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只跟熟人打交道

社會資本的原理告訴我們,一個人人際網路的結構和他在這個結構中活動的行為直接關係到他的社會資本的強弱。簡單說,人的溝通能力越強,溝通效果越好,就能產生越高的社會經濟效益。對於已經進入科技信息能源生產等行業新時代的中國來說,對國人的社交狀況、社交能力以及社交效果做一個全新的估計與對未來的預判是很有價值的。由零點調查公司發起的基於2005年溝通指數的起始研究,今年再一次發布溝通指數調查報告。這次調查工作於去年10月開始,在中國城市、小城鎮和農村15個地區,針對普通居民進行入戶抽樣調查,成功樣本完成了3780個。該報告指出:2007年中國城鄉居民溝通指數的總體得分為69.32分,較上年同期水平呈現出3分的小增長,這表明,隨著社會日益發展,中國人的溝通水平和狀況也在隨之前進,但距離高溝通水平仍有較大距離。然而,我們同時也應認識到,中國人仍然局限於「親緣社交」,陌生人為主體的「社交外圈」的開拓增量與資本價值利用較小,這其中不僅有溝通技巧上的不足,也有客觀上交往渠道缺乏等多種原因.發現一:親緣社交,中國人的人際衚衕「 只會跟熟人打交道」中國人常常用「人際關係」來概括個體的人際維護能力和溝通水平。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國人在溝通強度(交往的頻繁程度)和溝通深度(心理依賴度、親近感)方面指數還是不低的,分別為71.49分和73.57分。但這與中國居民的人際網路廣度(人數)較窄(60.16分)是有直接關係的。正因為所屬圈子小,人們才容易實現頻繁、深入的溝通。就像走在一條狹窄的小衚衕,我們伸手即可觸碰兩邊的牆壁,然而卻看不到大道的廣闊。從具體的人際網路結構上看,中國人交往圈子中親戚圈的規模最大,人均15人,占人際網路規模的33%;社交圈規模略小,人均為14人,佔31%;同學圈和同事圈則人均9人和7人,分別佔20%和16%。可見中國居民的社交半徑並不大,其社交圈的大小几乎等同於由親緣關係決定的親戚圈。與「陌生人社交」不同的是,中國人的人際交往表現出明顯的「熟人社交」的特點,在自己熟悉的人際網路中交流和溝通相對頻繁,而在陌生的一般層次的交往場合,人際溝通和人際開拓的能力相對較弱。水濃於血——戀人親密度高於親人在親緣小圈裡,人們普遍感到最親近的是夫妻(0.6),子女(1.0)和父母(2.0和2.8)這三類核心家庭成員,公婆/岳父母(12.9)、(外)祖父(18.3)、兄弟姐妹(22.6)略居其後。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人眼裡,尤其對於80後的年輕人,與戀人之間的心理親密程度(18.3)甚至已經超過其兄弟姐妹,成為內圈中唯一一個毫無血緣和姻緣關係的人際關係。發現二:不會和陌生人說話想說,不會說中國傳統倫理體系建立了三綱五常,但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台灣的學者就已經提出了「第六倫」的概念,即指在傳統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這五倫之外,還應該建立以處理陌生人之間關係的「第六倫」。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所謂的「陌生人」已經越來越容易地相互參與到對方的生活乃至整個漫長的生命之中。而按照社會學的觀點來看,其實我們這個世界早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陌生人——五度空間理論用科學數據告訴我們,任何兩個陌生人之間,最多動用五層人際交流的聯繫,就可以確立起關係來。在現代生活方式的發展中,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交往圈日漸縮小,社交卻日漸擴大。信息時代更是打破了地理界限,網友、電話友的出現,甚至可以從未謀面的人傾心交談。按這樣的發展來看,被社會學家關注並要求的「逐漸淡化家庭關係」的社交原則,將更容易得到貫徹執行。但《2007年零點中印居民溝通指數報告》卻表明,中國公眾的人際交往需求並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其次,中國公眾在的陌生人交往方面表現出交往意願較強、交往能力較低、交往機會較少的特點。陌生人交往中的「1-2-3」現狀調查結果表明,平均來看,中國居民每月可結識1個新人(包括見過面談過話或交換過聯繫方式的新朋友,也包括在網上認識的新朋友)。其中,44.6%的人在過去一個月中認識新朋友的數量不到3個,4.5%的人認識的新朋友在4-10人之間,能夠結識11人以上的人群比例只佔0.9%。另外,還有40.4%的中國居民在過去一個月內沒有認識任何新人。此外,在這次調查活動中,還測量了人們結識新朋友的意願。調查結果表明,平均來看,中國居民希望每月能結識3名陌生人。具體來看,近一半人(49.6%)希望每月能夠認識1-3個新朋友,14.1%的人希望每月認識4-10個新朋友,3.2%的人希望每月認識11個以上的朋友,另外,16.6%的人並不想認識新朋友。我們都知道,人是生活在社會網路之中的,如果個人編織的社會網路越廣、越強,個人在社會中的適應能力就越強,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也就越多。而通過對交際價值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中國人往往忽略的恰好是最能創造社會價值的「外圍社交圈」。按照陌生人,即「第六倫」的定義,陌生人卻恰好是我們是身處這個社會變遷劇烈的時代中,幫助我們接觸社會各個領域的一個聯接點。通過他們,我們可以認識到更加百態的人生,更加多姿的世界。同時,通過結識陌生人而發展出的「弱關係」,由於具有較強的異質性,這樣當我們需要轉換行業或工作性質時,他們所能提供的幫助往往比父母、親戚等「強關係」來得更加有效。每月實際結識的人數和意願結識的人數對比資料來源: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編製發布的《2007年零點中印居民溝通指數報告》。對比人們實際上結識新人數量和他們結交新朋友的意願,可以發現,人們的人際交往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這也就是說,中國人對於目前的交際水平其實是不滿意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總結人們的陌生人交往現狀:1人是現狀,3人是理想,2人是差距。但如何把握住交際圈子增長的度,則將成為我們如何開拓自己的社交圈的技術關鍵。陌生人交往中的「高-低-少」特點通過此前進行的人際交往需求的調查可以看出,首先,中國居民與陌生人的交往意願較高:73.4%的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其中61.1%的人表示比較希望,12.3%的人表示非常希望。但是,在中國的陌生人人際網路中,除了那些由親友引見和交友俱樂部等中介機構專門介紹的新朋友以外,在每天生活中,與售貨員、司機、鐘點工形成的各種的社會關係是人際交往中無法迴避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些在人們眼裡只是「點頭之交」的陌生人交往,人們到底持什麼樣的態度和感受,是否只是行同「陌路人」?在本次調查中假設了幾個常見的生活場景,分析人們對於這些陌生人的交往意願。與不同陌生人交往意願比較資料來源: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編製發布的《2007年零點中印居民溝通指數報告》。調查結果表明,對於保姆/鐘點工、飯館的服務員、住宅樓每天開電梯的值班電梯小姐和計程車司機,分別有62.1%、54.8%,54.8%和54.5%的人願意說話接觸;而對於火車和街市上主動搭話的陌生人,人們的警惕和排斥情緒明顯更多,49.1%和61.8%的人在這些場合不願意與陌生人接觸和聊天。雖然交往意願較高,但中國人在一些典型陌生人社交場景中的主動性表現並不佳,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成為人們的逃避與陌生人交往的方式。除了因生活、工作而出現的陌生人之外,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真正的陌生人」顯然要更多一些。那麼對中國人而言,是否人人心裡都有一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潛意識呢?而當你與陌生人面對相處的時候,會用什麼樣的方法,又是否真的具備什麼樣的技巧呢?從調查中我們可以了解,中國居民與陌生人的交往能力較低。當面對陌生人的時候,你的反應是怎麼樣?會主動和不認識的人打招呼並且結識嗎?對於類似問題,只有四成的人表示自己「很會和陌生人打交道」,有較強的陌生人交往能力;相反,更多的中國居民則更擅長和熟人交往。中國居民熟人交往能力、陌生人交往能力比較資料來源: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編製發布的《2007年零點中印居民溝通指數報告》。不過,雖然中國人越來越意識到了,自己的交際圈是在通過一次次與陌生人的交往中擴大的,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結識陌生人並與其打交道的經歷並不多,結識新朋友的渠道比較少。37%的中國居民覺得在生活中很少結識陌生人,29%的人回答一般。日常的娛樂活動是人們結識新朋友的最重要場所,其次是通過工作學習上的接觸,很多一部分結識新朋友都是依靠新環境等被動結識提供的機會,人們對於各種交友組織和虛擬網路結識方式的接受度還不太高。中國居民人際交往途徑分類途徑%娛樂活動朋友聚會和party35.7參加各種業餘俱樂部7.4泡吧0.9工作學習接觸商務會議等工作接觸19.2培訓或學校10被動結交新環境(如新鄰居)24.8虛擬網路網上聊天認識的8.3組織機構婚介/交友中心0.2偶遇式結識在大街上偶遇15.8火車/飛機/公交車上結識5.4資料來源: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編製發布的《2007年零點中印居民溝通指數報告》。當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正處於全面轉型時期,這是一個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不斷走向開放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社會的交往不斷擴大的過程。農民在各自利益的驅動下,逐漸擺脫了對土地與地緣關係的依附,擁向了陌生的城市。而城市中的個體也逐漸從單一職業的剛性隸屬關係中「解脫」出來,不斷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傳統社會的「熟人」關係界限被不斷超越,中國社會也因此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過渡。如何在陌生人中穿梭自如,如何構架起自己的陌生人網路,如何拓展陌生人網路的關鍵性節點,如何使陌生人網路自我繁殖與擴展,如何使靜態的網路結構納入動態的資源動員中,並最終使無形的關係結構轉化成有形的既得利益,解決上述這些問題是我們通向「陌生人社會」的必由之路。
推薦閱讀:

上海這12家藏在巷子深處的美食,熟人帶路才找到!
不要指望熟人能幫你!
看小電影看到熟人是怎樣的體驗?
「熟人社會」

TAG:中國 | 中國人 | 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