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為什麼不敢與毛澤東翻臉?
李奉先文
海內外皆知:毛澤東和周恩來兩個偉人,是一種很特殊的夥伴關係。
兩人均能力非凡且才華出眾,兩人均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卻又風格各異。他們長期合作,然又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毛澤東大氣磅礴,開天闢地;周恩來外圓內方,嚴謹求實。毛早年於黨於國,功比天高,但難免霸氣逼人;周為國為民,竭盡綿薄,難免隱忍負重。
於是二人在長期的鬥爭與合作中,就有一種怪現象:爭執歸爭執,二人卻誰也離不開誰。毛澤東離開周恩來,在圈內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周恩來離開毛澤東,整個革命將迷失方向、所以,有人總結二人是海與岸的關係,毛澤東是海,周恩來是岸。分析起來,理亦固然。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如今毛、周早已作古,但人們總還在思考一個問題:既然二人誰也離不開誰,文革期間,面對毛的錯誤指責,周恩來為什麼不敢翻臉?年輕人問得最多,而如季羨林先生這樣閱世甚深的已故老人,也愛問這個問題。
翻臉是什麼?就是其一,痛感對方之錯,決不苟同,毫不忍讓;其二,如不能認同和解就一刀兩斷,分道揚鑣。但問題是:
一、周恩來怎麼去翻臉?以什麼去條件翻臉,翻了臉又怎麼樣?
一般老百姓所說的「翻臉」之事,想必指的就是「文革」路線之爭。但其時,即便周手握真理,但卻無群眾基礎,何況當家的只是毛澤東,更何況周恩來本人或許也弄不清楚文革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如此,周恩來該怎麼翻臉,條件呢?
翻臉?當兩個人的力量、地位平等時,這好辦,當斷就斷,再不見面,頂多只是感情損失;但是當兩個人的力量很有懸殊,翻了臉以後又將如何?只有隱忍。
再者,毛澤東自被他老上司周恩來推到遵義會議首席後,周恩來若再與之分庭抗禮,倒有點自己否定自己當年的讓賢之舉了。再再者,毛澤東這個地位和勢態是歷史形成的。政治者,勢也。如軍事大勢,經濟大勢,又如山洪、海潮等自然之勢。事物凡一成勢,任何個人之力都難挽回。而且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時很難看清、說清,更不用說堅持和反對了。
二、「逢毛必勝,有毛就靈」這是28年間血火煉成的信條,已成周恩來這一班副手們的習慣思維。
28年,即從1921年到1949年28年間。有了這習慣思維,周從來沒有想去挑戰毛,而歷史也證明其時的中央,包括周遵義會議前都錯了,而毛對了;眼見毛指揮若定,出神入化,眼見毛威信日增,山呼萬歲,周恩來對毛的心思,心知肚明,了解一個人,到這個程度,以周的高風亮節的品格,他不願意挑起內鬥而做人口實。
新中國成立之後,時勢變化,毛不熟悉經濟,出現了錯誤,卻不能自省自察,仍在挾歷史之威,大刀闊斧地蠻幹。周分管經濟工作,已見禍苗,心急如焚,雖屢提不同意見,但已無力回天。一是毛威望在身,大權在手,絕不會聽他的。二是這時全黨、全國上下已視毛為神,任何一種反對意見,不用毛親自來說什麼,輿論就可將其壓滅。三是由於個人崇拜的推行,在毛周圍已漸漸形成一個風氣不正的小環境。這時,周就更沒有去翻臉力爭的外部條件和氛圍了。
三、歷史教訓:周恩來的一次小建議,曾引來毛的大翻臉。兩人若矛盾升級,或釀成內鬥之禍。
新中國成立之後,周表示自己的反對意見主要有兩次,結果,周只是盡職責之守小提建議,就惹來毛的大翻臉。第一次是1956年鑒於經濟發展過熱,周提出「反冒進」。應該說,這時周還是據實論理,大膽工作。1956年2月8日周主持第24次國務會議時說:「超過現實可能和沒有根據的事,不要亂提,不要亂加快,否則就很危險。」他說對群眾不要潑冷水,「但領導者的頭腦發熱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會清醒些」。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毛提出追加投資,周和大多數人都反對,會後又耐心勸毛,說我作為總理從良心上不能同意這個決定,毛就大不悅,離開北京。1957年10月9日在八屆三中全會上毛的發言是《做革命的促進派》,毛要翻臉了。他毫不客氣地對周說,你「反冒進」,我是反「反冒進」的。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追擊。
1958年1月杭州會議、南寧會議,3月成都會議,毛對周逢會必批。這期間給毛煽風點火的主要有柯慶施等人。但經過從1959年開始的三年困難時期,最後那場「大躍進」的鬧劇以毛錯、周對收場;但並未見到毛有什麼正式的自我批評,或對周的褒獎。經過這次較量,周已完全明白用翻臉的辦法解決問題是根本不可取的。
周恩來與毛的第二次大分歧是關於「文化大革命」。這是政治路線之爭。自1956年毛與周恩來、陳雲在經濟思想上發生分歧後,漸漸又與劉少奇、周恩來等在政治路線上發生分歧,主要是對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和形勢的估計。面對全國瘋狂的個人崇拜、極左的政策,周不用說翻臉,他甚至不能有一點明顯的反對。
毛既離不開周,但又對周不放心,一度還曾掀起一個「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小動作。周對此心知肚明,但他知道如若翻臉,一切都難想像了。
四、若翻臉,將是特可怕的事兒了。代價極為慘重,毫無疑問,毛小勝,周慘敗。
畢竟,周不是一個普通人,是與毛澤東威信不差上下的一國總理,且背負著一個國家,八億人口。他要考慮可怕的後果。如果硬來也行,但那將是兩種可以預見的結果。
第一,毛以絕對權威,像對劉少奇那樣將周當即徹底打倒,甚至進行人身迫害。這樣周那一點點僅有的合法身份和權力將被剝奪乾淨。人民、國家將會受到更大的痛苦和災難。
第二,周可以將自己的不同政見公佈於社會,並說服一部分高級幹部和群眾追隨自己,用票決的辦法逼毛表態。以周的威信和能力也是能拉起一股力量,形成一派甚至一黨的。但這樣的結果就是黨的分裂,接著是國家政權的分裂。
不翻臉,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是不得已而為之焉。
五、「有話不能說,或說出來無人聽」,周恩來隱忍克己,為國為民。
一國總理,大任在肩,大責在心,忍則犧牲民利,眼看國事受損;爭則得罪領袖,造成黨的分裂。
所以他要四處滅火,大講要聽毛主席的話,抓革命,促生產。這種複雜兩難的心理可想而知。他只掌握一個原則:犧牲自己,保全國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來有一句發自肺腑的名言最能體現他當時的心態: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於是我們看到偉大的總理兩種情景:一方面,周在毛的權威面前,俯首貼耳,不置一辭,為毛留足面子;另一方面,又留得青山在,好為國為民多燃點光和熱。在一般人,絕對受不得這種夾板氣,早就甩手而去。但總理不能,他強忍惡氣,強撐病體,另有大謀。只要不翻臉,不撕破面子,他這個總理就有合法的地位和權力,就能為國辦一點事,就能挽狂瀾、扶危局,救下大批受冤干群。
事無巨細,周總理拿起就不肯放,他放不下。所以,周恩來對各省市各部委領導愛講一句話:「你們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找我,直接給我辦公室打電話。」
總理對他的秘書們也愛講一句話:「你們有事一定要報告,不要怕我忙么,我不怕忙,我能忙過來。」
正因如此,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曾對毛澤東說:「我真羨慕你有個周總理,我們就缺一個周總理。」
連尼克松也忍不住大發感慨:「周恩來也具有另一種罕見的本事:他對瑣事非常關注,但沒有沉湎於其中而不能自拔。我們在北京的第三天晚上,應邀去觀看體育和乒乓球表演。當時天已經下雪,而我們預定第二天要去參觀長城。周恩來離開了一會兒,我以為他是去休息室。後來我才知道,他是親自去關照人們清掃通往長城路上的積雪。第二天,路上潔凈得如同不曾下過雪似的。這個例子是很典型的。」
即便斯大林,也是不吝讚頌這個傑出的大管家。當毛澤東赴莫斯科同斯大林談判,津津有味地讀著彼得大帝和拿破崙時,斯大林著急地說:「你不行,這些具體事你談不清,你叫周恩來來談」……
這樣的好總理,還如何與毛澤東翻臉。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毛澤東的基礎在基層人民,周恩來的基礎不僅有基層群眾,還有國內外友人之間。由文革看來,當時的毛澤東的地位是無法捍衛的,或許這就是個歷史選擇問題。
如此分析,答案已一目了然了。理性地對待歷史問題,我們不溢美,不隱惡,方是史學者的學養良知及品格。是為記。
兩幅足以感動全球的美少婦裸體畫
性學家:提高性能力的N種方法
揭秘謝霆鋒生母狄波拉神秘情史【組圖】
古代寡婦性饑渴時有哪幾種洩慾途徑
沙俄被康熙擊敗後為何轉攻日本北方四島
26歲翁美玲為何執意自殺身亡?【圖】
台大美女們為何偏要站著尿尿?【圖】
戴笠睡過多少女人?最美的13歲淪為雛妓
毛澤東為何流淚自責武力解放台灣落敗(圖)
揭秘:毛澤東因何決定取消高考?
推薦閱讀:
※文革中毛澤東為何只對葉劍英手下留情
※衛士長談毛澤東發火:從不打人只是愛以老子自居吼人
※張庭賓:毛澤東正從曼哈頓歸來
※毛澤東的什麼遭遇使中共進北平後馬上禁娼?|毛澤東|北平
※《毛澤東全集》52卷全球首發行
TAG:毛澤東 |