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這樣說課
何謂說課?就我個人看,「說課」,可以表述為「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對教學過程的設想及其理論依據向同行或者專家學者表述的過程。」
所以,說課是一種不同於備課和上課的展現自己教學思想和教學能力的特殊的形式。
說課稿的撰寫不同於教案,教案主要呈現的內容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連貫而清晰的教學步驟。也不同於教學實錄,教學實錄主要是通過師生的課堂對話真實地再現教學過程。說課稿的撰寫流程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理念、教法學法、教學目的和重難點、教學程序、板書設計等內容,而且,在教學程序中,對重點環節不僅要寫清楚教什麼,怎麼教,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寫出為什麼要這樣教,這樣設計的理論依據是什麼。也就是說,要進行深度反思。
說課在展現形式上也不同於上課,上課是教師在特定的環境中,依據教案,和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是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它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會學」。而說課是教師個人的「獨角戲」,它的聽眾群體是教師、專家及學者。它的目的是給大家清晰明白地展現一次教學活動的設想,使聽者聽懂,且喚起他們強烈的認同意識。
也正是基於這許多不同,所以,說課時我們要關注兩大方面,一是說課稿如何寫,一是「人」如何說。
關於撰寫說課稿的問題,我想,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教材定位要清楚
教材是指導學生學習的載體,對教材了解和把握的高度和深度是說好課的重要前提。所以,說課的正式環節一般應該從對教材的介紹入手。具體要為大家講清楚自己所說課的題目、文章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單元訓練重點,然後簡要介紹文章的結構、主要內容或語言特點。讓聽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文章有初步的了解。接著還應該交待清楚本年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及學習的實際,在此基礎上介紹自己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設計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突破重難點選擇的教學方法等。
比如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標教材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一課就可以這樣介紹:
《山中訪友》是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的一篇散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為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有聲有色,有情有意。在學習中體會作者是怎樣細心觀察大自然,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單元教學的重點。
本文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也是一篇獨特的文章。文章中,作者所拜訪的「友」是一群「非人」朋友,它們中有莊嚴的老橋、挺拔的大樹、智慧的懸崖、活潑的雲雀等等。通篇以擬人的手法,憑藉清新的筆調、靈動的語言、動情的述說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言樹能懂,雲語人會聽,老橋、露珠、山泉、小花,個個都是生命的化身,都是世界上的小小精靈。和它們相見,猶如和久違的親人、朋友相遇,那份親切,那份舒適和愜意帶來的愉悅是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字裡行間透射著作者心中對這些物、花、樹、鳥的敬仰、感謝、喜愛和憐惜之情。
本文構思獨特而巧妙,但作者這種超越視野的敘述角度在給學生帶來「遊記也可以這樣寫」的驚嘆之時,也帶來了學習的難點——為什麼作者說山中的樹木花草、峭壁懸崖是自己的朋友?作者面對這些朋友是如何訴說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情感的?只有突破了這一難點,學生才能真正明白本文中含蘊的情感,體味到人景相融的快樂。所以,教學中,我以對「朋友」的質疑為緣起,結合生活中對朋友的理解涵泳在文本中,品味朋友的含義,理解作者筆下之言、眼中之景、心中之情。
在教學方法上,由於本課的語言極具詩的特質,言辭清麗而流暢,情感真摯而素樸,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吸收積累語言、感知漢語言文字魅力的絕好材料,所以,教學以誦讀為主,使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誦讀中觸摸語言散發出的輕煙軟玉般淡淡的芬芳,深深感受朋友相處時的輕鬆和愜意。而文章中比喻、擬人、擬物等修辭手法運用的絕妙以及由此而營造的人竟相融的美好意境在誦讀中就真切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融化在學生的心中了。
結合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課後八個生字,注意「邀」、「瀑」的寫法,明白「津津樂道」、「德高望重」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誦讀課文,在誦讀中感受作者與大自然之間濃濃的親情和友情,體驗人景相融構建出的美好境界。
3.背誦有關段落,理解如「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等重點句的意思,品味「我靠在一棵樹上……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等擬物、擬人修辭手法運用的好處。
三條教學目標中,在誦讀中體悟文章寫作手法的巧妙之處,在理解作者在山中遊覽為什麼叫作「訪友」的過程中,感知朋友的要義分別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突破難點,我擬安排學生或者在家長的帶領下、或者同學結伴到野外遠足,親近大自然,為在學習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提供條件。
這樣,教材的定位、教學的主要設計理念及教學重點就清晰地呈現在聽者的面前。需要說明的是,在整體介紹教材的時候,除「教材簡介」、「學情分析」一般處於第一、二位置以外,其餘如「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課前準備」等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位置或增減,表述時可以用「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目標」這樣的理性語言嚴格區分清楚,也可以像上述例子一樣,用適當的過渡語把這所有要說的融合為一個整體。
二、教學流程要簡明
教學流程展現的是教學過程,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學設計的優劣以及教學理念都在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地展示。所以,說課稿的優劣百分之八十由這一環節決定。因此,說教學流程是說課的重點環節。那麼如何說好教學流程呢?我想,好的教學流程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1.要清晰具體。要想讓聽者通過你的說了解你的教學實際,教學流程的設計一定要清晰完整。具體而言,要從新課的引入開始說起,然後按照教學設計逐步展開,以及課堂小結、課後的鞏固練習、作業布置,板書設計等都是必須要說的內容,而且還要說出各教學環節的銜接和過渡。
2.要詳略得當。說課畢竟不同於上課,不是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操作到位,再者,說課有時間的限制,一般是15~20分鐘,這就要求說教學流程的時候,既不能太概括,三言兩語說完了,讓聽者不知道教學的思路,也不能太具體,像上課一般師生問答展示。所以,說課中的教學環節一般應採用概括與具體相結合,對於非重點或者次重點的內容,可用概括的介紹一帶而過,而對於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則要詳細闡述,說清楚其中含蘊的小的教學環節,以及每個環節中教師是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的,預測達到的學習效果等。容易引起歧義的地方,教師要展示幾種教學預設,並分別針對不同的預設寫出自己不同的指導對策。
3.要講清楚教學環節的設計理念。說課是一種特殊的教研活動,除偶爾用於評比外,更多的時候是教師之間互相研討、相互切磋,從而使教學設計不斷趨於完善的一種教學研究形式。無論目的是什麼,說課都要求教師在一定的高度上對教材、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有一個理性的思考。所以,說課稿有別於教案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說課者在講述教學流程的過程中,要針對重難點環節談明白自己為什麼這樣教。以便聽者能從理論支撐中看到說課者對教材的理解深度以及對教學的認識高度。但同時要注意的是,教學流程中各環節的教學設計依然是說課重點,理論支撐不可太多,闡述要簡明扼要。
下面以《匆匆》一課為例來展現說課中的教學流程:
……
下面我開始說教學流程,本節課的教學我將分四個環節完成,分別是:在聊天中相遇——讓先生走近孩子們;在讀書中相識——初窺先生內心;在交流中相知——理解先生的感嘆;在拓展中深思——讓時間成為永恆的關注。
首先進行第一個環節:在聊天中相遇——讓先生走近孩子們。
我這樣導課:在我國歷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出示朱自清照片。)關於朱自清先生,相信大家對他有一定的了解,交流交流吧。
看似很簡單很隨意的聊天,其實拉近了朱自清與孩子們的距離。「親其人,愛其文,信其言」的道理尤其適應兒童。再者,此文理解難度較大,對作者的認識有助於學習過程中讀懂文章的含義,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此環節的「相遇」只是為學生的學習作初步的鋪墊,教師要注意「聊」的輕鬆,不必過高要求學生,避免學生產生畏難情緒。
在學生對朱自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後,帶領學生與朱自清在讀書中相識——初窺先生內心。
此環節分兩部進行:
其一,讀熟課文,理解生字詞。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並在學生朗讀中巡視,發現讀不好的詞語或句子予以指導,並把一些錯誤率較高的詞語寫在黑板上。比如: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頭涔涔淚潸潸 在學生能正確讀好以後,交流:在這些詞語中你理解哪一個的意思?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理解。 何為生字詞?我認為判斷的標準應該是學生不認識、讀不準確、不能明晰其意思的字詞。因此,識字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教材生字表的提示,又要根據自己的判斷搞好重點字詞的預設,還要在學生讀課文時關注學生的實際,三者結合,才能使識字教學更趨完善。
其二,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交流。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走入第三個教學程序:在交流中相知——理解先生的感嘆。
我這樣引入:時間就是這樣,無論你是否願意,它都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於是才會有「日月如梭」的感嘆,才會有朱自清先生緊張、難過和深深地反思。再讀課文,你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和朱自清先生的無奈和痛楚呢?
然後讓學生彙報交流。學生的交流也許是無序的,教學就隨著學生的交流順序而定,為了清晰起見,這裡按順序分段呈現。
(一)第一段。本段教學可以按照「朗讀,想像畫面——交流——朗讀,體驗朱自清先生的無奈和焦慮」的環節進行。
學生對畫面的描述過程其實是觸摸朱自清內心的過程,與「你體會到朱自清先生怎樣的心情」等問題相比,多了一點詩性,少了一點理性,而語文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培養學生詩意棲居於世界的能力的。
(二)第二段。本段是教學的重點,在彙報交流中,教師可重點抓住「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具體可做如下引導:
(1)引導學生明白「我的手漸漸空虛了」。
同學們,如果我們的手中捧滿了豆子,當手中的豆子將要漏完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漸漸空虛了)現在朱自清先生捧的是什麼?他失去了八千多日子,所以感覺到自己的手漸漸空虛了。
(2)引導學生明白「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可分以下環節進行:
A.引導同學們聯繫自己的年齡談。算一算自己過去了多少日子? B.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歲左右,也就是說現在你們的人生已經走過了七分之一,你感覺到了嗎?你的日子到哪裡去了?(學生可以按書上的回答,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回答。)
(3)也許同學們現在也和作者一樣,感到——「頭涔涔、淚潸潸」了。這裡的汗是著急的汗,這裡的淚是焦急的淚! 有時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怪現象:越是難以理解的語言,我們越難以解釋,甚至解釋得越多越說不清楚。但這些所謂的難點一旦和生活結合起來,瞬間就會變得清晰又簡單。
(三)第三段。本段的教學主要是在朗讀的過程中想像文章語言所描述的畫面,並在想像中感受到時光腳步的匆匆以及作者的憂慮和焦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寫法上的獨到之處,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
此環節的價值讓學生由讀作者轉到讀自己,這一轉變使學生的學習發生了質的飛躍,讀自己的過程是他們感受切膚之痛的過程,只有用自己的身心親自去體驗,領悟才是深刻的,記憶才是永恆的,影響才是深遠的。
(四)第四段。這一段話是朱自清先生在自警自省。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迹呢」這句話,可以帶領學生深層次了解朱自清的生平,然後,讓學生給朱自清先生下個評語,體會到朱自清先生內心深處的表達。
教學的最後是讓學生在拓展中深思——讓時間成為永恆的關注。
此環節由背誦珍惜時間的名言入手,在鐘錶的滴嗒聲里誦讀全文,結束全課的學習。
(板書設計及作業練習略。)
常言說:三分戲,七分演。說課也是如此。教師該如何說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呢?我想,可從以下方面關註:
1.角色定位要準確。
說課,是說如何上課的,不是簡單介紹上課的內容,更不是上課給人聽,所以說課時既不能面無表情、平淡呆板,又不能拿腔捏調,像面對幾歲的孩子,要親切而不失莊重,文雅而不失幽默。說的過程不是先知在佈道,也不是專家在培訓,更不是學生在求教,是介紹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設想,喚起聽者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思維,探索更合理的教學設計。所以,說課者的身份定位應該是一個交流者、一個探討者、一個平等的對話者。
2.語言要富於變化。
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說課的成敗。好的說課者語言清晰、音量適中、語速快慢錯落有致,讓人聽得舒服、聽得清楚。尤其要注意的是,說課語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獨白,這類語言是說課中用到最多的,比如:教材的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概括介紹的教學環節、說課中闡述的教學理念等等,都要用獨白式的語言;另一種是教學語言,這類語言主要用在模擬情境的時候,說課者以課堂上教師的身份說出來,彷彿面對的是學生。盡量真實地呈現教學難點的學習過程。這樣,語言的變化不僅會緩解聽眾的疲勞,而且能清晰呈現教學流程,突出教學的重難點,給聽者以深刻的印象。
3.讓教學過程形象可感。
很多人在說課中僅僅把自己定位於一個彙報者的角色,所以,說得過於理性,讓聽者感到單調乏味。其實,雖然說課的過程不同於上課,沒有師生的雙邊活動,但是,好的說課可以讓聽者從說者的表現預見教師上課的神情和效果。所以,說課中教師要力爭讓自己的教學流程生動具體、形象可感。可採用直接陳述和情境模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也就是說,說課者的身份可在合適的地方做適當的調整,有的時候是一個陳述者,理性地向大家講述自己設計的教學環節,有的時候又是課堂上的教師,彷彿面對學生一樣模擬呈現教學過程,這樣就能夠引導聽者清晰完整的感悟教學環節。
4.以自信的姿態面對。
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說課也不例外。一個好的說課者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自信——自信我們的設計最優,自信我們的表現最佳。我們面對的不是評判官,而是需要從我們說課中汲取營養的人;我們從聽者的眼神中讀到的不是挑剔,而是欣賞和鼓勵。這樣,就會少一份膽怯,多一份從容;少一點忐忑,多一點信心。
當然,自信不是憑空而來的,它要求我們對教材、對教學設計瞭然於胸,需要我們紮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學素養作支撐。
推薦閱讀:
※珍惜我們身邊的十種人! 1、珍惜主動給你打電話、發消息的人,因為沒有誰會吃飽了撐到去和一個自己不在乎的人啰嗦。 2、珍惜在你每一次難過、傷心時都陪伴在你身邊的人。 3、珍惜給你取外號的人,這個人肯定
※決定我們一生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關於地震,我們的認識誤區丨科通社
※又一年澳洲藍花楹盛開季!讓我們一起去看漫天紫色吧~(附超強攻略)
※將我們的智慧深藏於胸,令我們免於憂愁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