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集)  2007/12/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51-0002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集)  2007/12/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51-0002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昨天我們談到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我們認識到《弟子規》是一門非常重要的道德教材,每一個人,不論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應該學習,而不僅是小孩子才要學的。今天我們就來開始認真的學習這一部中華倫理道德的教材。

  《弟子規》這本書的作者,根據清史的記載,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秀才叫做李毓秀先生,李先生根據《論語》的教導編成一本叫做《訓蒙文》來訓導兒童,後來經過清朝的賈存仁先生改編,把這本書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根據《論語》裡面孔子說的一句話,「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根據這句話來做為總綱編訂的。《弟子規》文章並不長,總共是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個字,所以很容易念,念起來琅琅上口,很容易背誦。總共這部書是一千零八十個字,確實是每個人都應該熟讀背誦。熟讀背誦以後,關鍵要在生活當中時時提得起來,要落實到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當中,這才能夠有受用。

  整部的《弟子規》,三百六十句,前面一小段叫「總敘」,中間有七個段落,分別是以「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這七個大段來標示的,這七個段落裡面總共講了有一百一十三樁事情,文章最後一句,「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句做為結論和勸勉。所以整篇文章可以分為九個段落,總敘加上後面結勸,中間有七個段落。我們今天開始先來看總敘,我們先把總敘念一下: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總敘就是全篇的總綱領,把整篇文章的宗旨為我們和盤托出。這裡講的『弟子規,聖人訓』,開宗明義就為我們講得很清楚,《弟子規》這篇文章到底是什麼文章?它是聖人的訓導。哪一位聖人的訓導?具體的說,是孔老夫子的訓導,這句話,「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就出在《論語》裡面,而《論語》就是孔子的言行,記載著這位至聖先師每天的生活行持而已。所以《弟子規》不是一個普通的文章,而是聖賢的教誨。聖人的訓導有一個基本的原理原則,這個基本原理原則實際上就在童蒙教材《三字經》裡面頭幾句話,就把聖人訓導說得很明白,《三字經》開宗明義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前面八句話可以說概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哲學。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本善是我們本有的,所以本善是我們人的本來面目。

  本善具體的說是什麼?就是道德。《禮記》裡面有一篇《中庸》,《中庸》裡面有句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天命講的就是自然而然的一個東西,不是人為創造的,自然而有的意思,所以性是自然而有的,這個性就是本性。動念、造作如果能夠合乎本性的話這叫做率性,率性就是循著本性這樣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樣的行為那就叫道。所以道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自然法則,這種自然法則是本來就有的,不是人為去創造的。老子說這個道是宇宙本體,你看他在《清靜經》裡面說,「大道無名,生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老子他也認識到宇宙有個本體,這個本體就叫做道。這個道其實也不是它本來的名稱,大道無名,沒有名字的,它是宇宙的本體,生養著宇宙萬物;換句話說,宇宙從哪裡來的?就從這個道來的。這個道沒有形相、也沒有名號,老子說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我就是勉強的給它起個名字,就叫做「道」。所以「道德」兩個字含義很深,道就是宇宙本體,就是儒家講的天命,就是性、本性。

  聖人覺悟了,我們說他證道了,證道以後是什麼樣子?他的身心就跟道合而為一,就跟宇宙萬物合而為一,沒有你我的分別,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一切眾生、一切人統統就是一個我,這種境界是聖人的境界。每個人都能達到這種境界,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這個本性,所以每個人都有,都跟道是合而為一,只是我們沒見到。我們如何去見到?見到確實不容易,不要說見到,就是體會一下也不容易,為什麼?道是無形無相的,沒有形相,你說不出它是個什麼樣子,它又是寂然不動的,所以我們身體的器官沒有辦法去接觸到,眼睛看不到,鼻子聞不到,耳朵聽不到,舌頭嘗不到,我們的身體也不能夠接觸到,甚至我們的意識、思惟都沒辦法想像得到,更說不出來,所以老子也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道,宇宙本體,寂然不動,一動的話就有形相,這個形相就是德。道德兩個字,道是本體,德是現相,它有形相出來,為什麼?因為動了。我們說心不動的時候就跟道合而為一,心一動,一個念頭起來,這就有形相,這就有德了,而這個德與道相應,跟道相合。我們沒有辦法見道,但是我們能夠見德。什麼是德?最平常的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這個德我們能見得到。孝養父母什麼樣子?我們能夠知道、能夠體會得到;忠於祖國、熱愛人民什麼樣子?我們也能體會得到。所以我們一般人雖不能夠見道,但是可以從德上去體會。

  只要循著這個德來生活,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做個有德的人,我們必然有機會去見道。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按照這個德去生活?這是我們有習氣,我們放逸慣了,從小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隨著自己的那種習氣、習性,造成現在跟道德相違背,所以不能見道。要見道,關鍵還是要接受聖賢的教育。所以《中庸》也講,「修道謂之教」,教就是幫助我們從不良的習性回歸到道德上來。《三字經》講「性相近」,本性是相同的,但是「習相遠」,有的人成為聖人,有的人是凡人,有的人幸福快樂,成聖成賢,有的人煩惱重重,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這些統統都是有沒有接受教育的結果。而教育,目標就是讓我們回歸到道德上來,回歸到本性上來,把我們本性中的本善發顯出來。

  所以孔子,這是聖人,教人,《論語》上講「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一句話可以說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一個很好的概括。立志要立志在道上,「志於道」。這個道是什麼?剛才講的,就是天命,就是本性,就是宇宙的本體。我們立志要見道、要證道,要回歸本性本善,要跟宇宙萬物合而為一,這就是聖人。怎麼去做?要「據於德」,要依靠道德,德就是德行教育。《弟子規》就是德行教育的基礎教材,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它的目標是幫助我們證道、見道的,最終成為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的聖人。所以《弟子規》可不能小看它,小的方面能幫你得到幸福人生、成功事業,那都是小的,大的方面來講,幫助你成就聖賢。

  道和德,道是體、本體,德是相,體現的相是德,這是從內在來講,表現在外在就要「依於仁,游於藝」,仁它的根本還是道德。仁是什麼?愛人,對人有一顆真誠的愛心。仁和藝這都是道德的作用,所以君子要行仁、要學藝,為什麼?因為行仁、學藝就是回歸道德,就是恢復我們的本性本善。怎麼樣行仁?孔子有一句話講,「力行近乎仁」,你努力的去修學,按照聖賢教誨去做,這叫力行,力行就跟仁相近。所以我們對《弟子規》不可以小看,每一句我們都要進行反省,認真的落實到我們生活當中,每一句都要做到,不可以馬虎,這就是行仁,行仁當中這就已經在恢復道德、恢複本性。「藝」是指藝術,藝泛指才能,你的技藝,古人講六藝,所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現在我們說百工技能,一切的行業。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做什麼事業,都是有一門藝,你做這個工作當中把你的仁愛之心體現出來,把你的道德表現出來,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所以道德仁義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沒有離開我們的工作。

  在我們人類社會裡面每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的,都是要在人群當中生活,在人群當中就要面臨著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也是道德的體現。這個關係我們講的五倫關係,這五倫:有父子、有兄弟、有夫婦、有君臣、有朋友。君臣這裡面是講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上下級的關係。每一個人一出生他自然而然就要面對這五種人倫關係,這個不是人為創造的,自然而然的。一個人呱呱墜地的時候他必定有父母,所以父子關係產生,父母家族裡面必然也有同輩的,兄弟姐妹產生,將來長大了,有夫婦的關係、有朋友的關係,踏入社會工作,必定有君臣,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這些關係都要處理好。如何處理好?要在關係當中我們要履行我們應盡的義務,所謂五倫十義,在五種人倫關係裡面我們要履行十種義務。哪十種?所謂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兄良、弟悌。

  這五倫的關係,你是在這個關係當中,自然就要承擔起你的義務,如果你不承擔義務,這個關係必定搞不好,所以做父親的必須要仁慈,做母親的也是如此。父母對兒女他的愛心這是天然之理,能夠以愛心對待自己的子女,這就是德,這個關係是道,隨順這個關係就叫德。兒女對父母要孝順,這也是德。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上級對下級要有仁恕之心,要關懷他、照顧他,他犯了錯誤也要用一種寬恕的心對待,幫助他改過,這是領導應盡的義務;下級對領導也要有一種忠誠之心,不能夠有欺騙的行為,這是應盡的義務。夫婦之間要有道義、有恩義、有情義,要互相的體貼,互相的照顧。兄弟之間要做到兄友弟恭,兄長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兄長要恭敬。朋友之間要互相講信義。這些都是符合道德的。

  古人把道德進行了歸納,歸納成八種,叫八德,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一種八德的說法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兩種說法把它彙集在一起,去掉相同的字,可以說有十二個條目,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條都是我們應該具有的德行、人品,這些都是《弟子規》裡面教導的內容。具體的說,《弟子規》教我們這七大部分,所謂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和學文,這七大類歸納得非常好。既然說這些教誨是聖人訓,這個聖人沒有單說是孔子聖人訓,雖然是孔子提出的提綱條目,但是孔子自己說他一生述而不作,他只是轉述古聖先賢的教誨,所說的是堯舜禹湯的教誨、文武周公的教誨,孔子自己本身沒有創作。所以《弟子規》做為聖人的訓導就不是說孔子自己發明的、自己創造的,不是的,而是什麼?孔子他也證到了,他對於古聖先賢所說的教誨完全認同,古聖先賢所說的教誨都是自然之理,每個人本性本來就有的本善,只是古聖先賢把它彰顯出來。我們凡人這個本善被蒙蔽了,被什麼蒙蔽?被習性蒙蔽,「習相遠」。所以我們如果能夠聽從聖人的教誨,按照《弟子規》上所說的教誨去力行,就逐漸把我們不良的習性給洗刷掉,讓我們的本性本善彰顯出來,這樣不知不覺也就成為一個聖人。當我們成為聖人以後一看,《弟子規》是什麼?就是我們平時生活的寫照,不是說聖人非規定我們要這樣做的,我們本來就是應該這樣做的,這是我們本性自然的流露。當我們沒有回歸到本性的時候,我們要勉強去做,這叫力行,等到回歸本性,這個本善自然流露,你就不用刻意,自自然然你就跟《弟子規》完全相符合。

  孔子說他到七十歲的時候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矩就是規矩。規矩,最基本的是《弟子規》,你用《弟子規》去對照孔子的言行,一條條的對照,沒有違背的,為什麼?這是聖人本來生活的樣子。你本來也是這樣子的,我本來也是這樣子的,不是說他制定了一個戒律、清規,讓我們去守,不是,我們本來的生活行誼,這是我們的本善,不是給我們外加的。我們明了這個事實,對於學《弟子規》來講就信心十足,對於學習聖賢之道就信心十足。為什麼?我們本有的本性,當然可以把它恢復,本有的本善,當然可以彰顯出來。那些不良的習性,像不孝、不義、不忠、不悌這些不良的習性,本來沒有的,本來沒有當然可以把它去除掉。所以整個聖賢教育的過程就是讓我們回歸本來面目的過程。既然是你的本來面目,哪有做不到的?當我們恢複本來面目,本性中的本善就像泉水一樣汩汩的往外流露,是無量無邊的善,舉止動念無非是善,那是說不盡的。

  說不盡的善,聖人也為我們歸納,就講到這七個方面,就是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所以總敘裡面就講「聖人訓」,底下就用這七個部分來概括。『首孝弟,次謹信』,這裡講了四個方面,「首」是首要,首要做到的就是孝悌。孝悌裡面,孝是根、孝是體,而悌是孝的作用。我們來詳細來分析這幾個字,每一個字裡面都涵蓋著很深的含義。孝它是一種觀念,什麼觀念?你看古代的字真的很有智慧,我們老祖宗發明的漢字確實是世界上別的國家沒有辦法相比的,它是一個智慧的符號。你看「孝」字,它是個會意字,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個子字底,這代表什麼?老一代和子一代合而為一,這叫孝。所以孝就是老一代和子一代一體的這種觀念,這叫孝道。現在人總是說有代溝,子女跟父母之間這兩代人都有代溝。有代溝,這老一代和子一代就分開了,分開以後這孝字沒有了。所以有代溝就叫不孝,孝裡面沒有代溝。

  像我過去,大學畢業以後去美國留學,在美國雖然學習、工作也都很緊張,但是必定堅持每個禮拜給我母親打一次長途電話,每兩個禮拜給我父母寫一封長信,彙報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生活。因為我是父母的獨生子,隻身在外,遠渡重洋留學,父母一定會擔心。所以,以父母之心為自己的心,想到父母會憂慮,那就要多跟父母溝通,讓父母放心。所以我四年留學生活寫的信,每一封信,我父親和母親都一樣,都把它積累起來,都一大箱子,現在有時候回頭看一看,自己都很感動。每年我必定回國來探親,自己平時省吃儉用,花費各方面都很省,把錢積下來,一方面給父母每個月寄回去,每個月寄三百美金,另一方面,積累下來買機票回國。另外打電話的費用,當時打電話費用還挺高的,不像現在話費都低下來了,但是每個禮拜打電話一打總是忘記時間,講起來都有一個多小時。很多同學都跟我開玩笑說:「像你這樣子花費這麼多,打電話都不稀罕錢,每年還回家探親,機票費這麼多,買這麼多帶回家裡的禮品,你這錢要是積累下來你都可以買一部小汽車了。」當時我只是騎一部自行車每天上學,冒著風雨都是騎著車上學,四年都沒有買小汽車,不像很多留學生到那裡沒多久,家裡也有錢,自己的錢多,就買了汽車。但是雖然我沒有買汽車,把這個錢用在跟父母溝通交流讓父母安心這上面,我覺得心裡很踏實,跟父母就沒有代溝。所以我跟我母親不僅像母子,真的像知心,無話不說。

  這個孝要有一體的觀念,把這個一體的觀念落實出生活言行這叫做孝道。這個一體是什麼?宇宙本來就是一體的,這叫道,這叫做本性。我們把這個一體表現出來,從哪裡開始表現?對自己父母開始,對待父母能夠盡自己的愛心,然後把對父母的孝心展開,對老師、對兄弟姐妹、對親人也是這樣一體的愛心,另外到了學校里對同學,走到工作裡面對領導、對同事,走到社會裡面對社會大眾,不管走到哪裡,都要用這一體的愛心對待全世界的人,這是《弟子規》上講的「凡是人,皆須愛」。為什麼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天同覆、地同載就是講一體的意思,原來宇宙萬物跟我一體,愛別人就是愛自己,這種觀念叫做孝。而且在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還是一體,你看「孝」字,老字頭,老一代上面還有老一代,父母上面又有父母,祖宗一直追溯到遠古,無盡的過去;子一代下面又有子一代,兒孫下面又有兒孫,一直到無盡的未來。無盡的過去和無盡的未來,無始無終,都是一體,這才叫做大孝。聖人就是把這種大孝、至孝證得,表現出來,所以他不僅愛現前的大眾,還愛以後的大眾,他有對未來、下一代那種愛心,他起心動念都會照顧到未來,就不會把子孫的資源拿來現在糟蹋。你看現在搞很多這些污染的工業,為了現前暫時的經濟騰飛發展,搞這些污染的工業,把大自然資源、環境都糟蹋了,誰承擔苦果?我們的兒孫,我們的後代。我們這樣子做就是對後代不負責任,沒有愛心,這就不是孝。所以講到這個一體的觀念是很深的。整個聖賢的學問可以說用個孝字可以概括,聖人橫說豎說,不管怎麼說,都離不開這個孝字,因為孝字就是仁愛。如果真正懂得孝的道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不是難事,我們現在講和諧社會、和諧世界,這叫治國、平天下,只要以孝來治理天下、來對待世界各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並不難實現。

  其實這個問題的討論,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跟他的學生們就展開了這麼一個討論,有一天孔子在跟這些同學們一起座談,孔子就發問,提出問題讓大家討論,孔子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他這個問題提出來,這是講先王,古聖先王,這是講的堯舜禹湯、文王武王,他們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德行,極為重要的道理,可以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以順天下」,讓天下人都和順,「民用和睦」,讓百姓都和睦,上下級之間,政府跟大眾沒有怨恨,你看這不就是和諧社會嗎?「汝知之乎」,你知道嗎?孔子提出這個是大問題。在孔子旁邊有一個學生叫曾子,曾子(曾參)他是個大孝子,他在老師旁邊奉侍,當他聽到老師這麼樣一個重要的問題發出來了,曾子在旁邊立即就恭恭敬敬的起來請問老師,向老師先作禮,然後再請教,說我曾參並不聰明,我哪裡能夠知道有這種先王的至德要道?請老師給我詳細的說明。你看曾參對老師這樣恭敬,這麼樣的謙卑來請教,老師看到這樣的好學生心裡很歡喜。為什麼曾參能夠有這麼高的成就?他是孔子的傳人,德行第一。曾參有這樣的德行、學問,因為他本身是個大孝子,他對於自己母親奉侍盡心儘力,這種孝心帶到了老師這邊,自然對老師也是恭恭敬敬。所以孝跟敬是一體的,敬就是悌。「首孝弟」,弟就是恭敬。所以老師見到這樣恭敬好學的學生必定是肯教,很歡喜的教,把自己畢生的學問都和盤托出。孔子見到曾參這樣請教,馬上就把答案說出來,他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說孝道它是德的根本,它是一切聖賢教育的源泉

  所以教育從哪裡教起?要從教孝開始教起,「教之所由生也」,教育要從這裡產生。從這句話我們就了解,孔子教人必定先教孝道。所以這就是在《孝經》裡面孔子為我們闡述從天子到老百姓,我們說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老百姓,「人之行,莫大於孝」,只要你是人,你最可貴的德行就是孝道,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你做國家領導人也好,你做官員、公務員,還是做社會上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乃至下崗的、退休的老百姓,最可貴的德行都是孝。因此《孝經》裡面,孔子提醒國家領導人,要真正治理國家,真正要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要怎麼做?《孝經》上說得很清楚,天子之孝就是「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這個意思很清楚,做國家領導人,天子要以身作則把孝道做出來,對自己的父母要盡孝,然後把這種孝心擴展到天下、國家,用孝來教化百姓。

  所以孝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根,而中華文化,我們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就為我們講得很清楚,他在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大會議當中,他在這個報告裡面說:「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這說得太好了!中華文化的根是什麼?是孝,因為有孝的根,所以中華文化才有這種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才能使中華民族能生生不息,立於不敗之地。為什麼我們看到世界上的幾大文明古國就只有中華文明可以歷久彌新而生生不息,別的文明古國為什麼都衰敗了?主要的原因是中華民族注重孝道。《弟子規》開宗明義就講到「聖人訓,首孝弟」,古聖先王、聖賢統統都是教導百姓孝道,所以大家有這種一體、一種團結的觀念。國家領導人有這個意識要振興祖國,用什麼方法?用孝教育,用孝的教育最好。現在科技發達,媒體作用就很大,國家用國家的媒體來教導大眾,效果就非常顯著。

  我們很高興的看到中央電視台在前不久連續播出關於孝的電視連續劇,比如說「溫暖」,比如說「家事如天」等等,這些都是教導人倫道德、教導孝道的。像「溫暖」這個電視劇,它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的,它所用的題材是在二00五年初所評出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一位大孝子的故事改編的。這位孝子叫田世國,他是廣州市的一名律師,他的母親患了尿毒症,要把腎切除,要換腎才能夠讓他母親活下來。當時家裡面每個兒女都爭著要為自己的母親獻腎,田世國是老大,大兒子,三十八歲,所以他說了算,就決定自己把腎捐出來,還不讓他的母親知道,因為母親非常愛兒女,如果知道兒女為自己要捐腎,母親寧願跳樓也不肯接受的。所以田世國跟醫院的醫生都商量好,告訴他母親這個腎是從外面買的,不是自己家的,是買來的。然後在換腎的時候,醫生先從田世國身上把他的一個腎切下來,然後又立即移植到隔壁手術床上他母親的身上,這個手術做得也很成功,後來母子都出院了。而令人感動的是,當母親和兒子同時出院,母親還不知道自己身上這個新的腎是來自於她兒子的。所以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對於田世國的評價,說這是「慈母身上腎,孝子一片心」,講捐腎救母這是大親、大情、大義。田世國一個人為母親獻上腎,他自己對記者說,我自己並不覺得我好像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我自己覺得這是應該做的。母親生我們、養我們,付出了多少辛勞,我這裡獻個腎又算什麼?這樣的一個孝子,就感動了全中國。所以中央電視台還特別拍攝了這部「溫暖」的電視連續劇,以他的行為做為題材教化全中國的老百姓,這也是國家政府非常懂得用孝道教化百姓的作用。《孝經》上講,「教民親愛,莫善於孝」,真正要想和諧社會,讓全國的民眾團結和愛、相親相愛,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孝道。教孝道,利用媒體播放電視片、播放電影進行宣傳,包括這種感動中國的活動評選、十大孝子的活動評選等等,現在我們都看到在全國各地展開,這都是構建和諧社會最有效的方法。你看看《弟子規》上簡簡單單幾個字,「聖人訓,首孝弟」,就夠我們去發揮,夠我們去落實的。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而悌就是孝的起用。孝是講一體,悌就是講恭敬我們跟所有的人是一體,我們不要說宇宙萬物,就說人,我們跟所有人是一體的,對待別人必須要用恭敬,對待自己必須是謙卑,這是德。所以悌它也是孝,它是把孝的這種心表現出來而已,這種恭敬也要從對父母開始,然後擴展到對一切長輩、對老師,對比我們年長的人、位高的人、德高的人、聲望高的人,凡是有比我們有長處的這些人都要恭敬。這種恭敬也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並不是刻意的,刻意的那種叫虛情假意,那種不是悌,那個是別有用心。所以《孝經》上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所以愛人、敬人要先從父母親開始,這叫做由近而遠。仁愛的落實,都是要由近而遠的,不能夠倒過來。如果一個人他對於領導很恭敬,但是在家裡不恭敬父母,你想想他這是有悌嗎?他沒有悌,他恭敬領導是別有用心,為什麼?領導管著他,他想陞官、想升工資、得獎金,那都得領導說了算,他是為了工資、獎金、為了陞官才恭敬領導,不是真心的。像這種人,領導在位一天他就恭敬領導,領導一不在位了,他對領導理都不理,心裡完全只有功利,而沒有道義,這種人能夠重用嗎?他想的都是自己,如果真給他陞官,他做到高位上去,他能夠為百姓去謀幸福嗎?當百姓的利益跟自己的利益相衝突的時候,他必定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利益之上。所以選擇官員首先要看他有沒有孝,孝敬父母他才可能孝敬別人,愛父母他才會愛百姓。懂得這個道理才理解為什麼古代選拔賢能、任人都是有兩個標準:一個是孝,一個是廉,舉孝廉,因為他能夠孝順父母就能夠忠於祖國,就能熱愛人民,這八榮八恥頭兩條,都是孝心的表現。

  下面講謹、信,孝悌這個德行建立了,還要在謹信上面去落實。所謂謹就是一種生活態度,要恭謹、要謹慎。做人要謹慎、要小心,不至於會犯錯誤,凡是犯錯誤那都是不謹慎。對待自己很多的毛病習氣也要懂得常常觀照留意,才能夠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過來,這叫謹。比如說愛發脾氣,愛發脾氣,傷人害己,都沒有好處。要真正戒掉這個毛病,那就要在謹字上下功夫。真正遇到事情來了,不順心的時候,這個火要上漲了,馬上能夠提起一個念頭,「我不可以發脾氣」,發脾氣傷人又害己,還於事無補,對於這個事情來說反而會更麻煩,造成更麻煩。提起一個正念,有這種正念平時就得在謹字上用功,常常都能夠關注自己的念頭而不忘失正念,這是謹字做到了。真正把謹做好,你這一步一步就是向聖賢邁進。古人講「克念作聖」,當我們起念頭,這個念頭不對了,馬上把它克服,這都是用謹的功夫,久而久之就能成就聖賢的品格。

  信是講做人要誠信,要講信用,如果人不講信用,人人都會懷疑你,因為你沒有信用,大家怎麼會相信你?所以說話、行動都要以誠信為原則。真正把誠信做到了,自己也是生活在幸福快樂之中,大家都會信任你,你的感受會幸福,我們的事業必定成功,為什麼?真正有信用的人,大家跟你合作會很歡喜,很願意幫你,特別是在生意場上,做生意最關鍵的是信用,你到銀行借貸,它也要考察一下你的信用如何。所以誠信的人可以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人如此,國家也如此。

  有一天孔子跟他的一個弟子在討論,他的弟子是子貢,子貢就問孔子,他說一個國家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孔子跟他說了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具足了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子貢就問孔子是哪三個條件?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這是講第一要有兵,兵是講國家機器,軍隊、警察這是兵,這是統治的一個工具,第二個食是糧食,百姓得吃糧食,就是生活要滿足,第三個是信,國家要有信用。子貢他很會問,好學之人他就懂得再抓住機會問這個問題,子貢就問夫子,他說如果這三者必須要去掉其中之一,先去哪一樁?孔子就說:「去兵。」先要把國家機器去掉,剩下糧食和信,因為一個國家,百姓要生存,國家要講信用,要取信於民,哪怕是沒有軍隊,沒有國家機器,這個國家還能夠生存。子貢又繼續問,說如果剩下這兩樁事情,必須還要去掉一樁,去掉哪個?孔子說:「去食。」人民甚至可以沒有飯吃,但是對國家的這種信任不能夠沒有,換過來講,國家可以是個貧窮的國家,但是它對於百姓一定要有信用。所以孔子說「民無信則不立」,如果國民百姓對國家政府都失去了信心,那國家就立不起來了,可見得信是多麼的重要。

  這個信引申來講還包括信念的意思,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要有信念,我們講志向。如果人沒有了信念,沒有了志向,他的人生沒有了方向、沒有目標,哪怕他是吃得飽、穿得暖,那叫做混日子,一天到晚,說句不好聽的話,叫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那個人生怎麼可能幸福?怎麼可以得到成功?更不要說成聖成賢。所以人要立志,立志做什麼?立志做聖賢。聖賢人的生活一定幸福,聖賢人的事業一定成功。所以學習《弟子規》我們要有個正確的信念,這個信念是什麼?要學做聖賢,幸福、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

  下來講『泛愛眾,而親仁』,「泛」是廣泛的意思,「愛」是仁愛,「眾」是社會大眾,以廣泛的愛心對待社會大眾,我們講博愛。這個愛心從哪裡來的?這個愛心就是孝心。我們剛才講的,孝就是一體的觀念,跟父母一體才能對父母盡孝,跟社會大眾一體才能夠對社會大眾博愛,所以愛心就是來自於跟社會大眾一體的觀念。而一體的觀念這是宇宙的真相,宇宙本來是一體的,這是我們前面講的,道、本性都是生養萬物的本體,所以對待大眾都有這一種無條件的愛心,為什麼?對待自己,有什麼條件可言?都是一體的。就像你自己身體上,比如說左手哪裡癢、哪裡痛了,你就趕快去撫摸它,用右手去撫摸,難道右手跟左手還講什麼條件嗎?談什麼價格嗎?你給我多少我才幫你,沒這個事,一體的!這種愛是無條件的愛。

  要養成一體的愛心也有個次第,從哪裡做起?從愛親做起,孟子講的「親親而仁民」,先要對父母親盡孝道,要愛父母,才擴展到愛別人,愛別人就是仁,對待比自己年長的要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對待比自己年幼的像對待自己的弟弟甚至是兒女一樣。所以孟子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泛愛眾。真能做到泛愛眾,孟子說「天下可運於掌」,這句話說,你想構建和諧世界,那是小兒科,易於反掌,把這個愛心擴展到世界就是和諧社會,關鍵是我們自己要真干。

  下面講「親仁」,這是親近有仁德的人,我們講親近君子、親近聖賢。這種親近就是向他們學習,因為跟這些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我們的德行、學問才能夠提升。講到這裡,這個仁不僅是有仁德的人,還包括古聖先賢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這些文化都是仁德的、聖賢的人他們智慧的結晶。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如果找不到真正有仁德的人,可以在古聖先賢的書籍裡面找。所以學習傳統文化就重要,學習傳統文化就是親仁,幫助我們提升,這些都是聖賢人的弟子,這是我們應該去學、應該去做的。所以上面講的六條,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這是講我們要修學的,力行的部分。

  底下講『有餘力,則學文』,在前面六條的基礎上落實了,有了力行的功夫,就是你做到了,你有餘力就應該學文。學文是學什麼?學古聖先賢的教誨。在《論語》上面,這句話原話是講「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在我們力行的基礎上有能力一定要學文,為什麼要學文?因為學文,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幫助我們提升。如果我們自己不學習,憑著自己的那些想法去做,往往可能有偏差,因為自己的思想難保會有錯誤,因此學文跟力行要把它看得同等重要。所以這裡講力行和學文,不是說先力行再學文,而是邊力行邊學文,學文幫助我們力行,力行也幫助我們學文。為什麼?古聖先賢的教誨我們真正力行,真正做到了,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誨我們的體悟就更深,這種體悟幫助我們更加提升對於聖賢教誨的學習和領會。所以你看《弟子規》上都講,「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從《弟子規》文字上我們看到,力行和學文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真正叫做力行學文合一,相輔相成。學文是幫助你理解,力行是行,解行並重,知行要合一。不學文,你怎麼知?不知道,不知道該怎麼行?

  所以從總敘這個提綱我們可以歸納《弟子規》的一個宗旨,這個宗旨是什麼?我們可以用八個字來說明,就是「進德學文,知行合一」為宗旨。進德包括《弟子規》前面的六個部分,就叫做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這六個部分,六個部分都是幫助我們增進德行的,這是力行的部分。後面「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學文,幫助我們知,知行要合一,解行要並重,這樣我們提升就快了,我們的修學就不盲目了。學文這方面要知道也不是亂學,《三字經》裡面,剛才講的前八句裡面,第七、第八句叫做「教之道,貴以專」,這是我們學習的方法。教也是學,教學這個方法是什麼?貴以專,專就是不雜。學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要學一門。《弟子規》上講「此未終,彼勿起」,所以我們不要同時學很多東西,那樣學腦子都學亂了,那種學文不能幫你一心,所以學要把心定在一門上。比如說我學儒家,先學《弟子規》,《弟子規》沒學好、沒做到,我不能夠換門,不能夠換科目,一定要把《弟子規》做到我才能換第二個科目,這叫專。《弟子規》做到了,再學《論語》,《論語》是孔子的言行,我要學的跟孔子一模一樣,《論語》才能學畢業,沒有學得像孔子一樣我不改變科目,一遍一遍的學,學了之後跟人家講,邊學邊講,教學相長,這樣子學就快了。

  學習目標我們要很明確,懂得《弟子規》宗旨叫「進德學文,知行合一」,那我們就明了目標是什麼,這個宗旨和目標就有因果的關係。宗旨是因,目標是果,我們這麼去學、這麼去做,最後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結果我們說有三樁事情,你可以得到幸福的人生,你可以得到成功的事業,最後你可以成就聖賢之道,這是三個層次不同。當然我們目標要定得高,既然要學,就學做聖賢,聖賢都達到了,你的幸福人生、成功事業當然自然而然得到。《弟子規》可以說是入手處,最方便,它最容易學,為什麼?《弟子規》裡頭教導的方法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從小事當中來學著成就聖賢。在生活的平凡小事當中悟聖賢之道,就在生活當中把自己的不良習氣給磨掉,給改掉,慢慢讓自己的本性本善彰顯出來。所以聖賢的克己功夫在哪裡學?就在你的日用平常,離開《弟子規》你在哪裡學聖賢功夫?聖賢功夫都得在自己日用平常中去檢點、去反省、去改過去習。

  孔子他曾經講過,「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這句話是說要學仁,學習仁的方法在哪裡?要懂得從最切近的事情裡面能夠學習仁,也就是在你的日用平常當中學習聖賢之道。所以《弟子規》你別小看它,雖然講的都是平常的小事,小事裡面,每一件事情看你會不會用心,你會用心,聖賢之道都並不遙遠,不會用心的,哪怕是你把《四庫全書》都讀通,背熟了,你還不是聖賢,你充其量可以成為一個儒學家,你的儒學很有造詣,可以寫論文發表,但是你的仁德、你的本性本善沒有顯發出來,那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我們做的。換過來講,如果我們能夠落實《弟子規》,哪怕是我沒有讀過四書五經,沒有碰過《四庫全書》,對儒家的經典我一本沒讀過,我只讀過《弟子規》,我能不能夠成就仁德?能不能成就聖賢?還是可以,只要我們百分之百做到,把我們的存心真的改過來,不再用那種自私自利的心,不再用那種習氣毛病來對待我們周遭的人事物,而是完全用《弟子規》所講的聖賢之道,那樣子我們也能成就聖賢。所以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仁,仁很遙遠嗎?孔子說仁並不遙遠,「我欲仁,斯仁至矣」,我真想去行仁,力行《弟子規》這叫行仁,那麼仁就到來了,不知不覺我就成為一個仁德的人。所以學習的目的我們要很清楚,是成就我們的仁德,成就聖賢,不在乎我們懂得四書五經多少,不在乎背得多少,背不背不是關鍵問題,關鍵在我們做到多少,做到了,「斯仁至矣」,沒做到,那麼仁還是很遙遠。

  這樣我們就能明了什麼人應該學習《弟子規》?再廣泛點講,什麼人應該學習聖賢之道?所有的人都應該學習。當然學習,人裡面有程度高低不同,這個程度孔子分成三個等級,這是在《論語》裡面講,「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是講,上根之人,他的智慧,我們說他的程度很高的,是誰?生而知之,就是一生下來他就很仁厚、很有孝心、很有愛心,這種人是上等之人。什麼人叫做生而知之?其實每個人本來都是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有程度高低不同?統統都因為教育的問題。《三字經》也講到,「苟不教,性乃遷」,如果你不教他,他就可能從上等人變成中等人,或者中等人變成下等人,甚至下等都達不到,那個人沒救了。這都是因為他後天所遭到的薰習,如果他薰習的是善的,他是上等人,如果薰習的不善,他就變成下等人。生而知之的人他也是教出來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就要去教,這叫胎教。

  孔子最仰慕的是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都是這裡講的生而知之的人,那真的叫做聖人。要知道,文王的母親叫做太任,太任生文王,懷孕的時候那真的是一言一行都非常謹慎小心,因為太任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有知覺,假如自己行為造作不善,必定影響胎兒,對他是個污染,所以言語造作,甚至是起心動念,都非常謹慎,不允許有一個不善的心行。所以當時懷孕期間她做到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凡是那些不好的,不看、不聽、不說、不做,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胎兒接觸到的都是良善的教育。所以古人講「有胎教,致使文王有聖德」,文王的聖德怎麼來的?他母親教出來的,母親在胎教裡面就懂得這個道理,就對孩子負這個責任。文王娶了太太叫做太姒,生的武王、周公,也是這個樣子;文王的祖母太姜,她生的是王季,王季是文王的父親,這三太都是非常賢德的女子,所以養出聖人的兒子。太姜、太任、太姒,周朝開國三太,這三個女人為周朝八百年的基業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周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朝代要感謝這三個女人,所以胎教多麼重要。

  現在人稱呼妻子叫太太,「太太」這個名稱怎麼來的?就是出自於周朝開國三太。所以「太太」的名稱那是個非常尊貴的稱呼,稱呼妻子做太太就是希望你這個妻子將來能養育出文武周公這樣的聖人,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世界培養聖德之人。所以太太,女人在家裡培養兒女,那都是聖賢人的事業,真的是「蒙以養正,聖功也」,那是太太負起的責任,太太的使命比先生更重要。很多人說中國是重男輕女,好像男子的地位高,女子的地位低,那是種錯誤觀念。你看看中國重視的是婦女的德行、婦女的使命,傳宗接代、培養後代都是女子的使命。所以古德曾說,「天下國家的安危,女子手中的權力操之大半」。所以怎麼可能說先生地位比太太高?反過來說還有道理,太太地位比先生高,因為她使命重大,從胎教就開始培養兒女。

  當時我母親也是很重視胎教。我出生在一九七三年,那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沒有這些傳統文化的書籍,只有《毛澤東選集》。我媽媽當時跟我的姥姥一起住,我的父親在蘭州,我母親在廣州,相隔很遠,生活都很清凈,朝夕都跟姥姥在一起。我的姥姥是個非常賢慧的家庭婦女,從來一生沒有發過脾氣,對自己的先生、對自己的兒女都非常的關愛,性格非常好,真的是溫良恭儉讓,有很厚的傳統美德。我母親跟我姥姥在一起耳濡目染,感受這種溫良恭儉讓的德風,也是在姥姥身邊盡孝,這種潛移默化這是對我的一個胎教。所以我從小到大,我母親說我都很聽話、很孝順,很少跟父母有頂嘴的時候,違逆父母的事情沒有干過,這就是胎教奠定基礎。這是講上根人要生而知之。

  學而知之的那是次一等的,學而知之,教育很重要,小孩子從小就要接受聖賢的教育,落實他的德行的根基,因為長大了以後再教就很難,教育要從小開始。古人講「教兒嬰孩,教婦初來」,教育從哪裡開始?嬰孩就開始;教媳婦,家規,媳婦剛過門就開始教,時間久了她受的污染多了就很難教。

  難教的人是什麼?叫困而學之。我們現在大部分人小時候都沒學過中華傳統文化,就像我們這一代,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文革的餘毒延到我們青少年時代,「破四舊」,把傳統文化都廢棄掉了,所以沒有真正認真學習過。這是什麼?受困了,導致我們這一生行為、觀念很多偏差,生活在煩惱痛苦當中。現在有這個機會學到《弟子規》,接觸到傳統聖賢文化,那得要使勁干,叫亡羊補牢。我們程度就比較低,但是低沒關係,只要努力還能補救。怎麼努力?《中庸》上面講:「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就是人家看一遍就看懂了,我就看十遍,我也能看懂,人家讀十遍,我就讀一千遍,這樣子發憤圖強,即使是根性愚鈍的,我們程度低的,也能夠趕上來,最終也能夠開顯我們的本性本善,我們的智慧也是本有的,也能夠成就。所以要學必定從《弟子規》學起。《中庸》上講:「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要學習聖賢之道要循序漸進,走遠路從近處開始走,登高也要從低開始一步一步的登,這樣漸漸的,《弟子規》講「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只要自己不灰心,奮勇向前,聖賢學問我們一樣可以成就,本性本善必定可以恢復。

  好,今天我們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說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學生學習勵志格言
【深度學習的藝術】第一部分讀後+其餘的經驗和感悟
只要聽一遍就能背下?以後再多的古詩詞要背都不怕
【好書推薦】讀了這10本書,孩子對學習一定感興趣!
【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個啥

TAG:教育 | 香港 | 學習 | 博士 | 幸福 | 成功 | 弟子規 | 心得 | 佛陀 | 協會 |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