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襲白虎團」的著名戰鬥英雄楊育才所在師頒金城反擊戰集體立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8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8軍的前身是華北軍區第6縱隊。該縱隊是由冀中軍區獨立第7、第8旅和冀晉軍區及察哈爾軍區各-部組建而成的。
1947年12月6日,晉察冀軍區根據中央軍委指示,以冀中軍區、察哈爾軍區各一部在河北省定縣組成第6縱隊,由文年生任司令員,向仲華任政治委員,蕭新槐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挺任副參謀長。下轄原冀中軍區獨立第7旅改稱的第16旅(轄第46、47、48團,旅長廖鼎祥、政委李斌、參謀長唐丕光、政治部主任張宗勝)、獨立第8旅改稱第17旅(轄第49、50、51團,旅長徐德操、政委李致遠),原察哈爾軍區第6分區和冀晉軍區第1、第4分區各1個獨立團台編而成的第18旅(轄第52、53、54團,旅長羅文坊、政委嚴慶堤),共17044人,隸屬於晉察冀野戰軍。縱隊成立後,參加平漢路北段破擊戰。
1948年1月,縱隊奉命從河北滿城地區出發,初戰保(定)西北,殲敵675人。3月至4月,第6縱隊參加察南綏東戰役,殲敵4700餘人。5月,華北軍區第2兵團成立,第6縱隊隸屬該兵團建制。並新調曠伏兆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8月,華北軍區第3兵團成立,第6縱隊轉隸該兵團建制。
1949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製序列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北軍區第3兵團改稱第20兵團,第6縱隊在北平奶子房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8軍,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兵團。文年生任軍長,向仲華任政治委員,徐德操任副軍長,所轄第16旅改稱第202師(轄第604、605、606團),廖鼎祥(後陳應壽)任師長、李斌任政治委員、唐丕光任副師長兼參謀長、范保順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17旅改稱203師(轄第607、608、609團),楊棟樑任師長、李致遠任政治委員、李德才任副師長、祖岳嶸任參謀長、白正剛任政治部主任;第18旅改稱第204師(轄第610、611、612團),羅文坊任師長、嚴慶堤任政治委員、王鈞任副師長、張宗勝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軍屬炮兵團,團長李昆、副團長王慶華。全軍共2.9萬餘人。獨立第25師(由原國民黨軍第16軍第22師改編,4月,參加太原戰役,生俘敵少將師長張忠、閻俊貢以下官兵8337名,殲敵955名。太原戰役結束後,部隊進駐山西陽高、天鎮、羅文皂、金家莊地區整訓練兵。5月,徐德操任軍長,漆遠渥任政治委員,宋學飛任參謀長,張遜之任政治部主任。同月,由國民黨軍第16軍第22師改編的獨立第25師編入該軍(轄第1、2、3團,師長梁詩傳、政委白正剛兼、副師長劉震兼、政治部主任惠士榮兼)。10月,部隊由山西進駐天津、唐山地區,擔負保衛海防任務。
1950年8月,第20兵團番號撤銷,第68軍直屬華北軍區領導。1951年2月重建第20兵團,第68軍又歸第20兵團建制。
1951年2月,部隊集結於天津附近,補充兵員、更換新的裝備並整訓部隊,為赴朝作戰作準備。6月9日,第68軍在第20兵團編成內入朝作戰,部隊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軍長陳坊仁、政委李呈瑞、副軍長宋玉林、參謀長宋學飛、政治部主任嚴慶堤。下轄第202師,師長陳應壽(後黎光、李克林)、政委李斌(後田波);第203師,師長楊棟樑、政委李致遠(後惠士榮);第204師,師長曹玉清(後王鈞)、政委范保順;另配屬炮兵第6團。全軍共4.6萬餘人。先後擔任北漢江至文登里一線的防禦任務,粉碎敵「秋季攻勢」和「坦克劈入戰」,完成東海岸抗登陸作戰的準備工作,參加金城地區的反擊作戰等。與敵作戰1021次,殲敵74844人,其中美軍10416名、南韓軍64392名、希臘軍36名,毀傷敵坦克152輛,擊落擊傷敵機696架,繳獲大量武器裝備。第68軍在抗美援朝3年零10個月的戰鬥中,湧現出許多英雄單位和英雄個人。其中功臣單位26個,立功個人24018名,其中特等功臣13名,一等功臣178名,「奇襲白虎團」的著名戰鬥英雄楊育才、志願軍女英雄解秀梅、坦克英雄胡連等就產生在這支部隊。1954年9月,第68軍奉命擔任永柔以西,隸川以東、新安州西南地區防空作戰任務。1955年3月奉命回國。
陳坊仁(1916—1967) 江西省興國縣永豐鄉人。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2月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六十六軍副軍長、六十八軍軍長。回國後歷任濟南軍區副參謀長,山東省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金城反擊戰
1953年夏,為了爭取朝鮮停戰的早日實現,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在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金城夏季反擊戰役。
1953年7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分數路向北漢江以西、金城以南30公里長的敵軍防線發起猛烈的反擊。經過15天的奮勇作戰,共殲敵78000餘人,繳獲坦克45輛,汽車279輛,飛機1架,各種炮423門,各種槍6653支,收復土地240平方公里,突破敵防禦縱深達15公里。終於迫使敵人接受了全世界人民渴望的朝鮮停戰。
步兵第203師
1949年1月由晉察冀野戰軍第6縱隊第17旅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8軍第203師,陳棟樑任師長。該師前身是1947年8月冀中軍區組建第二個獨立第8旅,分別抽調冀中軍區原6分區82團、原7分區80團、原6分區73團組建。1947年11月改稱為晉察冀野戰軍第6縱隊17旅。參加了保西北、察南、保北、平津、太原戰役,1951年6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3師入朝參戰,金城戰役中609團穿插營(該團2營)與607團偵察排付排長楊育才率領的一個化裝成偽軍的偵察班,一舉打掉偽首都師1團(白虎團)團部,擊斃該團團長陸根珠。1955年3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 203師番號,1964年6月國防部授予607團特務連有線1班「王永才班 」稱號,1969年12月608團調給新組建的26軍78師為233團,另重建608團。1976年5月由江蘇徐州地區移防吉林省蛟河縣,1985年9月撤消203師番號,原203師與瀋陽軍區守備4師合編為守備4師,1991年5月縮編為守備4旅,1992年撤消番號。
奇襲白虎團 -志願軍「一級英雄」楊育才(圖)
1964年6月,京劇《奇襲白虎團》赴京正式演出,轟動京城。首場演出時,周恩來、朱德、***、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前往觀看,給予高度評價,並與全體演員合影。8月,***也在北戴河觀看了《奇襲白虎團》,還親切接見了劇組人員,並以「聲情並茂」評價這台戲。從此,《奇襲白虎團》蜚聲華夏。京劇團的演員赴朝演出時,在一份《戰地簡報》上看到了楊育才深入虎穴的事迹遂改編成京劇演出。
《奇襲白虎團》在華夏大地上大受歡迎,但嚴偉才的原型楊育才卻始終不為人們所知,本文將為讀者介紹楊育才深入虎穴,智取敵軍的史實。楊育才,1926年生於漢中勉縣楊家山鄉楊家山村一戶貧苦農民家庭。生活所迫,他沒有上過學,7歲起就給地主家放牛,13歲時,為躲避國民黨軍隊拉壯丁,逃到勉縣張家河北山一帶,為別人放牛、砍柴、推石磨,生活很苦。寒冬臘月,還穿著又破又爛的單衣。1948年8月,其父病逝,在回家奔喪的過程中,被保長帶人捆去,強行充了壯丁。1949年3月,在舊軍隊苦海中掙扎的楊育才迎來了曙光,被我軍解放。1949年4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5月光榮加入了中國***。
楊育才
當美帝國主義戰火燒到鴨綠江畔,楊育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同朝鮮人民一道打擊侵略者。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楊育才參加了多次戰鬥,先後榮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由於楊育才作戰勇敢,靈活機智,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八軍第二零三師第六零七團偵察排副排長。
1953年7月13日晚,夏季反擊戰金城戰役打響了,楊育才奉命率偵察班12名戰士,喬裝奇襲南朝鮮軍精銳師團——首都師第一團(白虎團)團部。他們身著敵軍軍服,冒著密集的炮火,沿著偵察路線,直插敵軍308高地,進入虎口415高地。415高地溝壑縱橫、蒿草叢生,敵人的暗堡在照明彈的搖曳下時隱時現,楊育才決定先抓個「舌頭」,弄清敵軍口令。這時,楊育才發現隊伍尾部多了一個人,巧妙地將其抓住,經審訊確認是誤入的敵軍士兵。敵軍士兵將偵察小分隊當成自己人了,從他嘴裡得知敵軍的口令是「古倫姆——歐巴」,然後捆起來,嘴裡塞上毛巾,放在草叢中隱蔽起來。剛處理完俘虜,楊育才聽到草叢中有沙沙的響聲,他斷定有敵軍走來,令偵察員高喊一聲:「站住!口令!」敵軍回答:「吉倫姆,回令」。「歐巴!」我偵察員機智的回答。這樣在夜色和口令的掩護下,與敵軍擦肩而過。為抓住戰機,贏得更大勝利,楊育才放棄殲滅小股之敵,率偵察班全體同志如十二支利箭,射向二清洞南朝鮮軍白虎團團部。
楊育才(前排左三)與化裝襲擊班在接受獎旗
楊育才率偵察班一路冒雨涉險,趟水過河,巧妙地通過敵軍幾道崗卡,機智地進到白虎團團部駐地。這時,楊育才發現團部由鐵絲網圍了起來,裡面有兩排整齊而講究的木板房,院外的小山溝里,停放著大卡車和吉普車,敵軍正往車上搬東西。借著燈光,楊育才發現敵軍首都師副師長、機甲團團長等正在開會。楊育才率偵察班迅速衝進會議室、警衛室,打得敵軍措手不及,當場擊斃敵機甲團團長,俘敵軍事科長、榴炮營副營長等。此時,亂作一團的敵軍,四處逃竄,拚命掙扎,在前有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後無退路的情況下,紛紛舉手投降。偵察班僅用13分鐘就結束了戰鬥,共殲敵97人,俘19人,首都師副師長、白虎團團長等幾個人落荒而逃,繳獲李承晚親自送給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一面,圓滿完成突襲任務。天亮時,我大部隊趕到,全殲白虎團之頑敵。此役,楊育才小組在敵軍毫無防範的情況下直取其指揮所,使敵群龍無首,亂作一團,為大部隊全殲白虎團提供了絕佳的戰機。
為表彰楊育才及所率偵察班,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楊育才記特等功,偵察班榮立集體特等功,並獲特等功獎旗一面,上書「英勇插入敵心臟,搗毀匪窠建奇功」。1953年10月授予楊育才「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並授予「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楊育才的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作為一級文物珍品被收藏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偵察班繳獲的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也收藏在該館,成為白虎團慘敗的歷史見證。
圖為楊育才和他繳獲的李承晚親授的「白虎團」旗
楊育才和戰友們的英雄事迹被搬上舞台和銀幕,著名京劇《奇襲白虎團》和話劇《十三勇士》,就是以他們的戰鬥經歷為素材進行創作的。
回國後,楊育才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連長、營長、副團長、師副參謀長、副師長等職。是***第九、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1年楊育才離休後居住在濟南,先後擔任30多所學校的名譽校長、校外輔導員和德育顧問。1998年,楊育才獲「全國老有所為奉獻獎」?並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表彰為全軍先進離休幹部。1991年10月11日,楊育才帶著老伴李天姿和他的小兒楊輝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漢中探親,婉言謝絕當地黨政領導為他安排的小車接送,全家3人坐小面的回楊家山鄉,路過千戶崖時,車上不去,65歲的楊育才下車同大家一起用手把車推上去。在家鄉逗留的十多天里,他走訪了親友鄉鄰們,詢問生活、生產情況,鼓勵鄉親們勤勞致富。並一再告誡侄兒們不要浪費糧食,剩下的飯菜不倒掉,要第二天熱著吃。他的這種勤儉精神,使侄兒全家和鄉鄰們深受感動。
1999年5月,特級戰鬥英雄楊育才病逝於北京。
推薦閱讀:
※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1983版)
※袁崇煥:明末著名將領 民族英雄(3)
※如何看待鍵盤黨對駐閩陸航團兩名犧牲飛行員惡語相向?
※絕不能讓國家與英雄一起被毀滅在中國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