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畫家郎世寧筆下的中國帝王生活
乾隆皇帝大閱圖軸。郎世寧(1688-1766年),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他是義大利米蘭人,青年時期受到系統的繪畫訓練,很年輕的時候就加入了歐洲下屬的宗教組織耶穌會。這是一幅三米多高的乾隆戎裝像。乾隆皇帝全身披掛,穿鎧甲、戴頭盔,掛箭囊、弓袋,威風凜凜,騎著一匹花馬。此時乾隆皇帝大約40歲出頭。他是以軍隊統帥的形象出現的。
郎世寧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渡重洋,進入南中國海,到達當時被葡萄牙佔領的澳門。郎世寧從康熙五十四年到中國,直至去世,他的後半輩子都是在中國度過的,最後安葬在了北京。
乾隆皇帝。郎世寧到了中國之後很快進入宮廷,成為一名很重要的宮廷畫家。
樹下雙駿。他為皇帝畫了多幅表現當時重大事件的歷史畫,以及眾多的人物肖像、走獸、花鳥畫作品,還將歐洲的焦點透視畫法介紹到中國,協助中國學者年希堯完成了敘述這一畫法的著作《視學》,成為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郎世寧所繪果親王允禮像。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郎世寧在北京病逝,終年78歲。
弘曆雪景行樂圖。郎世寧是乾隆皇帝十分倚重的一位畫家,他畫了很多反映當時重要事件的大型繪畫作品,現在有些仍然收藏於北京和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內,曾經多次展出與觀眾見面。
平安春信圖。圖上面並沒有題郎世寧的款,但上面有乾隆皇帝題的詩說是郎世寧畫的。畫中的年長者是雍正皇帝,年輕者是乾隆皇帝,父子兩人。這幅畫下部有些空白的地方,可能沒有畫完。畫上的竹子有立體感,與中國傳統畫的墨竹大相徑庭。衣服表現出織物的厚重感,整個背景都塗滿了,這是歐洲繪畫的一個特點。
哨鹿圖軸。現在可以見到的郎世寧最早的畫畫於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之後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號稱「十全老人」,對宮廷繪畫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
郎世寧的作品,凡是畫面上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都是郎世寧一手畫的,顯然是郎世寧早期的畫,即雍正時候畫的。而到了乾隆時候,畫面的主要部分是歐洲的畫法,背景卻是傳統的中國畫法,有種不協調的感覺。
明園行樂圖(局部)。這不全是畫家的原因,而是乾隆皇帝指示的結果。在檔案中乾隆皇帝有非常具體的指示,人物肖像讓郎世寧畫,背後的山石讓中國畫家畫,但最後落款是郎世寧。這是乾隆皇帝的喜好,他欣賞郎世寧人物肖像的畫法,但覺得背景應該是文人畫的畫法才更符合他的趣味。
雍正朝服像。民國時期,康有為曾經說他是最早開創中西合璧繪畫技法的畫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郎世寧遊離於藝術史之外。中國的藝術史很少提他,甚至不提他,歐洲的藝術史也不提他。
推薦閱讀:
※致中國電影產業:比數字更重要的是什麼?
※【中國道教仙話】道教神仙
※澳大利亞既想吃中國的飯又想砸鍋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淺談(天文篇)
※中國式「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