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防骨質疏鬆從兒童期抓起
目前,骨質疏鬆症已成為發病率高、涉及人群廣、致病危險因素複雜、後果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被公認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形勢將變得更為嚴峻。最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哈醫大附屬二院風濕病科與老年病科聶英坤、朱秀英二位教授鮮明地指出,若想預防骨質疏鬆,必須從兒童期抓起,並貫穿人的一生。
骨質疏鬆的發生
常常是悄無聲息的
年輕時的馬阿姨苗條漂亮,1.70米的身材讓女伴們羨慕不已。進入花甲之年後,老人時常感到肢體酸脹、腿腳無力,個頭也矮了10厘米。誰也想不到馬阿姨身高大幅度「縮水」的原因,竟然是骨質疏鬆「搗的鬼」。
聶英坤介紹說,「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一種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於發生骨折。」骨質疏鬆之所以被稱為「無聲殺手」,是因為人們無法感覺到骨質的慢慢流失,而且早期無預警信號,臨床也沒有明顯癥狀,等到婦女絕經或中老年人感覺腰酸背痛、腰彎背駝、身高降低時,大家都認為是自然發展規律,沒啥奇怪的。
即便有人聯想到是骨質疏鬆在「作祟」,也不會像對待腦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或惡性腫瘤那樣加以重視。事實上,50歲以上婦女因骨質疏鬆而致的各種骨折為40%,比乳腺癌9%、心血管病4%的發病率高得多。其中,發生髖部骨質疏鬆性骨折後的老年人,約有15%~20%在一年內死於各種併發症,存活者中仍有半數以上留有殘疾,生活不能自理。
哪些高危人群
需要格外保護好骨骼
朱秀英指出,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中老年人、絕經後婦女以及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群——
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與甲狀旁腺疾病、肢端肥大症等;血液系統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病等;肝腎疾病,如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和慢性腎功不全、尿毒症等;其他疾病,如吸收不良綜合征、骨軟化症、脊柱關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外,長期服用強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魯米那、苯妥英鈉、制酸劑、利尿劑、抗凝劑、甲狀腺素等藥物的人,也容易受到骨質疏鬆症的「糾纏」。
對上述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要高度重視和特別關心,採取骨保護措施。可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和個體差異,給予不同的防治辦法,有條件時對他們定期做骨密度測定,依據骨礦物質丟失的量和丟失速度,予以補充鈣和維生素D,以及適量的雌激素替代治療。同時,對這部分中老年人來說,定期體檢至關重要,若早期發現相關疾病就可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連累到骨骼。#p#分頁標題#e#
預防骨質疏鬆症
應從兒童時期開始
「儘管骨質疏鬆症是一種老年病,但這僅僅是指此病的發病期處於人的中老年階段,其相關病因從兒童時期就已經潛伏了。」聶英坤指出,一生中任何時期營養狀況不良、缺乏體育鍛煉,都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性。兒童期和青春期是骨發育的關鍵階段,大約在20歲以前能獲得峰值骨密度90%以上的骨量,30歲骨量達最高值,稱之為「骨峰值」。而獲得最佳、最理想的峰值骨量並防止骨礦物質的丟失,無疑是抗擊骨質疏鬆症的關鍵所在。
聶英坤解釋說,雖然骨峰值的高低有70%~80%受制於遺傳因素,但還有20%~30%取決於環境因素。研究證實,注意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均有利於骨礦物質的儲存,建立起骨峰值。因此,從兒童期開始就應進食含鈣高的食物,如奶製品、豆製品、蝦皮、魚類、蘑菇、木耳、綠葉蔬菜及適量蛋白質。同時注意接收足夠的陽光照射並適當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有助於強壯骨骼
朱秀英介紹說,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習慣是加重原發性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危險因素,其中過量吸煙、大量飲酒、過量喝咖啡及碳酸飲料,均能促使尿鈣排泄增加,骨鈣溶出,骨礦物質含量降低,最終導致骨質疏鬆症。日常生活中,有些女性追求苗條身材而限食減肥,引起體內各種營養物質缺乏,使骨代謝紊亂。這是因為脂肪組織減少,脂肪組織內的單丸酮亦減少,通過芳香化作用轉為雌激素的量不足。所以,瘦小的女性皮下脂肪組織少,雌激素較低,因而更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
此外,現代人出門乘車、上下樓乘電梯,運動量明顯減少,很少步行及負重鍛煉,致使骨峰值顯著下降、骨量丟失加速。因為運動可使肌肉發達,運動和肌肉能對骨頭產生直接機械作用,使骨骼粗壯,免受骨折。這裡,專家建議人們戒煙限酒、適量飲茶及咖啡,少喝碳酸類飲料,注意平衡膳食。同時提倡公眾積極投身健身運動,選擇跑步、步行、爬樓梯、跳繩、游泳、踢毽子等多種活動方式,以提升骨峰值,打造強健的體魄。
推薦閱讀:
※623.與喵共舞311~周末去超市
※育兒家教—兒童健康2
※兒童紙樣
※513.與喵共舞260~自己的事自己做
※719.拍照片59~歪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