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者:怎樣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
過去,要是沒有一個按點上下班的固定工作,肯定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無業游民」。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如今人們對「在哪裡上班」的概念逐漸淡化,只要能合法地賺錢,上不上班已經無所謂。自由職業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他們沒有「單位」,不用朝九晚五地上班,坐在家裡或出去跑跑客戶便能賺錢。他們多是從事直銷、經紀、撰稿、網路、設計等工作,除了工作自由以外,其收入也大大高於普通上班族。但是,職業特點也使他們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在家工作比上班更容易產生惰性,並且少了同事間各種經濟信息的溝通和交流,致使個人理財行為太「自由」,結果把家財理得一塌糊塗。招商銀行發布的《「金葵花」理財指數報告》也顯示,自由職業者群體的理財綜合水平偏低。為此,銀行專業理財師特地為自由職業者設計了理財方案。
自由職業者的理財分析:
1.收入較高但不穩定。由於自由職業者的收入完全依靠個人的「業績」,稍微一鬆勁收入就會下降。另外,撰稿、設計等工作也並不是時時都能思路如泉涌,往往受個人精神狀態、心情等情況所左右;做銷售更是有旺季淡季之分,這些變化都會對自由職業者的收入產生影響。
2.家庭有積蓄但保障能力差。與公務員、企業職工等上班族相比,自由職業者的養老、醫療等保障都要依靠自己,而多數自由職業者自恃年輕,並沒有意識到各種保障的必要性,很少有人主動繳納養老保險金或購買各種保險,這樣萬一遇到重大疾病或其他變故,家庭現有的積蓄往往杯水車薪,難以應付。
3.能夠積累財富但忽視增值。許多自由職業者只顧埋頭賺錢,卻忽視了理財,有的對新的投資方式缺乏了解,安於存銀行得微薄的利息,很難抵禦物價上漲造成的資產貶值;有的則盲目進行民間借貸等風險性投資,結果使自己的辛苦錢打了水漂。總之,許多自由職業者對財富的再投資和理財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
對自由職業者的理財建議:
1.利用收益高的理財工具確保家財增值
從自由職業者多數文化程度高、平時忙事業疏於理財的特點來說,比較適合購買開放式基金,投資收益會高於銀行儲蓄。自由職業者購買運作穩健的開放式基金能夠實現讓專家替你理財,從而坐收漁人之利的目的。另外,債券、房產,以及正規的信託產品和委託理財也是自由職業者促進資產增值的良好渠道。
2.開闢第二職業彌補收入不穩的缺陷
自由職業者最大的特點是「自由」,兼多少個職也沒有人管。工作與網路有關的「SOHO族」還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優勢,進行網上理財,比如自由撰稿人可以一邊寫文章一邊網上炒股,網路設計師工作之餘可以進行網上炒匯或炒金,在電腦前工作累了,切換個畫面,感受一下股市的瞬息萬變和國際匯市、金市的漲跌起伏,既能勞逸結合,相得益彰,又能增加收益;做營銷的自由職業者在做一種產品的同時,可以兼職做其他產品,力所能及地進行「多種經營」,這樣便能「東方不亮西方亮」,從而使得個人的收入更加穩定。
3.增強個人和家庭的綜合保障能力
自由職業者結合自己的財務狀況和家庭實際情況,可以購買集保障、儲蓄、投資三種功能於一身的分紅險種,比如中國人壽的國壽鴻泰,平安保險公司的千嬉紅,太平洋人壽的紅利來,新華人壽的紅雙喜等等,這種保險除了基本的保險功能以外,還能以紅利的形式分享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同時,自由職業者也可以購買適量的重大疾病保險,以更好地抵禦個人和家庭風險;從單位辭職的自由職業者應注意養老保險的接續問題,按時到勞保部門交納個人養老保險金,以提高晚年的綜合保障能力。
4.加大職業保健類的開支
在家工作的「SOHO族」整天坐在電腦前,工作壓力大,與社會交往少,容易患「SOHO綜合征」,從心理上易出現煩躁、不願與人交往,甚至焦慮、抑鬱等情況,從身體上易出現頭痛、頭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這時,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要適當加大職業保健類的投入,比如購置跑步機等必要的健身設施,並利用打保齡球、健身健美、旅遊、與親朋聚會等形式,加強與社會的溝通,既有助於心理狀況的改善,也可以從交流中掌握投資信息或發現經營商機。
5.加大個人「充電」的投入
自由職業者面臨的競爭比上班族更激烈,因為自由職業群體在不斷擴大,並且多數人是靠「手藝」和「智慧」吃飯,個人「手藝」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收入。同時,自由職業的可變性很大,目前炙手可熱的行業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夕陽產業,如果還抱著「一技防身走天下」的觀念就會落伍。因此,應加大個人「充電」的投入,利用參加各種培訓、考取各種資格證書等形式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這種「充電」投入是為了更好地賺錢,實際上也是自由職業者科學理財的表現。
推薦閱讀:
※你的快樂是取悅別人?還是取悅自己
※學會因應3情境,讓自己懂得「說話」
※十句話,看清別人,明白自己
※現在的你是自己最看不起的那個人
※教你三分鐘看自己的婚姻屬於幾等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