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物收藏有玄機

人體工程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問,其中對居家環境的認識,實在是超越了傳統風水所概括的範疇,成為人類對自身生活環境選擇、人生前途預測、疾病災難防範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處於生命旅途的每一個人,都盼望著安居樂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人類不斷地靜觀周圍的環境,權衡著自身處境,以常情來看,確是是那麼神秘,那麼玄乎,那麼把握不定。有史以來,人類就知道環境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從出生的一刻,註定了在自然環境中的一生,但數千年來,傳統風水,只是關注在仰觀天文、俯查地理,從漢代的《史記·日者傳》到元代朱震祥的《風水問答》及清代袁培松的《風水本意》,無一不是捆綁在一個安土重遷、家族聚居社會對生活經驗的積累。而居家陳設、家中飾品,諸如古董文玩的入藏,卻成為一大遺憾的盲點,縱觀古今典籍,不見一字。八十年代,中國古董文玩再度從世界市場起,神洲文物以天文數字的價格迷倒了無數中外富豪,收藏中國古董迅速成為時髦,形成風尚,特別是東南亞的富商,紛紛遠涉重洋,出入於蘇富比、佳士得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香港、台灣等地舉辦的中國文物拍賣會,爭相舉牌,志在必得,車水馬龍,一時稱盛,數之不盡的國寶珍玩成為有錢人家的新寵。同時有以商人特有的敏感,親身前往中國內陸,沖往第一線,重金收購字畫文玩,由典藏步入經商的行列,將中國文物收藏列入投資項目。人體工程學開派大師李建軍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文物收藏決不是常人眼中有錢就可以擁有那麼簡單,收藏後的處置,將是一門傳統風水學從未涉及到的關鍵要領。收藏家必須具備專業鑒別能力,和入藏保存或陳設的良策,真正的中國文物是華夏民族的寶貴遺產,是具有靈性的珍寶,稍有不慎,就會直接影響到典藏人家庭、事業、健康、禍福。加上不慎或無知收藏到膺品或瞑器者,更無疑是引禍入宅,抱鬼上身,後患無窮。當我們再次回顧中國文物典藏風潮中的盛況,再次拜會以重金狂收古董珍寶的富豪時,不禁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這批富豪無一不受創傷,重則家景凄涼身患重症,輕則經濟危機事業艱難。馬來西亞鉅賈陸大容先生,出身於一個伐木主的家庭,幼承庭訓,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刻骨銘心的摯愛。他早年經營百貨公司與服裝公司。1950年,懷著滿腔熱血,決心在商場大幹一場,卻遭到家人的反對。意無反顧的陸先生,身懷一百美元,隻身來到香港,開創事業,用他自己的話講:「端著一百美金,飽盡了一百個普通人加起來的艱難和凄涼。」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在香港站穩了腳跟,從一間珠寶店發展到美國的電影公司,奠定了陸氏影業牢固不拔的經濟實力。1985年起,他又醉心於中國文物的收藏,從宋代的五大名窯到明清的官窯,色釉瓷,青花瓷,彩瓷無所不收,無所不藏,世界各地,哪裡有大規模的拍賣會,那裡就有他的身影,常年累月,穿梭在空中,沉迷在瓷器之中,想不到,由於典藏品的保管疏忽,連連遭來災難,美國的電影公司大廈內陳設的一千多件名瓷,先是遭到內盜,繼而又發生一個插屏在半夜倒下,撞破電路,引發大火,六個小時後,一千多件名瓷與電影大廈成灰燼。與此同時,身居馬來西亞的妻兒,因為打破一隻永樂青花碟,互推責任,反目成仇,鬧得妻子要自殺,兒子要出走,整個家庭頓時亂了章法。從此,陸大容先生愁雲滿臉,對事業心灰意懶,百思不解一生的成功、和睦的家庭,名貴的中國文物全部葬送在突然的一刻,今年六月,他慕名找到正在馬來西亞藝術學院作演講的李建軍教授,經過李大師的分析點撥,陸先生才恍然大悟,中國文物收藏,不但在「收」也關係到「藏」,「收」就是要鑒別精確,把握機會;「藏」關係到安然傳世,風水得當。李大師說,自古至今,收藏家的興衰主要還是對「藏」字缺少認識,只醉心在「收」而完全沒有意識「藏」的學問。中國國寶青銅大盂鼎在民間流傳的過程,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證:大盂鼎,西周鎮國重器,鑄造於周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90年),高101.9厘米,立耳,腹下微鼓,三柱足。口飾饕餮紋,足飾獸面扉棱,下有兩道玄紋,內壁鑄有銘文十九行,計291字。大盂鼎造型雄偉凝重,紋飾簡樸大方,有長篇銘文,記載了西周開國經驗,追述了先祖文、武王滅商的天命,頒布了治國、掌管軍事、統治人民的法令。大盂鼎於清朝道光初年,在陝西歧山縣禮村出土。大盂鼎自出土到1952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為止,演繹了無數事件,釀成富家敗落,高官失寵,名人遭禍。大盂鼎出土後首先被歧山豪紳宋金鑒獲得,視為至寶,但由於沒有權勢,數年後就被歧山縣令周庚盛所奪。道光三十年,宋金鑒上京赴試,點得翰林,不甘大盂鼎被奪,在北京籌得白銀三千兩,又將大盂鼎購回,當作傳家之寶,以示耀祖光宗。鼎是購回了,卻想不到從此家到中衰,日走下坡,宋大翰林窮極潦倒,抱著寶鼎含恨而終。其後人再也熬不過生活的艱難,只能將此鼎在西安以七百兩白銀轉讓他人。物歸左宗堂所有,左大人得鼎後,因從政生涯的繁忙,無心顧及寶鼎的安置,從此官運直下,問題百出,數年後,左宗堂在湖北受人蜚語,清朝廷即召左宗堂進京罪,險掉性命,由於蘇州籍大臣潘祖蔭的疏救,才得以倖免,事後,左大人仔細反省,才明白到大禍之緣起,就在大盂鼎的入藏不當,左宗堂感激之餘,以大盂鼎相贈潘大臣,以後,大盂鼎一直為潘家所有,潘祖蔭病故後,其弟將鼎運回蘇州故居,供放在潘家大堂,從此富甲一方的書香世家,再也不得安寧,經歷了無數次的坎坷和險遇,最後姑蘇望族被鼎搞得家破人亡,1952年,潘家後人,將鼎捐獻給中國歷史博物館,才了卻了這場莫明的災難。李建軍教授說:中國是以文物豐富著稱的國家,地上地下,品種繁多,不可勝數。這是由於中國大地幅員廣闊,歷史悠久,有近五千年輝崐煌燦爛的文明,這在世界文明史中實屬罕見,在中國歷史上,收藏文物的風氣起源甚早。早在周初的《尚書·顧命篇》已經記載了赤刀、大訓、宏璧、大玉、夷玉、天球、河圖等等,人們在熱衷文物收藏之時,只關注到文物的文史價值和昂貴的經濟價值,卻完全忽視了文物本身所具有的靈性一面,導致了眾多收藏家多災多難的遭遇。文物入藏,首先就以其本身的能量構成了對入藏者居所風水的改變,同時又以其歷盡年月累計的靈性,直接產生對藏人命運的改變,入藏得當,即成為命運的良助,反之,後患無窮。新加坡名紳唐衣谷,早年以印尼新貴的身份前往星洲開創事業,僅以十年的時光,創出風生水起的興旺大業,成立了東南亞最大的船務公司,以28層的大廈展現了唐氏企業億萬身價的形象,他熱心工公益,又為中國對外友好邦交,出錢出力,作出卓越的貢獻,被中國政府視為上賓,而今,也是因為數以千件藏品的放置隨便,數年間,債務纏身,妻死非名,產業流失,大富大貴的運程,落得身患重病,艱難度日。數年前,被譽為世界家收藏協主席的魏偉傑先生,以擁有三千件中國元、明朝清花瓷器,成為世界收藏家之冠,暫不談其藏品的真偽之爭,就因為他在「收」和「藏」的失當,造成女兒受冤坐牢,自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追捕,打官司耗盡祖業家產,成為坐在世界最大文物財富上的窮人,呼天喊地,不得援助。人類的認識是無止境的,在我們面前所展現的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從宏觀到微觀,從過程到目的,從文物價值到經濟價值,從個案到普遍現象,永遠存在著一個深入研究,再認識的大千世界。英國哲學家曾經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願醉心於中國文物的收藏家,加強「入藏」方面的學養,真正體現出廣收中國文物精品的同時人財兩旺。許傑呼籲:華人對美國博物館裡珍藏的中華文物,要有榮譽感和擁有感。咱們民族文化與世界各國最卓越的歷史文物並駕齊驅,我們應當感到自豪……在亙古的歷史長河中,能留下吉光片羽的,就是博物館蒐集典藏的藝術文物了;萬代風月,就寫在這些文物的臉龐之上,呈現的正是祖輩光彩奪目的生命痕跡。在欣賞歷史文物的當下,你必然置身萬古長空的思古幽情,也同時融入千年風月的絢爛光華。佛偈說「一花一世界」,在藝術博物館則有「一文物一史頁」的壯闊豪興。許傑,現任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古代近東、古典藝術部的首席主任(Pritzker Chairman),被譽為美國藝術博物館界新升起的華裔之星,他認為,文物本身的歷史性、時代性,文物研究與展呈都須與時俱進,以歷史學來說,「歷史永遠是為現代服務的」,每個時代對歷史的關照有不同的角度,文物亦然,它要與當代文化相聯繫,如此,歷史文物才是鮮活的。中華文化在西方近幾年,美國社會普遍對中國產生興趣,尤其中華文化對主流社會極具吸引力,在許傑的研究領域中,他看到中華文化在西方所得到的欣賞,可追溯自秦漢時代,當時中國的絲綢藝術遠揚到羅馬,而美國和其他西方博物館則是到19世紀末才開始蒐藏中國文物及藝術品,當時在東岸的波士頓、紐約還有些私人收藏中國珍貴的瓷器。許傑指出,早期美國民眾對中國藝術、文物,只是在視覺欣賞和功用性認知的層次,對文化內涵認識不深。直到二戰之後,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波士頓各大學開始設立東方藝術史的課程學系,培養專業人才較多,也開啟對中國等東方文物藝術深度欣賞與認識,最具體的,就反映在博物館的專題展覽及其圖錄。至於近10年的變化,許傑因置身其中,親歷其演進過程,因此感受特別深;他認為,中國大陸開放30年,一方面有大批留學生學成返國,或在美國就業,促進兩地的交流,另一方面,美國民眾到大陸旅遊蔚為風氣,加強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與認識。因此,這幾年有更豐富、更精彩的中華文物來美展覽。許傑回憶2001年他擔任西雅圖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主任時,歷經兩年艱辛策劃與安排,將古巴蜀三星堆文物引進美國,分別在西雅圖、德州金貝爾(Kimbell)、紐約大都會等知名博物館展出,這項以「千古遺珍」為名的展覽,許傑選了175件精品中的精品,包括青銅、玉器、陶器。為了配合這次展出,許傑與館內設計了高科技模擬的三星堆祭祀坑、語音導讀、多媒體電腦網站,還邀集來自巴黎、紐約、加州、北京、成都的專家學者做連續兩天的學術研討。文化交流「融冰」作用對於「千古遺珍」在美的展出,許傑感到欣慰的,並不只是展覽成功的原因,更多的是籌畫過程,如展品研究、挑選、運輸、安全、展場等等,許傑說:「當時可以說廢寢忘食,因美中有12小時的時差,我必須以日夜顛倒的作息去配合大陸工作時間,將近有兩年是如此。」能將中國這麼寶貴、重要的歷史文物展現在美國民眾眼前,更讓他感到自豪。許傑表示:「當這大批寶貝剛運抵西雅圖,沒多久就發生美中軍機擦撞事件,導致兩國關係降至冰點,而此項文物在美國的展出成功,證明了文化交流的另一層面的重要性,它在民間可說是產生一種『融冰』作用,因此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社會與社會之間,文化藝術交流是不可忽視的。」博物館是典藏和展示文物的舞台,是連接歷史、現代與未來的文明紐帶,也是展現城市文化水平的窗口,因此有人說,「有甚麼樣的市民,就有甚麼樣的博物館」,許傑現身說法:「以我們現在生活的城市而言,我深深感覺美國民眾對藝術文化很崇敬,藝術是一個社會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最精粹的代表;即使他們對一種文化藝術不是很認識,但有極高的崇敬,他們會帶著孩子到博物館來欣賞,這是對人文素質的潛移默化,西方家庭已養成參觀博物館的生活習慣,這是值得我們華裔學習的。」中華文物在美國各大博物館,具有崇高的地位,其藏品也多堪稱市鎮館之寶。許傑舉例:諸如,東岸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波士頓博物館、費城藝術博物館、華盛頓佛利爾─賽格勒美術館;美中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堪薩斯的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西岸的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洛杉磯郡博物館、西雅圖亞洲藝術博物館,都典藏各類中華文物珍品,包括青銅器、陶瓷、玉器、書畫等。他一再強調,身為海外華裔應該為這些中華文化藝術的精粹感到與有榮焉,因為這彰顯了中華民族具有優秀的傳統文化。文化受全球化衝擊一個民族若沒有文物就沒有文化的基礎,其文化歷史就失去物質載體,今天傳統文化遭受全球化衝擊,如何彰顯和推廣民族文化,已是另一全球的共同課題。許傑很清楚此一課題的嚴肅與迫切:「文物和藝術,是每一個注重文化傳承的民族最重視而且引以為傲的,那是歷史文化的沉澱、結晶,它具有對自己民族歷史的記載功能和承傳作用;遺憾的是,現在雖然很多人明白中華文化悠久深厚的底蘊,但是有更多當代文化和藝術一窩蜂的走向西方路線,以至落入中國多模仿、抄襲西方文明的批評之中;這是受到全球化潮流的影響,思維方式趨於共同,也正因如此,各國、各民族文化的獨特性益形顯得重要;我認為,在目前全球趨同的情勢下,對中國本土文化的開掘,開拓自己的傳統文化藝術精華,才能表現我們多彩而豐富的特色。「不尊重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是沒有尊嚴的民族」,許傑目前的工作,是為芝加哥博物館收集、規劃有關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東南亞及中東的文物藝術品及展覽,他表示,對每一個國家地區的歷史、文化,他都以朝聖的心情給予最高的尊重,那是對人類歷史的尊重。許傑目前正籌畫一項以中國南方和西南地區古代文化為主的特展,預計於2010年在北美巡展,這將是繼「千古遺珍」三星堆精品文物展之後,又一巨型中華文物交流。此外,他表示3月初將至紐約作一場演講,主題是「美國博物館裡的鎮館中國藝術品」,目的是鼓勵華人多多親近身邊價值連城的博物館藏品,好好欣賞中國的歷史珍寶。帶走的國寶明-景德鎮瓷器

毛公鼎,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散氏盤應爲西週晚期出品,也是台北故宮鎮館藏品之一.

西週青銅器文物-銅狗

商-青銅禮器

宋-哥窯瓷器

白瓷嬰兒枕

服方尊

明清象牙微雕-飯盒

陶瓷

青銅器

越窯的秘色青瓷

宋-汝窯

宋-官窯

宋元-鈞瓷

龍泉窯

返回頂部
推薦閱讀:

【文物】微笑青銅器:羊子山扉棱提梁卣
《如果國寶會說話》這部超高分的紀錄片好在哪兒?
漢代文物中的「南越北楚」
柬埔寨文物首次來華展出 吳哥藝術特展亮相首博
赤峰歷史文化與文物精品(一):紅山文化和夏家店文化

TAG:文物 |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