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培和尚:參話頭的殊勝
參話頭的殊勝(圖片來源:資料圖)說明中國禪門修行法「參話頭」的殊勝,此法門乃北宋末年,大慧宗杲禪師所大力提倡。藉此法的參究,息滅多生累劫的無明煩惱,開發吾人本來面目。過去有不少祖師大德,因為修行「參話頭」而明心見性。班首師父慈悲,維那師父慈悲,各位同參!班首師父慈悲,維那師父慈悲,各位同參!班首師父慈悲,維那師父慈悲,各位同參!你知道你在吃茶嗎?心有沒有活在當下?你清楚心是處在什麼狀態嗎?是有染,還是無染?你的身體有沒有坐端正?有的人兩肩沒有後張,脊背沒有豎直,松垮垮的,一副很疲憊的樣子。要趕快自我覺照調整,修行要有精神力,不然坐一支香,當掉一支香,可惜啊!幾天的禪修,不知各位是否已體會到禪悅法喜。如果有,即表示你具備了一些善根福德因緣。如果沒有,而且又坐的很苦惱,那也不必灰心,至少你知道自己在苦惱,也是有所得。我們學佛修行,對於自我身心及人事物的看法,要用佛法超然的立場來看待,莫以分別意識,將萬法看得支離破碎。唯識學分析我們的第七末那識,執著五蘊身為實有,所以看任何的事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有一個我在看、我在聽,我的想法、看法等等,因此沒有辦法超然。我們吃茶、打坐參禪,做任何一切事情,你能清楚明白,就能逐漸修出一顆寧靜的心。修一切法,要離心意識用功,也就是不以分別妄想的心作意,這個功夫,諸位要用心體會。現在,大家觀察身體有沒有坐端正,腿有沒有盤好,不管是單盤或是雙盤。雙盤不代表功夫很好,單盤也不表示懈怠,因為你清楚明白為何單盤?為何雙盤?甚至於散盤。修行不應在相上執著,重點在於善調我們的身、息、心。基本上,對老參而言,雙盤可以坐得比較久,但是對初學者就很辛苦了。只是沒有歷經這個過程,又豈能體會雙盤的好處。好比對一個人說,果汁怎麼好喝,喝了果汁心情是多麼舒服,你不肯喝,還是感受不到的。我們也常聽別人談到有關修行的體證,或是人生的經驗、歷練等等,那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經驗,點滴在心頭,他人是不容易了解的。我們在吃茶,如果心情是平靜無染的,那麼吃這杯茶就會覺得甘醇可口;若是身體有所不適,也會反應茶的苦澀。因此,善於引導身心使它寧靜。這是參禪修行很重要的功課。所以,我們的心,要常常讓它處在這種寧靜清明的狀態,才好修行。我們在吃茶,六根當下接觸六塵時,如何用功?引用《金剛經》的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而修行。所謂「用」,不作用想;「修」,不執著修,不作修想。當我們想要修行,如果對於修行的法門不熟悉的時候,就會戰戰兢兢的,但是在將熟未熟之際,你的新鮮感過去了,就有可能容易懈怠。我們打禪七,就是要調伏我執的第七末那識,它一直以來執著這個有漏的生命體為我,一定要透過方法,讓它遠離。中國禪宗有一法非常的犀利,提供給身心善根已修純熟的人參考,藉此特殊法門參究而明心見性,這一法就是「參話頭」。「參話頭」是北宋末年,大慧宗杲禪師所大力提倡。過去有不少祖師大德,因為修行「參話頭」而找到回家的路。我們現在就是在找回家的路,甚至於我們已經走在路上了,已經快到家了,如果不加把勁,怎麼能夠走得到呢!猶如燒煮開水,火不繼續燒,水怎麼會滾呢?更何況要成道。學佛法跟學社會技能不同,世間的學問幾年就可以成為專家,而佛法是內在心法,需要時間來完成。所以,這幾天的禪修,應隨時善調身、息、心,腿子調的柔軟,身心舒適,「參話頭」就容易用上功夫。修行「參話頭」這一法非常特殊,必須具備有大信心、大善根、大疑情、大奮志。才能參究進去。這一法就在這個「疑」上修,把疑情提起來,若這一法能修的好,妄念就不容易進來。若疑情提不起來,或是掌握不到方法、要領,妄念還是容易產生,因此你要發願,為一切眾生而修,這樣修行力量就能增強。「參話頭」,就是將一句話拿來參究,在這句話上面疑進去。例如參「念佛是誰?」你此刻在打坐、在吃茶、在處理閑事,這個我是誰啊?平常我們與陌生人見面,請問你上下怎麼稱呼?這個名字只是方便稱呼,所謂「但有假名,全無實性。」「念佛是誰?」就在這個「誰」字上參究?心中疑情要提著。究竟是誰?當然,你不要在打坐的時候問:誰在打坐?跑香的時候問:跑香的是誰?心中不要有那麼多的疑問詞,只要單單提著「念佛是誰?」就好。這一法並不複雜,其實很單純,就是在這個單純的當下,讓你疑進去。把你的一些情執,生生世世的無明妄想掃蕩一空。如果能修的進去,甚至上洗手間都可能會因為心修的專註而跑錯地方,因此,修這一法,最好要有一定的安全範圍。我此刻在講,你們就可以開始參,禪門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所以這一法是很特別的法。當然如果你是初參,有可能會頭脹、胸悶,然而只要你能夠將身、息、心調的放鬆,不要那麼緊張,這個疑情還是一樣可以提著。參話頭如同一塊敲門磚,就是在問深層的自己。而這個問、這個參、這個疑,不可以用心意識去分別、揣測,而是要能離思惟用功。我們不要渴望循著一般的思惟模式,認為「念佛是誰?」的就是我啊!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啊!五蘊之色、受、想、行、識啊!如果我們想以有限的頭腦思慮,來解讀這句話頭的意思,那就沒得參了。「參話頭」的重點在於藉由提起疑情,讓你找回本來面目,「念佛是誰?」提著。好比人家問:你是誰?你怎麼會來這裡?誰要你來的?這麼一問你也會有疑惑的。當然,「參話頭」也有好多不同詞句的話頭,除了「念佛是誰?」例如,還有「什麼是本來面目?」、「何謂祖師西來意?」……,不管是那一句,只要你能疑進去,那個「疑」就會一直挖一直挖,把你的真如本性給挖掘出來。所以「疑」的當下,就是一種專註,好比你專註於所緣境上一樣,是可以悟道的。因此,這一法可以讓你散亂的心,提不起的心,有一個著力點。在「參話頭」的過程當中,也會有一些境界,比如看到了什麼東西?此時,你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正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你一執著,那個疑情就容易消失。所以要很著急,好像小孩子跟著媽媽到菜市場,在人山人海的群眾之中,與媽媽走散了!心裡好慌張,迫切的想再找到媽媽的那種心情。「念佛是誰?」好比一個修行人,他白天四處參學,到了夜晚想找間房子住宿。他沿路走,四處看,好不容易尋找到一間燈光微亮的房子,那房子看起來滿溫馨的感覺,應該裡面有人吧!修行人走上前,用手敲門「叩!叩!叩!」,同時問道:「裡面有人嗎?」他再敲,裡面終於有人回應。修行人就問裡面的人:「你是誰啊?」裡面的人就說:「我就是你啊!」修行人嚇著了。你是我!所以參話頭是一塊敲門磚,就是要把那個真我、那個本來面目給喚醒、活過來,也就是開顯無漏慧。「參話頭」,是非常犀利的法,只要是大根器的人,善根福德因緣夠,就能修的進去。若能修進去,煩惱就會悉皆頓斷,即刻照見五蘊皆空,見到實相。因此,你們有緣的人,可以在這一法上用功夫,或是未來想要深入這一法參究的人,亦可參閱祖師大德對「參話頭」的開示錄。佛光山是人間佛教的道場,星雲大師非常的慈悲,知道我們的根器不像祖師大德那樣,所以要我們從作務修福當中,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修行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尤其要把佛法的般若思想確實的了解,才能看淡生死。所謂「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有什麼好歡喜、憂愁的呢?即使我們修行有了什麼體會,你認為得到什麼了嗎?要小心!那個認為得到了什麼的執著,將會障礙修行進步,因此,要發心立願。有大願心、大志向,才容易使道業迅速成就。我們修行菩薩道,就好像開著一部慈悲愛心列車在度化眾生。不斷的往前開,沿路兩旁的眾生需要飲食,就布施飲食;眾生需要佛法,就為它說法,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多生累世的親人。走在菩薩道上,要感恩接受我們布施的人,因為施比受更有福。但是開車的人,因為有佛法空慧正見,已經不住於自己在開車,也不執著於有這部車子,於相離相的發心布施眾生,即所謂佛法的「三輪體空」。施者、受者、中間物,都能無所住著。因為你發菩提心,修一切善法,度一切眾生,你的佛道也會圓滿。只要我們有道,就不怕沒有護持的人。你看每天禪堂有好多人在護七。我們在坐香,也要祈請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加被、護持,例如你打坐前可以祈請、稱念佛菩薩的名號,以求加持、護法。所以,大家要善於利用在禪堂的這段期間,把心靜下來。很單純、很簡易,樸實的如赤子之心。然後再提起參禪法門。大家繼續用功
推薦閱讀:
※魯智深真是三拳打死鎮關西嗎?花和尚綽號背後又隱藏怎樣一段情愫
※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年譜(全)(4)
※【小和尚的天涯第一帖】人生不是靠面容
※任志強是歪嘴和尚念歪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