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報告

四川省涼山州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州級課題

《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實驗研究》

(2000年立項 2003年12月結題)

 

目 錄

Ⅰ.課題研究報告

Ⅱ.研究工作報告

Ⅲ.效果檢測報告

Ⅳ.成果鑒定書

Ⅴ.相關文章


  Ⅰ. 課題研究報告

一、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探索背景(一)課題簡介由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三校聯合承擔研究的《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實驗研究》系涼山州教育局普教科研資助金項目,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子課題。於2000年11月18日開題,2003年12月31日結題,研究時間為三年。(二)三校提出課題研究的歷史原由德昌二小地處城區,各種社會信息傳播快,經濟條件比較好。但生源背境複雜,外縣轉入臨時就讀學生佔全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他們的思想動態、行為習慣、心理素質等具有相當差異。寬裕小學地處經濟較發達的農村,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已經取得較好成績。人們已經具有較好的教育意識和培養的目標,對教育實驗工作持積極態度。老碾小學距離縣城較遠,交通不便,信息相對閉塞,但民風純樸。對教育接受態勢良好。三校地域特點和教育狀況在農村教育中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對其學生進行實驗,探求出的一般規律、方法和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踐價值。(三)本著「三個需要」確立了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是社會培養目標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在社會領域和科技領域的縱向和橫向滲透,促進了科技成果轉換成生產力,從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加快了歷史前進的步伐。社會的發展呈現出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態勢。知識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強弱的標準。未來經濟的發展,將高度依賴於知識的儲備,人才的儲備。具有良好個性品質的建設者正是未來社會建設的需要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有個性特點、創新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從而推動社會的高速發展。2、是學校教育目標的需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校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今天的受教育者,就是明天建設社會主義的棟樑。他們的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心理品質,正是形成個體完整人格的要素之一。學校有責任把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作為學校工作的目標和任務來完成。這也是按照江澤民同志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的:正確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使他們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一個關於我國教育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的精神來指導學校教育工作。3、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著名心理學家黃希廷講:可以毫不誇大地說,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只有心理健康,學生的德智體才能得到全面發展。只有心理健康學生今後才能適應社會激烈的競爭並立於不敗之地。心理變態,人格不健全,不僅成才無望,而且會給學生的家庭帶來無窮的痛苦和煩惱。人總是希望取得成功的。而取得成功和獲取成就感,都要來之於艱苦奮鬥、鍥而不捨的努力、擁有克服困難、忍受寂寞、承受心靈和肉體磨練的意志和創新品質的人,才能實現自身價值。因此,良好的個性品質將為滿足個體高尚的需要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意志力的保障和物質前提。我們對課題的組織實施過程,就是以社會的需要、學校教育的需要、學生成才的需要為基礎。以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為前提。應用系統論和方法論,科學地分析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形成的各相關因素和內在聯繫。抓住特點,尋求規律,為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找到一個科學的、一般性的、可操作的、適用性的方式方法。二、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理論研究(一)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內涵和外延1、良好個性品質的含義。  《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個性為: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的比較固定的能力、氣質、稟性,以及興趣愛好等特性。  培養良好個性品質,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情緒活動、意志活動、個性活動、生活習慣和人際關係等方面,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使其具有的人格特徵,符合社會倫理道德要求,能運用正確而發展的觀點,分析社會與人、內在與外在、和諧與矛盾等基本現象。一句話,就是健全人格的培養。2、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外延。  就學校教育來說,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是指:學校通過管理育人、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等途徑,向受教育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策略,在構建認知的同時,培養學生完美人格。也就是組織者通過課堂教育、活動教育、事件教育、社會教育等,對學生進行認識自我、調控自我、承受自我、發展自我的教育。我們的培養過程,就是要沿著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培養目標,從學生的個體特性入手,尋找群體的一般性。既注重個體的發展,更注重全面發展的群體。(二)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目標  通過小學六年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健康的個性心理,高尚的品德行為,良好的文明習慣。正確的需要、動機和興趣。即: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體育衛生習慣。能關心理解他人,正確認識自我,有較強的責任感,是非判斷能力。能吃苦耐勞,意志頑強,積極向上,具有創造能力等等。(三)課題研究的思路  從良好個性品質的理論認識→到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與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探索→再從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策略的制定與實施→到良好個性品質得到全面培養→最後形成辦學特色,達到實驗目的。(四)課題設及的基礎學科  教育學、心理學、哲學、統計學等學科是基礎。同時,為了便於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也為了便於課題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相結合,更為了從我們的認識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實際出發,我們把著眼點放在心理健康教育這個大範圍內,從兒童的生理與心理特性、心理系統的內在過程、心理與行為的聯繫與矛盾等方面來確定研究的子課題,我們要求教師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史,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標、基本思路 和實施策略,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技術等。(五)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操作原則  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就要依靠培養的操作原則,抓住培養的契機,有張有弛,有法有度。1、說理教育與實踐行為相結合的原則。  說理教育是學校通過各種教育載體,向學生提出要求,講明原則,對偶發事件給予完滿處理的過程。說理教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對相關問題給予說明、解釋、引申、提示。可以是一段話,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問題。它重在明理。  實踐行為,注重通過動手和對具體問題的操作層面來教育學生。它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創設情境和操作空間。有意識創設,是指根據教育者的主觀需要或受教育者的客觀要求,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安排一個具體活動環境和製造一種氣氛,讓主體親自參預,在活動中受到教育。無意識創設,是指教育者在預先沒有準備,但當前的環境、氣氛和學生的接受態勢又特別適合。教育者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  說理教育與實踐行為相結合,使學生從聽、說、做中感知、領會,熟練。形成習慣的遷移,不僅能自我控制,還能自我發展。2、高要求與低評估的原則。  對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應提出較全面的要求,明示給學生,規範他們的言行,同時也要兼顧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需要和個性特點,給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與自尊心。只要是發展,是提高就行。不要整齊化一,千人一面。即:「取法其上,要求其中。」古人說:「攻人之過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過高,要令其可從。」3、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化」原則。  知識化原則:獲得相關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知識、關係。重知、明理。  生活化原則:在知識化的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懂」,還要會「做」。自動化,一般化。重實踐與遷移。  個性化原則:充分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個性化傾向。促進個體建設。  智能化原則: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經過學習與強化,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得到培養,在一定情境下,達到無意識的自動化的心理傾向。4、遵循心理輔導的原則。  「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心理健康的學生,才能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發展。遵循心理輔導的原則,是個性品質 得到發展的前提。它包括:「尊重與愛心原則;啟發自覺、情理結合原則;寓教於樂原則;全面發展原則;點面結合、預防為主原則;保密性原則;促進成長的非指標性原則。」(六)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策略1、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將通過環境熏陶,各類集會,宣傳活動,制定激勵機制等途徑進行教育。清新、整潔的校園環境,和諧、友好的人文環境,其育人功能,是任何說教式教育無法代替的。它內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外可以規範約束人的言行。一方面,學校對校園環境進行科學規劃,並組織實施,力求整潔美觀。綠樹成蔭,花香四溢,優雅怡人。另一方面,加強內部管理與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主要表現在有明確的目標、科學的管理、高尚的師德、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2、班級教育。  班級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主渠道。通過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組織、管理和班級輿論,來促進班級成員的個性品質的培養與發展。對班主任理論認識的提高和管理能力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設立特色班級或實驗班級、確定班級培養目標、制定培養策略、組織實施、分析總結、效果檢測等是班級教育的核心。3、學科教育。  根據各學科教材的特點,從不同側面,以不同方式,對學生進行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要求參研教師擬定培養目標與計劃,突出學科特點,並結合學科特點進行教育與探索,達到優化教學、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4、活動課教育。  活動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並使其全面、和諧、主動、活潑地發展的又一途徑,是學校課堂教學的補充、延續和發展。尤其是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形成,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活動課教育在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中具有實踐性、綜合性。以學生個體、小群體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充分展示個人才華是活動課教育的核心。5、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德、智、體、美、勞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思想的一致性,是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關鍵。通過家長會和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系統的教育教學培訓,達到了解教育、認識教育、運用教育的目的。從而建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網路化。讓家庭教育自覺地、有意識地投入到對子女的培養,成為學校教育的補充與延續。6、社會教育。  通過社會約束和限制行為來促進與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是社會教育與其它教育不同點之一。三、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實踐探索  通過培養途徑,使良好的個性品質從說教性的外化過程轉化成穩定性的內化過程,需要廣泛探索適合學生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方法。使學生通過自身能動的心理活動和調動人體的感知器官與思維,主動地把外化的教育要求,在參預和體驗中內化為相應個性品質結構。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採用了以下八個方面的基本方法。(一)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和研究體系,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構建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認知體系1、構建認知體系的依據。  現代心理學已證明,對一事物的認識,必須是此事物或相關事物的直接影響,刺激人的中樞神經,在經歷了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大腦才能逐漸對此事物有由淺 入深,從個別屬性到一般屬性的反映,再經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具體到事物的表象與內容,這樣就完成了對事物的認知過程。在認知的基礎上,通過應用,實現遷移,形成一種習慣,達到培養的目的。由上述可知,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必須向學生的感知器官「輸入」一系列的認知要素。即:要遵循的各種原則、準則、規範、要求,或是概念、觀念等等。2、操作過程。  認知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具有一般性,也有個性差異。雖然本課題注重個體傾向性的培養,但在概念認知上,我們主張全員參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智力特點,內在需要。向他們灌輸系統的知識,學會掌握、分析、比較、判斷、去腐存精,形成原認知能力。  〔1〕很抓學校的德育工作。通過晨會、國旗下的講話、少先隊會、班隊會等,向學生講明我們的要求和作為一名合格小學生應該樹立什麼樣的理想、確立什麼樣的目標,如何規範自己的言行,並為理想而奮鬥的精神。要想取得成功,我們必須具備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持之以衡的意志品質等。  〔2〕以專題講座和培訓會來體現我們對學生具體要求。比如「怎樣做文明守紀的好少年」,「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守則」專題講座。  〔3〕充分調動和運用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強化和細化各項要求,並作大量而細緻的工作。  事無大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在日常工作中給學生建立了一個做什麼,怎樣做的認知體系,對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主要是落實《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三)將課題細化、建立子課題子課題實驗工作安排表    子課題名稱   研究教師   學校   誘發興趣培養個性   楊鐮宇   二小   差生個性心理的探索   陳英   二小   加強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蔣佳駒   二小   轉變中等生促進發展的策略   王紅梅   二小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   李春燕   二小   學生集體觀念的培養   黃婭麗   二小   發揮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諸發衛   二小   通過情境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素質   謝成英   二小   小學生愛美情感的探索   張曼   二小   培養學習興趣 促進心理健康   劉遠興   二小   抓行為習慣促個性發 寬裕小學 寬裕小學   加強品德教育促個性發展 老碾小學 老碾小學  在實驗初期,我們擬定並確立了十二個子課題,落實到學校和各個實驗班級。  對子課題的研究,豐富了課題實驗工作,從縱向和橫向給予了完善和加強。下面僅以寬裕小學確立的《抓行為習慣、促個性發展》為例,對其主要研究思想和方法作簡要介紹。1、課題的提出與構想。  對小學生來講,行為習慣最能體現其個性品質。習慣是由於重複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並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它是一個人不需要外在監督和意志努力即可自動實現的行為。它可使行為經常化、鞏固化。課題以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為主要研究對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習成就的需要。它可使學生終身受益。衛生習慣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是通過後天教育和學習而形成的。小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既保持了環境的整潔,也增強對疾病的免疫力,同時促進了身心健康發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2、課題實驗的目的。  經過長期對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的培養與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通過實驗,獲得一系列良好的、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使教育管理和教育實施目標明確、操作具體、效果顯著。3、提出了考查內容及要求。  學習習慣 衛生習慣 1   有預習新課的習慣 有勤洗頭洗澡的習慣 2 有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 有勤洗頭洗澡的習慣 3 有積極思考舉手發言的習慣 有早晚刷牙漱口的習慣 4 有積極討論的習慣 有早晚刷牙漱口的習慣 5 有做筆記的習慣 有幫助家長做適當家務的習慣 6 有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有打掃房間整理學慣用具的習慣 7 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有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8 有複習的習慣 有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的習慣 9 有認真考試的習慣 有不吃零食的習慣 10 有細心檢測的習慣 有正確用腦、用眼的習慣 11 有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 有講究飲食衛生的習慣     總之,隨著子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取得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成果,從各個側面豐富了總課題,這是點和面的關係。(四)特色實驗班級的建立  當課題逐步深入到學校的常規工作和廣大學生中去之後,建立特色班級就水到渠成。首先由班級根據自己培養需要,向課題組申請,並寫出書面報告,說明培養的目標是基於發展、還是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闡明培養的基本方法。學校認真審核後,由校長給班級掛牌。我們的基本要求是有特色、從小處著眼,有針對性和側重點。實驗時間為一年。其次,我們對參研教師也提出了要求,希望他們認真學習,努力鑽研,克服困難,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索精神,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改進,以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特色實驗班統計表 特色實驗班班名 承擔班級 承擔教師 自主班 六 一班 楊鐮宇李春燕 勤奮班 五 一班 王增瓊劉洪武 小主人 四 一班 陳英諸發衛 奮進班 二 一班 黃婭麗唐志瓊 文明班 二 二班 何春娣袁正友 良好行為習慣實驗班 一一班二一班三一班四一班五一班六一班 各班班主任和數學教師 良好衛生習慣實驗班 一二班二二班三二班四二班五二班六二班 各班班主任和數學教師 品德行為實驗班 中心校六個班 各班班主任和數學教師   現在我們總共建立了特色班級十五個。  每個特色班勻有自己獨特的要求和培養方法,做了不少的筆記和手記。統計了很多數據,為課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比如:二年級三班。班名叫:「自主班」。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自主性為中心。培養方法:  (1)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的親自參與,直接體會,自我悟導,公開表述,展示個性。教師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由單一的集體活動變成了形式多樣的個人活動、小組活動、跨組活動和創立活動。讓學生在同一時空中,在不同的層面上與不同的對象合作、交流,自悟自得,同悟同得,深悟深得。在大量的、充分的活動中主動發展,自主得到培養。  (2)在班級管理中學會自主。班級公開招聘班隊小幹部,讓他們自主管理班級,設計並組織班隊活動。讓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等方面得到培養。  (3)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主。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做到多動腦,有計劃,有目的,成為能幹的好孩子。  培養的結果:通過一年的實驗,班級學生形成了獨立思考、主動行為的能力。他們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辯論,勇於探究,自我評價。半數以上學生真正做到了問題由自己提出,規律自己去發現,學法自己去總結,效果自己去評價。學生素質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培養,良好個性品質逐步形成。(五)個案實驗研究工作,積累了不少的原始資料,為研究和培養提供了比較客觀的數據和文字  現在我們已建立了500多份學生個人檔案,占研究對象的48%。這對了解學生,分析學生行為背境,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提供了科學依據。對加強個性培養和發展個性有非常好的作用。也便於比較、分析和操作。特別是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變化。1、確立培養對象。  選擇培養對象的一般原則是以班級為整體,在整體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和傾向性的個體,人數占班級的50%,或更多。應考慮的因素有:現在的個性特點,學業狀況,家庭因素等。2、確定培養目標。  確定培養目標的高低要因人而異,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從學生的氣質入手,結合性格特點,擬出一系列相聯繫的目標進行培養。總結完成情況時,不能單一地、孤立地看一點或一面,造成評估的不客觀,從而喪失培養的積極性和兒童的自信心。3、操作方法。為使個案研究與結果分析,有理有據,客觀實際,要求參與教師按要求完成《個體實驗統計表》進行操作並不斷完善。  附表: 個體實驗記錄表填表說明:  〔1〕學生現狀分析:教師必須通過正面了解,查看 以前記錄,觀察近一段時期的表現,具體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優點和不足,用列舉法來填寫。  〔2〕教師評價:針對學生特點提出的,充分考慮縱向比較,肯定他(她)在原基礎上的每一點進步和不足。  〔3〕家長評價:通過家訪,整理談話記錄,給予填寫。包括家長對子女性格特點的好惡,對子女行為的支持程度。比如,家務勞動,作業習慣,作習時間,交友等。對子女培養的觀點、要求,以及對子女的希望。  〔4〕提出目標:參考原則二。  〔5〕培養策略:是根據前幾欄情況提出初步的構想。  〔6〕培養記錄包括:開展了什麼活動,培養什麼品質,學生的應激情況怎麼樣,優缺點,相應採取了什麼措施,怎樣捕著教育的時機,運用過程,取得結果。要注意培養的一至性、可變性、長期性、效果的隱含性。(六)建立心理信箱和心理諮詢室  心理信箱的建立,為學校和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彩虹橋。學生們把自己的心事、煩惱、疑問悄悄訴說出來,得到教師的理解、幫助,情感得到了溝通,問題得到了解決。我們要求教師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嚴格遵循心理諮詢的原則,及時而負責任地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三年來,我們收到學生來信二百六十八人次,共回信二百四十六封。其中有二十三個同學是兩次以上來信,與諮詢教師敞開心扉,同研共討。  在輔導過程中,我們認為提高輔導教師的輔導能力是輔導工作取得成績的關鍵。小學生的可塑性強,情感易轉移,從而使其從不良行為到良性適應時自然縮短。根據認知諮詢心理學的理論觀點可知,輔導教師只須與學生找出不適應性認知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學生建立並提供學習和訓練的方法,矯正觀念,讓學生的認識更接近現實與實際,就為有效行為。教師的角色沒有轉換,學生對教師的高度信任與崇拜,加上他們對教師教導的無條件接受態勢,使輔導過程在無矛盾情況下進行,易於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在課題開展初期,我們積极參加各種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的培訓工作。回來後成立了以三位教師為核心的輔導小組,定期進行理論學習、經驗交流,對學生信件進行集體討論,結合學生檔案分析原因,確定輔導策略。在認真總結與反思過程中,使教師的輔導水平與能力,在短期內有了量的積累和質的變化。為進一步高效開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七)以年級教育為點,全面推開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與實施  班級授課制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組織教學》一書中有這樣的說明:「一方面,學校教育本身就是使學生在集體環境中,通過集體的學習和生活實現發展目標的。另一方面,學生個體的正常發展總是依賴於具有學習和集體生活意義的具體空間。」也就是說,學生的身心發展,從主客觀來看都要依賴於班級教育,只有發揮班級教育的優勢和教師與集體的主觀能動性,來促進個體的發展,才是最佳的培養方式。三校參與班級有86個,參研教師168名。  讓班級教育和課題研究緊密結合,既是目的,也是需要。班級的積極因素主動投入,是課題成功的關鍵。我們主要採用了以下步驟和方法來實施。1、宣傳與培訓結合,提高教師素質,調動參預意識。隨著課題研究的展開與深入,課題組都及時將研究的意義、理論依據、實踐基礎、內容、方法、措施等,向教師講解、分析,提高和誘發科研意識。使其積極投入思考與研究,達到集思廣義,全體參與的目的。要求教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逐步提高。三年來,三校派出主研人員29人次,到成都、樂山、西昌等地參觀學習。在縣內和校內組織學習和培訓63次,學習人員近兩千人次。2、按照學生心理的、生理的特點構建各年級的培養理論和方式方法。找到學生自我規範、自我調整、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一般規律。  在低段:以自我規範為主。即:以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習慣的養成為主。用直觀、形象、生動和灌入式的方式,向學生講解並強化要求。以說理教育方式為主,加強教師監控,學生監督和自我規範。  在中段:以自我調整為主。把已形成的觀念,習慣,品格等進行剖析、分層、提高和完善,形成有自我傾向性的人格特徵。是一個自我發現、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過程。主要是在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並確立發展目標和具備保證目標實現的相關因素。  在高段:以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為主。是良好個性品質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通過認知、實踐、鍛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與品性的優劣,在控制自我的基礎上有發展。主要是加強優秀品質的理論學習和一些好性格的培養。(八)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  現代教育已證明,學生的個性品質的形成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學校的培養是否達到目的,主要是看良好習慣的遷移與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家庭組合、成員分工、價值觀念,教育目的等都發生了變化。它與傳統的矛盾必然波及到不諳世事的孩子身上,令他們束手無策,無法應對。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同時,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面對的都是一個子女,家長的綜合特徵通過深深的愛,高高的期望,家傳給了子女。所以對家長的教育,是開展好課題、落實好課題的關鍵。  教師與家長及時有效的管理、教育、規範與交流,使學生在"兩個"環境受到同等"待遇",保持教育的一至性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課題組與家長學校一起對家長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訓。三年來,以《現代家長應知應會手冊》《寫給世紀父母》《讀懂你的孩子》為教材,分別對六百多名家長進行了二十二次面授。內容從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出發,從各個方面和角度,揭示了發展的一般規律,培養的基本方法,闡明了一個新世紀的家長應該具備怎樣素質。廣大家長積極支持,主動配合,反映非常好。雖然在短期內我們無法定量,但我們想信一個高素質的家庭,培養一個優秀孩子的概率決不會低。四、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經過三年的研究,有效地優化了學校的各項工作,教師的科研素質得到了培養,教學質量在逐年提高,探求出了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基本方法、內容、模式、以及發展規律。「德、智、體」諸方面得到了發展,家庭教育意識得到了增強。所以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1、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一般規律.  建立概念: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必須通過人腦的思維,對相關事物有辨證而客觀的認識,從而建立系列可行概念。即:在大量刺激信息的感知上,形成基本的條件反射。  引導行為階段:一方面是外在信息的疏導與連結,形成易感易識的信號,幫助人腦對事物的直接感應。同時,對個體的主觀態勢,也是引導行為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方面。抓住個性特點,因才施教。  強化行為: 是指以行為訓練、語言訓練的方式,採用強制或非強制的方手段,通過反覆的訓練,讓主體接受並建立對與錯、好與壞、主動與被動等概念。最終形成習慣性或非習慣性的行為 。  內化行為:強調主觀對信息的整合與認同,積極響應。同時也是有選擇地約束與支配的過程。  表現行為:是一個實踐過程,也是個性品質行為化的過程。是培養的目的。  從向學生建立良好個性品質的基本內涵,到幫助他們認識與理解,從利用各相關有利因素,對學生行為進行培養,到學生形成高尚的品德行為、良好的文明習慣,並充分展現在個人行為上。這五個環節既強調各自的實施則重點,也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  2、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了培養。  對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加強素質教育的探索有了一定的認識,總結了不少的經驗,為提高辦學效益和辦出特色學校奠定了基礎。 學校從紀律和衛生兩個方面來檢查和督促,通過調查統計與比較,我們可以看到課題實驗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  德昌二小班級流動紅旗獲得統計表合計 公地衛生(班次) 教室衛生(班次) 班級紀律(班次) 百分比 1999年上期 63 21 20 22 20% 2003年下期 137 42 48 47 42%     說明:以全校十八個班級,每學期以十八周統計。  分析:學校在實驗中,對各班公地衛生和教室衛生的清掃提出了速度快、徹底乾淨,並且保持好的要求。對班級學生從到校、上課、自習、課間操、集會等上學的一切時間以快、靜、齊為標準。並列表量化打分。一周後,統計評比,成績優秀的班級發給流動紅旗。流動紅旗就成了班級工作成績的綜合體現。從實驗前後的統計表可以看出,流動紅旗的班級獲得率從20%上升到42%,提高了22%。學校衛生的打掃與保持,班級紀律的自我管理在實驗過程中都有明顯的提高。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了培養。  20分鐘內隨機抽查學生隨手丟拉圾人次統計表隨地亂丟拉圾學生(人次) 自覺投入拉圾箱學生(人次) 隨手撿拉圾學生(人次) 1999年上期 35 64 5 2003年上期 10 105 42   分析:習慣的養成是個性特徵的表象,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基礎。實驗前和實驗後的隨機統計數據表明,通過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逐步得到改變,隨地丟拉圾的人數減少了,而養成隨手撿拉圾習慣的兒童卻增長了8倍。說明兒童時期是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通過培養,好習慣易於養成,不良習慣易於改變。  分析:在同等條件下,高年級學生的行為習慣優於低年級。但是通過培養後,低年級學生表現得更積極和主動。所以習慣的培養易早不易遲。學生在實驗中增強了衛生意識,行為習慣得到良性改變,這正是我們實驗的目的和意義。3、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實驗中,由於教師的主動參與,改變了一些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加上培養措施的逐步落實,學生的健全人格得到了培養。同時影響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的形成與發展中,逐步養成良好個性品質。從實驗對比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狀態明顯優於其它班級學生。性格樂觀、思想活躍,心理素質良好,個性得到了張揚。4、提高了教師隊伍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  在研究過程中,促使教師們自覺學習了教育學和心理學,及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為了拓寬視野,查看了很多資料。同時,教師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加強,他們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得到了鍛煉,迅速成長起來。 5、論文。  三校一共撰寫相關論文三百六十六篇,獲得獎勵的有四十二篇。省級以上12篇,州級8篇,縣級11篇,校級11篇。在州級以上教育刊物刊發了近一百三十篇。其中2002年12月出《涼山教育研究》增刊一集,發表39篇,2003年12月出版論文集一本,共74篇,在《教育科研通訊》上發表4篇,在四川教育》《涼山教育》《小學教育參考》等刊物上發表23篇。6、存在的問題。  三校共同研究,感到最困難的是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需要得到社會、學校、家庭,從認識、到要求、到行為都保持一至性。這種思想卻很難統一起來,形成合力,共同作用於學生,促進他們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教師的素質還有待提高,以適應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包括理論修養、研究能力、總結提煉能力;研究工作還不夠完善,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目的。理論認識、發展規律的探索和測評工作都有一定的差距。  在實驗的三年中,學校常規管理、教育教學工作,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了提高。形成了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以教學促質量、以質量求發展的良好態勢。同時,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將以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髮展為目標,繼續搞好深化研究工作。為教育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執筆:劉遠興 2003年11月11日

返回目錄 

Ⅱ. 研究工作報告  

  本課題於2000年3月由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三校聯合發起,三校從地域因素、生源因素、經濟狀況、教師結構等諸多因素的反覆論證,選定《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在論證可行性的基礎上,即刻建立了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實驗研究小組,經過緊張而有序的籌備,於2000年11月28日開題,按課題實驗報告的規劃,今年擬揭題。現就課題領導小組三年來的工作情況簡要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確保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課題領導小組,既是課題的研究實施機構,也是課題開展的領導機構,自建立以來,認真組織實驗人員查閱資料,分析情況,制定課題實驗報告。結合課題實驗研究情況,領導小組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與措施,先後制定了《實驗人員管理制度》、《實驗工作管理制度》、《實驗經費保障措施》和《實驗成果管理及推廣措施》等,為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在這三年中,儘管由於工作的需要,不論是課題實驗人員,還是課題領導小組成員,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課題領導小組仍然按照實驗規劃,「確立人走結構不變」的基本工作思路,抓一切機遇,堅持不懈地開展工作,確保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實驗的任務、範圍、階段。  1、《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主要任務:  第一是探索良好個性品質發展的內外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勤奮守紀、心理健康和意志品質;第二是在探索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方法與途徑的過程中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第三是優化學科教學和育人環境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  2、《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研究範圍:此課題分別在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地理環境、人文因素、生源狀況、教師素質結構、經經濟等有較大差異的三校進行。  3、《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實驗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預備、學習階段,第二探索實驗研究階段,第三總結經驗、推廣階段。其中探索實驗階段又可分為:搞清楚「良好個性品質」基本含義、探索實驗方法、對學生施與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四個階段。  三、研究力量的安排課題領導小組:  馬廷君(德昌縣教育局局長), 胡永宗(德昌縣教育局副局長),兩位局長主要對課題進行宏觀管理和領導。  李林(德昌縣教研室主任,主要對課題進行調控指導,對外聯繫等)  趙有璋(德昌一小校長,課題組組長,領導課題實驗研究工作)  王祖會(德昌二小校長,領導課題實驗研究工作,協調三校各子課題的研究和對變動的研究人員參與各校適時補充)  劉友孝(寬裕九年制學校校長),肖雄(老碾九年制學校校長)二位主要負責本校子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和經費的保障,以及對本子課題研究人員的管理。  課題主研人員;劉遠興(德昌二小教師,課題研究組組長,主研人員)參研人員:  蔣佳駒、 王洪梅、陳英(二小子課題主研人員)  鄭平華、駱正蓮、王勇(寬裕子課題組主研人員)  盧本霞、普正才、劉克江(老碾子課題組主研人員)課題指導人員:  涼山州教科所:鄧曉波、何良朴、諶業鋒  西昌師專心理系:耿德春  西昌一中教科室:陳勇  德昌縣教研室:黃乾倫  四、課題實驗情況。  我們實驗研究的《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這一州屬省級課題的一個子課題,儘管如此,為確保實驗研究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成果的可實性,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分出子課題,在子課題下再分設不同的研究點,圍繞子課題和總課題展開研究工作,三校共有168位教師,86個教學班,3279名學生投入到研究過程中,做到了有點、有面點面結合,增強了實驗的效度與信度。課題領導小組在加強課題研究的領導的同時,十分注重研究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先後組織研究人員29人次前往成都、樂山等地學習;根據經費情況認真挖掘自身優勢,積極組織縣內和校內的學習培訓,組織縣內培訓9次,參與學習培訓人員300餘人次;開展校內培訓54次,培訓人數1670人次;請專家進行專題指導性培訓1次。開展形式多樣的各級各類的學習與培訓工作,極大地提高了實驗研究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認真組織參研人員開展研討和交流活動。三年中組織專題階段報告會兩次,由縣教研室和課題組聯合組織課題研討會7次,參與人數129人次,校內分子課題研討29次,參與人數合計536人次,使整個實驗研究工作經常化、制度。  在加強研究過程管理的同時,認真探索研究的方法。課題領導小組覺得,實驗研究的方法,決定了研究的結果,儘管實驗研究也有不少已確定的方法,但我們認為,課題研究的方法,尤如我們的日常教學所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所以,我們把探究課題研究的方法,作為課題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認真抓。以心理諮詢室為依託,展開對研究方法的探索,三年中收到學生有關諮詢信件300多封;對研究對象中的213人進行了專項統計調查和分析;收集和整理個案51個,還把活動、追蹤、問卷、分設實驗班和對比班等多種形式與方法結合起來,有效地推動了實驗研究工作。  五、加強日常管理和階段工作素材的收集與整理。  課題領導小組把加強日常管理,作為促進課題研究的有效措施。三年中課題領導小組召開專題工作會14次,課題研究人員工作會8次,專題理論學習會6次,課題領導小組工作要求,深入到各校指導和分析各子課題的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對好的作法和經驗及時通報和交流,做到集中研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保障信息互通和優勢互補,保證了課題實驗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把加強素材的收集與整理,納入日常管理工作,三年來共收到相關論文366篇,其中獲各級各類獎的有42篇,在教育報刊上發表的有67篇;研究人員的階段實施計劃76份,階段工作小結67份;積累相關圖片資料205張,音像資料(光碟)4張。2002年在利用《涼山教育科研》這塊宣傳和報導涼山教育科研信息的陣地,出了專刊一期,決定集整個研究過程中的優秀論文,出論文集一本。  六、經費投入情況。  儘管我們各校的辦學經費都十分困難,但在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中所必須的,各校仍然給予了保障,共投入實驗研究經費三萬四千餘元,保證了課題實驗工作的有效運行。  七、課題研究帶來的效應  通過三年的實驗研究工作,給三校帶來的是:  1、教師隊伍產生了質的變化與飛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育科研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達到了以實驗研究促進教師成長和提高質量的目標。  2、良好校風得以形成。學生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勤奮守紀等基本養成。  3、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意志品質的培養。 (課題領導小組 趙有璋 )

返回目錄 

Ⅲ. 效果檢測報告

成果(或課題)名稱:《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實驗研究》研究單位:德昌二小 寬裕小學 老碾小學 檢測單位:涼山州教科所      德昌縣教育局 檢測完成日期:2003年11月18日一、課題情況課題(成果)名稱:《培養學生良好性品質實驗研究》課題負責人:趙友璋、王祖惠、劉友孝、肖雄課題來源:自選、州教科所立項批准立項時間:2000年10月日批准立項文號:涼教所(2000)22號二、向檢測組提供資料實施方案:3份(三校各一份)階段實施計劃:76份階段總結:67份研究人員:10人主研人員:  劉遠興 德昌二小 小學一級教師蔣佳駒 德昌二小 小學一級教師王洪梅 德昌二小 小學高級教師陳 英 德昌二小 小學高級教師鄭平華 寬裕小學 小學一級教師高啟梅 寬裕小學 小學一級教師駱正蓮 寬裕小學 小學一級教師王 勇 寬裕小學 小學一級教師盧本霞 老碾小學 小學一級教師普正才 老碾小學 小學高級教師  劉克江 老碾小學 小學一級教師學習培訓:平均每月一次以上組織參加研討會:校內組織研討會72次,州教科所組織研討會4次,省教科所組織研討會2次其它資料:學生良好個性品質調查原始記錄;課題組活動原始記錄;課題實驗計劃與總結;教師研究論文、個案。三、檢測情況說明測查重點:課題實驗具體工作情況,課題實驗取得的成果及認識。檢測人員組成:巫明英(州教科所副所長、中學高級教師)、何良仆(州教科所理論室主任、中學高級教師)、唐代瓊(州教科所教研員、小學高級教師)、李林(縣教研室主任、中學高級教師)、黃乾倫(縣中學高級教師研員、小學高級教師)檢測時間:2003年11月18日檢測對象:三校課題研究組檢測的方式方法:(1) 查閱資料:5卷,250份(2) 聽課:聽黃婭麗老師執教的心理健康活動課《我為我家添歡樂》(3) 座談會:與三校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小組成員進行座談(4) 其它:四、主要教改措施所產生的教育實踐直接效果1. 實效措施認定(主要由哪些觀念、措施帶來教改效果)(1)通過學習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關於教育的談話」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相關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來指導研究工作。(2)通過一次問卷調查;三年的班級和學生行為活動統計;建立學生個人心理檔案,全面、具體、準確地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情況。(3)三校對課題工作大力支持,三年來直接和間接投入經費34000元。(4)從學生心理和行為兩個方面入手,根據《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行為規範》,提出了培養的具體措施和要求,同時設立了特色班級10個,實驗對比班24個,建立了心理信箱和心理諮詢室,以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與學生全面溝通,平等交流,促進全面發展。(5)通過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系統培訓,掌握現代教育技能和教育思想,形成教育一至性。2. 主要效果(學生方面、教師方面、教育運行機制方面)(1)經過三年的研究,有效地優化了學校的各項工作,學生的行為品質和心理健康得到了培養,辦學質量逐年提高。(2)基本掌握了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一般規律。即建立概念、引導行為、強化行為、內化行為、表現行為。這五個環節既強調各自的實施側重點,也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3)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得到了培養,表現在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生活習慣上有明顯的提高。(4)由於廣大教師的參與,改變了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加上培養措施的逐步落實,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5)提高了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三校一共撰寫相關論文366篇,獲獎42篇。其中省級別12篇,州級8篇,縣級11篇,校級別11篇。在州級以上教育刊物發表130篇。3. 成果推廣所產生的效果(1)在實驗中建立了一個培養體系:即學校教育、班級教育、學科教育、活動課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這對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密切聯繫,加強了對學生思想行為和心理行為的影響。增強了教育效果和力度。(3)教師通過對課題的研究,從理論認識、探索方法、總結提煉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為學校教育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五、研究過程真實性1、課題研究來源及研究歷時:自選申報立項,歷時三年 見證人姓名及所在單位:諶業鋒(州教科所研究員,中學高級教師)2、研究實施的範圍(主要教改措施的投放範圍)  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  見證人姓名及所在單位:李林(德昌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3、研究力量投放情況(1) 組織理論學習的情況  在課題實驗的三年中,三校要求每周的業務學習時間,必須拿一節課來學習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比如:《教育學》《心理學》《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諮詢》等。課題組每月要組織主研人員集體學習和討論。學校要求教師訂閱《教育科研通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等雜誌,教師所作讀書筆記一百三十多本。(2) 組織研討活動情況  三校課題組三年來共進行集體活動28次,校內平均每月一次活動,共計72次。2000年7月28日,課題組正式組成,並通過課題立項報告和項目議定書。2000年11月19日,三校課題組在德昌二小舉行開題會,州縣教育局專家和領導對課題工作作了評審發言。2001年10月14日,課題組召開第一階段總結會,縣教育局教研室領導到會發言。2003年3月14日,課題組召開第二階段總結會,邀請了州教科所諶業鋒老師和縣教育局教研室領導參加,指導工作。2003年9月23至26日,縣教研室和課題領導小組對三校課題工作進行自查,在此基礎上擬定結題工作日程和具體要求。2003年11月18日州縣教育科研部門對課題進行檢測。(3) 考察學習、專家諮詢情況  2000年6月16日,課題組劉遠興、鄭平華、盧本霞到樂山市參加由省教科所主辦的四川省「習慣」類課題研討會。2000年7月20日,劉遠興參加由州教育局在西昌師專開辦的全州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2000年10月9日,課題組主研人員一行6人到寧南縣參加由州教科所組織的《州級教研員培訓會》,同時觀摩寧南縣朝陽小學《減負增效,培養素質》開題會。2001年3月,二小教師共5人到西昌參加教師素質培訓。2001年6月21日,課題組劉遠興、鄭平華、盧本霞到西昌一中觀摩《民族地區中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研究》課題鑒定會。2002年7月26日,課題組劉遠興、鄭平華、盧本霞老師到成都參加《全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研修班》培訓。2002年9月18日,課題組劉遠興、鄭平華、盧本霞到西昌參加《涼山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培訓會。  課題組邀請了州教科所、西昌師專、西昌一中、縣教育局教研室的諶業鋒、耿德英、陳勇、胡永宗、李林、黃乾倫為課題顧問,多次到校對課題進行指導與培訓。檢測結論1.課題研究方案目標明確,過程清晰、措施具體、結論客觀,效果明顯。課題研究資料翔實可信。2.課題研究注重實踐性,通過了大量的調查、統計、輔導、活動等多種形式,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根據三校的地域特點和人文特點有的放矢,抓住契機,做了大量而細緻的工作,有一定的轉化效果,抓住典型,帶動全面。3.課題堅持實事求是原則,通過實驗,使受教育者發生變化,教師觀念發生變化,領導辦學觀念發生變化。課題組成員寫出了上百篇相關論文,分別在全國、省、州、縣有關刊物發表,部分獲得優秀論文獎。  檢測組長簽字:    2003年11月18日

返回目錄 

Ⅳ.成果鑒定書

成 果 名 稱《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實驗研究》 成果完成單位 德昌二小 寬裕、老碾小學 鑒 定 形 式 會議鑒定 組織鑒定單位 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 鑒 定 日 期 2003年12月30日 一、主要研究人員名單序號 姓 名 職務或職稱 工 作 單 位 對課題的主要貢獻1 劉遠興 小教一級 德昌二小 負責課題的理論研究與實施 2 鄭平華 小教一級 寬裕小學 負責課題的實施3 盧本霞 小教一級 老碾小學 負責課題的實施4 王祖惠 小教高級 德昌二小 宏觀把握5 劉友孝 中教一級 寬裕中學 宏觀把握 6 肖 雄 中教二級 老碾中學 宏觀把握7 趙友璋 小教高級 德昌一小 宏觀把握二、提交鑒定的成果目錄及附件1、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目標2、課題研究的思路3、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途徑4、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一般規律5、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方法附件(一)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目標  通過小學六年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健康的個性心理,高尚的品德行為,良好的文明習慣。正確的需要、動機和興趣。即: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體育衛生習慣。能關心理解他人,正確認識自我,有較強的責任感,是非判斷能力。能吃苦耐勞,意志頑強,積極向上,具有創造能力等等。附件(二)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思路  從良好個性品質的理論認識→到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與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探索→再從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策略的制定與實施→到良好個性品質得到全面培養→最後形成辦學特色,達到實驗目的。附件(三)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途徑1、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將通過環境熏陶,各類集會,宣傳活動,制定激勵機制等途徑進行教育。清新、整潔的校園環境,和諧、友好的人文環境。它內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外可以規範約束人的言行。一方面,學校對校園環境進行科學規劃,並組織實施,力求整潔美觀。另一方面,加強內部管理與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主要表現在有明確的目標、科學的管理、高尚的師德、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2、班級教育。  班級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主渠道。通過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組織、管理和班級輿論,來促進班級成員的個性品質的培養與發展。設立特色班級或實驗班級、確定班級培養目標、制定培養策略、組織實施、分析總結、效果檢測等是班級教育的核心。  3、學科教育。  根據各學科教材的特點,從不同側面,以不同方式,對學生進行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擬定培養目標與計劃,突出學科特點,並結合學科特點進行教育與探索。  4、活動課教育。  活動課是使其全面、和諧、主動、活潑地發展的又一途徑,是學校課堂教學的補充、延續和發展。尤其是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形成,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以學生個體、小群體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充分展示個人才華是活動課教育的核心。  5、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思想的一致性,是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關鍵。通過家長會和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系統的教育教學培訓,達到了解教育、認識教育、運用教育的目的。從而建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網路化。讓家庭教育自覺地、有意識地投入到對子女的培養,成為學校教育的補充與延續。6、社會教育。  通過社會約束和限制行為來促進與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是社會教育與其它教育不同點之一。附件(四)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一般規律  建立概念: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必須通過人腦的思維,對相關事物有辨證而客觀的認識,從而建立系列可行概念。即:在大量刺激信息的感知上,形成基本的條件反射。  引導行為:一方面是外在信息的疏導與連結,形成易感易識的信號,幫助人腦對事物的直接感應。同時,對個體的主觀態勢,也是引導行為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方面。抓住個性特點,因才施教。  強化行為:是指以行為訓練、語言訓練的方式,採用強制或非強制的方手段,通過反覆的訓練,讓主體接受並建立對與錯、好與壞、主動與被動等概念。最終形成習慣性或非習慣性的行為 。  內化行為:強調主觀對信息的整合與認同,積極響應。同時也是有選擇地約束與支配的過程。  表現行為:是一個實踐過程,也是個性品質行為化的過程。是培養的目的。  從向學生建立良好個性品質的基本內涵,到幫助他們認識與理解,從利用各相關有利因素,對學生行為進行培養,到學生形成高尚的品德行為、良好的文明習慣,並充分展現在個人行為上。這五個環節既強調各自的實施則重點,也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附件(五)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方法1、構建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認知體系  現代心理學已證明,對一事物的認識,必須是此事物或相關事物的直接影響,刺激人的中樞神經,在經歷了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大腦才能逐漸對此事物有由淺 入深,從個別屬性到一般屬性的反映,再經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具體到事物的表象與內容,這樣就完成了對事物的認知過程。  事無大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在日常工作中給學生建立了一個做什麼,怎樣做的認知體系,對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2、將課題細化、建立子課題  對子課題的研究,豐富了課題實驗工作,從縱向和橫向給予了完善和加強。3、特色實驗班級的建立  有特色、從小處著眼,有針對性和側重點,這是特色班級教育的特點和優勢。4、個案實驗研究工作,積累了不少的原始資料,為研究和培養提供了比較客觀的數據和文字5、建立心理信箱和心理諮詢室心理信箱的建立,為學校和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彩虹橋。學生們把自己的心事、煩惱、疑問悄悄訴說出來,得到教師的理解、幫助,情感得到了溝通,問題得到了解決。我們要求教師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嚴格遵循心理諮詢的原則,及時而負責任地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6、以年級教育為點,全面推開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與實施  在低段:以自我規範為主。即:以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習慣的養成為主。用直觀、形象、生動和灌入式的方式,向學生講解並強化要求。以說理教育方式為主,加強教師監控,學生監督和自我規範。  在中段:以自我調整為主。把已形成的觀念,習慣,品格等進行剖析、分層、提高和完善,形成有自我傾向性的人格特徵。是一個自我發現、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過程。主要是在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並確立發展目標和具備保證目標實現的相關因素。  在高段:以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為主。是良好個性品質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通過認知、實踐、鍛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與品性的優劣,在控制自我的基礎上有發展。主要是加強優秀品質的理論學習和一些好性格的培養。7、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  現代教育已證明,學生的個性品質的形成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學校的培養是否達到目的,主要是看良好習慣的遷移與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家庭組合、成員分工、價值觀念,教育目的等都發生了變化。它與傳統的矛盾必然波及到不諳世事的孩子身上,令他們束手無策,無法應對。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同時,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面對的都是一個子女,家長的綜合特徵通過深深的愛,高高的期望,家傳給了子女。所以對家長的教育,是開展好課題、落實好課題的關鍵。  教師與家長及時有效的管理、教育、規範與交流,使學生在"兩個"環境受到同等"待遇",保持教育的一至性是取得成功的前提。三、課題研究及成果概要說明 《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實驗研究》是涼山州教科所立項的科研課題,由州縣教育科研部門直接管理,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共同承擔的州級課題,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子課題。該課題於2000年3月申請立項並展開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於2000年10月批准立項,2000年11月18日開題,歷時三年。課題組按照研究方案認真開展工作,積極思考,以確保研究達到預期的目的。形成了適合三校地域特點和人文特點的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基本方法。通過課題實驗,教師的教育觀念有了明顯的改變,他們努力學習基礎理論,大膽實踐,不斷總結。三校教師撰寫的論文有一百七十二篇在全國、省、州級刊物發表或獲獎。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基本得到了培養,大多數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人格建全,心理健康。學校的辦學效益明顯提高。校風、班風、學風建設得到發展,三校常規管理、教學質量等勻得到教育局的肯定,年年獲得一等獎。四、鑒定組成員名單序號 鑒定組職務 姓 名 職務或職稱 工作單位 1 組 長 巫明英 中學高級教師 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2 成 員 諶業鋒 中學高級教師 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3 成 員 李 林 中學高級教師 德昌縣教研室 4 成 員 謝樹濤 中學高級教師 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5 成 員 熊 斌 中學一級教師 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6 成 員 黃乾倫 小學高級教師 德昌縣教研室 學術秘書 諶業鋒 中學高級教師 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 五、會議鑒定意見  由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承擔的《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實驗研究》是由涼山州教科所在2000年10月批准立項的普教科研資助金項目。課題研究歷時三年。評審組通過聽、看、訪、並審讀了課題組提供的研究報告,綜合形成如下意見:  1、課題得到了學校領導重視、關心與支持,三校認真組織了整個實驗的研究過程。課題研究應用科學的研究方法,緊緊圍繞課題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實效性、目的性的工作,提出了培養良好個性品質的操作原則,探尋了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一般規律,總結了一套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操作模式。  2、研究過程中,教師通過積极參与,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活動行為發生了變化,教師得到了提高,教師增強了科研意識,業務能力得到了發展。  3、三校學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品質,具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學生心理健康,個性得到了發展。  4、課題研究資料,真實詳細,可信度高,資料整理規範。研究結果有待進一步從理論上進行分析、綜合與提煉。  專家組認為,課題研究方案具體、措施落實、目標明確、結果有一定的創新,研究思路清晰,研究過程符合教育科研的規範與要求,實現了課題研究的任務,一致同意通過課題結題鑒定。                   鑒定組長 2003年12月30日六、組織鑒定單位意見  同意專家組鑒定意見。2003年12月31日  

返回目錄

Ⅴ.相關文章

《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實驗研究》的子課題「抓行為習慣 促個性發展」研究報 告德昌縣寬裕小學課題組

  現代社會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社會,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小學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因此,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已成為社會的共識。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時間+汗水」的質量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教育科研是一種有創新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它致力於探索教育教學活動的內部規律,引起教育發展變革。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應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的群體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此大環境下,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三校聯合於2000年3 月提出《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教育研究課題,目的是研究學生個性品質形成的一般規律,掌握一定的培養模式和技能,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一、課題的提出與構想。  寬裕小學距離德昌縣城西南20多公里,下屬中心完全小學一所,村完小三所,村小兩所,教學點兩個,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小學。近年來,該鄉教師努力拚搏,積極探尋適宜農村教育發展的路子,努力推進教育改革,竭力推行素質教育。結合該鄉實際及已有的辦學經驗,該校課題組一致認為:對於小學兒童來講,行為習慣最能體現其個性品質,行為習慣與個性雖然不能等同,但是它們之間卻有密切的聯繫,可以這樣說,培養行為習慣的過程,也就是個性形成的過程。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促進良好個性的發展與形成,反之,不良的行為習慣也能促進不良個性的發展與形成。習慣一經養成轉化為人的一種需要,就會形成一種穩固的動力定型,甚至成為終身保留的良好個性品質。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慢慢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和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不自覺、下意識的重複同一動作所致。另一種則是通過有意識地練習達到。我們認為小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就是要通過有效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克服不良的習慣,這是養成教育的基本內涵和主要任務。因此,我們設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採取合理的措施、方法和手段來抑制、矯正、消除學生壞的習慣,訓練、強化、鞏固好的習慣。將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衛生習慣,也將會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水平,同時還會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從而必將會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 因此,我校確立《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下屬子課題《抓行為習慣,促個性發展》作為我校的教育科研課題。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兩方面。二、對課題進行探索、剖析。1、有關概念界定 。  所謂習慣,《辭海》是這樣解釋的:「習慣是由於重複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並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它是一個人不需外在監督和意志努力即可自動實現的行為,它可以使行為經常化、鞏固化。   我們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無數次的重複或練習而逐步固定下來的良好的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衛生習慣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通過反覆地、長期地培養和訓練而逐步固定下來的衛生方面的行為方式。 2、對農村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進行探索、剖析。  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學習心理品質的客觀反映,也是影響或決定學習品質與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學生 的一項必備的學習素質,對其的品格和能力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習成就的需要,它可使學生終身受益。  一個人的衛生習慣,不需要特殊練習,只要多次重複就能形成,它是人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是通過後天教育和學習而形成的。衛生習慣的范籌很廣,對於小學生而言,可分為環境衛生習慣、個人衛生習慣、飲食衛生習慣、體育衛生習慣、心理衛生習慣、預防疾病的習慣、用眼用腦衛生習慣等。學生衛生習慣的好與壞,也是關係到學生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因素,小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既保持了環境的整潔,也增強了他們對疾病的免疫力,促進了學生的生長發育,增強了學生的體質,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進了學生其它良好行為習慣和完美人格的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經養成,它將伴隨學生的一生,使學生終身享用。但是農村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卻受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負面影響:  三、實驗目的。  1、通過對小學生施加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實驗影響,經過長時期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的培養、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2、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實驗驗證,獲得一系列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養成教育的途徑、方法,並能夠在今後的教育實踐中推廣。   3、通過研究使學校建立養成教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使養成教育目標更明確,更科學,更具體。   4、探索小學生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培養的目標系列和內容系列,以及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的建立,通過深入研究,制定出學生學習、衛生習慣的評價表,科學、真實、客觀地評價學生行為習慣的變化及習慣的養成。四、實驗對象。  本課題以寬裕小學38個教學班,1200多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努力使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由他律向自律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達到我們研究的最終目標。五、研究的方法及措施。(一)研究力量的配置。  為了保證研究的質量,課題組組織了強有力的研究力量。其中有班主任、中隊、大隊輔導員,學科帶頭人,他們當中有經驗豐富、誨人不倦的老教師,有銳意改革、敢於創新的中年教師,也有富有朝氣、勇於進取的年青教師。大家在學校領導、科研組長的帶領下積极參与、認真探索,邁出了我校教育科研的第一步。 (二)圍繞課題,加強教師培訓。  1、加強師德修養 。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靈魂的塑造者。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熏陶和感染作用。可謂「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教師的良好習慣如絲絲春雨,滋潤著學生幼小的心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想成為學生的楷模,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完善自我。我們多次組織老師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學習《教師法》、《教育法》,使科研組全體老師政治思想、業務素質、職業道德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認識。   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主體,是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實施者和評價者。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的養成,關鍵在於老師。要使實驗研究順利,必須提高廣大教師的科研理論水平。為了提高教師科研素質和理論水平,我校堅持以「提高技能為主題,思想建設為核心」,狠抓教師隊伍建設。每周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做到有內容、有記載。並且要求每位教師利用空餘時間自學《心理學》、《教育學》、《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等書籍,並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中。  3、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以提高科研水平。  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順利開展,學校先後派出教師到成都、樂山、眉山、西昌、寧南等地學習、培訓。總之,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教師進行不同層次地培訓。學校堅持走「科研興校」的路子,狠抓教育科研,加強教學管理,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營造一支思想合格,有科研意識,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三)建立實驗班級,落實專人負責。  自從德昌二小、寬裕小學、老碾小學三校聯手開展教育科研課題《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以來。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經我校課題組研究決定,我校確立《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下屬子課題《抓行為習慣,促個性發展》,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上,並在各校慎重地選取一些班級作為參加課題研究的實驗班級,分為「學習習慣實驗班」和「衛生習慣實驗班」,確立該班班主任為實驗班的負責人。實驗班應逐步嘗試形式多樣、方式靈活、切合學生實際的活動課,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的培養和訓練。(四)建立心理諮詢信箱。  我校於2000年12月建立心理諮詢信箱------小白鴿信箱。同時在全校廣泛宣傳,讓每個學生知曉此事,明白心理諮詢信箱的實際意義和作用,鼓勵學生積极參与活動。從學生的來信看,學生諮詢的主要問題有: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青春期心理發展問題、獨生子女心理問題、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等。  根據以上問題,有的我們採用個案輔導,有的我們作集體輔導。總之,都是藉助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通過言語、文字及其它信息傳遞方式,給諮詢對象以幫助、啟發和指導,使諮詢對象避免或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解決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出現的各種疑難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發展自我,增進心理健康。(五)提出具體要求。  學習習慣 衛生習慣 1 有預習新課的習慣 有勤洗頭洗澡的習慣 2 有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 有勤洗頭洗澡的習慣 3 有積極思考舉手發言的習慣 有早晚刷牙漱口的習慣 4 有積極討論的習慣 有早晚刷牙漱口的習慣 5 有做筆記的習慣 有幫助家長做適當家務的習慣 6 有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有打掃房間整理學慣用具的習慣 7 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有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8 有複習的習慣 有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的習慣 9 有認真考試的習慣 有不吃零食的習慣 10 有細心檢測的習慣 有正確用腦、用眼的習慣 11 有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 有講究飲食衛生的習慣   通過對農村小學生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的剖析,看出要使學生在學習、衛生上有良好的習慣,必須制定出一定的措施,加強訓練。由此,提出以下要求,學習習慣方面: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習態度,聽課方法,學習技巧等方面的良好學習習慣。 衛生習慣方面:提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手的衛生習慣、用眼衛生習慣、口腔衛生習慣、服飾衛生習慣、環境衛生習慣、家庭衛生習慣等。   (六)制定出寬裕小學學生一日行為規範。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對學生質量的內容作了明確規定: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針對我校科研課題,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為主軸,制定出學生一日行為規範,既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結合對《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實施,根據我鄉實際作此行為規範:A、上學、放學:1、按時上學,不在路上逗留,做到不遲到。2、放學及時回家,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不在學校逗留,不在路上玩耍。3、上學、放學路上,遵守交通規則,不橫穿公路,不在公路上玩。4、未經家長允許,不擅自走親戚或同學家,也不在外留宿。5、大同學關心小同學,互幫互助,無鬥毆打架行為。B、在校期間:1、人人使用禮貌語言:請、對不起、沒關係、謝謝、您好等。2、不說謊話,不說粗話,不罵壞話,同學間團結友愛。3、講究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保持校園環境潔凈,個人衛生達到《文明校園公約》的要求。4、早晨到校自覺晨讀,午飯後到校休息、完成未完成的作業,保持校園「靜」。5、課間開展有序、有趣的活動,不做不安全的活動。6、上課鈴響迅速走進教室座好,全班唱歌;二次鈴響後,老師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向老師致禮,在老師的示意下上課;下課鈴響後全班起立,向老師致禮,經老師允許下課,先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後,再有序地走出教室活動。7、上課專心聽講,認真筆記,大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或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尋求解答。8、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做到書寫工整、卷面清潔,不留一個不懂的知識點。9、選一項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保證每天不少於一個小時的鍛煉。(七)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工作。  1、環境熏陶。  通過美化、凈化育人環境,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教育、文化、人際氛圍,盡量減少和控制不良習慣形成的外部環境因素,給予學生文明守紀、團結友愛、健康心理等熏陶,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1)定期辦出美觀、圖文並茂的具有教育內容的板報和學習園地;懸掛激勵學生學習、生活、勞動等方面的名人名言。  (2)辦公室、教室布置規範、整潔;分班級種植和管理花草樹木;時刻保持校園潔靜,盡量消除和控制不良習慣養成的情景。  (3)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身的言行感染、指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2、宣傳教育,激發動機。  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熟知和掌握內容要求,使其規範要求反覆在學生頭腦中強化,從而激發動機。  (1)小學生的行為習慣是在生活過程和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與培養起來的,國家教委頒布的《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就是小學生行為的基本準則,它提出了明確的行為要求:要做什麼,該做什麼,不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守則》和《規範》的指導性與約束力,著力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在進行《守則》、《規範》的教育時,應注意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徵,低段應側重於常規教育及良好的常規訓練;中段應側重於熱愛集體、熱愛學習和遵守紀律的教育;高段應側重於社會公德、意志品格和愛國意識的教育。  (2)利用升旗儀式活動中的「國旗下系列教育、學校常規集會、校園廣播」等,做到一周一項要求,一月一個主題,營造教育氛圍,讓學生了解、熟悉內容和要求。同時利用班隊會,組織學生學習、討論、講解,讓學生領會接受。  3、樹立良好班風校風。  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該樹立良好的班風和校風,因為班風和校風的形成,是一個逐漸確立的過程,其間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關鍵性因素是教師。教師對個別學生施加的影響(表揚、批評等),對班級成員的行為習慣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表揚加強了兒童已表現出的某些行為,以期成為行為習慣,批評有助於消除兒童的某些不良行為,防止其成為不良行為習慣。良好的班風和校風一旦形成,學生就能自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學科滲透教育。  各學科教師要緊密配合,從班級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突出訓練重點,有針對性地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從學生政治思想、世界觀、道德規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衛生知識、審美觀念、勞動感情、文明禮儀、自我鍛煉等方面加強教育。從而達到整合教育,和諧統一。  5、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對於小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能推動他們進步。從課內到課外,都要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讓學生有更多的仿效機會。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榜樣,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先要做到。例如,對作業本,教師不但及時批改,及時發還,還要認真。在批改中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勞動成果,不隨意塗刪,批改符號整齊,前後統一,批語書寫工整。這樣,就給學生以一種具體親切的潛移默化的良好影響。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班級的榜樣作用。通過活動,創設情境,讓學生相互檢查,相互糾正不良的習慣,能促使他們更快地形成良好的習慣。同時,在低年級每周評選衛生標兵,在高年級每周評選學習標兵;全校每周評選「流動紅旗班級」,每月評選「文明班級」等,從而以點帶面,讓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自覺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6、重點矯正。  就是對學生中不良行為習慣的鑒定,它可以用來調節和控制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使其符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要求。對於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不能消極禁止,訓斥一通就了事,必須要考查學生不良習慣形成原因,進行對症下藥矯正,以良好習慣代替不良習慣。同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才能使兒童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六、測查與評定。(一)個體評定。  1、學生操行評定。  每學月,各班級都要對每個學生從學習、紀律、衛生和禮貌等方面進行綜合操行評定。  2、學生素質報告書評定。  要求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制,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進行綜合評定。  (二)集體評定。  1、每周流動紅旗班級的評定。  2、每月文明班級的評定。  (三)隨機抽查評定。七、初步成績。  經過三年的不斷探索和努力,我們認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都有明顯的好轉;學生、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學校的校容校貌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1、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得以提高。  在研究過程中,全體教師努力學習教育科研理論,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由過去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轉變為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教育方法上,不斷探索,由傳統的單一的、枯燥的說教式方法,轉變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   隨著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不少年青教師得以鍛煉,教育教學能力得以提高,逐步培養出一批年青的骨幹教師。2000年10月,我校教師趙澤映代表涼山州參加省級CAI課件輔助教學競賽,榮獲三等獎。2001年,曠永蓉老師代表德昌縣參加涼山州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優質課競賽,榮獲一等獎;唐武忠老師參加德昌縣數學電化教學優質課競賽,榮獲一等獎。2002年10月,張興萍老師參加德昌縣語文電化教學優質課競賽,榮獲二等獎。  2、探索出小學生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的培養模式和途徑。  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必須首先內化為一種需要,才能外化為一種行為。新行為的直接原因是動機,動機指向的方向是 目標,推動目標實現的方法的總和叫做行為手段,由手段達到的一定階段的最後狀態叫新行為結果。我們對習慣教育的實施過程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篩選,總結出「明理——定標——示範——訓練——鞏固——養成」的習慣養成教育的基本模式。習慣養成教育的途徑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遵循現代教育的規律,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聯繫起來,三方面協調配合,齊抓共管,收到良好的效果。   3、形成良好的班風、校風。  通過良好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的培養,促進了班風、校風的建設,經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美化、綠化校園的目標基本實現:春天鮮花滿園,綠樹成蔭;秋天果實累累,收穫昭然,形成校園綠化和校園經濟融為一體的優美育人環境。任何時候走進校園,展示在大家面前的都是潔凈、美麗的學習環境。近三年該校所有參加全縣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的科目,年年奪魁;學校先後獲得德昌縣首批校風示範校、文明單位、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4、習慣養成,終身受益。  通過良好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的培養,也促進了學生其它行為習慣的形成,在小學就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的學生,進入初中後也是備受老師喜愛的、學習拔尖、懂禮貌、講衛生的好學生,這真是應了一句諺語:「從三歲看到老」。  去年學校召開家長會,有一位家長就沒有注意自已的表率作用,將煙蒂隨手扔在地上,被六年級一班學生宋麗(現已進入初中)看見,該生走上前去,禮貌地對該家長說:「叔叔,請不要亂扔煙蒂,請把它撿起來,扔在垃圾箱內。」事後,該家長感慨地說:「該校的學生真行,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就不如他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我校六年級二班學生何玉,原是一個性格內向、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通過開展《抓行為習慣,促個性發展》課題研究後,特別是通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該生進步極大:性格變得活潑、開朗,在班級中的帶頭作用也發揮不小,成績日漸突出,學習變得自立、積極,語文閱讀、寫作能力有很大提高。作文多次登載於《航天城少兒報》,並承擔了學校的校園廣播員。該同學勤學好問、熱愛文學的精神也深深打動了德昌縣知名作家王大學,得到了王老師的讚許和鼓勵。  今年九月份,血防站的醫務人員到我校來進行血吸蟲病檢查時,學生抽血後,都自覺地將棉球扔進垃圾箱,這小小的動作令醫務人員讚嘆不已,都說該校的學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其它學校好多了。聽到這些讚譽聲,令該校全體教師感到很欣慰,畢竟這三年的辛苦,還是有收穫的。  5、撰寫出一批教育科研論文。  三年來,教師共撰寫相關教育科研論文 102篇,其中有 14 篇論文在州級以上正式刊物發表或獲獎;其中有11 篇論文在《涼山教育研究》增刊上交流;其中有20篇論文在結題專集上交流。  執筆:鄭平華

返回目錄

淺 析 教 師 心 理 問 題 的 形 成德昌二小 劉遠興

  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存在著正相關。這已經被人們完全認同。所謂「師源性」心理問題,就是指教師總是把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映射給學生。一個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對其他人影響不大。但是,如果一位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就會影響一個班、一個年級……。不難想像,其心理危害是多麼嚴重,這就把個人心理問題,變成了社會問題,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美國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在談到教師的作用和影響時,說了一段非常精僻的話:「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後,我得到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我」是決定因素,我個人採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景的主要因素。身為教師,我有極大的力量,能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一場危機之惡化或消除,兒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決定在我。」教師的心理不健康,就會給學生造成自卑、厭學、仇視、暴力、孤僻等心理疾病。一、教師知識結構與社會知識發展之間的矛盾。  現在民族地區教師的知識結構偏低,文化水平不高。據一份局部調查資料顯示。小學教師中:中師畢業生佔76.7%,通過培訓轉正的教師佔18.5%,其它佔4.8%。近年來通過函授、自考取得大專以上學業的佔26%左右,而且集中在中青年教師,四十歲以上的教師很少。他們雖然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無私奉獻的精神,無奈在知識更替日新月異的今天,還是深深地感到知識的落伍和貧乏。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的素質得全面提高,由於受環境和自身條件的限制,他們很難在短期內有所突破。原來在某一個科目、某一個階段教學比較優秀的教師,在綜合科目的教學上顯得捉襟見肘,無所適從。被人尊敬的時代過去了,辛勤工作換不來成就感,從而心理壓力增大,憂鬱、急燥時時困繞他們。二、社會適應能力處於弱勢群體。  社會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已不是簡單教與導,而必須把知識和能力的雙向培養完整地結合起來。在創新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現代教育把知識點和知識面扣得非常緊,同時要求創設一種豐富反應的教學氣氛。不僅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而要使智力活動多樣化、豐富化。所以我們的教師僅熟習教材,嚴格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是遠遠不夠的。  同時,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師在主動選擇和運用信息和處理信息上具有基本的素質。可是,要掌握這些基本知識不是簡單的事情。原有的教學觀念、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成為了他們接受新事物最大的障礙。學生需要的生動、形象、大容量的知識體系與他們的枯燥教學相矛盾,成了學生不歡迎的教師,同樣的勞動貶值了,這很難讓其心理得到平衡。跟不上教育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就成了一塊心病,永遠也放不下。從業的艱難和不良適應,造成思想負擔過重,精神壓抑。三、價值觀的自我認定出現了倒置問題。  教育者歷來以清貧自居、以奉獻為樂。行業之間的差導,尚且能理解。但是隨著教育改革和學校管理體系的完善,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來衡量教師的勞動成果,工作成績,對一部分教師來說也是一個較大的衝擊。同樣的工作量,付出同樣的心血。收穫成績卻有差異,效果有區分。於是他們就只有倍加努力,投入更多的勞動,過分緊張和過度的精力消耗,使其情緒受到嚴重干擾,難以自控,失去自信心。上課遇到學生不聽講、作業不認真等情況,常常是難以自持,橫加干預。以學生和自己為敵。輕視自我勞動價值,看到的都是消極的一面,情感受挫,情緒低落。四、自我能力的定位不準確。  在工作中,每位教師對自己能力的定位,決定了他工作的目標。是否能實現自我滿意,應是基本的前提。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不同、學識不同、經驗不同、身體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就應該有不同的工作目標,做出不同的工作業績。管理者從管理的角度,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人自身也有積極向上的思想,或者是來自外在的壓力,都會不同程度地加重人的心理負擔。但是,如果這些負擔超出了一個人的心理承受度,就變成了心理問題,阻礙人的健康發展。 農村小學生學習心理初探  德昌縣寬裕小學:劉友孝  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學習心理品質的客觀反映,也是影響或決定學習品質與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學生 的一項必備的學習素質,對其的品格和能力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習成就的需要,它可使學生終身受益。但是農村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習慣卻受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影響。一、社會的影響。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大中專院校的並軌,各部門結構的調整,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其一,新的讀書無用論再次悄然襲來。許多人認為中專生、大專生乃至大學生畢業不包分配,找不到工作,尤其身處農村的,無關係網,工作就象水中月,鏡中花,可望不可及,與其找錢讀書,不如將錢用來找一份職業,自找生活之路;其二,收費過重,無力負擔。據目前農村學校收費來看,小學生平均每期每人一百多元;中學生平均每期每人三百多元;大、中專院校平均每期每人幾千元。就農村收入情況而言,扶持兩個小學生免強維持,扶持兩個中學生就有點吃力了,扶持大、中專生就無力負擔了。其三,由於文化生活的豐富,電視、電子遊戲廳、錄像廳及網路的普及,很多學生熱衷於其中,樂此不疲,也使學生學習心理偏離了方向。其四,賭風盛行,只要學生一走出校門,隨處皆是賭攤,學生耳聞目睹,也深受其害;加之,隨著社會風氣的變化,淫穢物品也在浸蝕農村小學。二、學校教育的影響。  儘管人們深深地懂得良好的學習心理及學習習慣對人格的形成、學業的成功極為重要,但目前農村學校,因教育觀念、教育條件及教育能力等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及學習習慣的培養,呈現出明顯的不適應。其一,「應試教育」未轉向「素質教育」。由於社會、家長的觀念沒有轉變,仍然 用升學率和分數來評定一所學校的好壞、一個教師的工作價值,所以,不少學校和教師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尾隨於升學率和分數。這樣一來,加籌加碼、題海大戰、作業過量也不足為怪了。正如一些學校總結的精闢論段:「素質教育固然要搞,應試教育也不得不抓」。結果呢?學生厭學、棄學及考試作弊也就應運而生,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及學習習慣也相應大打折扣。其二,由於教師認識不夠,對學生學習心理及學習習慣的培養,只停留在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等感覺印象的初始階段,處於簡單的說教或規定的淺表層次,沒有激發學生的內動力,也就不注意挖掘和培養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良好學習心理及學習習慣。其三,由於工作繁重,不少教師很難做到學用相結合。教學技能、兒童心理學、小學教育學等知識,往往脫離教學工作,於是在教學中出現不了解學生、不尊重學生、不關心學生,甚至採取命令式、強制性的粗暴態度,動輒就訓斥學生,變相體罰學生也時有發生。從而大大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其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以致扭曲了學習心理,壓抑了學習積極性。  三、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自古以來,我國就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 。如:「孟母擇鄰」、「斷機教子」、「岳母刺字」等。學校教育,特別是小學教育,更應高度重視研究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長輩、父母等的一言一行,包括其生活方式、人生態度、行為習慣、以及氣質、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徵等等,都直接影響和感染著兒童,而成為他們仿效的榜樣和評判是非的標準。可以這樣說:兒童入學以後的學習狀況,在很大程度上,與其未入學之前的家庭教育所起奠基作用關係極大。就目前農村而言,用「讀書無用」、「能找錢就行」、「交不起學費」等 教育子女比比皆是。其二,家長對家庭教育認識不夠。農村家長普遍認為,把學生交給學校,交了學費,學生的一切就是學校的事,跟家長無關,家長就是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再有出現問題管一管,家長會後問一問,或是棍棒相加,就盡到一個家長的責任。其三,家長的言傳身教也不容忽視。近些年來賭風盛行,許多家長成天忙於賭博,疏忽對學生的指導,只過問一聲「作業做完沒有」!久而久之,學生也學會了各種賭術,更有甚者,家長賭博手氣不好時,竟讓子女替自己換換手氣。再有,家長不注意言行,罵人的語言太多,也使子女「受益匪淺」。這就造成學生在校一個樣,回到家又是另一個樣。其四,家庭教育投入微乎其微。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在個別地區,有些農村物質生活水平已接近城市的生活水平。但是,物質上的富裕,並沒有跟精神文明同步發展。就拿家庭教育來說吧!城裡的孩子在進幼兒園之前,家長就開始利用各種手段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如果孩子在某方面表現出一點興趣和特長,父母會想方設法為孩子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鼓勵孩子繼續發展。而在農村,富裕起來的農民,首先考慮的是添置一些傢具、家用電器等,基本沒有考慮在發展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上投資。四、學生個人因素的影響。  小學生正處於各種心理機能不斷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其不斷積極活動的過程中,社會和教育向他們提出的各種要求往往與他們原有的心理水平相矛盾,在解決這一矛盾的過程中,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得以提高,也使心理衝突隨之出現。其一,生理髮育與心理發展速度不均衡,從正常情況看,兒童生理髮育速度要快於他們的心理發展速度,雖然兒童的大腦重量已接近成人,但是,由於他們的閱歷淺,知識和經驗不足,認識能力遠遠落後於成人,造成心理發展水平同生理成熟速度不協調,從而影響學習心理的發展。其二,心理過程發展不協調。心理過程由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構成。小學生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發展也常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如認識過程出現問題會導致情感不穩定,情感出現問題會導致意志不健全,意志出現問題會導致認識不深入。所以小學生一般都依賴性強、毅志力弱、穩定性差,而且自我意識淡薄,什麼都要靠提醒,自我主動性差。其三,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展引起的困惑和不安。近些年來,學生生理髮育普遍提前,一些小學高年級學生就進入青春期,開始經歷一些與青春期發育有關的重要事件,他(她)們往往缺乏思想準備而表現出緊張、慌亂、不知所措的情緒,心理衝突比較明顯,從而影響學習心理的發展。總之,作為農村小學的教育工作者,應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學習心理狀況,以便因材施教,期待縮小城鄉差別。同時,更希望農村家長提高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倡導一種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呼籲社會、學校增加對農村學生的關愛,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開闊眼界、接觸各種新事物和新觀念的機會,使農村的教育事業躍上一個新台階 。


推薦閱讀:

王紹光:「治理」研究需要跳出新自由主義理論陷阱
世行國際比較項目研究:中國和印度沒那麼富
馬一浮的易學研究—讀《觀象卮言》有感
易學研究:《連山易》第九卷
預備中止可罰性研究

TAG:研究報告 | 報告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