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100億,中國電影用最短的月份創造了世界紀錄,而你,最想看哪部?

剛剛,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二月份的實時票房邁過了100億元大關!這不僅是嶄新的國內紀錄,也是世界紀錄!

2月28日15時40分,中國電影市場單月票房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開闊平台。

縱向比較,此前的單月票房冠軍誕生在去年夏天。2017年8月,憑藉《戰狼2》掀起的全民觀影熱潮,該月票房達到了73.72億元。而2016年2月的68.75億元,如今排在了單月排行榜的第三位。

橫向比較,此時的100億元(摺合15.83億美元),已大幅超過了北美市場在2011年7月《哈利·波特8》與《變形金剛3》交鋒時創下的全球單月市場紀錄13.95億美元。

2017年,中國內地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北美總票房110.6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98億元),兩者相差近139億元。鑒於北美電影市場近年來持續停滯,若按中國電影市場去年增長13.45%來估算,2019年中國有望躍居世界第一大市場。而按照今年前兩個月的勢頭,這個時間也許會提前到今年底。

回顧100億元的達成,歸功於史上最強春節檔。百億元中,《唐人街探案2》貢獻了28.3億元,《紅海行動》24.36億元,《捉妖記2》20.95億元,《西遊記女兒國》6.98億元,《熊出沒·變形記》5.59億元,《祖宗十九代》1.42億元;而節前上映的《神秘巨星》《南極之戀》《馬戲之王》《無問西東》等中外影片合計奉獻約佔10%。

對於如此生猛的態勢,《洛杉磯時報》在三天前如此評價:「中國春節一周的票房達到9.46億美元,這是世界紀錄。單日票房突破2億美元,是世界紀錄。單日觀影人次超3000萬次,是世界紀錄。單片單日白天場票房高達8500萬美元,還是世界紀錄。」

僅僅往前推八年,2010年,中國內地一整年的票房不過是101.72億元。

從一年百億元,到一個月百億元,對於破紀錄已是常態的中國電影市場,我們有些讚美,也有些牢騷。

讚美一:超五萬塊銀幕,已經並將繼續深入廣袤的中國大地

戊戌年大年初一,位於安徽阜陽的萬達影城,收穫了77.3萬元票房,排名全國影院第一。比它稍遜色些的,依次是溫州、蕭山、太原等地的影院。無獨有偶,2017年春節當天,全國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影院,除了一家位於北京,其餘都在「出乎意料」的地方:溫嶺、長春、綿陽等等。

這些在年票房百億元的2010年都無法想像。彼時,北上廣深才是超級影院的聚集地。

▲2月票房冠軍《唐人街探案2》,上映13天時,觀影人次超7100萬

從2010年底內地銀幕數6256塊,到2016年12月躍居世界銀幕數第一,再到如今9914家影院、53824塊銀幕,院線向廣袤的中國大地持續深入,才使得越來越多內地觀眾在家門口觀影、在過年返鄉時觀影,成為可能。也為票房的增長打下基石。

因為影院建到了家門口,2017年,中國內地共有16.2億人次觀眾走進影院。

讚美二:國產影片的崛起,讓中國市場屢屢為中國大片喝彩

如今的內地市場票房統計,多以1994年為起點。那年11月,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動作片《亡命天涯》在內地公映,這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分賬大片。翌年,《真實的謊言》從內地賺得票房1.03億元,首次見到億元級別的影片,這給當時極為蕭索的中國電影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

該紀錄直到1998年才被同樣由卡梅隆執導的《泰坦尼克號》以3.6億元取代。在開放的最初八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幾乎是進口片的樂土,是好萊塢工廠在北美之外的新寶地,至於國產片,始終只能望「洋」興嘆。直到2002年張藝謀導演的《英雄》橫空出世,獲得2.5億元票房,才使得中國電影終於有了第一部破億元的本土超級大片,結束多年來被進口片瓜分的狀況。

▲《英雄》劇照

可《泰坦尼克號》創下的紀錄一直橫亘在那裡,國產片要等到2009年的《建國大業》才以4.16億元趕超。可2009年的年度票房冠軍也並非《建國大業》,而是4.66億元的好萊塢災難片《2012》。儘管當時兩片票房的有限差距讓國產片看到了追趕進口片的曙光,但轉眼2010年《阿凡達》以3D模式捲走13.82億元,碾壓式的票房勝利又瞬間讓希望破滅。本土電影人又多奮鬥了兩年,才在2012年由徐崢憑《泰囧》的12.67億元摸到了《阿凡達》的尾巴。此後,好萊塢大片屢屢試探中國市場的深度,並在2015年春天搭著中國電影銀幕數激增的快車打開20億元的通道。好在,這一次的等待不是很久,《速度與激情7》下線不到半年,《捉妖記》登頂,真真正正為國產影片摘下內地市場的票房桂冠。

▲《捉妖記》登頂前,國產影片經歷了20餘年奮鬥,才打破了好萊塢大片的壟斷(文匯製圖:馮曉瑜)

再往後,《美人魚》《戰狼2》依次以33.86和56.82億元,佔據內地票房第一把交椅。

讚美三:類型更豐富,「低頻觀影人群」陸續走進影院

2017年夏天時,我們聽到太多人說類似的話:「我已有N年沒進過影院,《戰狼2》讓我重新看起了電影。」

而且,這波對於中國電影的信任熱潮,一直從去年夏天,燃到今年春節檔。有專家認為,《戰狼2》的出現讓一度低迷的中國電影市場重燃信心。緊接著,《芳華》《無問西東》等影片的出現,延續了這股信心。讓一度絕緣電影院的人覺得,「既然A不錯,那我也看看B吧」。

▲連續幾部口碑好片不僅拓寬了觀影人群,還提振了整個市場的信心(左起:《無問西東》《芳華》《戰狼2》)

事實上,在這波好評來臨前,中國電影經歷多年的類型開發,已然拓展出豐富的層次。僅以最近五年為例,新《智取威虎山》率先打通了紅色經典的類型片「仁督二脈」;《烈日灼心》為犯罪類型片開出了最佳男演員「三黃蛋」的奇蹟;《山河故人》在藝術與商業間找到了平衡;《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吹響了國產動畫電影向10億元邁進的嘹亮號角;《滾蛋吧!腫瘤君》第一次把小妞電影與二次元基因融於一體;《妖貓傳》將工業化的奇譎瑰麗做到了極致;而《老炮兒》《湄公河行動》《七月與安生》無不在各自的類型軌道上完成了口碑與票房的一次次默契會師。

▲左上《湄公河行動》,右上《七月與安生》,左下《妖貓傳》,右下《老炮兒》

說完讚美的,也發些牢騷——不滿之中才是不斷打開票房天花板、迎來下一個100億的空間。

牢騷一:過度營銷、評分注水、票房小動作,場外喧囂搶佔內容關注

雖然今年春節檔早早宣布要嚴控票房補貼,並將票價紅線設置在了19.9元。但這仍難以抵擋幾部大片洶湧的營銷、預售。早在春節檔開啟前五天,大年初一的預售票房已經超過了3億元。去農村刷牆頭,上綜藝節目,聯合多家快銷商品,春晚深度廣告合作等等,《捉妖記2》等「四大金剛」被指僅上映前的營銷費用就花費了數億元。

花式營銷玩得再溜,觀眾只會給一次機會。

當春節檔六部新片背後網羅了超過100家公司,這個檔期不僅是觀眾的「新年俗」,同時也成為商家的掘金機。於是,網路評分、個別影院票房統計等,成了銀幕之外的必爭之地。一連串羅生門,也讓喜氣洋洋的百億元新紀錄,多了幾分一言難盡。

▲大家都喊冤,票房小動作、水軍互黑,這般「冤冤相報何時了」,傷害的當然是中國電影本身

牢騷二:對檔期的重度依賴,讓中小片無緣佳期

隨著市場體量不斷擴充,春節檔、國慶檔、暑期檔,愈來愈成必爭之地。這也陷入了某種悖論:非大片、大公司,不能入一流檔期。

於是,常有大製作只顧鑽營好檔期,誤以為能乘黃金檔順風,踏上票房的青雲梯。殊不知,重檔期、輕品質,一不留神就會讓觀眾留下「大熱檔期多爛片」的誤解。

另一方面,每個影院盆滿缽滿時,中小成本電影卻只能望佳期而卻步。

但看看觀眾贈予《二十二》的敬意,聽聽來自《百鳥朝鳳》的一聲哀嘆,或者了解《岡仁波齊》的異軍突起之路,大抵會明白——觀眾不會辜負充滿赤誠的作品,檔期絕不是萬能靈丹。

▲《百鳥朝鳳》製片人的驚天一跪,如今想來,何嘗不是對資本壟斷的一聲嘆息。

牢騷三:品質電影與觀眾期待,仍有差距

雖然「罵得越狠,票房越高」越發少見,但這個市場里,依舊有觀眾不解的難題:低俗的惡趣味成了喜劇的單一手段;關愛現實的脈脈溫情成了院線少數派;能舉家同行的「合家歡影片」更是鮮少看見……

如果說,過去中國電影的主要矛盾是分布不均衡的銀幕與觀眾觀影熱情之間的不匹配,那麼當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已經向全球第一大票倉衝刺之時,佳片有限與觀眾渴望中國好電影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單月100億元,中國電影與觀眾在一起,可喜可賀。

回歸初心和手藝,叫品質棲居數字之上,這樣的世界第一才是觀眾熱盼的第一。

任重道遠。

文匯記者:王彥

編輯製作:王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金龜子》帶上夢想去冒險,一場刷新集體回憶的合家歡
如何評價電影《布里斯比熊》?
戰狼2的演員有哪些?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的口碑怎樣?
我所認為的2015華語電影十佳

TAG:電影 | 中國 | 中國電影 | 世界 | 世界紀錄 | 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