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風物】「國母誕」將至,關於「國母」的故事你了解嗎?

這周

小編又有什麼問題問林老師呢↓↓↓

崖山慈元廟是祭祀南宋皇太后楊淑妃的廟,每年農曆四月二十七日楊太后誕辰之日,各地信眾和趙氏後人從四面八方趕來新會崖山祠,隆重舉辦「國母誕」活動。崇祀楊太后是民間信仰,也是崖門古戰場文化旅遊區的特色品牌。據所知,除新會外,越南華僑華人也有楊太后信仰。

▲《楊太后》 By 青藤@ 紫筠

楊太后史跡

楊太后是宋度宗趙禥(祺,幸福吉祥)的嬪妃——楊淑妃,是度宗長子趙昰(族又作趙由昰)的生身母親。

▲清三江連城房《趙氏家譜》楊太后像

據趙氏族譜,楊淑妃懿名楊巨良,生於淳祐四年農曆四月廿七日,即公曆1244年6月4日,薨逝於祥興二年農曆二月初六,即公曆1279年3月19日,懿壽三十六歲。

《宋史·列傳第二·后妃下》有「楊淑妃」傳:(段後譯文串講)

楊淑妃,初選入宮為美人。咸淳三年,進封淑妃。推恩親屬幼節等三十四人進秩有差。生建國公昰。宋亡,昰走溫州,又走福州。眾推為主,冊妃為太后;封弟昺衛王。昺,修容俞氏所生也。

至元十四年,大軍圍昰於海上。明年四月,昰卒,昺代立。十六年春二月,昺投海死,妃聞之大慟,曰:「我艱關忍死者,正為趙氏祭祀尚有可望爾,今天命至此,夫復何言!」遂赴海死。其將張世傑葬之海濱。

度宗登基,楊淑妃初選入宮時為「楊美人」。咸淳三年(1267年),進封為「楊淑妃」,幼節等34個親屬因而受皇恩得到不同的進升。咸淳五年(1269年)六月甲申日(《宋史》;《趙氏族譜》為咸淳四年)生「建國公」趙昰。宋亡,趙昰跑到溫州,後又跑到了福州。德祐二年(1276)五月初一,陳宜中、陸秀夫、張世傑等眾人在福州擁戴8歲的趙昰為帝,冊封楊淑妃為楊太后;封弟趙昺為衛王。趙昺是「修容」俞氏所生的。

元朝至元十四年(即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元軍在海上圍剿趙昰的宋末行朝。第二年四月,趙昰在硇洲病逝,立度宗三子、7歲的衛王趙昺為帝,楊太后繼續「垂簾聽政」。六月,宋末行朝徙居新會崖山,建行朝草市和行宮30間,楊太后在慈元殿主持政事。

▲楊太后教子塑像

十六年(即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春二月,崖門海戰宋敗,趙昺跳海殉國。淑妃聽聞後痛哭,感嘆南宋復興無望,說:「我歷盡艱難不死,是因為趙氏祭祀還有指望,現在天命至此,還說什麼呢!」於是也投海殉國。宋將張世傑把她葬在海濱。

「仁慈聖節皇太后」是趙氏族人給楊太后的謚號。她是宋末一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在宋末匡扶兩朝幼帝,起到重要作用,作出重大貢獻,尤其堅持到最後英勇殉國,崖山功勛,名垂千古!

楊太后是誰家女?

關於楊太后的身世,目前存在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父楊鎮。此說見於民國時趙錫年修訂的三江《趙氏族譜》。1971年趙族在台灣編印的《大宋皇帝皇后像紀》說:「據趙氏族譜載,後諱巨良,樞密使楊鎮長女也。」(該書楊太后像額稱「楊皇后」也不準確,她只是淑妃。)

▲《大宋皇帝皇后像紀》楊太后像

楊鎮是「駙馬都尉」,宋理宗的駙馬,公主嫁他翌年(1262年)就死了。假設有長女的話,那麼度宗1265年登基時娶的楊美人只有3歲,這與出生於淳祐四年(1244年)的楊太后年歲不合。

第二種說法:父楊瑞芝,浙江淳安人,1987年淳安縣發現其家族的家譜《宏農楊氏宗譜》,譜載家族從開封遷至淳安。不過,此說不廣,僅見於某篇學者文章。

第三種說法最多人認同:

父楊纘(一作楊瓚),是詩畫琴人。南宋周密(1232-1298年)著《浩然齋詞話》說:「楊纘字繼翁,號守齋,又稱紫霞,本鄱陽洪氏恭聖太后姪楊石之子。……任至司農卿,浙東帥,以女選進淑妃,贈少師。所度曲多自製譜,後皆散失。」

楊瓚是浙派琴家,今人《歷代琴人錄》說:「楊瓚(公元十三世紀),字嗣翁,號守齋,又號紫霞翁,浙江錢塘人,南宋琴家,官至司農卿。他的女兒為宋度宗淑妃。」「晚年時,和他的門客們一起編輯了《紫霞洞譜》十三卷,收琴曲468首。這個大型琴譜集是浙派的重要琴著,在當時很有影響,對後世琴文化的發展,也影響很大。」「作琴曲《蒼梧怨》,寫虞舜南巡,崩於蒼梧,舜妻娥皇、女英思舜,淚染斑竹。」

琴界有認為,楊淑妃自小耳濡目染,古琴也彈得很好;宋帝的音樂造詣很高,能選入宮廷的都是精於琴棋書畫之人。

楊太后陵

楊太后墓,趙氏族人後稱為「永凝陵」。

楊太后投海後,倉促間,張世傑將她草草葬在崖山海濱,以蚝殼為陵墓。舊有說此地的土名為「壽星塘」。由於元朝統治者殘酷殺戮,宋遺民、崖山民眾為保護陵墓和保存個人性命,一直都不願說出陵墓所在。

至明代,楊太后陵重見天日。明修《厓山志》記:「在舊殿之南稍東,牡蠣為垣,半已就頹,世傳為國母墳。」但初時亦存疑問,《厓山志》又說,「陵在崖山海濱,楊太后聞變赴海死,世傑營葬,倉卒莫辨其地。」明陳獻章(白沙先生)詩有「信國諸臣近有碑,一陵瀕海尚堪疑」之句(《奉陪趙學崖山慈殿弔古》)。

「國母墳」今尚存,位於國母殿不遠的東邊,屬古井鎮官沖村永安里,在綠樹環護下,可見一座造型奇特的大墳,中間沙灰塑成帽形,分三層,沒有任何文字墓記。

據新會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楊太后陵坐西北向東南,寬7.98米,深11.9米,佔地面積74平方米。享堂為圓形,直徑6.9米。墳頭以鴨屎石雕刻,六角形,高0.6米,寬1.2米,形如竹笠。二級拜台,直角踢靴,護牆和山手以蚝殼夯土砌築,高0.8米。1986年重修時,墓面鋪混凝土(原為三合土)。

楊太后陵是新會現存身份級別最高的著名墓葬,是宋元崖門海戰史跡的重要文物,1979年新會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太后廟

崖山楊太后廟,初名「慈元廟」,取自南宋行朝駐蹕時楊太后的正殿「慈元殿」之名。弘治十三年(1500年),明朝廷賜廟額「全節」,許「祀典如祀歷代帝王」,因此正統名稱為「全節廟」,較多出現於典籍。楊太后被民間尊為「國母」,其陵俗稱「國母墳」,而慈元廟俗稱為「國母殿」。

崖門海戰開戰,慈元殿等30個行宮被張弘范指揮元軍燒掉了。二百多年後的明代弘治四年(1491),陳獻章與廣東右布政使劉大夏等,奏議立慈元廟於慈元殿故址之上,奉祀楊太后。廟於弘治七年(1494年)建成。

歷代曾多次維修、擴建。1943年日軍侵華時被毀,遺址上遍布柱礎、石柱、地基等建築構件,還有多座明清古碑。1959年以後縣政府在遺址上重修,至1989年重建有慈元廟、全節廟、大忠祠、義士祠、詩碑廊、後寢宮、望崖樓、白鷳亭、浩氣廣場等建築,合稱為「崖山祠廟群」,原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字時省改為「崖山祠」。

明清兩代官祭,「每歲春秋仲月上旬,致祭全節廟,如古帝儀制,縣官率屬官行禮」(道志《新會縣誌》)。民國以後每年由趙氏祭祀,台山浮石、斗門南門、新會滘頭(今屬江海區)、新會三江、新會霞路等「趙氏五房」輪值負責。

運營丨新會廣播電視台新媒體中心

編輯丨阮曉雯

責任編輯丨陳長燦

監製丨夏景星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惺惺相惜:第三篇--識香
我想和你做朋友
有些人就算不屬於自己,遇見了也好
【睡前故事】一隻小白貓
清代畫家戴本孝和'半枝梅'的故事

TAG:故事 | 了解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