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種個性日曆拿什麼勾引了我們的錢包本報記者 陳淡寧 錢江晚報
本報記者 陳淡寧
1 拿《故宮日曆》來說,有人在店裡買了2017年的,會順便問一句,有沒有去年或者前年的。 聞鶯幾乎每年都會買一本《故宮日曆》。
「我搜過,從2010年到2017年8本一起,網上叫價從5000到15000(元)」聞鶯笑了笑,「當然,我是不會拿去賣,但這麼看看,還是會對自己的收藏感到高興。」
聞鶯在大學教美術史,「日曆就放在辦公室的電腦顯示器旁。好像桌上沒了它會有點不習慣。」聞鶯說她並不會在日曆上記事,「捨不得撕,也捨不得寫字。你想想,一頁古畫旁邊,你寫一個『還信用卡』,就算字不醜,還是破壞氣氛。」
大學時,聞鶯讀的是藝術史專業,「本科時期,老師會帶我們去全國的博物館、美術館看展。」所以2010年,當故宮重新出版《故宮日曆》時,剛剛在讀研一的聞鶯,果斷入手了一本。這個習慣就這麼延續著。
「你要說它有多實用,這個還真是很難講。」聞鶯說,「這本日曆,能讓我在紛亂倉促的生活里,記得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就是它的意義。」
2017年的第一個月雖已過大半,杭州曉風書屋絲博店的前台旁依然保留著一個小小的展示台——《故宮日曆(2017)》、《紅樓夢日曆(2017)》等幾款日曆書齊整地擺著。杭城大多數書店都有這樣的櫃檯。
曉風掌門人姜愛軍說,2015年底時,曉風主要引進的日曆書就是《故宮日曆(2016)》和中華書局出版的《紅樓夢日曆(2016)》與《漢字之美(2016)》,「也兼顧了一些小眾的,但總量不大。」
他在2016年進貨時發現,市場上的個性日曆書多達百種:「最後我們挑選了30餘種。雖然《故宮日曆》比往年略有減少,但也有2000本,其他種類的日曆書每種都進了100本左右,總量是大大超過了2015年。從銷售額看,今年比去年增長了50%,增長點大部分來自《親愛的日曆》、《單向歷》、《每日讀詩日曆》這樣的新品,另外一些養生保健、法律出版等針對特定群體的日曆書,也都賣得不錯。」
在諸多購書網站,日曆書的銷量也在持續走高。
看一下近7日的噹噹圖書暢銷榜,文化類TOP5,「日曆書」佔據3個席位——
排名第一的《故宮日曆》(故宮出版社),排名第四的《國圖日曆》(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以及排名第五的《紅樓夢日曆》(中華書局)。
此外,《生肖日曆》(商務印書館)排名第九、《牡丹亭日曆》(中華書局)排名第十六、《古都之美日曆》(中華書局)排名第二十三、《唐詩之美日曆》(中華書局)排名第三十四。
與網購相比,實體店還是有優勢的,姜愛軍說:「就拿《故宮日曆》來說,有人買了2017年的,會順便問一句,有沒有去年或者前年的。一般購書網站上是找不到了,但我們沒有把前幾年的少量庫存退掉。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部分日曆書的收藏價值已經超過實用價值。」
2
日曆的成本其實很低,最後就是拼內容,拼風格。2018年跟植物有關的日曆會熱銷。
對於日曆書的走紅,《修心日曆》的編者馮威曾經認為:「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的掛曆熱(本質上是月曆)是中國當代出版業第一輪日曆熱,那麼,現在這一輪可以被看作是第二輪的開始。」
這樣的看法,姜愛軍也表示認同:「至少還有一兩年好熱,現在還只是各家自己設計日曆書,明後年如果再引進一些國外的設計,情況肯定會更熱。日曆的成本其實很低,日期格式等很多元素不會改變,到最後就是拼內容,拼風格,拼顏值。比方說今年植物學方面的書很熱銷,苔蘚、多肉之類的,我估計2018年跟植物有關的日曆也會變得熱銷。」
記者了解到,一些「日曆戰局內」的策劃者並不是出版行家,起初他們都只是想做一個輕巧的互聯網產品,卻無心插柳柳成蔭。
比如《單向歷》。
2017年1月12日22點11分,鄭瑋琪發了一條「晚安」朋友圈,配圖是一頁日曆,日期下面寫著「忌洗白」,分割線下是一句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的小說《天黑前的夏天》的句子:「原來著了魔的人,一個個搖身一變,全都成了正人君子。」
過去一整年的時間裡,經常能在鄭瑋琪的朋友圈裡看到這樣格式的日曆,只是那時發的似乎是比照片更清晰一些的「電子版」。這些日曆上最吸引目光的,就是仿照「老黃曆」的「每日宜忌」,但內容是「忌高談闊論」、「宜促膝長談」、「忌時過境遷」、「宜心有靈犀」等都市年輕人喜歡的雞湯文。
「沒什麼科學依據,」鄭瑋琪說,「但有時會覺得有點道理。」
這是一款名為「單向歷」的APP,鄭瑋琪說,「截圖轉發朋友圈,有點撕日曆的感覺。後來發現其實《單向歷》有實物,今年就入手了一本。買到手的一剎那其實有一點點後悔,98塊買本日曆真的有點小貴。雖然裝幀和手感我都蠻喜歡的。不過,我發現,實體《單向歷》上的內容,和(免費)APP上是不一樣的,心裡多少平衡了點!」
對鄭瑋琪來說,如果真的再讓她在15塊的「老黃曆」和98塊的《單向歷》里選一次,她還是會選後者:「上面有些話,會在某些時候戳中我。」
不過,至於明年會不會買一本98元的日曆,鄭瑋琪說,她還要想想。
3
我記得小時候,剪頭髮都要看看日子。哪裡像你們現在年輕人,結個婚都很隨意,說領證就領證。
「你能不能不要寫我的全名?」張女士說,「我怕女兒看到會不高興。」
上個月底,張女士跟女兒說想要一本新年枱曆:「退休之後我一直在做社區工作,工作比較細碎,我每年都需要在枱曆上記一下幾號做什麼事。」
女兒給她買的是《傳家日曆》。
「我們那個時候日曆哪裡有這麼好看的?都很土的呀。」在張女士的記憶里,日曆主要就是用來對照陰曆和陽曆:「說起來么就是『老黃曆』咯,小時候,剪頭髮都要看看日子。哪裡像你們現在年輕人,結個婚都不看日子了,說領證就領證。」
女兒買的這本日曆,對張女士來說,有點不太實用。張女士說:「我想要的枱曆其實最好是月曆啦,一個月哪幾天有什麼事情一目了然。這本日曆真的稍微小了一點,掛牆上不合適,擺在桌上吧,又不太起眼。」
張女士說,當時拿到日曆,她想了很多理由想「退」給女兒自用,但最後拗不過,只能把這本日曆擺在書桌上。
兩周前,張女士自己去小區門口的小店裡,買了一本10元的枱曆,藏在抽屜里。
「枱曆是很粗糙,後面11月份的還多印了一頁。真的和現在這些新設計的(日曆)不好比。」張女士,「但我用這麼好的日曆幹嘛。這日曆不便宜吧?我女兒不肯告訴我多少錢,你幫我查查唄?」
評分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 ?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版權所有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在 Linux 命令行上使用日曆
※健康日曆之年初二:親友聚會酒桌上「健康」不能缺席
※電子日曆萬年曆
※2017.02.06 今日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