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男孩為何總和父母一起睡

18歲男孩為何總和父母一起睡

文/心理醫生 施琪嘉

假裝長不大是為了維持家庭平衡  一位恭謙的父親帶著孩子來到診室,孩子18歲,耷拉著頭,父親坐在兒子旁邊,對著治療師,很急切地說:「這孩子,18歲了,還和他媽媽睡,弄得我們夫妻分居多年,我擔心他這樣有毛病。」

  那位父親侃侃而談,一改其拘謹的神態。他說自己曾經當過軍人,轉業後家裡分的房子小,三口之家一直住在一起,後來房子大了,因老人住在一起,三人仍不能分開睡,好在他經常出差,所以孩子能夠和母親兩人睡。等到他較為固定可以回家時,孩子卻不願和母親分開了,這時,孩子已經13歲了,以後他只好自己一個人睡。不過,倘若母親有事不在,孩子也不會一個人睡,也要父親陪著他睡。

  我想,又是一個溺愛環境中的孩子不願去體驗新生活的案例,事實卻出乎我的意料

  我想,這可能是一個分離焦慮的案例,在中國,處於和母親「共生狀態」的大孩子太多了,在年齡上已經長大成人,可在心理上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一方面,母親喜歡溺愛孩子的感覺,而另一方面,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會緊緊抓住母親,不願去體驗新的但充滿風險的生活。

  對於這種例子,我們總是會關注在我們面前的孩子到底有多大,是以何種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於是我轉向孩子,問他的學習成績、同學關係,也考察他的言語表達能力。

  這孩子可以直接用眼光與我接觸,並不發怵,很沉著地講述他喜歡電子產品,早在15歲就喜歡在市場中瀏覽MP3、掌上電腦以及其他遊戲電子產品,並能夠很成功地向同學推銷,還能盈利。和同學的關係開始時很順利,也能夠很談得來,但深交下去,他自己也不知為什麼,就逐漸疏遠。學習成績以前一向可以,近來退步得明顯,腦子不好使,注意力、記憶力均下降,自己也覺得苦惱,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和父親的關係是「矛盾性親近」,即既願意接觸,又比較逆反。和母親接觸則為「親近性疏遠」,即關係很親,但心裡又覺得很疏遠。

  我感到這時這孩子就是以18歲甚至更成熟的年齡在與我對話,從容、有距離、條理清晰。這樣的孩子不該有嚴重的分離焦慮。

  「假裝不長大」既可以維持父母撫養孩子的價值感,還可逃避精神重壓,誰不樂意呢

  我又問他父母關係如何。他說,他們以前總是吵架,而這幾年關係好些了,不吵了。我問孩子,是否自從父母不吵架了,你的成績反而開始下降了,記憶力也不如以前了?這孩子想了想,說:這好像沒什麼聯繫吧。

  這時,父親插話道:我在某公司工作,我自己的交際能力還行,平時經常有應酬,為此,他媽媽經常與我吵架,這孩子其實很佩服我,但要和我交談時可能我會比較粗暴、武斷,他雖然和他媽媽親些,但他媽媽工作一般、文化程度不高,他其實瞧不起他媽媽。

  我有些明白這孩子的良苦用心了,一個強大的男性是否會有更多的能力去獲得其它的機會而拋棄舊的,這是一個喜新厭舊的老話題。父母親吵架的模式是個能夠把他們聯繫起來的模式,對孩子來講,只要父母在一起———不論以如何的方式,也許都是讓他感到安全的前提。於是,父母的關係模式的改變,在孩子的內心所體驗到的,反而是不安全感,這當然也與孩子長大、理解面擴大有關,他無疑是欣賞和願意成為父親那樣的男子漢的,但這樣家裡就有兩個強大的男人。面對一個弱小、無助的女性,母親失去了母親的照顧功能,又沒有知識上的跟進,也許,在孩子的內心,母親既可能被父親淘汰,也可能為自己、最後為社會所淘汰。而這是他不能接受的「幻想現實」,他必須使自己變得不進步、變得需要回到被照顧的狀態中去。這樣,自己能夠不那麼強大,母親也就顯得有「照顧」的價值了。

  孩子的母親沒來,所以我只能看到一個強大的父親和一個充滿憐憫心的兒子。我們常常講「共生」是指孩子與父母,特別是與母親之間互相依存的關係,其實,「望子成龍」、「老有所養」等均是講的父母對孩子的依靠,前者是職業希望,後者是生活希望,合起來對孩子造成的是精神上的壓力。「假裝不長大」既可以維持父母撫養孩子的價值感,還可逃避上述的精神重壓,誰不樂意呢?!

  「假裝不進步」具有精緻的心理結構,他是在避免這個「家庭的死亡」

  作為第三者恰當進行干預的父親的角色在此顯得特別重要,一方面,他要給孩子這樣的印象,那就是「獨立是遲早要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事情,這與考上大學與否其實沒多大關係」,這個父親說自己花了很大的代價讓孩子讀書,而這孩子最近的表現讓他覺得「要封頂的大廈面臨坍塌」的感覺,可見,他在乎孩子的成績甚於在乎孩子的人格發育。另外一方面,要讓孩子明白,獨立的人格是指父母和自己各自負責,父母的事情是不該由孩子來負責,很多父母將他們之間的齷齪暴露在孩子面前,並以孩子為工具去實施對對方的操縱,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自己對父母的狀態要負責,這也是中國文化粘滯的特色之一。君不見,家裡一個成員出問題,其他親戚走馬燈地過來,苦口婆心、責罵訓斥,這種情形導致了成員間的界限不清,也容易導致孩子嬰兒般的傾向。這孩子把父母的吵架當做他們關係維持的一種信號,因而,他不能接受父母不吵架的現狀,那就是,父親可能會拋棄母親,自己若考上大學,離開家庭,那前面的種種極有可能變成現實。

  過於強大的父親(事業有成、在單位和家裡絕對權威、與母親各方面的懸殊差異導致不經意對母親的不屑)對孩子來講具有過於危險的「攻擊性」,他認同父親就會輕輒與父親發生對抗、重則表現為放棄父親的安排,學習下降,甚至出現很多對外的攻擊行為,如打架、逃學等。攻擊性不恰當的表現還可以以相反的形式表達,如性格孤僻、生病、情感脆弱等。

  孩子身體的不適是為了不與父親直接對抗,將自己變得弱小一點,他的「退步」還導致了來自母親的照顧,旨在繼續發揮她的作用。這種「假裝不進步」具有精緻的心理結構,使家庭維持在「維持」的水平。

  這孩子深得其味,他是在避免這個「家庭的死亡」。

推薦閱讀:

一位網友媽媽的真實經歷,看完後驚醒了無數父母!
那些和父母爭財產的人,命運比下地獄還慘!
幼升小挑學校的三大誤區,你推娃入坑了嗎?
帶父母旅行tips分享·細節滿滿都是愛
自助論命不求人之父母宮吉凶

TAG:父母 | 男孩 | 18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