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成為拿下50億票房的巨片? | 封面報道
「30億是內地票房就可以夠得到的,50億的成績則需要進軍全世界。
文:林盈盈
侯躍文:看這張:電影明星!
黃宏:電視明星!
侯躍文:哎,不行啊!
黃宏:現在哪有時間看電影?都在家看電視!不管演得多差,先混個臉熟!
這是199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當時電視機前的人們聽到這樣的台詞,會心一笑。
這對中國電影人來說可能是苦澀一笑,這位調笑電影業的小品明星後來一度成為一家電影廠廠長。
時隔多年之後,豆瓣和知乎上的中國青年是這樣追憶1994年的,有著無數經典影片的1994年:在美國,《阿甘正傳》、《獅子王》、《生死時速》、《真實的謊言》、《這個殺手不太冷》,在尚未回歸的香港,《東邪西毒》、《國產凌凌漆》、《大話西遊》、《重慶森林》出現,內地也有《陽光燦爛的日子》。
《真實的謊言》要到1995年的暑期檔才能橫掃中國的影院和中國人的影碟機,那時的中國電影業也許無法想像一個每年400億票房的龐大產業,今天的典型電影觀眾,那時可能還在初中、小學、幼兒園、襁褓中,或者尚未出生。
今天的中國電影業迎來了一個數據被不斷刷新的年代,根據影視大數據公司藝恩諮詢的統計,201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了440.69億元,佔全球總票房17.8%的市場份額。
這是中國電影票房歷史上首次突破400億元大關,比2014年的總票房增長了48.7%。自從2011年以來,中國電影總票房一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
「2010年,中國電影用了9年時間突破了100億總票房;又用之後的3年達到了200億。從2014年的近300億到2015年的突破400億,中國電影只用了1年。」和票房快速增長同步的還有觀影人口的增加和觀影習慣的形成。據藝恩統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全年城市影院票房觀影人次為12.61億,同比增長51.19%。2015年,全國影院新增銀幕8230塊,平均每天增加22.5塊,銀幕總數達32794塊。
一個住宅項目是否便利的若干判斷標準當中,就包括了附近商業設施的影院是否便利,設施條件的好壞。
電影業也把手伸向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在1994年到2010年,這些地方都被看做是錄像廳、網吧的傳統地盤。
三四線城市也出現了更多的影院,2015年三、四、五線城市的人次份額分別是19.4%、13.4%和6.8%,同比去年提升3%、5.2%和2.3%,這種提升是如此明顯,甚至於讓一二線城市的觀影人次拉低了3%~6%(絕對數字並沒有下降),這使得一部電影能否橫掃某一檔期成為「國民電影」,除了考慮北上廣深的口味,也要認真看看小鎮青年的「臉色」。
國產片的盛夏
「不管演得多差,先混個臉熟。」正是1994年的小品演員對國產電影的直接諷刺,21年後的2015年,國產影片票房271.36億元,佔總票房的61.58%。
電影作品數量上,2015年國產片佔比58%,票房增速達到44%;進口片近年來佔比呈下降趨勢。
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承諾「將在現在每年進口10部左右影片的基礎上提高到20部」,此後的2002年,中國電影開始了一波產業化改革,也是在那幾年,中國電影業努力打造「大片」,用資金和新技術,傾盡全力去瞄準票房和大獎。張藝謀的《英雄》創造了2.5億元的票房神話,席捲了當年四分之一的票房。
到2015年,億元俱樂部已經不再難進,2.5億元對商業片已經是一個起步標準。國產電影變得更多樣、以古裝和武俠開始的大一統大片時代如今迎來一個百花時代。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成了國產動畫給影迷的一個驚喜,《刺客聶隱娘》、《山河故人》、《一個勺子》和《師父》等作品雖然口碑不錯,卻難敵低票房的煩惱。
每家的煩惱都是不同的,命運坎坷、經歷了換角風波的《捉妖記》以23.49億的票房成績上演了驚人的大悲大喜,奪得2015年國產票房總冠軍。
2015年也是一個顛覆性的時代,台灣金馬獎把影帝頒給了一個內地導演,電影業尋得了一個良方:老炮兒一尊,馮小剛,小鮮肉兩枚,李易峰和吳亦凡,資深美艷大妞兒許晴一位,老戲骨幾把,用心熬制,加一個已經成熟的管虎,好菜出鍋。
1994年時人們還在津津樂道的第幾代第幾代到導演已經全無意義,這種陳腐的表達在一個全新的時代早就不再適合,早幾年,行外進來的導演和演員火了被認為是亂拳打死老師傅,但在今天,很多人使用的根本就不是亂拳。
沈騰與開心麻花已經在話劇舞台上把劇本和笑料打磨得渾然無瑕疵,終於用《夏洛特煩惱》在電影市場揚眉吐氣。
《解救吾先生》和《烈日灼心》則再次證明,中國內內地也可以創造出製作精良的警匪片、動作片。
《解救吾先生》劇照
製作成本只有170萬的《心迷宮》在無明星、無特效、無營銷的「三無」產品最終獲得1066萬的進賬,成為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小成本電影,沒有之一。
縱觀2015年中國電影的類型趨勢,愛情片表現疲軟,喜劇、動作和魔幻類型受市場追捧。在2016年喜劇片仍然將會是類型片之王,但科幻類型電影則是值得期待的一個新領域。
2015年確定立項及已投拍的科幻電影項目就達86項,其中《蒸發太平洋》、《三體》、《端腦》,三體小說已經紅遍中國走向世界,《端腦》的原著則是一部科學和推理風格的漫畫。
IP是投資者的定心丸
「IP」這個概念自2014年開始興起,在2015年引爆整個電影市場。那麼IP。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首字母縮寫,翻譯過來叫「知識產權」。
換句話說,強調IP是一個資本充沛、但優質內容饑渴的時代的獨特現象,因為一個全新的題材可能意味著顆粒無收,而不是每個投資者都能對內容製造者的未來前景給出可靠的判斷,選擇已經在別的領域有大批粉絲的題材和產品就成了一種保險的選擇。
2015年符合「IP」標籤的電影作品共計28部,其中16部來自小說改編,其餘來自對漫畫、綜藝、傳統文化(樣板戲)、翻拍電影、歌曲、廣播劇、話劇、真實案例、遊戲的延伸及改編。
2015年國產電影排名第五的《煎餅俠》也被貼上IP的標籤,但電影本身與《屌絲男士》的劇情沒有直接關係,只有主人公大鵬被設定為現實中的喜劇演員大鵬,柳岩也仍然扮演大鵬的合作夥伴柳岩。
搜狐視頻的數據顯示《屌絲男士》系列播放總量為41.3億次,觀看網劇的網友可以稱為是《屌絲男士》的擁躉者,或者還可以稱為是大鵬的粉絲。
「據公開數據顯示,在28部IP電影中,有超過一半的電影作品的票房闖過「億元」大關。這是一個讓投資方比較放心的成績。」IP只是其中一條。北京紫禁城影業總經理許建海強調:「從近兩年的的數據來看,中國市場一年會產出約1.5萬集電視劇,600多部電影。而這些作品既不可能被IP覆蓋,也不可能由原創獨攬。IP源頭都是原創,原創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IP。」
「IP開發」成為2015年電影行業的高頻辭彙,各大影視公司公布的很多大項目大都圍繞IP展開。不僅剛成立的游族影業宣稱未來將推出大IP電影,騰訊也成立了以優質IP為核心的影視業務平台「騰訊電影+」。阿里影業重磅推出了第一個電影項目——《擺渡人》。而《魔獸世界》類的遊戲、動漫成為IP成新寵。
2015年,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和資本介入電影產業,可能是2002年電影改革之後的最重大事件,除了資金的流入,還意味著電影能夠直接和粉絲對話,以及電影公司將會更富有互聯網思維,傳統的製作、營銷和發行環節將會發生變革,人際傳播中的口碑將會更重要。
網路售票和在線選座成為市場主流,網路社交平台成為電影營銷的新途徑,網路成為電影衍生品的重要銷售渠道也促進了更多電影后產品的開發,網路大數據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互聯網+」,「加」的是好作品、好內容,這是產業變革中不變的那部分。「互聯網只是一種通路,一種技術手段,內容才是電影行業的競爭壁壘。」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曾說:「今天電影面對互聯網,就如同當年默片面對聲音、黑白面對彩色、平面面對立體、傳統特技面對CG、一般聲音面對全景聲,我們面對嶄新的工具和材料,也面對工具和材料給我們帶來的嶄新思維。」
投資者製造電影人才
在已經突破20億元票房的2016年電影《美人魚》當中,鄧超扮演了一個地產商、泡沫製造者,他的判斷是:我的對手不是傻子,我只要看著他加價,然後只比她多加100萬拿下這塊地就是理性的。
《美人魚》劇照
這在地產行業也是一種並不少見的策略,如果有兩個甚至更多個這樣的競價者,行業就會出現泡沫。
「電影泡沫隱現,警惕虛假繁榮」與之相類似的評論自2013年下半年便流傳於整個影視圈。中國市場的票房仍然一路飆升,有預測說「2016年的中國票房市場將突破100億美元,這美麗的泡沫看似脆弱,但誰都不知道它會在何時被誰捅破」。
在中國票房進入400億時代的背後,資本市場對影視行業的關注表現在越來越多的資本源源不斷地注入到影視行業、擴大產業規模,但過度的投資也會讓行業被過度高估,使得國內投資規模急劇膨脹,導致虛假繁榮的假象。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A股市場共發生137起文化傳媒行業併購事件,涉及資本約2300億元,其中影視相關併購達76起,總共涉及資本2000億元,其中不乏房地產、旅遊等資本運作的跨界收購事件。
由於大量資本的進入,目前影視行業並不缺乏資金,尤其是優質項目。而瘋狂進入的資本在產生市場泡沫的同時,還會因投資者賺快錢的想法對行業發展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儘管併購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但由於票房的持續走高,且出現打破票房紀錄的影片,使得部分投資者盯著「一將功成」,不見「萬骨枯」,忽略了大部分未獲得預期收益的影視作品,並為追求利益持續注入資本,而這種非理性因素也產生了市場泡沫。
藝恩報告中指出,按照我國電影票房的費、稅扣減額度及分賬比例的一般慣例,一部影片的票房是投資的4倍以上才能確保項目盈利。今年大部分電影都沒有突破4的界限,但高成本電影的平均投入產出較好。
資本的狂熱對電影業人才是一件大好事。電影人才新生力量異軍突起成為2015年中國電影的突出亮點。2015年票房過億的47部國產影片中,有28部來自「70後」「80後」創作者,有10部是2015年新一代導演「處女作」。
世界電影史上的票房冠軍仍然是《阿凡達》,這部神奇的電影在2009年,獲得了27.88億美元的好成績,卡梅隆也因此打破了自己1997年《泰坦尼克號》21.868億美元的成績。和這樣的影片相比,中國電影人20億人民幣以上的票房成績雖然已經足夠喜人,但都還排在世界票房的100位之外。
表現出色的國產電影往往要有幾分運氣,比如同期沒有美國大片的高調引進。
和美國電影相比,中國電影還缺少在北美、歐洲、日本、澳洲攻城拔寨的能力,想要取得30億元、50億元乃至於更好的成績,仍然前路艱辛。
一來要依靠整個電影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更多的小鎮青年坐進電影院,更多的城市青年增加自己的觀影頻率。二來是要內容足夠好,橫掃同檔期的所有對手。三來是要瞄準海外,中國風和國際化的統一說起來容易,其實艱難。
但電影、遊戲業有一點令人驚嘆,就是他們很少會受到經濟大形勢的影響,相反,在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時期,這樣的行業反而可能逆市增長——人們需要安慰、人們需要娛樂。何況中國的電影業和電影觀眾,仍然在發育成長的過程中。
電子遊戲業的吸金冠軍,《俠盜獵車手5》(GTA5)在發布第一天的銷售額就超過了8億美元,比許多還不錯的導演一輩子的票房成績還要高。
這部遊戲的主人公麥克對經典電影的台詞張嘴就來,他用自己打劫銀行金庫發財後拍攝了一部電影、買下了一座電影院,帶著老婆孩子去走紅毯——這就是百年電影國深入人心的電影情結。玩家也真的可以操縱主人公真的可以進入電影院,坐在位置上看完一部30分鐘左右的短片,遊戲編劇、程序員、CG畫師們完成的電影。
這是遊戲業對電影業表達敬意的方式,也是電影業的魅力所在。
●●●
更多內容
請關注《博客天下》第213期
文章首發於《博客天下》第213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一款人人都消費得起的奢侈品,擁有它是一件特別有范兒的事
推薦閱讀:
※網路小說的封面是自己配的還是網站配的?
※金九後的寡然無味|全球十月Vogue封面盤點
※楊冪拍攝「桃色」封面,重現狐女白淺,驚艷!_【今日爆點】
※香港政局三十年丨明周刊封面故事
※扎克伯格與妻登時代雜誌封面 稱成功夫妻須相互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