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亂局的起點-第一次中東戰爭

阿以衝突的一個基本特點是雙方力量對比不對稱,最少從數量上看是如此。以色列只有幾百萬人,卻能以一當十,一次次打敗數量上佔壓倒性優勢的對手,靠的是什麼?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紀律嚴明、有美國支持,這都是原因,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以色列人精神上強大。猶太人幾千年的流浪生活使他們格外珍惜自己失而復得的家園。為家園而戰使猶太人強大無比。阿拉伯人有數億人,戰略上對以色列構成多層包圍,與以色列的軍事鬥爭卻表現為以十當一,屢戰屢敗。原因在哪?阿拉伯人沒有以色列人那樣的高度組織性,操作現代武器系統方面的技術能力也遠不及以色列人。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國家政治上鬆散,形不成拳頭。看似強大,實則一盤散沙。此外,從戰略取向看,以色列由於國土狹小,四面都是敵國,付不起誘敵深入的高額成本,戰略上只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因而選擇了以攻為守、先發制人等戰略。這雖然保障了以色列的安全,卻使以色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戰的國家,政治上因而付出了巨大代價。

巴勒斯坦位於地中海中部,作為一個包含豐富歷史內涵的地理概念,它的地理位置西起東地中海東岸的沿岸和沿海平原、東至約旦河谷、南達內格夫沙漠、北部包括加利利地區,不僅包含目前擬議中的巴勒斯坦國領土,還包括以色列、約旦、埃及部分地區。巴勒斯坦是一塊多災多難的土地,也是一塊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歷史上,猶太人曾在這裡建立過以色列國和猶太國。後來,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馬其頓、古羅馬、古拜占庭、奧斯曼土耳其等歷史上的強大帝國、王國先後統治這裡。這裡的原始居民猶太人因戰亂而流亡世界各地。後來,這裡成了阿拉伯人的家園。

19世紀末,流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因受到排猶浪潮的迫害,渴望有自己的祖國,猶太復國主義成為世界各地猶太人的一種普遍思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外相貝爾福曾發表著名的貝爾福宣言,提出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第一次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因而著手貫徹貝爾福宣言,世界上不少猶太人陸續遷至巴勒斯坦定居。但是,已在這裡定居的阿拉伯人認為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侵佔了自己的土地,因而群起抗爭。於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不斷發生衝突。

此時,美國把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作為自己替代英國控制中東的重要工具,而巴勒斯坦則是美國進入中東、排擠英國的特殊跳板。在美國支持下,猶太復國主義者在巴勒斯坦大肆進行反英和排阿等恐怖活動,巴勒斯坦局勢愈加複雜、尖銳。英國既要面對阿以矛盾上升的危險,還面臨美國排擠,束手無策,因而於1947年2月,把巴、以衝突問題提交聯合國,要求聯合國參與解決。

聯大特別會議根據英國的要求,決定成立一個由大會授予全權、有11國代表參加的特別委員會,對與巴勒斯坦問題和以、阿衝突問題有關的一切爭端進行調查並提出建議。特別委員會於9月向大會提出報告,一致建議結束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並對未來的治理方式提出兩個方案:一是由加拿大等七國提出的方案,建議把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和阿拉伯兩個獨立國,耶路撒冷則由國際託管;另一個是印度等三國提出的少數方案,該方案反對巴以分治,建議成立阿猶聯邦,以耶路撒冷為首都。

但是,這兩個方案並不受當事方歡迎。阿拉伯國家代表明確表示反對任何分治計劃,猶太方面則表示有條件地接受分治方案。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不顧13個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在美、蘇等33國支持下,通過了「關於巴勒斯坦將來治理(分治計劃)問題的決議」。決議規定英國應於1948年結束它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然後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阿拉伯和猶太國兩個國家以及耶路撒冷國際託管政權。當時,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達130萬,猶太人只有60萬,但聯合國決議劃分給擬定建立的阿拉伯國家國土面積為11000餘平方公里,僅占巴勒斯坦土地的44.2%;而劃分給猶太國的國土面積為14000餘平方公里,卻佔據了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阿拉伯人認為這不公平,不願接受聯合國分治決議。結果,阿、猶之間的衝突和矛盾進一步加劇。

1948年5月14日,英國宣布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當天下午,猶太建國協會宣告「以色列國」建立,並動員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到以色列國定居。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及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包括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一致反對聯合國分治決議和以色列建國。次日,上述五國組成阿拉伯聯軍,決定集體出兵巴勒斯坦。5月15日,五國向以色列宣戰。五國聯軍6萬人向以色列發動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就此爆發。

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的同聲反對和武裝進攻並不感到意外。早在以色列正式建國前,以色列人就進行了戰爭總動員,把原有的哈加那、伊爾貢、斯特恩幫等三個猶太人軍事組織改編成了約3萬人的「猶太國民軍」。以色列正式宣布建國後,以色列總理兼陸軍總司令本-古里安立即驅車前往猶太國民軍指揮部,宣稱猶太國的命運「只能在戰場上決定」。

圍繞阿以衝突,美英政策出現了不和諧。美國是以色列的總後台。以色列建國當天,美國就宣布承認以色列,並對以色列的「生存」承擔了義務。美且向以色列提供了大批緊急軍事與財政援助。英國由於不甘心被美國擠出巴勒斯坦,想利用阿拉伯國家的反猶情緒與美國「鬥法」,力爭保住它在中東的傳統地位。戰爭爆發後,英國除向阿方提供武器和彈藥外,還派英國軍官到外約旦阿拉伯軍團直接指揮戰鬥。

第一次中東戰爭從1948年5月15日爆發,到1949年7月7日結束,斷斷續續打了一年多。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48年5月15日到7月8日,是阿方進攻時期。此時,阿拉伯聯軍不但佔有數量優勢,而且有英國提供軍事援助。在戰略態勢上,阿拉伯聯軍四面包圍以色列,享有戰略優勢。在這一階段,阿拉伯聯軍先後佔領耶路撒冷舊城及以色列大片領土,逼近以色列臨時首都特拉維夫。

面對危機,以色列方面緊急動員,加緊擴軍,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到以色列參戰。美國也加緊向以色列運送軍援物資,並向以色派遣「志願兵」助戰。以軍從3萬人迅速增至10萬人,並於7月9日轉入反攻。以此為轉折點,第一次中東戰爭進入第二階段。

此時,阿方內部紛爭擴大,英國迫於美國壓力,停止了對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阿拉伯聯軍失去了戰場優勢,陷入被動。以色列軍隊乘勢猛攻,先後佔領西加利利、馬納哈河谷以及除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的所有巴勒斯坦領土。勝利之神轉向了小小的以色列。

從1949年2月開始,在聯合國調停下,埃及、黎巴嫩、約旦、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先後與以色列簽訂了停戰協定,並分別設立了混合停戰委員會。至此,歷時14個月的巴勒斯坦戰爭宣告結束。在戰爭中,阿拉伯聯軍陣亡15000人,而以色列人的陣亡人數大致相當於阿軍陣亡總數的1/3。

通過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獲得巴勒斯坦地區五分之四的領土,佔領了耶路撒冷西半部的新城區,其在巴勒斯坦的土地實際控制面積達到20700平方公里,比分治決議劃給它的面積還多6700平方公里。巴勒斯坦的其餘部分土地,包括約旦河西岸及耶路撒冷城的東半部舊城區由約旦管轄,加沙地帶由埃及管轄。聯合國有關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的計劃告吹。

第一次中東戰爭造成諸多影響極為深遠的政治與戰略後果,有些後果直到21世紀還在發揮影響。第一,戰爭造成近百萬巴勒斯坦居民被逐出家園,流落到鄰近的阿拉伯各國,淪為無家可歸的難民。巴勒斯坦建國及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成為困擾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長期問題。第二,以色列與阿拉伯人以至與伊斯蘭世界結下了不解冤讎,阿以衝突成為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第三,阿以衝突也對大國關係具有重要影響,美國成為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更深地捲入了中東事務。此外,從軍事上看,以色列以區區幾十萬居民,戰略上又處在敵國的三面包圍中,卻能以寡勝眾。阿拉伯人雖然國家多、人口多、軍隊多,卻內部矛盾重重、缺乏統一指揮,尤其缺乏以色列軍隊那樣的組織性和戰鬥力。這就確立了中東戰爭的特有模式。一個人口少、軍隊少的民族國家,能夠以小博大,以寡勝眾,戰勝在數量上、態勢上佔有巨大優勢的對手,並且在此後的戰爭中常勝不敗。

推薦閱讀:

原創丨中東下一個風暴眼會在哪?
這件事塞西說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民眾卻不買賬
先知「聖裔」統治下的約旦哈希姆王國 - No.4恐怖襲擊後的卡拉克堡
美國不作為,俄羅斯全面接管中東外交大局
以色列將很快對伊朗宣戰?

TAG:戰爭 | 中東 | 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