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說茶|普洱茶江湖派別之分:老茶派(14)
來源:說茶網編輯:茶小乖2016-01-04 11:59:26
「傳統派」的歸來,普洱茶江湖由「百花齊放」一下變為千花齊放。甚至是「萬花齊放」,形成了一個奇艷的「普洱江湖」。即然已是「江湖」,就有不成文的江湖規距。而這個規距真的算得上是奇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就是所謂的「普洱江湖規距」。是個什麼景象呢,「個個是大師,人人是專家,江湖茶士游天下」。這便是真實的普洱江湖。
「各路」專家大俠及江湖茶士,對茶的認知各不相同,專家執觀點,商人執利益。這些分歧與共存本是可以理解的見知,現實中,大家彼此從不爭吵。更不會動武,雖然已身在「江湖」。畢竟,拳打腳踢有傷大雅。都是有涵養的文明人加茶人。文戰是避免不了的,專家紛紛寫書對罵持不同觀點的茶人。茶商則在茶台上指責別人的不是。一旦坐上屬於自己的茶台,茶台好比茶人的舞台。弄茶水,個人的唱功論調便開場了,好似博學的教授需要授課一番。海派茶人搞得像「茶教主」似的,手上的老茶已形同「葵花寶典」。似乎無敵於天下,笑傲整個普洱江湖。也只能說,「人家外來的和尚真的會念經。」
一般的茶人茶商,大都苦座於茶台前。心焦顧盼地等待著客人的光臨。「愁於水開無人客的心境」,更多的人是緣於生存的經營。理想早沒了,活命第一。用陳丹青老師的話來說,「去他媽的!先活下去再說!」同樣適合用於普洱茶界。售茶的行業有個特點,得能說會道,否則茶葉很難賣出去。茶台如擂台,講得好不好自己心裡明白,對手反正是自己本人。茶客呢,一邊品茶一邊聽著茶主人講述著「一片茶葉的故事」,隨著擂主的演說興緻與起伏,表情從一開始的迷茫繼而轉向了「情」空萬里,最後花兒一般的笑了。「普洱茶原來如此啊」!做茶人難,做普洱茶人更難。需非凡的口才與唱功才能把茶葉賣出去。要命的是,客人在耳聽途說的印象之後,茶葉的相關常識已經定型,道聽途說的常識是很難逆改的。因為,革新派跟你講科學,細分廠家弄批號,擺弄數據。比如分之式什麼的。傳統派跟你講大樹,述說神秘的山頭之戀及口感,如生津回甘之類的話題。而老茶派則跟你講故事了,道法幽深,境界最遠,已到了快成仙的地步。
「老茶派」,絕對算得上普洱茶中的高大上,價格大得呱呱叫。閣下如時常品飲普洱老茶,恭喜你已步入富豪的行例。老茶派的「掌門人」為海派茶人,主要為香港台灣的知名茶人。當然,內地也有部分老茶,一般年份都不長。時間能推到文革就不錯了。其中,也有許多的水分。海派茶人創立了所謂的「老茶派」,對普洱茶的傳播及聲譽有極大的貢獻。這個理論基於「普洱茶越老越值錢」,「越陳越香」的概論為普洱茶的生命力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
近30年來,內地的經濟迅速繁榮,有錢人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多了起來。權貴與富豪們的品味日益提高,對高品質生活有極為奢侈的追求。「什麼都吃最昂貴的,喝茶同樣如此。什麼貴咱就喝什麼,咱不缺錢!」就喝一個身份。商機難得,海派茶人歸來了,運作之後把老茶賣出了大價錢。號級茶由最初的幾萬元一餅炒到數十萬一餅。拍賣會上曾拍出1350萬(一提七片)的歷史天價。號級茶是清代末期老字號產品,至今已過百年時光。它更多的意義是歷史文物價值,是普洱茶文化的實物代表。在金錢萬能的時代,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金錢的力量。富豪變土豪,已富得囂張跋扈。「喝古董比藏古董牛逼」,在金錢淫威下,古董化成了湯水。好不好喝是另一回事,人家已經「口口入金」。這叫廣大的苦逼窮逼情以何堪?苦逼窮逼為這個時代的網路新名詞,正確的翻譯應是「廣大的勞苦大眾」才合理。不由感概,中國網民真是相當的智慧。
但反思之後一下大悟起來,覺得土豪們做得一點沒錯。而且,是很有文化的土豪才喜茶愛茶。起碼是喜愛國學文化的土豪。了解中國文化的意境審美。試想西方紅酒「老拉菲」十六萬美金一瓶。打開後且只能喝一次,而一餅茶要泡多少次啊。一片茶足等於幾百瓶拉菲的容量。相比下來就便宜多啦。它們都有一個共性特徵,無論喝多少加侖也成不了仙,甚至壽命也不會多延長一分鐘。它們之間不同之處是:「一個是水裡的君子,一個是水裡的小人」。
老茶清一色為生茶,號級茶為清代遺留茶品。印級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出品的,不論號級茶還是印級茶,清一色為濕倉茶。基本為」香港倉和台灣倉」,倉味已經無法避免和逆政,這也是老普洱茶的共性。無所謂的「干倉」可尋。這個結果是歷史的因緣所致。為何50年以上的普洱老茶沒有干倉老呢?答案很簡單,內地近代社會格局「又亂又窮還瞎折騰!」基於內地的文化調零與巨破,人的思想都無法容忍,更何況一片茶葉?更緣於那個時代經濟殘敗的人為之故。窮得沒有飯吃,那裡還有心情喝茶呢?更無文化的情懷。所以,老茶只能走向了大海,海派茶人張開熱情的懷抱擁入懷中。好生的保管,就這樣,歷史久長的普洱老茶主要基存於香港和台灣2個地方。
作者:劉素,本圖文轉自《自然之韻 細說普洱生茶》第六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