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波音787成功的,空客A380是失敗的
本文主要目的是回答上一篇文章留言中的若干問題。感謝@建鴻@奶萌兔小羽@ROGER以及其他讀者熱情,中肯的留言。平等的交流,傳播航空知識正是航佳科普協會的的初衷和使命。我們愛國,沒有崇洋媚外,這並不意味這我們對航空現狀的判斷要失去理性,向祖國傾斜,市場是無情的,是沒有愛國心的。
為什麼說波音787是成功的,空客A380是失敗的。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結論。我們說空客A380是失敗的,波音787是成功的是基於我們的認知和視角,為了支撐我們的結論我們會列出我們的依據。當然讀者也可以基於自己的認知來反駁我們的觀點,但請說活有理有據。對心信口開河的人,請注意用詞。
為什麼空客A380是失敗的?
單從技術的角度講,空客A380是成功的。它證明空客研發和生產超大型飛機的能力,同時彌補了空客超大飛機市場的空白。它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引用後台@沈韜的留言,我們也認同這個觀點)
在空客A380交付之前空客沒有400座以上的飛機,這個市場一直被波音所獨有,也因此成就了波音747的經典傳奇故事。但是空客並沒有推出4OO座的大飛機,而是直接推出了544(四艙布局)的空客A380。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了空客目前還沒有400座級別的大飛機。現在看來這樣做可能是為了給後來的空客A350-1000留出市場空間。
但市場不同於技術。設計,生產一架飛機如果沒有足夠的訂單,你的設計就是失敗的。這在只看資金的民機市場更為明顯。我們說空客A380是失敗的就是基於空客A380近幾年的訂單量和市場反應情況。
下圖是空客A380近幾年的訂單量和交付量統計圖。相對訂單量(Orders),交付量(Deliveries)更具參考價值。訂單量更多是時候反映的趨勢,交付量反映的是能力。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空客A380於2007年開始交付(第一架是交付給了新加坡航空),2011到2015年它的交付量迎來了自己的春天。但訂單量從2014年開始驟然減少,2014年13架訂單,2015年2架訂單,2016年沒有訂單。真的是要停產的節奏嗎?截止2016年11月30日,空客A380一共交付了200架。這顯然不是空客應有的水平。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來看看波音747飛機吧。
之所以拿波音747與空客A380對比,是因為它們都是超大型飛機。在輝煌的時候波音747的年交付量達到了73架是空客A380的兩倍還要多。從1969年開始交付到2016年波音747系列飛機一共交付了1527架。一晃49年過去了,波音747也老了,它真的應該退出歷史舞台了。未來,波音還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經典傳奇。
為什麼說波音787是成功的。首先聲明,波音787的直接競爭對手不是空客A380。它的競爭對手是空客A330和較小的A350飛機。按照波音的黃石計劃,和空客A380競爭應該是波音Y3系列飛機。或許是波音787和空客A380的交付時間比較接近,人們才會產生二者相互競爭的誤解吧。
波音787不論是技術上和市場上都是成功的。雖然交付時間一拖再拖,剛開始運行的時候又出現過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這些並不影響它成為一架偉大的跨時代的飛機。
它是世界上第一架機身為複合材料的大型民航飛機!這點意義非同尋常。從最初的帆布蒙皮,到金屬蒙皮,再到複合材料蒙皮,民航飛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材料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來看看波音787問世以來取得的驕人成績吧。489架!空客A380的兩倍還要多。它也是一架優美的飛機。
推薦閱讀:
※波音飛機為何以7開頭,而空客以3開頭?
※波音的潰敗
※波音B
※史上最棒or奇葩的13種波音747改型,感受空中女王的英姿
※中國2000億豪賭大飛機 與空客波音成「三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