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武夷山市茶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展望

淺談武夷山市茶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展望

葉元高徐斌(福建省武夷山市茶業局,3543 的)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東南側,土地面積市級龍頭企業。生產的茶葉產品主要是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種2798k 而,人口21 . 8 萬。茶葉產業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傳統農紅茶。業主導產業之一。2 加7 年全市茶園面積達11 石萬畝,其中3 .茶葉品牌當年新增茶園面積拍82 畝;茶葉總產量5568t ,出口158 伍;2002 年12 月武夷岩茶獲准使用國家地理標誌。現有星茶葉總產值805 億元,其中毛茶總產值達卜95 億元。全市願『中國)茶業有限公司、永生茶業有限公司、大坑口茶廠、涉茶人員達5 萬餘人,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的茶葉企業有清神閣茶業有限公司和遠芳生態茶業有限公司等6 家企業211 家,有茶葉初制廠1017 家,已註冊茶葉商標90 個。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質量認證和「s (從舊l 國家質量體系認證及HACCP 認證。「武夷山大紅袍」、「武夷星」、「武夷」、一、產業發展現狀『戲球」、「正岩」、『錘芳』6 個茶葉商標已獲福建省著名商標稱號,「武夷山大紅袍」正在申報國家馳名商標並成功進1 .茶葉基地行了國際註冊。2 〔 腸年星願〔 中國〕 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大武夷山市茶葉主產區分布在武夷星村興田、洋庄等紅袍茶葉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並成為國家釣魚台國賓館14 個鄉(鎮)、街道、農(茶)場。目前,全市茶園引種有20 專供產品多個國家級和省級茶樹良種以及幾十個優良茶樹珍稀品4 .茶文化種.良種覆蓋率達99 % ,其中無性系良種率約叩%。大部分武夷山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作為烏龍茶和紅茶兩品種為適制烏龍茶品種.少部分為適制紅、綠茶品種。武夷大茶類的發源地,武夷山茶文化在國際茶業的發展史上山市在福建省茶業優勢區域劃分中被劃歸為多茶類區.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武夷岩茶大紅袍手工製作技藝已被農業部列為「三綠工程有機茶示範基地,』。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正在向聯合國申報人2 .茶葉企業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武夷山市依託茶葉產業發武夷山市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的茶葉企業有211 家,展.開展各種茶賽(事)活動,積極培育有武夷山特色的其中星願〔 中國)茶業有限公司、永生茶業有限公司分別為茶文化,並結合茶旅遊進行整合營銷,給茶文化注人了新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另有正山茶業有限公司為的內涵和活力。

「柏園黃龍寺茶」、「壽眉茶」等品牌的基礎上,近年又湧現了「悟道茶」、「楚天神韻茶,』和「管氏茶」等品牌,知名度有所提高,但這些品牌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市場佔有率還很小。2 .名茶品牌建設緩慢孝感市的茶葉生產企業還處於發展階段,存在經簡規模較小、經濟實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弱等問題,導致名茶品牌建設緩慢。企業的茶文化意識、名優茶的宣傳意識還不強,導致企業的名茶品牌作用不突出。3 .名優茶的市場沒形成孝感市的茶葉質量很好,在湖北省和全國的名優茶評比中都能獲大獎。但是從孝感市市區到茶葉主產縣城,分布的都是一些零散的茶葉銷售小店,還沒有l 個茶葉銷售的專業市場。

四、建議

1 .進一步出台扶持名茶生產的政策建議市政府根據孝感市山區農業生產的特點,因勢利導地制定一些鼓勵政策和扶持政策,從資金、科技、信息、服務等方面集中傾斜投人,切實服務茶葉生產企業,調動茶葉企

業生產名優茶的積極性口2 .培育茶葉龍頭企業據調查,孝感市有茶葉企業300 多家,其中有一定知名度的茶葉企業30 多家。建議政府牽頭,組織技術、營銷等有關專家對這些茶葉企業進行規模和市場調查評估.擇優扶持或強強聯合扶持.整合品牌,擴充實力,幫助茶葉企業做大做強。3 .加強名茶品牌建設一是鼓勵制定有名優茶技術質量標準的茶葉企業,進一步落實細則以提高茶葉質蟹,沒有制定技術標準的茶葉企業可參照執行;二是加大媒體、政府人員對孝感市茶文化和名優茶的宜傳;三是支持孝感市茶葉企業參加全國、全省名牌產品的認證;支持茶葉企業參加全省、全國和國際性的茶葉博覽會.評比會、展銷會等活動.進一步宣傳孝感市的名優茶。4 .建設孝感市茶葉大市場建設茶葉銷售大市場,既是連接城鄉的紐帶,又是促進「三農.經濟發展,支持名優茶生產的實際行動。茶葉大市場能為外來客商選購及本地居民消費孝感名優茶提供平台。萬方數據

基層園地

二、優勢

『環境優勢武夷山氣候冬暖夏涼.年日均溫度180 一185 ℃ .無霜期長年平均降雨量2 叨偽,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80 %左右。茶區土壤為火山礫岩、紅砂岩及頁岩風化形成,土層深厚,表層腐殖質層較厚,有機質含址高.pH 值5 乃一60 ,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2 .政策優勢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對茶產業發展非常重視,編製了《 武夷山市茶產業發展規劃》 ,對今後武夷山市茶葉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進行了科學規劃,明確了發展重點。2005 年6 月又頒發了《 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加決茶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武委【 勿刃5 」64 號),進一步明確了茶葉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建設標準和保障措施。在資金上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進一步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種茶積極性,為武夷山市茶葉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 .科技優勢武夷山市農業技術力量雄厚,1938 年就設立了茶葉科學研究所,現有高級農藝師19 人,農藝師56 人,助理農藝師120 人,技術員231 人,大紅袍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12 人。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科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關係,開展各項科技攻關.並把科技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使武夷山茶葉產業各環節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為茶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4 .資源優勢武夷山素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有豐富的茶樹種質資源。長期以來的茶樹無性繁殖,形成了武夷山特有的武夷名叢,極大地豐富了茶樹種質資源的內涵.成為名副其實的茶樹種質「基因庫」。

出現無序競爭、相互壓價、惡性競爭、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行為,在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同時,也損害了企業自身和武夷岩茶的市場形象。據統計,武夷山市岩茶年銷售產值還不到全國市場的5 % ,尤其是在全國茶葉銷售市場放開後,在打假力度相對滯後的情況下.造假制假者盯住「武夷岩茶」身為歷史名茶的優勢,以假冒偽劣的茶葉產品冒充武夷岩茶在市場銷售.損害r 武夷岩茶的品牌形象4 .適銷對路產品少,茶葉賣價普遍偏低武夷岩茶沒有形成一定的生產、銷售規模,在加工、銷售上仍以雜牌大路茶居多,產品的包裝不夠梢美,茶葉銷售價格還尚未達到與其品質相符的應有價格水平。5 .名優名品茶少,營銷效益偏低雖然已湧現出「武夷山大紅袍」等6 個省級著名商標,但它們在生產銷售規模及商標影響力等方面,仍與國內茶葉知名品牌存在著一定差距。加上企業宣傳促銷不夠到位,武夷岩茶的價值仍不能得到完全的體現.整體營銷效益偏低。

四、對策

三、制約因素

1 .高標準茶園面積小,產且偏低由於缺乏對市場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較為科學的前晚性預測,10 多年來,武夷山茶園面積雖有所增加,但高標準的茶園較少,管理粗放,產量低。去茶產業龍頭企業少.生產標準偏低全市有眾多茶葉生產加工企業和初制廠.大多數為家庭式作坊.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屈指可數茶葉生產加工廠多但產量不高,生產經苛者大多安於採用落後的小農生產工藝,而沒有注重在保留原有傳統特色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改良品種、改進位作工藝。個體小茶廠在原料的收購、產品加工、質量等級檢驗等重要環節中,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標準,導致有些產品實際質量與標識不相符,甚至出現亂用標識等現象。3 .市場佔有份額少,市場秩序缺乏規範分散的家庭小作坊式生產經營,造成武夷岩茶銷售市場

1 .政策措施完善土地流轉和經背機制鼓勵支持農民以轉包、兌換、出租、人股等形式流轉承包土地,確保基地生產和經營規模。同時,林業部門要制訂緩坡林地改建茶園的林木採伐優惠政策對新建茶園要制定茶園綠化規劃,將茶園綠化納人植樹造林和幼林撫育範疇,對利用非基本農田保護的農地種植茶樹的,應落實退田還林的有關政策。用政策和法律保護茶葉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由市政府對發展茶葉產業有突出貢獻的生產、加工、流通大戶和科技示範、產品開發的有功之臣進行獎勵,每年評選1 次。太科技扶持( l )成立茶葉技術指導小組。由茶葉技術指導小組負責茶葉產業各項技術措施的研究制定和落實;同時依靠並充分發揮武夷山市茶葉學會、茶業同業公會的作用,協調規範各茶葉企業的競爭和市場秩序為茶葉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2 》 聘請茶葉專家為技術顧問。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茶學系、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幫助茶葉企業制訂和落實茶葉產業化進程中各個環節的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新品種新技術、新項目的研究和開發,積極開展技術交流與培訓.對影響茶葉生產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進行聯合攻關,提高茶葉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實現科教興茶。( 3 )加強職業技術培訓。每年定期舉辦茶葉生產加下技術培訓班,學員為各企業生產第一線的生產副廠(場)長、車間主任、班(組)長和技術人員等。各企業對全休員工,特別是生產第一線的工人,要結合生產情況每年開展2 刁次技術培訓,以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科技素質,確保茶樹栽培技術規範和茶葉加工工藝標準的正確執行.積極採用行之有效的新技術和新成果,借鑒和推廣新經驗,不斷提高茶園栽培管理水平和茶葉加工質量。
推薦閱讀:

香港地產業大事記
數字化生境的基礎設施-SoLoMo產業互聯網項目生態的超級IP化
分論壇二:產業轉移與重構
中國CTC產業聯盟成立 液體活檢技術大比拼

TAG:發展 | 產業 | 現狀 | 武夷山 |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