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現「反華」獵巫行動
近期,一些美國政客以及新聞媒體試圖詆毀正常的中美文化和學術交流,一位中國問題專家最近在華盛頓演講時警告稱,需當心「麥卡錫主義」的弦外之音。
20世紀50年代初發生的麥卡錫主義活動是美國歷史上非常黑暗的一個時期。當時,美國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McCarthy)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活動,旨在清除美國政府和機構中所謂的共產黨員。
有人認為「麥卡錫主義「這個詞過於強烈,這位中國問題專家表示,描述成「獵巫行動」(Witch hunt)可能更好。但是對於我來說,麥卡錫主義就是一種「獵巫行動」,只是方式更極端。
在美國,抨擊中國和散布恐慌並非新鮮事,政客們經常沉迷於此。我指的不是對中國建設性的批評,這類批評我們應當熱烈歡迎,而是基於無知、偏見或惡意的「獵巫行動」。
最近美國抨擊在美孔子學院、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領導的中美交流基金會、在美運作的新聞媒體、在美留學生、學者和教師,甚至中國對美直接投資,這一系列事件都是獵巫行動的證明。
在2月13日舉行的參議院聽證會上,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發表了令人震驚的評論,他表示美國應當把「中國威脅不僅僅看成是對政府的整體威脅,也是對整個社會的威脅,我們將在整個社會範圍內作出回應。「他將中國的教授、科學家、學生也列為威脅對象。
佛羅里達州的共和党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在提問時也有過失。他說道,「中國學生,尤其是參與高級科學和數學項目的學生,他們造成的反間諜風險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這也難怪許多像百人會(The Committee of 100)這樣的亞裔美國組織立刻就譴責了這種帶有種族色彩的言論。
此種表態純屬仇恨言論。這也是我為何會譴責2012年上映的紀錄片《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 )的原因。這部紀錄片根據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和格雷格·奧特里(Greg Autry)的書改編而成。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剛剛被解僱的美國前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在最近訪問非洲和拉丁美洲時,蒂勒森故意歪曲中國在兩地開展的活動,煽動當地人民對中國的仇恨情緒。
在談到中國時,美國政客、新聞媒體、甚至是權威人士的言論變得越來越令人不安;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這似乎只是他們醜化中國的默認模式。
最近我與一些美國國會議員、權威人士以及記者交談,他們都否認存在這樣的偏見。但這些無法說服我。
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Amy Chua)因育兒回憶錄《虎媽戰歌》廣為人知,她在新書《政治部落:群體本能與國家命運》中談論了美國人是如何沉溺於偉大的意識形態鬥爭,以及身份政治如何以一種危險的、帶有種族色彩的方式,俘獲了美國的左派和右派,使他們無法正確地理解和處理與外國的關係。
不論我們稱之為「麥卡錫主義」還是「獵巫行動」,美國最近發展起來的這種趨勢應視為一記警鐘,提醒人們不要重蹈美國歷史的黑暗時期。
關於作者:陳衛華,中國日報美國分社副主編
(編譯:黎佳佳;編輯:齊磊)
推薦閱讀:
※專家曝宋慶齡往事:超級影迷 曾摸黑看美國娛樂片
※這些美國軍機軍艦竟在中國出沒!
※美國中產與富人差距加大
※王健林喊話川普:敢任性,小心美國2萬人沒飯吃
※川普:美國總統專屬推特賬號弱爆了 我要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