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江海晚報總編輯宋捷:孝敬父母該「愉色而養」[圖],南通網

歡迎訂閱 南通手機報 移動手機發送NTRB或者南通日報到10086江海手機報 電信手機發送jhsjb到106596000

書法/丁鴻章

朋友姜彪發來一條微信,轉給我最近網上流行的《人際關係的17個定律》。其中有一條是亦舒的「錯誤定律」:人們日常所犯的最大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細細一想,這條「錯誤定律」的確經常發生在我身上。

我是一個待人比較客氣的人,有時近乎迂腐。報社的前輩老沈多年前曾給我編過一個段子,說我和另一位也有點迂的同事同去參加一個會議,在乘坐電梯時彼此客氣,互相謙讓,結果會議散了,我們卻還沒進電梯。

段子雖然是編的,影子卻還是有的。然而,儘管我待人客氣,卻沒有走出「厚外人薄家人」的怪圈。比如我深愛自己的母親,但有時候卻對她老人家說話生硬,甚至給她臉色看。

父母年歲漸大,有些爬不動樓梯了。去年搬了一次家,樓層由三樓搬到了一樓。因為換了一個小區,母親總想把自己的新家告知她的親朋好友。她和父親商量要請一次客,把大家請到新家來熱鬧熱鬧。仔細排了一個名單,一再壓縮,還是有3桌人。我看了一下名單,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老人,年齡從「70」到「90」。我說這麼多老人,有的身體還不大好,有的要騎電動車從唐閘趕過來,路上的交通安全太讓人擔心了,便否定了這個方案。

後來母親又提過幾次請客的事,我幾乎不假思索就打斷了她的話。

然而,慈愛的母親這次沒聽兒子的話。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去北京出差。回來以後,母親向我通報,說客已經請了,安全無虞。當我聽說年已八旬的舅舅,從唐閘騎電瓶車馱著舅母趕來赴宴時,驚出一身冷汗。

母親嘴裡說「總算了卻一樁心事」,卻怯怯地看著我,等待我的責怪。

我沒有責怪母親,內心卻反而滿是自責:當初母親心心念念要把至愛親朋請過來,我為何不能耐心傾聽她的想法,完善她的方案,順著她的心愿呢?如果擔心老人們路上不安全,我為何不能積極主動為她解決後顧之憂,動員表兄妹們挨家挨戶接送那些長輩們呢?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一位好友聽,他說「千孝不如一順」。孝順,孝順,不就是以「順」為孝嗎?如果自己不順著母親,讓她老人家窩心,那麼,孝道還從何談起呢?朋友告訴我,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分歧上,最好不要與父母爭辯,哪怕真理完全在你這邊。因為一旦為此而爭辯下去,結果往往是:你贏了真理,卻輸了真情。

孔夫子有個理論:孝道的修行中最難的是「愉色而養」。按照他2500年前的孝道觀,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是低層面的「孝」;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等。「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意思是侍奉父母,發現他們不對的地方,要婉轉規勸,他們若不聽從,仍當恭敬,不可冒犯;即使內心憂慮,也不能怨恨。

還是孔子說得對: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愉色而養,為了每日「三省吾身」,我請書畫家丁鴻章先生寫了一個條幅,每天默念幾遍,銘記在心。

作者 宋捷(南通日報社黨組成員、江海晚報總編輯)

[編輯:馮宏新]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南通網微信

每天分享南通鮮活新聞資訊!
推薦閱讀:

人生箴言錄(71~75)(寒冰 編輯)
正本清源,我們仍在路上(《美術文化周刊》編輯部)
56:編輯:純真情懷
女人應提前「備戰」更年期(編輯/繽雪)

TAG:父母 | 編輯 | 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