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偏方驗方治膽結石

1.疾病綜述

膽結石是臨床上一種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是指膽管樹和膽囊內形成的凝結物。臨床癥狀主要體現為發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大部分患者沒有任何其他癥狀,但如果結石進入膽總管後,可能會導致黃疸、膽管炎和胰腺炎等併發症。

在中醫學理論中,膽結石被認為是「膽脹」、「脅痛」、「黃疸」、「結胸」等範圍,病機是由於飲食不節、七情所傷、外邪內侵、蛔蟲干擾等累及肝膽,使肝膽功能失調,肝膽之氣鬱結,膽汁由清變濁。渾濁的膽汁使降濁不暢,漸致膽腑壅阻,濁汁淤積,久而凝結不散,成為結石。

2.民間驗方

⑴柴胡加鵝不食草治療膽結石

今年64歲的馬阿姨,身體一直比較健康,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有些勞累過度,開始出現高燒,而且,右邊肋下有脹痛感,並伴有噁心嘔吐的癥狀。家人陪伴馬阿姨去看中醫,經過診斷後,得出結論為膽囊炎引發的膽石症。中醫稱之為「脅痛」。因為馬阿姨年紀比較大了,醫生建議採用保肝的治療方法,開出的藥方:取柴胡、鬱金、延胡各6克,鵝不食草、北茵陳、金錢草各15克,金鈴子10克,黃芩9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用水熬成湯藥,每日1劑,1日2次。僅僅服用了3天,馬阿姨右邊脅部的隱痛減輕,相關癥狀也明顯好轉,體溫正常,繼續鞏固治療了半月後,隱痛消失。3個月後,化驗的結果顯示各項指標正常,B超檢查膽內已經無結石。

⑵党參加白朮治療膽結石

徐女士曾因膽道有殘餘結石而先後做了3次急性手術,術後也出現過多次複發。在發作的時候,常有黃疸、發熱、右上腹疼痛的癥狀,目前體質虛弱,四肢無力,精神狀態不佳,而且,還有便秘。經過一個朋友的介紹,她在一個知名的老中醫那裡得知他的病是由於病久體虛、肝膽失和所引起的。應以健脾益氣、疏肝利膽的方法,藥方党參、生山楂各12克,白朮、雲茯苓、枳殼、木香、炙大黃各9克,玄明粉4.5克,虎杖15克,金錢草30克,煎熬成湯藥後服用。治療兩年後,徐女士的病得到了康復。

⑶大黃加芒硝治療膽結石

趙女士最近右肋持續疼痛了好幾天,並且高燒不退。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膽囊增大,並有膽囊壁增厚的情況,應該屬於膽結石並發急性膽囊炎。醫生認為該病應以清熱祛濕、行氣通腑為主。並建議她用一個中藥藥方治療:大黃10克(後下),芒硝3克(沖服),柴胡、龍膽草各12克,山梔子、枳殼各15克,茵陳、金錢草、車前草各30克,甘草6克,熬成湯藥後,每日服1劑,服藥2周後,癥狀緩解,黃疸消失。複查血常規及血清膽紅素均在正常範圍。

3.民間偏方

⑴金橘山楂粥:金橘50克,山楂12克,粳米100克,將粳米粥煮熟後,加入金橘和山楂,煮熟到軟即可,每日1次。有清熱利膽的功效。

⑵紫蘇菊花粥:紫蘇25克,菊花15克,粳米50克,當粳米煮至八成熟的時候,將紫蘇、菊花共同放入煮沸即可,每日1次。有清熱利膽的功效。

⑶玉米須燉蚌肉:玉米須50克,蚌肉200克,將玉米須和蚌肉同放入砂鍋內,加水用小火煮至爛熟即可,隔日服1次。清熱利膽。

⑷蚯蚓蔥白湯:蚯蚓15克,蔥白30克,將蚯蚓與蔥白一起煮湯喝。每日飲用2~3次。清熱解毒,消石。

4.外用偏方

⑴疏肝利膽散:穿山甲80克,莪術、皂角刺各60克,川芎、木香、冰片各30克,前五種藥物一同研磨成粉末後,再與冰片一起混合均勻,每次取本品0.8克填入神闕穴內,覆蓋薄棉團,外裹膠布,以防止藥粉外露,每3天換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⑵利膽膏:大黃、金錢草各60克,梔子、川芎、茵陳、鬱金各、枳實、烏梅各40克,青皮30克,鮮牛膽1個,食醋適量。將葯前9味一起研磨成細緻的粉末,再加入牛膽汁和食醋調和成膏狀。將本葯貼敷於太沖、期門、日月、肝俞、膽俞穴,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14次為1個療程。

5.其他療法

推拿療法:取肝、膽、十二指腸、三焦為主穴,以天樞、期門、胃、口、直腸下段、肛門等酌情選配。用5毫米見方的橡皮膠布,中心粘一粒王不留行籽貼於所取耳穴部,隔日1次,兩耳輪換,1個月左右為1個療程。患者每日可自己按壓數次,飯後按壓效果更佳。

6.生活建議

預防膽結石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開始做起,具體措施如下:

⑴飲食有節:不要暴飲暴食,營養攝入需要均衡,餐桌上要常有改變,葷素混搭,粗糧細糧也要混吃,少吃一些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多吃含維生素A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

⑵堅持鍛煉:要有規律、有恆心地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

⑶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精神波動。


推薦閱讀:

三鹿結石奶真相 新聞
膽結石的穴位推拿法
為泌尿結石患者集中答疑
【自然療法】膽結石自然療法
膽囊炎還是膽結石,不治都有癌變機會

TAG:中醫 | 偏方 | 結石 | 膽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