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112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楞嚴經 (第一一二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12
一百四十六面第六行: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生滅既滅』,就是生滅的二邊也離開。所謂能空的覺知、所空的理障,這個能與所雖然都離開了,如果以為這樣就是圓滿,這個境界就算圓滿的、就算究竟的,那就又錯了,為什麼?又墮落在法身邊。佛法向上一著都稱之為妙法,能空所空都滅了,境界是不錯,但是怎麼樣?沒有辦法入妙。為什麼?能滅、所滅的滅字,又成了障礙。前面講「菩提心生,生滅心滅」,諸位想想,這個境界好不好?這個境界依然還是有亦生亦滅。所以諸位真正能把《六祖壇經》那些話都記得的話,你就恍然大悟,六祖跟印宗所說,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菩提心生是一法,生滅心滅又是一法,不是二法了嗎?境界是不錯,但是不妙,不能入玄、不能入妙。因此必須要知道,生與滅是回什麼事情,有生才有滅。滅,滅還不能夠執著,滅也要把它遠離,這樣才真正達到能所雙忘,才到真正的清凈。我們自己在功夫到差不多有境界的時候了,覺得自己的心地很清凈,清凈心現前,你自己也感覺得我現在很清凈,「很清凈」就不清凈;我很自在,「很自在」就不自在。為什麼?因為你清凈心裡頭還有個清凈,清凈心裡頭還有個自在,這本來無一物,哪來的清凈自在?所以你有清凈自在,已經不是真正的清凈自在,當然比一般凡夫的境界那是高得太多了。
這兩句說的是大菩薩的境界,也是寂滅忍的境界。寂滅忍,經論裡面告訴我們,是法雲地以上的境界,十地菩薩、等覺跟如來果地,這三個位次的境界,所以他的標準才有這麼高。證得無生法忍,還是有能證跟所證,還是有能所。寂滅忍的境界是能所都沒有,能所雙忘。這個時候才真正證得,世間一切法生即無生,出世間一切法滅亦無滅。我們今天的境界,世間法裡頭有生有滅,出世間法裡頭有滅有生,這是我們現前的境界。可是我們一定要明了諸佛與大菩薩他們的境界,明了有什麼好處?知道我們現前的境界不究竟,換句話說,你一定要發心再深證,就是把自己的境界要提升,不能夠止於現前所得的小小的境界裡面,那就錯了。既然真正明了生是屬於幻生、滅亦屬於幻滅,正如同《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後面又跟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有為法裡頭也通世出世間法,我們不要認為只有世間法是有為的,出世間也還是屬於有為,有為的心量、有為的知見,觀一切法無不是有為法。到你入「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的境界,觀一切世間法皆是無為法。可見得有為、無為,一切法裡頭哪有什麼有為無為?沒有,有為無為就是在迷悟之間,大徹大悟就是無為,迷惑顛倒就是墮在有為。換句話說,法有沒有有為無為?沒有,有為無為皆是幻法,了不可得。這些意思《楞嚴》說得清楚,《圓覺經》裡面也講得非常清楚,《圓覺經》裡面「清凈慧」一章就是說這個境界,跟這段境界是完全相同的,可以互相來參看。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本修因比什麼都重要。佛在楞嚴會上一開端就提醒阿難尊者,要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什麼叫不生滅心?我們現在這個心一會想東、一會想西,想東的時候東的念頭起來,西滅了;想西的時候西的念頭起來,東又滅了,這個心就叫做生滅心。如果以生滅心為本修因,求無上菩提,這是決定做不到的,所以這樁事情希望我們要特別注意。不生滅心,這是佛提示我們,不但在楞嚴會上,所有大乘經論裡面,佛都是這樣提示我們。不生滅的心是什麼?這要搞清楚,不生滅的心才是真心,要用這個心去修行,做為本修因,你一生當中就可以證得無上菩提。拿我們的境界來說,無上菩提在理論上講,一生當中可以證得,沒有問題;可是在事實上,我們真的不敢講。就事論事,如果用不生滅的本修因來修無上菩提,我們念佛得理一心不亂,這是可能做得到,這是我們敢講的;換句話說,在圓教菩薩的階級裡面,證個圓教初住、二住是辦得到的。你說在圓教裡頭登地,證到法雲地、等覺,這不敢講,這個的確是不敢說,可是一生當中修到圓教初住的確是沒有問題。你證得圓初住就是法身大士,《華嚴.入法界品》,你就有分、就有資格。不生滅心,也就是本經所說的「自性本定」,到底在哪裡?前面我們念過「十番顯見」、「七處征心」,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六根的根性。你要是用它來做本修因,豈不就是交光大師所提倡的?交光大師教給我們,平素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教我們用六根的根性,不要去用六識,這就是修自性本定。
這樣在一生當中就可以修無上菩提,為什麼?因為六根根性是不生不滅的,「十番顯見」裡頭說得很清楚,無來無去、不垢不凈,這是真的。怎麼修法?前面都跟大家說得很詳細,用六根根性接觸六塵境界叫自受用,而不是對他,他受用得用六識。我們凡夫所犯的毛病,對自己是六識受用,對別人也是六識受用,這就是迷,內外都假,都是虛妄,不是真實。佛菩薩的受用對內是真受用,對外是假的,外面是什麼?外面要利益眾生,利益眾生所謂是「水月道場,空花佛事」,建許多道場,道場像鏡花水月一樣。佛事是什麼?佛事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的事業就像前面講的,眼睛害了病看到空中之花,叫空花佛事、水月道場,可見得佛事與道場是幻化而有,不是真有。因此開悟的那些菩薩們,對於道場佛事絕沒有一絲毫的執著,對於一切眾生絕沒有一絲毫的分別。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內外一如,內外雖然一如,可是在表現的態度上似乎又有分別執著,那個分別執著都是假的,都是他弘法利生的妙用,不是真有分別,也不是真有執著。如果他真有分別執著,那他是凡夫。這是教給我們如何去用根、用識,用根是真實的,用識是權巧方便,目的無非是利益眾生;雖利益眾生,又不著利益眾生的相,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絕沒有一絲毫執著。如果我們這樣的用心,就叫做修行,就叫做修楞嚴大定;這樣用心來念佛,那就是修理一心不亂,與如來果地上的寂滅忍是相應的,這也是諸佛菩薩對我們真正的期望。
所以要曉得,自性本定就是如來藏性。體是真常,性本來就是寂滅相,在如來果地上現的是寂滅相,我們現在迷失了本性,可是我們的本性還是寂滅相。對於《楞嚴經》稍稍涉及一些,應該能體會到這個意思,我們六根的根性怎麼不是寂滅相!其餘的不必談,就像經裡面所講的「十番顯見」,我們的見性,見性的相就是寂滅相。可見得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的清凈寂滅真常之體從來就沒有失掉過。現在毛病發生在哪裡?毛病發生在妄想、在執著。如果你不能修自性本定,這個妄想執著沒有辦法離開,這個道理我們應當要明了。小乘阿羅漢雖然斷煩惱障、破人我執,你們仔細的去想一想,這個話講得通嗎?人我執他沒有了,他還有法我執,我們要問,誰執著法我執?還是有我!沒有我,誰執著法我執?所以在大乘法裡面講,小乘阿羅漢只破三界之內的見思煩惱,還有界外見思,這個理才講得通。三界之外的見思煩惱比三界之內的要微細得太多,三界之內粗重的見思煩惱他離開了,不再受三界六道的生死輪迴,界外還有微細的見思煩惱。原因就是他不知道修自性本定,他是勉強克制他的煩惱,用的是這個方法,所以是不究竟的,不能斷根。菩薩到這個境界這是能所雙忘,二種執著已經離開,三空也都捨棄,所謂是人空、法空、空亦空,這個時候才是破根本無明,阿賴耶識里的業識(無明業相)一分動相也沒有,這個境界才算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寂滅現前』是什麼境界?不生不滅,清凈本然,周遍法界。到這個境界,不是我們嘴裡念念、在那裡想想,哪裡能想到人家是親證這個境界,這是親證。到這個時候,我們用破五陰來講,這是圓破行陰,超眾生濁。再看底下經文: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諸位注意經文上『忽然』兩個字,「忽然」就是禪宗裡面所講的頓悟。由此可知,頓悟是要功夫積到差不多了,一下才能開悟。頓悟也是從漸悟修的,沒有漸悟哪來的頓悟?自己不肯修漸悟,天天打妄想等著哪一天頓悟,我們已經等了無量劫,等到今天還不開悟。我們在座的同修,你們哪一個人不是無量劫以來就修行修到今天?這個意思我也給你們講過很多遍,無量劫修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這有問題。不但修學沒有進步,愈修愈退轉,這個毛病大了,那就是什麼?我們不曉得修悟、不知道求悟。可是你要求開悟,最大的障礙就是分別執著。我們不但對世間法分別執著,對學佛也分別執著,這就是天天在修,天天在增長分別執著,那怎麼能開悟?這是把自己的悟門堵得死死的。所以一切大乘經典,佛祖告訴我們,首先教我們明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夢幻泡影,真相是一切法了不可得,真相是一切法皆空,就是萬法皆空。說明這個真相的目的在哪裡?目的叫你在一切法裡頭不要分別執著、不要起心動念。果然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有頓悟的機會,頓悟是這麼來的。悟了以後,在一切法裡頭才得大自在。世間人最畏懼的就是生死輪迴,頓悟之人生死輪迴沒有了,這多自在!回想我們無量劫來受生死輪迴的果報,生死疲勞,苦不堪言,這一下徹底的解決了。好像一個人在做惡夢,做了很久惡夢,這一下醒過來,輕鬆了,得大自在,夢中所有的一切恐怖,都曉得這是假的,不是真的,恍然大悟。
超越是說什麼意思?這是說頓斷無明,無明必定是頓斷,而不是漸斷。漸斷的是什麼?是煩惱、是迷惑,我們講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這是漸斷的。根本無明一定是頓斷的,這是頓證、是一剎那之間,這是講功夫成熟了。像我們昨天在《華嚴》裡面所讀到的,第一個叫我們生善根,第二個階段是增長善根,第三個階段是成熟善根,熟透了就頓悟。諸位要記住,善根跟福德不相同,善根我們一般講就是悟性。一聽之後徹底的明了,就能夠生起清凈信心,這是你的善根。到這個時候就頓證、頓斷無明,才曉得明與無明原是一體,這是真正的頓證。如果你要認為明與無明是二,無明不是明,明不是無明,你就沒有辦法頓悟。為什麼?因為你心住在二法上。煩惱不是菩提、菩提不是煩惱,生死不是涅槃、涅槃不是生死,全是住在二法上,這就沒法子頓悟。所以我們必須要先到不二門,然後一步才跨得過去,你要是在二門裡面就不得其門而入,先要到不二門。這個境界是圓破識陰,超越命濁,到這個時候真正是功德圓滿,才真正的明了通達自己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本來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有一法而不具足。這就是六祖覺悟之後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悟了之後才有這麼一句話。而這句話與佛在大經裡面所講的境界完全相同,可見得他是真悟。因為六祖在悟的時候並沒有看過很多經論,也沒有聽人講過經,他居然悟出這個道理、說出這個話,跟佛在大乘經典里所講的沒有兩樣,這是真正開悟。
諸位想想,自性本具世出世間的萬法,如果你要是見到性、證得自性,世出世間一切萬法你怎麼會不通達!哪有這個道理?這就是佛法所講的,「一經通一切經通」的理論依據。修學法門也是如此,一個法門成就了,一切法門都成就;一個法門證得,一切法門統統證得,是這個境界。所以念佛人焉能不求理一心不亂?這是真修行、這才是真干,待在事一心的目標上那都叫小根性的人。由此可知,佛與眾生只是覺迷不同而已。凡夫迷在世間,以為世間事事物物是心外之法,以為是真實之法,於事事物物起分別、起執著,被世間這個範圍範圍住了,永遠不能超越;聲聞緣覺雖然聰明一點,知道與世間法對立的還有一個出世間法,他就被出世間法範圍了,自己侷限在出世間法裡面,世出世間法不能圓融,不曉得是一體。所以小乘修證的法,這法不妙,自己得一點小小的受用,哪能像這些大菩薩們一念超越,證得自性本心,這是佛法裡面的究竟法。大經裡面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證得這個三無差別,所以才說『十方圓明』,都圓融了。十方跟三世是一,「十方圓明」就是《華嚴》裡面講的一真法界,我們凈土裡面講的常寂光凈土,這是十方圓明的境界。這個時候自然得到兩種殊勝,底下經文所說的: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這是觀世音菩薩證得的,這是什麼境界?等覺菩薩。寂滅忍中證得的,這兩種殊勝就是業用,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讀了很多,每一位善友說出他證得的法門之後,一定要把這個法門的作用說出來。觀世音菩薩在這個境界裡面,證得十方圓明,作用是什麼?十方圓明有什麼用處?這兩種就是殊勝的業用。在一般說,像這樣的業用,圓教初住就證得,我們叫相似的業用,有這個樣子,但是沒有觀世音菩薩這麼樣的真切,沒有這樣的圓滿。像佛在經上常常用月亮做比喻,圓教初住菩薩就像初三的月牙一樣,等覺菩薩彷彿是十四的月亮,到十五就圓滿,快要圓滿了,當然他兩種殊勝是不同,這稱為兩種殊勝。圓教初住就證得這兩種業用,有這兩種業用但是不能叫殊勝,好像初三、初四的月牙,雖有月光,那是真正的月光,不是假的,但是照的亮度還不夠大,還不十分明亮,這個情形就是這樣的。
前面這是上合慈力,說明本妙覺心這是『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本妙覺心」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這部經所講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真性無論是在果地,或者是在因地,都沒有分別,所以佛與眾生是一樣的,真性上講是一樣,根本就沒有兩樣。所謂是在佛它不增加一點,在我們凡夫並不減少一點,不增不減,這從理體上說是如此。從作用上來講,佛的作用沒有障礙,為什麼沒有障礙?因為他不迷,所以他沒有障礙。凡夫的作用有了障礙,為什麼有障礙?因為他有迷,迷了就有障礙,悟了就沒有障礙。迷了的障礙是真正的障礙嗎?不是真正的。前面說過,真正悟入、豁然大悟,悟的是什麼?悟的是迷悟不二,這個時候才一切貫通。迷悟是二,那個悟是小悟,不是徹悟,為什麼?有能悟、有所悟,有能迷、有所迷,你能所沒斷。所以這體上完全相同,我們的六根根性與十方諸佛如來的六根根性沒有兩樣,完全相同;我們自己的智慧德相與十方如來的智慧德相也是完全相同,沒有兩樣。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我們自己都不敢承認。給你說了,「這個我不敢當」,非常謙虛、非常客氣,都不敢當。該客氣、謙虛的時候,不曉得客氣、謙虛;叫你直下承當,你在這個時候開始來謙虛、客氣,這錯了。你之所以不敢當,就是你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不明白。觀世音菩薩到這個時候是完全明了了,所以他直下承當,所以說是「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這就是與佛同體,真正證得一切眾生六根根性與諸佛如來六根根性是一性無二性,這就叫上合。體上合了之後,用當然就合了,諸佛菩薩的用大慈大悲,通常我們講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菩提心就是本妙覺心。直心是體,就是清凈平等之體,與一切萬法不二之體,這是直心;深心就是清凈心,自受用,一切不染、一切不著,遠離染著的這個心就是深心、就是清凈心,《圓覺經》裡面講的凈圓覺心;起作用就是大悲心,大慈大悲。這個時候菩薩用心的業用就是大慈大悲,與一切眾生樂,拔一切眾生苦。諸位想一想,他還會障礙眾生嗎?他還會為難眾生嗎?決定沒有這個事情,總是盡一切的力量去幫助眾生。幫助眾生,諸位要曉得,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目的總是在破迷開悟,而不是幫助他得到物質或者精神上的享受,不是這個,那是世間法,不是佛法,佛法幫助人的就是破迷開悟。破迷開悟之後你自然離苦得樂,那是真正的離苦得樂,這就是佛菩薩的事業。
上同諸佛,與諸佛同體;下面,『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這裡頭應當要補充一句話,「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下面也應該這樣,「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本妙覺心」,這個意思就完全了。是不是這樣?確實是這樣的。剛才我說過,本妙覺心、生佛一切萬法,是一不是二。佛在《華嚴》裡面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不但有情眾生同一個本妙覺心,無情的眾生也是同一個本妙覺心。為什麼?因為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依本妙覺心變現出來的幻相。體相同,生佛同具此性,情與無情共一心,上合了,下面當然合;下合了,上面也一定合。沒有說是合上而不合下,合下而不合上,沒有這個道理,見性沒有說見一半的,沒有這個道理,一見就是圓滿的。從圓初住就是這樣的境界,到寂滅忍,就是法雲地的時候,這個境界看到圓滿、看到究竟,看得十分真切,所以慈悲心才流露出來。
慈悲心就是本妙覺心的起用,與一切眾生同一個『悲仰』,悲是哀求拔苦的意思,一切眾生都有苦難,總是要求一個力量來幫助他離苦得樂。這個世間眾生無知,不曉得事實真相,求助於宗教的神明,哪裡曉得宗教的神明還是眾生,這就是宗教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宗教不教人破迷開悟,宗教只叫你在苦難的時候去禱告、去求神明保佑,這是它的能事,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仰」是希求,希求給與他快樂;「悲」是哀求,希望他救苦救難,這是悲仰兩個意思。凡是迷失自性的人皆有這兩種求,求拔苦,救我的苦難;再求給我的生活能更快樂、更美滿、更幸福,求這些,世間人就干這種迷惑顛倒的事情。所謂迷惑顛倒,就是他所求的,沒有正確的理論依據、又沒有正當的方法,所以雖有求,到後來結果還是一場空,這是佛法裡面講「求不得苦」。有些人也知道自己求是求不得的,他也要去求一下,為什麼?給自己精神上安慰。他也知道這是迷信,也知道是沒有結果的,他也要做。這就是顯示出一切眾生內心的痛苦與內心的願望。諸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的心情徹底明了,所以佛菩薩在世間以種種善巧方便誘導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講經說法,這是種種善巧方便裡面一種最直截了當的辦法,這種最直截的方法接引哪類人?就是根熟眾生。要不是根熟的眾生,你這裡講經說法,他不願意聽,那就是根沒熟;能夠聽得下去、聽了有興趣的,這根熟眾生。熟也是有等級的,這種熟可以聽經了,對於聽經、對於佛經的研究有了興趣,這是這一個階段他成熟了。
到這個地方,可以說觀世音菩薩將他自己修行證果,以及獲得兩種殊勝的業用,全都給我們說出來。文字不多,每一句話裡面皆含無量義,是修學最高指導的原理原則,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這種原理原則統統用得上。諸位能夠把這種原理原則用在念佛法門上,那你的念佛就是理念,你所得到的必定是理一心不亂。他成就了,等於在佛法里畢業了,畢業之後幹什麼?畢業之後去享福了。我們看看他那個福報怎麼享法?這是我們要學習的。請看底下一段經文: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這就是他的大用現前,這就是他的享受。也許諸位要問,還是不要修成的好,修成之後到處去弘法利生,累都累死了,這多辛苦?這個念頭是以我們凡夫的心去推測佛菩薩的境界,哪裡知道全錯了,不是這回事情。這種三十二應身『入諸國土』,所謂是隨類化身,是種自然的業用,不是有心,也不是無心。雖然天天弘法利生,沒有一天休息,像《普賢行願品》裡面所講的「無有疲厭」。我們凡夫工作太多,疲倦、厭煩了,會有厭倦。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凡夫心,就是用的生滅心,所以才有虛妄的現象。菩薩以不生滅心,所以他『三十二應』,隨類化身,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與無作是一不是二,他怎麼會有厭倦!作與無作是二不是一,就有疲倦的時候、就有厭惡的時候。作與無作是一不是二,這裡頭找厭倦找不到,沒有了。我們也是如此,如果在講台上講經,「說」不是「不說」,「不說」不是「說」,說與不說是二不是一,你在這個講台上講了會累、會疲倦,時間久了會受不了。假如你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坐在這裡講上十二個鐘點不累,愈講精神愈好,為什麼?沒有疲厭。
聽經亦復如是,你要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坐在這裡不會感覺得疲倦,連續坐上十個鐘點也不會疲倦。聽跟不聽是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那你就會疲倦。譬如上課一樣,我們訂的是一個鐘點,到一個鐘點就不行了、就疲倦了,必須要去走動、休息一下,如果接著來各位就受不了。為什麼?佛法常說「一切唯心造」,你的心量只有那麼大,只有一點鐘,到一點鐘不休息一下,底下就不能繼續。飲食起居無不如是,那個一天吃一餐的,他為什麼精神飽滿?因為他覺得一餐就可以了,他就不必吃第二餐,首先在心理上去建設。如果要是一般人那不行,我一天三餐都還不飽,還得要吃個點心,到時候不吃就餓了。那到時候不吃真餓,為什麼?他心裏面先去想餓,他怎麼不餓?那個吃一餐的人他不想,他不想他也不餓,可見得這個事情的確是萬法唯心。
觀世音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最大的恩德就是救苦救難,這是觀世音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德。這個大德從哪來的?必有所本,就是有所依據,這裡給我們說出來,他是『供養觀音如來』。觀音如來是他的老師,這個供養注重的是在法供養。什麼叫法供養?依教修行這是真正的法供養。老師告訴他這個原理、告訴他這個修行方法,他就依據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他也成佛了,這叫真正的供養,也就是我們世間講的師承。他就是學觀世音如來,所以他自己的名號也叫觀世音菩薩。這是給諸位說明,供養裡面第一個是修法供養,第二是弘法供養,第三是傳法供養,這在佛法里叫真供養。自己成就的時候,像觀世音菩薩,要這樣做法;自己沒有成就的時候,幫助成就的人,這是供養。像我們現在自己沒有成就,沒有成就給大家來講解、來研究這部經,我們幫助觀世音菩薩弘法,幫助他修供養,就是我們自家修供養。諸位同修促成這道場的因緣,也是大家在這裡修供養,凡是在這個道場,你來聽經是修供養。你出一絲毫的力量,或者是你一點力量都沒有,生歡喜心,聽說這裡有個道場,聽說有這麼多人在這裡聞經,心裡很歡喜,這都是供養,這都得無量福。盡心儘力的供養,那個福報就更殊勝,這是十大願王裡面所講的「隨喜功德」,是隨喜功德的供養。我們盡心儘力來促成道場,那就是十大願王裡面「請轉法輪」的供養,那個功德就更殊勝、更不可思議。此地這幾句話都是從綱領上說,等於做文章都是講的題目。
『蒙彼如來』,「彼如來」就是指觀音如來。『授我如幻』,「如幻」這兩個字是總綱領,我們現在念《四十華嚴》還沒到,現在我們才念到三地,十地完了到等覺,等覺有十一位善友來代表,到等覺所修的全是如幻三昧。在《四十華嚴》裡面,它所佔的分量幾乎是四分之一,給我們講「如幻三昧」。這個地方我們簡單的說說,所謂如幻是以清凈覺心,也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的心,諸位要曉得,心裏面才有一物就是不覺、就是迷。佛在本經裡面給我們說過,「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清凈覺心是本覺,如果你裡面再要有個覺,那就是不覺;清凈覺心是本明,裡頭再加一個明就是無明。無明哪來的?無明就這麼來的。馬鳴菩薩《起信論》講得很好,本覺本有,不會失去的;不覺本無,不覺就是無明,就是你心裏面有東西,那個東西本無。本無的,你一定要執著有,這就是你的迷惑顛倒,將你本覺心迷失了。因為你執著有,你執著有我,那你著了我相,執著有人、執著有眾生、執著有壽者,這四相迷了,這叫基本的四相。有了這個東西之後,如幻三昧不能證得,如幻的世界也不能證得。把這些假東西當作真的,一天到晚牽腸掛肚,於是就變現六道輪迴,這個東西討厭!所以六道輪迴是你自己變現的,是你自己在那裡受,好比一個人做惡夢,誰給他的?他自己在作夢。他在夢裡遇到惡人、遇到猛獸、遇到魔鬼,自己生活在恐懼不安之中,全是假的,自作自受。所以說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無量劫在六道生死輪迴,自作自受,不曉得事實的真相,哪一天才開悟?
一切大乘經典,的確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增上緣,實在說我們的善根福德不夠。在台灣來說,因緣是有的,就是有這個機會。善根不夠,我們聽了之後不能理解,就是聽了之後不開悟,清凈信心生不起來。福德不夠,就是沒有耐心,像這樣的大經,一部經總要講幾年,沒有耐心聽下去,這是沒有福德。這一次我到高雄,高雄《圓覺經》大概快講完了,恐怕還有三次,頂多還有四次,這個經就講圓滿了。高雄佛教堂來找我,找我講什麼經?他要求講《楞嚴經》,我說《楞嚴經》太大,一個月去一次講五天,恐怕要講十年。他說不要緊,我們有耐心。我說好,我來考考你們,開頭的時候叫他們登記,到這個經講圓滿,看剩幾個人?有幾個人有耐心。我叫他換小一點的經講,他們不肯,一定要講大的,他說他們有耐心,看看是不是真有耐心?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文字是生命的源泉
※文字,一場孤獨的修行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三一八集(文字版)
※躲在文字里想你
TAG:台灣 | 文化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文字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楞嚴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