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第102個黑桃皇后 於 2015-3-25 13:57 編輯 【民俗文化系列】阿拉伯帝國簡史,讓你更懂「那裡」 整理/李木曉(Fiona)
李木曉(Fiona),專註東方舞教學和研究。來自新疆,常駐上海,畢業於復旦中文。希望通過努力,構建東方舞的語言體系,挖掘它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提升它的藝術質感;以及做個好老師,跳出自己的風格。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交流討論。
為什麼阿拉伯人有更為強烈的民族意識?
為什麼Umm Kulthoum等歌手有關國家民族的歌能引起那麼阿拉伯人的共鳴?
為什麼Baladi風格會興起並廣受歡迎?
為什麼有些埃及舞者的舞蹈里有一絲哀傷?
也許這篇能給你一點點啟示和線索。興於伊斯蘭教終於異族統治的阿拉伯帝國簡史,誠意奉上。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於中世紀創建的一系列伊斯蘭封建王朝。 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均稱之為大食國(波斯語Tazi或Taziks的譯音),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在拉丁文中意指「東方人們的帝國」)。 帝國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權共和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兩個世襲王朝。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起印度河和中國邊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達裏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繼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之後又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阿拉伯民族是源於阿拉伯半島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的游牧民族,不論是根據猶太教的《聖經》和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的記載,都認為他們和猶太人有血緣關係,語言分類中也同屬於閃含語系。原來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島中的以家族為基礎的部落。前奏——默罕默德傳教時期(610年-632年)公元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 隨著傳教逐漸公開,伊斯蘭教徒開始增加,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也加入進來,並引起以倭馬亞家族為核心的麥加統治集團的關注。為了自身的統治利益,倭馬亞等貴族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遷往雅特裡布城。雅特裡布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默罕默德外出傳教圖到麥地那後,穆罕默德成功地調解了該城原有部落間的爭端,建立了威望。他開始將自己的主張付諸社會實踐,組建起穆斯林公社「烏馬」,並制定憲章,作為處理內部和外部事物的準則。為了鞏固新生政權,穆罕默德指揮烏馬公社,以戰爭籌集財富和武器。 624年,他發起了伯德爾戰役,以少勝多,襲擊了麥加倭馬亞家族的一支武裝商隊。這不僅給倭馬亞家族以沉重打擊,而且也被穆斯林們視為是安拉神佑的結果,大大提高了穆罕默德的威望,擴大了伊斯蘭教的影響。此後數年間,穆罕默德先後兩度與麥加軍隊交鋒。 627年,穆罕默德挫敗麥加萬人大軍對麥地那城的圍攻,解除了新興政權面臨的軍事威脅。此後,麥地那軍隊愈戰愈強,屢戰屢勝,迅速兼并周圍部落。與此同時,穆罕默德還派遣使者,遊說半島各個部落,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使麥地那國家成為當時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力量。默罕默德進入麥加630年初,權勢日漸鞏固的穆罕默德率萬人大軍兵臨麥加城下,使麥加接受伊斯蘭教。隨後,阿拉伯半島遠近的各個部落紛紛遣派使者往麥地那表示歸順,少數不服從者遭到鎮壓。自此,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 四大正統哈里發時期 (632年—661年) 哈里發,意為「安拉使者的繼承人」, 伊斯蘭政治、宗教領袖的稱謂。四大哈里發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逝世後自公元632年至661年,由四位哈里發(這四位哈里發被稱為「正統哈里發」)相繼執掌阿拉伯伊斯蘭國家政教大權,他們分別是阿布·伯克爾、歐麥爾·本·赫塔卜、奧斯曼·本·阿凡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由於四大哈里發都是通過民主選舉或推舉而產生的,他們的繼位獲得了大多數穆斯林的認可,故稱這一時期為哈里發國家的「神權共和時期」。 倭馬亞王朝 661年—750年在伊斯蘭教最初四位哈里發執政結束後,由前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所創建。統治時間自公元661年始,至公元750年終。該王朝是穆斯林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 倭馬亞王朝建立後因其崇尚白色,故中國史書稱其為「白衣大食」。 有顏色標註的部分為倭馬亞王朝版圖倭馬亞王朝時代,阿拉伯帝國的對外征服達到了一個高峰。他們的疆域最廣闊之時東至中亞、西至西班牙。 初期四任哈里發和倭馬亞王朝的兩次大規模征服運動,為阿拉伯帝國奠定了疆域基礎。到公元8世紀前半葉,阿拉伯帝國基本形成。它的版圖,東起印度河和帕米爾高原,西至大西洋的比斯開灣,南自尼羅河下游,北達裏海和鹹海南緣,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土地,是當時世界上領土最廣大的帝國。 阿拔斯王朝( 750年—1258年)阿拔斯(566-652)穆罕默德的叔父。起初反對穆罕默德,但最終成為宗教的主要倡導者。他是阿拔斯王朝的創始人。 阿拔斯王朝版圖阿拔斯王朝戰士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於750年取代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直至1258年被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所滅。 在該王朝統治時期,伊斯蘭教世界達到了極盛。因其旗幟多為黑色,古代中國(新舊唐書)史籍稱之為黑衣大食。 762年遷都巴格達。該城宏偉壯觀、人口眾多、商貿繁盛,是與當時的長安、君士坦丁堡齊名的國際性大都市。 蒙古大軍攻陷巴格達1258年,旭烈兀西征時率領的12000大軍攻陷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當時的哈里發穆斯台綏木投降後被殺,阿拔斯王朝結束,統一的阿拉伯帝國也就此滅亡。餘音——異族的統治和哈里發制度的廢除 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哈里發」的頭銜作為伊斯蘭教宗教領袖的稱號,一直被繼承了下去。 哈里發首先是處於開羅的馬穆魯克王朝(1250年-1517年,是埃及、敘利亞地區外族奴隸建立的伊斯蘭教政權)的控制之下。 奧斯曼一世1517年,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台瓦基勒也被俘。 1543年,穆台瓦基勒死去,奧斯曼蘇丹(伊斯蘭教歷史上出現的一個類似總督的官職,擁有總高統治權)蘇萊曼一世宣布自己繼承哈里發的職位,成為全世界穆斯林的領袖。 奧斯曼帝國則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敗於協約國之手,因而分裂。 之後,土耳其領袖凱末爾領導起義,擊敗英法俄等協約國軍隊,取得了土耳其獨立戰爭的勝利,並於1923年正式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1924年,土耳其共和國總統凱末爾廢除哈里發制度。 更多內容,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李木曉
東方舞美學,阿拉伯藝術價值、深度、原創、公益微信公眾號:李木曉
推薦閱讀:
※帝國悲劇:無法阻止的大潰敗!
※一個帝國的前世今生
※帝國的合法性焦慮丨張明揚專欄
※《帝國的終結》片斷(一)日誌
TAG:文化 | 民俗 | 阿拉伯帝國 | 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