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穴位氣功按摩功法
頭部穴位氣功按摩功法:
1、印堂穴:在兩眉毛正中間的凹陷處,正對鼻尖。
主治:頭痛、眩暈、鼻病。
2、神庭穴:在印堂穴上方,額正中,入髮際半寸處。
主治:頭痛、眉棱骨痛、癲 症。
施功法:
做完預備功之後,雙手由中丹田向上升起,十指向下、掌心向內,至膻中穴時,雙手翻掌,左右手指成箭形,繼續上升至雙眉印堂穴位,雙手中指輕按住印堂穴。
男向左轉( 順時針 ),女向右轉( 反時針 ),輕輕的轉九圈,然後向相反方向再轉九圈,做三按三呼吸動作。做完三呼吸後,將十指打開,由印堂穴位向上點跳至神庭穴位,同樣用箭指在神庭穴做左九轉, 右九轉,三按三呼吸( 轉時仍然男左女右 ),轉完後放開十指,由神庭穴沿著整個臉向下點跳,跳至下顎後,雙手自然下垂到中丹田處,此為第一組按摩。
3、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端,當目內毗角直上處取穴。
主治:頭痛、眼病、目眩。
4、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約一寸,凹陷處取穴。
主治:偏、正頭痛、喉痛、牙痛、面癱、眼病。
施功法:
雙手自中丹田升起,做法與上節同。
當箭指( 雙手中指 )放在印堂穴時,大姆指放在太陽穴上,雙手中指自眉毛的前端向尾端在眉毛上滑動五次,刺激穴位,然後將雙手中指代替大姆指放在左右太陽穴位上。向前轉九 圈,向後轉九圈,三按三呼吸、打開十指,由上往下點跳至下顎,再將雙手降至中丹田處,此為第二組按摩。
眼睛為人的靈魂之窗,視力的好壞,對人的生活習慣,事業前程,影響極大,而視力好壞,也正關係著眼睛四周的四大穴道。
5、睛明穴:閉目,在目內毗角上方一分處取穴,有粒凸出處,如米粒大小。氣功常稱此穴位是魚頭。
主治:眼痛、迎風流淚、近視、夜盲及各種眼病。
6、瞳子穴:眼外毗角外側約半寸處取穴。
主治:頭痛、眉棱骨痛、目赤痛、屈光不正、角膜白斑、角膜炎、視神經萎縮癥狀。
7、上明穴:於眉弓中點,在眼眶上緣的下方。
主治:屈光不正
8、承泣穴:位於眼框下緣上方正中與眼球之間取穴。
主治:近視、視神經萎縮、角膜炎等。
施功法:
雙手與前同,從中丹田徐徐升起,至膻中穴位時翻掌,雙手呈握拳狀,伸直小指放在眼睛穴位,向內對轉九圈,再向外反轉九圈,三按三呼吸後,將雙手小指 順著眼睛滑到眼尾瞳子 穴位,同樣相對九圈,相反九圈,三按三呼吸後,將十指分開,由上往下點跳至下顎,降至中丹田。雙手再由中丹田升起,將小指放在上明 穴位,相對九圈,相反九圈,三按三呼吸後,將小指降到承泣穴位,同樣正反各九圈,三按三呼吸,此功即告完成,此為第三組。
通常感冒最易感染的地方是鼻子,凡是鼻子不通、鼻子發癢、流鼻涕、打噴嚏,都由鼻子開始,鼻部感冒功多做幾次,對感冒病毒之傳染,有很大的預防作用。
9、上迎香,迎香穴位:在鼻翼外緣上部中部與鼻唇溝之間取穴。
主治:鼻炎、鼻竇炎、面癱。
10、地倉穴:在口角邊約一橫指處取穴。
主治:面癱、額痛、夜盲、青光眼。
11、承漿穴:由承漿穴列經任脈直通會陰穴,打通氣血流注。
施功法:
一、雙手與前同,至膻中穴位翻轉變箭指,再上升至雙眉之間
二、左右手中指,順著鼻壁兩邊向下滑動,經過上迎香、迎香、地倉至承漿穴之後,雙手再慢慢下降至中丹田,此為一次。
一般保護功時,做六次為一輪即可,如果感冒的話,要視感冒的輕重,來決定作三輪或五輪。 此功為第四組。
耳門穴位按摩是頭部功法之一,主要是針對耳鳴、耳聾、聽覺不佳,對牙痛、中耳炎也有效。
12、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
這三個穴道連成一條直線,在耳朵前耳屏 (小耳朵)中間開始往下的位置,將口張開時,有一條凹陷,正好可以容納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三指。
施功時,雙手仍然與前同,將雙手在膻中穴位作箭指,上升至面門,以雙手大拇指按住太陽穴,中指在眉毛間滑動五次,然後將食、中、無名指,三指同長置 於耳屏前的凹陷處,按住耳門、聽宮、聽會三個穴道,向前轉九圈,向後轉九圈,三按三呼吸,再向前轉九圈,向後轉九圈,三按三呼吸,如此連做三次,再將雙手 十指分開,至耳門沿著面頰點跳至下顎,降至中丹田。
之後,將舌頭離開上顎,慢慢將雙眼打開,你會覺得耳朵的聽力清晰,眼睛看東西,也特別清晰,這就是穴道打開之後的效果。
患者每天要做,切不可因效果好了些就有偷懶的現象,這樣會得不償失,為了你的健康,我很希望你們與我一起共同努力。
此為頭部功法第五項。
推薦閱讀:
※人體穴位與疾病(自己編輯)
※穴位的故事052承滿:胃痛
※一穴精一病,穴到病除(中醫穴位必備收藏)
※老人艾灸穴位
※第十七講 對耳輪的穴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