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狸貓」豈能「換太子」

1

清末小說《三俠五義》中描寫了一個「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其中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故事發生在北宋真宗年間。在真宗晚年,他的兩個妃子劉氏、李氏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工於心計的劉氏將李氏剛生下的孩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並污衊李氏生下了妖孽。

真宗大怒,將李氏打入冷宮,而將劉妃立為皇后。後來,李妃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後被立為太子,並登上皇位,這就是仁宗。

2

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尋迴流落民間的母親,母子團圓,仁宗加封包拯,團圓結局。而劉氏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近年來又有內容相近的電視劇重現這段故事,善良的人們在為李氏的不幸掬一把淚時,也不知不覺走進了一個誤區,對這段故事深信不疑。殊不知,這則故事經過劇作家們的「戲說」,與歷史的真實已相去甚遠。

仁宗趙禎,在位42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的統治時期,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他在位時期名臣輩出,人才濟濟。總體而言,仁宗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

3

關於他的身世,世人眾說紛紜,仁宗究竟是真宗後劉氏之子,還是妃子李氏親生,無論是小說,還是戲曲,幾乎眾口一詞,認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劉皇后之子。

據《宋史·后妃傳》記載,李氏本是劉後做妃子時的侍女,莊重寡言,被真宗看中,成為後宮嬪妃之一,生下仁宗後,進為才人,後為婉儀。

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經生過5個男孩,都先後夭折。此時真宗正憂心如焚,處於無人繼承皇位的難堪之中。

4

當時仁宗剛生下,還在襁褓之中,即被劉德妃抱走,並把仁宗認為自己的兒子,和楊淑妃共同撫育。

而李婉儀卻失去了親自撫育兒子的資格。宋仁宗即位後,李氏「默處宮中,與眾婢無異」。其他人因畏懼劉太后的威勢,也不敢對仁宗道出真相。

因此,仁宗一直以為自己是劉太后所生,呼之為「大孃孃」,稱楊淑妃為「小孃孃」。母子間一直感情融洽。直到明道元年,李氏病重,才被封為宸妃,不久即病故,享年四十六歲。

5

1034年,劉太后死後,24歲的仁宗才開始真正執政,這個秘密也就逐漸公開了。至於是誰最早告訴仁宗實情的,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楊淑妃(此時已為章惠太后)勸他說:「此非帝母,帝自有母。」楊太妃自仁宗幼年時期便一直照料其飲食起居,仁宗對她也極有感情,楊太妃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中說出實情是極有可能的。

另一種說法是皇叔趙元儼告訴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於非命。」趙元儼自真宗死後,過了十餘年的隱居生活,閉門謝客,不理朝政,在仁宗親政之際,趙元儼突然復出,告以真相,應該是情理之中。

6

總之,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在憤怒、悲傷的同時,馬上派兵包圍了劉後的住宅,要查清事實真相後做出處理。

他懷疑自己的母親死於非命,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服飾華麗,仁宗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后遺像前焚香禱告。

其實,劉太后在李妃死後,最初是準備用一般宮人的禮儀治喪,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劉太后,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

7

劉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皇后的服飾裝斂、發喪,並用水銀寶棺。生母雖然厚葬,卻未能沖淡仁宗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把劉氏追謚為庄獻明肅皇太后,把李氏追謚為庄懿皇太后。

至此,真相大白,在這場「奪子案」中,劉妃、李妃確有其人,但其事絕非傳說的那樣,也沒有出現狸貓的影子,只是後人對劉太后的做法進行進一步加工,才有了後來「狸貓換太子」的傳奇。

另外,在仁宗認母這一事件的整個過程中,其實並沒有包拯的參與,因為這件事發生在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時的包拯還是一個布衣百姓。

直到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29歲的包拯考中進士,在大約40歲時才離家去天長縣任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有去過京城,怎麼能幫助仁宗尋找生母呢?


推薦閱讀:

馬云:王健林萬達狸貓換太子IPO偽裝上市!
【歷史閱讀】「狸貓換太子」背後的歷史真相,卻是一次借腹生子密謀!
【好戲連台】曲劇《狸貓換太子》第二集
狸貓換太子案的真實隱情:劉太后此事沒有做錯
千古謎案:揭秘《狸貓換太子》的真相

TAG:狸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