設立都督,加以管理。回紇汗國初期是奴隸制國家,在唐朝的強大影響下,到8世紀時,它已明顯地進入封建社會。    回紇政權一直和唐朝保持著密切關係,每一任可汗都要經過唐朝的冊封。安史之亂爆發後,回紇曾兩次派兵幫助唐朝平定叛亂,加速了安史集團的滅亡。唐朝從757年(至德二年)起,每年送給回紇絹二萬匹。回紇每年還要向唐朝運送幾萬匹馬,以換取內地絲絹、茶葉等貨物。回紇從唐朝得到的大量絹、茶等物品,除自用外,有很大一部分遠銷到中亞各地,這對其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亂以後,吐蕃佔據了西域和河西,唐朝和西域的經濟交流遭到阻隔。由於回紇對唐友好,唐朝和西方商人多改道經回紇進行交易,因此,回紇一時成為陸上東西交通的樞紐。在這種情況下,回紇的商業呈現出空前的活躍,其商人到內地經商者常以千計,他們在內地置資產、店鋪,有的和漢族通婚,久居不歸。    回紇汗國內部充滿著矛盾。黠戛斯和回紇連續交戰二十多年。9世紀30年代末,回紇地區連年發生疾疫,又大雪成災,嚴重地破壞了其經濟。同時,回紇統治階級的內部又不斷自相殘殺。840年,回紇將軍句錄莫賀勾引黠戛斯十萬騎入侵,破可汗城,回紇汗國滅亡。    回紇汗國滅亡後,部眾四散。一支遷移到河西走廊定居,一支進入吐魯番,一支遷至天山北路及蔥嶺以西地區。後兩支定居新疆的回紇,發展成今天的維吾爾人。

回鶻疆域圖.jpg左慈2005-8-26 14:39:39 隋文帝在漢長安東南營建新都,定名大興。大興總面積達84.1平方公里,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都城。西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又下令在漢魏洛陽城西十八里營建東京。東京面積45.3平方公里,是規模僅次於大興的城市。西元618年,唐建國後,改大興為長安,改東京為洛陽,又稱東都。

長安平面呈橫長矩形,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2米,大城稱外郭。城內北部正中建內城,東西寬2820米,南北深3336米,面積9.4平方公里,分為南北二部。南部深1844米為皇城,城內集中建中央官署;北部深1492米為宮城,內為皇宮、太子東宮和供應服役部門的掖庭宮。宮城北倚外郭北墻,墻外為內苑和禁苑。外郭中,宮城、皇城以外部分全部建矩形的居住裏坊。在皇城以南,與皇城同寬部分東西劃分為四行,每行南北劃分為九坊,共有三十六坊;在皇城、宮城東西側各劃分為東西三行,每行南北劃分為十三坊,共七十八坊;東西各以二坊建東市、西市,實有一百一十坊。各坊或東西同寬,或南北同深,並與皇城、宮城之長和寬相對應。在坊間形成九條南北向街和十二條東西街,另外沿外郭城內四面還各有順城街,共同組成全城以棋盤狀的街道網,其規模程度在中國城市史上是空前的。長安主要城門都有三個門洞,中間是皇帝專用的,左右供臣民出入。相應的,幹道上也是中間為禦路,兩側是臣民用的上下行道路,兩側植槐為行道樹,最外側為排水明溝。長安官員乘馬出行有很大的馬隊,因此道路都較寬,最寬的是宮城與皇城間的東西街,寬220米,中軸線上主街寬155米,其餘主幹道寬也在100米以上,坊間的街也寬40米至60米。城內各裏坊,在皇城前的四行三十六坊較小,只開東西坊門,坊內有東西橫街;在皇城左右各三行共七十四坊較大,四面各開一坊門,形成十字街,分全坊為四區,每區中又有小十字街,再分為四小區,全坊共分十六小區,每小區用三條橫巷劃分,內建住宅。但大貴族官員不受此限,有的王府、官邸可獨佔十六分之一坊、四分之一坊、半坊甚至全坊,極為巨大豪華。東西兩市各佔兩坊之地,面積都在一平方公里以上,每面開二門,道路網呈井字形,內開橫巷,安排店舖。長安還建有大量寺觀,八世紀初時有佛寺九十一座,道觀十六座。國家及大貴族建的寺觀規劃可佔半坊或全坊,如慈恩寺、興善寺。長安有大量西域中亞商人,還為他們建有波斯寺、祆祠和基督教支派景教的寺院。

唐長安的皇城與宮城相連,實即內城。自曹魏洛陽只建一宮,宮前主街兩側建官署的佈局形成後,都城已較兩漢整齊壯觀,但宮殿、官署、坊市共在一城仍難免干擾。隋規劃大興城時把宮城、皇城集中於內城,坊市全部建在外郭中,是一創舉。但它的雛形已出現在北魏洛陽,隋唐長安是在它的基礎上加以完善而已。官署集中於皇城,外郭專建坊市,都可以有規則地排列,形成棋盤格狀街道網。中國古代在城市施行封閉的裏市制度至遲始於戰國時期(西元前390年左右),由於在宮殿和官署之間佈置,道路及街區都不甚規整,至隋唐長安把裏坊佈置在外郭后,才形成中國歷史上最巨大、規整、中軸對稱的裏坊制城市。

[ Last edited by 左慈 on 2005-08-26 at 14:40 ]

唐長安城格局示意圖.jpg

唐長安城明德門復原圖.jpg

唐長安城玄武門和重玄門復原圖.jpg

唐長安城三維模型復原圖.jpg

唐長安城裡坊和東市鳥瞰復原圖.jpg左慈2005-8-26 14:42:47

唐長安城唐長安城裡坊復原圖.jpg

唐長安城大明宮復原平面圖.jpg

唐長安城太極宮復原鳥瞰圖.jpg左慈2005-8-26 14:44:43 唐代東都洛陽城市歷史    隋唐東都城遺址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隋煬帝大業元年(605)營建。城南對伊闕,北據邙山,唐朝君主暫時移居洛陽前後共40餘年,稱為東都。    東都洛陽城的宮城、皇城位於都城的西北隅。這是有意區別於京城 的布局,准隋江都宮榆林宮兩例,可知這樣的規劃是下京城一等的。洛陽西北隅適占洛陽城地勢最高的位置,在這處負隅高地上建造了宮城、皇城,並形成夾城。宮城除南置皇城外,北建重城,東隔東城,西面連苑。宮城、皇城本身又都內外徹磚。皇城之南並界以洛河。宮城後面有曜儀城、圓璧城,又建東、西隔城。皇城東面有東城,其北建含嘉倉城。外郭城東北部及洛水南岸為里坊區。洛陽城的建築規模略小於京城長安城。含嘉倉城糧窖密集,存儲來自河北、河南諸道的官糧。洛陽戒備的堅固嚴密,遠在京城之上。

外郭城,共設8個城門。城內街道縱橫相交成棋盤式布局。定鼎門大街又稱天門街。洛陽城內共有 103坊,周圍有坊牆,牆正中開門,坊內正中設十字街。縮小里坊面積,劃一方三百步(一里)的里坊規格,這是洛陽故都(北魏洛陽城)舊制的恢復,對里坊居民的控制,顯然比京城大興更加強化。    洛陽小於大興(《元河南志》卷一(洛陽)羅郭城「周回五十二里」。《長安志》卷七:「唐京城外郭城 周六十七里」)但比大興卻多設了一個市——三個市,並且都傍可以行船的河渠:通遠市南沿洛河,北傍漕渠;豐都市通運渠;大同市通通濟、通津兩渠。大部分坊的面積一致,約0·5平方公里,是沿襲北魏洛陽城的坊制。這種坊制影響很大,當時許多地方州縣城內的方整坊里,都應是取法於洛陽。根據洛陽市、渠的安排,可以推知洛陽的設計,比大興更多地考慮繁榮工商業的問題。    隋唐洛陽城具有獨特的設計和規劃    唐東都城的宮室創自隋朝。隋代基本奠定了東都的形制,到唐高宗時又對東都略作整修,唐代對東都城作的較重要的改革是修建了上陽宮,上陽宮成了東都的主要宮殿。和長安的大明宮一樣,避開了洛陽的原來宮城的布局。上陽宮選地傍皇城,開門的方向又以東為上,很清楚,這是為了繼續使用洛陽皇城的設備,有意地和皇城組成一體,這是都城建設方面的一個創舉。    唐朝初年,經過隋末戰爭破壞的洛陽城市腹地經濟已是殘破不堪,但是在安史之亂以前,洛陽卻獲得了迅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於以洛陽為中心的國內國際交通望的形成,這是洛陽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前提。主要有從洛陽往西域去的絲綢之路和由嶺南道過大庾嶺至揚州入運河進洛陽的商路。    當時,洛陽的居民以士農工商四類人為主。洛陽城有大量的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員,並且出現了大量的酒樓和旅館。與此同時,也已經產生了許多小商小販。許多外國商人也在洛陽經商。隨著洛陽陪京地位的日益重要,洛陽城市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洛陽是一個重要的科舉考場,每次考試都聚集了大批趕考的士子。  東都洛陽城市居民分布的特點如下:洛水兩岸的坊居民較少,因為洛陽每當發水災時,洛水兩岸的坊首當其衝,受害最深。東都城東南角及長夏門定鼎門等郭城南邊和郭城東邊一些坊的居民比較稀少,這是因為東都城東南角郭城東邊一些坊遠離城市中心,一般居民不喜歡,但由於是東都城風景最美之處,卻成了部分仕途失意者和文人學者的理想居所。定鼎門大街正對皇城端門,兩側之坊多為皇族貴戚高官所住。北市多為貧民聚居之地。胡人多數居住在北市和南市周圍的一些坊里。    隋唐時期中原城市形態布局對周邊地區和國家產生很大影響,唐王朝許多邊城和周邊國家的城市的規劃建設都受到了洛 陽城的影響。渤海上京龍泉府城遺址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渤海國是唐至五代期間,由靺鞨族在東北地區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上京龍泉府是渤海建都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布局最為完備的都城。該城位於今黑龍江省寧安市境內的河谷盆地。西瀕忽汗河(今牡丹江),故稱忽汗城。上京城的形制和布局明顯仿照唐長安城,為橫長方形。全城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宮城、皇城位於外郭城北部中央,宮城之內,南北分布著五座宮殿基址,前朝後寢之制。皇城在宮城前,為官衙所在。外郭城周長16296米,設10個城門,由縱橫街道分成若干居民里坊。皇城南門前的南北中軸大街最寬,俗稱「朱雀大街」。各里坊四周築牆。    唐代城市是里坊制城市發展的一個顛峰,它在我國城市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世界上眾多的專家學者對其作了非常詳細具體的研究與論證,洛陽在中國城市史上的地位已為人們所接受。

唐東都洛陽平面示意圖.jpg左慈2005-8-26 14:46:17 唐朝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武德元年(618),李淵受禪代隋稱帝,定都長安,建立唐朝。貞觀元年(627),分天下為十道,曰: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縣一千五百五十一。明年,平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又增二州六縣。盛唐開元、天寶之際,州縣數殆同貞觀,然羈縻州郡,不在此數。開元二十一年(733),又因十道分山南、江南為東、西道,增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為十五道採訪使。復於邊地置十道節度使、經略使: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嶺南五府。其盛時疆域東至安東府(治今朝鮮平壤),西至安西府(治今新疆庫車),南至日南郡(治今越南清化),北至安北府(治今蒙古哈拉和林)。安史亂後,河西、隴右陷於吐蕃,至大中(847-860)、咸通(860-874)始復。乾符(874-879)以後,天下大亂,至為衰敗。天佑元年(904),朱全忠遷唐都於洛陽。至四年,哀帝李遜位於梁,唐傳二十帝,歷二百九十年(其間有武則天革唐為周十六年)而亡。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關係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論者以為,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首先,中國歷史自戰國時代以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面:第一次在西漢,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清。在第二次高潮中,尤其是唐朝前期,農業生產蒸蒸日上,手工藝品日益精巧,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城市生活繁華似錦。唐朝後期,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為以後南方經濟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礎。當時在政治上,先後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呈現一派昇平景象,其成就超邁西漢「文景之治」。唐玄宗統治時期,鼎盛局面達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壇上也出現了「盛唐氣象」。     就當時的世界範圍來看,唐帝國也是最重要、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歐洲的封建強國主要有法蘭克王國和拜占庭帝國,但就社會發展階段而言,他們都遠遠落後於唐朝。東方重要的國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統一次大陸前後剛剛確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後次大陸隨即分崩離析,割據局面一直持續到十二世紀末。日本的「大化改新」雖然盡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卻是具有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性質。所以,在世界範圍內,唐朝不但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屬於最先進的行列。     其次,唐代在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壯大中也居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中國社會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到隋朝重新實現了政治統一。但隋朝畢竟祚短,中華民族新的統一體的鞏固和發展,中國新文化的形成和繁盛,就成了李唐王朝的歷史任務。有唐歷時幾三百年,前期統一,國力強盛,疆域遼闊。高度的物質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邊各族增強了向心力,於是國內各民族間的接觸和交往空前發展,民族關係進一步密切。因此,唐代是繼漢代之後,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壯大、發展的又一重要歷史階段。     複次,唐帝國崇高的國際地位和輝煌的經濟文化成就,使亞洲各國乃至歐洲、非洲國家對之產生了由衷的欣羨之情,他們爭相與唐朝交往,遂使中國成為亞洲諸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和中心,在東西方交往中發揮了顯著重要的作用。在當時的世界中,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有印度、阿拉伯和唐朝中國,其中又以唐朝地位最為突出。唐代是繼漢代之後,中國歷史上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期,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再次,唐朝正處於中國古代社會由前期向後期發生轉折的關鍵時期,從這個意義上說,唐朝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當時社會變化的中心是: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民族文化環境,給傳統的中國社會造成了極大衝擊,產生了許多新的因素,世家大族衰頹沒落,一般地主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勢力空前發展。與此相應是各項制度不斷的、全面的變革更新。唐朝後期出現的很多萌芽狀態的新事物,對此後千餘年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租庸調到兩稅法的變化,不僅是唐代賦稅制度上的改革,而是中國古代稅制由稅丁到稅產的濫觴。宋代的「二稅」、明代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都是唐代兩稅制的繼續和發展。中唐時期韓愈和李翱的哲學思想為宋明理學開了先河。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為宋代「古文運動」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礎,寫古文之風一直持續到「五四」白話文運動的前夕。由此可見,從唐中葉開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間醞釀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重大變化,許多新事物都萌發產生於唐代。在這個歷史轉折階段,既有舊時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時代來臨的曙光。     總之,唐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國際地位超邁往古,是中國歷史上繼漢代出現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稱「強漢盛唐」;唐朝後期的發展又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巨大變革開了先河。唐代確實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偉大時代!左慈2005-8-26 14:50:36 張國光(主編)

   隋唐五代起始於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公元581),終止於後周恭帝柴宗訓顯德七年(公元960),歷時379年。

   開皇九年(公元589)隋滅陳,結束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統一了中國。隋朝雖然歷時不長(581─681),但她"甲兵強銳,三十餘年,風行萬里,威動殊俗"(《貞觀政要》卷1《論君道》),為繼起的唐朝奠定下強盛的基礎。隋唐是繼秦漢之後在我國封建社會建立起來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強盛國家。唐朝從建立(公元618)到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一百三十多年間,是她的興盛期,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前期發展的鼎盛期。她國勢強大,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成就輝煌。國內各民族尊唐太宗為天可汗,亞洲各國到唐朝來通好、經商、進行文化交流。貞觀之治、開元之治為封建社會政治清明的典範。

   天寶十四年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在經濟和政治制度方面此後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使我國封建社會由前期轉入後期。安史之亂雖然削弱了唐朝的國勢,但唐朝在經濟和文化方面仍然繼續有所發展,對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也未間斷。

   隋唐五代也是我國多民族發展的時期。北方的突厥、回紇,東北的渤海、契丹,西南的吐蕃、南詔先後建立了國家。他們和唐朝雖有時發生摩擦甚至以兵戎相見,但和平相處、經濟往來仍是主流。有的和唐王朝和親,有的幫助唐朝平定內亂,在友好往來中促進了各方社會文化的進步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在開發我國邊疆地區方面,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唐末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農民軍提出的"平均"旗號卻為宋代農民軍"均貧富"的要求開了先導,成為封建社會後期農民起義的一個特點。大起義為藩鎮軍閥所鎮壓,唐朝不久也為藩鎮軍閥朱溫所代替,開始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

   五代(公元907─960)歷時短暫,朝代更迭頻仍,是唐末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但在紛亂中孕育著統一的因素: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南方經濟繼續發展;到後周時,經過郭威(周太祖)和柴榮(周世宗)兩代對經濟和軍政的改革整頓,已具備了統一南北的條件和能力,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以上是對本時期歷史輪廓的最簡單的勾劃。下面,就有關隋唐史的幾個一般性問題,概述一二。

   一、隋唐社會繁榮昌盛的原因

   隋唐,特別是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繁榮昌盛的時期。她國勢強盛,疆域遼闊,在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一定特點和相當高的成就。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在其名著《日知錄》卷十二《館舍》條說:"予見天下州之為唐舊治者,其城郭必皆寬廣,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為唐舊創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時彌近者則彌陋。"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唐朝氣象的宏偉。

   這一繁盛局面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隋朝的建立,結束了將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使中國繼秦漢以後,又出現了統一的隋唐帝國。在此以前,南方和北方的經濟已都相當發展,統一以後,南北的經濟聯繫加強了,大運河的開鑿適應了南北經濟聯繫的需要,更促進了南北經濟的聯繫和交流。從隋朝的建立到唐代安史之亂(755年)以前的一百七十多年間,除了隋末幾年戰亂外,社會秩序基本上是穩定的,這就給了勞動人民一個休養生息、辛勤勞作、發生生產的機會,出現了歷史上艷稱的"開元盛世"。

   其次,西晉末年,北方少數族匈奴人劉淵、劉聰、劉曜等滅了西晉,此後匈奴、羯、鮮卑、氐、羌各族在北方先後建立王朝,最後為鮮卑族的拓跋部所統一。這期間是少數族和漢族以及各少數族間矛盾鬥爭激烈的時期,也是各民族逐漸融合的時期。這種對立統一的結果,使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增添了新的成分,注入了新的血液,掃除了暮氣,增加了活力。隋唐繼承了這一成果。隋唐的王室都有少數民族的血統,如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氏是鮮卑人,其子楊廣即是胡漢混血兒。唐高祖李淵的母親也是獨孤氏,和楊堅的皇后是姊妹。李淵妻竇氏是竇毅之女,竇毅託言東漢竇章之後,東漢末章子亡奔匈奴,為部落大人,實際上是匈奴人,最低也是匈奴化的漢人。竇毅妻宇文氏系出匈奴,因此竇氏是匈奴,她所生的李世民自然也有胡人血統。李世民妻長孫氏是鮮卑人,唐高宗李治是她所生。因此,唐初三個皇帝都有少數族人血統。至於隋唐的文武大臣中出身少數族的人更不可以數計。陳寅恪先生說:"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載《金明館叢稿二編》第303頁)這是很有見地的話。

   最後,是唐朝統治者採取的開放政策。如上所述,在隋唐以前的民族融合的基本上,加上唐朝前期統治者與少數族的血緣關係,因此,在民族關係上,他們採取了一視同仁的開放政策。唐太宗的一段話最為典型,他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畢依朕如父母。"(《通鑒》卷198,貞觀二十一年五月條)唐太宗這一思想不能僅看作是他個人的特質,而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產物。對與唐為鄰的外國如東方的朝鮮、日本,西域的中亞各國(昭武九姓、波斯、阿拉伯、東羅馬)以及南亞各國(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唐政府和這些國家不僅有政治上的使節往來,和這些國家的人民也有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唐朝的國都長安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國與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這裡彙集著各國的使節、商人、留學生、僧侶、學者和藝術家。他們帶來了本族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使唐代中國固有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在音樂、舞蹈、繪畫、文學等方面更具特色,豐富了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輝煌燦爛的唐代文化的形成固然有對前代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但由開放局面引來的外來文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唐朝統治者採取對外開放政策,也和唐朝國勢強盛、不怕外來勢力(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在內)的衝擊有關。在安史之亂以前,唐朝無疑是當時世界上國力強大、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居於首列的國家。許多國家或為謀取政治、經濟上的利益,或為文化上的交流、宗教上的傳播,都派人到中國來,與中國結好、通商和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這都增加了唐朝的聲威,因而受到容許和歡迎。

   二、隋唐在封建社會發展階段上的地位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繁榮昌盛的時期,也是封建社會由前期向後期發展的時期,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說隋唐是封建社會發展階段上的過渡時期。

   從封建社會的基礎土地制度看,隋及唐前期因襲的北魏以來的均田制,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兼并的盛行以國有土地的枯竭,已逐漸破壞,所謂"雖有此制,開元之際,天寶以來,法令馳壞,兼并之弊,有逾於漢成、哀之間。"(《通典》卷2《田制》)均田制雖不是平均分配土地,但對土地佔有和土地買賣還有所限制,也就是封建國家對土地私有權的控制。均田制破壞後,土地買賣和土地兼并現象愈來愈嚴重,大土地所有制或地主田莊制遂代替了帶有一定國有性質的均田制。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

   與此相應的是兩稅代替了租庸調製。租庸調是均田制時期的賦稅制度,它以身丁為本,是一種以丁口為納稅對象的制度,意味著封建國家對農民人身的控制。兩稅法以資產為本,它以土地及其它資產為納稅對象,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削弱了。

   隋著均田制的破壞,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制也隨之破壞而為募兵制所代替。從徵調到召募,也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人身控制的削弱,雖然在某些時期,農民還不免為統治者強拉硬抓去充軍士,像杜甫在《石壕吏》詩中描述的那樣,但那已不是制度所規定的了。

   階段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占統治地位,農民(自耕農除外)是地主的蔭戶、佃客和部曲,沒有獨立的戶籍,所謂"客皆注家籍"(《隋書.食貨志》),處於依附奴役地位。隋唐時期,門閥士族的特權已不存在; 隨著大土地所有制的發展,失去土地的農民在地主田莊上作為佃耕的客戶,這種租佃關係下的農民,其身份是國家的良民,其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較之魏晉南北朝時代已大為鬆弛。唐末王仙芝起義稱"天補平均大將軍",朦朧地表現出對財富分配平均的要求,這和前代以反暴政、反徭役為主要目標的農民起義口號已不相同,反映出土地兼并的激烈和人身依附關係的相對減輕。

   上層建築也相應地發生了一些變化,雖然它不是直接的而是曲折的反映經濟基礎的變化。如官制上隋及唐初的三省六部制自武后起逐漸為使職差遣制所代替,安史亂後,使職更為盛行,科舉取士也於此時為盛;軍事上的藩鎮割據現象;文學上的古文運動,傳奇小說的興起,近體詩(律詩)的普及,詞的興起;哲學思想上韓愈的建立儒家統治地位的道統學說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孕育、形成和逐漸發展的。這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時代:繼魏晉南北朝的餘緒,開宋元明清的先河,因而是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前期向後期過渡的時代。前輩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在《論韓愈》一文的結語說:"綜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後兩期,前期結束南北朝相承之舊局面,後期開啟趙宋以降之新局面,關於政治社會經濟者如此,關於文化學術者亦莫不如此。退之者,唐代文化學術史上承先啟後轉舊為新關捩點之人物也。"(《金明館叢稿初編》296頁)可謂精闢的概括。

   三、唐史的分期

   如上所述,把唐代歷史分成兩個時期,這在學術界已是一致看法。但要確定兩期的分界線,即具體規定以哪一年為分期斷限,卻不容易,學術界似乎也沒有明確的說法。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個社會的變動變化是相當長時期矛盾醞釀積累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現的。不過,為了便於說明,不妨提出兩個年代來作為標記:一個是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的安史之亂;一個是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兩稅法的頒布。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關鍵。在此以前,她國勢強盛,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是唐朝的鼎盛時期。此後由於長達八年的戰亂消耗了國力,河朔藩鎮割據形成半獨立狀態,北方經濟遭受破壞,朝廷內部宦官擅權、朋黨交爭,開(元)天(寶)盛世已一去不返了。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政治事件。

   兩稅法的頒布宣告了均田制與租庸調的徹底廢除,此後中國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基本上沿襲兩稅法的模式而有所發展變化,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基本面貌,其影響至為巨大,是一個劃時代的經濟措施。

   當然,這兩件大事都有內在的聯繫,不是孤立的產物,因此也很難說哪一件更重要。只能說,一件的重要性在政治方面,一件的重要性在經濟方面。我們不妨把這25年作為一個整體的轉變時期看待。

   以上的分期,是就唐代政治社會面貌的變化標準劃分的,也是當今唐史學界的公認的看法。這一分期法可稱為二分法。此外,還有四分法和三分法,也流行一時。介紹如下。

四分法是把唐朝分為初、盛、中、晚四期。初唐──高祖至睿宗;盛唐──玄宗至肅宗;中唐──代宗至文宗;晚唐──武宗至哀帝。這是元人楊士宏所著《唐音》一書中的劃分法。這是一部唐詩選集,作者把唐代詩人的詩按其生年分別納入這四個時期(李白、杜甫、韓愈三家詩未選入)。明人胡震享的《唐音癸簽》也這樣分。現代進唐代文學特別是講唐詩的也是這樣。因此,這一分期法應當知道。

   三分法可舉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的說法為代表。其中前期是唐高祖至玄宗開元二十九年(公元618─741);中期自玄宗天寶元年至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742─820);後期自穆宗長慶元年至昭宣帝(即哀帝)天祐四年(公元821─807)。其劃分法是以"統治階級內部主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為依據。前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央統治集團內部腐朽傾向和進步傾向的矛盾,由於進步傾向起主導作用,因而保持長期強盛狀態。"中期是"中央集權勢力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中央集權勢力取得相對的勝利,因而基本上還能夠保持國家的統一。"後期是"中央統治集團內部宦官勢力和士族勢力的矛盾,由於宦官勢力佔優勢,中央集權勢力愈趨於衰弱,又由於黃巢所率農民起義軍被擊敗,地方割據勢力成為唯一的力量,唐朝就此滅亡,中國又出現五代十國的大分裂局面。"這種劃分對於分析唐代政治史特別是統治階級內部鬥爭史也有一定便利之處。

   隋唐五代歷史內容豐富,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也頗為可觀。一大批青年學子希望跨入學術殿堂;治唐代文學的學者也希望儘快獲取唐史研究的成果與得失;一些文化學術界、新聞出版界的同仁也常常碰到自己未作深入研究的唐史領域,他們都需要一本學術史性質的備覽或參考書。如今,張國剛等同志組織唐史學界的專家、同仁編寫了這一部煌煌數十萬言的大書,將在一定程度上為研究者提供"按圖索驥"之便。不斷地總結學術研究的得失,是推動學術繁榮的重要途徑,本書雖然還不是一部完整的廿世紀唐史研究史,但無疑地會為人們總結近百年的唐史研究,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為此,我們應該感謝它的作者們。

轉自:國學網左慈2005-8-26 14:51:58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文帝楊堅代周建隋之初,南有陳朝,北有突厥,東北有高麗,西北有吐谷渾,在戰略上處於被包圍態勢。他們不時攻掠隋邊,有的還與隋內部反對勢力結合,形勢較為嚴峻。文帝為鞏固政權,打破包圍,並進而統一全國,採取「內綏外御」的戰略總方針,企圖先滅陳朝,再攻突厥。但因突厥實力強大,又有奚、契丹等族相助,不僅聯合原北齊營州剌史高寶寧攻佔臨渝鎮(今山海關),而且出軍40萬大舉攻隋,嚴重威脅北方,文帝被迫改取南和北戰、先北後南的戰略,並採納奉車都尉長孫晟的建議,「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隋書》卷5「長孫覽傳附長孫晟傳》),首先對付突厥。開皇三年(583年),派出重兵,分路反擊,大敗突厥軍),促其內部矛盾激化,分裂為東西兩部,使其各可汗間相互攻戰不已。隨後用兵江南,採納尚書左僕射高熲等人建策,積極進行滅陳準備。八年十二月,集中水陸軍50餘萬,以陳都建康(今南京)為中心,長江下游為重點,分兵8路進攻,次年正月滅陳,取得了中國戰爭吏上第二次大規模渡江作戰的勝利,結束了自東晉十六國以來270餘年南北對峙分裂的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國。爾後,文帝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實行征撫兼用之策,以維護統一,安定邊疆。十九、二十年和仁壽元年(601年),隋幾次出兵擊敗犯邊的突厥軍,突厥各部先後歸服於隋。高麗入據遼東後,一直與南朝保持聯繫。陳朝曾任高麗王為寧東將軍。高麗這種「越境外交」,對隋構成潛在威脅,而陳的滅亡,又使高麗增強對隋的敵意和戒備,雙方矛盾漸趨對抗。十八年,高麗進攻遼西,文帝遂發水陸軍30萬分路反攻。但因「饋運不繼,六軍乏食」(《隋書》卷81《高麗傳》)及艦隊遭遇大風,無功而還。煬帝楊廣繼位後,先遣左僕射楊素平定漢王楊諒的反叛,繼於大業五年(609年)始,又出兵擊敗攻掠隋邊的吐谷渾,並在其故地置郡屯田,以經略西域。為打擊高麗,收復遼東舊地,煬帝營建東都洛陽(今屬河南)和開鑿南北大運河,以便於控制江南和進行軍運。八年至十年(612—614年),徵發數百萬人,三次大規模東征高麗,均未獲勝。難以承受的徭役兵役,終於導致自山東、河北地區爆發而擴展至全國的農民大起義。起義軍在鬥爭中由分散走向集中,不斷發展壯大。至十二年後,已形成河南李密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等三支強大的武裝力量。隋王朝終被推翻。當隋朝即將覆滅之際,太原留守李淵乘群雄竟起、關中空虛之機,於十三年五月在晉陽(今太原西南)起兵,北和突厥,南結李密,打著尊隋旗號,進軍關中,十一月攻佔長安(今西安)。次年五月稱帝建唐,是為高祖。他採取鞏固關中,「據險養威」,然後東出決戰中原、南下平定江南的戰略,展開長達7年的統一戰爭)。在李世民、李靖等將帥的卓越領導下,歷經淺水原之戰、柏壁之戰、洛陽、虎牢之戰、唐平蕭銑之戰、洺水之戰、唐滅輔公祏之戰等一系列重大作戰,先後擊滅薛仁杲、李軌、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肖銑、劉黑闥、輔公祏等各種反唐勢力。至武德七年(624年),除割據朔方(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的梁師都外,取得了統一戰爭的勝利。九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登帝位,是為太宗。由於東突厥屢犯唐境,一度深入至渭水之北,直接威脅長安,太宗遂積極進行北滅突厥的準備。貞觀三年(629年)遣兵部尚書李靖等率軍反擊,至四年二月,大破突厥軍。北方各族紛紛歸附,尊李世民為「天可汗」。隨後,為恢復對西域的統治,於九年派特進李靖率軍以遠程奔襲擊降吐谷渾,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十四年滅高昌,置西州(治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庭州(治今吉木薩爾北),並於交河城(今吐魯番西北)設安西都護府。十八年平定焉耆(今焉耆西南),二十二年平定龜茲(今庫車),西域各族紛紛歸唐。遂將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並置龜茲、于闐(今和田縣境)、碎葉(今吉爾吉斯伏龍芝北)、疏勒(今喀什)四鎮,轄於都護府,稱安西四鎮,用以控制西境,保護商路。在此期間,高麗與百濟連兵進攻新羅。太宗應新羅之請,於十八、十九年間率水陸大軍,親征高麗,攻佔遼東大部州縣。後久攻安市(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不下而退兵。時北方薛延陀漸強,屢攻歸唐的突厥各部,威脅北疆。太宗遂於二十年派特進李勣等率軍擊滅薛延陀。其餘眾及所部鐵勒、回紇10餘部內附。唐於其故地置6府7州,北方悉定。高宗李治繼位後,首先加強對天山以北地區的統治,於顯慶二年(657年)遣左屯衛將軍蘇定方率軍擊滅反唐的西突厥,置濛池、崐陵二都護府,分統其地。爾後將打擊目標轉向高麗,並改變戰略,在高麗後方尋求進攻基地,使其腹背受敵、兩面作戰。五年派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率軍l0萬,擊滅百濟,分其地置5都督府,以經略高麗。乾封元年(666年),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軍攻高麗,總章元年(668年)克平壤(今屬朝鮮),置安東都護府統之。後因高麗反抗,吐蕃攻擾,唐廷把安東都護府遷於遼東,將兵力轉用西部。高麗故地遂為新羅奪取。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各部後,日漸強盛)。貞觀八年(634年)曾進攻松州(治今四川松潘),十二年被唐軍擊敗。後唐以文成公主嫁於松贊干布,唐蕃關係密切。高宗時,為爭奪吐谷渾,雙方於咸亨元年(670年)激戰於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唐軍先勝後敗,吐谷渾故地落入吐蕃之手。吐蕃進而攻佔西域18州,唐被迫撤回安西四鎮唐軍。從此,唐連年遭到吐蕃攻擾。皇后武則天執政時期,邊境戰鬥增多,主要是與突厥和吐蕃作戰,奚及契丹亦不時攻掠邊地。唐雖曾收復安西四鎮,並一度擊敗契丹、奚,但時勝時敗,直至玄宗李隆基即位時,邊患仍然未除。東北之契丹、奚佔據營州(治今遼寧朝陽);東突厥不時攻掠,或支持契丹、奚反唐;突騎施取代西突厥,依吐蕃之強弱時反時降;吐蕃仍不斷向外擴張,直接威脅唐隴右(約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一帶)、河西(今甘肅、青海黃河以西)、安西(今甘肅安西以西)重地,欲與唐爭奪西域。在此嚴峻形勢下,玄宗決定對北方的突厥、契丹、奚及突騎施等,暫取守勢作戰,伺機擊殲,並輔以有力的政治爭取;而對威脅最大又最強的吐蕃,則採取攻勢作戰,集中主要兵力,實施連續進攻。為此,玄宗在發展經濟、嚴禁奢靡、改善交通、置倉儲糧之同時,整軍經武,發展馬政,調整部署,組織出兵,為鞏固邊疆進行了艱苦的長期戰爭。自開元二年(714年)至天寶十四載(755年),在隴右、河西、安西和劍南(治益州,今成都)各戰場,屢次大敗吐蕃,給其以沉重打擊,並擊滅了突騎施。突厥各部亦不斷歸服,天寶四載被回紇擊滅後,其餘部多內附於唐。在此期間,雲南洱海地區的南詔起兵反唐,唐數次出征,均遭慘敗,南詔遂與吐蕃聯合,西南局勢逐漸緊張。

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繼續發展和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的時期。五代(907—960年)復又分裂。這時期的戰爭主要是:隋、唐、後周王朝的統一戰爭,與周邊少數民族間的戰爭,平叛和削藩戰爭以及隋、唐末的農民起義戰爭。輕騎兵取代重甲騎兵。戰略戰術的運用更為成熟。少數民族優良戰法與漢族傳統戰法相融合,使快速、突襲等機動戰術有了明顯發展。城池工程構築和守城技術、戰術均有提高和發展。府兵制的軍事制度達於鼎盛。據史籍記載,這時期發明了火藥,並開始應用於戰爭。

   玄宗後期,朝政日趨腐敗。均田制破壞,府兵製為募兵制所取代。又因邊境戰爭頻繁激烈,為鞏固邊疆而設置的邊鎮節度使逐漸增多,至天寶元年(742年)已有l0個,擁兵49萬餘,使唐初以來居中控外的兵力部署,變為內輕外重的局面。這為掌握一個地區的軍、政、財權的節度使進行叛亂和割據提供了可能。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於天寶十四載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平安史之亂,歷經玄宗、肅宗李亨、代宗李豫三代,七年又兩個月,唐廷雖在戰略指導上犯有錯誤,但在著名將帥李光弼、郭子儀、張巡等人的卓越指揮下,軍民英勇抗擊,終於取得平叛戰爭的勝利。安史之亂使社會經濟遭到很大破壞,唐王朝從此由盛轉衰。平叛後,唐廷無力消滅安史舊將,被迫委任他們為河朔三鎮節度使。於是,「安史平而藩鎮之禍方始」(《玉海·兵制》)。至德宗李適時,全國已有48個節度使。永泰元年(765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相衛(後為昭義)節度使薛嵩、盧龍節度使李懷仙等結盟抗唐,藩鎮割據由此形成。以後各地節度使競相效法,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為維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從代宗始,歷代皇帝大都企圖削藩,除憲宗李純取得削藩勝利,恢復暫短統一外,均因力量不是和政略、戰略不當等而失敗。隨著唐王朝日趨衰落,割據勢力愈演愈烈,直至唐亡。與此同時,唐廷與吐蕃、南詔的戰爭交熾進行。平安史之亂時,唐軍主力由西北內調,吐蕃乘虛佔據河西、隴右,並頻繁東進。平叛剛結束,即攻佔長安,代宗避難於陝州(今河南三門峽西)。關內副元帥郭子儀收眾4000餘,以疑兵計,嚇退吐蕃,收復長安。廣德二年(764年)至永泰元年,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舉兵反唐,先後兩次引吐蕃、回紇大軍進逼奉天(今陝西乾縣)、涇陽(今屬陝西)等地。郭子儀率軍反擊,又說服回紇反戈與唐合擊,大破吐蕃,穩住了關中局勢。大曆年間(766—779年),唐將渾瑊、李晟等多次率軍擊敗吐蕃對隴右、關中、劍南西川的攻掠。貞元年間(785-805年),吐蕃大舉進攻西北、西南兩地區。大相尚結贊領兵攻掠隴右後,轉兵安西,攻佔北庭都護府,從此唐通安西之路阻絕;而劍南節度使韋皋奉命招撫南詔,以分吐蕃之勢,集中兵力反擊,不斷重創吐蕃,盡復儁州(治今四川西昌)等地,並出兵深入其境內,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貞元九年(793年),南詔歸唐。憲宗時,唐蕃關係有所改善,但自元和十三年(818年)起,吐蕃又頻繁攻掠,多為唐軍擊敗。長慶元年(821年)吐蕃請和,雙方會盟於長安城西,相約「屏去兵革」,「暴掠不作」(《舊唐書》卷196下《吐蕃》下)。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張義潮收復西北11州,吐蕃從此不振。後來,南詔攻西川,襲安南,占播州(治今貴州遵義),成為唐主要邊患。安南部護、西川節度使高駢等率軍破之。唐和南詔於中和年間(881—885年),恢復通好。唐末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其中以濮州(治今山東鄄城北)人王仙芝、冤句(今山東菏澤西)人黃巢領導的起義軍實力最強。尤其黃巢起義軍自乾符二年(875年)至廣明元年(880年),歷經轉戰中原、進軍江南、北伐奪取長安,建立大齊政權,達到全盛。後在唐軍與沙陀騎兵聯合反攻下,退出長安,再犯戰略錯誤,終於中和四年(884年)失敗。唐末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唐政權,加速了唐王朝的滅亡。

   唐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溫(朱全忠)代唐稱帝,建後梁。從此,歷史進入政權更迭、分裂混戰的五代十國時期。戰亂持續50餘年,社會經濟嚴重破壞。在此期間,契丹復盛,不斷攻掠中原。後周顯德元年(954年),世宗柴榮即位後,在高平(今屬山西)大敗遼(契丹)與北漢聯軍。「自高平克捷之後,常訓兵講武,思混一天下」(《冊府元龜》卷104),遂整飾軍紀,裁汰老弱,加強禁軍,並制定了先取南唐江北之地,再攻契丹奪取幽燕(後唐節度使石敬瑭割讓之燕雲16州),然後攻取北漢的方略,著力進行統一戰爭。但當其準備攻取幽州(治薊,今北京城西南)時,卻身染重病而班師。七年(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稱帝建宋,後周亡。後周開創的新局面為爾後北宋統一奠定了基礎。

   從隋朝建立至後周滅亡的379年中,共發生較大的作戰350餘次。由於隋、唐是南北朝以來中國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經過長期交往和戰爭以及相互融合後建立的統一政權,王朝的將帥很多是少數民族人,作戰時亦經常使用少數民族軍隊,因而,這時期的軍制和戰爭兼有兩種民族的特點。在戰略戰術運用上,亦較前有明顯發展。在軍制方面,吸取西魏、北周府兵制的優點,建立了新的府兵制:將軍戶編入民戶,兵農合一,並規定軍府有領兵之責而無調兵之權,兵部掌軍令和軍將除授但不能直接統兵,二者相互制約,軍權集中於皇帝,對後世軍制影響甚大。但到唐開元後,又實行募兵制。在軍隊建設方面,強調騎兵作用。雖然步兵在軍隊總數上居多,但以騎兵為決定勝負的主要兵種。因之不斷加強馬政,努力增殖戰馬。唐全盛時僅官馬即有70餘萬匹。為充分發揮騎兵的快速機動能力,將重甲騎兵逐漸淘汰,基本上改為輕裝騎兵。因江海作戰增多,水軍建設亦有較大發展。如多次進攻高麗,均有數萬水軍及數百艘海上戰船實施渡海作戰。除沿用樓船、連肪等戰艦外,還發展了以輪形槳推進、航速較快的車船,發明了在水線下兩舷上裝有浮板(今之舭龍骨)以增強耐波性的海鶻船。各類戰船已廣泛採用橫艙壁和水密艙,船舷亦裝上巨木大概,戰鬥性能較前大為提高。唐朝前期軍隊的戰鬥編成,適應攻勢戰略及步騎協同作戰的需要,按步兵、騎兵、突擊隊(跳虜)、機動隊(奇兵)進行編組,重視遠戰能力,強調在衝鋒距離外殺傷敵軍,因而步兵除裝備長槍、腰刀外,均持有弓、弩。突擊隊及機動隊戰時多為騎兵組成。軍隊的的基本戰鬥隊形為便於突破的楔形隊形。當遇山區及複雜地形不便展開時,創造了豎陣(縱隊),直接投入戰鬥,進一步提高了軍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在國防戰略方面,隋沿襲秦漢以來的守勢戰略,唐前期則改為攻勢戰略:對攻擾邊境的各少數民族政權,採用攻略、征服手段達到鞏固國防和安定邊疆目的。但在具體實施時,則取政治;爭取與軍事打擊兼施的方針。在「離強合弱」、分化瓦解的同時,實行「愛之如一」、「綏之以德」的政策,淡化民族界限,大量任用歸附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宿衛將軍或邊州(羈縻州)長官,有的還妻以公主,以加強其向心力,從而較好地解決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統轄問題。在戰術運用上,強調積極進取,慣用機動戰術,以騎兵的快速突然行動,進行突破、奇襲、追擊,求得以少勝多和全殲,是這時期作戰的突出特點。如虎牢之戰,李世民率千騎,突破竇建德軍陣,殲其5萬,唐滅東突厥之戰,李靖率騎兵1萬,奇襲頡利可汗,殲東突厥軍10餘萬;淺水原之戰,李世民率2000騎追擊宗羅喉軍,迫使薛仁杲投降等。其他兵種亦力求運用這一戰術。如唐平蕭銑之戰,李孝恭、李靖率水軍乘三峽水漲襲擊肖銑;蔡州之戰,李愬率步兵雪夜奔襲吳元濟等,均取得了勝利。強調步騎協同,並將「戰貴其速」和「與之持久」(《衛公兵法》)的理論結合運用,亦是此時作戰特點之一。以善使強弓勁弩、能攻能守的步兵正面交戰,而以良馬奔沖、適於機動、攻擊的騎兵擔任迂迴、側擊等任務。當敵佔優勢時,以步兵與敵正面對峙,先取守勢作戰,俟敵疲憊時,再抓住戰機投入騎兵,以迅猛之勢向其弱點、要害處發動突擊。淺水原之戰、柏壁之戰等,唐軍均以此戰術獲勝。還出現了威力偵察及交互掩護撤退等新創戰術。因城市戰鬥增多,城防工事構築及城池防禦戰術均有發展。城內有重城,城外有羊馬城。羊馬城與護城河外還構築了配置強弩用以反射的弩台,使防禦縱深增大,穩定性和韌性大為提高。城池防禦戰術,亦強調積極進取,不斷組織守城部隊出擊、反擊。如張巡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李光弼守太原等,均以反擊挫敗叛軍。利用地道反擊,也成為這時期的常用戰法。

  轉自:大唐網誌左慈2005-8-26 14:53:38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至七年(624年)三月 唐統一的戰爭

  隋義寧元年(617年)五月 李淵太原起兵

  隋義寧元年(617年)五月 李淵之女李氏等起兵

  隋義寧元年(617年)六月 西河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六月 張綸攻離石等郡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八月 霍邑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八月至九月 河東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九月 劉文靜擊降屈突通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十一月 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 李世民擊滅薛舉父子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 薛仁杲擊唐弼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 李世民擊薛仁杲扶風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 姜謩、竇軌與薛舉長道之戰

  隋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 薛舉擊劉世讓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 王師仁擊稽胡富平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 竇軌擊稽胡宜君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 唐擊薛舉淺水原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 李軌擊滅突厥闕可汗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 薛仁杲攻唐寧州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 淺水原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 劉感與薛仁杲涇州、細川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 常達擊薛仁杲宜祿川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二月 馬元規攻取安陸、荊州、襄州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 李建成、李世民進逼東都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 唐擊朱粲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 藺興粲擊梁師都靈州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 唐攻堯君素河東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 羅藝擊竇建德幽州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 龐玉擊旁企地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 王世充圍谷州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 盛彥師伏殲李密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 高開道擊李景北平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末 宇文化及攻魏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正月 李神通擊宇文化及魏縣、聊城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 竇建德擊宇文化及聊城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 張孝珉襲汜水城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至三月 王世充攻谷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 竇建德攻邢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 李厚德兄弟擊王世充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 楊則擊梁師都靈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 鄧暠擊高開道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五月 王世充攻義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 唐滅劉武周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四月 劉武周攻并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六月 劉武周攻介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六月 雀鼠谷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九月 劉武周攻取并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九至十月 宋金剛攻取晉州、澮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月 裴寂擊呂崇茂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月 夏縣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 美良川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 安邑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二月 潞州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三月 李仲文擊張萬歲浩州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三月 張綸擊劉武周浩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四月 王世充攻伊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五月 唐滅李軌涼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五月 劉季真攻唐石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六月至九月 竇建德攻滄、沼等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七月 任瑰擊郭士衡谷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七月 種如願襲河陽城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八月 秦武通擊葛彥璋洛陽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九月 段德操擊梁師都延州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九月 許紹擊蕭銑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九月 李子通擊陳棱江都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月 羅藝擊竇建德衡水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月 龐玉平集州僚人叛亂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月 竇建德攻黎陽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月 羅士信襲洛陽外城、攻青城堡之戰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 李世勣攻獲嘉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正月 秦武通擊王行本蒲反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正月 李文相襲曹旦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三月 李靖擊冉肇則羹州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三月 李孝恭擊蕭闍提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四月 羅士信攻慈澗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四月 黃君漢擊王玄應西濟州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四月 史萬寶擊王玄應九曲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五月 李藝擊高士興籠火城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次年五月 洛陽、虎牢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 李襲譽擊突厥使者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 唐攻慈澗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 段德操擊梁師都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八月 張夜叉攻回洛城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八月 劉德威襲懷州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九月 王君廓攻轘轅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九月至顯慶二年(657年) 唐與突厥戰爭

  唐武德三年(620年)九月 突厥攻唐涼州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九月 魏宣武帝陵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月 羅士信攻硤石堡、千金堡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月 管城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月(一說九月) 竇建德攻幽州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一月 樊城鎮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 竇建德擊孟海公周橋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 李藝擊竇建德軍籠火城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 許紹攻取荊門鎮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 張綉攻董景珍長沙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 王干平賀拔行威瓜州叛亂

  唐武德三年(620年) 李子通擊沈法興?亭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 杜伏威擊李子通溧水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 李子通擊沈法興吳郡之戰

  唐武德三年(620年) 馮盎擊高法澄、沈寶徹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正月 梁縣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正月 李世民率玄甲隊擊王世充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 李君羨截擊王玄應運糧隊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 谷水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 王君廓擊單雄信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至三月 唐攻王世充洛陽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 王君廓夜襲虎牢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三月 唐擊突厥石州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 李元吉擊王世充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 唐擊突厥雁門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 楊公卿、單雄信擊李元吉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三月至五月 虎牢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至三月 李建成擊劉(人山)成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 李大恩擊苑君璋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 唐李叔良擊突厥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六月 周法明攻安州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六月 石世則叛亂

  唐武德四年(621年)七月至八月 劉黑闥起兵反唐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七月 郭行方攻都州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八月 徐圓朗起兵反唐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八月至九月 突厥攻唐代州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九月 劉黑闥擊李神通、李藝饒陽、藁城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九月 唐楊師道擊突厥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十月 唐平蕭銑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十月至十二月 劉黑闥攻唐河北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十一月 王雄誕擊李子通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十一月 王雄誕擊滅汪華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十一月 劉旻擊劉合成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年)十一月 高開道起兵反唐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正月至三月 洺水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二月 唐攻徐圓朗杞州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二月 段德操擊梁師都石堡城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三月 高開道攻易州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三月 突厥與高開道、苑君璋合兵攻打雁門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四月至六年 唐滅徐圓朗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四月 突厥攻唐新城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五月 唐擊突厥忻州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六月至十月 下博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六月至貞觀九年(635年)五月 唐與吐谷渾的戰爭

  唐武德五年(622年)六月 唐李長卿擊吐谷渾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七月 鄧士政叛亂

  武德五年(622年)八月 吐谷渾攻唐岷州之戰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 唐與吐蕃戰爭

  唐武德六年(623年)六月 岷州之戰

  唐武德七年(624年)六至七月 唐蔣善合擊吐谷渾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八月至九月 唐擊突厥汾州、三觀山之戰 左慈2005-8-26 14:54:44 唐武德五年(622年)十月 唐滅林士弘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十一月至次年正月 唐滅劉黑闥之戰

  唐武德五年(622年) 靈州之戰

  唐武德六年(623年)正月 王摩沙叛亂

  唐武德六年(623年)三月至七年二月 唐平高開道之戰

  唐武德六年(623年)三月 唐平張善安之戰

  唐武德六年(623年)四月 段德操擊梁師都夏州之戰

  唐武德六年(623年)四月 龐孝恭等叛亂

  唐武德六年(623年)五月 苑君璋攻代州之戰

  唐武德六年(623年)六月至十月 苑君璋攻高滿政馬邑之戰

  唐武德六年(623年)六月 突厥攻擾唐邊之戰

  唐武德六年(623年)六月 沙州叛亂

  唐武德六年(623年)七月 唐平馮士翽叛亂

  唐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至次年 三月 唐滅輔公祏之戰

  唐武德六年(623年)十月 唐平張大智叛亂

  唐武德七年(624年)二月至五月 唐平蜀中僚人叛亂

  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 唐平瀧、扶二州僚人叛亂

  唐武德七年(624年)七月 唐平楊文干叛亂

  唐武德七年(624年)七月 苑君璋攻朔州之戰

  唐武德七年(624年)八月 五隴坂之戰

  唐武德七年(624年)九月 唐平姜子路叛亂

  唐武德八年(625年)四月 唐擊睦伽陀所引突厥軍涼州之戰

  唐武德八年(625年)六月 唐反擊突厥的作戰

  唐武德八年(625年)七月 唐擊睦伽陀且渠川之戰

  唐武德九年(626年)三月 唐平眉州山僚叛亂

  唐武德九年(626年)三月 唐擊突厥涼州之戰

  唐武德九年(626年)四月 唐與突厥硤石之戰

  唐武德九年(626年)五月 唐平成郎叛亂

  唐武德九年(626年)五月 盧南叛亂

  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 玄武門事變

  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 王君廓平廬江王李瑗叛亂

  唐武德九年(626年)七月 唐柴紹擊突厥秦州之戰

  唐武德九年(626年)八月 涇陽之戰

  唐貞觀元年(627年)正月 唐平李藝叛亂

  唐貞觀元年(627年) 回紇擊突厥馬鬣山之戰

  唐貞觀二年(628年)正月 唐退吐谷渾岷州之戰

  唐貞觀二年(628年)四月 唐滅梁師都之戰

  唐貞觀二年(628年) 西突厥內亂

  唐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 唐擊突厥河西之戰

  唐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 唐滅東突厥之戰

  唐貞觀五年(631年)四月 唐平斛薛部叛亂

  唐貞觀五年(631年) 馮盎平僚人叛亂

  唐貞觀六年(632年)正月 唐平靜州僚人叛亂

  唐貞觀六年(632年)三月 吐谷渾攻蘭州之戰

  唐貞觀六年(632年) 高昌攻焉謄之戰

  唐貞觀六年(632年) 西突厥攻薛延陀之戰

  唐貞觀七年(633年) 牛進達平僚人叛亂

  唐貞觀七年(633年)至八年 張士貴平僚人叛亂

  唐貞觀八年(634年)六月 唐段志玄擊吐谷渾之戰

  唐貞觀九年(635年) 唐擊党項羌之戰

  唐貞觀九年(635年)閏四月 唐擊吐谷渾之戰

  唐貞觀十二年(638年)二月 齊善行平僚人叛亂

  唐貞觀十二年(638年)八月 霸州山僚叛亂

  唐貞觀十二年(638年)八至九月 松州之戰

  唐貞觀十二年(638年) 西突厥乙吡咄陸可汗擊蛭利失可汗之戰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 西突厥咄陸可汗擊葉護可汗之戰

  唐貞觀十六年(642年) 西突厥射匱可汗擊咄陸可汗之戰

  唐貞觀十六年(642年) 唐擊西突厥伊州之戰

  唐永微二年(651年)七月至三年 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反唐之戰

  唐顯慶元年(656年)八月 唐程知節擊西突厥之戰

  唐顯慶元年(656年)十二月 吐蕃平白蘭之亂

  唐顯慶二年(657年)閏正月 唐滅西突厥之戰

  唐顯慶四年(659年) 烏海東岱之戰

  唐龍朔三年(663年)五月至十一月 吐蕃攻吐谷渾之戰

  唐總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 大非川之戰

  唐上元三年至儀鳳二年(676年—677年) 吐蕃攻擾鄙、廓、河、芳、疊等州

  唐儀鳳三年(678年)正月至九月 青海之戰

  唐調露二年(永隆元年,680年) 唐擊吐蕃河源之戰

  唐永隆二年(開耀元年,681年)五月 唐擊吐善良非川之戰

  唐水淳元年(682年) 唐婁師德擊吐蕃河源之戰

  唐永昌元年(689年)七月 唐與吐蕃寅識迦河之戰

  唐長壽元年(692年)十月 安西之戰

  唐延載元年(694年)二月 唐擊吐蕃冷泉之戰

  唐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三月 素羅汗山之戰

  唐聖曆元年(698年) 吐蕃內亂

  唐久視元年(700年)閏七月 唐破吐蕃涼州之戰

  唐長安二年(702年)十月 吐蕃攻茂州之戰

唐開元二年(714年)八月至十月 武街之戰

  唐開元四年(716年)二月 唐破吐蕃松州之戰

  唐開元十年(722年)九月 唐援小勃律擊吐蕃之戰

  唐開元十五年(727年)正月 青海之戰

  唐開元十五年(727年)九月 吐蕃攻唐瓜州、長樂之戰

  唐開元十五年(727年)十月 瓜州之戰

  唐開元十六年(728年)七月 唐破吐蕃渴波谷之戰

  唐開元十六年(728年)八月 唐破吐蕃祁連城之戰

  唐開元十七年(729年)三月 唐襲吐蕃大同軍之戰

  唐貞觀十四年(640年) 唐滅高昌之戰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十二月 唐擊薛延陀之戰

  唐貞觀十八年(644年)九月 唐擊焉耆之戰

  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年)至高宗總章元年(668年) 唐與高麗戰爭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 唐太宗攻高麗之戰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至二十年 唐滅薛延陀之戰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 唐攻龜茲之戰

  唐顯慶五年(660年) 唐滅百濟之戰

  唐顯慶五年(660年)至光啟年間(885—887年)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唐龍朔元年(661年)至二年 平壤之戰

  唐龍朔二年(662年)三月 天山之戰

  唐乾封元年(666年)至總章元年(668年) 唐滅高麗之戰

  唐調露元年(679年)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唐調露元年(6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 朔州、黑山之戰

  唐永隆二年(681年)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唐永淳元年(682年) 雲州之戰

  唐永淳元年(682年)至永昌元年(689年) 骨篤祿攻唐之戰

  唐則天后光宅元年(684年)十月至十一月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九月 兩井之戰

  唐則天后垂拱四年(688年)八月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唐武后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至七月 黃麞谷之戰

  唐武后神功元年(697年)三月 東硤石谷之戰

  唐景雲三年(712年) 冷陘之戰

  唐開元二年(714年)七月 灤水谷之戰

  唐開元十七年(729年)三月 石堡城之戰

  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六月至二十年三月 唐攻契丹之戰

  唐天寶六載(747年)七月 積石軍之戰

  唐天寶六載(747年)七月 唐擊小勃律之戰

  唐天寶七載(748年)十二月 青海之戰

  唐天寶八載(749年)六月 石堡城之戰

  唐天寶年間至唐末(750—875年) 唐與南詔戰爭

  唐天寶十四載至寶應二年(755—763年) 唐平安史之亂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 范陽起兵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 滎陽之戰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 安軍攻佔東都之戰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唐天寶十五載(756年)二月 常山之戰

  唐天寶十五載(756年)春 雍丘之戰

  唐天寶十五載(756年)四月 九門之戰

  唐天寶十五載(756年)五月 嘉山之戰

  唐至德元載(756年)五月至二載五月 南陽之戰

  唐天寶十五載(756年)六月 靈寶之戰

  唐至德元載(756年)十月 陳濤斜之戰

  唐至德元載(756年)十二月 寧陵之戰

  唐至德二載(757年)春 太原之戰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至十月 睢陽之戰

  唐至德二載(757年)二月至十二月 唐收復兩京之戰

  唐至德二載(757年)二月 河東之戰

  唐至德二載(757年)九月 唐收復長安之戰

  唐至德二載(757年)十月 唐收復洛陽之戰

  唐乾元元年(758年)十月至二年三月 鄴城之戰

  唐乾元二年(759年)十月 河陽之戰

  唐上元二年(761年)二月 邙山之戰

  唐寶應元年(762年)十月 唐再奪東京之戰

  唐寶應元年(762年)十月至二年正月 唐滅史朝義之戰

  唐廣德二年(764年)八月至十月 邠州之戰

  唐永泰元年(765年)九月至十月 奉天、靈台之戰

  唐大曆八年(773年)八月至十月 靈、宜、鹽、百之戰

  唐大曆十四年(779年)十月 劍南、西川之戰

  唐建中二年(781年) 臨洺之戰

  唐建中三年(782年) 洹水之戰

  唐建中三年(782年) 魏州之戰

  唐建中四年(783年)十月至興元元年(784年)六月 涇原兵變

  唐建中四年(783年)十月至十一月 奉天之戰

  唐興元元年(784年) 貝州之戰

  唐興元元年(784年)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唐興元元年(784年)七月至貞元元年(785年)八月 河中之戰

  唐貞元二年(786年)八月至十二月 汧城之戰

  唐貞元十年(794年) 神川之戰

  唐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至十二月 維州之戰

  唐貞元十八年(802年)正月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 蔡州之戰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至咸通七年(866年) 交趾之戰

  唐咸通九年(868年)七月至十年十月 龐勛起義

  唐咸通十年(869年)十月至十一年(870年)二月 成都之戰

  唐乾符二年(875年)初 王仙芝起義

  唐乾符二年(875年)六月至中和四年(884年)六月 黃巢農民起義

  唐乾符四年(877年)十月至五年(878年)三月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唐乾符五年(878年)三月至十二月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唐廣明元年(880年)五月至七月 信州之戰

  唐廣明元年(880年)七月至十一月 黃巢攻東都之戰

  唐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 潼關之戰

  唐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 長安之戰

  唐中和元年(大齊金統二年,881年)四月 黃巢攻長安之戰

  唐中和元年(大齊金統二年,881年)四月至三年(大齊金統四年,883年)四月 唐奪長安之戰

  唐中和四年(大齊金統五年,884年)四月至六月 唐滅大齊之戰

  唐天復二年(902年) 河東之戰左慈2005-8-26 14:58:05 公元540年,草原帝國以突厥-蒙古族三大版圖的形式而存在。明顯地屬於蒙古族的柔然人統治著蒙古地區,範圍是從中國東北部邊境到吐魯番(可以肯定甚至達到了巴爾喀什湖的東端),從鄂爾渾河到萬里長城。厭噠人據推測也屬於蒙古族,統治著今天的謝米列契耶、俄屬突厥斯坦、索格底亞那、東伊朗和喀布爾地區,其領域從裕勒都斯河上游(焉耆以北)到莫夫,從巴爾喀什湖和威海到阿富汗腹地和旁遮普。統治著柔然人和厭噠人的這兩個氏族結成同盟。大約520年,厭噠可汗與柔然可汗阿拉瑰的姑姑們結婚。柔然是蒙古本土上的主人,他們好像對控制其西南邊境地區的厭噠人保持著某種支配權。最後,是上一章剛剛談到的歐洲的匈人,他們無疑屬於突厥族,統治著與亞速海和頓河河口毗鄰的南俄草原,儘管他們的兩支部落,即西部的庫特利格爾人和東部的烏特格爾人之間的敵對削弱了他們的勢力。中國人說,突厥是柔然的一個臣屬部落。它是突厥族的一個部落,它的名稱為所有講同種語言的民族所共有。伯希和認為,漢文「突厥」一名必定是代表蒙古語(柔然語)「Turk」的複數形式「Turkut」。按字意,是「強壯」的意思。據中國編年史家記載,突厥的圖騰是狼。他們是古代匈奴的後裔,這一事實已由被伯希和認定屬於匈人的原始突厥特徵所證實。在6世紀初,突厥似乎已經居住在阿爾泰地區,他們在那兒從事金屬冶煉:「工於鐵作」。當時柔然的力量國新近發生的一場內戰而被削弱,內戰是520年發生的,雙方是分別代表東、西部落的柔然可汗阿拉瑰和他的叔叔婆羅門。

   阿拉瑰(522-552年在位)作為唯一倖存下來的汗國君主,他面臨的是要平定突厥族各臣屬部落的反抗。其中高車部曾於508年打敗柔然。現在已經認定高車部是鐵勒族,游牧於阿爾泰山南烏倫古河附近,看來好像是回紇人的祖先。但是,柔然於516年殺高車王,迫使高車部歸順。高車部於521年再次徒勞地企圖利用柔然內亂重新獲得自由。就在546年前不久,當高車正在醞釀新的起義時,他們被突厥挫敗。突厥雖與高車人同族,卻忠實地提醒他們的共同宗主柔然可汗阿拉瑰注意高車人的陰謀。作為回報,突厥首領(其突厥名叫布明,漢文轉寫成「土門」)要求柔然公主嫁給他。阿拉瑰拒絕這一要求。後來布明與當時在中國西北部長安城實施統治的、拓跋人建立的西魏王朝聯合,拓跋人很可能屬突厥族,他們雖然已經完全中國化,但很可能與突厥社會仍保留著一種親屬感。無論如何,他們可能很樂意建立一種能報復他們的宿敵、柔然蒙古人的聯盟,他們答應嫁一位公主給布明(551年)。於是,在對柔然蒙古人形成了包圍之勢後,布明徹底擊潰了他們,並迫使阿拉瑰可汗自殺(552年)。柔然余部把蒙古地區讓給了突厥人,逃到中國邊境避難,東魏的繼承者北齊朝廷把他們作為邊境衛隊安置在邊境上。

   於是,蒙古地區的古代帝國領土從柔然手中傳給了突厥,或者說,從蒙古族人手中傳給了突厥族人。布明採用可汗這一帝王稱號。新帝國的位置仍然在鄂爾渾河上游,在自古代匈奴時期起一直到成吉思汗後裔時期止,常常被游牧部落選擇為他們的大本營的鄂爾渾山區地帶。突厥英雄布明可汗在其勝利之後不久去世(552年)。他死後,他的帝國被瓜分。其子木杆得到蒙古地區和取得帝王稱號(553-572年)。這樣,東突厥汗國建立起來了。布明的弟弟突厥文,或稱室點密(漢文轉寫),繼承了王侯的葉護稱號,並獲得準噶爾、黑額爾齊斯河和額敏河流域、裕勒都斯河流域、伊犁河流域、楚河流域和怛邏斯河流域。於是,建立起西突厥汗國。西突厥首領室點密在怛邏斯地區與厭噠人發生衝突。為攻其後方,室點密與厭噠人的世仇波斯人訂立和約,當時波斯人是在薩珊王朝最偉大的君主庫思老一世阿奴細爾汪的統治之下。為鞏固盟約,室點密把他的女兒嫁給了庫思老一世。突厥人在北部進攻,薩珊朝人在西南部進攻,厭噠被徹底打敗,從此消失了(大約565年)。其中在西北威海地區游牧的那部分游牧民被迫向歐洲逃亡,可能正是他們,而不是柔然余部,以烏爾渾和阿瓦爾一名在匈牙利建立了一個新的蒙古汗國。在其後的一個時期里,確有一支從亞洲被驅逐的、被希臘和拉丁語作家們稱之為阿瓦爾人的部落對拜占庭帝國和日耳曼人的西歐造成了嚴重威脅,直到他們被查理曼打垮。厭噠領土在西突厥人和薩珊波斯人之間被瓜分了。西突厥首領室點密獲得索格底亞那地區,而庫思老一世阿奴細爾汪奪取了已經伊朗化的、應該歸屬於薩珊朝的巴克特里亞地區。於是,巴克特里亞在565年至568年間又歸薩珊帝國所有。然而,這是短暫的,因為突厥人不久就奪取了巴里黑和昆都士,也就是說,同一個巴克特里亞又從薩珊王朝人手中轉到了他們昔日的盟友手中。這樣,中世紀初期的東、西突厥汗國有了各自確定的形狀:由木杆可汗在蒙古地區建立的東突厥汗國,中心是在鄂爾渾河上游、未來的哈拉和林附近;西突厥汗國在伊犁河流域和西突厥斯坦,其夏季紮營地是在焉耆和庫車以北的裕勒都斯河上游,其冬季汗庭是在伊塞克湖沿岸或怛邏斯河流域。就游牧帝國基本上可以談到的邊界而言,這兩個汗國的邊界顯然是以大阿爾泰山和哈密以東的山脈為標誌。從木杆統治(553-572年)開始,東突厥很少碰到敵手。560年前後,木杆打敗了契丹人,契丹是一支顯然從5世紀中期起就已經佔據著遼河西岸、今熱河附近的蒙古族部落。在中國北部,長安的北周王謙卑地向木杆之女求婚。當時木杆可汗在拓跋人的這兩個後繼王朝中明顯地起著仲裁人的作用(約在565年時)。

西突厥可汗(或葉護)室點密在位時期是552年至575年,塔巴里稱之為葉護(Sinjibu),拜占庭歷史學家彌南稱之為室點密(Silzibul),這些名稱都是同一稱號(yabghu,葉護)的訛譯。拜占庭人把室點密看成他們的同盟者。確實,既然在阿姆河畔突厥人已經成為薩珊波斯的近鄰,那麼,與突厥聯合是對拜占庭有利的。在室點密方面(他似乎已經是一位具有高度理解力的人),他考慮到要利用他處在亞洲交叉口上的位置,以獲得途經波斯的、從中國邊境直達拜占庭邊境的絲綢貿易的自由權。結果,一位名叫馬利亞克的粟特人(在中亞,粟特人是當時人數最多的商隊嚮導),以室點密的名義訪問了庫思老一世阿奴細爾汪,庫思老為了維護對拜占庭絲綢貿易的壟斷權,拒絕了馬利亞克的提議。後來,室點密決定直接與拜占庭做買賣,以對付波斯。因此,他於567年又派馬利亞克取道伏爾加河下游和高加索到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想必對突厥使者的提議很感興趣,因為當馬利亞克於568年離開君士坦丁堡返回時,是由拜占庭使者蔡馬庫斯陪伴而歸。室點密在埃克塔山北的夏季駐地接見了蔡馬庫斯。埃克塔山即是天山,在焉耆西北的裕勒都斯河上游深谷。兩國結成反對共同敵人薩珊波斯的牢固聯盟。薩珊朝的一位使者恰好在這時來到,在怛邏斯附近見到了室點密,室點密極其粗暴地把他打發了。接著,這位突厥王向波斯宣戰。572年,拜占庭人也親自向波斯宣戰,這一戰爭持續2 0年(572-591年)。在此期間,西突厥與拜占庭人之間保持著親密的關係。當蔡馬庫斯取道伏爾加河下游、高加索和拉齊卡回君土坦丁堡時,室點密派第二位使者阿納卡斯特隨行。作為回訪,拜占庭陸續派出攸提開俄斯、瓦倫丁、赫洛店和西里西亞人保羅作為使者到西突厥。這幾位使者使拜占庭獲得了有關西突厥習俗和信仰的相當準確的資料。塞俄菲拉克特斯·西摩卡塔記道:「突厥人拜火」。

   確實,伊朗馬茲達克教的影響已經使突厥人崇拜阿馬茲達或阿胡拉·馬茲達神。「他們還崇拜空氣和水」,實際上,在成吉思汗後裔中,對流水的崇拜一直持續了很長時期,以致除了在一定條件下,穆斯林在流水中沐浴和洗衣是受到禁止的。「然而正是天、地的唯一創造者,他們尊稱為神,向它奉獻馬、牛和羊。」確實,這些就是獻給在他們神道中的天國,即騰格里的祭品,這對古代所有的突厥-蒙古族都是共同的。最後,塞俄菲拉克特斯所談到的「那些似乎能預知未來的祭司們」,也適合於突厥-蒙古族的薩滿們,在成吉思汗時期,他們繼續產生很大的影響。 576年,拜占庭皇帝提比留斯二世再次派瓦倫丁作為使者出訪西突厥。但是,在瓦倫丁到達裕勒都斯河上游汗庭時,室點密已去世。室點密之子、繼位者達頭(57 5-603年,中國歷史學家們的稱謂)很不高興,因為君士坦丁堡宮廷已經與阿瓦爾人締結了條約,也就是說與柔然的殘部,或者更準確些,是與逃亡到南俄的厭噠人締結了條約。因此,達頭十分冷淡地接待了瓦倫丁。此外,作為對該條約的報復(達頭認為這一條約撕毀了兩國之間的聯盟),他派出一支由某個名叫波汗的統帥率領突厥騎兵去攻打拜占庭在刻赤附近的博斯普魯斯城或稱潘蒂卡派(576年)。

   5 81年,突厥又兵臨刻松城下,直到590年,他們才完全撤出該地區。西突厥與拜占庭之間的爭吵沒有妨礙前者繼續對波斯的戰爭。在588至589年期間,他們入侵了巴克特里亞,或稱吐火羅斯坦,一直前進到赫拉特。如果西突厥人曾經被波斯英雄巴赫拉姆·楚賓打敗過的話,那麼,正像波斯傳說中所堅持的觀點,他們必定會利用590年發生在巴赫拉姆·楚賓和庫思老二世帕維茲之間的內戰。巴赫拉姆·楚賓在內戰中處於最不利的地位,他最後確實逃到了西突厥人中,無疑地,正是此時西突厥人完成了對興都庫什山以北的吐火羅斯坦的征服。無論如何,在59 7-598年間,這一地區及其都城巴里黑和昆都士就不再屬於波斯,而成為西突厥的屬地。630年,當中國的朝拜聖地者玄奘途經該地時,吐火羅斯坦是昆都士的突厥王子(或特勤)的封地,他是西突厥可汗的兒子。於是,當遠東的中國人在分裂了3個世紀之後即將由中國人的隋朝重新統一起來之時,而中亞發現它自己已分裂為兩大突厥帝國:東突厥帝國,從中國東北部邊境到長城和到哈密綠洲;西突厥帝國、從哈密一直延伸到威海和波斯。阿姆河南岸以及阿姆河與莫夫河之間的邊境地區把西突厥與波斯分開。於是,興都庫什山以北的整個吐火羅斯坦都囊括在突厥的政治疆域之內。在一個世紀以後刻成的、立於和碩·柴達木的闕特勤碑碑文中,以史詩般的詞句讚揚了處於鼎盛時期的突厥的偉大:當上面的蒼天和下面的黑士創立之時,人類的子孫即開始生存其間。「人類子孫之上,立有吾祖先土門可汗及室點密可汗,既立為君長後,彼等即統治及整頓突厥民眾之國家及政制。世界四方之民族,皆其仇敵;但彼等征之,且克服世界四方一切民族,令守和平而點首屈膝,向東方,彼令其移殖遠至喀迪爾汗山林,向西方,遠至鐵門。在此兩極點間,彼等統治甚為廣遠,使藍突厥之向無君長無任何部族者歸於秩序。彼等是賢智可汗,彼等是強勇可汗;彼等之梅錄亦賢智,亦強勇。諸匐及民眾都能和協。」 這段著名的史詩所暗示的道德觀是從構成突厥-蒙古族薩滿教基礎的古宇宙起源說中借過來的。根據湯姆森的摘要,宇宙起源說的基本原理十分簡單。宇宙由一層高於一層的若干層組成。上面的十七層,構成昊天,為光明之國;下部七層或九層構成下界,黑暗之地也。二者之間,為人類生存之地面,天與地,與生息於其中之一切,皆至尊所創,整個宇宙亦由至尊統轄,此至尊者,居於天之上層。被尊稱為上帝,或騰格里。天國是公正和正直靈魂的歸宿地;地獄則是邪惡靈魂的歸宿地。

   突厥神話還描寫了許多其它神,其中之一是烏邁,保護兒童的女神。此外,還描繪了許多住在「陸地上和海里」(它們是yer-sub,或今突厥的yar-su)的精靈。值得注意的是,在陸地上和水中,這些精靈多居住在被認為是秘密地方的小山和小溪邊,在習俗上和在成吉思汗蒙古人的法律上,對它們的祭禮都是常年不斷的。中國的歷史學家們對突厥人有實際描述。581年的一位作者這樣寫道:其俗被髮左衽,穹廬氈帳,隨逐水草遷徙,以畜牧射獵為務,賤老貴壯,寡廉恥,無禮義,猶古之匈奴。……大官有葉護,次沒(「沒」為「設」之誤〕、次特勒[「勒」為「勤」之誤〕、次俟利發,次吐屯發,及余小官,凡二十八等,皆世為之。兵器有弓矢、鳴鏑、甲肖、刀劍,其佩飾則兼有伏突。旗纛之上,施金狼頭;侍衛之士,謂之附離,夏言亦狼也;……死者停屍於帳,子孫及諸親屬男女各殺羊馬,陳於帳前祭之,繞帳走馬七匝,一詣帳門,以刀嫠面且哭,血淚俱流,如是者七度乃止。……葬之日,親屬設祭及走馬嫠面,如初死之儀。葬訖,放墓所立石建標,其石多少,依平生所殺人數,……伯叔死,子弟及侄等妻其後母、世叔母及嫂,唯尊者不得下淫。……牙帳東開,蓋敬日之所出也。敬鬼神,信巫覡,重兵死而恥病終。

突厥帝國的分裂

突厥人的這兩個帝國沒有長期保持鼎盛。和碩·柴達木碑文中讚揚的偉大的可汗們由一些缺乏前輩們的那種天才的人繼承。「彼等之弟輩為可汗,彼等之子輩為可汗,惟弟輩今不類其兄輩,子輩不類其父輩。登位者皆庸可汗、惡可汗。致使突厥帝國解體。」

  真正摧毀突厥力量的是兩汗國之間的敵對,即鄂爾渾的東突厥和伊塞克湖、怛邏斯的西突厥。這兩個突厥帝國統治著從中國東北部到呼羅珊的半個亞洲,如果他們能夠保持在552年基礎上的統一,即靠著以東突厥居首位,取帝王的可汗稱號,而西突厥統治者滿足於次位,取葉護稱號的話,那麼,他們將是不可戰勝的。但東突厥的佗缽可汗,即木杆可汗的兄弟和繼承者,是該家族中得到西突厥承認的最後一位可汗。西突厥葉護達頭是一位極端殘暴的人,這一點已經由瓦倫丁的報道所證實。在582年至584年間,他擺脫了東方的新君主,自己稱汗。在中國,強大的隋朝已經恢復了漢朝在中亞的全部政治活動,中國在這次反叛中是鼓勵達頭的,這次叛亂使突厥人的勢力一分為二。此後,東、西突厥再也沒有重新統一,並且在大部分時間內,二者之間確實是處於敵對狀態。

  於是,當中國正處在重新統一之時,突厥人卻在分裂。這種對立運動為隋唐王朝(7-9世紀)統治下的中國在中亞實行帝國主義政策提供了可能性。

  東突厥不僅面臨著西突厥的反叛,而且還被內部鬥爭弄得四分五裂。在蒙古本土上,新可汗沙缽略(581-587年在位)的權力受到其堂兄庵羅和大邏便的爭奪。同時,他在西方受到西突厥「新可汗」達頭的攻擊,在東方受到遼西契丹人的攻擊。不過,這一形勢的發展令中國人不安,因為對這樣一個聯合體來說,由於蒙古地區的東突厥被打倒,勢必使達頭變得太強大。絕不能讓達頭重新恢復對他有利的突厥的統一。於是,中國的君主、隋朝建立者楊堅迅速改變了聯盟的對象,支持東突厥可汗沙缽略以對付達頭(585年)。陷入內部糾紛的東突厥人無論如何不再令人生畏了。沙缽略的兄弟、繼位者莫何可能殺死了反可汗的大邏便(587年),但不久他也去世了。繼位的可汗是都藍(587-600年在位),他發現自己遭到另一位反可汗者(即得到中國支持的突利)的反對。事實上,都藍可汗於599年驅逐了突利,但楊堅皇帝趕緊歡迎突利及其部眾,並把他們作為盟邦安置在鄂爾多斯。東突厥毫無希望地維持著分裂局面。

  都藍一死,西突厥達頭可汗再次試圖利用東突厥人的混亂使他們降服,以便建立起他對蒙古地區和突厥斯坦的統治,實現突厥人的重新統一。為防止中國的干涉,他採取恐嚇手段。601年,他威脅隋朝都城長安;602年進攻駐在鄂爾多斯的、受中國保護的突利可汗。但中國的政策是在暗中進行活動。603年,一支西部的主要部落(這些部落是鐵勒族,是回絕的祖先,它們似乎是在塔爾巴哈台、烏倫古和準噶爾地區過著游牧的生活)突然反叛達頭。由於達頭的勢力甚至在他統治的區域內也已經遭到削弱,他就逃往青海避難,從此銷聲匿跡(603年)。達頭的王國,即曾經令波斯和拜占庭顫慄、並在幾年前還威脅著中國都城的西突厥強國瞬時瓦解了。達頭之孫射匱只獲得了他應該繼承領土的極西部分和塔什干,而某個反可汗的處羅成了伊犁地區的君主。處羅確實著手計劃繼續達頭的事業,但中國人及時地阻止了他。隋臣裴矩暗中支持處羅的敵人射匱。處羅在戰爭中失敗後,到中國宮廷供職(611年)。

  射匱把他的勝利歸於中國的政策,看來他始終沒有採取過背叛中國的行動。與此同時,東突厥的政權一直掌握在中國的被保護者突利手中(609年去世),後來權力又傳其子始畢(609-619年)。在蒙古地區正像在西突厥斯坦一樣,隋朝時期的中國不是通過一次大戰爭,而僅僅是採用其慣用的計謀,就成功地分裂了突厥勢力,消滅了不順從的可汗,使權力掌握在那些承認中國宗主權的可汗手中。青海的情況亦如此。該地吐谷渾部的鮮卑人(可能是一支蒙古部落)的存在,三百年來一直令甘肅的中國駐軍憂慮,608年他們被中國軍隊擊潰,不得不逃亡西藏。同年,中國重新佔領哈密綠洲。609年,吐魯番王殉伯雅開始向隋場帝表示歸順。當隋場帝在高麗進行的倒媚的戰爭(612-614年)使隋朝威信掃地時,整個結構瓦解了。東突厥始畢可汗起來反叛,在山西西北的雁門關幾乎俘虜了隋場帝本人(615年)。接著,中國爆發的內戰(616-621年)徹底恢復了突厥人以往的勇氣,這次戰爭導致了618年隋朝的覆滅。當爭奪王位的競爭對手們被打敗、新的唐王朝登上皇位時,隋朝所做的一切工作又必須重做。草原又把它的游牧部落推向山西中部。624年,東突厥可汗頡利(620-630年在位)利用中國內戰帶來的混亂,騎著馬率領著他的騎兵隊伍對帝國都城長安進行威脅。

  幸運的是,唐朝有一位傑出的勇士,即太子李世民,儘管他還年輕,但他是唐朝的真正建立者。李世民勇敢地一直來到涇河畔的幽州,與蠻軍對峙,他以堅定的姿態令對方懾服。游牧各部首領在一起協商片刻,然後一箭未發地撤退了。幾小時後,一場大雨席捲該地區。李世民立即召集其部下談話。據《唐書》記載他說道:「虜控弦嗚鏑,弓馬是憑,今久雨彌時,弧矢俱敝,突厥人眾,如鳥鎩翮,我屋宿火食,槍槊犀利,料我之逸,揣敵所勞,此而不乘,夫復何時?」唐軍照此行動。黎明時,突厥營地被攻破,中國騎兵切斷了通往頡利可汗營帳的道路。頡利求和並撤退到蒙古地區(624年)。在這次驚人之舉後,當時年僅27歲的李世民登上了中國皇位,從此,歷史上以帝號稱他為太宗(626年)。左慈2005-8-26 14:59:03     一、噶氏家族的專權與衰落

松贊干布去世後,其孫芒松芒贊(《新唐書》作乞黎拔布)繼位,國事由大相噶·東贊代行,是為噶氏家族專權之始。    噶·東贊當政期間,撫服邊地,規定賦稅,區分「桂」(武士),「庸」(奴隸)等級,清查戶籍,促進了吐蕃社會經濟的發展,政治制度也日臻完備。噶·東贊為人沉勇有謀,善機變,用兵有節制,在吐蕃王朝中,聲名顯赫,是一個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相。667年(唐乾封二年),噶·東贊卒,其子欽陵兄弟先後執掌王朝實權。在噶氏家族掌權的50年間,吐蕃王朝的實力又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強,對外不斷進行武力擴張。      670年(唐咸亨元年),吐蕃攻佔安西四鎮:龜茲(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區縣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于闐(今新疆和田市西南),構成了對唐朝一向重視的中西陸上交通要道,即「絲綢之路」的威脅。唐朝派出以薛仁貴為 首的10萬大軍攻吐蕃,在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縣切吉草原)遭到欽陵的阻擊大敗。吐蕃攻佔安西四鎮,既可鎮懾西羌諸部,又把持了這一通商要道上的稅收,而且四鎮之地距吐蕃本部不遠,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便於控制,因此,吐蕃爭奪唐朝安西四鎮蓄謀已久。安西四鎮既被吐蕃攻佔,唐蕃之間的征戰日趨頻繁,此時吐蕃的軍事力量正處在強盛。發展的時期。      噶氏家族擅權期間,芒松芒贊及其子丁頡蟶芒布結(《新唐書》作器弩悉弄)都是年幼即贊普位,王朝的軍政大權一直控制在噶氏家族手中,贊普位高而無實權。欽陵駐軍於今青海省東部,實力有增無已,而且還培植了一批雄厚的親信勢力。在欽陵當權期間,曾經發生過大藏地區人民反抗統治階級的起義事件(687)。大藏(rtsang—chen)疑是大宗(tsong—chen)之誤寫。宗,即宗喀(今青海省涅中縣),為欽陵駐軍所在地。    在吐蕃奴隸制社會中,奴隸主和奴隸是對立的階級。王室和貴族是奴隸主階級。奴隸主以下的都是屬民。屬民包括平民和奴隸。奴隸中的一部分是從被征服地區掠奪來的人民,一部分是平民在階級分化中破產下降而變成奴隸的。奴隸要為奴隸主從事生產,或被用於家務勞動及隨軍的勤雜人員,這一部分奴隸稱為「庸」,奴隸主還把一部分奴隸和平民編入軍旅,讓他們參加作戰,這一部分人被稱作「桂」。作為社會等級,「桂」的地位顯然要高於「庸」。   奴隸主階級豪華奢侈,以殘暴的刑殺維護其統治,甚至將奴隸殉葬,或作為盟會祭天的犧牲。當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壓迫達到一定極限時,其貪婪的刀鋒又轉向平民。吐蕃的貴族將領,在對外進行武力擴張時,劫掠財富,中飽私囊,虜獲人丁,以擴充奴隸的數量。對內則是徵調頻繁,加重賦稅。使奴隸和平民不堪其苦,促使吐蕃社會的階級矛盾日益激化。      吐蕃王室對於奴隸和平民的剝削壓迫,與貴族奴隸主殊無二致。但是,貴族將領們的跋扈專橫,擁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大不利於王室的集權統治,王室亟需穩定局面以鞏固集權,貴族將領的行徑,構成了對王室權力的嚴重威脅。此時,吐蕃奴隸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逐漸深化了。    676年(唐儀鳳元年)芒松芒贊去世,其子丁頡蟶芒布結即贊普位,貴族及地方豪酋,多擁兵作亂者,王室將亂事次第平息。695年(武后天冊萬歲元年),丁頡蟶芒布結已屆成年,首先處死噶氏家族的重要成員贊輾恭頓,隨後於698年(武后聖曆元年),以「出獵」為名,先派兵執殺欽陵的親信2000餘人,再派人召見欽陵,欽陵拒不受命,丁頡蟶芒布結親自領兵討伐,未戰,欽陵兵潰自殺。欽陵弟贊婆率欽陵子莽布支投唐。唐封贊婆為「歸德郡王」,授「輔國大將軍」,封莽布支為「安國公」,授「左羽林大將軍」。按,莽布支疑是欽陵子論弓仁,《新唐書·論弓仁傳》對其封贈有異說。噶氏家族對吐蕃王朝的專權至此告終。    二、清水會盟前的蕃唐、蕃詔關係    吐蕃和唐朝之間,原與吐谷渾、党項、白蘭諸部相隔,雙方的軍事力量,最初並未直接接觸。松贊干布在向唐朝請婚之前,即曾在吐谷渾部及松州施展武力。松贊干布去世後,噶氏家族專權,欽陵等人都致力于軍事擴張,唐軍在大非川失利後,不僅吐谷渾復國的計劃破滅,而且使安西四鎮成為唐蕃長期爭奪的要地。丁頡蟶芒布結在位初年,「吐蕃盡據羊同、党項及諸羌之地,東接涼、松、茂、嶲等州,南鄰天竺,西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里,諸胡之盛,莫與為比。」此時吐蕃的轄區,已直接與唐朝相連。    自噶氏家族失勢後,唐朝與吐蕃接連在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姚州

[ Last edited by 左慈 on 2005-08-26 at 15:00 ]左慈2005-8-26 15:02:07 一、赤松德贊的業績

  755年(天寶十四載),赤德祖贊為臣下謀害,子赤松德贊(742—797,《新唐書》作娑悉籠臘贊、乞立贊)繼贊普位。赤松德贊即位後,首先處死因叛摹頡蝰罪的貴族末氏和朗氏,籍沒其財產,鞏固王室權力。隨即進一步強化奴隸制的統治,繼續推行擴展實力的戰爭,加重對屬民的剝削,使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更趨尖銳。吐蕃奴隸制社會自公元8世紀中葉起,已開始由全盛走向衰落。

  赤松德贊在位期間,吐蕃王朝的職官制度有了進一步的完善,設置了九大尚論,即《新唐書》所記「尚論掣逋突瞿」。告身制度此時更趨完備。據《智者喜筵》記載,告身各等又有大小之分,大相佩大瑟瑟告身,副相和內大相佩小瑟瑟告身,內副相和整事大相佩大金告身,內小相和副整事佩小金告身,小整事佩銀鍍金告身,其下軍政官員人等,分別佩大小銀銅告身,最低一等的鐵告身,賜給作戰有功的勇士佩帶。在軍事制度上,赤松德贊在原有四如的基礎上,增置孫波如,五如下共設61東岱。東岱,即千戶所,由東本主其事。此時,吐蕃的軍政組織更加健全。另外,通恰(藏語原意為觀察使,漢文史籍作節度使)一職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是佔領地區的高級官員。

  在赤松德贊時期,佛教在吐蕃取得了更大的發展。

  佛教自7世紀傳入吐蕃後,雖然得到王室的大力扶植,但與傳統的本教鬥爭激烈。赤松德贊年幼即位,貴族那囊氏掌權,那囊氏與信奉本教的大臣極力反對佛教,王朝發布禁佛令:驅逐佛教僧侶,改大昭寺為屠宰場,將文成公主帶往吐蕃的釋迦牟尼像埋於地下,後又轉移到芒宇(今西藏吉隆縣一帶),還有一些佛寺遭到摧毀。赤松德贊成年後,力圖發展佛教,在清除了反對佛教的貴族勢力後,廢除了前此頒布的禁佛命令。請天竺寂護,蓮花生等人主持興建了首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在今西藏山南地區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建寺年代諸說不一,大致應在8世紀後半期)。首批剃度出家的7人,史稱「七試人」,都是貴族子弟,是為藏族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僧人。

  自佛教傳入吐蕃後,與本教經歷了長期起伏多次的鬥爭。佛教在赤松德贊的大力扶植下日益得勢。為了抵制本教勢力,佛教徒向赤松德贊提出與本教徒就教義優劣,進行公開辯論,以決勝負的建議。赤松德贊接受了這一建議,在敦喀(今西藏窮結縣境內,一說在墨竹蘇丕蔣布才宮前)組織佛教和本教的代表人物進行辯論,辯論結束後,赤松德贊宣布佛教獲得勝利,本教則被判定為非法的宗教,凡不願放棄信仰的本教信徒,都被流放到邊遠地區,從而鞏固了佛教在吐蕃社會的優勢地位。隨後,佛教內部也展開了一場鬥爭。由於佛教主要自漢地和天竺傳入吐蕃,二地僧人分別堅持自己的觀點:漢僧持「頓悟」之見,天竺僧則主張「漸悟」,彼此互不相容,迫使赤松德贊決心以辯論解決佛教內部不同見地的鬥爭。辯論約自792年至794年間在桑耶寺進行,由赤松德贊親自監督。最後以漢地佛教失敗宣告辯論結束,天竺佛教遂在吐蕃取得獨佔的合法地位。這一佛教內部的鬥爭,史稱「頓漸之爭」。

  赤松德贊極力發展佛教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王室集中政治上的權力,削弱貴族和地方豪酋的勢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吐蕃社會的封建因素迅速增長,導致吐蕃奴隸制度的矛盾日益加劇,平民和奴隸的負擔加重,貧富分化的趨勢突出,被統治階級的起義事件迭有發生。顯然發展佛教,在緩和階級矛盾,抑制世俗貴族的權勢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史實證明;赤松德贊發展佛教取得了一定的預期效果。

  二、清水會盟

  783年(唐建中四年),唐朝和吐蕃在清水(今甘肅省清水縣西北)會盟,重新劃定雙方邊界。

  唐德宗李適於779年承襲帝位,此時唐蕃雙方都有息戰求和的願望。這是清水會盟的歷史背景。

  吐蕃軍自長安西退後不久,又聯合回紇軍攻唐。唐將郭子儀在764—765年(唐廣德二年至永泰元年),先後挫敗吐蕃與回紇聯軍於奉天(今陝西省乾縣)和涇陽(今陝西省涇陽縣)。

  767年(唐大曆二年)四月,唐蕃再度和盟於長安興唐寺。先是765年三月,唐蕃於興唐寺和盟,十月,吐蕃即背盟,聯合回紇軍攻唐涇陽。767年四月和盟後,九月,吐蕃又背盟,圍攻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游騎至潘原、宜祿(均在今陝西省長武縣境內),郭子儀率重兵在長安以西嚴備。不久,唐軍破吐蕃軍於靈州,明年,吐蕃軍又攻靈州,進逼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又被唐軍擊退。

  779年(大曆十四年),南詔王閣羅鳳卒,孫異牟尋立。冬十月,吐蕃軍與南詔軍會合10萬之眾,分兵三路,攻唐劍南道(今四川省劍閣縣以南、長江以北,治成都)。此時南詔已成為吐蕃屬國,南詔被迫出兵是為了替吐蕃取得蜀地作為「東府」,俘獲的工伎丁頡蟯往吐蕃的首府邏娑城(邏些異稱,即拉薩市),而且還要向吐蕃納歲賦一縑。唐將李晟率兵破蕃詔聯軍於大渡河外,聯軍死八九萬人。異牟尋退守羊苴城(今雲南省大理市)。吐蕃為了安撫剛剛即位就在軍事上遭到挫敗的異牟尋,封他為「日東王」。

自吐蕃軍攻陷成都到清水會盟之前,唐蕃之間處於較長時期的和戰不定的形勢。唐朝在兵力上的弱點,以及諸藩鎮擁兵自保,不聽朝廷調動,使吐蕃得以利用時機,以與唐和盟掩蓋其佔地掠民的目的。

     779年八月,唐德宗即帝位三個月後,派太常少卿韋倫入吐蕃,送還戰俘500餘人。韋倫抵吐蕃時,赤松德贊已獲悉劍南蕃詔聯軍戰敗,遂熱情地接待了韋倫,並說:「我乃有三恨:不知天子(代宗)喪,不及吊,一也;山陵不及賻,二也;不知舅(德宗)即位,而發兵攻靈州,入扶、文(今甘肅省文縣),侵灌口(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三也。」赤松德贊復遣使隨韋倫朝唐,德宗李適再一次派韋倫赴吐蕃送還在劍南戰役中吐蕃被俘人員。赤松德贊見到韋倫重來蕃地,並再次送還戰俘,「歡甚,授館,作聲樂,九日留」,又派其相論欽明思等50餘人隨韋倫朝唐,獻方物。

  781年(唐建中二年),德宗派遣殿中少監崔漢衡、判官常魯出使吐蕃。赤松德贊提出以靈州迤西的賀蘭山劃界,雙方派員在邊境會盟,並要求唐朝派佛教高僧入蕃講經,德宗答允了吐蕃的會盟要求,並應吐蕃之請,派遣高僧良琇、文素去吐蕃,「一人行,二歲一更之」。經唐蕃雙方約定,783年(建中四年)正月在清水會盟。

  清水會盟是唐蕃之間的一次重要會盟。唐朝派隴右節度使張鎰等7人為會盟使,吐蕃以大相尚結贊為會盟使。清水會盟的主要內容是劃定雙方邊界:將黃河以北的賀蘭山區劃作「閑田」,駐守在閑田內的雙方兵將,維持現狀,不得相互進攻;雙方均未駐防的閑田,也維持現狀,「不得新置(兵將),並築城耕種」;黃河以南自六盤山、隴山,沿岷江、大渡河南抵磨些諸蠻(今雲南省西北部)劃界,以東屬唐,以西屬吐蕃。會盟後,唐蕃又分別在長安和邏些會盟,旨在確認清水會盟的合法性。然而,清水會盟後不久,又發生了平涼劫盟的事件。

  三、平涼劫盟

  清水會盟確定了唐蕃邊界後,吐蕃在軍事方面的優勢明顯地超過唐朝。唐朝由於內亂頻仍,對吐蕃一直處於守勢。清水會盟當年(783)的十月,唐朝發生了「朱泚之亂」,叛臣朱泚攻佔長安,德宗出走奉天。吐蕃尚結贊請求出兵助唐收復長安。德宗派崔漢衡出使吐蕃,同意吐蕃出兵,唐朝「許成功以北庭、伊西(今新疆北部)與之。」784年(唐興元元年)四、五月間,唐蕃合兵擊破叛軍於武功(今陝西省武功縣)。此時吐蕃軍因氣候炎熱,加以疾疫流行,撤兵西去。唐軍收復長安。吐蕃軍並未參與徹底平定朱泚之亂。唐朝遂以此為借口,不答應給吐蕃以北庭、伊西等地,只應許厚給繒帛。尚結贊對唐朝食言毀約深表不滿,決計報復,並準備乘機除掉唐朝鎮守西北地區的三大將領。他認為「唐之名將,李晟與馬燧、渾瑊耳,不去三人,必為我憂」。發生於787年(唐貞元三年)五月的平涼劫盟事件,就是尚結贊報復唐朝和企圖除掉唐朝三將的具體行動。

  吐蕃於786年(貞元二年)九月,越涇、隴(今陝西省隴縣)、邠、寧(今甘肅省寧縣)等州,進兵至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李晟擊退進犯蕃軍,十月,再挫蕃軍於摧沙堡(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西北)。尚結贊既不斷遣使向唐求和,又派兵攻取鹽(今寧夏鹽池縣北)、夏(今陝西省橫山縣西)二州。唐德宗擔心將帥生事邀功,力主罷兵而與吐蕃和盟。十二月,罷李晟兵權。翌年(787年)三月,吐蕃又遣使求和,唐將韓游瓌覺察到吐蕃求和的反常:「吐蕃弱則求盟,強則入寇,今深入塞內而求盟,此必詐也」,但是德宗仍然主和,甚至還想聯合吐蕃,共擊回紇,答應與吐蕃和盟。德宗命崔澣見尚結贊,尚結贊以歸還鹽、夏二州,表示求和「誠意」,還提出請唐朝派渾瑊主盟的要求。唐朝答應派渾瑊為會盟使,崔漢衡為副使。會盟地點幾經磋商,最後決定在平涼(今甘肅省平涼市)。

  787年(貞元三年)五月十五日,唐蕃會盟於平涼。尚結贊預先埋伏騎兵於盟壇西部,做好劫盟的準備,渾瑊在出發前,李晟警告他,此次會盟非比尋常,必須嚴加防備;但是唐德宗卻命令渾瑊,不要猜疑對方,要表示出會盟的誠意。致使渾瑊首鼠兩端,莫衷一是。會盟開始前,渾瑊等人應尚結贊之請,入幕更著禮服,此時,吐蕃伏兵在擊鼓的號令下,從四面蜂擁而至,渾瑊覺察後果斷地隻身從幕後逃出,乘馬突圍,唐朝會盟官員自崔漢衡以下60餘人,皆被扣押。此次劫盟突襲事件,唐軍死500餘人,被俘1000餘人。尚結贊又乘勝大掠鄰近諸州縣,然後退至清水縣境內。 平涼劫盟事件後,唐德宗深悔堅持與吐蕃和盟的失誤,為尚結贊求和說項的唐將馬燧,也被唐德宗罷免了軍權。尚結贊除掉唐朝西北三將的企圖終於得逞。然而,此後30餘年唐蕃之間未能和盟,直至公元821年(唐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再度和盟。

  四、吐蕃與南詔解盟

  南詔王異牟尋自779年劍南戰役受挫後,國勢日衰。他既擔心唐朝的進一步攻擊,又懼怕吐蕃的吞併。由於吐蕃連年與唐作戰,又想爭奪對西域的霸權,而與回鶻、大食為敵,戰線拉得過長,以致財源枯竭,兵力不足。為此,吐蕃加緊了對本部和屬部的剝削,南詔也深受吐蕃統治之苦,因而加深了雙方的矛盾。 異牟尋之師漢人鄭回,極力勸說異牟尋俟機歸唐,異牟尋早已對吐蕃不滿,經鄭回的勸說,也有背蕃歸唐的想法。788年(貞元四年)四月,異牟尋委託東蠻鬼主驃旁、苴夢沖、苴烏星朝唐,轉達了異牟尋背蕃歸唐的意願。唐朝熱情地接待了驃旁等人,並厚予封賞。十月,吐蕃發兵10萬,準備攻打西川,同時徵調南詔兵協同作戰。異牟尋此時雖已有歸唐之志,但還不敢公開背叛吐蕃,也出兵數萬人屯於滬北(滬水之北)。

  唐劍南節度使韋皋深知異牟尋心懷猶豫,致書異牟尋,鼓勵他早下背蕃歸唐的決心。但此事被吐蕃察覺,於是吐蕃對南詔產生猜疑,加以韋皋派間諜離間蕃詔關係,吐蕃責令南詔送大臣之子以作人質,蕃詔關係遂公開惡化。但吐蕃仍未放棄對南詔的控制,既有誘惑拉攏,也有武力脅迫,旨在斷絕南詔與唐朝的聯繫。

  789年(貞元五年)二月,韋皋致書異牟尋,勸他速作定奪。此後韋皋又數次致書異牟尋,均未收到迴音。791年(貞元七年)六月,韋皋派遣原來閣羅鳳使唐人員、當時做唐朝討擊副使的段忠義,攜韋皋的招諭書信及唐德宗的敕書返回南詔。

  吐蕃得知唐朝派使者到南詔的消息後,也派使者到南詔,責難異牟尋私結唐朝,破壞聯盟關係。異牟尋欺騙吐蕃使者:唐使原是南詔人,韋皋聽其返回,並無他謀。為了消除吐蕃的疑慮,異牟尋將段忠義執送吐蕃,請吐蕃訊問處置。但是吐蕃仍不放心,繼續向南詔索取大臣之子,送往吐蕃以作人質。已經惡化了的蕃詔關係更趨緊張。

  此時,勿鄧酋長苴夢沖潛通吐蕃,為了反對與唐朝交好,他隔斷了南詔使臣朝唐的道路。韋皋於792年(貞元八年)二月,派兵執殺苴夢沖,重新打開內地通往南詔的道路。唐朝的兵力與南詔的接近,更引起吐蕃的猜忌,「每雲南(南詔)兵至境上,吐蕃輒亦發兵,聲言相應,實為之備」。

  韋皋於792年十二月,再次致書異牟尋,表明了欲與南詔共同驅逐吐蕃,然後在邊境上築大城一座,彼此派兵相保,永同一家。此時異牟尋背蕃歸唐之意已決,793年(貞元九年)五月,異牟尋遣使分三路到成都去見韋皋,「上表請棄吐蕃歸唐,並遺皋帛書」,韋皋當即護送南詔使臣至長安,德宗賜異牟尋詔書,還命令韋皋派人到南詔對異牟尋進行撫慰。

     794年(貞元十年)正月,唐使崔佐時與南詔王異牟尋會盟於陽苴城附近的點蒼山。盟文表明南詔歸順唐朝,與唐共同討伐吐蕃;南詔地方事務,唐朝軍隊不要干預;南詔歸還原來唐朝管轄的地段,以鐵橋為界,各守本土。會盟畢,異牟尋斬吐蕃使者,廢吐蕃所立的封號。吐蕃與南詔的結盟關係至此結束。

  五、牟尼贊普與赤德松贊的興佛

  南詔與吐蕃決裂後不久,赤松德贊於公元797年去世,其長子牟尼贊普(762—798,《新唐書》作足之煎)繼贊普位。牟尼贊普與其父同樣實行扶植佛教的政策。史載,他曾強迫所屬臣民,向佛教寺院布施財物,前後發布過三次平均屬民財富的命令,都未能解決社會上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矛盾。牟尼贊普強制推行的「三均財富」,直接觸犯了貴族奴隸主的經濟權益。他在位不滿二年,即被代表貴族利益的母后側綳氏毒殺。牟尼贊普的被害,表明了吐蕃奴隸主階級內部鬥爭趨於激化的事實。當時,吐蕃社會中的奴隸,被剝削、受奴役的程度更為深重。平民也經不起兩極分化的衝擊,有很多人下降為奴隸。到公元8世紀末葉時,吐蕃社會的階級矛盾和鬥爭,已明顯日益加劇。

  798年(貞元十四年),牟尼贊普的幼弟赤德松贊(764—815,藏文史籍又稱賽那累),在其師僧娘·定埃增桑布的協助下,即贊普位。赤德松贊時,佛教僧侶在王朝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在政治上擁戴贊普登位,為贊普排解疑難,深受贊普的信賴。娘·定埃增桑布由於擁戴赤德松贊有功,成為掌握吐蕃朝政的中心人物,唐人稱之為「缽闡布」(一作缽掣逋)。《新唐書》稱「缽闡布者,虜浮屠豫國事者也」;《冊府元龜》稱之為「國政蕃僧」。足見其政治地位之顯赫。赤德松贊為了表達他弘揚佛教的意願,以及對娘·定埃增桑布的崇敬,曾先後兩次授予娘·定埃增桑布盟書誓文。赤德松贊還作出贊普從幼年到即位,要跟隨高僧學習佛法,吐蕃全境臣民都必須信奉佛教,禁止以任何手段對佛教誹謗中傷,以及優禮僧人等多項規定。在赤德松贊晚年(814),又下命令釐定翻譯佛經的統一語詞,為吐蕃文字的規範化和譯經的系統化奠定了基礎。

  吐蕃自與南詔決裂,其南線軍勢減弱。799年(貞元十五年),吐蕃以5萬之眾擊南詔及嶲州(今四川省西昌市),遭到異牟尋和韋皋的有力抵抗,兵敗西退,吐蕃南線將帥、屬部又接連降唐。為了擺脫困境,吐蕃在北線攻唐靈、鹽二州,攻入麟州(今陝西省麟游縣)。801年(貞元十七年),唐德宗令韋皋攻吐蕃南線所據維(今四川省理縣東北)、雅二州,以牽制吐蕃,異牟尋也積極配合唐軍出擊。吐蕃遣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領兵10萬救維州,又大敗,士卒死過半,論莽熱被俘。

  赤德松贊為了挽救敗局,竭力發展佛教,以鞏固王室集權,緩和階級矛盾。他重用缽闡布執掌朝政,缽闡布力主與唐言和。

  804年(貞元二十年),吐蕃遣論乞冉及僧人南撥特計波等54人使唐。可見此時僧人在吐蕃王朝中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810年(唐元和五年),唐憲宗李純敕書缽闡布·娘·定埃增桑布,對他「輔贊大蕃,葉和上國」,「思安邊陲」,「令息兵甲」,備加稱讚;對吐蕃提出歸還唐朝安樂(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境)、秦(今甘肅省天水市)、原(今寧夏固原縣)三州之議,深表讚許,並望早日交割。到赤德松贊晚年,唐蕃關係由於缽闡布的掌政而有了很大的改進。

六、長慶會盟

  815年(唐元和十年),赤德松贊去世,子赤祖德贊(藏文史籍又作熱巴堅,《新唐書》作可黎可足)繼贊普位,年號彝泰。赤祖德贊以崇佛的登峰造極而著稱於史。他制定了一人出家為僧,由七戶臣民負責供養的制度,還制定了以惡指指僧者斷指,以惡目視僧者剜目的嚴刑峻法。他頂禮僧人,廣建寺院,王朝政務由僧人缽闡布主管。為了繼續鞏固王室集權,抑制貴族的勢力,赤祖德贊多次遣使赴唐,請求和盟。

  821年(唐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十月,唐蕃會盟於長安西郊。吐蕃會盟專使為禮部尚書論訥羅。唐朝派丞相崔植、王播、杜元穎等17人與盟。822年(長慶二年、彝泰八年)五月,唐朝和盟專使、大理寺卿劉元鼎率領使團去吐蕃,與吐蕃以缽闡布·勃闌伽允丹為首的官員在邏些東郊會盟。會盟前,赤祖德贊接見並宴請劉元鼎等唐使。會盟由缽闡布升壇主盟,依慣例,與盟人員都要履行歃血的儀式,缽闡布因是僧人,不歃血,只飲鬱金水為誓。會盟畢,吐蕃遣使隨劉元鼎至長安,又派人到大夏川(今甘肅省大夏河)召集東道將領100多人宣讀盟文,要求他們信守不渝。

  823年(長慶三年、彝泰九年),唐朝和吐蕃分別在長安和邏些建碑,刻盟文及與盟人名於其上以紀其事(按,現只存唐蕃會盟碑一通,在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大昭寺前。長安碑已不存)。雙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決心今後「社稷葉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擾」,「煙塵不揚」,「鄉土俱安」。還規定了唐蕃雙方人員往來路線和供應辦法等具體事項。在現存唐蕃會盟碑的背面,還記述了唐蕃和盟關係的始末:對唐朝文成、金城公主先後嫁到吐蕃,唐蕃間長期和戰不定的形勢作了回顧;對極力主張與唐和盟的赤祖德贊作了充分的肯定。此次會盟在客觀上使吐蕃社會得到了暫時的安定,吐蕃的經濟、文化又有了一定的發展。另一方面,對唐蕃雙方人民而言,會盟反映了他們想望結束戰爭的共同願望,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間,吐蕃與唐朝共會盟8次,此次會盟是第8次,即最後一次會盟,史稱「長慶會盟」,亦稱「甥舅和盟」。左慈2005-8-26 15:03:10

一、達瑪禁佛「滅法」

  赤祖德贊積極崇佛的政策,特別是極力提高僧人的政治地位,使缽闡布主管王朝的行政大權,引起了反對佛教的貴族勢力的強烈不滿,一部分貴族製造缽闡布·勃闌伽允丹與王妃屬盧氏「私通」的謊言,致使赤祖德贊誤殺缽闡布·勃闌伽允丹。838年(唐開成三年、吐蕃彝泰二十四年),赤祖德贊被貴族殺害,原缽闡布·娘·定埃增桑布也被殺。赤祖德贊之弟達瑪(《新唐書》作達磨,藏文史籍作赤祖德贊之兄),被反佛教的貴族擁戴,繼贊普位。

  達瑪在位僅四年(838—842)。此時,吐蕃社會的階級矛盾更趨尖銳,加以吐蕃農牧區又連續發生了空前的瘟疫、霜雹和洪澇災害,反對佛教的貴族遂製造輿論,把一切自然災害都歸咎於信奉佛教所致,而達瑪又是一個「嗜酒,好田獵,喜內,且凶愎少恩」的人,他原是受貴族擁戴才得以即贊普位的,自然他也要受到貴族的擺布。據敦煌古藏文史料記載,達瑪即贊普位初期,仍然依照吐蕃慣例,發願禮佛弘法。此時,他採取了和赤祖德贊截然相反的政策,下令封閉吐蕃境內的全部佛寺,焚毀佛教經典,佛像被拋入河中,強迫所有僧人還俗,不願還俗者,被迫從事屠夫、獵人等違反佛教戒律的職業,有些高僧還遭到殺戮。達瑪鎮壓佛教的措施,在吐蕃境內雷厲風行,使佛教在吐蕃已經形成的勢力,受到嚴重的挫折。因此,尊信佛教的人視達瑪為牛魔王下凡,而稱他為「朗達瑪」。朗,藏語,意為牛。達瑪的禁佛措施未能維持很久,公元842年(唐會昌二年),他被佛教僧人拉隆·貝吉多傑刺死。

  達瑪的禁佛與赤祖德贊的崇佛,實質上是吐蕃奴隸主階級為了緩和階級矛盾,轉移奴隸和平民的鬥爭方向,維護和鞏固奴隸制統治的不同手段,而其表面現象則是佛教和本教的鬥爭。

  達瑪被刺前,王妃已懷孕,王后為爭奪權位,也偽裝成有孕。843年(會昌三年),王妃生一子,為防王后搶走,白晝由人圍繞,晚間用許多盞燈光守護,以故取名歐松,意為光護。王后買得一乞人之子,脅迫朝臣認可系她所生,名永丹,意為母堅,即母親堅持認定的。永丹在《新唐書》上被記載為王后之兄·尚延力之子,名乞離胡。

     達瑪被刺後,歐松和永丹分別被不同的貴族集團操縱,爭奪贊普寶座,互不相讓。永丹以邏些為根據地,自稱「贊普」,而達瑪的親生子歐松,卻被排擠到約如,即今西藏山南地區東部一帶,與永丹對立,雙方進行了長年的鬥爭。

  二、吐蕃在河隴地區的統治解體

  當吐蕃王室分裂的信息傳到吐蕃屬部,各領兵將帥也擁兵自重,相互混戰。

  公元842年(唐會昌二年)冬,吐蕃駐洛門川(今甘肅省武山縣)討擊使論恐熱,利用吐蕃王室分裂之機,陰謀奪取政權。他以討伐王朝中控制實權的綝氏家族為借口,以永丹「無大唐冊命,何為贊普」作號召,發兵西征。此時,以永丹為代表的吐蕃王室勢力,派尚思羅統大軍,並發蘇毗、吐谷渾、羊同等屬部的軍隊配合,迎戰論恐熱。論恐熱利用吐蕃長年統治屬部,屬部人民對吐蕃敢怒而不敢言的矛盾,使蘇毗等屬部的軍隊分崩離析,最後,尚思羅兵敗,被論恐熱縊殺。論恐熱合併尚思羅及蘇毗等屬部的兵力,共10餘萬人,勢力較前更為強大。

  當時,吐蕃駐守鄯州的節度使是尚婢婢。據《新唐書》記載,尚婢婢是羊同人,出身於吐蕃高官門第,他為人寬厚,又有學問,赤祖德贊很仰慕他的為人,命他擔任鄯州節度使。尚婢婢在鄯州為官,很有威望。論恐熱率軍西征,必須先除掉尚婢婢,以免退路被切斷。論恐熱自恃人多勢眾,以為尚婢婢一介書生,不是他的對手。二軍在大夏川交鋒後,尚婢婢巧布伏兵4萬之眾,誘使輕敵深入的論恐熱身陷重圍,幾乎被生擒。

  844年(會昌四年)春,論恐熱又聚集兵力,向尚婢婢鎮守的鄯州大舉進攻,激戰多次,未能取勝。851年(唐大中五年),論恐熱朝唐,求河渭節度使官職,遭到唐宣宗的拒絕。此後,論恐熱與尚婢婢長年混戰,最後,兩敗俱傷,同歸於盡。《資治通鑒》記載這場混戰的後果是「二千裡間,寂無人煙」,「赤地殆盡」,使這一地區內的各族人民,遭到長達20餘年之久的沉重的戰爭災難。

  唐朝趁吐蕃王室分裂之機,於844年(會昌四年)議復河湟18州建制,派劉濛為巡邊使,命令他儲備糧餉、軍械,探聽吐蕃兵力的虛實。849年(大中三年),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原州所轄石門、驛藏、制勝、石峽、木靖、木峽、六盤等7關的守將降唐。前此一年(848),沙州(今甘肅省敦煌市)人張義潮率眾起義,吐蕃在沙州的守將聞風遠逃。

  851年(大中五年),張義潮以瓜(今甘肅省安西縣),沙、伊(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肅(今甘肅省酒泉市)、鄯、甘(今甘肅張掖市)、河(今甘肅省臨夏市),西(今新疆吐魯番市)、蘭(今甘肅省蘭州市)、岷(今甘肅省岷縣)、廓(今青海省貴德縣)等11州圖籍歸唐。唐授張義潮防禦使,其後,唐朝又在沙州設立歸義軍的建制,張義潮又被唐朝任命為歸義軍節度使,兼11州觀察使。與此同時,吐蕃鎮寧河、渭(今甘肅平涼)二州的將領尚延心降唐,受唐封武衛將軍,任為河、渭等州都游奔使。從此,吐蕃佔據長達百餘年的河西隴右地區,又重新回歸唐朝。此時唐朝的實力較前更為衰弱,已經瀕於全面崩潰。此後不久,全國統一的局面,即為分裂的五代十國所取代,吐蕃社會也同樣進入了一個互不統屬的分裂割據時期。

三、嗢末及奴隸平民起義

  吐蕃王朝崩潰後,各屬部相繼叛離。在河隴地區屯墾的原吐蕃隨軍奴隸,自號「嗢末」(一作溫末,或渾末),利用吐蕃奴隸主統治的分崩離析,首先發動了起義。

  嗢末集團的組成,除吐蕃屯墾奴隸外,還包括當地各族各部的勞動人民。因為來自吐蕃的隨軍奴隸,在屯墾過程中,必然要與被吐蕃奴役的當地各屬部的勞動人民共同生活,吐蕃的殘酷統治使他們結成了同命運、共呼吸的關係。起義一經發動,其勢即銳不可當。到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河、渭二州的嗢末起義軍,已聚眾10000餘帳,當地吐蕃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土崩瓦解。起義範圍又進一步擴大,遍及甘、肅、瓜、沙、河、渭、岷、廓、疊(今甘肅省迭部縣)、宕(今甘肅省宕昌縣)各州。

  862年(唐咸通三年),歷史上有嗢末朝唐入貢的記載,到875年(唐乾符二年),唐西川節度使高駢,結合嗢末部魯耨月及前述吐蕃降將尚延心部,進駐現今四川省大渡河流域一帶,可見嗢末部的勢力有自河隴地區向川西北發展的趨勢。直到10世紀初,後梁歷史上仍有嗢末部活動的記載。

  被稱作「邦金洛」的吐蕃奴隸平民反上起義,於869年(咸通十年)在康地區(今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一帶)爆發。由手工匠人出身的領袖韋·闊希列登率領的起義軍,自東向西挺進,沿途各地參加起義軍行列者不計其數。此時,烏如地區的大奴隸主沒盧氏和巴氏互相征伐,相持不下,起義軍利用他們火併之機,直搗吐蕃奴隸統治的腹心地帶。另一支奴隸平民起義軍也在烏如地區發展壯大,為首的奴隸領袖是韋·羅泊羅窮。約如地區的奴隸主驅使奴隸群眾引水修渠,有來自工布地區的奴隸領袖6人,領導群眾於夜半起義,提出「砍斷山頭,不如砍斷人頭」的響亮口號,殺死了以尚結贊內贊為首的奴隸主,起義人領導的起義軍攻下秦瓦達則(今西藏自治區窮結縣),憤怒的奴隸一舉掘發了吐蕃贊普的陵墓。此時,奴隸平民大起義的聲勢,達到了頂峰階段。當時的奴隸主階級驚呼這次起義是「一鳥翔空,群鳥飛從」,還說,這次起義是由於缽闡布·勃闌伽允丹無罪而被處死,含恨轉生為夜◎◎,是他驅使眾多「凶神惡煞」入於人心,才發動起來的。儘管統治階級對這次起義作了許多歪曲,但是奴隸主的殘暴統治,在起義的強力衝擊下,已無法繼續維持。

  發生於9世紀後半期的奴隸平民起義,延續了數十年之久。奴隸主或被起義軍殺死,或向邊遠地區逃竄。如  吐蕃王室歐松之孫尼瑪袞,在起義軍的追殺下,僅帶少數僕從西逃邊遠的阿里地區。此次起義推進了藏族社會的發展,新興的封建主義的生產方式,取代了奴隸佔有制的舊生產方式。從此以後,藏族逐漸進入封建農奴制社會。http://www.cqzg.cn/viewthread-325667.html


推薦閱讀:

男女關係從A到J
女朋友害怕親密關係,作為戀人該怎麼辦?
八九不離十,男女關係大揭底
腫瘤標記物與腫瘤到底是什麼關係?
五臟與六腑之間都有什麼關係

TAG:突厥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