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慎獨無私

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儒風(儒家風範)的最高境界。對於其含義,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獨處時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中庸》原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譯文道,是生命中不可須臾離開的生起心念的那個能力,凡是生命可以離開的東西都不能稱之為道。(每個人從不間斷的思維作用、心念活動,就是道在人的生命中的體現。生起思維和心念的就是道、是天命、是生命的本源。)所以,依照道來修行的人,對自己不能耳聞目睹的事物,應該保持慎重的戒心和畏懼的恭敬態度。雖然人的耳目感知有其局限性,但是依道修行的人,還是能夠在最隱秘的地方和最細微之處,感知到普通人無法感知的東西,所以修行人應該謹慎地保持其(在修行中獲得的)獨有的知見。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天地都不為自己考慮,天因地而生,地因天而存。天地無私,故而能夠天長地久。聖人其實是最知道自私的,但聖人徹透了人生,所以能夠修身養性。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推薦閱讀:

慎獨,精進的基礎
曾國藩遺訓:慎獨、主敬、求仁、習勞
慎言 慎思 慎獨
慎獨 力行 積習

TAG:慎獨 | 無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