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壓力和悲傷會使心臟遭受重大創傷
核心提示:科學家發現,人們確實會由於壓力和悲傷而使心臟受到重大創傷,這種現象被稱為「心碎綜合征」。
喪親之痛完全有可能觸發非典型性心臟病——「心碎綜合征」。癥狀發生時,心臟底部如氣球般膨脹,以至心臟不再具有泵的作用——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富含氧氣的血液由於無法到達身體其他部位以及心臟本身,以至引起呼吸困難、疼痛以及意識喪失。
上周,當馬庫斯·林格羅塞(Marcus Ringrose)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回復關於妻子去世的慰問信時,遭遇了一次致命的心臟病突發。
12天之前,他的愛妻、34歲的英國女演員瑪麗·塔姆(Mary Tamm),在與癌症作了長期鬥爭後去世。「這似乎證明了失去妻子對馬庫斯的打擊有多大,」塔姆女士的代理人說,「他愛慕她。如果一個人會因為傷心致死,那麼他就是最好的典型。」
科學家發現,人們確實會由於壓力和悲傷而使心臟受到重大創傷,這種現象被稱為「心碎綜合征」。
事實上,科學家發現通過核磁共振掃描或心臟的超聲波掃描來查看心臟形狀就能確診這種綜合征。
一種非典型心臟病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醫生早就知道喪親之痛的壓力可以引發多種心臟問題。研究表明,在愛人去世後的48小時內,心臟病發作的幾率上升了10倍。
以往,醫生揣測,病人突發心臟病完全有可能是由於不良的飲食以及動脈阻塞引起的。然而,科學家最近發現,喪親之痛有可能觸發一種非典型性心臟病——「心碎綜合征」。
癥狀發生時,心臟的底部如氣球般膨脹,以至心臟不再具有泵的作用——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富含氧氣的血液由於無法到達身體的其他部位以及心臟本身,而引起呼吸困難、疼痛以及意識喪失。最後,患者會因大腦和全身缺氧而死亡。
這種癥狀完全有可能在一顆看似健康的心臟上發生,專家相信,任何有壓力的經歷,包括離婚、軍事行動、中彩票都有可能會引發該病。
腎上腺素的作用
倫敦皇家布朗普頓醫院的心臟病專家、博士亞歷山大·里昂(Alexander Lyon)認為「心碎綜合征」可能和一種被稱作「鬥爭還是逃避」的腎上腺激素有關,他的研究近日發表在《循環》雜誌上。
身體有個自然保護機制,叫做「鬥爭還是逃避」反應,沃爾特 · 坎農(Walter Cannon,1906-1942年任哈佛大學生理學系主任)首先描述了這個反應。如果動物在野外遇到危及生命的情景,這個自動(無意識的)神經系統會做出響應,出現心跳加快、肌血增多、瞳孔放大、消化減慢等反應。所有的反應都增大了在危險面前(比如美洲豹的進攻)鬥爭勝利或成功逃跑的可能性。
但對人來說,神經系統的這種反應有負面作用。這套自動神經系統利用腎上腺激素(一種神經遞質,或者稱為化學信使)把信號發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以便激活「鬥爭還是逃避」反應。但大量的腎上腺激素會損壞心臟、肺、肝和腎等器官。人們認為幾乎所有的突然死亡都是由於心臟受損所致,沒有其他的器官會像心臟那樣衰竭如此之快,以至於導致突然死亡。
「腎上腺素和其他激素如果處於低劑量或中等劑量對人體是有利的,因為它們使心臟泵動得更快,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比如運動時,你需要這種情況的發生。但對於一些人來說,過高的腎上腺素對心臟是有毒性的。腎上腺素的釋放可能來源於某些事件,喪親之痛是一個典型的應激反應。但我也見過有些人被老闆炒魷魚或與愛人分手後有過這些癥狀。紐西蘭地震後這種案例出現了激增的狀況。」亞歷山大·里昂博士說。
這種癥狀會因為一段時間內的嚴重壓力以及突然的驚嚇引發。它會導致左心室——心臟較低的心室,主要功能是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其他部位——停止泵動。
不過,引起癥狀的壓力有時候並不需要是負面的。「有病人是在驚喜派對上引發了這種反應,燈一滅,病人就倒在了現場。也有人甚至因為贏了彩票而引發反應。」里昂說。
誤診率高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人在幾周內會恢復正常並且沒有長期影響。醫生有時候會開一些β-受體阻滯劑幫助患者預防腎上腺素對心臟的影響。
「心臟很快就恢復到正常形狀,就好像它被驚呆了,但是沒有死,」里昂博士說,「通過成像技術的運用,我們在過去的十年內識別到了這種情況。」
現在,大多數醫院在將疑似心臟病發作的病人接收到急診後,會做血管、淋巴管造影檢查患者的動脈。如果患者的血管沒有堵塞,而伴有「心碎綜合征」癥狀,醫生就會用核磁共振掃描或心臟的超聲波掃描來查看心臟形狀。
然而,「病人通常不願意直接接受血管造影,往往要等到一個星期以後,而此時的心臟看上去已經正常,所以癥狀會被診斷為簡單的突發心臟病。」亞歷山大·里昂博士說。
許多患者可能接著會使用不必要的他汀類藥物或血液稀釋劑(低劑量阿司匹林),以防止進一步的心臟病發生。差不多十分之一的「心碎綜合征」患者會接受後續治療,但如果被誤診那就無法接受正確的治療了。
在英國,有將近十分之一患者心臟病發作是不明原因的,里昂博士認為,「心碎綜合征」在其中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倫敦南部聖喬治醫院的心臟病專家理查德·博格爾(Richard Bogle)警告說,有些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患了「心碎綜合征」。
博格爾解釋紹說:「一些人在情緒緊張時感覺不很舒服,但卻不尋求幫助。除非去做血管造影或者核磁共振掃描,否則這種癥狀一般不會被發現。有些患者去尋求心臟病專家幫助時,心臟可能已經恢復正常了,而有些患者去看家庭醫生時,後者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種病。」
有趣的是,90%的倖存者是絕經後的婦女。但這不是說,男性不會受到影響,而是說男性更有可能會因「心碎綜合征」而死亡。
「這可能是由於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對於心臟有保護作用。」里昂博士解釋說。女性激素水平在絕經期有所下降,但絕經後女性依然有充足的激素來保護她們免受猝死。
里昂博士補充說:「我們已經在動物實驗中看到,當心臟遭遇到高劑量腎上腺素的時候,雌性往往更容易應付。當然,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以證明同樣的結論是否發生在人類身上。」
科學家還沒有搞明白為什麼這種癥狀會發生在一部分人身上,可能基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美國梅奧診所的心臟病專家阿比拉姆·普拉薩德教授(Abhiram Prasad)最近發現一對母女同樣受綜合征影響。
普拉薩德教授警告說,我們應該充分重視受影響的 總人數。「如今我們看到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他補充說,「許多癥狀嚴重的患者在到醫院之前已經死亡。生理上的壓力同樣會誘發癥狀,如進行大手術或者其他的重大疾病。」
上個月發表在《內科學檔案》的研究發現,80多歲的老年人在進行髖關節和膝關節手術後的六周內心臟病發作的幾率明顯上升。髖關節置換手術後,風險上升了25倍,膝關節置換後,風險上升了31倍,而荷蘭的研究人員將這些都歸結為壓力。
壓力的致命作用
經歷過「心碎綜合征」的患者,回想起來都會心有餘悸。倫敦南部克羅伊登的丁普娜·麥卡尼利(Dympna MacNeely)今年已經70歲,她在2008年10月突發心臟病後就一直承受著很大壓力。之後,她又經歷了好友和弟弟的去世。
丁普娜在辦公室做清潔的時候暈倒,「我只記得我在醫院醒來。」她說,「辦公室的人打電話給我的丈夫讓他陪我一起坐救護車去醫院。我的心臟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已經停跳,救護人員讓它重新啟動。」
血管造影顯示她的動脈是健康的,而核磁共振則顯示她的心臟已經如氣球般膨脹。「他們告訴我,這可能和壓力有關,」她說,「我有時候心煩意亂。但我沒有對任何人談起過。」
一周後,丁普娜出院了,檢查表明她的心臟恢復了正常。不過這個疾病還是花了一大筆心理治療費用。「醫生告訴我,這種現象可能不會再發生了,但我仍然會感到害怕。」她說,「我回家後,一直會感覺到氣喘吁吁。一個月後,我的心臟又一次劇烈跳動。我的家庭醫生告訴我,是我的恐慌症發作,然後給我開了安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