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抑鬱?邊緣型人格障礙?(二)
在前半部分,我探討了Gunderson醫生在科學引文方面的經驗型謬誤,以及難治性抑鬱(TRD)的一個最常見的原因即雙相的誤診。
第二個問題在於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含義。Gunderson醫生的病例為我們展示了一名罹患TRD的22歲黑人青年,既往沒有割傷自己或其他的自傷行為,也沒有性方面的創傷。在我看來,單純使用DSM-5並不能明確診斷BPD,根據這一診斷標準,邊緣型人格障礙可以出現在任何存在憤怒情緒、人際關係不穩定、情緒不穩及存在衝動行為的患者。事實上,在空虛感、被遺棄感、偏執及自殺/自傷行為以外,還需引入其他的診斷條目。
DSM-5寬泛的診斷標準使得Gunderson醫生及其他邊緣型人格障礙方面的專家將大把心境障礙患者歸入BPD行列中,不僅是雙相障礙,甚至也包括單相抑鬱,因為抑鬱患者也可能出現人際關係方面的困難,可能易激惹及偏執,可能出現情緒反應甚至自殺企圖,也可能有被遺棄的虛無觀念。
換句話說,Gunderson醫生可能認為所有的抑鬱都是BPD,因為他從上世紀80年代起即參與編寫DSM,這一情況使其在兩者之間隱隱地畫上了等號。
需要注意的是,性創傷甚至未被列入DSM-5中BPD的診斷條目。BPD專家常常貶低這一BPD的重要特徵,因為這一條目對其診斷BPD構成了限制。他們宣稱,這一條目並不是必需的,因為大約三分之一被DSM診斷為BPD的患者並沒有報道自己曾被性虐待。
然而,這並不代表性創傷不是BPD的核心特徵。許多肺癌患者從不吸煙,很多HIV感染者從無不潔性生活史。這並不能抹殺吸煙與肺癌,以及不潔性生活史與HIV的密切關係。
根據DSM-5,解離癥狀僅僅是BPD診斷條目中的一個亞型。然而,這一臨床狀況正是性創傷及PTSD的核心精神病理學特徵,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核心同樣如此的接近。
解離癥狀對BPD意味著什麼?我認為,性創傷及解離癥狀是BPD的核心。一些研究顯示,正是這些特徵將門診抑鬱患者及BPD患者區分開來。
編譯自: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he meaning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作者Nassir Ghaemi博士,美國塔夫斯大學精神病學教授。
推薦閱讀:
※遇到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你該怎麼辦?
※如果你的伴侶有這些特點,請一定謹慎考慮——遠離邊緣型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
※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最大限度減少多葯治療的技巧
※黃昏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