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為什麼「美國製造」興起
到中國去,曾是美國工商界的一句口號,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然而,近幾年隨著外商優惠政策的到期,國內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不復存在。外國企業抓緊了回籠的步伐。本文作者系資深媒體人楊琳樺,她通過這篇文章介紹了正在發生的生產外包正逐步迴流美國的現象。
在開始講述美國的這一最新趨勢前,請允許我先講一個笑話。那是2008年感恩節,我在矽谷一個外國友人家裡做客,她的小孩信誓旦旦告訴我說:「聖誕老人出生在中國」,因為每個聖誕老人衣服上都寫著「Made In China」。
我當然不忍心打碎他的天真爛漫,但我接下來要說的是,美國的Kids們可能很快會改變他們的想法。
因為「Made In China」慢慢褪去光芒;生產外包正逐步迴流美國。
我第一次注意到這一現象是在去年年底。當時,蘋果CEO蒂姆.庫克發表講話稱,為解決美國就業問題,蘋果計劃投資一億美金將蘋果電腦的生產製造帶回美國。
這是繼通用電氣後,美國製造業迴流的又一最新大公司案例。
不過之後整整1個月,蘋果都因此身處美媒的口誅筆伐中,原因是:蘋果隻字未提細節,包括具體迴流的Mac電腦為哪種型號、將如何生產、在美國本土會組裝到什麼程度,以及有多少工作崗位會涉及其中等。
此外,一億美金雖看上去瘋狂,但蘋果有121個億現金流躺在銀行,與蘋果今年計劃100億美金的總資本支出相比,1億美金只是區區百分之一。
尤其考慮到蘋果去年總銷售規模,共銷售12.5億部iPhone、5.83億iPad和1.8億的Mac電腦,Mac電腦顯然不是它的明星產品,似乎不該指望蘋果將為美國帶來多少就業機會。
因此,庫克被攻擊為是因為個人因素以顯示自己與喬布斯不同而做出這一決策,蘋果公司則被美國輿論指責為是博取眼球的一場公關秀。直到今年1月底,蘋果動真格邁出了擊退雜音的第一步。
1月底,蘋果宣布第一個工廠所在地,這一工廠位於加州的弗里蒙特,離蘋果矽谷總部庫比蒂諾不遠,它將幫助蘋果電腦在美國的「最終裝配設施」(Final assembly facilities)。
事實上,說蘋果是煽情地滑出歷史性一步也不過分,因為「弗里蒙特」非常容易勾起美國人的記憶。
它是史蒂夫.喬布斯1984年的光榮與夢想,喬布斯不僅在這裡建立第一個蘋果工廠,還生產出了Macintosh麥金塔電腦,這是蘋果電腦繼LISA後第二部使用圖形用戶界面的電腦,也是蘋果首次將圖形用戶界面廣泛應用到個人電腦上。
另外我注意到的一個大公司案例是通用電氣。
通用電氣總部位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電器公園」,上世紀50年代,這裡曾代表美國製造業的豐碑,之後規模之小不復昔日輝煌。
但去年2月,它突然開始為製造尖端、低耗能熱水器開設一條全新裝配生產線,這類工作曾一直由GE中國工廠負責。
39天後,電器公園又為製造新高技術法國門冰箱開啟第二條全新裝配生產線,它曾是GE墨西哥的工作。GE還計劃生產一些從未在美國本土生產過的產品,如滾筒洗衣機和配套機等。
通用電氣CEO傑夫.伊梅爾特甚至大放厥詞稱:「外包將迅速成為GE過時的商業模式。」
天曉得,四年前他的想法是把電器公園賣掉,只因為經濟不景氣未能出手;而去年9月,他對媒體稱:GE將在電器公園總部投資8億美金,並新設1萬名崗位。
對此美國《大西洋月刊》預判:GE家電製造業的逐步「回家」並非單例,事實上正有越來越多美國公司這樣做。這是「一種能給美國經濟和行業帶來回報的、剛剛開始、具有可持續性的探索」。
而據我獲得的一份資料:早在2011年中,波士頓諮詢集團就曾針對美國製造業迴流苗頭出爐有一份名為《美國生產復興——為何製造業將返回美國》的報告。
這份長達19頁的報告指出:潮流已發生轉向,金融危機和大衰退已使美國正成為一個生產製造的「較低成本國家」。
與此同時,該報告還建議外資公司應重新評估中國戰略,指出「中國不應再被視為默認選項」。波士頓諮詢集團甚至預測,到2020年,將會有多達60萬個製造業崗位從中國返回美國。
為什麼「Made in USA」興起
「任何變化都和大前提有關,近年美國經濟不好是大前提,特別是奧巴馬政府的一些政策主張。」曾在數國歷經製造業全球化、現Globalization Training首席執行官Leslie Yuen告訴我說。
事實上,離岸或外包是此次美國總統競選時的一個重要關鍵詞,因為飽受經濟衰退和失業率困擾,美國普通老百姓已對外包普遍反感;甚至羅姆尼被奧巴馬擊敗,也與其政策主張和職業背景有一定關係。
羅姆尼曾為私募股權投資公司Bain Capital效力,而Bain Capital達成的很多交易是將美國本土工作計劃外包到中國。相反,奧巴馬則推崇「刺激包」(Stimula Package),在各方面大力激勵將工作機會帶回美國。
如支持GE使用美國勞動力建立一種新高效節能家電方面,美國聯邦政府根據2009年的《恢復和再投資法案》向GE實施系列稅收優惠和獎勵。
緊接著,肯塔基州政府和路易斯維爾市政府也提出積極的稅收激勵計劃。
根據我查閱的資料,由於GE宣布將在電器公園投資8億美金,它共獲得3700萬美金的國家和地方獎勵,這筆激勵很大因素是因為GE的僱員計劃(提供本土工作機會),而GE也被聯邦政府獎勵總額為2480萬美金的投資稅收抵免。
去年11月,剛剛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又馬上召集14家企業負責人在白宮舉行主題為「內包美國就業機會」的圓桌會議,敦促企業將更多海外崗位帶回美國本土,以推動經濟增長和降低失業率。
而以美國ABC News牽頭的「Made in USA」運動也從幾個州逐步蔓延至美國大部,且從「空講」慢慢到「實做」層面,影響不小。
不過,政策激勵和民眾呼聲還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來自經濟周期形成的震蕩。
據《大西洋月刊》撰寫的長篇論著《內包景氣》總結,共有多種因素造成美國製造業迴流現象。
首先,現在石油價格是2000年的三倍,這使貨物船舶的燃料昂貴很多,供應鏈長的遠距離外包必受影響;
其次,天然氣在美國蓬勃發展後成本大為降低,而亞洲現在的天然氣成本是美國的四倍。
再次,目前中國工資是2000年時的五倍,它還將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長,與此相反為了生存,美國工會正改變他們的優先選項。
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器公園以「罷工城」聞名,動不動就以罷工向公司撒嬌,但今天工會已願接受一種區別2005年的分層薪資方案,其中70%工種將獲得更低報酬,每小時只能得到13.50美金左右的報酬,幾乎比以前低了8美金。
換句話說,全球最昂貴的美國人力資源在幾年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影響下,價格要求放低不少,甚至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工人工會同意高達35%至45%的整體薪資福利讓步,已低於或相當在美日系汽車工人的水準。
這個整體讓步的直接結果就是:美國汽車出廠價依然低於同類型的日本汽車,但利潤率上接近日本同行。
而中國大陸情況則與此相反。除薪資普遍上漲外,富士康是一個極端典型案例。
自「跳樓門」後,富士康始終面臨壓榨員工的指控。根據我查閱的資料:富士康2010年起已陸續調整過幾次薪資水平,去年5月,郭台銘又宣稱要讓大陸員工的2200元薪資再調高一倍,這意味今年8月富士康內地員工工資已達到4400元。
2011年出爐的《美國生產復興——為何製造業將返回美國》報告做了一個更透徹的對比,指出2005年中國勞動力平均成本是美國勞動力成本的22%,但2010年這一數值達到31%。
與此同時,中國工廠每小時生產力工資是8.62美金,美國南部為21.25美金,但預計2015年中國長江三角沿海地區會達到15.03美金,美國南部則是24.81美金,百分比發生相當變化。
最後,造成美國製造業迴流的另一重要變數是美國勞動力生產率持續上揚,這也意味:勞動力成本已經成為產品整體成本中一個越來越小的要素。
中國價格被擊敗
此外,美國創新能力正逐步向日常生活產品滲透也進一步促使了美國製造業的收縮行為。
Leslie告訴我說,美國文化推崇創新,強調通過創造高附加值產品獲利,但現在這種能力正越來越多向日常生活用品各方面降落(Triggle Down),這也導致相關公司更在乎知識產權保護不受侵犯的問題。
矽谷聖他克拉大學商學院運營管理和信息系統系主任、研究蘋果供應鏈的教授Andy A Tsay則告訴我說:革新既包括產品革新也包括過程創新。事實上,製造加工革新更為複雜,家電領域同樣如此。
比如他家裡剛購入的洗衣機已能夠根據裡面有多少衣物自動建議Andy應該放多少水。
GE熱水器GeoSpring也是這麼個東西,它看上去就像《星球大戰》中的機器人R2-D2,只是更高更薄,奧秘則在它腦袋上。
GE為它安置了一個小熱泵,使它能通過周圍空氣助熱,結果GeoSpring可以比一個典型熱水器少耗電力60%,用戶甚至還可以通過iPhone操縱它。
GE這種型號的熱水器過去一直在電器公園設計、生產則在海外,但收穫勝利同時,GE也發現了漏洞。
他們認為,由於這是一個創新產品,開始它或許會因外包獲得可觀的成本節約,但生產放在中國也意味風險,因為GeoSpring的創新成分可能被複制,2009年,GE把它的生產也搬回本土。
然後,一個相當有趣的變化發生了:材料費用降低,勞動力成本可能還需再改善,但GeoSpring質量上升,甚至能源效率也提高。
「在總部製造GeoSpring不需提高產品售價就能產生利潤,」GE的高管稱:「所以我們只要回到總部,然後建立同樣東西就可以了。」
讓人驚訝的是:這種總部生產後的價格甚至擊敗中國價格。據《大西洋月刊》披露,以往舊有生產體系下,GeoSpring零售價為1599美金,但從設計到生產製造各體系聚集在電器公園後,其新產生的效應使GeoSpring零售價降為1299美金,價格降低20%。
這裡存在著一些看不見的時間成本。
比如GeoSpring從中國工廠到美國零售店的運輸時間長達5周,但從電器公園工廠到零售店倉庫只需30分鐘。「我一直強調要考慮總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Andy說,勞動力成本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大量看不見的隱形成本。
這些隱性成本包括:不同時區導致的時差成本、語言不通嚴重影響溝通和協調、質量風險(包括大量資金飛向亞洲只是為弄清質量為何不能被保證)、欺詐風險、知識產權風險和由知識產權風險導致的創新同質化風險等。
此外,還有像洪水、海嘯還有地震都是不可控因素。事實上前年的日本大地震、泰國洪水都使外包供應鏈被嚴重打斷,也由此引發美國對外包的反思和內包概念的崛起。
Andy告訴我說,以往美國製造業由於華爾街過分強調短期內的成本降低而忽略其它,因為這會決定公司股票價格和高管薪資,但這是一種短視行為。
而當美國製造迴流,這種行為在最強調創新的矽谷也開始成為一種風尚。
2012年底,矽谷最著名報紙《聖荷西水星報》做了一個名為「灣區製造」(Total Cost of Ownership)的碩大專題。
「這聽起來有點兒瘋狂。」專題主要作者麥克.卡西迪自我嘲笑:「這是坐落Facebook、谷歌及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地方,是地球上唯一一個你在生活中只須去思考如何創造公司和財富也能被原諒的地方。多少次你曾聽說製造業在灣區已經死亡?多少次你曾聽說矽谷早已不再是一個生產中心?但情況,竟不是這樣。」
「灣區製造」專題介紹了一些計劃從設計到生產全在美國的新型電腦創業公司,還列有一些數據:
如目前矽谷有18%工作崗位是製造業,且這個數字近幾年一直穩定,現在灣區工廠工作人數已由兩年前7900人上升至16.2萬人。
「精品製造業務依賴更少的工人,更多計算機代碼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機器正在建設電子世界的複雜成分和早期更新迭代。」卡西迪還從矽谷角度指出美國製造業復甦的另一個狀態:
一方面,機器取代人工使人均勞動力效率提高;另一方面,美國製造業整體規模因此增長。
非大規模行為?
那麼,美國這種製造業迴流現象是否會成為大規模行為?下結論似乎還為時過早。
「實際上美國人已經忘記生產是怎麼回事,這也包括GE為何大動干戈下又有系列不適應癥候,所以調整需要時間。」Andy指出,美國人忘記生產製造的大背景與上世紀六十年代消費產品的世界崛起有關。
當時,哈佛經濟學家雷蒙德.弗農提出的著名理論曾一統江湖,並被一遍又一遍地驗證。
雷蒙德指出:美國應憑藉其雄厚的財富和技術實力從生產新的、高附加值產品中獲利,而生產將從富裕國家轉至低工資國家,因為激烈競爭情況下,成本將成為主要關注點。
「其次人才培養也是一個問題。」Andy認為,美國是否有足夠技術工人?這個事和IT領域現象很相似,幾年前IT外包飛向印度,美國學生都停止追求相關專業,甚至也影響到美國學校的科目設立,「所以教育系統也需要時間對其做出回應。」
「很多美國公司其實會去看大公司動作,然後思考,我認為這更多屬於一個商業周期現象,就像十幾年前外包開始興盛。」Leslie則告訴我,美國製造業復興更像是一個周期的開始,不是一兩天的事,「可能需要大公司先行探索,看看是否有效果,現在要下任何結論還為時過早」。
長期關注全球化問題的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人員蔡志誠也傾向於認為這些還是個別現象。
「這樣做實際違反市場經濟規律,而按照美國自由主義傳統,這是周期性回調又是反全球化。」 蔡志誠認為,目前對美國產業回移過早做判斷可能並不適合:
「它更像是西方世界對全球化的一種反思,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西方已開始反思全球化,而中國或者說其它新興市場目前都在積極推動全球化。」
Andy指出,公司決定到底在哪生產製造,通常由幾個因素決定,即客戶在哪、必要的原材料和服務供應商在哪。
「所以如果蘋果有眾多客戶在中國,它為中國的巨大市場和其它亞洲市場而在中國進行生產合情合理。」
他說:「我很確定蘋果在中國主要是做一些標準化產品,我認為蘋果會在中國繼續一些勞動量更高、複雜度相對較低的產品製造,而美國則會去嘗試一些複雜度相對較高而勞動量更低的產品。」
他還指出更為廣泛的美國製造業迴流方式:「這個方式不一定是把中國廠房直接關掉,然後搬回美國或其它地方,還沒到這麼極端,事實上很有可能會保留中國工廠,因為中國有大量消費者,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事,它會是一個撤離和進駐的混合體及多種合作形式。」
「歐洲和日本公司也會按同樣原則做出自己的決定。」Andy認為,到底應確定在哪裡生產,不同企業有不同答案,答案取決於本國位置,如把生產帶回家,這個國家必須有足夠本土市場需求,也必須有充足技工和相應的支撐系統結構。
中國危機還是機會?
「中美製造成本的變化可能導致製造商重新考量生產和物流策略,但要把在中國生產線搬回美國是難以想像的。」
另外國內不少經濟學家也提出自己觀點:「而且即使美國製造業出現一定迴流,也不是與中國一對一的就業轉移,更可能的結果是,製造業將從中國沿海地區向中國中西部及越南、印度等地轉移。」
「這個問題同樣取決於產品類型,即產品體積、複雜性和勞動內容。」針對上述觀點,Andy向我提供了目前他正在研究的相關資料:
「一些產品製造可能永遠都不會回到美國,而近幾年在墨西哥製造正對美國公司充滿誘惑,因為它為北美客戶服務提供了一種非常合理的近岸外包解決方案。」
首先,在墨西哥製造商品可在一兩天內到達美國,而且由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地面運輸可以獲得免稅。
此外,墨西哥工資水平雖沒達到全球標準最低,但遠低於美國。墨西哥還有豐富的工程師,它會講多種語言的年輕一代對美國非常有吸引力,墨西哥目前似乎正成為包括航空航天及汽車企業的製造業企業集群。
而這些又將對中國相關行業產生什麼影響?
「未來5年全球製造業的重新分配將更加明顯,尤其當公司面臨決定將在哪添加能力時。」波士頓諮詢集團在其2011年報告中指出,需相對較高勞動內容和大量生產的產品的生產製造可能仍將繼續留在中國。
「跨國公司仍會在中國,以向中國和亞太地區市場供應產品。中國有許多優勢,事實上很多西方國家早已經開始學習如何在中國做商務運營。」Andy也指出,但另一方面中國需保持自身競爭力也是真實的。
「對出口市場,中國需要找到低成本外的其它辦法解決競爭。」他說:「這可能是提高服務?更多創新?當然中國部分解決方案是增加國內商品和消費,而關於這一點,中國也已意識到很長一段時間。」
「生產其實涉及質量、快速和成本,但對企業,它還需要銷售,所以製造只是公司其中一個業務部分,最大部分還是客戶市場,你要接近客戶市場才能獲得利潤。」
Leslie也指出,部分美國企業可能會將生產製造搬回美國,但將來它還可能再去對生產過程做微調:
「我的感覺是雙方會有一個平衡,那些小量、專業度要求高的產品製造在美國會有競爭優勢,但比較大規模的放在美國還是不行,中美兩國都有自己生產優勢,它們對企業會形成一個互補關係。」
此外另有一些美國經濟學家認為,目前風起雲湧的美國內包會造出一個行業重新洗牌機會,這對在全球外包價值鏈上處於低端、實施經驗單薄的中國服務外包而言,好處大於坏處。
Leslie還提醒我說,事實上,2010年開始已有不少中國內地公司利用美國成本環境的變化去美國部分地區開設工廠,去年中國到美國投資資金額達到105億美金。
「中國企業也可抓住這些年全球化機會去收購美國企業或到美國投資,拿到美國科技、研發,然後再通過自己的全球化在中國本土提高自身競爭力。」Leslie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戰略。」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創業項目庫
Apple Inc.http://apple.com
所在地:1 Infinite Loop Cupertino, CA, USA.
瀏覽:138報道:30蘋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2007年由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更名而來,核心業務為電子科技產品,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Cupertino)。蘋果公司由史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羅納德·傑拉爾德·韋恩在1976年4月1日創立,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作者:楊琳樺|編輯:wangjingjing|責編:王靜靜
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退群、制裁中興、承認出軌,特朗普你可不可以不要每天搶頭條!
※夏蕊蕊:美國要在香港出完最後底牌?
※對比美國:中國式結婚的7種病態,你躺槍了嗎?
※美國和加拿大成中國富豪移民首選地
※美國人民過緊日子中國工廠日子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