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不可描述的事情,要馬上做,遲了後悔就晚了

作者:洞見Hugopinkman

性教育才是保護孩子最好的武器。

荷蘭性學家桑德琳·范·德·多芙在一次演講中說過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去我朋友家拿東西。她年幼的兒子開的門,小男孩三歲。

他打開門很好奇地看著我,從上到下打量。那個時候,我穿著褲子,留著短髮,但是我也戴著耳環甚至化了點妝。

他有點疑惑,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我能看一下你的小雞雞么?」

男孩的提問讓她媽媽很生氣,她說提這種問題非常不合適,不該這麼問,並命令他趕快回房裡去。

對於一個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他媽媽覺得尷尬和難堪。

這種反應在很多成年人身上都很常見,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很羞恥的話題。

兒童和性,就是一個敏感的組合,在中國更是如此。

談性色變,畏如蛇蠍。

父輩對於性的不健康羞恥感一直貫穿於對孩子的教養理念和模式當中,於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著不健康的性羞恥感,直到今天。

故事當中的小男孩,為什麼會問這種問題?

因為,三歲的他正處於對人體感興趣的階段,在他的理解中,男生穿褲子留短髮,女生穿裙子留長發,這就是他們最初的認知。

當他大一點的時候,他會發現只有一個特徵,能確定無疑分辨出男女,那就是性器官。

所以他問了桑德琳這個問題, 他只是想確認一下而已。

三歲的小孩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真的很好,他按照自己生命本能成長著,發展著。

作為父母如何應對這類問題,至關重要,因為你的性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性態度。

01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經在四個省市對四萬名家長進行了性教育調研,到底是什麼阻止了家長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數據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家長覺得因為我不知道教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教,才導致我沒有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有22%左右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沒有必要知道這些或者不好意思跟孩子開口談論這些。

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過這樣一段描述:

「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詭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性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還沒開學。」

這,就是癥結所在。

人們把性割裂為只屬於成年人的行為,不明白「性」與生俱來,伴隨孩子的一生。

研究表明,嬰兒確實是有性慾的,從出生開始,嬰兒便有著能使自己身體感到舒服的能力。

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他只是和成人的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弗洛伊德將人類的性發展分成5個階段:

  1. 口欲期(0-1.5歲)

  2. 肛欲期(1.5-3歲)

  3. 性蕾期(3-6歲)

  4. 潛伏期(7歲到青春期前)和青春期。

每一個階段,孩子都有性發展的任務和需求:

在幼年時期,嬰兒通過吸吮媽媽乳房來獲得全身心的愉快感,後來逐漸通過吸吮自己的手指頭來獲得;

3歲孩子就可以確認並理解自己的性別,與父母之間產生的情感依戀,讓孩子可以積累處理異性情感的經驗;

6歲前的孩子就要明白性是自然和健康的。不可以隨意暴露自己的身體隱私,並尊重他人身體隱私。

7歲到青春期之間的孩子,要發展性審美,控制自己的性衝動,形成性道德和性倫理。

這個時期孩子非常需要成年人的幫助,學校開展性健康教育就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大多數學校還是處於沒有教材,沒有課時,沒有教師的狀態。

今年3月,北師大兒童性教育教材因家長認為「太色情」,尺度過大而下架,課程也被取消;

4月,廣東的10名初中男孩輪流強吻女生,並拍視頻發到了網上 ,當地的教育部門表示 ,這只是學生之間的嬉戲,並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10月, 15歲的少年長期沉迷色情影片,染上跟蹤單身少女的癖好,後來意圖強姦一單身女子.......

科學地傳達性知識被認為是尺度過大,校園耍流氓反而只是一場嬉戲;

合法性教育教材被當作淫穢刊物,半路夭折,而真正的色情製品反而成為性教育的啟蒙教材;

刺眼的無痛人流廣告在路邊泛濫、無人指責,而歷時九年研究出來的性教育課本卻被壓制抨擊,眾人討伐。

這,何嘗不是一個悲劇呢?

02

也許有人會說,過早進行性教育,會讓孩子提前發生性行為。

恰恰相反,性教育才是保護孩子最好的武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87個國家進行項目研究試點 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調查發現,沒有證據表明性教育會使青少年更早地發生性行為,或是在性方面更冒險。

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不僅沒有提前孩子發生性行為的年齡,反而推遲了孩子發生性行為的年齡,減少了青少年懷孕率,並保持著更健康的伴侶關係。

如果我們以成人的角度看待性教育,認為性是羞恥和骯髒的,對小孩子緘口不提甚至採取羞辱打壓的方式,那麼故事中的小男孩或現實中的孩子們會怎麼樣呢?

桑德琳給了我們三種結果:

  1. 沒有得到問題答案的小男孩,他馬上就會明白,這是在錯誤的時間裡問了錯誤的人一個錯誤的問題。

    然後他就會去別的地方尋找答案,問同齡人、問朋友,再長大一點 他們也會在網上尋找答案。

    然而,這是我們想讓孩子得到答案的最好方式么?

  2. 在面臨性侵時,孩子們不知道該如何說不,他們無法拒絕是因為他們還沒學會怎麼拒絕,甚至不知道他們是可以拒絕的 。

  3. 在孩子未來成長中,一旦有了性的衝動和行為,他們會感到羞恥和內疚,因為這就是他們從成人那得到的信息,這是不合適的,是錯誤的,小孩子不可以有性慾,所以他們會感到羞愧。

這讓我想起了早前的一個新聞事件,福建泉州一名17歲男孩恥於陰莖經常勃起,在家中揮刀自宮。

沒有人告訴他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導致他對性衝動產生了極度的羞恥和愧疚,這就是性教育不足釀成的悲劇。

03

國際性學界的開山鼻祖靄理士曾經說過:

「性啟蒙工作,於何時開始、怎樣開始或許還有待討論,但是這種啟蒙工作非做不可,非仔細與謹慎地去做不可,是再也不能夠被懷疑的了。」

性教育包含了性別與尊重的教育、愛與生命的教育、情感與責任的教育、道德與法制的教育,性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保持孩子的天真無邪,讓他們一無所知真的好么?

對性緘口不提,這不是保護,而是再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性是危險的,性是錯誤的,性是羞恥的。

這些信息會讓兒童迷惑,甚至會影響他成年後的婚姻幸福和生命質量。

最好的方法,就是抱著坦然、真誠的態度和他們一起去面對問題,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贏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他就會覺得這類問題和其他問題一樣,沒什麼特別。

首先,6歲之前,父母不用主動的給孩子講解過多的性知識,等孩子開口,有問必答,有問才答。

其次,答案要符合孩子的年齡認知,不用過多解讀。

例如,孩子在三歲左右會提出「我從哪裡來」的問題,直到5-6歲時提出「精子與卵子到底是怎麼結合的」,到10歲左右孩子才會提出「男女生殖器是如何結合,精子怎麼才能夠進入女性身體」等等。

這是孩子對生命認知和理解的一個過程,父母不可以在孩子3歲提出問題的時候,就將10歲孩子問題的答案說給孩子。

孩子進行太多超過年齡的性探索,這隻會破壞兒童性心理發展的軌跡。

為了更好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性問題,還藉助繪本讀物,更好地解讀性教育。

一本好的繪本可以非常有趣地解答孩子們的疑問,例如用《小威向前沖》進行出生教育;

用《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進行性別教育 ;

用《不要隨便摸摸我》、《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進行防侵害教育等等。

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幼兒好奇的天性,滿足孩子心理發展的需要,兒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釋放自己的情感。

荷蘭向來以性觀念開放、性文化豐富而著稱,性開放並沒有帶來性泛濫,反而擁有歐洲國家最低的青少年懷孕比率。

從幼兒園就開設了性教育課程,雖然沒有全國統一的性教育教材,但教育部出台了核心課程,規定了中小學和幼兒園在性教育方面的硬性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會保護自己,免於性騷擾和性暴力,同時尊重不同的性取向。

父母和孩子可以在餐桌上討論性問題,孩子還可以做研究報告,可以說是性教育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了。

芬蘭的性教育,是從給幼兒講故事開始的。

芬蘭有本性教育書《我們的身體》,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每天講一節,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而且上世紀70年代開始,性教育就進入了芬蘭中小學的教學大綱。

在世界人口與發展國際會議上,芬蘭「性教育」被稱作為成功的經驗,「芬蘭的性保健」小冊子被廣泛散發。

在性教育方面被世界人口與發展會議樹為典範。

中國著名的性學家和社會學家李銀河在微博呼籲,中國一定要把性教育堅持下去。

就像她說的「自國家決定在學校推進性教育以來,推進和阻擾兩種力量展開了一系列的拉鋸戰。」

雖遭遇層層阻礙,但不能停止普及性教育的步伐,在解決性教育問題上,不妨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尊重自身國情的情況下,多借鑒國外成功的性教育經驗,堅信性教育會遲到但永不缺席。

還記得文章開頭的故事么?小男孩與桑德琳的對話是這樣的:

「我可以看你的小雞雞么?」


推薦閱讀:

描述女子容貌的句子、要具體到臉、嘴等、
劉伯溫有關台灣的描述
寫文章能賺錢嗎?寫好了文章想投稿應該投哪裡?
命主星的一些參閱描述

TAG:後悔 | 事情 | 描述 | 不可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