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調整好三種心態
心態就是人的心理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表現在人的觀念、動機、情感、氣質、興趣等方面,通俗的講,就是人生處世的態度。
人生一切成敗取決於三種基本心態,即平衡與失衡心態、積極與消極心態、友善與嫉恨心態。失衡心態是一個人在不如人方面表現出來的嫉妒心理,消極心態是一個人在消沉情緒中表現的被動心理,嫉恨心態是一個人的自私秉性表現出來的仇視心理。為什麼我金錢比人少、地位比人低,甚至健康、長相不如人,這種失衡心理會導致積極和消極的兩種心態,積極的心態會去發奮圖強,而消極的心態就會自暴自棄,消沉、墮落。從而又會導致嫉恨心態,厭世嫉俗,與生活賭氣,仇視一切。這三種不良心態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消沉、嫉妒、仇恨的心理,會使你心中不平,經常生氣,事事賭氣,因為生氣而面目猙獰,因為心底陰暗變得外表醜陋,愛生氣,別人怕與你接觸,很醜陋,別人不願與你接觸,一個人孤獨無人緣怎麼能成事呢?因此,你要想健康、要想美麗、要想進步,就要調整好你的心態。
一、建立平衡心態,把握基本規律。
1、平等心:人人都是平等的。「世上萬物都有其生存權利,要互相尊重。在世上,不論你貧窮富有、高低貴賤,人格上人人都是平等的,要彼此體諒、將心比心。心能平等,我們就能和諧相處。聖人的偉大,在於他的平等心。
2、平衡心:世界總是平衡的。大自然的生態是平衡的,你要刻意強制地改變它,打破了平衡就會造成災難;人生也是如此,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此得必有彼失,有近得必有遠失,有付出必有回報。世間萬事萬物,相互聯繫又相互對立,相互幫助又相互克制,不極端不虧欠,總是保持平衡。
3、公平心:待人處事要公平。公平心的核心是要堅持
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故弄玄虛、不好高騖遠,按實際情況說話、辦事。力求公平、公正。
4、平常心:順應自然,順其自然。 《老子》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的事,要學會放棄不順的事,做好順利的事。遇事不急不躁,心靜如水,平靜地對待榮辱得失。
二、創造積極心態,心底充滿陽光。
1、上進心:人向高處走,水向低處流。就是要堅持理想,追求信念,立志有為,奮發向上,不甘落後,積極進取。要想進步,就要樹立向上攀登的意識,培養海納百川的雅量。
2、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源動力。自信心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是人行為的內在動力。自信心使人勇敢、使人果斷、使人謙虛、是人精神倍增。
3、主動心:心動不如行動。主動心就是主動思考、正面思考,自覺行動、積極行動。主動心就是能看準並把握機會,面對障礙與困難時能堅持不放棄,超出工作要求也能主動作為。主動就可以佔據優勢地位。
4、快樂心:心底陽光、知足常樂。做人心底坦蕩,隨遇而安,才能享受人生快樂。過分地追求完美將物極必反。樂觀與悲觀只是一念之間。固執偏激就會孤僻苦悶。生活中要適當娛樂,調節情緒,舒緩壓力,增長知識,添加樂趣。
三、保持友善心態,弘揚善良美德。
1、慈悲心:慈悲為懷,樂善好施,富有同情心。馬克·吐溫講過:「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公正處世、平等待人、心懷慈悲、樂善好施的優秀品質,集中體現為仁愛、博愛、慈悲,它驅使人們能盡心儘力自願去做一些乃至犧牲個人利益的事。
2、誠實心:忠誠正直,信守諾言、不虛偽欺詐。做人要真誠、實在、正直、嚴謹、忠厚、誠信、坦率、有責任感。松下幸之助說,「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與其以力做事,不如用誠做事;與其用力服人,不如以誠感人。
3、寬容心:胸襟坦蕩,舉人之長,容人之短。能理解和原諒,不苛求別人。有寬容之心的人心胸開闊、豁達大度、氣量宏大,能包容、寬恕、忍耐,不計較、不追究。不僅能寬容自己的家人、朋友,而且也能寬容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或自己的敵人,這才是寬容的最高境界。
4、感恩心:知足感恩,回歸人的本性和良知。「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只有知足的人常常會感念他人的恩情。知足是一種認知水平,盧梭說:「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句話婦孺皆知,但很多人未必做得到。感恩是方方面面的,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良好的心態影響個人、家庭、團隊、組織,最後影響社會。只有心態平衡,才能適時調控好情緒;只有心態積極,才會有夢想和希望;只有心底善良,才能使你滿面春光。
推薦閱讀:
※職場中為人處事技巧:做到了到哪都吃的香!
※「永遠捨己為人」,便是大密宗
※周恩來身邊工作人員睹物思人 講述鮮為人知往事
※鮮為人知的20個「死亡真相」
※14種元素為人體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