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醫易同源 

人與自然醫易同源 東方醫學自然門派玉德堂宋承峰 關鍵詞:陰陽消長,生克制化。 宇宙中九大行星以太陽為中心的運轉變化著,宇宙空間中所有的物質都與生命力,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也都是和人一樣在地球的自轉和圍繞太陽運轉的同時,在宇宙間自然力的作用下產生了變化,古人根據日月星辰的變化角度而推演出古代曆法,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圈為360度,由於運轉度數分限產生了春溫、夏燥、秋涼、冬寒四個季節,循環不息,古人又把四季分為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地球上的萬物和人類隨著四季的變化又產生了生老病死、吉凶轉換,這種吉凶轉換過程是太陽普照光線(陽)與地球上的地氣(陰)升降交合、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磁場物理運動的轉換,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清陽為天,濁陰為地」《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

研究天文曆法知識最早的是一部古籍是《易經學》,是伏羲祖師畫成八個方位定東西南北為四正,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為四維,用四正四維八個卦符號解釋了天地陰陽,寒、熱、溫、涼四氣的氣候變化。

由於四氣的過與不及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造成疾病,所以我們的祖師「神農氏嘗百草」以親身體會,來分析解釋花草樹木、六禽、五穀等的性味歸經和功效,來調理人體疾病,著成一部醫學大成《神農本草經》。由此看出,從古至今我們的祖先從沒停止過研究和探討宇宙的風雲變化和人類生存、抗拒自然災害、防治疾病的醫治方法。由此可見人們只有掌握了天、地的氣候的變化,利用花草樹木的性味歸經來服務於人類的健康和生存。古代的一部《太玄經》曰「馴乎玄,渾行無窮正象天,陰陽,以一陽乘一統,萬物資行…」《內經?寶命全形論》也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從這些經文我們可明白,人體有一個固定的命理組合信息庫,隨著天地變化產生著吉凶轉換,幾千年的實踐證明這是一個偉大的哲學思想。今天我們應該明白,要想學習好中醫學知識,必須學習掌握好易經學的相關內容,因為《易經學》是研究探討自然界的一門科學知識,人在自然中脫離不了自然環境溫燥涼寒的氣候,而溫燥涼寒的氣候轉換是五行學的陰陽消長、生克制化的正常規律,與人體臟腑正常生理息息相通,故「藥王孫思邈」曰「不知易者難言為太醫」下面讓我們共同來了解它的起源和理論知識,首先了解天地變化運行計算方法和運行度數的啟源,再了解人與天地相應的理論知識,最後再了解中醫藥的理論與天地感應與人體相應的生克制化、歸經調理的理論知識。 天地陰陽變化是七十二候的變化 學習研究天地的陰陽變化規律,首先要精通天文曆法知識,天文曆法知識是在《易經學》範疇之中,因為《易經學》中的卦象符號是四季陰陽變化的標誌。這些標誌和運算的方法是怎樣敘述的呢?先觀伏羲的先天八卦:(見圖一)

先天八卦南北定乾坤,東西定坎離,東南西北定艮兌,東北西南定震巽,方圓成形,立象定卦,為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溥,水火不相射。伏羲觀察日月星辰不停的運轉,世間萬物也不停的變化,變化的規律性以太陽、北斗七星運行為中心,計算的方式自立春到大暑左旋位置定震離兌乾卦,卦的下爻都是為陽爻,表示陽氣上升,內陰潛陽,陽極轉陰到立秋節一陰生。右轉位置定巽坎艮坤卦的下爻都是為陰爻,表示陽氣下降,內為陰,外為陽又為陽抱陰。整個先天八卦圖解釋了太極圖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冬夏二至的陰陽變化。也講明了金木水火土的陰陽消長的旺衰規律性。卦象離中虛 表示春天溫暖的氣候是陽氣開始上升的表現,內陰潛陽升而不過,這就是正常天氣,如果違背了這個自然規律就是天氣的異常反應,人和萬物草木都會生病。到了夏天陽氣旺盛極點,天氣燥熱純陽用乾三連 表示天氣的自然氣候,萬物吸收陽氣才能生長旺盛。到了立秋節天氣漸漸涼爽,白天溫度稍熱,夜晚涼爽,先天八卦用坎中滿 表示,說明陽極生陰,外表稍熱,實際上寒涼的氣候產生了。冬天到處都是冰天雪地,先天八卦用坤六斷 表示天氣變化氣候,說明白天黑夜都是寒風刺骨,沒有溫熱氣候產生,唯有午時一點溫暖閃躍而過。這就是我們易經愛好者經常學的卦象知識,是古代天文學家用的一種符號表示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性。從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陽生,起於北方。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陰生,起於南方,反映了太陽運行周期規律,日月運行寒署交替的天氣變化,同時先天八卦離卦上爻下爻表示為陽,說明春天陽氣上升,天氣產生了溫度而熱,表示太陽從東方升起,經南方垂西,故先天八卦用的是坎中滿上下爻都是陰爻,太陽從西方落入平地至黑夜。總之先天八卦的涵義,說明了春、夏、秋、冬的天氣變化,又表示了一日之中日出日落的變化。月亮圍繞地球產生的朔望月的變化叫季月,從太陽以東日季月地的夾角為90度時,站在地球上只能觀察到月亮半球的西一半,呈半園形,為上弦月,下弦月的月亮位於太陽以西日季月的夾角為90度時,只能觀看到月亮的東一半,呈半圓形,月亮從西方升起在初二、初三能觀看到月牙兒為新月。農曆二十六、二十七早晨只能觀看到東方的月牙兒為殘月。月亮全圓是在農曆十五、十六日這兩天,因為太陽的光射地球無遮擋,是直射在月亮上的光線形成的月全圓。農曆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初一這幾天由於月亮圍繞地球的運轉度數改變,讓地球全遮擋了太陽的光射光線,故看不到月亮的升空,在周朝時期我們的先祖周文王在「先天八卦」中的基礎上又發明創造了新的看法,更詳細的說明了天氣的變化,故又產生了「文王后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的產生和「先天伏羲八卦」的說法大有不同,被後人稱讚先天為體,後天為用。(見圖二)

後天文王八卦說的天地、四時、五運、六氣的陰陽消長變化,首先定五行南北東西,說太陽像皇帝一樣慈善溫暖人間統治調理中華的大好河山,故帝出乎震東方甲乙木,齊乎巽東南方向,相見乎離南方丙丁火,致役乎坤西南方,說言乎兌西方庚辛金,戰乎乾西北方向,勞乎坎正北方壬癸水。成言乎艮東北方,萬物成終而始於立春。地球自轉的度數方位是以時辰、日辰、月令、年限的分合用十二地支為符號,計算的方式:正月立春為寅月,二月驚蟄為卯月,三月清明為辰月,四月立夏為巳月,五月芒種為午月,六月小署為末月,七月立秋為申月,八月白露為酉月,九月寒露為戍月,十月立冬為亥月,十一月大雪為子月,十二月小寒為丑月。一個月有一節一氣,一年十二個月份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又分七十二候變化,七十二候是4320個時辰演變而來的。演變的方法具體如下:十天干加十二地支,從甲子、乙丑計算以時續日,以日續月,以月續年。古代的曆法知識和傳統中醫學《內經?素問》早有解釋,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用十天干第一位甲木與十二地支的首位子水相合,為水生木甲子時、乙丑時、丙寅時、丁卯時、戊辰時、己巳時、庚午時、辛未時、壬申時、癸酉時、甲戍時、乙亥時。十二地支加十天干二十四小時晝夜形成為一天,在從丙子時計算為第二天的開始;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戍、丁亥又形成一天二十四小時為十二個時辰,在從戊子時計算為第三天的開始;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戍、己亥又形成一天二十四小時為十二個時辰,在從庚子時計算為第四天的開始;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戍、辛亥又形成一天二十四小時為十二個時辰,在從壬子時計算為第五天開始: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到了第五天十二地支的亥與十天乾的癸都是最後一位相加結束,形成了天干地支的第一位甲子和天干地支的最後一位癸亥相加為六十甲子時。也就是五天有60個時辰形成,五天為一候,一候也為一元,這一元為上元甲子時,是立春季節第一候的開始。 立春節第二候的計算方法和前文一樣計算,第六天的第一個時辰也是從甲子時開始至癸亥時結束,60個時辰又為五天為中元,下元甲子時從第十一天的第一個時辰,也是從甲子時開始至癸亥時結束60個時辰又為五天為下元甲子時,這三候上中下元相加180個時辰為15天三候一節。在文王后天八卦中艮卦在東北方向,說明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了15度也就是15天。到了十六天的時候計算的方法還是從甲子時至癸亥時60個時辰為五天,為上元甲子時。到了第二十一天的時候計算的方法也是從甲子時至癸亥時60個時辰為五天,為中元甲子時,到了二十六天的時候計算的方法也是從甲子時至癸亥時60個時辰為五天,為下元甲子時,相加180個時辰為15天為三候一氣,也就是雨水,立春雨水節氣,說明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了30度。到了驚蟄節計算的方法,如前又是180個時辰15天為三候一節,也就是驚蟄節,說明地球圍繞太陽又運行了15度。立春、雨水、驚蟄共計45天540個時辰有九候,地球圍繞太陽運行45度,到了卯二月春分氣移宮到文王后天八卦震卦。春分、清明、穀雨共計45天也是540個時辰有九候,震卦的方位在正東方向,說明地球圍繞太陽又運行45度。特別說明因流年天干地支不同五運六氣的不斷變化,計算節氣的天干地支為五日一變。古人留下五鼠遁日起時訣,以日起時法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從何發,壬子為真途」

說明五日一變,五個月一變,五年一變,十五年三變,三十年六變稱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三十年有720個節氣,六十年有1440個節氣,六十年就成為甲子周。古人留下五虎遁年起月訣。以年起月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行流,

若問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這是紀年甲子周的推算方法暫不作討論,繼續討論流年七十二候的變化。前文說到艮卦有立春、雨水、驚蟄,震卦有春分、清明、穀雨,地球在東方圍繞太陽運行90度為90天,其中辰三月後十八日為土當令,前七十二日為木當令旺盛季節。自立春雨水驚蟄這三個節氣說明了立春是新的一年開始了,陽氣開始上升為立春節,雨水氣說明新的一年雪慢慢的減少了,雨水漸漸增多,是陽氣的上升化解大小雪,形成雨水故為雨水氣。驚蟄節是說明陽氣的上升溫暖,藏在地中的蟲科動物冬眠過去了,開始從大地之中鑽出土面開始活動了,故為驚蟄節。春分、清明、穀雨這三個節氣是說陽氣上升,溫度一天天增高,草木開始萌芽現青,散發出清香之味,萬物和人類在冬季吸收的寒氣開始慢慢外散,春耕春種也開始了,降雨量也明顯增多,告別了冬天,迎來了溫暖的春天。 立夏節為四月在地支也為巳月,在文王后天八卦巽卦中有立夏、小滿、芒種為45天,540個時辰有九候,巽卦的方位在東南方向。說明地球圍繞太陽又運行了45度,夏至、小暑、大暑節氣為五月、六月,在地支為午、未月,在離卦中推算的方法和艮震卦一樣推算,在離卦中夏至、小暑、大暑45天,540個時辰有九候,離卦的方位在正南方向,說明地球圍繞太陽又運行了45度。自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共計地球在正南方圍繞太陽運行90度為90天,其中未六月後十八日為土當令,前七十二日為火當令旺盛季節。立夏、小滿、芒種這三個節氣是說立夏陽氣比春天的陽氣和溫度更旺盛,陰涼的寒氣沒有了,大麥、小麥已經開始飽滿,由於天數不足未成熟,故稱小滿,到了芒種大麥、小麥已經成熟可以收割歸倉入庫了,故稱芒種。夏至、小暑、大暑說明了天氣炎熱是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也是萬物從根本上散發寒涼之氣的時候,人類在這個季節從四肢百骸通過皮膚毛孔外散汗液帶出寒涼之氣,同時吸收真陽之氣,補充機體內的陽氣,推動血液的運行。由於陽氣的增強,故夏天人易動少眠,又因燥熱的天氣使大地和江海湖泊的水蒸發成雨水,故多降大小雨。 立秋為七月在地支為申月,立秋節氣的到來,告別了夏天的燥熱迎來了涼爽的秋天,說明陽極一陰生,天氣下降地氣收藏之意,在文王后天八卦坤卦中有立秋、處暑、白露45天540個時辰有九候,坤卦的方位在西南方,說明地球圍繞太陽又運行了45度。秋分、寒露、霜降節氣為八月、九月,在地支酉、戍月,在文王后天八卦兌卦為正西方位,有45天540個時辰有九候,說明地球圍繞太陽又運行了45度。自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共計地球圍繞太陽在正西方向運行90度為90天,其中戍月後十八日為土當令,前七十二日為金當令旺盛季節。立秋、處暑、白露這三個節氣是說陽氣旺盛到極點,開始陰氣上升,天氣由燥熱慢慢轉涼,炎熱夏天即將過去,氣溫一天天下降,夜間溫度生成露水,露水凝結得較多為白色,故為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說明秋天的到來了,一年的收成玉米、大豆、水稻、棉花都收割完畢,顆粒歸倉。又是播種小麥的季節(中原地區),到了寒露、霜降氣溫更低,露水更多,凝結成白色霜,故稱為寒露、霜降節氣。 立冬,小雪、大雪為十月、十一月在地支為亥、子月,在文王后天八卦中乾卦在西北方向為45天540個時辰,有九候,說明地球圍繞太陽又運行了45度。冬至、小寒、大寒節氣為十一月和十二月在地支是子、丑月,在文王后天八卦中坎卦為正北方向,為45度,540個時辰,有九候,說明地球圍繞太陽又運行45度。自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計地球圍繞太陽在正北方向運行90度為90天,其中丑月後十八日為土當令,前七十二日為水當令旺盛季節。立冬、小雪、大雪這三個節氣是說天氣寒冷冬天到來,秋爽的氣候已過去了。由於天氣寒冷開始下雪了,再也沒雷雨的出現了。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面上出現積雪。冬至、小寒、大寒這三個節氣是說冬至後的小寒、大寒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意思,故稱為大、小寒。由於天氣寒冷,蟲科動物入眠不食,人也多眠少動,是陽氣入內,萬物歸藏之故,冬寒補陰,陰盛陽弱,故人亦賴動。 綜上所途,文王后天八卦有八個方位,一個方位有九候,為8?9=72候。一個月有30天,共計6候,一年十二個月,合計72候,二十四節氣又分五行金木水火土,木當令72日,火當令72日,金當令72日,水當令72日,辰戍丑未月各18日,合計72,共計360日為一年,也就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為360度。諸多內容實難詳述,但主要說明用八卦方位和十二地支、十天乾的推算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方法。實際上中國古代《奇門遁甲》一書講的也很詳細,說明了冬夏二至的升降原理,其中是以寅巳申亥為四長生、子午卯酉為四正,升降交合,辰戍丑未為四庫。說木長生在亥,絕於申;水長生在申,絕於巳;火長生在寅,絕於亥;金長生在巳,絕於寅;木長生在亥,墓於未月;水長生在申,墓於辰月;火長生在寅,墓於戍月;金長生在巳,墓於醜月。有生有死,形成了申子辰水局,寅午戍火局,亥卯未木局,巳酉丑金局,辰戍丑未土局的形成原理。這些局又分順局、逆局、雜局、四正局十二年形成一次。順局大吉,亥年、卯月、未日為木局。亥時、卯日、未月為木局,是逆局為半吉局。亥月、卯日、未時為木局,小吉一年一次,四正局為亥年子月丑日,寅年卯月辰日,巳年午月未日,申年酉月戍日。長生局為申年、亥月、寅日,說明一年的變化陰陽消長之道,這些天干地支卦象古人經常應用到命理組合和中醫學中。中醫學是怎樣用《易經》解釋大自然規律的呢?我們共同討論中醫陰陽五行學與藏象學。 人體的正常生理與天時感應轉化 我們討論了《易經學》的真諦是研究天文地理的一部學術,明白了卦象這些符號意義與作用,解釋了一年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變化,而一年四季對人類有哪些影響呢?人體正常生理轉化和疾病發生、發展、病理病機在中醫學史上《黃帝內經》和《易經學》又是怎樣解釋和治療的呢?我想這是我們要探討的主要課題。經過我二十多個春秋學習中醫學、中藥學、易經學的親身體會,感覺到應用天人相應,天地人三合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概念,在實踐中缺一不可。例如《易經學》與中醫基礎五行陰陽論、藏象學、經絡論,都是用易經學的符號和天干地支學術概論對應臟腑經絡與自然界變化相應。四季在變,人體臟腑在變,年月日時地支天干都在變,有的身體變的健康,有的身體變的衰弱,有的身體變的臟腑發展到絕症如肝硬化、肝癌、肺癌、胃癌等疾病。現在CT、B超等影像手段能檢查出來癌細胞的發展狀況,傳統文化中醫學早在漢代就發現用卦象天干地支預測重症疾病的方法有秘決如下:

①乾為頭、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背指、兌為口唇。

②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為大腸辛主肺,膀胱之焦在壬方,若問腎臟心包經,二者皆在癸中藏。

③子屬膀胱水道耳,丑為肚臍及脾胃,寅膽目疾脈兩手,卯木十指為肝臟,辰土為脾肩胸中,巳面齒咽小腸經,午為心臟並舌目,未土脾胃主脊樑,申金大腸並主肺,酉金為喉及氣管,戍土命門腿踝足,亥水主骨尿道腎,若問旺相與休囚,觀查年月與日辰。

④寅申巳亥男三六九、女一四七。子午卯酉男一四七,女二五八。辰戍丑未男二五八、女三六九。這六衝是說:人出生排行第幾位在以上那一個時辰準時出生,我們的先人就研究的那麼現實,讀者可以自己驗證。 中華醫學《黃帝內經》這部經典敘述了人體為一個宇宙模式與天體大宇宙一樣定乾坤南北,坎離東西,開天從甲,劈地立子,相合為六十花甲子啟源,終於癸亥。東方甲乙木,寅卯月,後天八卦為震仰盂卦,指明小宇宙的模式。甲膽、乙肝、寅膽、卯肝都是在東方震仰盂卦象中。丙小腸,丁心臟,巳小腸,午心臟,都是在後天文王八卦離中虛這個卦象中。戊胃己脾,丑未胃脾,辰戍胃脾在後天文王八卦艮坤卦卦象中。庚大腸、辛肺、申大腸、酉肺臟在兌上缺文王后天八卦中,壬膀胱、癸腎臟、亥腎臟、子膀胱,都在坎中滿文王后天八卦中,戍土主命門和腿踝足在乾三連後天文王八卦中。這些卦象配合的納甲與爻辰為卦理組合,也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度數組合成卦,左旋右轉的順逆運行計算,卦理組合的方法是陰陽兩卦相配,例如乾三連上卦納壬,下卦納甲與坤卦上卦納癸,下卦納乙,爻辰為乾卦的下卦是子寅辰,上卦是午申戍。坤卦的下卦是未巳卯,上卦是丑亥酉,也就是講的季月乾卦初爻為十一月子月、二爻是正月寅月、三爻是三月辰月、四爻是五月午月、五爻是七月申月、上爻是九月戍月,與坤宮卦初爻六月為未月、二爻四月為巳月、三爻二月為卯月、四爻十二月為丑月、五爻十月為亥月、上爻八月為酉月。乾坤為老父老母相合卦,是推算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的一個模式。其它幾個組合卦和乾坤一樣推算,暫不作討論。

先討論天人相應的關係,

後天文王八卦為用,人體正常生理轉化與陰陽關係。前文秘訣已經把宇宙模式表達為一個圓形的示範,把人體比作小宇宙為長圓形模式,把肝膽臟腑定為東方甲乙木寅卯月方位,說明肝臟為陽中之陰,是足厥陰肝經,膽為腑是足少陽經,肝居脅下,膽附於肝,經脈互為絡屬,形成表裡關係,肝膽相濟,肝之餘氣,溢入於膽,均具有升發疏泄、調暢氣機的功能,故少陽春升之氣,能協調脾胃的升降,促進水谷的運化。這是肝膽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是調暢氣機,二是貯藏調節血液運行,三是促進脾胃運化水谷,三者相互關係,相互為用;(一)人體中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對臟腑功能疏通、暢達、升發起著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素,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通暢,氣血調和,經脈通利,各臟腑的功能活動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異常,形成氣機不暢,肝氣鬱結就會產生病理變化,直接影響血與津液輸布運行,產生肝鬱氣滯,形成血瘀、膨脹等疾病。(二)人體內的血液分布常隨著不同的生理狀況而改變,這種血液的改變主要決定肝臟的貯藏與調節功能,人體活動量減少,血液的需要量亦相對減少,當人體運動狀態時,肝臟就把所貯存的血液輸佈於全身,以供人體的需求。(三)肝膽相照是促進脾胃運化水谷的主要功能,膽之精汁來源於肝臟,膽汁的分泌主要是運化腸胃水谷,調理脾胃的升降,而肝膽的滋養又依賴著五穀精微和四季的陰陽二氣。記得我的祖父宋清瑞說過,肝膽通於春季,肝臟是陰中之陽,有升發清氣,調暢氣機的功能。膽腑是少陽經,有降逆消化水谷的功能,二者構成表裡關係,一升一降,是調暢氣機的主要根源。升是升的清陽之氣,降是降的肝臟精微運化五穀,所謂肝臟的精微是五穀的精微,是營養肝臟的養料,依賴於元氣又稱真氣和大氣、宗氣。元氣來源於腎,大氣來源於自然之氣,也就是宇宙中的季月之氣,季月之氣和先天腎精之氣綜合才能化生五穀之精氣,營養全身。而氣的作用是人的生命源泉,推動血液運行營養全身,是輸送養料的根源,二者相互依賴轉生。春季肝臟之氣最旺,觀後天文王八卦震仰盂,上為二陰,下為一陽,由於陽氣的上升,人體內吸收秋冬涼寒之氣外散,中醫基礎學叫「調暢氣機」。易經學和後天文王八卦震仰盂表示萬物在這個季月都在升發外散,重新吸收新的氣體育養周身,這就是大宇宙與人體的相互感應。也就是講金秋寒冬天氣入內,抑制了春夏溫熱之氣,同樣的道理春夏的溫熱也抑制秋冬的涼寒之氣,使人體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的陰陽之氣循環運動,這種體循環運動在中醫五行學和藏象學說中叫木生火。在易經學的離中虛卦中,用南方丙丁巳午火表示是心和小腸,心為臟,小腸為腑,心臟位於胸中,在五行中為火,心臟的主要功能主血脈,一身之血均在脈中運行,依賴著心陽之氣的溫煦與氣的推動方可周流不息,濡養全身。小腸位於腹中,在五行中為火,小腸的主要功能受盛化物,泌別清濁,與心臟相表裡,如果心臟有火則轉移到小腸,使小腸泌別清濁的功能失調。藏象學說小腸位居於胃之下,受盛於胃中水谷而分辨清濁,有脾氣化而上升,用小腸化而下降,二者生理相互依賴轉生。在長夏最旺盛的是心臟與小腸,觀後天文王八卦離中虛上下為陽,中間為一陰,為一陰養二陽。這個季月天氣最熱,為陽極季月,雖說春天的溫暖能散發秋冬的涼寒之氣,只不過臟腑經過皮腠散發寒涼之氣,而四肢百骸的涼寒是散發不出來的,到了夏至小暑大暑就不一樣了,氣候溫度在36℃-41℃的時候,四肢百骸的涼寒之氣隨著經絡汗孔散發而出,中醫藏象學在大小暑這個季月叫「推陳換新」的季節,是補充真陽之氣的時機,化生水液生津液,生血造精充髓。由於季月溫燥,人體內產生的熱量增高,所以人們多飲水液就是保持體內需要的水分,同時降低機體溫度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飲水雖多而尿液不多,都從汗孔散發,這就是一陰養二陽的卦象離中虛表示季月的含義。有經驗的老中醫都有這方面的經驗。久病患者是沒有抵抗暑夏溫度的能力,遇到這個季節病情必然加重,例如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病、腦炎、心肌炎、肝硬化等疾病都在這季節加重。唯有類風濕和強直性脊椎炎在藥物的配合下,反而有益於風寒外散,補充元陽之氣,以便病情痊癒。所以某些重症是陰陽二氣偏盛,氣血百骸虛損,中醫學叫傷勞枯病,必須經過一至三個夏天補充陽氣和食物的調養方可痊癒。 在中醫五行藏象學南方丙丁巳午火是心臟和小腸,火又生土,為戊己土脾胃臟腑。由於脾胃與四季相關,故綜合為「五十河洛之道」,是後天之根本,化生水谷精微補養周身。脾的主要功能,主運化,統攝血液,主升清氣為足太陰脾經與胃相表裡,胃的主要功能受納水谷,腐熟運化,胃為足陽明胃經又主降氣,二者一陰一陽,一納一運,一升一降,為中宮五行為土,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升清將水谷之精微上輸心肺,化生氣血。胃主降濁,將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便於消化吸收與排瀉,消化的正常生理,主要是膽汁的分泌,才是胃的正常運化,胃氣下降是肺的呼吸輸送氧氣與先天真元之氣的化生才能正常降氣。如果肝氣不暢,肺氣陰陽不調,腎功能減退,胃氣降濁會發生異常形成胃脹,心火有餘也會形成胃炎,肝膽濕熱也會形成噎膈等疾病,肺氣不足津液消耗也會形成消渴病,腎氣不足當然是明顯的痞滿疾病。所以脾胃與四季相應,也與四臟有連,脾胃生化正常,說明臟腑調合。疾病的發生是正常生理的轉變,病因明顯在五行生剋制化的藏象學之內,如果明白了藏象學,什麼病一看就明白,然後用中醫治則方法辨證施治,方可葯到奏效。 在藏象學西方庚辛申酉金是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一臟一腑為金,肺的主要功能主氣司呼吸,朝百脈,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有兩個方面:一是主呼吸之氣,二是一身之氣,意思是說天氣通於肺,從自然界吸入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以促進宗氣的生成,調節氣的升降出入,以保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順利進行。肺最大的功能就是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兩者相互對立又統一,如果沒有正常的宣發,則不能很好地肅降。反之肅降不利會影響正常的宣發,故肺有宣也有降,使氣道暢通呼吸均勻,使氣血津液布散周身,濡養皮毛,由於肺的正常宣發和肅降,使水津四布,腠理開合,汗液排出,水液代謝,下輸膀胱,經腎之氣化排出體外。由於肺臟的宣發肅降,大腸腑為金,主要功能是傳導、泌別清濁的食物殘渣,再吸收其中的有用之津,將無用糟粕消化為糞便經肛門排出。若肺氣虛弱失去肅降,津液不能下達,大腸實熱,出現氣虛便秘。肺氣不降,將出現咳喘之疾,這些疾病的發生與外界的自然氣候有關,也與臟腑的旺衰有關。那時我的祖父宋清瑞曾說臟腑為內五行,四季氣候為外五行,內五行調和,外五行有益於內五行的正常生理,若內五行紊亂,外五行的寒熱損傷於內五行臟腑加重病情的轉化。具體轉化的病因詳見《未病先防的秘訣》一文。大暑陽極,下轉立秋,陽極陰生為西方庚辛申酉金兌上缺卦,這個卦象說明了燥熱的天氣結束了,天氣變化漸漸變涼,燥熱漸漸消退,皮腠與臟腑的轉化漸漸改變,由散發漸漸收斂,吸收自然界的陽氣漸漸歸根於臟腑,透潤四肢百骸,生精益髓。這季節的到來木氣衰敗,火氣的燥熱消散是金水旺盛的季節。 中醫陰陽、五行、藏象學,把北方壬癸亥子水比喻成坎中滿,為腎與膀胱。一臟一腑,腎臟位於腰部左右各一個,為陽中之陰,通於冬氣,屬於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裡。腎的主要功能,主水納氣藏精;膀胱的主要功能貯尿排尿;兩者關係密切,腎氣充足氣化正常膀胱開合有度,使人體水液代謝正常。若腎氣不足氣化失常,則膀胱開合失度,小便不利、尿頻、遺尿。中醫學認為腎臟為先天之本,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作用。人體的呼吸,雖為肺所主,但必須依賴腎攝納的作用,方可令清氣下傳下焦,使呼吸均勻。故中醫學稱:腎主納氣。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平穩深沉,若腎氣不足,攝納失禁則出現呼多吸少,氣急而喘的病症或主水失調,水不通而腫,說明腎氣的功能對人體的津液輸布與排瀉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腎氣氣化正常,小便通利。若腎氣失常則膀胱失合,關閉不利,尿少水腫、尿頻等癥狀。先天之本,是藏精生血之源泉,腎中精氣概括腎陰、腎陽兩個方面,腎精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滋養、濡潤的作用,稱為腎陰。對各臟腑起到溫煦促進作用,稱為腎陽。腎陰乃一身陰液之源,腎陽乃一身陽氣之根,二者同居腎中,故有「腎為水火之宅」的說法,腎陽與腎陰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維持著各臟腑陰陽平衡的作用。腎臟生精益髓,髓又生血,是先天之精的補充,有賴於後天之精的不斷供養;後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賴於先天之精的資助;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組合成腎之精,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立冬後立春前是腎臟滋養旺盛時期,在亥子丑月這個季節,天氣寒冷抑制了春夏的燥熱,補充了人體的真陰,使人體精血骨髓正常發育,易經學叫水火既濟,水火又不相容,水火無情又有意。這都是春秋通關造就了水火既濟,心腎相交。冬夏二至一陽一陰生,使夏天人體心臟燥而不過,冬天腎臟寒中有溫,二者關係相互作用,同時也相互制約,故為坎中滿。冬至有陽氣化生二陰,所以腎能化生精液生髓,髓又生血,血又生精益髓之道理。 永遠不會忘記我祖父講的一句話「精醫道者,先通天道。天道就是曆法與易經知識。」這些知識概敘了中醫五行藏象學與天地相應與氣候融為一體不能分開。季節的旺相休囚與五臟六腑同為一脈,有陰陽消長,生克制化的過程,這是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的過程,是氣和血液通過經絡的調解,使陰陽二氣促進人體的發育。我們的先人神農氏創始了《本草經》,在明朝李時珍編著了《本草綱目》,清朝康熙年間汪昂編著了《本草備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衛生部編著了《中藥學》,熟讀之後認為這五百多種中藥與天體同存與人類同命,也是離不開「天人相應」「醫易同源」的理論 中藥與天地相應是治病的根源 《易經學》與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轉換陰陽變化的一門獨立科學。人與自然相互並存,自然界給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人類依靠著四季氣候陰陽變化,吸收著陽光雨露哺育得以生命的延續,生態平衡才是人類生存之道。中藥也是隨著四季的變化而生長,吸收著日月之精華,有性:溫、燥、涼、寒;有味:酸、苦、甘、辛、咸;有色:青、紅、黃、白、黑;有歸經:青酸溫入肝經,燥紅苦入心經,甘燥黃入脾經,白辛涼入肺經,黑咸寒入腎經。自古中醫大都是用草木的性味歸經來調理人體的不足和太過,當然中藥治療疾病是中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還有食物營養補充調理療法,還有運功行氣療法,還有居住風水調理養氣療法。自開元皇帝時起,治療疾病都是以草木花果、禽類精華為主,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就是《神農本草》,明朝李時珍專著的《本草綱目》,清朝汪昂專著的《本草備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版的《中藥學》,這些醫學專著精選出上品葯120味、中品葯120味、下品葯125味,其餘有毒中藥和一些外用藥145味,合為500味,具有實用性。應用的方法是根據疾病變化,用五味、五性、歸經配伍成方劑應用臨床,其中辛溫解表葯數幾十種,辛涼解表葯數幾十種,清熱解毒藥數幾十種,攻毒與散結葯幾十種,理氣葯幾十種,安神葯幾十種,收斂葯幾十種,開竅通經葯幾十種,利水滲濕葯幾十種,活血止血藥幾十種,補氣補血藥幾十種,溫里散寒回陽葯幾十種,滋陰養血生津葯幾十種,化痰止咳平喘降逆葯幾十種。這些藥物的作用於人體調理臟腑經絡各有所長,相互作用,相互克制,想達到中醫用藥爐火純青的境界,還必須把臟腑正常生理與中藥性味歸經配伍密切聯合一起,才是中醫用藥之道。

再熟悉一下人的正常生理。 人的正常生理是氣血循環輸布營養至周身,人體五臟六腑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吸收著天地日月精華,通達陰陽二氣天地的磁場,相互排斥,相互作用,形成升降出入的良性循環。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陰氣由右而左,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氣的運動又稱為「氣機」,氣運動的形式是升降出入開合,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人體生命的活動根本,它貫穿於生命過程的終始,若升降出入運動一旦止息,人體的生命活動就會終止。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通過臟腑的正常生理活動表現出來的,心肺在上焦,在上者宜降,如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的季節,肝腎在下焦,在下者宜升。如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的季節,脾胃居於中焦為升降的樞紐。人體之氣的生成運行是有一定條件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氣;二是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氣;三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先天之氣藏於腎臟,為腎精所化,水谷精氣依賴脾胃運化而化生,自然界的清氣則由肺司呼吸而攝入,三者相互結合構成人體之氣。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運化功能尤為重要,因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氣不僅是人體之氣的主要成分,而且先天之精氣亦需水谷精氣的濡養才可充盈,肺需依賴水谷精氣的充養方可呼吸自然中的清氣。由於真元之氣、五穀之氣和大氣的協調產生了營氣和衛氣,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在人體晝夜行五十周,白天行於陽二十五周,夜間行於陰二十五周。以子午卯酉為線,黎明的時候陰氣入里,陽氣就浮出於外,首先是目、眼張開氣上行於頭部,夜間陽氣已盡,入於內臟目內眥,運行衛氣從足少陰腎經轉注心臟,由心臟轉注肺臟,由肺臟又轉注肝臟,由肝臟轉注脾臟,由脾臟又轉注腎臟為一周。從理論和實踐中證明氣的生成離不開五穀精微,而五穀精微是血液的生化來源,所以說血能養氣,氣又能推動血液在人體中運行營養周身,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血的主要功能內至臟腑,外達皮腠,運行不息,維持著正常的生理活動,目受血能視,足受血能步,掌受血能握,指受血能捏,氣血相合,筋骨堅強,關節清利靈活說明了氣血濡潤生理作用。若氣血不足,失其滋潤濡養則出現視力昏花,面色無華,肌膚乾枯,四肢無力,關節不利等癥狀。現代科技醫學講:血液的生成至衰亡是90—120天,也就是講健康的人血液中的紅細胞能活到120天,不健康的人紅細胞只活到90天左右。而血液主要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質和鐵元素,對造血殊為重要的是氨基酸、有色氨酸和組氨酸。鐵是血紅蛋白不可缺少的主要成分,每日從飲食中攝取,包括氨基酸,還有多種微量元素鈣、磷、鉀、鋅、鉻、鎂、碘、硒、鈉、鐵等微量元素,是血液生成的主要原料,這些營養物質通過血液中氧氣輸送到各器官組織與器官內的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經細胞結合利用後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以保持著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不斷進行。從中西醫理論都能確認人體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糖都是來源於食品與副食品,經過人體腸胃吸收攝取,其次是肝臟、心臟、肺臟、脾臟、腎臟、大小腸的相互作用,在肝臟中合成轉化代謝。這些營養物質的合成轉化代謝構成了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如果少一、二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人體的營養就會失去正常的生理,出現疾病。如缺少碘元素就會出現甲亢疾病,如果缺少鉀元素就會出現高血壓疾病,如果缺少硒元素很容易出現高脂血症和癌症。這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通過大氣、真元之氣的作用才能正常生化。《靈樞?邪客》曰「人與天地相應也」。

在季月四時對人體的影響,《靈樞?一日分為四時》曰「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意思是說早晨象似春天,中午象似夏天,日落西為秋,夜半為冬。早晨人體正氣象春氣的生髮,陽氣的上升,病邪易於衰退,病者會感覺清爽。中午人體正氣,象夏天旺盛,邪寒衰退。傍晚人體正氣象秋氣收斂,邪氣開始生髮,所以寒邪、咳喘病勢加重。夜半人體正氣象冬氣閉藏,邪氣獨居體內,病勢易於嚴重。肝臟在季月四時為甲乙寅卯木,為陰中之陽,時令為春季,五色為青色,五味為酸味;心臟在季月四時為丙丁巳午火,為陽中之陽,時令為夏季,五色為赤色,五味為苦味;脾臟為長夏,五色為黃色,五味為甘味,在辰戍丑未月後18日當令戊己土;肺臟在季月四時為庚辛申酉金,為陽中之陰,時令為秋季,五色為白色,五味為辛味;腎臟在季月四時為壬癸亥子水,為陽中之陰,時令為冬季,五色為黑色,五味為鹹味。五行藏象相生又相剋,為子母相生,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腎為肝之母,心為肝之子,肝為心之母,脾為心之子,脾為肺之母,腎為肺之子,肺為腎之母,肝為腎之子。如若食咸過量則脈凝澀,心合其脈為赤色,咸為壬癸亥子水之精,剋制火氣,多食辛則筋急爪枯,辛雖能補其肝,多則散氣太過為害,食酸過量則肉胝皺,因為脾主肌肉,酸為木性,克土過重,食甘過量則骨痛、發落、肥胖之過,脾為土甘之精華,土克水之力,腎不能正常生精髓,所以骨之病也。這就是人體內的微量元素吸收代謝、生克之道。臟腑關係與氣血關係的討論告一段落,重點討論中藥的性味、升降、沉浮、歸經、配伍、食品和副食品的營養調理。 一、性:既寒熱溫涼四氣也,中華傳統醫學稱為「四氣」,其中熱溫涼寒屬於兩種不同的性質,溫與熱的關係,涼與寒的關係是程度的差異。藥物溫燥涼寒四性。是古代傳統醫學家,在臨床上經過實踐歸納為四性,例如:知母、黃柏、天花粉、黃連、苦參、龍膽草、生地黃、牡丹皮、地骨皮、土茯苓、金銀花、蒲公英、山豆根等清熱、涼血、祛火、生津液,表明以上藥物是寒涼性質。反之黑附子、乾薑、川烏、草烏、吳茱萸、鹿茸、人蔘、黃芪、白朮、杜仲、甘草、肉蓯蓉、巴戟天、肉桂等補氣溫陽、散寒,表明溫熱的藥物療風寒。中醫基礎概論反治法:「寒則熱之,熱則寒之」就是基於此。 二、味:就是酸、苦、辛、甘、咸稱之五味,主要是由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也是經過臨床實踐反應出來的效果確定的。①酸味:有收斂、固澀元陽之氣的功能,例如烏梅、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金櫻子、荷葉、石榴皮、龍骨等多用於盜汗、泄瀉、遺精、帶下,習慣性流產等疾病。②苦味:有泄下除燥的功能,例如大黃味苦寒,通便泄熱,杏仁苦溫,降氣平喘止咳,黃連、黃芩味苦寒,清熱燥濕,蒼朮厚朴味苦溫降逆氣,專治寒濕,黃柏、知母味苦寒,專瀉腎臟相火亢盛,生陰液,療腎陰虛。③辛味:有散發、行氣、潤血的作用,例如麻黃、桂支辛溫解表,柴胡、升麻辛涼解表,香附、木香行氣、調氣通十二經絡,威靈仙、穿山甲、元胡、乳香、沒藥行血祛瘀,通十二經絡。④甘味:有補中益氣,生血養血潤燥的功能,例如當歸、生白芍、漢龜板、紅棗、冬蟲夏草、白朮、黃芪、甘草等多用於陰陽偏盛,陰陽兩虛,氣血不足以扶助人體正氣恢復,生血益髓。⑤鹹味:有軟堅散結、瀉下的作用,例如水蛭咸、寒,軟堅散結,昆布、海藻、半夏、膽南星辛、咸。軟散血腫、痰核等疾病。 三、葯的升降沉浮,疾病發生因陰陽失調,氣血不足,有向上嘔吐、氣喘、嗝氣。有向下泄利、脫肛、中氣下陷、子宮下垂、遺精。有向外,如盜汗、發熱。有向內里,如疹毒、皮膚瘙癢等疾病,在臨床上病人發病有上下里表各自不同,用藥也有所不同,嘔吐、氣喘用杏仁、半夏、陳皮、厚朴、蘇子降逆氣止嘔吐。中氣下陷、子宮下垂、泄利、脫肛常用黃芪、白朮、人蔘、甘草、柴胡、升麻補氣回陽,升提中氣。盜汗、發熱常用龍骨、牡蠣、天花粉、黃連、黃芩、五味子、山茱萸斂氣清熱、涼血、回陽。疹不透皮膚瘙癢常用金銀花、蒲公英、黃連、龍膽草、升麻、桂支、大黃等藥物。這些病症的表現與四季和食品飲用有關,是四季六邪、風寒署濕燥火所致。升者為春溫太過,浮者為夏熱火過盛,降者為秋涼氣過盛,沉者為冬寒氣太過。中華傳統中醫學又以花草樹木通天地陰陽四季,有色、有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上下通氣,根葯易上升,梢葯易下降,雖為同一種藥物,差別很大,葯枝者騰類葯能通達四肢,樹皮為葯能達皮腠,樹藥草蕊者行於臟腑,葯重者能入肝腎,葯輕浮者善入心肺之臟,葯紅者入血份,葯白者入氣份,葯青者入肝臟,葯黑者入腎臟,例如黃芪、沙參、白朮、西洋參入氣份,血竭、蘇木、雞血藤入血份。 四、歸經:由於藥物在人體有溫熱涼寒、辛甘苦酸咸、升降沉浮各性味都有各自的歸經,如寒涼的藥物都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涼血的作用,歸經各有規定的臟腑。清心火有黃連,清肺熱有黃芩,清肝火有龍膽草,清肝腎之虛熱有黃柏、知母,大腸熱苦參。涼血滋陰,心陰不足有麥冬,肺陰不足用沙參,肺腎陰虛天冬也,肝腎陰虛漢龜板、女貞子、地骨皮。補氣養血藥用黃芪、甘草入脾肺經,心氣不足有人蔘,肝腎氣虛有杜仲、山茱萸,生血養肝脾虛用白芍藥,肺腎陰虛用黃精、山藥,肝腎陰虛用熟地黃、杞果肉、肉蓯蓉,周身血液不足用阿膠、當歸。藥物有性味、升降浮沉、歸經,由於藥物性味歸經不同,就需要把不同性味的藥物配伍起來才能發揮更有效的療法,因為上品葯無毒能補養、調理人體生血造髓,中品葯一般有小毒,最適應解除人體內的毒素,是治療一般病毒的藥物,下品葯有大毒,是治療攻克人體內的痰濁、病毒,櫻瘤、徵瘕、痞塊、肺癰。按照中華傳統中醫療法,下品葯必須和上品葯配伍,又因為上品葯補氣養血效果最佳,治療病毒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助病毒發展,下品葯雖攻克病毒,常用損害人體正氣,二者相互配伍,扶正祛邪,例如黑附子配伍人蔘、甘草,復脈回陽扶正氣祛寒濕,黑附子雖有大毒,甘草補肺,調暢氣機又歸肝經,能扶助肝臟,有解毒的功能。 五、配伍用藥的常規:中華傳統醫學把各類疾病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和晚後期,由於疾病分輕重,又分有病毒和無病毒疾病,所用藥物有扶正祛邪法、標本兼施法、治病求本法、正治與反治法、調整陰陽法,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法、開門放賊法、三步圍剿法、枯萎療法、囤兵蓄銳療法、猛攻猛泄療法、關門打狗療法、補母瀉子療法,用藥如用兵,這些中醫傳統療法都是以君、臣、佐、使為基本理論,增強藥效,降低有毒中藥對人體的損害。例如標本兼施法是治療類風濕和類風濕強直性脊椎炎的最佳療法,常用藥物是威靈仙、雪連花、川烏、草烏、白花蛇、漢防己、天仙子、洋金花,這些葯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治標不治本,因為類風濕和類風濕強直性脊椎炎是陰陽兩虛,氣血不足所致。過去用虎骨祛濕搜風,以骨補骨是治療類風濕的好方法,好藥物。現在有錢都無法買到虎骨,用虎骨是不現實的問題,只有用鹿茸、漢龜板、肉蓯蓉生精血,造骨髓,髓在生血,氣血旺盛,風寒濕熱才能消除。所以說類風濕用標本兼施法是最合理的方法,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用藥不同,方法一樣。其次是中華傳統醫學治療頑固性腫瘤,就是癌症必須用枯萎療法,如斑蝥配伍麝香、牛黃,能使斑蝥素用麝香直到病灶,使腫塊回縮,病情趨於穩定,最終凝聚成團,使腫瘤細胞停止分裂,隨著細胞核結構改變,癌細胞發生畸形枯萎。以上療法在今後的文章中專門介紹,暫不作討論。用現代科技醫學證明這些方法是符合科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很有實用價值。例如早期疾病,感受風寒濕熱,用辛涼解表葯、辛溫解表葯配伍三至五劑中藥,即可痊癒,因為機體內的氣血沒有損傷,抵抗功能強。中期疾病是陰陽偏盛,用調理氣血陰陽的藥物,滋陰養陽,補氣溫中昇陽葯20—30劑即可痊癒。晚期疾病是陰陽兩虛,氣血兩虛,一般需用30—60劑中藥才能使氣血陰陽調理正常。晚後期和先天性生長發育不良疾病,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治療,輕則6個月,重則1—3年,需要藥物必須有人蔘、冬蟲夏草、漢龜板、鹿茸、阿膠、當歸、熟地生精髓,髓在生血才能恢復正常的生理。例如糖尿病、類風濕、再生障礙型貧血、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股骨頭壞死等重症疾病都與骨髓生血和機體內缺維生素、微量元素有關。這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糖、脂肪、蛋白質都來源於食物,古人云:「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有病還必須先用藥調補,下面介紹一下飲食調理養生法。 六、膳食養生法,從古至今尤為重要,人以食為天,一天不食心慌,自古人類的生存,患染疾病到了中後期都會造成營養失調,光靠中藥的調理是不能完全治癒疾病,一定要靠食品與副食品的營養合理搭配才是養生之道,根據現代科技醫學,在臨床上實踐證明人體內含有五味辛、甘、苦、酸、咸,還有多種微量元素鈣、磷、鉀、鋅、鉻、鎂、碘、硒、鈉、鐵等。這些微量元素是構成人體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骨髓細胞生成的原料,這些原料都是從小麥、大米、玉米、穀子、高梁、大豆等食用後經過胃腸道的吸收轉化而成。這些主食是人們經常食用為主,但是靠主食營養物質還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還要搭配一下副食品所含的養料,例如羊肉、豬肉、牛肉、雞肉、羊骨、豬骨、牛骨, 海帶、海魚、蔬菜、水果這些副食品與主食品配合,才能滿足適應人體需要的養料,使人體正常的生長發育,抵抗疾病,再用西洋參、紅參、鹿茸、漢龜板、杞果這幾種藥材搭配更能促進機體的吸收營養轉化代謝,所以說食物是營養人體的主要原料,中藥是調理臟腑吸收五穀精微,營養周身的藥物。醫學家留下聖言:人的正常生理不能缺少鈣、磷、鉀、鋅、碘、硒、鐵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的轉化合成必須靠自然中的大氣和人體中的先天之氣,才能轉化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生成人體細胞組織。反之人體真元之氣不足,陰陽偏盛時,升降交合失常,人體內的微量元素合成轉化就會出現異常,發生各種疾病。 綜上所敘,自然界是一個大宇宙,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小宇宙是隨著大宇宙的變化而變化的,天體運動有五運、六氣,人體小宇宙有五臟六腑,內含辛、甘、苦、酸、咸和多種微量元素構成了人體身軀,人體臟腑組合為內五行,靠的是季月五行之氣和六氣的調解,使肺臟含辛,剋制肝臟,疏暢氣機,反之肝臟含酸又抑制肺臟的宜發太過,腎臟含咸收斂心肌,主血主脈,在脈中正常運行。心臟為夏至陽中之陽,溫通命門,養育腎臟。六氣在宇宙中靠的是大氣的力量,風氣能使運動,暑氣能使蒸發,燥氣能使乾燥,濕氣能使潤澤,寒氣能使堅實,火氣能使溫暖,所以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央,火氣遊行於左右,寒暑往來,一年之中六氣侵入地面,地面受其影響而化生萬物,所以說人類是在大自然中生存,大自然的變化決定著人的生命。根據大自然變化規律(易經),利用有大自然(醫道和醫藥),調理大自然對人體的影響(病患)是人與大自然醫易同源,密不可分。

推薦閱讀:

《自然水法歌》
道法自然:《老子》的本體論與宇宙論
童話 | 天鵝花

TAG:自然 | 人與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