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行走後腿痛——下肢動脈硬化的徵兆

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行走一段路程後出現一側或雙側小腿肚的疼痛,以至被迫停下來,休息片刻後,疼痛消失,還可繼續行走;癥狀重複出現,以至一段路程中要停下來休息數次。這種癥狀常被認為是年老腿腳不便,其實這是下肢動脈硬化的徵兆,在醫學上稱之為間歇性跛行。

下肢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部分,當血中的脂質成分沉積在通往下肢的動脈內膜下,或內膜下的平滑肌細胞增殖,導致內膜面向管腔內突起,造成管腔狹窄,通往下肢的血流減少。隨著病變的進展,管腔越來越狹窄,當血流供應不能滿足肢體運動時對氧和營養的需求時就會出現相應的癥狀。最初表現為肢體發涼、發麻,行走時下肢肌肉對氧的需求增加,而病變的血管不能提供足夠的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迫使肌肉細胞進行乏氧代謝,由此而產生大量酸性代謝廢物,進而引起疼痛。當活動停止,代謝廢物被血流帶走清除,疼痛感消失,這種癥狀重複出現。從開始行走到出現疼痛被迫停下來的距離叫跛行距離。隨著病變的進展跛行距離逐漸縮短。當動脈干發生狹窄或閉塞時,遠側動脈局部低血壓,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導致側枝小動脈擴張,通過微血管擴張代償維持營養血流。病變進一步發展,當側枝代償也不足以維持肢體的需求時,血供最差的趾端部分出現晝夜不停的疼痛,稱為靜息痛。最終肢端出現壞疽。

發生間歇性跛行的癥狀後,應儘早到醫院診治。醫生給病人查體時可能會發現一側或雙側肢體無脈,肢端發涼、發紫或蒼白,根據病人的情況醫生會建議病人行超聲檢查、動脈節段性測壓、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或血管造影檢查。前三者屬於無創檢查,超聲花費較少,但準確性與操作者的經驗有關,且不能提供臨床醫師所熟悉的影像;節段性測壓可用於對病情粗略的定性和定位;核磁血管成像可提供動脈的整體影像,但其準確性與核磁共振機的功能和操作者的經驗密不可分;最準確的方法當屬血管造影檢查,屬有創檢查,需住院進行,造影過程中需從腹股溝或上肢進行動脈穿刺,插入導管,將導管放於動脈內注射造影劑,下肢穿刺造影后須卧床24小時,上肢穿刺部位也要加壓包紮24小時。

下肢動脈硬化的治療包括:內科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內科治療適用於輕症或不能耐受手術的病人,包括戒煙、保暖、適當鍛煉、高壓氧療、以及各種擴血管、抗凝、活血化淤藥物等。

外科治療包括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治療方式,局麻下通過動脈穿刺,引入導管,對狹窄部位行擴張或支架術,優點是創傷小,病人恢復快,適用於較大血管,近年出現的彈簧支架甚至可以用於膝關節附近的狹窄動脈。介入治療雖好但價格昂貴、且不適用於長段血管病變的患者。

手術治療要因人而異,主要有硬化內膜剝脫和搭橋兩類。如果病變較局限,可採用局部硬化內膜剝脫,否則就須行搭橋術。採用自體大隱靜脈或人工血管在狹窄閉塞段的兩端分別與正常動脈吻合,從而越過狹窄段向遠端肢體供血。相對於介入治療,搭橋手術的創傷較大,一般需全麻或半身麻醉,術後須卧床5-7天,2周方可拆線。

無論是介入治療還是外科手術治療,術後都有血栓形成再栓塞的可能,所以要繼續採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最終還是選擇了內科保守治療:石家莊同寶周圍血管病研究所採用純中藥內服、外洗、外敷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症效果特別好,治癒率高達98%.

下肢動脈硬化一般是節段性病變,大多有條件搭橋,但如果堵塞時間過長,遠端血管內繼發血栓形成,則將失去搭橋的機會,最終導致截肢。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動脈硬化閉塞症屬於肢體血管病也稱周圍血管病,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年齡的老齡化,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氣候的變化無常等原因,導致其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該類疾病致殘、致死率較高,所以要了解此類疾病的早期癥狀,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生活中常見的肢體血管病有: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症、血栓性靜脈炎等。因篇幅所限我只能給予簡單介紹。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簡稱脈管炎,發病年齡一般在20~45歲之間,多發於小腿及足部,發病初期患肢明顯發涼、怕冷、麻木或針刺樣疼痛,行走時足底有墊物感。肢體易疲勞,行走一段距離後被迫停止行走,休息片刻,才能繼續行走,該癥狀在臨床上叫間歇性跛行。中期患肢疼痛加重,動脈搏動消失、表面皮膚粗糙且成紅紫或變白、汗毛脫落、趾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後期出現感染潰瘍,指(趾)壞死,形成「脫骨疽」。

動脈硬化閉塞症臨床表現和脈管炎基本相同,該病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平均年齡55.01歲,男性多於女性,通常發病急促,出現原因不明的肢端壞死(如未發現的糖尿病),常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或腦血管疾病等。隨著這些中老年性疾病發病率的升高,提醒患有以上疾病的中老年朋友,應多加註意防範。

動脈硬化閉塞症概括:

動脈硬化閉塞症是肢體動脈內粥樣物質的不斷擴大並繼發血栓形成,引起動脈管壁狹窄、閉塞,使肢體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癥狀的一種疾病。下肢多於上肢,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約10%左右。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因素,目前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已成為中老年常見的周圍血管閉塞性疾病。本病的癥狀表現類似於中醫「脫疽」範疇。

動脈硬化閉塞症病因病機:

病因病機 現代醫學對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除與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吸煙、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糖尿病、長期案牘工作、缺乏鍛煉、以及緊張情緒和家族史等有一定的關係外,還可能與細菌、病毒感染造成的血管壁損傷有關。在上述諸多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內膜水腫,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促使血管內膜發生粥瘤,粥瘤鈣化、崩裂後在血管壁上形成潰瘍,繼而血管硬化、攣縮,使管腔狹窄閉塞。

中醫病機為:中老年脾腎多漸不足,致使「痰濕」內生,滯於脈絡血道,造成氣血閉阻,遠端肌膚筋肉失養,或感濕、熱之外邪日久發為本病。

足癬為濕熱之邪,雖然不是直接致病原因,但足癬往往容易造成足趾濕糜潰破,感受氣候變化加速發黑形成壞疽,嚴重者甚至截肢致殘。

癥狀表現

癥狀表現 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病人主要表現為下肢的各種缺血癥狀。初起時感覺足發冷,皮膚溫度降低,隨著病情加重,以上癥狀更明顯,並出現特徵性癥狀——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甚至在睡覺中痛醒,或抱膝而坐,徹夜難眠。

患足皮膚顏色蒼白或紫紺,嚴重者出現足趾發黑潰破壞死,下肢的足背動脈、脛後動脈、腘動脈、股動脈的搏動減弱或消失,腹股溝處的股動脈或臍周的腹主動脈處聽診可聞及血管雜音,患足抬高蒼白試驗呈陽性。

在發病過程中可伴有出現足腿部皮膚營養障礙、麻木燒灼感、肌肉萎縮以及膝關節屈曲攣縮等情況。

病人大都同時伴有全身性動脈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眼底動脈硬化等病症。

多普勒超聲血管檢查,可發現動脈血管壁增厚,內膜粗糙,大、中動脈廣泛性硬化斑塊回聲,彩色血流充盈缺損、變細,遠端小動脈血流減慢,呈單相血流頻譜等改變,踝動脈壓≤50毫米汞柱,踝/肱指數<1。CT、磁共振或動脈造影能直觀地顯示出,動脈多節段的狹窄、閉塞的。

臨床分期 本病在臨床上可分為急性活動期和慢性穩定期。

急性期

痰濕阻絡證 主要表現為病人患肢各種缺血癥狀進行性加重,足冰冷、蒼白、紫紺、靜息痛劇烈,壞疽組織分界不清並向近端浸潤發展,抬高蒼白試驗陽性,舌苔薄膩,脈弦滑。

慢性期

氣虛血瘀證 主要表現為病人患肢的缺血癥狀緩解,下肢皮溫雖低,但逐步回暖,皮色淡紅,靜息痛緩解,壞疽組織分界漸清,患足無腫脹,抬高蒼白試驗陰性,舌苔薄白,脈細或滑。

冬季易發肢體血管病

石家莊同寶周圍血管病研究所 吳同寶主任 (專家熱線:13903312980)

肢體血管病也叫周圍血管病,包括脈管炎、靜脈炎、動脈硬化閉塞症等。脈管炎全稱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發病年齡一般在20——45歲之間,多發於小腿及足部,發病初期患肢明顯發涼、怕冷、麻木或疼痛,行走時足底有墊物感。肢體易疲勞,行走一段距離後被迫停止行走,休息片刻,才能繼續行走,此癥狀醫學上叫間歇性跛行。中期患肢疼痛加重,動脈搏動消失,表面皮膚粗糙,且呈紅紫或變白,汗毛脫落,趾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後期出現感染潰瘍,指(趾)壞死,形成「脫骨疽」。血栓性靜脈炎簡稱靜脈炎,發病多見於下肢,可累及主幹靜脈或肌肉叢靜脈。患者肢體明顯腫脹、疼痛、變色,局部皮溫高或伴有靜脈曲張。急性發作期可見全身癥狀,如低燒、厭食、疲乏等癥狀。如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出現活動後患肢腫脹及疼痛加重,部分血管呈條索狀曲張及斑片硬塊,重者局部潰瘍,形成「臁瘡腿」,血栓脫落易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動脈硬化閉塞症,臨床癥狀同脈管炎基本相同,此病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往往合併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為什麼說秋冬季節易發肢體血管病呢?醫療氣象學研究認為,秋末,特別是霜降之後,天氣由涼轉寒,氣溫、氣壓變化劇烈,而北方來的冷空氣又不斷向南侵襲,人體受冷空氣刺激後,常常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異常,全身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血液循環的外周阻力加大。此時,血小板易於凝集而形成血栓。內分泌系統失調,血液粘稠度加大,血凝時間縮短,這些因素進一步促使血栓的形成,另外腳部脂肪較少耐受力較差,肢體末端血管較細,並且血流緩慢。中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應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極易導致血栓的產生。

石家莊同寶周圍血管病研究所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採用中藥內服、外洗、外敷一整套的方法治療脈管炎、靜脈炎、糖尿病足、雷諾綜合症、動脈硬化閉塞症等周圍血管病,已取得了較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和成果,使絕大多數病人解除了痛苦,避免了截肢造成的終身殘廢。

吳同保主任根據不同類型的周圍血管病選用的「全蠍膏」具有強止痛的效果、「回陽膏」外敷後冰涼的肢體30分鐘即可恢復正常溫度;「海沸散」、「龍血竭膠囊」均有快速促進創面癒合的作用,「紅靈酒」、「七葉皂苷凝膠」均有消腫散結,清熱利濕,能在短時間內使靜脈炎造成的肢體水腫、硬塊消除。


推薦閱讀:

天氣漸涼,動脈粥樣硬化怎麼防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a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
給頸動脈進行「大掃除」
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腦中風

TAG:動脈硬化 | 動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